“宝贝,快点换鞋子,我们出去玩了。要不要妈妈帮你穿呀?”每每妈妈这么说的时候,强强总是推开妈妈说:“我自己穿,我会穿,不用妈妈帮。”
一岁多的笑笑不小心摔倒了,趴在地上不起,别人把他抱起来,他哭着趴到原处,嘴里喊着:“妈妈抱,妈妈抱。”妈妈急忙跑过去抱起孩子,孩子才止住哭声。
娟娟入幼儿园时忽然哭闹不止,一问原因,娟娟委屈地说:“妈妈忘了给我带小手绢了。”急着上班的妈妈也不得不返回家给她拿手绢。妈妈为什么不告诉孩子: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应该自己想着。
独生子女的生活能力低下已成为普遍现象,对许多父母形成困扰。上海市的一项调查表明:在小学生中低年级37%的孩子不会穿衣服,30%的孩子不会扫地;高年级中63%的孩子不会烧饭,57%的孩子不会钉纽扣。自理能力差,做事缺乏责任心。有的甚至连基本的生活常识都没有,如缺乏与他人正常的交往能力,缺乏自主选择人生的意识,情绪急躁,应变能力差,从学校毕业后求职困难等等。这些都暴露了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自理自立能力培养上的缺失。
因为孩子自控、自理能力差而选择陪读的家长也不在少数,“避免子女受到外界干扰而走上歧途”,至于能不能考上大学已不是他们关心的最主要问题。不少家长因溺爱孩子,“包办”的事情太多,造成孩子自理能力差,家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值得借鉴的经验
由于教育理念的不同,西方国家父母普遍都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自理能力和精神。
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农民家庭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出卖体力,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秋天帮人扫落叶,冬天帮人铲雪等。
在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着力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十六七岁的姑娘,从初中一毕业就找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当一年左右的女佣,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锻炼劳动能力,寻求独立谋生之道;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一个语言地区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个语言地区的人家当用人。其中也有相当多的人还要到英国学习英语,办法同样是边当用人边学习语言。掌握了三门语言后,就去办事处、银行或商店就职。长期依靠父母过寄生虫生活的人,被认为是没有出息或可耻的。
在德国,从小就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从不包办代替。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
磨难教育和生存教育是日本孩子从小接受的必修课。日本有这样一种训练营:把一群孩子空投到一个孤岛上,没有帐篷,没有食物,没有淡水喝,让孩子自己想办法。为了生存,孩子们只得挖草根、采野果充饥,只得熬海水喝。冬天到了,就让孩子脱光衣服,只穿一个裤头,在刺骨的寒风中锻炼身体。
我国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做家长必须教育子女有这样的志气和能力,同时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多种机会积极培养这种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有一些孩子自立能力差,总是丢三拉四,责任心不强,被动,做什么事情都要家长督促,这些不良习惯的危害入小学后更为突出。其表现如:早上起床叫不起来,吃饭慢,食欲不好,自制力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速度慢,磨蹭。他们一般智商较高,但成绩不十分理想。管吧,太花时间,不管吧,他会做得更差,家长非常苦恼。
究其原因,主要是从小照顾过多,家长包办的太多,孩子所感受的几乎都是“现成”的,用不着去“操心”。要让孩子自立,最好的方法是,把孩子当做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而不能仅仅看做是附庸和照顾的对象。应该充分相信,孩子一定能把事情做好。以下几点不妨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做个尝试。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
比如,家长可以故意给孩子一个不完整的答案,让孩子自己用脑袋去想,得出圆满的答案,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表示自己解决不了,让孩子帮忙。这可以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之中,自然而然地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让孩子用语言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即使明知孩子想讲什么,也不要先说出来,不要替孩子表达。少说这样的话:“你是想……?”“你是要……?”“你是去……?”等等,避免让孩子只说“对”、“是”、“好”这样的话。
逐渐改变孩子的依赖心理
给予孩子工作或角色,赋予他责任,完成后要鼓励。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会因责任感而引发出不靠他人而自己解决问题的欲望。
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
带孩子参加社交活动时,一定将孩子介绍给客人,使孩子感受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产生自立的意识。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例如,让孩子自己有一套随身用品,并让他自己管理,父母可以采取间接的方式去帮助孩子。这与自我意识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
让孩子独立生活一段时间
有计划有准备地将孩子交给他人照料一段时间。孩子离开父母和熟悉的环境,必须努力地配合并适应他人家中的生活习惯,有时为了达成自己的要求,还得费心去说明或是说服,这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非常有用。
有人也提出培养孩子自理自立的10个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
少年儿童最初喜欢生活在母亲的怀抱里,但是他不能永远这样生活。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家长应该适时地逐渐扩大孩子的生活空间,才能有利于他的健康成长。
给孩子一段时间,让他自由支配
有一位聪明的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每天给孩子一段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孩子有时是玩,有时去读自己喜爱的一本书,有时是画画,当然,也有时忙来忙去什么也没干成,但是孩子逐渐懂得了珍惜时间,学会了做计划。
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
一年级的小学生要不要自己洗碗?不少家长是拿不定主意的。有位家长却特意为孩子准备了一个小板凳,对孩子说:“我知道你特别爱干活,想自己刷碗,可是水龙头太高,你够不到,妈妈给你准备了小板凳……”孩子兴奋地喊着:“谢谢妈妈!”马上就登上小板凳高兴地学着大人的样子去洗碗了。
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
每个孩子都会无休止地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但是问题的答案如何去得到呢?经验告诉我们:孩子爱不爱提问题,是关系到孩子性格养成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孩子如何去得到答案,则是关系孩子成才的重要因素。
给孩子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
困难家庭的生存环境,为孩子创造了艰苦锻炼的条件。但是现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在顺境下如何成功地教育孩子,的确是当前急需探讨的问题。
有经验的家长多是想办法给孩子设置一些困难,而且不限于生活方面的困难,让孩子去解决,从而培养孩子的能力和优秀品质。
给孩子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
生活中常常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机遇,问题往往是成人替孩子去捕捉,这样孩子永远学不会走向成功,所以家长的任务应该是只提供或指出各种机遇,启发孩子自己去抓住。
给孩子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讨论
孩子们在一起难免有矛盾,这个解决矛盾的过程,正是孩子健康成长,走向成熟的过程。如在排黑板报、排练节目时,自然会有一些不可避免的争论,在孩子平等的争论和探索当中,得出的最后的正确结论,必然是十分宝贵的。
给孩子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
有一个学生学习差,有一个阶段在班上竟成了倒数第一名,但是他的家长悄悄地告诉他,要把失败作为成功之母,要敢于和别人竞争,首先是和比自己稍好一点的孩子比,在孩子进取胜利之后,家长又启发他寻找新的竞争对手,开始新一轮竞争。这个孩子很快进步到班上第8名。
给孩子一个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
把有些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但是要在事前为他提供有关情况,帮他分析各种可能,并且还要教育他,如果是自己选择了,自己就要负责任。
如果家长带孩子去少年宫报名,可先让她看看小组活动,本来家长的意愿是让孩子学钢琴,可是发现她在舞蹈组门口看得出了神再也不走了。此时,家长可尊重孩子的选择,但要求她对自己的选择要负责,选择了就一定要坚持下去,把舞蹈学好。
给孩子一个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
创造是自主性最高层次的表现。孩子的创造性需要成人的积极引导和巧妙激发。有一位家长是这样做的:他的孩子特别爱玩泥,开始家长觉得孩子没出息,可后来发现孩子捏泥人捏得活灵活现……于是对孩子说:“你要玩就好好捏,这叫泥塑,好好练,出点自己的新点子。”
给孩子创造一个条件,只是有利于发展他的自主性,在孩子做的过程中,家长还要不断和孩子进行良好有益的交流,鼓励孩子,评价他的成果,提出新任务,使他的进步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