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怎么会做错事
儿童的思维方式是一种“自我中心的思维”,它具有以直观形式代替逻辑形式来感知世界的特点,这种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主客观不分,它常常使得儿童在认识客观世界时,会与真实的客观世界产生程度不等的错位和反差。这一时期儿童主要借助感性的直观形象来思考,用感性的态度去感知世界和理解世界。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一种整体认识,常常把局部和整体混为一谈,把现象当成事物的本质,对事物的因果关系也常以直观形象感受和直接经验来解释。这种直观形象思维,又常以主体情感为向导,形成一种感官联想现象。另外,由于认识受局限,没有经验的约束,儿童在思维的过程中,具有浓厚自我中心色彩。形成一种“我向思维”,一切都等同于有生命的我,不能区分有生命的现象和无生命的现象,而把整个世界同化在自我的活动中。
在这种思维影响下,儿童分不清物理和心理世界,分不清知觉和想象,分不清过去和现在,世界所有的一切都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儿童只是依照他们所知道的而不是实际客观存在的样子去表现事物,因而摆脱了现实的许多局限,可以进行无拘无束的想象和大胆创造,于是,童心就在不知不觉中冒犯了成人世界的规则,父母们在忙着下结论总结“错误”时,孩子的一颗童心泯灭了。比如,孩子到了二三岁时,当自己的意愿与父母的要求不一致时,会说一些与事实不相符的话,这时成人会以为孩子是说瞎话。其实,这是孩子主观意愿的一种表达,不是存心说瞎话。
模仿也是孩子的一种天性,是他学习的方式。孩子好模仿的特点,常常与好奇心有关,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就想要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事物范围的扩大,知识经验的积累,孩子开始模仿电影、电视、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孩子的模仿能力与他的生长发育和认知能力有很大关系。而家长所要做的是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模仿环境”,并且做他模仿的“好榜样”。
可惜很多家长“严于律人,宽以待己”,对孩子要求很高、很理想化,但又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应该成为孩子的模范,往往孩子学了“坏样”家长还一脸愤怒地质问是跟谁学的!比如,西西2岁时的一个周末,跟爸爸一起回家,西西想要吃糖,就说:“爸爸我想要一块糖。”爸爸担心吃糖太多不利孩子的牙齿健康,就说:“没有了。”西西不死心,说:“我估计还有。”按理说,2岁孩子能说出像“估计”这样的词语,父母应该鼓励孩子表达意愿,但西西爸爸却未意识到自己是在与一个正处于语言和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孩子讲话,说了一句:“你估计个屎!”这一句话深深地印在了孩子的脑海里。直到现在孩子快3岁了,当别人说到“估计”这个词,她还不能接受。前两天妈妈、姥爷和姥姥要带西西去游乐场玩,过去了几辆公交车,人都很多,妈妈说:“我估计一会儿就能再来一辆。”西西听了,说:“你估计个屎。”可见,虽然时间过了快一年,爸爸一句不经意的话仍然在孩子脑海里留着深刻的印记,每到别人说起“估计”,西西就要带出“估计个屎”来。
再比如,一个4岁的孩子能说会道,你说一句,他顶你十句,振振有词。比如玩具不收好就去看电视,爸爸说:“不收好不能看电视。”他说:“我有权决定什么时候收拾玩具。”爸爸气得关掉电视不让他看,他就叫起来:“你不能干涉我的自由。”孩子的话显然来自家人的版本。如果家庭崇尚自由,对孩子的教育也应该是自由的。孩子的话可以说句句是真理,且能够维护自己的权利,他的行为本质没有错。但在对孩子和对自身要求不一致的家长来看,这就是冒犯权威的错误行径。因此,家长除了做“好榜样”外,还应该成为言行一致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整个天空,孩子喜欢模仿、喜欢学习、喜欢游戏,但他们更需要父母的关爱和呵护,如果他们感到自己在父母心中的位置不稳固,也会有自己夺回关注点的做法,这在父母看来往往是不听话的胡来。
其实上面所有的问题正需要父母以一颗童心深入孩子的世界,悉心和孩子交流,勇于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真心呵护孩子。有些错误的行为换个角度看,正是孩子可爱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