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八节 不搭理父母要“动感”教育

  “宝宝,去把手洗干净,要吃饭了。”这已经是妈妈第三次叫丁丁了,可是5岁的丁丁就像没听见一样,还是若无其事地在那里玩着玩具,妈妈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没听见我在叫你吗?”“你不是才叫了三次嘛!”丁丁好像很无辜地回答道。

常有不少父母抱怨,孩子对大人说的话总是置若罔闻,或者只是随便敷衍,采取“忽视”的态度。那么,如何让孩子重视父母的话呢?

孩子要你在场,只为增加安全感

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他们的行动能力越来越强,8个月宝宝已经会到处爬,一岁左右开始学走路,这时的宝宝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成了一个小探险家。不知道父母们注意到了没有,宝宝的探索始终是以父母为中心的,好像父母身上有一个磁场。他走到远处一会儿,又会跑回到你身边,然后再走出去,再回来……宝宝始终在你四周活动,很少走出你的视线。这个“磁场”就是宝宝心中的安全活动区域,在这个区域中,爸爸妈妈未必时刻都注视着他,但当他缺乏安全感时一定要看到你,当他觉得很安全时会自己玩得很投入,在父母们看来似乎不再需要父母在场照料了,但是只要你一离开他就会把你叫回来,因为他缺乏安全感。

这就让爸爸妈妈很奇怪了,父母在时不搭理,父母不在时又会叫,似乎一个人玩还要专门的人看着,例如,豆豆专心地摆弄自己的小汽车已经好几分钟了,看他玩得那么专注,妈妈就放心地到厨房去准备晚饭。刚进厨房不到1分钟,这边小家伙已经叫唤起来了!等妈妈一出现,他又低下头继续玩起来,不再“搭理”妈妈。“这孩子,他自己玩旁边还得有专人陪着呀?!”

对于1-2岁左右年龄段的孩子,这种情况是孩子正常的心理发展过程,即使在宝宝最熟悉的家里,对刚开始探索的他来说,那些地方似乎也蕴藏着很多危险,他心里没底。这时,他会先看看你,那眼神好像在问:“妈妈,那个地方有没有危险,我是不是可以一个人去玩?”如果你用鼓励的眼神看着宝宝微笑,或者对他说:“宝贝,妈妈就在这儿,你放心去玩吧!”得到你的鼓励之后,宝宝就会带着他那颗好奇心,放心地开始他的重大探险活动了!

虽然他热衷于自己迈开脚步四处探索,但并不等于说你就可以大撒把,他需要你的关注来打消他的顾虑,需要你做他探索世界的精神支柱。这种“人在不搭理,人不在要人陪”的情况等过了这段时间自然就会好的。

要孩子理解你的话而非情绪

孩子语言能力有限,对内容过多的话完全理解会有困难,对过于复杂的指令也难于执行。调查资料显示,当父母在孩子面前喋喋不休,把自己真正要讲的意思和许许多多“废话”,例如抱怨、絮叨或责备都夹杂在一起,或是把要孩子做的几件事和几个要求都混在一起跟他说个没完时,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等你停下来时,孩子可能还是茫然无法行动,而你这时会觉得孩子根本没听进你说的话。

你对孩子的要求应清楚、现实,确保要求明确、可行。像“把你的房间收拾好”不仅太笼统,而且也不是孩子所能做到的。“把你的鞋子放在鞋柜里”则更适合他。此外,也别直接说“准备吃饭了”,可以让他先去洗洗手,然后再坐到饭桌前会更好。同样,不要只说“帮爸爸收拾饭桌”,而要演示给他看该怎么把盘子里的菜汤倒掉,然后放到水池里。你的孩子之所以不理你,可能是因为他不明白你让他做什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那些不超过两三个步骤的指示理解得最好,因此你要简化对孩子的要求。比如:“到你的房间去,把你的鞋子和袜子拿过来。”“帮妈妈把洗手间的抹布拿过来。”

而有些父母大喊大叫地对孩子发布命令,这也是不明智的做法。因为,虽然此时孩子的注意力都在父母身上,但他关注的只是父母脸上的愤怒表情,而不是父母所说的话。事实上,父母越是温柔和轻声地说话,孩子越是容易关注父母所说的话。如果成人经常带着气愤、高亢的声音和孩子说话,时间久了,孩子对家长的“喊叫”也就习以为常。以后家长如果不提高嗓音、不重复喊叫,孩子便很难接收到指令,而且孩子一旦习惯于高亢、粗暴的声音,就会逐渐对温和、文明的教育方法采取“抗命”的态度。有时候孩子不愿与家长配合,是因为他不了解或忘记了行为规则。可以再一次提醒孩子,可以让孩子体会和了解,但要注意表情和声调,不要用喊叫的方式,要用坚定、温和的声调来对孩子说明或提出要求。这时我们家长要切记,在人多的地方讲话要小声点,这样既不会妨碍别人,也容易让孩子接受。

对不搭理父母,要“动感”教育

对于三四岁的宝宝来说,像案例中那样只是“喊话”,实际上喊多少遍都是不起作用的,因为这时期孩子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喊话的声音对他们来说引起思维和行动的力量很弱。美国有关儿科神经专家认为,给孩子一个视觉的信号,能帮助他加强对正在说话的父母的关注度,或者使用手势或动作,有时也能起到强调作用。如果妈妈能放下手边的活,来到孩子身边,一边有节奏地念着儿歌:“我的玩具真不少,汽车皮球大熊猫,玩具玩完收起来,妈妈夸我好宝宝!”一边帮着孩子停止游戏,收拾好东西,一起走到卫生间唱着歌谣洗手:“吃饭前,先洗手,卷起袖,淋湿手,抹抹肥皂揉一揉,手心手背要洗到,指甲缝里抠一抠,哗哗流水冲一冲,小手使劲抖一抖,毛巾轻轻擦,瞧,我的小手多干净!”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当孩子不听话时,也可以当面用赞许的话和表情来转移他的行为。比如可以说:“我记得你是一个热心的孩子,记得吗?上次你帮我做了……”在奖励和赞许孩子时,最好让孩子能具体了解自己的行为,不要只是一味地称赞孩子:“你真是个乖宝贝。”而是要选用一些具有美德的语句,如“你很有礼貌”、“很热心”等等,使孩子的行为更具体化。

此外,还应该尊重孩子并给孩子留下足够的反应时间。如果孩子发现爸爸妈妈十分重视自己说的话,那么他也会很愿意听父母说话。如果父母在孩子说话时总显得心不在焉,或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喜爱看的电视节目,或还在看手中的书,那么孩子依葫芦画瓢也就不足为怪了。有时孩子是因为专注于感兴趣的事情而忽视了父母的话,此时父母应适当地多给孩子留点时间。事实上,如果总是打断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仅会让孩子更不愿意搭理你,还不利于孩子本身的发展。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