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不听话”,说明长大啦
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牙牙学语,宝宝每一次的进步都会给年轻父母带来极大的欣喜,但短暂的欣喜过后紧跟着的是不安、焦虑,甚至烦到厌倦!因为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
宝宝学说话,第一个词是“妈妈”,第二个词是“爸爸”,但第三个词,也许就是“不”。到了2岁左右,宝宝已经能很娴熟地对父母的要求回答“不”了,这对于之前习惯了“控制”孩子的父母来说,常会感到自己权威受到“挑战”,容易武断地认为宝宝正朝着坏孩子的方向发展,于是对宝宝严加管教,导致亲子之间对立情绪加重,出现恶性循环。
其实如果了解一点儿童幼儿期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就会明白宝宝越来越“不听话”恰恰是值得欣喜的成长。
从出生到2岁,由于孩子的活动能力有限,还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因此表面上可以由父母“摆布”,心理学称这个时期为“顺从期”,而到了2-3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心理学家称这一时期为人生“第一反抗期”。
婴儿刚出生时,大脑细胞之间缺乏联系,大脑皮层表面平滑。从出生至2岁之间,大脑细胞会生长出许多类似树枝状突起的神经纤维,使脑细胞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大脑皮层的绝大部分会出现像成人一样明显的“沟”和“回”。另一方面,新生婴儿的神经纤维由于尚未髓鞘化,自身动作很不精确,对外界的刺激也会呈现弥散性的反应,如碰碰他的手,会使他全身哆嗦;而随着婴儿的生长,神经纤维的外层会长出一层保护壳,以隔绝来自外界的干扰,这个过程叫做髓鞘化。髓鞘化使得神经传导免受外界干扰而畅通无阻。2岁是髓鞘形成阶段,随着髓鞘的逐渐形成,幼儿对动作的控制能力增强,动作也更加迅速、准确。这些身体上的变化都为儿童智力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
认识能力的发展
2岁左右的孩子开始出现“头脑”中的心理活动,也就是表象、想象和思维。这些都是属于高级的认识活动,也就是说,这个年龄有了高级认识活动的萌芽,使他们的认识能力发生了质的变化,并导致他整个心理发展的转折。由于后天教育和训练的刺激而不断增长,不同儿童间的个别差异开始表现出来。孩子4岁能说很多话,5岁说的话已接近成人,但思维尚未发育完善,不能把复杂的事物表达出来。学龄前期结束时几乎所有皮质传导纤维都已髓鞘化。孩子动作更加协调、稳定,粗大动作方面可以形成正确的跑步姿势,准确移动脚步和躯干跨越障碍物。精细动作更加准确,可以解纽扣、解系鞋带。在满6岁后,能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书面语言,具有认识字母,会拼音,会辨四声,会写字的能力。
注意力的发展
幼儿一方面“无意注意”高度发展;一方面“有意注意”能力开始形成。幼儿期由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从周围接触到的新鲜事物日益增多,还从许多活动中发现很感兴趣的事物,它们以其本身的新奇性和趣味性深深地吸引着幼儿不自觉地对它们加以注意,这样使幼儿的无意注意达到了高度的发展。同时,在生活实践中及幼儿园老师的培养和教育下,有意注意开始逐渐形成,幼儿开始独立组织、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到学龄前,儿童已能自己设定目的任务,并自觉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去完成有目的的任务,初步形成有意注意能力。
有意注意必须克服外界环境的各种干扰才能达到注意的效果,3-4岁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仅为10分钟,而5-6岁儿童也不超过15分钟。因此,在给学龄前儿童进行知识教育时要充分注意到这一客观规律,此时只有被注意的对象色彩鲜明、外观生动形象,才能引起儿童的注意。电视中播放的卡通片就具备这种特点,因此,卡通片最能引起学龄前儿童的注意和兴趣,从这点来看,内容健康、人物活泼、视觉效果好的卡通片不失为学龄前儿童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不可长时间灌输,更不能要求儿童长时间注意学习的内容,否则,起不到任何效果。
记忆力的发展
幼儿期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开始萌发。以具体形象性和机械性记忆为主,而抽象记忆不足。此时儿童记忆的另一个特点是将不同来源,或是自己经历、或是故事中、或是臆想的内容与现实情况混为一谈,心理学上称为潜隐记忆,家长往往认为儿童在说谎,实际上是一种正常现象,区分儿童是否说谎关键是要辨别出是幻想还是现实。
4-6岁的孩子随着注意的发展,在教育的影响下,有意的识记和追忆能力也逐步发展,能运用一些识记方法,记忆的持久性也进一步发展,但精确性不足。这个阶段孩子的活动范围已很广阔,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好奇,爱问,是增长知识的好时机。抽象逻辑思维和数的概念都开始有一定的发展,想象力也进一步发展,但以无意想象为主。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在正确的教育下也发展起来。意志也有一定的发展,如自觉性、坚持性、自制力等。这时的孩子能更好地分析、综合外界事物,能更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所以能接受成人的教育,改正一些不正确的语言和行为。
思维能力的发展
随着幼儿生活范围扩大,见闻日广,知识经验更加丰富,言语能力水平提高,这样使他们的思维有了新的发展。这时期的幼儿其思维已由婴儿期的直觉行动思维进到具体形象思维了。其思维特征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即幼儿还不能设想他人所处的情境,对事物唯一的看法就是他自己的看法;刻板性,即幼儿的注意力容易集中于情境的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重要性,结果产生不合逻辑的推理;不可逆性,即对时间的理解只能顺推下去,不易逆转回来;转导推理,即他们从一个特定的事物推论到另一个特定的事物,从不考虑一般;相对具体性,即幼儿是依赖表象进行思维,是形象思维,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
儿童思维活动的另一个特点是对事物直观、具体的概括。虽然已能对生活中经历的事物进行正确的推理和判断,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加上上面谈到的儿童记忆特点,他们往往用自己的逻辑和过多的臆想进行推理和判断,得出不正确的结论。
语言是思维的表征,从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看,幼儿最初的语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言语”,这种言语是一种自己对自己说话尚不起交际作用的自言自语,经常在伴随动作、游戏、思考问题、遇到困难的情况下产生,往往把内部思维活劫以言语形式讲出来,3-6岁左右自言自语发生率最高,以后逐渐下降。这时期的儿童可以用简单和复杂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如表达自己要吃东西可以说“我要吃东西”或“(因为)我的肚子饿了,(所以)我要吃东西”。语言连贯性随年龄增大而越来越好,在语言表达的同时还可伴有丰富的面部表情或动作,此阶段利用语言与人交流已没有障碍。
学龄前期的儿童往往有丰富的想象力,但这些想象往往是由外界刺激物直接引起的,幼儿的想象常常没有主题,没有预定目的。如:3-4岁幼儿玩积木时,究竟要搭什么?事先不会进行想象,只是在摆弄的过程中看它像什么就是什么。一个3岁多的幼儿玩剪纸,七剪八剪,剪成了一个个图样,问他剪的是什么?他先说:“不知道。”然后又看看自己剪的图样说:“这是小熊和飞机。”第二天,再请他剪一个和昨天一样的小熊和飞机,他却怎么也剪不出来了,这个事实说明了幼儿的想象事先是没有明确目的,而是受外界刺激直接引起的。
但幼儿初期容易把想象跟现实混淆,还不能把想象的事物和现实中的事物清楚地区别开来,有时把想象当现实,把自己臆想的事物、渴望的事物当做真实的、并且以肯定的形式进行叙述,告诉别人,分不清什么是想象的,什么是真实的。例:一个3岁多的幼儿听到他爸爸介绍了出差广州的情况,他也很想去广州玩一玩。星期一去幼儿园,老师问他:“星期天去哪儿了,玩得好吗?”他回答说:“去广州了,玩得真高兴。”这正是幼儿想象发展的特点,我们绝不能误认为孩子在说谎,而应帮助孩子从混淆中分清想象与现实。
自我意识的发展
幼儿期自我意识逐渐形成。自我意识的表现形式是自我评价。在自我意识中,反映着儿童对自己在周围环境中所处地位的理解,反映着幼儿评价自己实际行动的能力和对自身内部状态的注意。3-4岁的儿童可能会搞错人称代词:你、我、他(她),6-7岁的儿童在区别自己与他人的情况下才能使用“我”和“他(她)”,可以正确运用人称代词,这些变化与自我意识的发展有明显关系。
自我意识使每个幼儿形成具体、独特的个性。其实,只要细心观察,会发现婴儿就已表现出了最初的个性差异。而幼儿期孩子的个性已有了明显的表现,如:他们在气质、性格上,有的好动、灵敏、反应快;有的沉静、稳重、反应慢;有的好哭,易激动;有的活泼、开朗;有的能和别人友好相处;有的则霸道、逞强;有的爱听故事、爱学习、勤快;有的浮躁、粗心;有的懂道理,有的有创造性。孩子们在画画、手工、唱歌、跳舞、运动、讲故事以及计算等等方面的能力也初步显示了自己的爱好和特长。
幼儿的这些个性表现,一方面是幼儿自我意识的产物,另一方面,这些个性表现会影响到父母和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及态度,反过来又会影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幼儿自我评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的评价;从根据外部行为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从笼统的评价到细致的评价;从片面性的评价到较全面性的评价;从过高评价自己到谦虚评价。上述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变化趋势表明了幼儿自我意识水平和个性品质的提高。
情绪情感的发展
与成人认为儿童情绪情感简单的感觉不同,儿童的情绪体验实际上是非常丰富的,成人能体验到的情绪,学龄前期儿童基本上已能体验到,如高兴、悲伤、愤怒、恐惧、紧张、害怕等,而且很容易表现在行为上,不像成人那样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焦虑和恐惧是1-3岁的幼儿主要不良情绪体验,对与家人分离、受到批评和伤害后可出现明显的焦虑反应;对想象的事物如黑暗、魔鬼、声音、幽静等有明显的恐惧,尤其在电视、故事、谈论中看到或听到有关事例后更为明显。
随着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增加,高级情绪活动如同情心、孤独感、荣誉感、审美感、道德感、合作精神也进一步发展。儿童能讲出一些大人的话,使家长惊讶,有“孩子已经长大了”的感觉。
随着幼儿生活和需要的发展,他们的情绪和情感愈来愈分化,内容日益丰富,体验逐渐深刻,表现形式也就越见复杂。4-6岁的孩子情感富有易变性、冲动性和受感染性等特点。其表现特点为:易变性,即情绪常常处于不稳定状态,表现出喜怒无常;冲动性,即处于激情状态,随时爆发不能自控;受感染性,即本身的情绪常受到周围人情绪的影响;明显外露,即常常会毫无掩饰地表露自己的情绪。
但同时孩子情感的稳定性和有意性也在逐步增长,能有意地控制情感,但也有一些不良情感如嫉妒、虚荣心等。随着孩子的个性初步形成,儿童心理活动的独立性和目的性逐步增长,初步形成较稳定、较经常的心理特征。
幼儿期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高级的社会性情感逐步形成,并开始发展。高级情感可以分为美感、理智感、道德感。幼儿美感表现在对现实生活中美的环境、服装有一定的感受,活动中可以产生美的体验,能够欣赏美,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理智感明显表现在求知欲上。道德感则主要体现在参与集体生活和活动中能逐渐掌握行为规则,维护道德标准,对“好人”、“坏人”也有鲜明的态度。
经常有妈妈问:宝宝越来越大,似乎越来越有主意,经常你说什么他根本不听,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不知道有什么高招可“降服”宝宝?其实有了上面心理学的三个方面知识准备,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些“不听话”的行为恰恰是幼儿期孩子心智增长的表现,孩子已经不是从前乖乖吃奶、乖乖睡觉的小宝宝了,而是正在成长为有自己的感觉、想法、偏好、个性和自我意识的“小大人”,年轻的父母们要从婴儿期的偏重于“劳力”,逐渐适应更加“劳心”的状态,适应孩子种种的自我意识独立的表达方式,而不要刻意去“降服”宝宝,在孩子坚持按自己的意识做事的时候,让他去做,爸爸妈妈可以在旁边引导他,帮孩子做得更好,让孩子建立信心。如果父母能够理解和尊重儿童,适时地进行正确引导,不但“第一反抗期”的阶段会很快度过,而且这种互动会让亲子关系在更高的层次上更加和谐。学会了以互动方式处理亲子关系的父母,在以后孩子成长过程中,也将使双方都受益无穷。
因此我们说,如果走出婴儿车的乖宝宝开始变得不听话了,您不应该是愠怒于心,恶语苛责,而应该做到心中有数,沉着应对,在心态上更应该喜在心间,笑看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