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记

这场旅程,路越来越宽,越来越亮,慢慢走。
正文

随笔(71) 接人和送别

(2024-05-19 07:07:28) 下一个

梁实秋的一篇散文中引用他的一位朋友的话:“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他赏识这个心情。

我愿意送人。特别是亲人,一定要送。对自己的至亲,送行是很不舍得,但终究,看着他们进入车站、港口和机场,心里更安些。极不愿意人送我;宁愿一个人打车离开,可以省去很多话。我喜欢接人,大概大多数人会和梁实秋文中的引述一样,你来,我要去接你。

年少时候初次读这一篇,感觉是不舒服的。质疑作者为什么只捡好的差事做?不做不愿做的事? 那时候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冲劲,如今已经演变成让人舒服让己舒服,明白了很多事要顺势而为。年少时候,不懂时间的力量是情势演变的终极推手,不懂借助和依靠时间的力量。却也真切怀念那时候懵懂,怀念因为不懂而感觉驾驭和自主一切的劲头。

去上大学,乘坐的是一辆夜间的慢车。和父母一起站台等车时已经过了十一点。没人说话,就等着,望着。终于见火车驶来,停靠后我进入车厢。铺位是下铺,车厢里其它铺位的人尚坐在下铺。忙着放行李,眼睛往外一瞥间,见他俩还直直站着仰头盯着车厢。 等我坐定,推开车窗,正要说话告别,突然见他们站着往后退去。很吃惊,等我意识到是火车往前开动了,车速已经越来越快。他们的昏黄的灯光下,慢慢变成黑色的剪影。就是这样,就是那一刻,还没有来得及和父母告别,我从家里毕业了。

接人总是欢喜的。这些年,接了很多初次出国的朋友和初次留学的后代。几个后代,如今已经散落在东西两方,开始成家立业。他们所走的路,和我们当初一样。而当初第一次出旧金山的海关,来机场接我那位大哥,现在仍关心着我们孩子的成长。

接机接站,是自己站在很多人的人生起点上。若是时间给予的是好缘分,它就像一根丝线的开端,编织出友谊和美好经历与情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