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楚武王伐随

  商周时期,我国汉水和长江流域的原始部族,被商、周中原王朝统称为“荆蛮”,在经济和文化上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从《诗经商颂殷武》等篇章中可知,早在商代武丁时期,商代就“奋伐荆楚”,对南方各部落进行征伐。西周时期的《过伯簋》、《史墙盘》等铜器铭文和《诗经小雅》中的《采苞》、《江汉》诸篇,更反映着周代统治者频繁地从荆楚地区掠夺财富和奴隶。到春秋初期的楚武王时代(前741-前690年),楚人开始成南方的一个强盛的国家。虽然在当时中原地区先进国家看来,楚国仍然是一个野蛮的国家,但楚国已经具备了颇为雄厚的力量,开始向北发展势力,与中原诸国一较高低。楚武王是楚国开辟疆土、北进中原的第一人。然而,楚人势力的北进面临重重障碍。早在西周初年,周王朝就在汉水流域建立了申、邓、随、黄等姬姓或姜姓诸侯国,形成几个据点,挡住了楚人北进的道路。而在这些诸侯中,以随国(在今湖北省随县南)最为强大。所以,楚武王北进的第一步,就是拔掉随国这个钉子。

  周桓王十四年(前706年),楚武王在做长期准备之后,率军进攻随国。他先礼后兵,派大夫薳章先到随国去“求成”(和谈),而自己驻军于瑕(随国地名,不详在何地)以待之。随国派少师前去主成。楚臣斗伯比对楚武王说:“我们不能够在汉水以东得志,实在是我们自己的原因。我们张开三军、摆开阵势,大张旗鼓,用武力来威胁。他们感到恐惧,便相互团结和我们结抗。所以,我们难以对付他们,也难以离间他们。汉水以东的诸侯以随国为大。随国如果自高自大,必然轻视其它小国。其它小国离随对楚十分有利。随国少师这个人非常自傲。请您下令藏起精锐而以疲弱士卒代之,示之以弱,少师必然自骄自大,中我们的圈套。”楚武王听从了斗伯比的建议,打乱军队的原有部署而接待随少师。

  少师在楚军中走了一圈后,果然上当,回去以后,便请求随侯发兵进击楚军。随侯听信了少师的话,准备答应,季梁拦住了他,说:“楚人正在兴盛强大之时,那些疲弱士卒是楚人在诱骗我们。臣听说,小之所以能敌大,是因为小道大淫。所谓道,即忠于民而信于神。君上思利民为忠,祝史不虚称君美为信。而如今,民众冻馁,君上却欲逞其志,臣不知其可。”您姑且改进政治,和兄弟之国团结友好,庶几能免于难。”随侯听了之后,觉得有理,便停止发兵,勤于修政。楚武王见其如此,只好退兵。第一次伐随无功而返。

  楚军退兵之后,随侯放松了警惕。少师重又得势。两年之后,斗伯比见随国政治开始混乱,便对楚武王说:“可以了。敌人出现了空隙,此大好机会,不可错过。”周桓王十六年(前704年)夏,楚武王在沈鹿(今湖北钟祥东)会汉东诸侯,黄国和随国未参与。楚武王以此为借口,出兵第二次伐随。

  楚军进入随境之后,驻扎在汉水和淮河之间,摆开阵势,等待随军。季梁看到楚强随弱,战必不利,便请求随侯先派人去向楚军求和,认为楚人不许求和,而后再和楚军作战,这样可以激怒我军,懈怠楚军,我怒而敌怠,就有希望打败楚军。可少师却对随侯说:“必须赶快进攻,否则,楚军就会逃跑。”随侯听信少师之言,率军出战。望见楚军时,季梁又建议说:“楚人以左为上,其左军必为精锐。您必须率左军当其右军,勿与楚王相遇,而猛攻其右军。楚军右军疲弱,必败,右军败,其他士兵必然跟着溃败。”少师却说:“不与楚王相当,那算什么对手呢?”随侯不听季梁之言,却听了少师之言。随、楚两军战于速杞(今湖北应山西),随军被打得大败,随侯弃军逃跑。楚军将领斗丹缴获了随侯坐的战车,还把少师抓住了。

  这年秋天,随国派人到楚国求和。楚武王想不允许,进而想攻灭随国。斗伯比说:“天去随国之疾,让我们抓住了少师,去了随国之患。现在随国还难以消灭。”楚武王答应了随国和谈的要求,和随国订立了盟约。而暂时把精力用在了对濮地的扩张上。从周桓王十六年(前704年)至周庄王七年(前690年)这十余年中,楚武王连连向西北进兵,攻伐绞(在今湖北陨县境)、州(在今湖北监利县境)、蓼(在今河南唐河县境)等诸侯,取得了一些胜利。到周庄王七年(前690年),又把进攻矛头对准了随国。

  这一年的三月,为进攻随国,楚武王先指挥军队演习了一种名叫“荆尸”的阵法,并将戟这种兵器发给士卒,以用于伐随。将要在太庙举行斋戒仪式的时候,楚武王感到身体不适,对夫人邓曼说:“我感到心神动摇、怔忡”。夫人邓曼听了以后,叹息着说:“王禄即将尽矣。物满必动,满盈而荡,灭之道也。先君已知之,故于王临武事,将发大命之时而摇荡王心。如果军队不遭损失,而王薨(死)于途中,是国家之福。”虽然预感到自己会死,但楚武王还是率军出发了。果然,楚武王在途中发病,而死于军中。

  楚武王死后,楚令尹斗祈和莫敖屈重恐消息泄露,动摇军心,便装出无事的样子,继续前行,开辟道路,在溠水(源出随县西北,南流入于涓水)上架设桥梁,让军队通过后,兵临随国都下,建筑营垒,佯示随人以久战之计。随人有些恐惧,派人向楚军求和。莫敖屈重假称奉了武王之命,入于随国,和随侯签订盟约,并且请随侯日后和武王在汉汭(其地约在今湖北钟祥北汉水隈曲处)相会。随侯答应了。屈重从随国回来后,立即率军撤退,渡过汉水,回到楚境之后,才为武王发丧。从而保证楚军全师而还。

  楚武王三次攻随皆未成功,主要还是因为当时楚国的力量尚且有限,不足以吞灭汉东各诸侯。随国的力量还比较强大。直到春秋晚期,随国还存在,可见其坚持之久。然而,楚武王伐随,是楚国势力北进中原的开始。从此以后,楚国逐渐成为一支中原各国不敢忽视,足以和晋、齐等国相抗衡的强大力量了。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