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和弟弟叔齐,是孤竹国(约在今河北卢龙南)君的儿子。孤竹国君年老,想立叔齐为太子,以便将来继承王位。但未来得及立,孤竹国君便去世了。父亲死后,叔齐想把君位让给自己的大哥伯夷。伯夷不答应,说:“这是父亲的遗命。我怎么能违背?”遂逃走避开了。老三叔齐见伯夷逃走,自己也不肯当国君,便也逃离了孤竹国。他们二人逃走后,孤竹国的国人一同立了孤竹国君的二儿子中子为君。伯夷和叔齐逃离孤竹国后,没地方可去。后来听说西伯(即周文王)善于养育老人,国中之老人无不得到很好的照顾,兄弟二人便决定到周去。不巧的是,等他们赶到周境,周文王已去世了。周武王继位,发动了灭商的战争。周武王用车子载着西伯的牌位,号为周文王,向东进军,去攻打殷纣王。伯夷和叔齐二人不支持周武王的行动。二人在路上拦住了周武王,劝周武王说:“父亲去世了不去埋葬,却反而大动干戈,这种行为能叫孝吗?纣王是君,你是臣,你却要以臣子的身份去干弑伐君主的事情,这能叫做仁吗?”周武王身边的人见伯夷和叔齐这个样子,拔出刀来想砍他们,姜尚从旁边拦住说:“这二位是仁义之人,不得无礼!”遂命人把他们架到路边,率军继续前进。周武王消灭殷朝,平定东方之后,天下都成了周朝的势力范围。四方诸侯都到周朝来朝见。伯夷和叔齐却为周武王的行动感到羞耻,发誓永远不吃周朝土地上长的粮食。兄弟二人一起跑到首阳山(今在山西南部)中隐居起来,每天只在山里挖野菜吃。不久,他们就饿死了。临死之前,他们唱了一首歌,歌辞是:“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殂兮,命之衰矣。”于是,兄弟二人便饿死在首阳山中。
汉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这一哀伤的故事之后,评论道:“有人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像伯夷、叔齐,可以称之为善人了,难道不是吗?积累仁德、洁身自好如此而饿死!而且,孔子门下贤人七十,孔子只以颜渊为好学。但颜渊箪瓢屡空,糟糠不厌,而又早死。上天之报施善人又怎么样呢?盗跖每日滥杀无辜,吃人肉,喝人血,暴戾无比,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即竟得以寿终。他又是靠了什么好德行而获得好结果?这只是比较著名的例子罢了。如果说起近年的事,有的人操行不轨,专犯忌讳,却一辈子富贵安乐,累世不绝。有的人行不妄动,到合适的时候才说话,不公平正直便不为,然而却遭遇灾祸的,不可胜数。我真感到疑惑。这样的天道,是对呢?还是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