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九章 帝国主义时代的来临(4)

  斯文·海定发现“古楼兰遗址”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在维吾尔语中,“塔克拉玛干”的意思就是“进去出不来”。它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为334000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沙漠。在这个大沙漠里,新月形的沙丘绵延不断,一般高70至80米,最高达250米。所以,说“进去出不来”一点也不夸张。

  然而,瑞典探险家斯文·海定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少三次穿过了塔克拉玛干沙漠,仅仅是凭着两条腿和一只骆驼。

  斯文·海定,1865年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其父为知识分子,终生对斯文·海定的探险事业给予极大的支持。

  1880年4月24日,斯德哥尔摩城欢迎瑞典籍“维加号”的探险英雄载誊归国,而这欢声雷动的氛围不禁感染了人群中的一位少年,那就是时年15岁的斯文·海定。自此,斯文·海定决定了他的人生道路——以探险为一生的事业。

  斯文·海定曾分别于1895年3月、1896年1月、1900年春三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在这过程中,他九死一生,当然也曾自豪于自己的勇气和体魄。尤其令他骄傲的是,他在旅途中居然发现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交通枢纽——楼兰的遗址。这个发现,震动了世界考古学界。

  1890年春,瑞典国王决定派遣一个外交使团去波斯。因为斯文·海定去过那里,又懂波斯语,就任命他为翻译,一同出访。

  斯文·海定在完成翻译任务之后,打算利用已经在德黑兰的机会,去亚洲腹地探险。于是,他打电报给瑞典国王,请求允许自己的亚洲探险。国王立即批准了斯文·海定的计划,还给了他一笔钱。就这样,在瑞典外交使团回国时,他独自留下来,开始从各方面为这次旅行作准备。

  1890年底,斯文·海定第一次进入中国,但只到了新疆北部的疏勒,并未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

  1895年3月,斯文·海定来到中国境内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听说了有关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许多传说之后,对它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并决定深入到它的中部去,揭示它的奥秘。斯文·海定买了八头骆驼,许多盛水的铁桶、羊皮囊,还有粮食、炊具及牲口饲料等东西,又雇了四名仆从,踏上了第一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旅途。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部,有一条和田河,南北走向。斯文·海定计划用一个月的时间,沿着这条河的河沿由北向南行,穿过沙漠,到达沙漠南面的和田。

  开始几天是行进在沙漠边缘,还能见到森林和淡水湖,人畜都能补充到足够的淡水。不久,再也见不到绿洲了。

  斯文·海定让仆从带上十天的水,继续前进。仆从听向导说再走四天即可见到和田河,于是就自作主张只带了两天的水。

  结果,水很快用完了,和田河却连影子都不见。沙漠上气温很高,太阳炙热。斯文·海定等人喝光了所有的水,又将带去的鸡、羊都杀了喝它们的血,最后开始喝骆驼尿。然而,还是无济于事,有两个仆从因干渴而死。这时他们已经在沙漠中行走了二十一天。

  斯文·海定一行三人,继续在沙漠中穿行。到第二十五天时,在他们焦灼、渴盼的视线中突然出现了一条深绿色的线条。但他们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三个人艰难地一步一步捱到树林边时,全都支撑不住倒下了。斯文·海定凭着坚强的意志和强壮的体魄,开始往前爬,从白天一直爬到夜里,终于找到了一个水潭。他自己痛饮之后,又用靴子盛满水,回去救仆从。

  几天后,他们遇见了几个牧羊人,才知道他们已经成功地穿过了塔克拉玛干沙漠。

  1896年1月,富有冒险精神的斯文·海定又从和田出发,从另一条路北上,由南向北再次进行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探险旅行。

  1900年春,当他第三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时,发现了古楼兰遗址。旅途中斯文·海定发现,在一个小泥冈上有几间残破木屋,附近还有几座耸起的土台。再往前,他们发现了一座古城的废墟。在这几处遗址里,他们挖出了一些古钱、铁斧、木刻物和雕刻精细的板壁。这一惊人的发现,令斯文·海定激动得喘不过气来。他断定,这座古城废墟,就是自己一直在寻找的被沙漠湮没的古代城市。

  1901年3月,斯文·海定再次来到这座古城遗址。他又发现了一座残存的庙宇,并从中发掘出一尊一米高的佛像和大量的钱币、器皿、陶器,还有36张写有汉字的纸片和120支竹简等。这正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著名交通枢纽——楼兰的遗址。这一结果,使考古学界沸腾起来。

  1906年至1908年,斯文·海定又在中国的西藏高原上进行探险考察。1927年,62岁的斯文·海定又一次来到中国,领导并参加了由中国和欧洲考古学家组成的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新疆、甘肃等地进行考察。

  斯文·海定的旅行探险活动并非仅限于中国。他从小酷爱读探险方面的书,渴望长大后当一名探险家。他学着书上描述的探险家的样子,经常在寒冷的环境里生活,比如冬天用雪擦身,夜里敞开窗子睡觉等。在20岁那年,刚刚中学毕业的斯文·海定有了第一次旅行机会——随一位叫山德林的瑞典工程师去巴库。他为工程师的孩子们担任家庭教师,那是在1885年夏天。

  正是这次旅行,使斯文·海定被亚洲奇幻莫测的景色所吸引,使得本来想做一名极地探险家的斯文·海定,改变了他一生的探索目标。他爱上了亚细亚,爱上了无边的荒漠。

  1886年4月,斯文·海定结束了他的家庭教师工作,用自己挣来的工资,去西亚旅行。他要去波斯高原和两河流域。

  从1886年4月,斯文·海定自巴库出发,向南行,经里海南岸,到达波斯的腊什塔。穿过波斯北部气候条件恶劣的厄尔布尔士山区,到达德黑兰。由于旅费的限制,斯文·海定决定只在波斯西部旅行。他继续南下,骑马旅行了近一个月,到达波斯湾的布什尔城。乘船穿过波斯湾,斯文·海定到达伊拉克的海港巴士拉。然后换乘轮船,上溯到伊拉克的首都巴格达。

  回到斯德哥尔摩后,斯文·海定写了一部关于旅途见闻的书。这是他第一部有关亚洲探险的著作。

  为了掌握探险所必需的知识,在完成第一次西亚之行之后,斯文·海定先后进入瑞典的乌普萨拉大学、德国的柏林大学,攻读地理学和地质学。这就为他日后的考察和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巴库担任教师期间,斯文·海定还学会了波斯语。正是由于他懂波斯语言,才得以在1900年春出访波斯,才有了后来辉煌的探险旅行。

  斯文·海定一生写过《亚洲腹地探险八年》、《西藏南方》、《长征记》以及厚达八卷的《1899-1902年中亚科学考察报告》等大量的著作。仅仅关于中国的考察专著,就有三本,共一千万字。他的许多精密的实地考察和研究,纠正了地理学界长期以来对亚洲地区的一些错误的认识,填补了许多空白。

  电话的发明

  在现代社会,电话是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如果有什么事情要和别人联系,只要拨个电话号码,马上就能听到对方的声音,既快又方便。那么,电话是如何发明的?它的发明者是谁呢?

  人们很早以前就想象过远距离通话。许多发明家也有过各种各样的设想,但都没有成功。历史的机遇降落在年轻的贝尔身上。

  贝尔1847年生于英国,17岁进入爱西堡大学,主攻语音学。后迁居美国,在波士顿大学教语言学。对于研制电话,莫尔斯发明电报不久,人们对电的作用产生了极强烈的印象,波士顿大学的语音学家贝尔教授也怀着浓厚的兴趣在业余时间进行研究,贝尔想,既然电流能够传递电波信号,为什么不能传播音波信号呢?贝尔打算研究电话,为此,他辞去了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电话的研制中去。

  贝尔自己有限的知识还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他想来想去,觉得只有请教专家指点。于是,他来到华盛顿,求教于素不相识的老科学家亨利,亨利给了贝尔以极大的鼓励,从而增强了他的信心。一位志同道合的18岁的技师沃森成了他的搭档,有了沃森的合作和帮助,贝尔用一丝不苟的态度和火一般的激情,向认定的目标努力奋斗。

  电磁铁片的振动膜研制成功了。螺旋线圈的振动簧片,已达到设计要求。讯号共鸣箱也宣告完成了。贝尔和沃森还在波士顿柯特大街109号租下了两间废弃多年的马车棚,把它们改造成了隔音效果非常理想的“听音室”和“喊话室”。

  经过两年的研究,无数次地拆装实验,经历了无法统计的挫折失败,两位年轻人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贝尔于1892年开通纽约到芝加哥的电话线1875年6月2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这一天,贝尔和沃森像往常一样重复着讯音共鸣试验,坐在听音室的贝尔,突然听见了放在桌上的模型里传来“咯拉”“咯拉”微弱不清的声响。贝尔一下子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他依靠着自己特殊的语音学家的敏锐听觉,判断出它不是脉冲电流产生的声音,而是从喊话室里传来的声音。

  贝尔兴奋地跑到助手的房间来:“我在那个房间里听见了机器的响声。”

  “是吗?我在修理机器。”沃森用自己的手在机器上触了触,果然有一种极微弱的响声。

  “就是这个声音,我们听见这个声音了!”

  两个人的奋斗,到今天可以听见机器的响声,不论怎样,研究是取得了初步成果。他们继续实验,在现有的仪器前,任凭他们怎样大声喊叫,始终听不清楚声音。两人仔细研究后,认为毛病在金属振动板上,他们废寝忘食地一点点试着磨金属板,一次次实验,声音也一次比一次逐渐清晰起来。

  1876年,他们终于制成了第一套传话器和听筒,贝尔还获得了美国专利局的专利证书,这时,贝尔刚刚29岁,沃森仅22岁。

  1878年,贝尔和沃森在波士顿和纽约之间首次进行了长途电话实验,两地相距300公里,实验取得了圆满成功,这一成功是得益于爱迪生的发明的。为了使电话跨越长距离,爱迪生改进了电话的送话器,在其中加大了感应线圈,使电话达到了实用化。这一年,贝尔电话公司正式成立。

  由于电话的社会信息传递异常便利,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展,成为各个领域中的必要设施。

  最初的电话体积非常大,通话声音也不是很清晰,讲话的人必须大声说话,而且通话距离也不能太远。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话越来越先进,功能也越来越多。当我们享受电话带来的方便时,不应该忘记它的发明者——贝尔。

  大发明家爱迪生

  “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这是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名言。他一生共有2000多项发明,其中1300多项获得专利,“爱迪生”这个名字已经和电灯、留声机等人类重大的发明永久地连在了一起。

  1847年2月21日,爱迪生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米兰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幼年时代,他并没有显示出有多大的天赋,只不过比一般孩子多一点好奇心而已。6岁时,为了试试火有多大的威力,他曾将父亲的牲口棚全部烧毁。7岁时,他对孵小鸡产生了兴趣,竟饿着肚子一整天趴在一窝鸡蛋上。8岁那年,他进入一年私立学校读书,由于考试成绩很差,不到三个月就退学了,从此他再也没有进过学校。

  青少年时代,爱迪生是在做实验和卖报纸的生涯中度过的。退学后,他开始自学物理和化学等课程,对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亲自动手在自家的地窖里建起了一个小小的实验室。里面摆满了各种试验品。

  186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使得爱迪生被一家电报房雇用,他虚心好学,不久就成了一位技术娴熟的电报员,但他爱好实验的习惯被老板看成是不务正业,最后还是被解雇了。后来爱迪生又进过不少单位,每到一处,他都认真地学习新知识,还不时搞些小发明、小创造。

  在爱迪生的所有发明中,数电灯的发明贡献最大。自从法拉第发明电机以来,人类就开始探索采用电照灯的问题,但爱迪生以前一直没有一种很实用的电灯。1878年,爱迪生在发明了自动电报机、打字机、留声机后,开始向照明电灯这个目标猛进。爱迪生在实验室19世纪的时候,欧美一些国家的大城市多采用煤气路灯。这种路灯是以煤气为燃烧材料,每到晚上必须得用人一盏盏地点燃,早晨时再熄灭。而且,马路边还要铺设长长的煤气管道,既造价高又不方便。

  能不能用电照明呢?爱迪生时刻思考着。1878年8月,他终于把研究的目标转向了电灯。他翻阅了大量的有关电气照明的书籍,一心要研究出造价低廉、经久耐用,而且安全方便的电灯。

  最初,他想到了电流把一小截电线烧到白热化的程度时,可以把它装到玻璃泡里照明。但用一般导体,一烧到白热化就断了,于是,他又想到了耐高温的炭丝。他把一小截炭丝放进玻璃泡里,一通电,炭丝很快又断了。“什么原因呢?”爱迪生拿着两段烧断的炭丝思索起来。他看了看玻璃泡,过了许久,才忽然想起来,也许这里面有空气,空气中的氧气是助燃气体,有了它,炭丝才会被烧断。于是,爱迪生又自己动手制作了一台抽气机,果然没有立刻烧断,但是8分钟后,炭丝还是断了。

  “应该选择更耐高温的材料。”爱迪生自言自语地说。什么熔点最高呢,当然要算白金了。爱迪生和助手们又用白金试了几次,可是这种材料虽然使发光的时间延长,但不时要自动熄灭,然后再自动发光,并且价钱十分昂贵,仍不理想。

  面对挫折爱迪生仍不气馁,他继续着自己的试验。几乎所有的金属材料,非金属的导电材料,都让他一一作了试验。他甚至把已知的耐热材料列了一个单子,总共有1600种之多,然后,他让助手们一样一样地试验。一次次的实验,一次次的失败,爱迪生非常苦恼。一个寒冷的冬天,爱迪生在火炉旁闲坐,看着炉中炽热的炭火,口中不禁叫道:“炭!炭!”他的想法又回到了炭上。

  他用木炭做了了个炭条,经过试验后还是不行,因为木炭很脆,没有韧性。他急得抓耳挠腮,顺手把脖子上的围巾扯下来。他一下子看到了棉纱织成的围巾,心里豁然开朗。“对!棉纱的纤维比木材好,能不能用这种材料呢?”想罢,他急忙从围巾上扯下一根棉纱,在炉火上烤上好长时间,使棉纱变焦成炭,然后,他小心地把这根棉纱炭丝装进玻璃泡里,通电一试验,效果果然很好。经过几次更换棉纱炭丝,点燃的时间从13个小时延长到45小时,这一年是1879年。

  爱迪生发明的电灯可以点45个小时的消息一传开,使英国伦敦的煤气股票价格一下暴跌下来。人们预感到,煤气照明必将被电力照明所淘汰。

  人们又纷纷向爱迪生祝贺。可爱迪生一个劲地摇头。令助手们吃惊的是,爱迪生要让他的灯泡点燃1000个小时以上!

  于是,漫长的实验又开始了。经过多少个日日夜夜,爱迪生把各种植物都拿去做了试验,甚至连马鬃,包括人体的头发和胡须,都成了爱迪生的试验品。经过筛选,爱迪生把竹子炭化后,可以连续不断地点燃1200小时!到1906年,爱迪生终于找到了更理想的材料——钨丝。这种方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1931年,爱迪生与世长辞了。为了对他表示敬意,所有电灯都象征性地关闭了一分钟。一分钟后,电灯又亮了起来,这使人们更深切地感受到爱迪生对人类的伟大贡献。

  南丁格尔开创护理事业

  每年的5月12日,全世界的“白衣天使”都会记起一个伟大的名字——弗·南丁格尔。这一天是国际护士节,也是南丁格尔的生日。之所以采用她的生日作为“白衣天使”的节日,是因为她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女妒士,她开创了护理事业。

  1820年,南丁格尔出生在英格兰一个十分富有的家庭。她从小过着优越的生活,受到良好的教育。她优雅俊美,才貌出众,但从不凭借自己的各方面优势而骄纵自己。她谦虚有礼,勤奋好学。她仁爱宽厚,善良质朴。她身在上流社会,却对贵族豪华奢侈的生活产生了厌倦,她渴望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成年后,南丁格尔树立起要为他人解除痛苦的崇高理想,并且坚定地沿着自己选定的人生之路走了下去。

  1845年秋,英国农村流行瘟疫。南丁格尔不顾父亲的劝阻,冒着危险,开始了护理病人的工作。南丁格尔在护理工作中更进一步认识到:护理工作是救死扶伤的高尚事业。她通过自己的亲手护理,给那些病人带来了生的希望。她决心进一步加强自己在护理方面的专业学习,在父母反对她进护理训练班的情况下,她专心读书,研究医院报告和政府编印的有关卫生和医疗事业的蓝皮书,并记下了大量的笔记。

  然而,在那个年代,尤其是在上流社会人们的眼里,护士的社会地位是相当低的。在人们的观念里,护士工作就是成天跟污秽的东西打交道、服侍人,是找不到生活出路的下层社会妇女干的事。南丁格尔的父母当然不会同意女儿去做一个护士。为此,南丁格尔的父母同她发生了激烈冲突。但南丁格尔坚持认为,通过护理工作,她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她觉得“生活的意义就在于为那些陷入痛苦中的人们做更多的事情”,她下定决心,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护士。

  后来,有一次去德国旅行,南丁格尔借机到德国的一所医院学习护理。她在那里学习了几周,十分愉快。

  回到英国后的几年中,南丁格尔离开了家,到一家私人诊所去做专门的“监护”,真正开始从事她为之倾心却是克服了重重阻力才得到的护理工作。并且,南丁格尔在她的工作中,显示出了优秀的素质、才干。

  1853年,恰逢克里米亚战争,英、法和土耳其联手,与沙皇俄国的军队交战,战争十分残酷,双方伤亡惨重。

  为了救助战场上负伤的士兵,33岁的南丁格尔率领一支由38名青年妇女组成的护士队,响应英国政府的战地救护号召,奔赴土耳其斯库台的战地医院。南丁格尔被任命为驻土耳其英军总医院护理监督。

  这是一所由军营改建的战地医院,破旧不堪,污垢遍地。没有被褥,缺少床位,药品和食品奇缺。许多伤病员不得不躺在地上,而前线还在不断地送回伤员。

  南丁格尔一面带领护士们夜以继日地给伤员进食喂药,细心护理,一面组织人员整理修复残破的医院。她还以个人声望募集了一大笔钱,为整个医院补充给养。南丁格尔用个人的积蓄为医院造了两排病房。很快地,战地医院在南丁格尔的努力下,面貌焕然一新,不仅有了充足的药品和设备,而且有了干净的被褥、整洁的病床。伤员死亡率由原来的百分之五十下降到百分之二点二。那些原来不重视南丁格尔的人,开始对她肃然起敬。医院领导人开始器重这位英格兰小姐,而战士们则含着热泪赞美天使般的南丁格尔。

  从此,南丁格尔的业绩传遍了前线的各个战场。南丁格尔以瘦弱的身躯,支撑着那些垂危病人的希望;她以博大的爱和细致入微的体贴,帮助着那些受伤的军人。她亲自护理重伤员,坚持参加手术。她还常常在夜间独自手持油灯巡视伤员。军人们称她“光明天使”。

  当1856年战争结束时,英国政府和军民专门筹办盛大的欢庆仪式,以表彰南丁格尔的功绩。南丁格尔却悄悄地回了家。

  战后,南丁格尔开始致力于办学。

  1860年,南丁格尔在伦敦圣·托马斯医院,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近代护士学校。南丁格尔亲自制订教学计划,开设严格训练的课程,不仅使未来的护士在这里受到良好的专业训练,还使她们受到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使护理学成为专门、正规的学科。在办学的同时,南丁格尔还著书立说。她的《护士札记》是医院建设方面最早的著作之一,是公认的经典之作。

  南丁格尔在81岁时,不幸双目失明。1910年8月13日,南丁格尔在安睡中离开人世。

  她留下遗嘱:她要葬在位于故乡汉普郡郊区的家庭墓地里,永远陪伴她的父母。

  南丁格尔的墓碑上,只简单地镌刻着:

  “F。N。1820年生。1910年。”

  然而,南丁格尔的形象却永远印在了人们的心上,英国还在十英镑钞票的背面,印上了南丁格尔的肖像。

  红十字会的创始人杜南

  在瑞士苏黎世一个绿树成荫的去处,有一座白色大理石纪念碑,碑的正面,是一幅动人的浮雕:一位白衣战士在给一名濒于死亡的伤兵喝水。碑的背后,刻着几行简单的文字:

  琼·亨利·杜南

  1828-1910

  红十字会创始人

  红十字会是一种志愿的、国际性的救护、救济团体。现在它已遍及全世界。琼·亨利·杜南是国际红十字会的创始人,1901年诺贝尔和平奖授给了这位善良的瑞士人。

  1828年,杜南出生在日内瓦一个富有的家庭。他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对穷苦人富于同情心,想方设法接济穷孩子。

  31岁那年,杜南去了意大利,正巧遭遇了一场战争。撒丁王国为了统一意大利,与法国联手,跟侵占国土的奥地利军动起武来。

  不久,意法联军就打进了索耳费里诺这个军事重镇。他们与奥军在这里展开阵地战。仅仅15个小时,双方就阵亡40000多人。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染碧草。附近小镇上的教堂里、学校内、民房中,挤满了伤兵。大街上、操场中,到处都有尸体溢出的腐臭味,呛得人透不气过来。

  正巧路经小镇的杜南投入了救护伤员和搬运尸体的工作。

  “行行好吧,先生。请您把军医找来,我们的腿断了……”一个伤兵狠命地拽着他的裤管。

  杜南说:“你放手,我马上把军医找来。他在哪儿?”

  伤兵自己也摇头。

  杜南四下寻找,都未找到一名军医。他碰见军官一打听,才知道这个大军团,总共才有六名军医。杜南呆住了。

  他定定神,又跑到教堂去求教士,请他赶快组织一支救护队,动员居民参加救护工作。由教士、妇女组成的临时救护队忙碌起来,连过路的旅行者都参加到他们行列中。他们给伤兵包扎伤口,喂水喂饭;给死去的士兵清洗身体,裹布掩埋。杜南全身心投入进去,几天之间他消瘦了许多。

  回到日内瓦,杜南依旧整天睡卧不宁。士兵在战争中伤亡的惨状始终萦绕在他的脑海里。他伏案写出一本《索耳费里诺战役回忆》的小册子,在日内瓦发表。

  他呼吁:应该制订一项国际性的法律,以解救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伤兵,保证伤员的中立化;在世界各国成立志愿救护者协会,召集一批训练有素的医护人员,在战争爆发时开赴前线。他们所要做的,是不分国籍、种族、宗教信仰和政治信念,全力救助伤病员,以此来弥补军队中医生的不足。他建议,立即召集一次国际性的会议,确立这个协会的基本宗旨。

  出于对位卑言轻的忧虑,他手持着这本小册子,去找瑞士国防总司令杜福将军。杜福将军觉得他的这个想法很好,表示全力支持。之后,将军联络律师交换意见,决定成立一个委员会。不久,这个委员会成立,杜南出任秘书。

  这时,全欧洲都开始谈论杜南这个建议。他的小册子被译成多种文字,走向世界。杜南和委员会其他成员不失时机地向各国元首写信,寻求理解和支持。后来,杜南亲自到十几个国家游说,使这项建议赢得许多国家知名人士和王公元首的响应。甚至,连指挥过索耳费里诺战役的拿破仑三世,也说这个办法好。

  这时,成立协会的时机已经成熟。1863年10月,杜南在日内瓦主持召开了协会筹备会。有十六个国家的三十六位代表前来参加。会议确立了协会的基本框架。

  大家议论,到底该给这个协会起个什么名字呢?经过充分商议,代表们认为杜南对这个协会的成立作出了积极贡献,就以杜南的祖国瑞士国旗为基础,只是在颜色上作一点更动,改为白底中央一个红十字。与会者认为,应该这样解释这个图案:红色代表人类为流血的伤患者服务,而白色则代表平安。

  标志固定下来后,大家就把协会名称定为国际红十字会。第二年8月,再次在日内瓦召开国际会议,正式签订了《国际红十字公约》。国际红十字会正式成立了。

  作为这一国际协会的秘书,杜南日夜奔波,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他从父亲手里继承下来的一家银行,由于管理不善破产了。

  1867年8月,杜南被迫辞去国际红十字会秘书的职务,从此不知去向。

  过了几年,人们无意中在一个贫民窟发现了他。这时的杜南身体憔悴,生活朝不保夕。甚至因为付不起房租,经常团身在火车站的长凳上过夜。唯一没变的是,他有着一颗善良的心。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在战地救死扶伤的人群中,人们又看见杜南忙碌的身影。第二年,巴黎公社被围困,他又忘我地投入战地救护。这时的杜南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流浪汉了。

  毕竟,他曾是一个世界知名人物。几年后,有一个不出名的记者跟踪他,他依然神情自若。这时,他已是个六十七岁的老人了。他在瑞士海丹小镇一所破旧的养老院里,接待了这位恋旧的记者。

  几天后,这个记者对杜南的专访文章在报纸上发表,立即被许多国家报纸转载,世人方知历尽磨难的国际红十字会创始人杜南还活着。

  一时间,世界各国向杜南寄去的信件堆满了车厢。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着对这位传奇人物的景仰。特别是在第二年他生日的前后,一向冷清的养老院,这时挤满了前来向杜南祝寿的人。人们都清醒地懂得,战争是残酷的,而当年杜南所创立的国际红十字会,以保持中立的立场和人道主义的精神,挽救了无数伤残的将士,使他们与死神告别。

  许多国家红十字会与慈善机构,聘请杜南为会员或荣誉主席,还多次邀请他出国访问。杜南一一谢绝了,他已经习惯过平静的生活。

  当首次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他时,他分文不取,全部捐献给瑞士和挪威的慈善机构。1911年,杜南平静地与世长辞。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1876年8月27日,法国科学家布瓦博德朗在庇里牛斯山的锌矿中惊喜地发现了一种比重为4.7的新元素。它小到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得清。布瓦博德朗以法国古代名称“高卢”的第一个字母为新元素命名为“镓”(Gā),并将自己的新发现报告了巴黎科学院。不久,他接到一封从遥远的俄罗斯发来的信件,写信人署名:门捷列夫。信中说:“您发现的镓,就是我4年前曾预言过的类铝。它的原子量接近68,比重应在5.9-6.0,而不是4.7,请您再查一下吧!”

  布瓦博德朗不禁大吃一惊:“世界上只有我的实验室里有一块一毫克重的镓,这个陌生的俄国人连镓的影子都没见过,何以说我把镓的比重测错了呢?”出于科学家特有的严谨风格,布瓦博德朗虽明知自己是独一无二握有镓的人,还是重新提纯了镓,测得镓的比重果真是5.94,恰与门捷列夫的预言相吻合,布瓦博德朗折服了,他由衷地写道:“我认为没有必要再来说明门捷列夫理论的巨大意义了!”

  消息传出,法国科学界震惊了,整个欧洲科学界也震惊了。因为这是科学史上第一次用事实(布瓦博德朗的镓)证明了关于新元素(门捷列夫的类铝)的预言。人们这才想起6年前门捷列夫向世人公布的他的研究成果——化学元素周期律。门捷列夫正是根据他的元素周期律预言了“类铝”等八种未知的新元素。在发现镓4年后,瑞典人尼尔逊发现了门捷列夫所预言的“类硼”,他取产地“斯堪底那维亚”半岛之意,将其命名为钪(Se)。钪的性质完全符合门捷列夫的预言。1886年,门捷列夫所预言的“类硅”,又被德国人温克勤发现了,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国,他取德国古国之意命名新元素为锗(Ge)。他曾感慨万分地说:“再也没有比”类硅“的发现能如此好地证明元素周期律的正确性了。”

  门捷列夫是怎样发现了这种具有神奇的预见性的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呢?

  自从17世纪下半叶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提出了化学元素概念,18世纪下半叶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发现了氧以来,人们对寻找自然界的基本组成部分——元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欧洲工业和技术的迅猛发展这个大环境的促使,人们陆续发现了一系列新元素。到1869年,化学家们已认识了63种元素。而道尔顿的原子论和原子量概念,又激励了人们去探索这些“宇宙之砖”——元素之间的关系并开始去测定元素的原子量。

  1869年之前,人们对元素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从“三素组”到“八音律”,尽管存在不少颠倒、重叠、混乱等不成熟之处,仍在元素之间存在关系的大门外徘徊,但却一步步向真理逼近,为发现周期律开辟了道路。打开这扇封闭的大门、揭开元素之间内在联系奥秘的重任,就历史地落在了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肩上。

  1834年,门捷列夫出生在俄国的托波尔斯克。他毕业考进了彼得堡师范学院物理系。大学毕业第二年,就被授予“一级中学教师”称号。门捷列夫23岁就当上了副教授。当彼得堡大学化学工程学教授时,年仅31岁。

  1869年,门捷列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的主要性质和原子量分别写在一张张小卡片上,用“牌阵”法,先把常见的元素按原子量递增的顺序排列,然后排不常见的元素族,最后是稀有元素,在排列比较中他发现,相似元素依一定间隔出现周期律,即某一元素后,每隔7个元素,便会出现一个与这个元素性质相近的元素。所有这一切都是在1869年3月1日完成的,这一天,在化学史上被称为“伟大的一天”。

  周期表首次出现是在1869年3月18日,门捷列夫撰写并在俄国化学会议上宣读的题为《元素属性和原子量的关系》论文中,向世人公布了他的研究成果:(1)按原子量大小排列起来的元素,在性质上呈现明显的周期性;(2)原子量的大小决定元素特征;(3)可根据原子量和元素的性质,预见未知元素;(4)可根据周期律修正已知元素。

  1877年,他发表了论文《化学元素的周期性依赖关系》,进一步改进了元素周期表,使原来的周期表由竖行改为横排,使同族元素处于同一竖行中,更突出了化学元素的周期性;将元素分成主族和副族,共8个族;他根据元素周期律,大胆修正了一些虽错误但已得公认的元素的原子量值,改排了这些元素的位置;同时大胆预言了元素周期表中11个空位上的未知新元素。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是化学系统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为化学研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没有这个定律,也就没有了化学的今天,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找到了揭开自然界中一个最基本的秘密——化学元素的性质与其原子量之间关系的规律性的钥匙,结束了人类盲目探索元素间内在联系的时代。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也激起了人们探索新元素的热情,人们把它比作原子世界的地图,指导着人们不断去发现化学新大陆——新的元素。

  然而,遗憾的是,走在时代前面的门捷列夫却一次次受到当时俄国化学界权威人士的嘲讽,说他编制周期表是“不务正业”,说他对元素的预言是“呓人说梦”。

  但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镓元素的发现,为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赢得了第一次伟大胜利。随着门捷列夫的预言一个接一个变为现实,他的元素周期律终于赢得了它在科学史上应有的辉煌地位。门捷列夫的国际声望日高,外国一些大学纷纷邀他讲学。而在俄国,他却被俄罗斯帝国科学院拒之门外。1907年,门捷列夫在孤独中离开人世。

  科学家们为了纪念这位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特将第101号元素命名为“钔”。

  门捷列夫在气体张力的研究方面也做出过重大贡献,他在《化学原理》一书中独创了许多有益于化学发展的理论。

  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

  亨利·易卡生是闻名世界的挪威剧作家,被人们誉为“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一生共写了26部剧本,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玩偶之家》、《社会支柱》、《国民公敌》等。

  易卜生的剧作不拘泥于历来的戏剧传统,以现实中日常生活为题材,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批判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不合理现象,提出令人思考的社会问题,从而引导人们起来改革社会的弊端,所以称为“社会问题剧”。它为戏剧创作开辟了一条新路。

  《玩偶之家》是易卜生的代表作品,这个剧本于1879年出版,也是社会问题剧的代表作品之一。《玩偶之家》讲述的故事是发生有一年的圣诞节前。娜拉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她的丈夫托伐·海尔茂非常爱她,一见面就亲昵地叫她“小鸟儿”、“小松鼠”。海尔茂就要上任当银行经理,往后,娜拉的生活要更加幸福了。

  正当娜拉欢乐地准备过节的时候,她的女朋友林丹太太来访了。她俩本是同学,许多年没有见面了,于是两人拉起了家常。交谈中,娜拉告诉了林丹太太一件自己曾经做过的“又得意、又高兴”的事情。这件事是娜拉瞒着她丈夫做的,时间在他们结婚后不久。那时,海尔茂地位低、收入少,为了多挣钱,他起早摸黑地工作,结果累倒害了一场重病。医生劝他去南方疗养,否则有生命危险。为了筹集去意大利的费用,娜拉向银行职员柯洛克斯泰借了一笔钱。柯洛克斯泰要娜拉的父亲在借据上签字作保。娜拉因父亲也身患重病,不敢把这件事告诉他。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她模仿了父亲的签名。靠了这笔钱,娜拉全家人到了意大利,把海尔茂的病给治好了。回国后,娜拉千方百计地还债。为此她省吃俭用,找零活干。她很高兴自己为家庭尽了力,救了海尔茂的命。说来凑巧,借钱给娜拉的柯洛克斯泰正是海尔茂就任经理的那家银行的职员。海尔茂对他印象不好,把他解雇了。柯洛克斯泰请求娜拉向海尔茂说清,希望能保留他的职位,但是没有成功。于是他写了一封信,把娜拉向他借钱并伪造签字的事一古脑儿告诉了海尔茂。

  在这以前,海尔茂一再表示自己对娜拉的爱,甚至说过:“常常盼望有桩危险事情威胁你,好让我拼着命,牺牲一切去救你。”可是他看了柯洛克斯泰的信后,竟勃然大怒,指骂娜拉瞒着他干了触犯法律的事,毁了他的前途;还辱骂她是撒谎者、罪人和下贱女人等等。娜拉面对海尔茂狰狞虚伪的面目,觉得前途无望,想去投水自杀。海尔茂知道后又说,就是死了也洗不清她的罪孽。娜拉这才看透了丈夫的卑鄙自私和自己被看作是玩偶的屈辱处境。她觉得八年来,自己只是跟一个陌生人共同生活,现在再也呆不下去了。于是,她毅然离开了这个“玩偶之家”。

  《玩偶之家》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道德和妇女地位等社会问题。娜拉的离家出走,实际上是作为一个要求与男子平等的女子向社会的公开挑战。

  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的又一部代表作品,是1882年发表的《国民公敌》。

  《国民公敌》的剧情是这样的:挪威南海岸某个小城市的市长彼得,是个唯利是图的人。他投资兴建了一座温泉浴场,生意非常兴隆。他的弟弟斯多克芒医生,原在偏僻的北方,现在来到浴场当医官。

  斯多克芒给报社写了一篇介绍浴场优点、招徕顾客的文章。文章快发表时,他忽然发现温泉中含有传染病茵,便把文章抽了回去。接着他打报告给当市长的哥哥,提出改建浴场的计划。彼得和浴场股东们怕花钱,想稍为修一修敷衍了事。斯多克芒认为他要尽到国民的责任,便不顾他们的威迫利诱,准备把这件事公布于众。他把许多人召集起来开会。市长等早已作好准备,说他故意夸大浴场弊病,改修浴场是为了增加纳税人的负担。在会上,斯多克芒激烈地抨击地方当局不顾国民健康,拿腐臭的泉水毒害人们,但不幸的是,他接着又攻击起普通群众来了。原来他以为国民是有知识和教养的人,平常人不过是“原料”罢了,要经过加工才会成为国民。这一来,就使他四面对敌。结果大家投票宣布他是“国民公敌”,被轰出会场,免去了医官职务;家里人也受到株连。他虽然对被宣布为“国民公敌”非常难过,但又在精神上安慰自己:“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是最孤立的人!”

  这个剧本塑造了斯多克芒这个性格倔强、孤军奋战的知识分子形象,揭露了资产阶级民主和自由的虚伪,但也反映了易卜生对群众力量的忽视。

  雕塑巨匠罗丹

  罗丹作品《思想者》罗丹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有影响的雕塑巨匠,被世界人民所熟悉。他一生中塑造了许多技艺精湛的传世之作。其中那尊极具艺术感染力的作品《思想者》,既是罗丹的代表作,也是罗丹一生的写照。

  罗丹学习艺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父亲是个地位低微的小职员。由于家庭困难,他进了培养技工和工艺人才的美术学校。罗丹三次报考美术学院学雕塑,都遭拒绝。此后,为了维持生活,他做过多种手艺活儿,如翻模子、雕家具、做手饰。这些默默无闻的劳动,不仅使他接近了下层群众,建立了对劳动的感情,同时也为他今后成为一个有多方面表现才能的艺术家,作了技术上的准备。

  此后的十年,在艺术上苦干的罗丹仍然默默无闻。他在法国动物雕塑家巴里的工作室工作,又给一位学院派的雕刻名家做了六年的助手,迷上了雕塑后的罗丹决心雕塑一件大作品。为此,他把自己关在工作室中,一连干了18个月。1876年,雕塑史上的一件精品《青铜时代》诞生了。这是一座身体匀称而完美的青年男子立像。他挺胸昂首,面对青天,舒展双臂,好似解脱了一切束缚,正从沉睡中醒来,象征着“人类的觉醒”。整座雕塑不但人体结构均匀完美,而且表现了准确的解剖知识。

  作品展出后,立即引起了轰动。雕像因人体造型非常精确和真实,使观众为之震惊。人们先是目瞪口呆,觉得不可思议。但随后,各种猜测和诽谤便接踵而来了,甚至有人指责这是从真人的尸体上翻制出来的模型。为了解释这一点,罗丹特地翻制了一个真人模型,然后让观众将两者进行比较。那些攻击过他的人才不再怀疑,对这个作品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和称赞。

  从此,罗丹开始名扬巴黎,成为世界的知名人物。他后来又相继创作了《地狱之门》、《加莱义民》和《思想者》等著名雕塑。他的艺术既继承了古代的优秀传统,又大胆地走出了一条创新道路,从而赋予法国19世纪后半叶的雕塑以新的生命。

  在法国大作家雨果80寿辰之际,有人出于对这位为法国文学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大师的尊敬,请罗丹去为雨果塑像。想不到雨果听说后竟一口回绝了:“饶了我吧,我这么大的年纪,再也经不起你们这些艺术家的折腾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不久前,曾有一位雕塑家来给雨果塑过像。他让雨果每天一动不动地坐上几个小时,整整坐了38次。弄得80多岁的老人腰酸背痛、头昏眼花,发誓今后再也不同画家、雕塑家打交道了。

  罗丹在弄清了原委后,诚恳地说:“雨果先生,我保证不打扰您的工作。”

  “可我要告诉你,叫我一动不动地坐着可不行,我不能为你而改变任何习惯。而且,我还不准你把粘土和工具带到我的房间里。”

  罗丹当即答应了老人的全部条件。

  工作开始了。罗丹每天按规定的时间去观察雨果写作、思考和散步。一边观察,一边在纸上画上草图;然后赶快跑到另外一间放着粘土和工具的房间,把刚才一刹那的印象和感受固定在粘土上。但有时一离开人物,印象便模糊了。他不得不赶紧回到作家身边。这样每塑一下,都不知要往返多少次。

  经过几个月的辛勤努力,这尊雕像终于完成了。

  只见雨果低着头,聚精会神地思索着……罗丹不但惟妙惟肖地塑造了雨果的外貌,而且也生动传神地塑出了老人那高尚的情操和深邃的思想。就连雨果自己看了以后也十分惊讶。在如此苛刻的工作条件下,罗丹竟然能塑造得如此逼真。他被艺术家的精神和才能深深地感动了。

  引起美术史最大争议的是他晚年所作的《巴尔扎克》,这是罗丹应法国作家协会的邀请,为法国19世纪文坛巨擘巴尔扎克所作的雕像。整个作品经过7年的努力才得以完成。然而它首次在沙龙展出后,却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一些人把雕像称为“丑八怪”、“大麻袋”、“癞蛤蟆”……各种攻击、嘲笑充斥了各大报刊。罗丹和他的《巴尔扎克》一时成了巴黎市街头巷尾的笑料,巴黎作协也否认这是他们预订的作品,巴黎市政府甚至不允许雕像在市内任何地方摆放。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攻击,罗丹虽然深感痛心,但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他郑重地向人们宣称:“我的雕像将立于不败之地。”

  在罗丹逝世22年之后,雕像《巴尔扎克》终于得到了人们的承认,并且一举奠定了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不朽地位。与他同时代的卢绪曾赞美他“为现代雕塑暗淡的房间,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窗口,把曾是受歧视和没有地位的雕塑,创造成为大有可为的艺术”。

  狂热的现代足球运动

  1969年11月19日,巴西里约热内卢市大雨倾盆;但这并不能阻挡住巴西球迷看球的热情。8万名球迷冒雨赶到市中心体育场,想亲眼目睹一下球王贝利踢进第1000个入球时那激动人心的热烈场面。当贝利踢进第1000个入球时,球场沸腾了。球迷们的欢呼声几乎能把滂沱大雨压下去。摄影师和记者从球门后面冲进足球场内,把贝利团团围住。数以百计的崇拜者也跳下看台,全然不理会警察的阻止,越过场内的湿地向他冲去。贝利的足球衫被人们扯了下来,有人替他套上了专门为他制作的上面印着象征着踢进第1000个入球的“第1000号”足球衫。贝利被人们抬了起来,绕着场地奔跑……第二天,巴西所有的报纸、电台、电视台都慷慨地把第一版第一条新闻献给“第1000个球”的消息。“球王贝利”的美名也随即传遍了整个世界。巴西政府把贝利穿过的10号球衣列为珍贵的纪念品;他射进第1000个球时所用的足球也成了巴西人的国宝,被永久地珍藏在世界最大的足球场——马拉卡纳体育场的博物馆里。

  所有这一切狂热,都缘起于一个小小的足球。足球运动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原因之一是足球比赛最热烈、最精彩、最富有魅力。足球比赛最吸引人的就是射门进球。射门进球集中反映了足球运动员的勇敢、技艺和智慧,因而吸引着亿万观众。南美一向把足球视为“国球”;欧洲则把足球看作“球中之王”。目前,参加国际足联的国家和地区已有150多个;会员国之多,在各单项体育组织中名列第一。据统计,全球的足球运动员总数达4000万左右。因此,足球运动无愧于“世界第一运动”的称号。

  足球最早起源于中国,在我国2500年以前就有文字记载了。当时叫“蹴鞠”。“蹴”是“踢”的意思;“鞠”就是“球”——用脚踢的“球”。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足球。据说远在古罗马帝国时代,也有过踢足球的历史。但现代足球运动的真正起源是在英国。

  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为了在各学校间开展足球比赛,作了一些简单的比赛规定。这就是著名的“剑桥规则”。此规则虽没在世界范围内统一使用,但为以后制定出比较完美的足球规则打下良好的基础。

  1863年10月26日,英国成立了足球协会。在会上,对于是否能用手触球,英国人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结果主张只许用脚的一派胜利了。英国足球协会批准了这一规则。因此,人们把1863年10月26日作为第一个足球规则的诞生日。这个规则共有13条,不详细,也不完善;但它却是足球竞赛规则的基础,有些内容至今没变。

  英国足球协会的成立及第一个足球比赛规则的制定,宣告了现代足球运动的诞生。从此,足球运动便迅速普及于整个欧洲,并向世界各地广泛地传播开来。1896年第一届希腊奥运会,足球就成了表演项目,并在1900年奥运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随着足球运动的广泛发展,1904年在法国成立了“足球协会国际联合会”(简称“国际足联”FI-FA),总部设在瑞士的苏黎士。

  参加奥运会的足球队并不是由最优秀选手组成的。世界杯足球赛,才是世界上水平最高的足球赛,每4年举行一次。它最早叫“世界足球锦标赛”。1930年,在乌拉圭举行了第一届世界足球锦标赛。1956年,国际足联在卢森堡召开的代表会议上,为表彰前国际足联主席雷米特,决定将世界锦标赛改为“世界足球锦标赛——雷米特杯”,简称“世界杯足球赛”。

  自1930年创办世界足球锦标赛以后,整个地球便被卷了进来。根据世界杯赛的次数和成绩,共有11个国家被公认为是世界足球强国。其中有“足球王国”巴西,还有德国、意大利、阿根廷、英国、法国、荷兰、乌拉圭等。

  今天,足球运动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体育水平高低、民族体质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每逢国际大赛,各国球迷便不远万里地前去助兴观战,使它变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体育盛会。在绿茵场上,我们尽可以领略超级球星们的矫健身姿:“球王”贝利、“新球王”马拉多纳、“足球皇帝”贝肯鲍尔、“白贝利”济科,还有克鲁伊夫、普拉蒂尼、罗纳尔多……

  极地探险

  南极洲是地球上纬度最高的一块大陆,气候极其寒冷。自二十世纪以来,人类对南极的探险勘测前仆后继,征服了南极,我国和世界上不少国家在南极建立了科学考察站。

  你知道第一个到达南极的人是谁吗?他就是挪威探险家阿蒙森。

  阿蒙森的这种雄心壮志,早在少年时代就确定下来了。他出生于挪威首都奥斯陆近郊的一个航海商人家庭,从小就喜欢阅读记述海上探险的书籍。特别是中学时读过《富兰克林探险记》这本书后,就下决心将来从事极地探险事业。

  阿蒙森上医学院读书,完全是为了尊重母亲的意愿。父亲在他14岁就去世了,母亲希望他将来有当医生,但他一心一意想当一名探险家。大学二年级的时候,阿蒙森的母亲去世了。现在再也没有人妨碍他投身于向往已久的探险事业,他很快退了学。

  阿蒙森先在一艘驶往北冰洋捕捉海豹的猎船上当普通水手。他虽然是个大学生,却什么活都干:洗刷甲板,围猎海豹,搬运各种货物,同时学习驾驶船只、识别风向、观测水文等各种航海知识。到24岁时,阿蒙森已经取得了领航员的资格。但是,他永远不满足自己的成绩。他的雄心壮志是当一名船长,组织一支队伍到极地去探险,踏上人们从未到过的土地。

  1844年,英国探险家富兰克林指挥两艘装备精良的帆船,去寻找从大西洋沿着北美洲北岸通向太平洋的一条最短的航线。结果,他的船队航行到北美北部海峡的时候被冰块包围,富兰克林本人在严寒、饥饿的折磨中死去,手下129名船员也相继死去。富兰克林为征服北极、打开新航路的勇敢精神,深深地感动了阿蒙森。他决定当一名极地探险家,完成这位不幸死难的探险家的未竟事业。

  极地探险要有强健的体魄和顽强的意志。为此,阿蒙森十分注意身体锻炼,并且有意识地锤炼自己的坚强毅力。他学会了滑雪、划船,冬天开着窗户睡觉;还冒着凛冽的寒风和漫天的大雪,到荒无人烟的野外去旅行。现在他已经取得了领航员的资格,就更有条件从事探险了。

  1898年,26岁的阿蒙森参加比利时的一支探险队,前去考察南极洲的南磁极。他是船上的大副,在航行中对船长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但船长独断专行,没有听从他的忠告,以致船只被冰块包围,在海洋上冻住了13个月。后来亏得他的努力,才使航船脱险归来。这次考察虽然失败了,但使他取得了不少极地探险的经验。

  阿蒙森率领比利时探险队回归时,担任了代理船长。这意味着他已经具备了出面组织探险队的资格。他决定利用这个条件,去北极完成当年富兰克林没有完成的探险任务。

  为了这次探险,阿蒙森整整花了一年时间进行准备:他借钱买了一艘47吨的旧船,经过改装,命名为“约克”号,并且添置了必要的设备,招募了六名水手;甚至专门去德国汉堡观象台学习地磁和气象观测,以便在探险时开展科学考察工作。

  不料一切准备就绪、只等开航的时候,有人制造事端,放出空话说,就靠这艘47吨的旧船想打开通往太平洋的航路,那是异想天开,结果必然和当年富兰克林的探险一样,来个全军覆没。一些借钱给阿蒙森的商人听说后,赶紧上阿蒙森家门逼债。

  在这种情况下,阿蒙森毅然决定,人不知鬼不觉地将船开出去。1903年6月的一天深夜,他和六名水手悄悄地将“约克”号开出了港口。“约克”号驶离挪威后,穿过北大西洋,进入戴维斯海峡,然后沿着格陵兰岛西岸北上,进入了北极圈内的巴芬湾。这一带有数不尽的冰山和浮冰。阿蒙森凭着娴熟的航海技术,驾驶船只绕开冰山和浮冰,顺利地进入了兰开斯特海峡。

  9月初,“约克”号抵达威廉王岛东南。阿蒙森在这里选择一个港湾过冬。这个地方后来就称为约克港(今属加拿大)。他们在这里度过了两个冬天,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考察工作。

  1905年夏,阿蒙森指挥“约克”号继续西航。不久,就出现了一望无际的波弗特海。阿蒙森知道,只要再向西航行,穿过白令海峡,就可以进入太平洋,这次航行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但不巧的是,这时前面的海洋已经结冰。因此,他们只能留在赫舍尔(今属加拿大)岛上过冬。

  阿蒙森不想在赫舍尔岛上空等。他决定利用这段时间,把自己打通这条航路的消息向全世界公布。离赫舍尔岛最近的居民点,是四五百公里外的美国阿拉斯加州的育空堡。他估计,那里的邮局有电报,可以传出这个消息。

  阿蒙森乘着雪橇,在严寒中走了一个月才到达育空堡。但是,那里的邮局还没有电报,使他非常懊丧。于是他又走了10多天,赶到300公里外的一个城镇,终于将这个消息传了出去。

  1906年10月,“约克”号穿过白令海峡,向南驶到美国的旧金山,从而顺利地完成了这次航行的任务。从此,从大西洋经过北冰洋到达太平洋的航路打开了。

  阿蒙森的成功,使他成为举世瞩目的探险家。在各方面的支持下,他确定了新的探险目标:到达地球的最北端北极极点。这是当时人类尚未到达过的地方。可是,就在即将启航的时候,传来了一个使他吃惊的消息:美国海军上将皮尔里,已于1909年4月6日胜利到达北极极点。于是,阿蒙森改变决定,前往南极极点探险。

  100多年来,有不少探险家去征服南极,但没有一个能完全取得成功。1909年初,英国的一位探险家,前进到离南极极点只有178公里的地方,取得了有史以来南极探险的最好成绩;但由于缺乏粮食,体力不支,还是没有完全征服南极。阿蒙森想创造的记录,就是第一个到达南极极地。

  1910年夏,阿蒙森指挥392吨的挪威考察船“弗拉姆”号和20名水手,满怀信心地向南航行。

  就在“弗拉姆”号向南航行的途中,又传来了一个消息,富有极地探险经验的英国人斯科特,也计划向南极极点进军。这个消息使阿蒙森感到吃惊,但也增强了他的竞争力。当“弗拉姆”号到达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时,阿蒙森给对手留下了一封信。信中就这么几个字:“决定南下,阿蒙森。”它意味着向斯科特进行挑战。

  1911年初,“弗拉姆”号驶抵南极洲东罗斯海的鲸湾。从4月份起,南极就进入黑暗而漫长的冬天。阿蒙森决定在这里建立过冬营地,同时作好进入极点的各项准备工作。

  他做的第一项准备工作,是进行食品储备:沿着向南的路途,从南纬80°起,每隔一个纬度(约110公里)建立一个食品仓库。为了易于识别,每个仓库上面都插着一面挪威国旗。仓库内贮藏有海豹肉、饼干、黄油、奶粉、火柴、煤油,以及给拖雪橇的狗食用的干肉饼。这样的仓库共建了三个。

  六个月的黑暗的冬天终于过去了。这年9月,阿蒙森组织了一个试探性的进军。由于气温太低,他们不得不很快就返回基地。一个月后,阿蒙森怕斯科特的探险队赶在前面到达极点,决定带领四名队员正式进军。他们使用四副雪橇,携带各种食用品,由42条狗拉着前进。

  过南纬82°后,就进入完全陌生的世界了。每隔一个纬度,他们还是建立一个食品仓库,以便归来时使用。至南纬85°,遇到了平均海拔3700米的内陆高原——南极高原,到这里后,为了减轻负担,阿蒙森命令将24条较弱的狗杀掉,同时扔下了一副雪橇。

  气候变得越来越恶劣了。暴风雪刮得叫人眼睛也睁不开。阿蒙森只得下令躲在帐篷里。五天过去了,天气还是不见好转。阿蒙森担心落在斯科特后面,决定顶着暴风雪前进。尽管他们用绳子拴在腰间,但仍不时被风雪吹倒或在冰地上滑倒。

  12月8日,阿蒙森一行安全抵达南纬88°23′处。1909年初,英国一位探险家曾经到过这里,再向南,就是从来没有人到过的地方了。12月14日中午,阿蒙森利用太阳进行测量,确定已经到达南纬89°45′,也就是说,离南极极点只有28公里了。第二天一早,他率领队员又向南行进。他不时地观察雪橇上的计程表,推算至极点的距离。下午3点,他突然兴奋地喊道:“停止前进,已到南极极点!”

  但是,他高兴得太早了一些。当天晚上经过精确的天文测量,他发现这里离南极极点还有10公里。第二天上午,他们终于来到了地球的最南点,也即是南纬90°处。

  不用说,阿蒙森一行沉浸在极度兴奋之中,互相热烈握手、拥抱。为了表明第一次来到这里,他们堆起了一座圆锥形的石堆作为标记,同时支起一个小帐篷,篷顶插上了挪威的国旗和“弗拉姆”号的船旗。

  在极点停留了一天半后,他们才撤回基地。离走时,阿蒙林在帐篷内留下了一只皮口袋,里面装有一封给斯科特的信和一份给挪威国王的报告。信中请斯科特把报告转给挪威国王,因为他在返途中可能丧生。但结果他们顺利返回基地。

  斯科特等人历尽艰辛,于1912年1月18日也到达了南极极点,但比阿蒙森晚到了34天。和阿蒙林不同,他配备的是两副摩托雪橇和15匹西伯利亚矮种马。这种矮种马不如阿蒙森配备的爱斯基摩狗耐寒,在途中全部死去;摩托雪橇也因寒冷而很快失去效用。他们是用人力把沉重的雪橇拖到极点的。这样时间要慢得多,体力消耗也相当大。在返回基地时,由于食品储备不足,体力衰竭,最后相继死去。直到八个月后,搜索队员才找到了他们的尸体。尽管如此,他们仍然是征服南极极点的英雄。斯科特的名字,永远和阿蒙森的名字连在一起。

  1913年,阿蒙森又准备进行新的探险。这一回,他决定乘飞机前往北极。为此他潜心钻研飞行技术,并且取得当民航飞行员的资格。可是正当他要实施这个计划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阿蒙森毅然停止这次探险活动,把飞机献给了挪威政府。

  1925年5月,阿蒙森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和两名飞行员、两名机械师分乘两加飞机前往北极。由于燃料不足,只抵达北纬88°处就无法前进了。

  次年5月,阿蒙森乘坐一架飞艇前往北极。经过一天飞行,他终于飞抵北极极点上空。阿蒙森从飞艇上扔下一面挪威国旗,表示他实现了征服北极的夙愿。

  1928年5月下旬,一架由意大利探险家驾驶的飞艇在北极上空失事。阿蒙森得悉后,决定前去救援。6月中旬的一天,他乘坐一架法国飞机,由挪威西南岸的卑尔根起飞,但是,这架飞机一去不复归。两个月后,人们在海上找到了飞机的浮具和一只空桶……

  揭开人体免疫中的奥秘

  19世纪末20世纪初,巴斯德发现了细菌,人们对他的细菌引起疾病的理论深信不疑。同时代的俄国生物学家梅契尼科夫却有一个问题大惑不解:同一种微生物为什么能使一部分人或动物得病,而不能使另一部分人或动物得病?当时没有人能解释清楚。

  梅契尼科夫1845年5月15日生于乌克兰哈尔科夫州伊万诺夫村一个农民家庭里,17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入卡尔可夫大学。贵族学生看不起他,但他却以顽强的毅力学习,只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大学的全部学业。接着,他就到德国的格林缪根大学去留学。

  在德国留学期间,梅契尼科夫埋头学问和试验,曾发生过这样一件趣事:有一次,他在实验室中做实验,聚精会神地操作,目不转睛地观察,一丝不苟地记录。一直到黑天,才发现实验室的大门被管理人员在外面锁上了。梅契尼科夫虽然有些渴和饿,但他却把这一夜当作极好的实验机会,整整在实验室里工作了一夜。第二天一上班,当管理人员打开大门,发现梅契尼科夫正在继续地实验时,竟迷惑不解地问道:“怎么您这么早就到实验室来了?”

  1865年,20岁的梅契尼科夫获硕士学位。23岁时,由于他研究低等动物胚胎发育的卓著成绩,获得了动物学博士学位。

  1870年他回到俄国,被任命为乌克兰敖德萨大学的动物学教授,那时他刚刚25岁,是俄国最年轻的教授。

  梅契尼科夫致力于免疫学的研究。他对变形虫进行了仔细地观察,发现它们的细胞内有消化现象。接着,他在一次研究海星的幼虫时,竟发现一些白细胞能游走,并吞噬着异物,使本身的创伤愈合。这一发现使他欣喜若狂,他高兴地抓住同事的臂膀说:“我发现白细胞的奥秘了!”

  后来,经过多次实验证实,如果病原菌数目不多,就可能被白细胞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