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跛足雄狮”拜伦
1788年1月22日,拜伦诞生在英国伦敦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他父亲生活放荡、挥金如土,在拜伦出生后不久就逃往国外躲债,不久就客死他乡;母亲也因生活的艰辛贫寒而变得性格古怪,动不动就大发一顿脾气,并时常无缘无故地辱骂拜伦。在这种缺乏家庭亲情的环境下生长,再加上天生的跛足生理缺陷,使得小拜伦养成了容易激怒、喜欢孤独且桀骜不驯的性格。他渴望得到人格的尊严,希望自己事事都能赶上甚至超过别人。为此,他常常像正常人一样练习骑马、爬山、游泳……这种独特的性格,对拜伦后来的生活和创作影响甚大。
孤独抗争的个性,使拜伦有更多的时间博览群书,获得丰富的知识,为后来跃上英国文坛的顶峰奠定坚实的基础;狂放不羁、傲世独立的秉性,使他笔下的众多主人公都变成了“拜伦式的英雄”。“拜伦式英雄”顽强、高傲、勇敢、坚定,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
拜伦在剑桥大学读书时就接受法国的启蒙思想。大学毕业后在上议院获得世袭的议员职位。拜伦在文学上成名很早。1812年他24岁那年,发表了长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从此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诗中描绘了贵族青年恰尔德·哈罗德整天过着花天酒地般的生活,但他越来越厌倦上流社会那种空虚无聊的生活,于是便怀着苦闷和失望的心情离开英国,到异国他乡去游行,成了一个孤独、忧郁的漂泊者。他先后游历了葡萄牙、西班牙、希腊和阿尔巴尼亚等地,沿途耳闻目睹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和人民勤劳、勇敢及斗争精神都给他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在那些地方,哈罗德的形象是忧郁的、孤独的、厌倦一切的,任何东西都无法排遣掉他内心中的孤独与空虚,无法给他带来快乐,他只是一味地前行。由于诗中道出了当时迫切的政治社会内容和人们心中普遍存在的不满和厌倦情绪,所以它一问世就获得了空前巨大的成功和反响。
在1816年和1818年,拜伦又分别在瑞士和意大利写了《恰尔德·哈罗德游记》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它们仍是以时代的重要事件为主要内容。在第三章中,哈罗德来到滑铁卢战场,想到拿破仑失败后,“神圣同盟”把欧洲封建君主纠合在一起,反动势力十分猖獗。他认为只有争取自由的战争才是光荣的。随后,诗人又追忆了法国大革命,讴歌了启蒙思想家卢梭、伏尔泰和狄德罗思想的进步意义。在第四章中,诗人用很多篇幅歌颂了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光辉文化和当时的诗人、历史家、雕刻家、科学家,认为意大利应当继承过去的“光荣”,摆脱奥地利统治,争取独立自由。整首长诗自始至终都表现了拜伦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热情,并贯穿着悲观和虚无主义的思想。
从此以后,拜伦便一发而不可收了,他如火山爆发般地写出了一系列以东方故事为题材的长篇叙事诗,如《异教徒》、《阿比杜斯的新娘》等。在这些诗里,主人公都具有共同的性格模式,即狂放不羁,傲世独行,和命运顽强抗衡,并经历种种生死磨难和风流艳遇。在这些主人公身上可以找到拜伦自己的影子。因此,人们把这些主人公称为“拜伦式的英雄”。拜伦所创作的哲理诗剧《曼弗雷行》的主人公是“拜伦式英雄”的最高体现。他离群索居,遗世独立,厌恶人世却又没有改造它的回天之力,最后只能在一座古堡中孤傲地死去。拜伦的诗如其人,他敢于嘲讽现实,蔑视上流社会,给死气沉沉的英国社会注入一股新鲜的活力,使同时代的年轻人精神为之一振。同时,他也因此而得罪了上流社会的保守分子。于是,他们便抓住拜伦与妻子分居一事,对其进行攻击,以伤风败俗的罪名,掀起一场恶毒诽谤拜伦的阴谋活动。一时间,拜伦在社会上到处受到打击。孤独、痛苦之下,他终于在1816年4月25日,永远地离开了他的祖国。
在无家可归的日子里,拜伦仍然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他1818年至1824年旅居意大利期间创作的长篇讽刺诗《唐璜》。主人公唐璜是一个西班牙贵族青年,由于与一个贵族夫人私通事发而被迫逃亡海外。在海上遇到风暴而船只沉没,唐璜独自一人漂流到希腊的一个海岛上,被纯真多情的海盗女儿海黛所救。两人一见钟情,却遭到海黛父亲的百般阻挠。后来海黛疯狂而死,唐璜被卖到土耳其王宫为奴。最后唐璜逃走,参加了俄土战争中俄军攻占领伊斯迈尔的战役。由于作战英勇,受到叶卡捷琳娜女皇的宠爱,并奉命出使英国。故事到这里就中断了,原定写25章,实际只完成16章多。拜伦说写作此书的目的是“讽刺现代社会的积弊”。该诗也真正是一部描写19世纪初欧洲社会生活的讽刺性百科全书。这部长诗也确是最能体现拜伦诗歌天才的作品。雪莱说:“它的每一个字都孕含着不朽。”
拜伦在诗坛上勤奋耕耘的同时,也积极投身到为自由而战的斗争中去。他曾经为意大利抗击奥地利的民族解放运动战斗过。当土耳其入侵希腊的消息传来后,他又毅然弃笔从戎,投身到希腊的民族独立战争中去。
由于战争生活的过分艰苦和劳累,拜伦患了重病,从此一卧不起。当1824年4月18日复活节到来的这一天,希腊人民为了不惊扰患病的拜伦,竟然破例没有为这一天欢呼燃放花炮。但是次日晚间,深深爱戴着拜伦的希腊人民还是没能挽留住诗人年轻的生命。这个年仅36岁的“跛足雄狮”终于停止了呐喊和怒吼。
诗人拜伦在作品中创造的“拜伦式英雄”,在当时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是特殊时代所特有的人物的真实写照。
呼唤春天的雪莱
波希·比西·雪莱是拜伦的好友,但其思想比拜伦更激进。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以出色的诗作永驻人间。
雪莱出生于英国苏塞克斯郡的一个小贵族家庭。早年他对教会教育深深不满而广泛阅读卢梭、潘思等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奠定了其进步思想的基础。
19世纪的英国社会依然笼罩在沉重的宗教氛围之中,然而年轻的诗人雪莱却早已是一个无神论者了。
1811年,在牛津大学读书的雪莱和朋友合写一本宣传无神论思想的小册子《无神论的必然性》。这本书的面世,严重地危及到了教会的统治。在神权思想禁锢下的英国,教会的权力至高无上,惹恼了教会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校长为此而大发雷霆,怒斥雪莱大逆不道,并开除了他的学籍。他的父亲闻听此讯后,也连忙赶来劝他放弃无神论的主张,并威胁说,如果他继续一意孤行,就断绝他的经济供给。雪莱毫无惧色,斩钉截铁地父亲说:“我怀疑神的存在,完全怀疑!”父亲彻底绝望了,悻悻而去,从此再也不把钱汇给雪莱了。
无学可上、无家可归的雪莱除了满腔的仇恨以外,已是一无所有了。这时,善良的妹妹伸出了援助的手,暗中接济了他,并且把自己的女友哈丽特·韦斯特布鲁克介绍给了他。哈丽特也是一个不幸的少女,受父亲的迫害而离家出走。具有反抗精神的哈丽特与孤傲的雪莱一见钟情,并闪电般地结为夫妻。可惜好景不长,夫妇俩因志趣不同,婚姻产生了裂痕,最终分居了。后来雪莱又认识了年轻的玛丽。两人志同道合,感情亲密。由于雪莱个人生活的变故,就给了痛恨他的对手以造谣诬蔑的口实。他背上了道德败坏的恶名,并且被剥夺了对两个孩子的监护权。
1813年,雪莱发表长诗《仙后麦布》,借麦布女王之口,谴责基督教,批判专横霸道的封建社会,揭露英国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雪莱因此遭到英国统治者中伤、诋毁,被迫离开祖国。1816年,雪莱在瑞士日内瓦湖畔结识拜伦,思想上互为影响。他敬佩拜伦同世俗斗争的无畏精神,同样,拜伦对雪莱的才华很欣赏。
雪莱与玛丽及两个孩子侨居意大利后,在动荡不安、贫困交加的生活中,他的两个孩子又相继夭折了,深受刺激的玛丽也因此而精神失常。面对强大的敌人和黑暗的现实,坚强的雪莱不但没有被击倒,相反却满怀激情,以高亢的声音呼唤着阳光明媚春天的到来:
“西风哟,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遥远吗?”
这是雪莱的著名长诗《西风颂》中的诗句。
在生活困顿时期,雪莱从没有停止文学创作。1818年,雪莱创作的抒情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是他创作的最高峰,被认为是雪莱浪漫主义诗歌的典范。《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以神话故事为素材,创造性地再现了英雄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窃取天上的火种,传授技艺而遭天帝宙斯迫害的故事。诗剧中,普罗米修斯被锁在悬崖上,每天被天鹰啄吃心脏,历经3000年而不屈服。最后,宙斯被沉入地狱,普罗米修斯得到了解放,人民与英雄普天同庆,正义与光明终于到来。
在诗剧中,雪莱描写了被压迫人民所遭受的饥饿、贫困、奴役等苦难;而且指出了暴君的必然下场;并预示革命一定会到来,一定会胜利;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由于雪莱的诗歌总是充满了革命的战斗激情,所以马克思称他是“社会主义的先锋”。
1822年7月8日,这个一生都在呼唤春天、渴盼春天到来却又总是体味“冬天”寒冷的坚强斗士,在与朋友乘船出海的途中突遇风暴,不幸船覆身亡,年仅29岁。
雪莱的抒情诗中表现的基本主题是追求自由。然而与拜伦相比,他对自由的追求有质的飞跃,他没有个人主义成分,所追求的是被压迫、受剥削、受奴役的人民大众的自由。因而,他的诗作给予人们以巨大的鼓舞。
法拉第的电磁学研究
法拉第是世界上第一个将电磁力从实验室中解放出来的人。经典电磁学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法拉第1792年出生在英国伦敦南萨里郡的组英顿。法拉第的家中非常穷,无法让他接受任何正规教育。法拉第早年在书店和印刷厂工作。他一面工作,一面把剩余的全部精力都放到学习上。
1812年4月,英国王室在威斯敏斯特广场为大化学家戴维举行授勋仪式。这之后,戴维在皇家研究所举行一系列化学讲座。法拉第偶然得到了四张入场券。走进会场,他被那种学术气氛深深地打动了。他认真地听讲座,并记下了厚厚一大本笔记。从此,法拉第希望自己也走上科学之路,他写信给伦敦皇家学会主席班克斯,要求得到皇家学院的一份工作,可这封信并没受到重视。法拉第没有气馁,他又写了一封信给戴维,同时寄上他听戴维演讲时的记录。记录经过了仔细认真的整理,装订成册,书脊上还烫上了《亨·戴维爵士讲演集》。戴维收到这厚厚的一大本时感到非常惊讶,他发现法拉第的记录是如此详细,里面不仅有他的演讲内容,还有很多他没提到,后补充进去的,共有380页。戴维做梦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印刷工会如此细心。
迈克尔·法拉第
在戴维的帮助下,法拉第终于如愿以偿,他得到了月薪25先令的勤杂工职位。就是这份工作让法拉第学到了很多知识,他还得到了以仆人身份陪戴维去欧洲各国科学旅行的资格。回到英国后,法拉第开始了独立的科学研究。他很快当上了皇家学院实验室总监和代理实验室主任,1824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825年升任皇家实验室主任。1829年,戴维去世,38岁的法拉第被聘为教授。
法拉第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电学大师。在他之前,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于1819年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电流能引起磁体的运动)。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电动机的原理。随后,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又发现通上电流的线圈本身也相当于一个磁体。法拉第得到这些消息后,验证了两位科学家的成果。同时,他想磁力能产生出电流来,于是确立了自己的努力目标。
又是十年过去了,法拉第一点也没有浪费自己的光阴。经过努力,他于1831年8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发现磁体运动时导线产生感生电流的原理。两个月后,他终于在改进的实验装置中成功地得到了感生电流。法拉第为之兴奋得几个晚上难以入眠,他多年的目标终于实现了。
磁转化为电的愿望实现后,法拉第又着手探索电磁理论问题,提出了“火线”和“场”的全新观点。有一次,他把许多铁屑撒在磁铁周围,发现铁屑不仅磁化了,而且在磁铁两极间排成规则的曲线。一个极其平常的实验让法拉第意识到,电和磁周围均非一无所有,而是布满了电和磁的“力线”。法拉第的这一观点是对理论电磁学的开拓性贡献,他为后继者有关场的研究和应用开辟了道路。
法拉第这位电流大师,在光学、磁学、电工学等所有与电有关的物理学领域及电化学、电磁与引力的关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果。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使电气时代的到来成为可能。力线理论的提出预示了经典电磁学的最后完成。
国家、社会为了奖励法拉第的成果,授予他各种头衔。法拉第把这些东西都收起来,根本不让人知道。别人提及时,他只是淡淡一笑,说:“这些荣誉与我的科学研究毫无关系,我并不是为了它们才去做事的!”
1867年,法拉第躺在椅子上平静地去世了。按照他的遗嘱,只有家人参加了葬礼。他的墓碑上并没任何夸耀之词,只是记下了法拉第出生和去世的时间。
“轮船之父”富尔顿
在现代交通工具中,轮船的出现要早于汽车和飞机。轮船是水上运输最重要也是惟一的交通工具。它的发明者罗伯特·富尔顿,因为对人类社会生活巨大的贡献,被人们誉为“轮船之父”。
罗伯特·富尔顿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小不列颠县的一个农场里。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不屈不挠的发明家,小不列颠县已改名为富尔顿县。
富尔顿从小就有两大爱好,一是绘画,二是发明创造。1786年,他21岁时留学英国。青年时期,他曾是颇有名气的画家,在费城为富兰克林画过坐像。而制造出不用人力和风力也能在水上行驶的船,这个儿时就有的奇妙设想从来也没离开过他。
他曾想帮助拿破仑摧毁英国强大的海军。在初期潜艇实验失败后,他被拿破仑斥责并赶走。然后在他终于掌握了制造轮船的关键,欲帮助拿破仑建立不借助风力而靠蒸汽机带动航行的新式舰船时,又受到了拿破仑的辱骂。然而,富尔顿并没有因此而动摇造船的决心。
经过无数次实验,他详细记录了各种技术数据,制成表格进行比较,从中掌握了船的吨位与动力大小的比例、船身的长度与宽度的比例以及桨轮的大小等问题,设计出实用的蒸汽轮船的图纸。但这还停留在图纸和模型上,要真正造一艘船需要更艰苦的探索,当然也需要财力。富尔顿自筹资金,并借来一个八马力的蒸汽机。终于,造出了一艘长70英尺,宽8英尺、吃水3英尺的大船。船的两侧各有一只大桨轮。
蒸汽机的活塞在动,桨轮在转,轮船在水中行走了。尽管速度很慢,几乎与人步行的速度相同,但这毕竟是富尔顿亲手制造出的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轮船。面对欢呼的人们,富尔顿竟激动得说不出一句话。然而,就在这天晚上,一场特大暴风雨袭来。狂风呼啸着直扑塞纳河,巨浪把他的船拦腰折断。转眼间,轮船沉入河底。富尔顿多年来的血汗和屈辱换来的成果,被残酷地毁于一旦,连借来的蒸汽机也沉入水里。富尔顿欲器无泪,又带工人们下水打捞蒸汽机。他伤心地把手伸向打捞起的蒸汽机,一头裁倒在地上。
富尔顿发明的蒸汽船惨痛的失败,沉重的打击,使富尔顿大病了好几个星期。可他矢志不渝,还要造船!造船的经费如何解决呢?
正在富尔顿一筹莫展的时候,利文斯顿的出现使他绝处逢生。利文斯顿是美国出色的外交家和国务活动家,同时又是一位富有的农场主。美国政府对水上运输的重视和对发明蒸汽轮船者的优厚奖励政策,使他也关注起造船之事。
1803年,利文斯顿波派往法国,担任驻法公使,他携全家来到了巴黎。他听说一个美国人在巴黎造潜艇和蒸汽轮船,就立即派人请来了富尔顿。两个人由相互试探,到相互欣赏,相互信任。利文斯顿坚信:富尔顿一定能造出蒸汽轮船,他就是美国政府呼唤已久的造船人。利文斯顿喜出望外。他关心起富尔顿的各方面生活,不仅资助他继续研制蒸汽轮船,而且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富尔顿有了坚强的经济后盾,又有了温暖的家庭。他大刀阔斧地行动起来,一头扎进了研制工作中。富尔顿向好朋友“蒸汽机大王”瓦特求援,要求提供蒸汽机零件:24马力的汽缸、活塞和活塞杆、阀门、空气卿筒和凝结器。经过一年多的苦心研究,他用瓦特提供的零件和自己亲手加工制造的其他零件,终于制造出适合轮船使用的蒸汽机。
富尔顿又带上他的蒸汽机,回到美国纽约,继续他的研究。
1807年,一艘长150英尺,宽13英尺,吃水2英尺的轮船造出来了。船体两侧各装着一个大桨轮,船中央装着他自己研究出来的、专门用于轮船的蒸汽机。船头和船尾,都成60度角。富尔顿给它命名为“克莱蒙特号”。
面对这样一个没有帆、没有橹的船,人们议论纷纷,没有人相信它会在水中行走而不沉没。富尔顿胸有成竹,决定8月17日在哈得逊河上公开试船。他广贴布告,欢迎大家前来观看,又遍请各界名流前来观赏。他选定在纽约下水,终点是阿尔巴尼城。
上午10时,富尔顿邀请40位绅士、教授、学者、妇女、儿童等贵宾,登上了“克莱蒙特号”的特设船舱。在领着大伙参观了轮船的各个部位,讲解了轮船的性能和特点之后,富尔顿下令:“开船!”顿时,蒸汽机吼叫起来。浓浓的黑烟有力地跳向空中,桨轮迅速转动着,激起雪堆似的浪花。“克莱蒙特号”轮船缓缓启动了。
离开码头后,轮船以每小时4英里的速度在哈得逊河上行驶,快于任何帆船。人群欢腾了,年轻人奔跑在沙岸上,兴奋地追赶着“克莱蒙特号”。
第二天傍晚,“克莱蒙特号”轮船顺利抵达阿尔巴尼城。行船32小时,运行150英里。比以往最快的顺风顺水的帆船少用了三分之一的时间。
试航成功让富尔顿倍受鼓舞。后来,富尔顿又对“克莱蒙特号”加以改进。他调换了阀门,改造了锅炉,以克服漏气现象。他还用板遮住锅炉,仔细堵塞船缝,并增设卧铺。经过他的多方改造和检修,“克莱蒙特号”轮船的速度提高到每小时6至8英里。
从此,“克莱蒙特号”担负起从纽约到阿尔巴尼城定期航班的运载任务。1808年,富尔顿又造了两艘轮船——“海神之车号”和“典型号”。逆水逆风之下,时速达到每小时6英里,各项性能也更加完善。1809年,富尔顿组建轮船公司,广泛吸纳资金,建造各种蒸汽轮船。
富尔顿的造船技术被应用于美国海军。他设计、制造新式的战舰和快速汽艇,大大加强了美国海军的实力。1815年2月24日富尔顿去世,他的“克莱蒙特号”轮船的试航成功,意味着人类迎来水上航行的机械化时代。
火车的问世
斯蒂芬逊被称为“铁路之父”。他发明的现代管式锅炉机车“火箭号”,宣布火车时代的来临。在他之前,为发明火车呕心沥血的先驱者也应当为世人所纪念。
18世纪的主要交通和运输工具是马拉车。马拉车虽比人力车快,但马的力量毕竟有限,马车的装载量和运输距离也就有限。1769年,瓦特改进了蒸汽机。这种动力较大的蒸汽机被用于采矿、冶金、纺织等行业,也为交通运输工具的更新提供了动力基础。
瓦特的一个得力助手,英国人威廉·默多克,想起瓦特曾说过蒸汽机可以用作交通运输的动力,就努力地朝这个方向设想,并开始动手研制。默多克用五年时间设计制作了一个蒸汽机车的模型。这个模型有三只轮子,前面一个,后面两个,长50厘米,高35厘米。默多克用酒精加热钢制锅炉里的水,产生蒸汽,使之进入直径为2厘米、冲程为5厘米的汽缸,带动活塞,从而带动车轮转动,这样蒸汽机车就可以行走了。他先在家中试车。默多克的蒸汽机车一点上火,就飞速地向前奔,速度之快出乎他的预料。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具火车雏形。
一个晚上,默多克在野外试车。蒸汽机车飞驰而过,喷着火焰,还发出“呼哧呼哧”的声音。一名牧师撞见,大惊失色,以为是魔鬼,大呼:“妖怪来了!”从此人们谈“车”色变。
瓦特对此事也表示不满,他认为默多克不可能发明出蒸汽机车,搞这种注定会失败的发明研究,将会影响默多克在康沃尔矿区的蒸汽机安装和维修工作,有损蒸汽机的声誉。他严令默多克停止研制,并不允许为机车模型申请专利,否则他将把默多克开除出商会。默多克稍作争辩,随即就无言地屈服了。
在默多克之后,继续从事蒸汽机车研制工作的是理查德·特里维雪克。他是英国的一位技师,出生于默多克工作过的康沃尔郡。很小的时候就接触蒸汽机,常常帮助他父亲修理、安装蒸汽机。
特里维雪克在矿山抽水时常常感到,瓦特蒸汽机功率不够大。在查阅大量资料后,他认为增加蒸汽的压力将有助于提高蒸汽机效率,这就需要制造出耐高压的容器。这在当时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很快地,特里维雪克设计制造了一台高压蒸汽机,功率果然提高了许多。他高兴极了。然而,瓦特在得知特里维雪克发明了高压蒸汽机之后,却说:“那种机器是不安全的,而且完全没有使用它的必要。”以瓦特的地位、权威,特里维雪克的高压蒸汽机很容易地被否定了,人们甚至不屑于了解它。
早期的蒸汽机车
特里维雪克并不在乎这种冷落,他又把他的发明应用到交通运输上,制造载人蒸汽机车。1801年圣诞节前,他研制成一部能在公路上行驶的载人蒸汽机车。然而因水被烧干之后失火,机车被烧毁。
1803年,特里维雪克制造了他的第二部蒸汽机车,并在伦敦公开展出,引起很大轰动。这是一部单汽缸的蒸汽机车,能牵引五节车厢。以煤炭和木柴为燃料,时速达5至8公里。可惜的是,由于机车没有驾驶室,现场演示时特里维雪克必须边走边驾驶,操作时出现失误,机车撞在了墙上,报废了。
特里维雪克在1804年和1808年又制造了两部蒸汽机车,但都在行驶时失败了。四部蒸汽机车接连失败,特里维雪克饱受痛苦的折磨。他终于心灰意冷,从此放弃了对蒸汽机车的研制工作。
火车的最终成功制造者是乔治·斯蒂芬逊。斯蒂芬逊出身于英国的一个煤矿工人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到十七岁,他还目不识丁。但他勇敢地与七八岁的孩子坐在一起学习。经过几年的努力,他不仅扫了盲,还当上了机械修理匠,并时常看瓦特的著作。由于他聪明能干,很快又被提升为工程师。
在伦敦工业展览会上,斯蒂芬逊见到了特里维雪克制造的第三部蒸汽机车,那已是1812年。他欣喜地驻足,仔仔细细地看了两三个小时,竟萌生了接着研究下去的念头。
1814年,斯蒂芬逊的研究有了成果——世界上第一部具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车问世了。斯蒂芬逊称它为“半统靴号”。“半统靴号”装有四只轮子,像一只横倒放下的大柏油桶。车顶竖了一根不长的烟囱。机车后挂有八节货运车厢和一节旅客车厢,车速是每小时4英里。火车行驶时上下颠簸。车轮与铁轨发出巨大响声,蒸汽还不时发出又尖又响的声音。烟囱里不断地飞出火星。
虽然“半统靴号”的试车成功了,但它只来回跑了几次就被搁置起来,理由是当地居民纷纷抗议机车发出的巨大响声对人和牲畜的伤害,而机车的火星可能引起火灾,机车的颠簸可能导致路基被毁乃至于翻车事故。另外,机车本身的速度也远远低于马的速度。
在以后的十年中,斯蒂芬逊潜心于蒸汽机车的改造,同时也改造了轨道。他把蒸汽机的出汽管用小管子引入烟囱,减少了噪音;加快了烟囱的排烟速度;加大炉中火力,提高了蒸汽机的功率;在机车底部,加装减震弹簧,增加了机车的抗震性和稳定性;采用了凸边式车轮。
在英国修建斯托克敦与达林敦之间的商用铁路时,斯蒂芬逊以总工程师的身份,建议采用他发明、具德林顿铁厂轧出的长15英尺、设有导向凸缘的熟铁轨,并在枕木下加铺小石子。
为此,他于1825年,制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具有实际意义的客货两用蒸汽机车——“旅行者号”。“旅行者号”的主体是铁木合制的卧式圆桶锅炉。锅炉上有两个垂直气缸,通过机轴带动锅炉底下的4只车轮转动。
1825年9月27日,“旅行者号”身挂32节车厢,载货重100吨,载客四百五十位,开始试车。有人骑马与机车比速度,结果却大败而归,这是世界上头一次出现机车速度比飞马疾驰的速度快的情景。此时的机车速度已达每小时15英里。后来的事并非一帆风顺,保守势力仍然抵制蒸汽机车的投入使用,人们仍习惯于马拉车。
斯蒂芬逊经过更进一步的改造,于1829年造出“火箭号”,超过以往的载重量,最高时速达每小时29英里,终于使火车得到公认。人们开始选择火车作为外出旅行的交通工具。
达盖尔的照相术
很少有发明像照相术有这么多的用途,它被广泛应用于教育、科学、信息等各个领域,可以使我们生动地回忆过去。它是所有纪念品中最常见的。关于照相术的发明,有一段曲折的经历呢。
路易斯·达盖尔在19世纪30年代成功地发明了一种有实用价值的照相术。
达盖尔1787年生于法国北部的康布雷城。青年时代他是个艺术家。在他30多岁时,他设计了“西洋镜”,这是用特殊的灯光效果展示的全景图画。当他从事这项工作时,他开始产生兴趣想发展一种不用刷子和油漆就能自动重现世界上的景像的机器。从此,他开始了研制照相机的尝试。
最初他设计一架有实用价值的照相机的努力没有取得成功。1827年时他遇见了尼埃普斯,有可能那时尼埃普斯也在努力想发明一架照相机(到那时多少已经取得了一点成功)。两年后他们变成了合作伙伴。1833年尼埃普斯去世,达盖尔独自继续坚持这一努力。到1837年时,他成功地发明出一种可以实用的照相系统,这被称为达盖尔照相术。
1839年,达盖尔将他的照相过程向公众公布但没有申请专利。作为回报,法国政府授予达盖尔和尼埃普斯的儿子终身年金。达盖尔发明的公布在公众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达盖尔成了当时的英雄人物并接受了众多的荣誉。与此同时,达盖尔照相术也迅速得到普遍的应用。达盖尔自己很快就退休了。他于1851年在距巴黎不远的乡村住宅中去世。
没有什么发明是完全归功于一个人的工作的。确实,在达盖尔之前许多其他的工作为达盖尔的成就做了准备。暗箱(一种类似于小孔成像相机的装置,但没有底片)至少比达盖尔早800年就发明出来了。16世纪时卡尔达诺对如何将透镜安装在暗箱的孔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拉开了现代照相机的令人兴奋的序幕。但是由于它产生的图像根本不能保存,几乎不能认为它就是照相机。另一项重要的准备性发现是1727年由舒尔茨完成的,他发现银盐对光敏感。尽管他用这项发现制造出一些暂时存在的图像,但舒尔茨没有真正对这一思想深入研究。
最接近于达盖尔成就的先行者是尼埃普斯,他后来成了达盖尔的合伙人。大约在1820年时,尼埃普斯发现产于朱迪亚(古巴勒斯坦南部地区)的沥青对光敏感。通过这种光敏材料与暗箱结合,尼埃普斯成功地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架照相机(他于1826年制造的一架照相机现仍被保存着)。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一些人认为尼埃普斯才应该被认作是照相机的发明者。但是尼埃普斯的照相方法完全不能实用,它要求有8个小时的曝光时间,即使是这样,得到的结果仍然是一幅相当模糊的图像。
用达盖尔的方法,图像被记录在一张涂有碘化银的平板上。15到20分钟的曝光时间就足够了。这样一来,这一方法尽管还很麻烦但却可供实用了。在达盖尔将他的方法公诸于众后的两年时间内,其他人对这一方法提出了一些小改进:在用作光敏材料的碘化银中加入溴化银。这一微小的变化对于大大减少必需的曝光时间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而使得用照相术产生图像变得实用。
1839年在达盖尔公布他的发明之后不久,英国科学家塔尔博特宣布他发展了一种不同的照相方法。像我们使用的方法一样,它使用负片。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记录表明,塔尔博特实际上在1835年就已经制作出了他的第一张照片。这比达盖尔照相术提前了两年。塔尔博特由于同时还在从事其他几项研究工作而没能迅速将他的照相实验进行到底。
达盖尔去世了,达盖尔非常大众化的发明对其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人们对照相机的研究工作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英国人塔尔波特在银板照相机发明的同时,创造了“塔尔波特摄影法”,使一张底片可以得到多张照片。又是几十年过去了,美国人也赶了上来。美国的乔治·伊斯曼发明了卷示软片,为照相降低成本、走进千家万户作了准备。1891年,照相机的价格让不少人能够承受,照相机成了家庭中简单而普及的娱乐工具。
人们并不只满足这种黑白的照片,他们对摄影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全面地展现生活的色彩。经过多年的研究,彩色摄影技术发明了。同时,照相技术并不只是用在娱乐方面,它被推广到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和工业、军事、医学、商业等方面,并且推动了这些行业的发展。比如说,在医学方面,医生可以通过特制的摄影机把人体的各个器官拍下来,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由此可见医疗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是与摄影分不开的。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18世纪中叶,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在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中,有一个为了唤起民众,不惜牺牲自己的贵族仕途从事著书立说、寻求革新法国社会之路的人。他的名字叫孟德斯鸠。
孟德斯鸠原名叫夏尔·特·塞孔达,1689年出生于法国西南部波尔多市拉布雷特庄园一个贵族世家。在当时等级森严的法国社会里,贵族拥有特权。波尔多法院院长是其家族的世袭官职,祖父离任后,由夏尔的伯父继任。夏尔从小用功读书,成绩优异。1714年,25岁的夏尔便出任波尔多法院顾问。两年后,他又继承了伯父的法院院长职务,获得孟德斯鸠男爵的称号,正式启用孟德斯鸠这一名字。
孟德斯鸠生活的年代,正是法国封建专制统治由盛而衰的时期。在法院供职的12年中,孟德斯鸠看够了封建制度的残暴和腐朽,逐渐对法院院长的职务也产生了厌恶。1726年,孟德斯鸠终于下决心卸下了法院院长的职务,离开仕途,专门从事学术研究和著述,以寻求法国社会的革新之路。
孟德斯鸠离开仕途后,先是迁居巴黎,并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728年,他开始周游欧洲,先后去了奥地利、匈牙利、意大利、荷兰、瑞士和英国,考察了各国的政治、法律、习俗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状况。在伦敦,孟德斯鸠居住了两年,详细考察了英国的国家制度、立法、宪法和议会,听取了两党在议会中的辩论,探讨了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的哲学思想。4年的旅欧考察,使孟德斯鸠开阔了眼界,获得了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材料,对他一生的思想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作为法国启蒙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德斯鸠一生著述颇丰。1721年,他在法院院长任上,就使用化名出版了第一部讽刺性哲理小说《波斯人信札》。该书以两个波斯人通信的方式,通过他们的旅行见闻,对法国封建君主和上层社会的暴政弊端。平庸无能和荒淫腐朽的生活,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揭露。孟德斯鸠借用书中人物之口,指责封建专制统治下的法国,是一个极不合理、极不平等的社会。书中写道:“如果君主不能给自己的臣民创造幸福的生活,反而压迫和毁灭他们,那么,服从的理由就没有了。”1734年,孟德斯鸠完成了历史巨著《罗马盛衰原因论》。该书以翔实的资料,论证了国家的兴衰是由它自身政治制度的优劣和风俗的善恶所决定的,从而驳斥了长期占统治地位的陈腐的宗教历史观。这本书在丹麦的阿姆斯特丹匿名出版后,受到欧洲学术界的普遍关注。
孟德斯鸠最突出的贡献,就是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学说。1748年,他发表了用23年心血写成的巨著《论法的精神》。该书一面世,立即引起了轰动。伏尔泰称它是“理性和自由的法典”而赞赏不已。巴黎大学和主教会议则一致要求把它列为禁书,耶稣会教士更是对它发起了围攻。但广大读者对此书却情有独钟。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运用资产阶级的革命观点论述了国家的本质和起源。他把国家的政体分为共和、君主和专制三种,并阐明了各种政体不同的原则。他指出:“共和国需要品德,君主国需要荣誉,而专制政体则需要恐怖。”孟德斯鸠还具体论证了各种政体的目的:共和政体是“德行”,但做不到;专制政体是“恐怖”,必须坚决反对;只有君主政体是一种最理想的政体,只要有法可循,君主依法行事就可以达到“政治自由”。他得出的结论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最理想的制度。
孟德斯鸠在书中还介绍了英国君主立宪制“三权分立”的一些具体做法。如:英国国王个人无权决定王位的继承问题;国王必须是国教徒;国王没有中止法律的权力;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征税,和平时期亦无权招募和维持常备军;议会选举必须自由;臣民有权向国王请愿;议员在议会中的言论,在会外不受任何机关的弹劾和质问;必须经常召开议会等等。
孟德斯鸠认为:要实现君主立宪政体就必须要做到“三权分立”。即把国家的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分开,使其相互平衡。相互牵制、相互监督。只有这样,公民的自由才有保证,才能防止君主滥用权力。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目的,在于限制王权,使新兴的资产阶级能够参预政权。它不仅成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武器,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过巨大作用,而且对欧洲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建立,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论法的精神》一书问世后,引起了封建统治阶级和教会势力的恐惧和仇恨。为此,孟德斯鸠的晚年始终没有放下过手中的笔。1750年,他发表了《为(论法的精神)辩护与解释》一文。1754年又发表了他为《波斯人信札》一书增补的十一封信。同年,他在旅行途中患病。1755年,孟德斯鸠在巴黎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