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想的实践家欧文
19世纪初西方正好处于传统与现代这样一个交接口上,这个时期流派纷纭,开始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其中空想社会主义最具代表性和实践性的当属富有实践精神的欧文。
罗伯特·欧文,1771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马具匠家里,9岁时就当学徒,20岁起在纱厂里当职员,亲身经受过资本主义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所以,他心里总是想着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为工人和劳动者多办一些福利事业。1800年,29岁的欧文被任命为新拉纳克的经理,管理一个有2500多工人的大企业,他就拿出全副精神,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当时,资本家为了榨取利润,每天要工人干活13~14个小时,而且还使用大量童工。工人工作时稍不留意,就要被资本家罚款;生了病既不给医疗,也不给工资;年老体弱的,就被工厂一脚踢开,只能忍饥受冻,直至死亡。欧文当经理后,首先把劳动时间缩短到十小时半,并且禁止使用九岁以下的童工,取消了名目繁多的罚款制度,改善工厂卫生和劳动条件,办起了工人消费合作社、工人食堂、托儿所、幼儿园;此外,设立了工人学校,给青年工人有学习文化的机会;对于年老或有病的工人,还发放医疗费和养老金,从而把新拉纳克办成了“福利工厂”。流浪汉们有了工作,受了教育,所以,在新拉纳克很难找得到一个小偷和强盗,被人们誉为“模范村”。
不久,欧文觉得推行这种慈善性的改革也不能真正达到人人平等、没有剥削的目的。于是,他便萌发了要彻底改变私有制的想法。他到处传播他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结果,真的赢得了一些人的赞同。
欧文是一个执着追求思想的人,不达目的不肯罢休。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要做一个大胆的实验——创办一个“共产主义新村”。为此,他筹了一笔巨款,带着他的儿子和追随者们,乘船去美国买一块土地,要在那里建立一个全新的“共产主义新村”。
在美国,欧文东寻西找,终于在印第安纳州向一个教会购买了哈蒙尼地区的3万英亩土地和这块土地上的所有建筑物。欧文在这里建立起了一个示范性的公社,名叫“纽哈蒙尼”,即“新哈蒙尼”(又称共产主义新村)。
欧文买好了土地,开始招募社员了。他四处宣传说,资本主义有三大弊端:一是私有制度,二是宗教制度,三是婚姻制度。劳动人民的贫困就是这三种制度造成的。“到我的公社里来吧,这里没有这三种制度。”“我的公社是一个最合理的社会,财产归大家共同所有,大家共同劳动,工作按能力分工,生活按需分配……”在欧文等人的大力宣传下,不少人加入了“新哈蒙尼”。
欧文的慷慨解囊试验之举引起美国和欧洲人的极大兴趣,结果有1000多人参加了欧文的试验活动,其中包括美国的一些著名人士。最初,这些人干劲十足。他们开荒种地,盖房修路,共同劳动,共同享受,分外和谐欢乐。但是一二年之后,就出现了活重活轻,住房好坏,分配不均等各种矛盾。有的人贪图享乐,不愿干活,引起别人不满。
到1828年,经过4年的试验,欧文的“共产主义新村”失败了。为此,欧文损失了4万英镑的财产。
欧文带着遗憾回到了英国,但他没有退缩,继续在工人中宣传他的思想。揭露资本主义的罪恶。他组织了“全英大统一工会联合会”,想在议会中通过一些有利于工人的法令。然而,他的想法是相当幼稚的。因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工人受剥削的地位,“共产主义新村”是无法生存下去的。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和欧文相类似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还有法国的圣西门和傅立叶。他们在资本主义处于发展时期,工人阶级尚未形成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时,就大胆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尽管这是一种空想,但也是难能可贵的。恩格斯说:“当时英国的有利于工人的一切社会活动、一切实际成就,都是和欧文的名字联在一起的。”
到了19世纪中期,工人阶级登上了世界政治舞台,一种崭新的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创造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在斗争中诞生了。从此,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获得了正确的航向。
洪堡的科学旅行
近代以来,土地沙漠化一直是人类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环境保护日益受到人民的重视。在1799年,一名普鲁士青年就首次提出河流干涸与森林的破坏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从而被称为科学地理学的开山大师、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这位青年就是亚历山大·冯·洪堡。
洪堡于1769年出生于普鲁士的一个地主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军官,在洪堡十岁时就去世了。洪堡和他的哥哥威廉由母亲养大。洪堡小时候就喜欢昆虫花卉,热爱大自然,并且对各种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好奇心。家庭数学教师为培养他对科学的兴趣,把他介绍给几位学者。其中对洪堡影响较大的是物理学者马尔库斯·赫尔茨,他是著名哲学家康德的学生。洪堡聆听了他作的一系列科学讲演,并观看了他的科学实验。
洪堡上大学时,对物质世界的各个方面都很感兴趣。他在法兰克福大学、哥廷根大学学习物理、植物、语言、考古和工厂管理。在哥廷根大学,他结识了旅行家乔治·福斯特,从此对地理学发生了兴趣。1790年,他俩从莱茵河岸徒步旅行到荷兰,然后乘船去英国。在旅行中,他细心观察,对人类利用地球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后来他又进入萨克林的弗赖堡矿业学院,攻读物理、化学、地质和采矿等课程。1792年,他被任命为行政官员,先后在普鲁士的弗朗科尼亚矿区担任检查员和主任。
洪堡头脑灵活,常常对所观察的事物提出各种新的问题。在矿区,他看到生长在地下的植物,就对它们进行详细的考察。1793年,他24岁时发表的第一篇科学论文,就是这些研究的成果。后来当他得知意大利科学家卢伊季·加尔万尼进行关于肌肉的电和化学刺激的实验时,就自己进行了一些实验,结果他几乎掌握了制造电池的方法。他的好奇心极强,想周游世界各地。他抓住机会,访问了巴伐利亚、奥地利、瑞士和意大利。在旅程中,他仔细观察了阿尔卑斯山的岩石结构。
母亲逝世后,留给洪堡一笔财产。于是他果断地辞去政府官职,到巴黎买了几十种供野外考察用的仪器,开始有计划的科学旅行。
1799年6月5日,他与法国植物学家埃梅一邦普兰从西班牙乘“半查罗号”,远涉重洋,来到美洲。在委内瑞拉首都的西南约八十公里,他们发现巴伦西亚湖的湖水日渐退缩,平坦的湖底土壤上开始生长谷物。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巴伦西亚湖的湖水到哪里去了呢?洪堡围着湖一遍又一遍地走着,仔细地观察每一处的变化。一个大胆的想法跃入他的脑海:四周大量地砍伐树木与巴伦西亚湖的干涸有没有直接的联系呢?后来,他在旅行日记中写道:“砍伐掉覆盖在山坡上的树木,对任何气侯都将在未来的年代里产生两种祸患,即缺少燃料和缺少水分……森林一旦被毁坏,泉水就会减少或完全干涸。山上水分减少,山坡上的灌木丛、草皮和苔藓就会消失。一旦山地降暴雨,奔流的雨水不再遇到任何阻挡,就会把地面切割成沟谷,把松散的土壤带走,并暴发洪水,冲毁田地。”洪堡通过实地考察,揭示了一些自然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说明了森林的破坏与泉水的枯竭、急流的产生,是密切相关的。
正是这一发现翻开了近代地理学的第一页,而洪堡也因此走上了近代地理学的创建之路。1800年,洪堡与邦普兰又开始进行一项巨大的探索性工作。他们沿着委内瑞拉东部的奥里诺科河,经历2777公里,对大部分无人居住的森林区进行了测量制图。这次旅行虽饱尝艰辛,还经常遭到蚊虫的叮咬以及毒蛇、鳄鱼的侵袭,但他们终于用仪器测量出了各地的正确纬度和非常接近真实的经度位置,收集了数以千计的植物和岩石标本。在洪堡收集的植物标本中,有一种能提取箭毒的植物。而他也因此成为把这种珍贵的植物标本带回欧洲的第一人。
1801年,他们开始了对安第斯山脉的探险。洪堡第一次用空盒气压表测定了山脉的高度,用温度计记录了山上的气温,并测定了每一观察地点的纬度,为热带地区的高度、气温、植物和农业的创造性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他们还考察了厄瓜多尔境内的许多火山。为了收集从地球内部发射出来的气体,他们一再走下活火山口的深处;为了观察高度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他们登上琴博腊索山的一个高达5881米的山峰,创造了当时登山高度的世界记录(这一记录一直维持了29年)。
从秘鲁的卡亚俄到厄瓜多尔的瓜亚基尔的一次航行中,洪堡测量了海水的温度,并首次描述了海水的运动,包括从海底向上翻腾的冷水流。后来人们称这支冷水流为洪堡海流。
中南美考察,历时五年,行程数万公里,这是洪堡一生中意义最大、成果最丰富的一次考察旅行。1804年,两位旅行家在古巴的哈瓦那登陆,基本结束了这次旅行。他们将大量珍贵的旅行记录和植物、岩石标本,包装成箱,运回欧洲。这些资料为其后来的科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洪堡回到欧洲后,定居巴黎,埋头研究他在美洲野外工作时所搜集的资料,写成《新大陆热带地区旅行汇》一书,共三十卷。这部著作提供了详细的科学调查报告,论述了只有更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才能增进一个国家普遍繁荣的道理。尤其是最后三卷,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被译成多种语言。生物学家达尔文曾反复阅读过这些科学旅行记载。
洪堡的一生把全部精力都献给了科学事业,终身没有结婚。德国科学院为纪念他,建立了洪堡基金会。以后美洲许多国家相继为他建立了纪念碑。美洲、新西兰和中亚的许多山岭、河流。湖泊、海湾、城市和学校,至今还以洪堡命名。
黑格尔的哲学之路
进入19世纪,资产阶级进步力量在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意义重大的成就。其中德国古典哲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乔治·威廉·费·黑格尔。
黑格尔生于1770年,他的父亲是斯图加特市的税务局书记官。黑格尔少年时就与天才诗人荷尔德林、才华横溢的谢林相识。在这两位朋友的促进下,黑格尔对政治、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三个年轻人时常在国宾根政治俱乐部交谈、争论。
1789年,在神学院读书的黑格尔开始阅读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一书。1793年秋,他通过了宗教考试,毕业文凭上这样写道:“天赋高,判断力健全,记忆力强”,“语言知识丰富,哲学上十分努力”,但“不善辞令,沉默寡言”,“神学有成绩,但看来难成一名优秀的传教士”。
毕业后,黑格尔果然未就神职。1793年10月,他游历了瑞士,到伯尔尼一个贵族家当三个孩子的家庭教师。由于主人有大量藏书,嗜书如命的黑格尔如鱼得水,大量阅读英法学术著作,并继续关心法国大革命的进程。他对康德哲学的潜在革命意义有了较深的理解。在给谢林的信中,他满怀激情地说:“我期待康德体系及其圆满成就在德国引起一场革命。”“人类终于登上了一座哲学的高峰……但是,为什么人们迟至今日才想到重视人的尊严,才想到赞赏人类可以同一切神灵平起平坐的能力呢?我认为,肯定人类值得尊重,乃是这个时代的最好标志。它证明压迫者们和神祗们头上的灵光消逝了。”他大声呼吁,“朋友们,朝着太阳奔去吧,为了人类的幸福之花快点开放!”
在伯尔尼,他继续撰写在图宾根就开始的论文《人民宗教与基督教》。1795年夏,他写出了《耶稣传》。几个月后又开始写《基督教的实定性》。1796年夏,他写出《德意志唯心主义第一体系纲领》。他认为国家是反人道的机器,必须超越、消灭国家。他把理性也归入审美之中,把美的思想看作最高的思想。他说:“现在我深信,由于理性包含所有的思想,理性的最高行动是一种审美行动;我深信,真和善只有在美中间才能水乳交融。哲学家必须和诗人具有同等的审美力。那些迂腐的哲学家们是些毫无美感的人。精神哲学是一种审美的哲学。一个人如果没有美感,做什么都无精打采,甚至谈论历史也无法有声有色。”
1796年10月,黑格尔离开伯尔尼。在荷尔德林引荐下,1797年初到法兰克福,在商人戈格尔家就任家庭教师。到法兰克福的原因之一,是该城丰富的音乐戏剧生活吸引了他。另外,那时荷尔德林与东家主妇陷入“非法”热恋的痛苦之中,他迫切呼唤好友黑格尔来法兰克福相聚,帮他“拿定方向”。而黑格尔也回答:“我多么希望很快见到你啊!”赴法兰克福前夕,黑格尔写了一首题为《埃琉希斯——致荷尔德林》的诗,诗中说到两人的友谊:
这种友谊,没有誓词可以保证,
只有为自由的真理而生存;
在法兰克福,黑格尔继续研修哲学、宗教,并关注社会问题。思想较前平和了一些,但历史主义观点较为自觉了。1799年起撰写《基督教精神及其命运》,次年又写《体系札记》。而在同一时期,年轻的谢林则连续出版了《自然哲学观念》、《关于世界灵魂》、《自然哲学体系第一草案》、《先验唯心主义体系》等重要著作,形成了自己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并于1798年当上了哲学副教授。黑格尔对此表示钦佩,同时表达了自己的学术抱负。他在1800年末给谢林的信中说:“我以惊喜的心情注意到你的人所共知的伟大步伐……在我开始从属于人类需要的学术成长中,我一定要达到科学的高峰,我要使青年时代的思想具有反思的形式,同时把它变成系统。”
1801年初,黑格尔离开法兰克福赴耶拿,进入他一生中最艰苦也最富有意义的峥嵘岁月。
耶拿当时是德国进步思想的中心,是各大学城中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最为活跃的地方。特别是耶拿大学内集中了德国许多思想文化精英。谢林于1801年就任耶大教授,并首次提出“同一哲学”概念。黑格尔迫不及待地奔赴耶拿,就是希望在学术上做一番事业。
当年春夏之交,黑格尔写了《关于行星轨道的哲学》。7月又写出《论费希特和谢林哲学体系的异同》。8月27日,正值黑格尔三十一岁生日,他顺利通过答辩,取得了在耶拿大学讲课的资格。
在耶拿大学期间,黑格尔先后完成了《逻辑学、形而上学和自然哲学》、《实在哲学》和《伦理体系》等重要著述。
从1805年冬起,他着手写作《精神现象学》,次年10月脱稿。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正当黑格尔寄出大部分书稿时,爆发了普法耶拿战役。10月13日,法军先头部队占领了耶拿。一些满身尘土的法军士兵冲击黑格尔住宅。黑格尔只好把尚未寄出的《精神现象学》书稿揣进口袋,离家出走。
离开耶拿后,黑格尔随着一辆邮车来到巴伐利亚的班堡。1816年10月,他应聘到海德堡大学任教。人到中年,黑格尔的政治思想渐趋平稳保守。他在就职讲演中说:“普鲁士国家就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黑格尔宣扬普鲁士的制度是最完善的,但是黑格尔哲学在方法上是辩证的。
在海德堡,黑格尔的思索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有一次,他思考问题竟在同一地方站了一天一夜;还有一次,边散步边思索,下雨了,一只鞋陷进烂泥也不觉得,继续往前走。
黑格尔的哲学思索,在海德堡结出了硕果。1816年冬,《逻辑学》第H卷出版。1817年夏,《哲学全书》也出版了。1818年初,黑格尔来到柏林大学。在柏林,他先后完成了《法哲学原理》、《历史哲学》、《宗教哲学》、《哲学》、《哲学史》等著作。1831年,黑格尔不幸染上流行的霍乱病,逝世于柏林。
黑格尔哲学保守性和革命性兼容,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的矛盾状态。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影响了一代人,并对费尔巴哈、马克思等哲人产生重大影响。
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
达尔文是一个人的名字,但又是一种甲虫的名称。甲虫为什么要取人的名字呢?这里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1828年的一天,在伦敦郊外的一片树林里,一位大学生围着一棵老树转悠。突然,他发现在将要脱落的树皮下,有虫子在里边蠕动,便急忙剥开树皮,发现两只奇特的甲虫,正急速地向前爬去。这位大学生马上左右开弓抓在手里,兴奋地观看起来。
正在这时,树皮里又跳出一只甲虫,大学生措手不及,迅即把手里的甲虫藏到嘴里,伸手又把第三只甲虫抓到。看着这些奇怪的甲虫,大学生真有点爱不释手,只顾得意地欣赏手中的甲虫,早把嘴里的那只给忘记了。嘴里的那只甲虫憋得受不了啦,便放出一股辛辣的毒汁,把这大学生的舌头蜇得又麻又痛。他这才想起口中的甲虫,张口把它吐到手里。然后,不顾口中的疼痛,得意洋洋地向市内的剑桥大学走去。
这个大学生就是查理·达尔文。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首先发现的这种甲虫,就把它命名为“达尔文”。
1809年2月12日,达尔文出生在英国的施鲁斯伯里。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名医,家里希望他将来继承祖业,16岁时便被父亲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
但达尔文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尤其喜欢打猎、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进到医学院后,他仍然经常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父亲认为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一怒之下,于1828年又送他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
达尔文
达尔文对神学院的神创论等谬说十分厌烦,他仍然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听自然科学讲座,自学大量的自然科学书籍。热心于收集甲虫等动植物标本,对神秘的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1831年,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他放弃了待遇丰厚的牧师职业,依然热衷于自己的自然科学研究。这年12月,英国政府组织了“贝格尔号”军舰的环球考察,达尔文经人推荐,以“博物学家”的身份,自费搭船,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苦的环球考察活动。
达尔文每到一地总要进行认真的考察研究,采访当地的居民,有时请他们当向导,爬山涉水,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挖掘生物化石,发现了许多没有记载的新物种。他白天收集谷类岩石标本、动物化石,晚上又忙着记录收集经过。1832年1月,“贝格尔”号停泊在大西洋中佛得角群岛的圣地亚哥岛。水兵们都去考察海水的流向。达尔文和他的助手背起背包,拿着地质锤,爬到山上去收集岩石标本。
一路上,达尔文把各式各样的石头敲下来放进背包,有黑色的、白色的,还有夹着一束花纹的。一会儿,背包便放满各种各样的石头,背包带深深地勒进达尔文的肉里,浑身上下都被汗水浸透了。
“达尔文先生,这些乱七八糟的石头,到底有什么用?”看着吃力向前爬行的达尔文,助手不解地问。
“你看,石头是有层次的,每层石头里有着不同的贝壳和海生动物的遗骨,它能告诉我们不同年代的生物!”达尔文喘着粗气说道。
助手总算明白了一些,赶忙从达尔文身上接过背包,背在自己的肩上。
在考察过程中,达尔文根据物种的变化,整日思考着一个问题:自然界的奇花异树,人类万物究竟是怎么产生的?他们为什么会千变万化?彼此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些问题在脑海里越来越深刻,逐渐使他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产生了怀疑。
1832年2月底,“贝格尔”号到达巴西,达尔文上岸考察,向船长提出要攀登南美洲的安第斯山。
舰长吃了一惊,急忙说道:“这山又高又长,您怎么走得过去?”“我就是要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达尔文坚定地说道。舰长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的要求,为了安全起见,又派了向导和骡马一同前往。
当他们扑到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上时,达尔文意外地在山顶上发现了贝壳化石。达尔文非常吃惊,他心中想到:“海底的贝壳怎么会跑到高山上了呢?”经过反复思索,他终于明白了地壳升降的道理。心中异常激动地说道:“看来,这条高大的山脉地带,在亿万年前,原来是一片大海洋啊!”
达尔文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带领大家一直往上爬去。到了安第斯山的最高峰,达尔文忽觉心胸开朗了许多。他俯瞰山下,突然发现山脉的两边,植物的种类并不相同。再仔细一看,即使同一种类,样子也相差很远。它们为什么会有明显的差别呢?
达尔文脑海中一阵翻腾,对自己的猜想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物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客观条件的不同而相应变异!”
1835年秋天,达尔文考察了太平洋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中的每一个岛屿,抓来许多反舌鸟。发现每个岛上的反舌鸟各有自己的特征。这更证实了达尔文的认识是可靠的。
后来,达尔文又随船横渡太平洋,经过澳大利亚,越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于1836年10月回到英国。
在历时五年的环球考察中,达尔文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回国之后,他一面整理这些资料,一面又深入实践,同时,查阅大量书籍,为他的生物进化理论寻找根据。1842年,他第一次写出《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1859年11月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而写成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终于出版了。在这部书里,达尔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进化论”的思想,说明物种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理论。《物种起源》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代表作,标志着进化论的正式确立。
《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轰动。它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从反动教会到封建御用文人都狂怒了。他们群起攻之,诬蔑达尔文的学说“亵渎圣灵”,触犯“君权神授天理”,有失人类尊严。与此相反,以赫胥黎为代表的进步学者,积极宣传和捍卫达尔文主义。指出:进化论轰开了人们的思想禁锢,启发和教育人们从宗教迷信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紧接着,达尔文又开始他的第二部巨著《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的写作,以不可争辩的事实和严谨的科学论断,进一步阐述他的进化论观点,提出物种的变异和遗传、生物的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重要论点,并很快出版这部巨著。晚年的达尔文,尽管体弱多病,但他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坚持进行科学研究和写作,连续出版了《人类的由来》等很多著作。
达尔文的进化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代表了当时科学发展的最高水平,给后人启迪很大。
1882年4月19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因病逝世,人们把他的遗体安葬在牛顿的墓旁,以表达对这位科学家的敬仰。
药剂师舍勒的化学成就
18世纪下半叶,化学科学已由波义耳创立100年之久,而进入了一个化学家们不断发现新元素并对化学进行深入探索的鼎盛时期。代表这一时期最高成就的当推瑞典化学家舍勒。舍勒(1742-1786年)从14岁起一直到44岁英年早逝,他都是个乡镇药剂师,在药房工作。终生以“研究化学、造福人类”为乐的舍勒,就在他小小的药房里,用短暂的一生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果。
1768年,舍勒把硝酸银溶液倒入盐酸中,本来澄清透明的溶液中出现了白色的沉淀物——氯化银。当他把白色的氯化银放到阳光下观察时,氯化银立即变成黑色。这一重大发现奠定了现代摄影术的基础。
1769年,他从酒桶内壁刮下一块红色的积淀物,俗称“酒石”。放入硫酸中一起加热,冷却后,器皿中出现了一种美丽的透明晶体。晶体有酸体,能溶于水,特性与酸类相似。舍勒管它叫酒石酸。从酒石酸的发现,他得到启示:或许不少植物汁液中也含有酸?于是,他把石灰放入植物汁液中,然后加入硫酸,用此方法,先后于1784年和1785年制得柠檬酸和苹果酸;接着,他将酸作用于糖,制得糖酸;使氧化铅与橄榄油作用,得到一种甜丝丝的粘性液体,即甘油;他试图用硝酸将这种粘液转化成糖,结果却得到了草酸;1782年,他制得了游离的氢氰酸。他在研究一种药品鹿角灰时,发现其中有一种特殊的酸,他称之为磷酸。舍勒研制的酸还有钼酸、砷酸、五倍子酸、乳酸和重石酸(钨酸)等。
除了酸类外,他在制取酯类方面也成就斐然,如硝酸酯、盐酸酯、醋酸酯和苯甲酸酯。这一个又一个的新发现,使舍勒成为有机化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对矿物质的研究中,他隔离了铁、铜和汞的不同氧化程度;证明了被当时的人误认为是同一矿物的变种的辉钼矿石和石墨,实际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物质;在研究钨矿时发现,这种矿是某种酸与石灰的化合物(钨酸钙),人们为纪念这种矿,以舍勒的名字命名它为Scheelite(白钨矿)。
在气体研究领域,他发现了氮、氨、氟、氯化氢等新元素和化合物。与同时代的气体化学家们一起取得并积累了大量新的事实资料,为最终导致燃素说的破产和化学革命时期的到来做出了巨大贡献。
舍勒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所做出的如此大量的发现,直到今天仍叫化学家们惊叹不已。舍勒研究化学,从不为名为利,而是把从事科学工作当作最大快乐,是为人类造福。丰硕的科研成果使这个不起眼的乡镇小药店药剂师名声大振。他在32岁时当选为瑞典最高科研机构——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一些大学、大企业的聘请书纷纷而至,请他去当教授,去就高职,但都被他一一谢绝了。他宁愿在小镇上当一辈子药剂师,献身他终生热爱的化学事业。
1786年3月,舍勒病倒在实验室。躺在病榻上的舍勒,心中挂念的仍是自己还未做完的对硝酸作用的实验。他告诉妻子,等到夏天,他要将这实验完成。夏天还未到来,这位年仅44岁可敬的科学家怀着对化学事业的无限眷恋,悄然离开了人世。
舍勒给后人留下了他在化学研究中取得的累累硕果,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深深的遗憾:遗憾他过早的逝去,遗憾他因受“燃素说”的禁锢,两次与重大科学发现失之交臂。
“燃素”一词,原为“使火开始”之意,是由德国化学家贝歇尔的学生施塔尔提出的。以施塔尔的说法,他的“燃素说”可以解释当时人们所知道的大多数化学过程。他认为所谓化学变化就是物体释放与吸收燃素的过程。这种毫无科学价值的学说,却风行各国,使许多大化学家都受其束缚。
在1773年之前,舍勒为了解开燃烧的秘密,找到神秘的“燃素”,做了大量的实验。他发现把硝酸钾、硝酸镁等诸种硝酸盐类分别与氧化物(如氧化汞)和碳酸银一起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会分解出一种助燃的气体,他称其为“火气”,其实就是氧气。但是,由于舍勒是个坚定的燃素论者,所以就用燃素说的观点对自己发现的新元素“氧”做了错误的解释。他说,这种气体能够助燃,所以叫“火气”;“火气”与“燃素”生成的化合物是火。舍勒虽然最先发现了氧,但真正发现氧气并正确地解释燃烧现象,从而推翻燃素说的统治、引起了化学科学革命的桂冠,却戴在了法国人拉瓦锡的头上。
1774年,舍勒通过对二氧化锰的长期研究,发现它不溶于稀硫酸和稀硝酸,但却能溶于盐酸。二氧化猛一放入盐酸,即刻就会冒出一股令人窒息的黄绿色气体,人吸之会感到“肺部极为难受”。他用这种气体做实验,发现它微溶于水,并使水略带酸味,还有漂白纤维和腐蚀金属的作用。昆虫吸入该气体,会立刻死去;火遇到它便立刻熄灭。舍勒发现的这种气体,正是前人从未发现的新元素——氯。但由于他受燃素说的束缚,没有认识到这是一种新元素。正式提出这种气体是一种新元素氯的,是晚于舍勒36年的英国化学家戴维。
歌德的文学之旅
在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前期的欧洲启蒙主义文学史上,铭刻着一位重要作家的名字——约翰·沃尔夫刚·歌德。歌德于1749年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一个资产阶级家庭。青年时代他曾是德国狂飙运动的主要干将。1772年5月,法学博士歌德动身前往韦茨拉尔城去做帝国最高法院的学习生,以进一步扩大法律方面的知识。当然,这一美好的愿望只是他严厉父亲的一厢情愿。歌德感兴趣的不是做法官和律师,而是向往着踏入令他心醉神迷的文学殿堂,做一名大作家。然而,歌德还是愉快地上路了,他希望在新的环境里,能摆脱父亲套在他身上的枷锁,像一匹小野马一样,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地生活。
韦茨拉尔城是一座宁静、优雅的小城,多才多艺的歌德很快在那里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在一起品茗聚会,谈论诗歌、音乐,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不莱梅公使馆的秘书凯斯特纳与他美丽的未婚妻夏绿蒂更是他的座上客。然而可怕的是,歌德竟然越来越喜欢学识丰富、举止端庄的夏绿蒂。只要夏绿蒂不在身边,他常常六神无主,坐卧不安。当歌德意识到自己爱上了好朋友的未婚妻后,非常痛苦。无奈之下,他怀着悲伤的心情离开韦茨拉尔返回故乡法兰克福。
谁知法兰克福也有烦恼在等待着他,从小一起长大的妹妹婚后要随丈夫远走他乡。歌德与这唯一的妹妹从小朝夕相处,感情很深,如今妹妹竟然远去,自然使他感到无比思念。接着夏绿蒂与凯斯特纳举行了婚礼,却没有通知歌德,这也让歌德非常失望和不快。恰逢此时,又传来韦茨拉尔城一位公使馆的秘书因对朋友的妻子单相思无力自拔而自杀身亡的消息。这件事对歌德震动很大,他决心以此为题材创作一部小说。从此以后,他闭门不出,并谢绝朋友的来访,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写个不停。当时谁也不知道情绪激动的歌德在写些什么。4个星期过后,歌德打开了房门,他献给人们的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少年维持之烦恼》。
《少年维持之烦恼》是一部书信体小说,发表于1774年。它描写的是市民青年维特爱上了一个叫绿蒂的女子,但绿蒂已和别人订婚。加上维特在做公使秘书的工作中,周围庸俗自私的环境包围着他,来自贵族社会的歧视更给了他强烈的刺激。事业的失败、爱情的幻灭,使维特对生活感到十分失望,他不仅无力改变社会,甚至连自己的命运都把握不住,他终于用手枪自杀身亡。显而易见,《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以歌德个人感情上的痛苦经历为基础写成的,维特的烦恼也正是歌德所烦恼的。小说由于反映了个人愿望、感情、幸福和专制世界种种限制的冲突,因而决定了它不是一部狭隘的个人恋爱悲剧,而是一部青年人追求自由、幸福的反抗史。
在当时的欧洲,人们的思想仍被宗教神学禁锢着,但一些进步人士已开始起来追求自由和民主。人们把这些进步的思想运动称为启蒙运动,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正是这种运动的体现。因此歌德这本个人反抗社会的小说无异于一颗重磅“炸弹”,震动了整个欧洲。整整一代欧洲青年被维特和绿蒂的爱情故事所感染,一股“维特热”风行欧洲。不仅维特的衣着成为当时青年人的流行服装,许多年轻人面对无奈,居然也步维特之后尘。这么大的影响,连歌德也始料未及。“世纪病”的彷徨,与歌德这部小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本书成了早期浪漫主义作品中影响最大的一幕。
《少年维特之烦恼》一炮打响,歌德很快便步入德国著名作家之列,当时他才年仅24岁。他的这部小说两年内在德国印刷了16次。也正由于歌德和他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使德国文学开始崭露头角,并从此改变了德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上无足轻重的地位。歌德与后来的席勒一起开创了德国文学的新纪元。因此世界文学史家把歌德与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并列为“世界四大文豪”。
在歌德80多年的人生旅途上,竟有60多年战斗在文坛上。他写了大量的作品,其中一部伟大的巨著《浮士德》恰好是在他临终前一年完成的。
诗剧《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学史的巨著之一。它的创作过程极为漫长,达60年之久,几乎贯穿着歌德整个创作生涯的始终。《浮士德》分上下两部,由浮士德的学者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艺术生活及事业生活几部分所组成。作品反映了西欧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先进人物反对封建现实、不断追求人生真谛和社会理想的过程。浮士德的社会理想是18世纪启蒙思想家对人生和社会所作的思考中所能表达的最高境界。作品展现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
1832年3月22日,82岁的歌德因病逝世。歌德漫长的创作生涯验证了作家对生活、艺术及人生信念的孜孜以求。
神童莫扎特
莫扎特
1762年9月,在欧洲音乐之都维也纳,一位年仅6岁的儿童在熟练地演奏欧洲古典名曲。这一消息传到奥地利皇宫,引起了整个皇室的震动。
这天维也纳的申巴龙夏宫特别热闹,奥地利皇帝的家族和贵族们成群结队地赶到音乐厅,来观看这位“神童”表演音乐节目。可是在他们的心里,除了好奇之外,还带着好些将信将疑的成分。
幕拉开了,走出两个孩子。姊姊11岁,弟弟只有6岁。他们很有礼貌地向观众鞠躬,坐下来在钢琴上合作表演四手联弹,乐声非常和谐动听。然后,每人各自表演个人节目。小男孩的表演更为突出,他拉小提琴时,琴声像小鸟欢鸣那样优美悦耳,而在弹翼琴(一种古钢琴)时,琴声又像小溪泉声那样流畅明快;接着,又演奏了管风琴等多种乐器。乐曲全是世界各国音乐大师们创作的高难度作品,可是他的演奏,又是那样地得心应手,可以说是天衣无缝,曲曲皆妙。观众们被他美妙的乐声迷住了,不时地报以热烈的掌声。
“可爱的孩子,你能自己作曲吗?”一位贵族夫人指着6岁的男孩问道。
“夫人,请您出题目吧!”这孩子不慌不忙地说。
贵族夫人感到大为惊讶。这么小的孩子,竟然能够根据别人出的题目来创作乐曲!她怀着试试看的心情,出了一个题目。
男孩坐到翼琴旁边,昂着头凝思了一会,突然伸手抚上琴键,琴声像清泉般奔流而出,有力地弹奏出主题的旋律。观众们个个惊叹不已,情不自禁地高声喝起彩来。
“聪明的孩子,你的手法是这样熟练,大概能不看琴键弹琴吧?”一位贵族公子含笑地站起来问。
“谢谢您的夸奖,先生,请拿一块布来吧。”孩子又不慌不忙地说。
台下立即送来了一块白布,遮住了键盘。孩子的双手伸在布的下面。这样,他既看不见琴键,也看不见自己两手的动作。琴声响了,一曲复杂的世界名曲的乐音在大厅中回荡,简直把人们带进了神妙的境界。
“神童!”“神童!果然名不虚传。”台下一片欢呼。
维也纳是世界音乐的名都,那里有许许多多音乐大师,可是,这孩子竟然能在那里连续举行两个星期的音乐会,而且天天满座,场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简直是奇迹!
这件事发生在1762年秋天。姊姊名叫安娜·玛利亚,弟弟名叫沃弗尔于格·莫扎特。
小莫扎特生于1756年1月27日。父亲奥波里德·莫扎特是奥地利查尔茨堡的有名音乐家,由于他的才能受到宗教势力的抑止,就转而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用全部精力来培养教育他的儿子小莫扎特。
小莫扎特也特别聪明好学,在父亲的培育下,3岁就能听懂音乐,4岁会弹翼琴和管风琴,5岁就练习作曲。6岁时,父亲带他到首都维也纳去举行音乐会,他就可以隔布在看不见的琴键上演奏。接着,进行了为时十年的欧洲旅行,到各国去拜访名师,学习技艺,举行演出。1763年小莫扎特在巴黎举行音乐会时,场场轰动,简直征服了整个法国。巴黎的书店,竟然为这个7岁的孩子出版音乐创作专集,发表了小莫扎特在法国创作的四首翼琴和小提琴奏鸣曲。随后,父亲又带他到英国、意大利等许多国家,无不受到欢迎。
最有趣的,是他在1764年的一次特殊的考试。波伦亚音乐学院的教授们,为了要证实小莫扎特的音乐才能,把他引进一间小屋,并交给他一个纸包。
“孩子,纸包里是一个题目,我们要求你能在两小时以内创作出一支钢琴曲。”教授说完以后,就把小屋的门关上,并且加了一把锁。
专家教授们在外面悠闲地等着,不到半个小时,“笃笃!笃笃!”房里在敲门了。教授们惊异地打开房门一看,只见小莫扎特笑嘻嘻地走了出来,轻松地交上了考卷。教授们仔细评赏了他的作品,人人感到佩服。因为,要他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创作一支成功的钢琴曲,谁都很难办到。
十年的旅行开阔了莫扎特的眼界。回到家乡后,他开始对歌剧产生浓厚的兴趣。1770年,只有14岁的莫扎特受世界一流的米兰歌剧院邀请,写了一部歌剧,并亲自上台指挥演出。16岁时,他已是欧洲无人不晓的音乐家了。但当时的欧洲,音乐只不过是供宫廷和贵族们消遣的,莫扎特为找工作四处奔波。1772年,他当上了萨尔茨堡大主教的宫廷乐师,可是这位主教嫉妒莫扎特的才华,百般折磨他,莫扎特辞去乐师职务,开始走上自由音乐家的道路。
莫扎特虽然有着非凡的音乐才能,但是,给予他的却是穷困和压迫。贵族和宗教的黑势力层层地阻碍着他的成长。他不畏强暴,不怕迫害,在贫穷和困难的处境中不断创作着,斗争着。在短短的一生中,创作了17部歌剧、49部交响乐和许许多多器乐曲,被人们称为“18世纪的奇迹”。他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等,强烈地抨击和讽刺了贵族的腐朽和虚伪,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民主精神,受到了全世界的赞赏。
然而,天才并非是天生的。莫扎特辉煌成就的背后,凝聚着一般人无法想象的大量心血和汗水。他曾对别人说过:“没有谁能比得上我这样用功,你举不出有哪位大音乐家的作品是我不曾反复认真钻研过的。”
长期的劳累使莫扎特的身体越来越坏,1791年12月4日深夜,莫扎特还没来得及创作完最后的作品《安魂曲》,便在凄凉的境遇中病逝了,当时他还不满36岁。
出殡的那天,大雪纷飞,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分不清东南西北。因为他家没有钱,只能草率地葬进穷人的公墓。在穷人的公墓里,尸体重重叠叠,无法辨认。所以,至今还不能确切地知道莫扎特究竟葬在哪里。可是,一代音乐大师沃弗尔于格·莫扎特的名字,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里。
乐圣贝多芬
贝多芬德国大诗人席勒有一首著名的诗,名叫《欢乐颂》。说它著名,并不仅仅因为席勒是它的作者,也不仅仅是因为这首诗写得很好,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首诗成为一首著名的交响乐《第九交响乐》的一部分,随着乐曲优美的旋律飞向了世界各地。这首交响乐的作者,就是著名的“乐圣”贝多芬。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70年12月15日生于波恩,他的父亲是一个宫廷男高音歌手,母亲是女仆。家里条件很不好,而且父亲还爱酗酒,给家里带来了许多的不愉快。但是,他的父亲酷爱音乐,而且总想让贝多芬继承自己的事业。所以,从4岁起,贝多芬就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弹起了钢琴。之后,钢琴、长笛、小提琴、中提琴、管风琴,贝多芬都能一一演奏。13岁时,贝多芬被任用为宫廷剧场的首席小提琴师和教师、助理管风琴师等。
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对贝多芬影响很大。他对资产阶级革命才建立的共和制非常赞成,并把“自由、平等、博爱”看作是自己的人生信条和奋斗目标。他后来的乐曲作品中都充满了这种思想。
1792年,贝多芬移居维也纳,自此,他永远地离开了故乡。这时,贝多芬一心倾慕的莫扎特已经去世,于是他便跟另一位作曲家海顿学习作曲。海顿是一位古板、传统、恪守旧规的教师,喜欢安分守己、唯命是听的学生,而贝多芬的思想则活泼、自由、不拘一格,所以,海顿很不喜欢贝多芬。贝多芬无奈,只好停止了跟海顿学习。
离开了老师,贝多芬咬一咬牙,下定决心靠自己的努力,于是,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一本又一本的书,思考一个又一个问题,写出了一支又一支乐曲。这些别具一格的乐曲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赞赏。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无限的欢乐,而他自己的生活在许多方面却不尽如人意。他对爱情抱着一种极为圣洁的观念,认为寻欢作乐是爱情之外的东西,所以不少姑娘不能接受他的思想,一个又一个姑娘离他而去。但他仍然不改变这种认识,1801年,他非常喜欢的姑娘又一次离开了他,他带着恋人离去的内心痛苦和对爱情的虔诚,写出了表现青春爱情幸福欢乐的《月光奏鸣曲》,作品表现了他纯洁无邪的爱情理想。
有位哲人这样说过,如果能够正确地对待失败和挫折,那么,他给人的将是更加顽强的意志和更加坚韧不拔的精神!或许正因如此,贝多芬在这段时间里表现出了非常旺盛的创作劲头,在1801年到1812这10余年间,他创作出了许许多多成功的作品,除《月光奏鸣曲》之外,还有《第二交响乐》、《克莱策奏鸣曲》、《第三交响乐》等9部交响曲。
贝多芬的个性和天才全都融汇在他的9部交响曲里。9部交响曲的创作跨越了24年的时光,从各个方面发展了交响乐这一形式,可以称得上是人类文化宝库的珍品。在这期间,他经历了耳聋之苦这一对音乐家来说最为致命的打击。但他从不悲观绝望,也从不怨天尤人,而是顽强地与命运进行着不屈的抗争。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第一交响曲》写于1799年,人们称它为“18世纪器乐的天鹅之歌”。《第二交响曲》诞生在1802年,那是贝多芬个人生活危机最为严重的一年,他的耳疾越来越严重了。10月6日,他写下了“海利根斯塔特遗书”准备留给他的兄弟。他写道:“我不得不像一个流浪者那样生活,因为每当我接近人群,一种强烈的恐惧就会攫住我,我害怕人们会觉察我目前的状况,因为这半年我一直在乡下度过。当有人站在我身边听到远处传来的笛声时,我却什么也听不见;当他听到牧羊人的歌声时,我又什么也听不到。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只有艺术能使我摆脱结束自己的念头,要叫我在未创作出我应该完成的作品之前离开这个世界是完全不可能的。”他最终战胜了精神危机,顽强地活了下来,并且开始与命运抗争,相继创作出一系列激荡着战胜逆境主题和精神的作品。
《第三交响曲》即《英雄交响曲》,这是一部雄浑有力、精深动人的作品。自问世以来,它一直是各国著名交响乐团经常演奏的世界名曲。最初,贝多芬写这首乐曲是准备把它献给他心目中的理想主义英雄化身的拿破仑的。因此他在乐曲的首页写上了这样的题字:“献给波拿巴的大交响曲。”但当他听说拿破仑自立为帝的消息后,勃然大怒地吼道:“拿破仑也不过是个凡夫俗子。”随后,他便涂去了原来的题字,把它改写为《英雄交响曲》。1821年,拿破仑在被囚禁的圣赫勒拿岛上死去。当有人把这个消息告诉贝多芬时,他笑了笑说:“我早已为他的下场作了曲。《英雄交响曲》第二乐章的《葬礼进行曲》不是在17年前就暗示了他的命运吗?”
《第五交响曲》又名《命运交响曲》,写于1805年至1808年。它是《第三交响曲》所确立英雄形象的继续和进一步发展,揭示了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失败和胜利、痛苦和欢乐,自始至终都充满了英雄主义精神,体现着“通过斗争走向胜利”这一自强不息的伟大信念,也表达了作者决心成为生活和命运的主人。
此后,贝多芬又有几部交响曲相继问世,它们都享有盛名且各具特色。《第九交响曲》规模巨大,气势磅礴,是世界音乐史上的一部不朽杰作。创作这部作品时,贝多芬的耳朵已经完全聋了,但他仍以惊人的毅力和高超的技巧为人们构造出一座壮丽辉煌的艺术殿堂。此外,他的两首协奏曲也堪称一流。贝多芬还对歌剧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他的代表作《菲岱里奥》称得上是他“歌剧王座上的皇冠”。直到他临死前回顾自己所有的音乐成就时,还自豪地宣称,在他所有的“孩子们”中,这部歌剧是他最心爱的一个。
贝多芬认为:“音乐应使人类的心灵迸发出火花。”他渴望用音乐与人们交谈。因此,他对音乐创作刻意追求,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达到曲不惊人死不休的境地。在他的歌剧《菲岱里奥》中仅有一首合唱曲,他却构思了10种开头;男主角的一首独唱曲,他也是前后易稿18次。
据说,门德尔松为了弄清贝多芬的创作情况,曾专门分析过他的一份手稿。他发现那稿纸有一处地方贴了12层小纸片,便小心翼翼地将它们一一揭开。门德尔松吃惊地看到,原先第一次写下的音符竟然同最上面第十二次写的完全一样。
由于将整个身心都投入到了音乐创作之中,贝多芬有时还闹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贝多芬有个一边散步一边构思乐曲的习惯。一天,这位乐圣又披了件旧上衣,满脸胡须、一头乱发地走了出去。他满脑子想的都是他的乐谱,不知不觉竟迷了路。看到他那副仪表邋遢、目光呆滞、自言自语还不时向路边人家张望的样子,警察起了疑心,把他当作流浪汉抓起来。尽管他大吵大闹,一再声明自己是贝多芬,可警察就是不相信,还是把他关了起来。
还有一次,饥肠辘辘的贝多芬走进一家饭店。他刚一落座,脑海中便浮现出一支美妙的乐曲。于是,他一边像弹钢琴一样地用手指在桌面上轻轻击打着节拍,一边抓过一张纸飞速地作着记录。过了好一会儿,他还没有完成自己的创作。饭店里的小姐好奇地走了过来,贝多芬这才恍然大悟,张皇地说:“算帐吧,我该付多少钱?”饭店里的人都哈哈笑起来。因为他根本就没吃过任何东西啊!
对于这种与众不同的举止,贝多芬自己也无可奈何地说:“除了会作曲以外,我什么事都干不好。”他是一个不受任何约束、傲世不羁的音乐天才。即使路遇国王,他也拒绝脱帽行礼。因为他认为,自己也是一个国王,一个音乐王国的君主。世界上有成千上万个贵族,而贝多芬却只有一个。
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开思耐陶乐戏院,一场皇家艺术学院名誉顾问、维也纳荣誉市民贝多芬先生的演奏会正在举行。当他的《第九交响乐》首演成功时,维也纳全城轰动,大戏院里座无虚席,过道上也站满了人,被挤得水泄不通。除了奥地利皇帝外出巡幸外,全皇室的人都到场了。音乐会的盛况在维也纳前所未见。演出中,耳聋的贝多芬一直身穿燕尾服和黑绸齐膝长裤,象征性地背向听众打着节拍;而全体演奏者却按照站在贝多芬前面的真正指挥翁劳夫的手式演奏。《第九交响曲》的最后一个音符还没有消失,全场便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暴风雨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在一位女演员的提示下,贝多芬这才醒过神来,急忙转身向观众致谢。
整个会场的观众几乎发狂了,交响曲煽起的狂热激情使他们不能自持。他们有的大叫,有的狂跳,很多人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贝多芬一再被邀请出来接受听众的欢呼喝彩,连续达5次之多。按当时维也纳的惯例,皇帝御临戏院也只有3次鼓掌欢呼。这次贝多芬却达到了5次,实在令在场的皇室成员感到很没面子,不得不让警察加以制止。
晚年的贝多芬因耳聋不能与人对话,只有靠一支笔一个本子与别人交换意见。在他未来的计划中,还有不少乐曲等他去完成。1827年3月26日,一代乐圣贝多芬在维也纳逝世了,带着他的骄傲,带着他未完成《第十交响曲》的遗憾走了。此时,时针指向5点45分。一个音乐史上最伟大的天才时代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