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士突破联军防线
1756年隆冬,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决定出兵鲁腾,与奥地利的军队打一场硬仗。普鲁士的文武百官都劝说腓特烈,让他三思而后行,因为天气太冷,士兵们冻得连枪都握不住,而且大队人马的给养有困难。腓特烈只是笑而不答,他明白在这种气侯里出兵,定能出奇制胜。而且,对方经过一个时期的战争,正在休养,肯定还没准备好。
腓特烈的军队出发了。那天早上,天空飘着鹅毛大雪。士兵们带上了足够的干粮和烧酒,经过15天的急行军到了鲁腾附近。
普军的突然到来,大大出乎奥军元帅道恩的预料,他做梦也没想到此时普鲁士人会出现在他的眼前。此次奥地利出兵,是与法国、俄国、瑞典组成同盟军,想拔掉中欧劲敌普鲁士。可另三国还没动手,奥地利的皇帝就迫不及待地让他出兵了。在攻下了西里西亚后,困难接踵而来,粮食供应不上,河流都上冻了,将士们没有水喝,连烤火木柴都不够用。道恩正犯愁之际,腓特烈打过来了。
道恩在无可奈何中仓促应战。他的8万士兵分别驻防在五个村庄里,并修筑了工事。这五个村庄相距八公里,处于中间的是鲁腾,道恩摆出了一个大鸟展翅的阵势来迎战普军。
对于鲁腾的地形,腓特烈闭着眼都能摸清。他过去曾在这儿作过军事演习。他要牵着道恩的鼻子,来个瓮中捉鳖。12月5日凌晨,腓特烈让士兵们早早吃了早餐,准备充分上路了。腓特烈走在队伍中间,满脸严肃。天上飘着小雪,几片雪花落在了他的脸上,很快就化成了水,腓特烈也顾不上擦,任冰水从嘴角滑下。此时的腓特烈感到心里蕴藏着一团火,可以把任何寒冷的东西给化开。这场战斗关系到普鲁士的生死存亡,因为普鲁士疆界漫长,处于法、奥、俄、瑞的包围中,而境内的平原地形敌人能长驱直入,为此它用武力夺取了西里西亚,以西里西亚为屏障保护国土,现在那么多国家组成了同盟,要对它动手,它如果不抢先一步,将会吃大亏。
腓特烈眯着眼,环顾周围的士兵们。士兵们怀里搂着武器,在严寒的打击下,似乎失去了一些斗志。腓特烈可不愿看到自己的部队出现这种情况,他喊来司令官,大声说:“传我的命令,每个士兵都要放开喉咙,唱我们必胜的军歌。”腓特烈说完,自己带头唱了起来。顿时,歌声直冲云霄,似乎把严寒都给赶走了。
奥军不知道普鲁士的士兵们为何如此高兴,歌声中为何充满了斗志。他们议论纷纷,对这场战斗心里没有一点底。道恩元帅挥了挥手,说:“别让那些普鲁士人给吓破了胆,他们也是因为害怕,所以才唱歌给自己壮胆!马上去让罗兹提将军率前卫部队在大道上摆开一字形的阵势,拦截普鲁士人。”
当罗兹提将军将部队一字形排开,出现在腓特烈眼前的时候,腓特烈用马鞭指着对方的人笑道:“你们看,哪有像道恩这样用兵的?他们把队伍给拆散了,实际上就是分散了兵力。我今天倒要让我的3万人和你们的8万人比个高低。”腓特烈指挥六十个骑兵中队,宛若一股龙卷风,向敌人的阵地冲去。奥军根本无法抵挡普鲁士人,他们很快就崩溃了,有800多人被俘,连罗兹提也成了腓特烈的俘虏。
太阳渐渐地出来了,腓特烈的军队来到了鲁腾附近。腓特烈站在高地,放眼望去,只见一队队骑兵从鲁腾向南北两翼奔去。腓特烈明白,道恩已经是乱了手脚,哪有让对手把自己布兵的情况看个一清二楚的?这下,他更坚定了自己必胜的信心。他命令一千骑兵前往奥军北翼,假装在攻打。
还没到目的地,奥军北翼骑兵的指挥鲁齐兹将军就害怕了。他忙向道恩求援,道恩怕再出现罗兹提的情况,只好让骑兵预备队和一部队南翼骑兵去支援。
道恩的南翼彻底空虚了。腓特烈开始施行他的下一步计划,全力击垮奥军的南翼。那些向北翼进攻的军队突然撤走了,道恩感到奇怪,他还以为是普鲁士人怕了,心里就长长出了口气,暗暗说道:“谢天谢地,普鲁士人总算走了。再过几个月,等到春暖花开,我再去打他们,让他们看看我的厉害。”道恩哪里知道,正在他领着部队回去休息的时候,普鲁士的军队已经悄然接近了他的南线。
中午时分,普鲁士的主力到达奥军南翼阵地。奥军南翼指挥官惊恐万分。不是说普鲁士人撤走了吗,这又是从哪儿来的?他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仔细了半天,才敢确认。这时向道恩求救,已经来不及了。腓特烈指挥着部队对敌人成半月形攻势。先冲上去的是炮兵,他们以猛烈的炮火向奥军的南翼军队展开了轰炸。趁着硝烟的掩护,六个营的精锐步兵以最快的速度向奥军阵地袭来。
奥军南翼全线溃败,他们连抵挡的勇气都没了。到了下午,道恩才带着一大批部队赶到了南翼,和南翼的残兵败将汇合在一块。他试图重新整顿好部队,与普鲁士人再一决胜负。腓特烈根本不给他喘息的机会,让号手吹起了胜利的号角,普鲁士兵越战越勇。
那些才赶来的奥军还没搞清是怎么回事,他们一听到对方胜利的号角,以为自己一方已经失败了,就开始四处逃命。不管道恩怎么喊,都不管用,漫山遍野都是道恩的残兵败将。
这一战,普鲁士全面胜利,他们全歼了相当于自己三倍的敌人,瓦解了法、俄、瑞、奥联军的战略包围,拯救了危难中的普鲁士。从这以后,普鲁士踏上了统一德国的道路。
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
在欧洲中部的维斯瓦河和奥得河流域,有一个美丽而富饶的国家——波兰。那里气侯温和,雨量充足,土壤肥沃,矿藏丰富,森林覆盖面积大。奔腾不息的维斯瓦河,世世代代哺育着波兰儿女。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对人类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国家,在18世纪后半叶,却遭到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三国的瓜分。这是波兰历史上最悲痛的一页。
波兰于公元10世纪形成封建国家。16世纪时,成为东欧强国之一,其疆域北起波罗的海沿岸,南近黑海之滨,西抵奥得河,东达第聂伯河一带。到17世纪上半叶,其版图达到99万多平方公里,人口增至1100多万,领土之大在欧洲仅次于俄国。
这样一个大国为什么会一度亡国呢?原因是多方面。从波兰国内看,主要是因为经济制度的落后和政治制度的腐败导致国力衰弱。从国外看,俄、普、奥三国的联合入侵则直接导致了对波兰的瓜分。
在17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得到了较快发展。而此时的波兰却仍实行着劳役庄园制度,其特点之一就是依赖西欧市场。从17世纪下半叶起,西欧国家相继达到粮食自给,于是波兰粮食出口随之减少,而日益加剧的大贵族封建割剧则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使得波兰经济更加落后。
政治上,波兰仍在实行落后的封建主义贵族共和制。它的“自由选王制”,不仅大大削弱了王权,也为外国插手波兰政治直至掠夺、侵略波兰提供了方便。因为它明文规定允许外国人竞选波兰国王,在1572年至1795年期间所选出的11个国王中,竟有7个是外国人。更不用说本国贵族为王位而进行的争斗了。它的“自由否决权”也给国家带来了混乱,法令规定每个议员都可使用否决权,只要一人否决,议案就通不过。所以,从1652年至1707年的55年中,共召开过55次议会,竟有48次没通过任何议案。国力衰弱,政治混乱、腐败,加上平原地形无险可守,使波兰不堪一击。
此时的沙皇俄国却是十分强大,且富有侵略性。彼得一世对内改革,对外扩张。其东部边界已至太平洋沿岸,向西推进,波兰则首当其冲。1721年俄国对瑞典战争胜利后,抢走波兰的里兰夫,并进一步把侵略的魔爪伸向波兰本土。
波兰的西邻普鲁士,原是波兰的一个属国,1660年独立。到了18世纪中期,建立在军事封建制基础上的普鲁士首先对波兰构成了威胁,它渴望占有波兰维斯瓦河口和西里西亚矿产。1748年,普鲁士经过与奥地利的两次西里西亚战争后,终于占领了波兰的西里西亚,并从东、南、西三面包围了波兰。
奥地利是波兰的南邻,曾于1720年加入俄普关于“保证”波兰政治制度不变的“波茨坦协定”,1748年失去西里西亚后,十分不甘心,且对波兰南部地区向来垂涎三尺,一直在寻机占领。1770年波兰南部发生反政府骚动,奥地利军队应波兰国王之邀开入波兰。动乱平息之后,奥地利军却没有撤走,而且扩大地盘,占领了包括极有经济价值的维利奇盐矿在内的区域。
第一次瓜分波兰是1768年由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提议的。他串通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和俄国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1772年在彼得堡经过讨价还价,于8月5日签署了瓜分波兰的条约。条约规定,普鲁士占领波罗的海沿岸以及其他一些地区,拥有维斯瓦河口这个十分有经济价值的出海口,共占领面积3.6万平方公里。俄国占领的面积最大,北部和东部的九万二千平方公里。奥地利则割占了波兰富饶而人口稠密的南部地区,共计面积8.3万平方公里。
条约签署后,为粉饰自己的强盗行径以欺世惑众,俄、普、奥于1773年5月,胁迫波兰在华沙召开议会,企图使瓜分条约合法化。开会那天,三国军队全副武装,层层包围会场,进行武力要挟。但以雷腾为代表的爱国议员坚决抵制。最终,以国王被迫签字同意瓜分条约而告结束,波兰第一次被俄、普、奥三国瓜分。这次瓜分,使波兰半壁河山沦于敌手,失去了约百分之三十五的领土和百分之三十三的人口,经济更加衰弱。
国家被瓜分后,波兰人民的改革呼声极高。波兰国王波尼亚托夫斯基于1776年提出了修改宪法的紧急议案,进行政治改革。同时他又致力于发展教育、艺术和文化事业,这无疑推动了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波兰的政治改革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之下蓬勃开展,最高潮的标志是1791年5月3日通过的《五三宪法》。它废除“自由选王制”,实行“王位世袭制”;废除“自由否决权”,采用“多数表决制”;实行三权分立,特别规定国王只有行政权,而无制定法律和与外国缔结条约的权力。它宣称全体公民都是“民族独立自由的捍卫者”,社会各阶层都有义务也被允许参加军队保卫国家。与此同时,波兰的国防军增加到十万人,新建的陆军部全权负责国防建设。
波兰国内的改革,尤其是《五三宪法》的通过,引起了俄、普两国的惊慌,它们担心波兰国家得到加强。俄国便找借口于第二年5月将十万大军开入波兰进行武装干涉和侵略,普鲁士也找借口悍然出兵波兰。由于军事的失败和国王的软弱,波兰再次沦于侵略者的铁蹄下,华沙和波兰大部分领土被占。
1793年正月23日,俄、普在彼得堡签订了第二次瓜分波兰的协定。普鲁士掠夺了5.8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俄国掠夺了25万平方公里土地。与第一次瓜分一样,他们仍采用欺世盗名的手段,以武力威逼波兰议会批准条约。结果,全体议员以沉默来抗议。侵略者竟公然宣布“沉默即通过”。这次瓜分之后,波兰只剩下2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400多万人口,国家三分之二领土处于外国占领之下,国家独立名存实亡。波兰的军队被限制在1.5万人之内,波兰国王受俄国沙皇约束,政府成为傀儡。
波兰被第二次瓜分后,国家和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一部分进步的小贵族和新兴的资产阶级奔走呼号。波兰民族英雄塔代乌士·科希秋什科在波兰古都克拉科夫领导人民起义。起义军一时间点燃了波兰广大爱国者的爱国激情,他们在科希秋什科的率领下,向华沙进军。华沙城内的人民也举行起义,里应外合,夺回了被占领的首都华沙。科希秋什科宣布改革政令。但由于改革的不彻底性,逐渐失去了农民的支持。同时,俄、普两国迅速派大量军队,疯狂镇压起义。加上起义军内部分裂,终于导致起义失败。起义者受到侵略军的血腥屠杀,华沙变成人间地狱。在此之间,奥军也再次入侵波兰。
起义失败后,波兰遭到第三次瓜分。1795年10月24日,俄、普、奥三国经过长时间的分赃商谈,终于签订了第三次瓜分波兰的协定。奥地利割占领土四万七千五百平方公里,俄国将12万平方公里的波兰领土并入它的版图,普鲁士则夺取了西部其余的5.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华沙。
这样,经过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三国的三次瓜分,波兰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被灭亡了。从此,波兰的1500多万人民分别被置于俄、普、奥三国侵略者的铁蹄之下,长期被奴役,过着亡国奴的生活。波兰国王作为亡国之君,三年后抑郁而死。
在后来的120多年中,波兰人民不断地起义、反抗,百折不挠。同时由于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1918年波兰首先被苏俄承认为独立国家。1919年,帝国主义各国在《凡尔赛和约》中承认了波兰的独立。
攻占巴士底狱
大革命之前的法国,处决死刑犯都是用车裂,即类似中国古代的“五马分尸”。用这种刑法处决犯人时,其惨象叫人不忍观看。
法国有一位叫约吉坦的医生,在国会里当议员,对车裂的刑法看不过去,认为这是不人道的事情。于是在1789年12月1日的议会会议上提出,想改革车裂的刑法。议员们觉得他的想法合理,当即通过了他的议案。约吉坦试制了斩首机,亲自监斩几个死刑犯。但当斩到第三个人时,刀刃竟然卷了。
1791年3月,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知道了斩首机卷刃的事情,把约吉坦等有关设计制造人员召去,询问了事情的经过。这位国王看罢斩首机的刀刃后突然来了灵感,认为斩首机上的铡刀改为三角形的效果要好得多。为此,他还亲自操过笔来,画了一张三角形刀的草图。制造人员按照路易十六的草图重新制了一口刀,试验后果然效果非凡。于是,法国正式启用了这台斩首机。这以后,刽子手在干净利落处决死刑犯时,都交口称赞他们的国王脑子快。然而,两年后,正是经国王亲自修改的这台斩首机,却用在了国王自己的头上。路易十六是怎么被送上断头台的呢?
法国自公元843年成为独立国家,到18世纪以前,它一直是欧洲典型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全国居民被划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僧侣,“以祷告为国王服务”;第二等级是贵族,“以宝剑为国王服务”;第三等级是农民、工人、贫民和新兴资产阶级,“以财产为国王服务”。国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路易十四曾宣称:“朕即国家”。
这三个等级中,第三等级人数最多,占全国人口的99%以上。18世纪下半叶,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已有相当发展。仅里昂的纺织工人就有6万多。但封建制度、种种苛捐杂税以及林立的关卡,严重阻碍着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资产阶级日益不满,极力要求变革。以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和狄德罗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宣传自由、平等是天赋的权力,反对以“神”为中心的教会教义和封建主义,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
攻打巴士底狱1788年,法国农业连续两年歉收,国家发生财政危机。为了要第三等级拿出钱来度过困境,国王路易十六于1789年5月召开三级会议。掌玺大臣宣布,三个等级分别开会,表决时一个等级投一票,妄图以两票对一票的办法把决议强加到第三等级头上。第三等级的代表们知道这一阴谋后十分气愤,索性不承认自己是第三等级,而是全体国民的代表。6月初,600名代表齐聚会议大厅,召开一次“国民会议”,后又改名为“制宪会议”,准备制定一部宪法,进行政治制度的改革。
路易十六得知第三等级竟然私自开会十分震怒,当即派出军警,于6月21日封闭会场,禁止国民会议的召开。后来又调来大批军队,企图用武力来解散制宪会议。
国王的倒行逆施激恼了巴黎市民,7月12日,1万多市民涌上街头举行集会游行。在路易十五广场,路易十六派出的骑兵向手无寸铁的群众挥舞屠刀,许多人被打死打伤。13日清晨,市民们纷纷拿起了武器,冲进军火库,夺了几万支火枪和几门大炮,巴黎人民起义了。很快,起义者就控制了全城。14日,起义达到高潮,一个起义者高呼:“攻下巴士底狱!”于是一呼百应,成千上万的起义战士向巴士底狱冲去。
巴士底狱是一个城堡式的建筑,四周有一条25米宽的壕沟,只有通过吊桥才能进出。这里是关押政治要犯的地方,许多资产阶级革命家们在这里受折磨。
几声重炮,轰断了吊桥的索链,起义者终于冲进了巴士底狱。人们高呼着“自由万岁!”然后把这座封建制度的堡垒完全拆除了,以表示彻底肃清封建专制制度的决心。攻陷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革命的开始。为了纪念革命人民反封建斗争的伟大胜利,7月14日这一天,被定为法国的国庆日。革命者们很快制定了“八月法令”和《人权宣言》,大资产阶级控制了制宪议会,路易十六失去了君主权力。
但路易十六不甘心他失去的权力,仍然暗地里顽抗。他分别给普鲁士、奥地利等仇视法国革命的外国统治者写信,企图借助外力来绞杀革命。1791年6月,他又乔装打扮一番妄图逃出法国,结果被群众发现,将其抓获。
1792年4月,法国与奥地利爆发了战争,路易十六企图借此重登皇位,指使王后把法国的作战计划秘密报告给敌国。人们知道这一消息后气愤已极,8月10日,革命者占领了皇宫,第二次囚禁了国王。9月21日,国民公会宣布废黜国王,成立共和国。接下来就是如何处置国王的问题了。1792年10月16日,审判国王的程序提交法制委员会研究。11月7日,革命领袖梅尔提出了一份有分量的报告,论证路易十六可以由国民公会审判。谁知就在这时,“铁柜事件”发生了。
11月20日,当革命者们搜查王宫时,在一个宫墙的墙壁中发现了一个铁柜,打开一看,里面装着许多国王与外国交往,企图借用外国兵力消灭革命者的信件,另外,还有路易十六行贿收买议员的花销帐目。于是,路易十六的罪行再也无法掩盖了。12月10日,由罗伯斯庇尔代表起草控诉状的21人委员会提出关于路易十六的罪状报告,11日开始审判。1793年1月14日交付国民公会表决,结果除几票弃权外,议会一致通过宣布国王有罪。最后,经过24小时的投票,以387票赞成,278票反对的宣判对国王执行死刑。1月18日,又对是否缓期问题进行表决,结果以380票对310票予以否决。
1793年1月21日,这是一个大雨如注的天气。尽管这样,成千上万的人们仍然冒雨涌上大街,因为这一天是处决国王的日子。路易十六被押上囚车,在街上游行了1个多小时。最后被送上设在革命广场的断头台上。他似乎想说些什么,但他的声音被军队的鼓声淹没了。上午11时,行刑的鼓声响起,3名刽子手把路易十六放进断头台,断头刀猛然落下,刹那间这个作恶多端的国王便身首异处了。路易十六是继英国查理一世之后第二个被处死的欧洲封建君主。与查理不同的是,他是死在自己修改过的断头台上。
18世纪末法国革命是一次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它不但为法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而且对整个世界的资本主义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
李尔与《马赛曲》
各国都有自己国家的国歌,法国的国歌是《马赛曲》。《马赛曲》是一支保卫祖国、反抗侵略的战歌,最早出现于1792年,也就是奥地利、普鲁士两国武装侵略法国的危急关头。关于它的来历,有一个很不平凡的故事。
1789年5月5日,法王路易十六在凡尔赛宫召开三级会议,企图对第三等级增税,以解救政府的财政危机;第三等级的代表则要求制定宪法,限制王权,实行改革。6月17日,第三等级的代表宣布成立国民议会。7月9日,改称制宪议会。路易十六调集军队,企图解散议会,激起了巴黎人民的武装起义。7月14日,起义人民攻克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路易十六被软禁。一些贵族逃往国外。
制宪会议根据法国革命人民的愿望发表了《人权宣言》,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这一资产阶级革命口号,废除了封建等级制度。
法国的革命形势震动普鲁士和奥地利等封建国家,它们连忙组成联盟,普奥联军统帅布伦瑞克公爵率领十四万大军向法国进犯,企图共同镇压法国革命。
两国国王还发表了宣言,谴责“篡权者”扰乱了法国的良好秩序,颠覆了王廷;谴责法国人对国王及其家族施加侮辱和侵犯。他们还宣布说,联盟各国的君主要联合进军,消除法国国内暴乱,制止对国王和教会的攻击,恢复法国国王被剥夺的安全和自由,使法国国王能够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力。
巴黎人民听到这个宣言后,无不义愤填膺。这一宣言很快传遍全国,就连平日里拥戴国王的人也非常气愤,纷纷加入共和党,背叛了国王。全国人民抗战的呼声十分强烈,都想为祖国独立的神圣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法国的王党和贵族却非常欢喜,他们盼望联军早日来到巴黎,好恢复他们往日的威风。
1792年4月,战争爆发了。普奥联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法国攻来,没有多久便打到了巴黎附近。
法国已处在内外交困之际,议会庄严宣布道:“公民们,祖国已处在危急之中!”
全法国立即开始总动员,凡是当过国民自卫军战士和手中有武器的人都纷纷加入义勇军队伍,援救巴黎,誓死保卫祖国。
这时,司托拉堡的义勇军也组成了。5月的一天,工兵上尉李尔收到凯莱尔曼将军的一封信,信中邀请他参加市长迪特里希家举行的晚会,并请他为军队写一首能够激励士气为人民所喜爱的军歌。
李尔读完了信,将军的意思他已经心领神会了。眼下国家正面临危机,李尔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了。
李尔在营房里一面弹琴,一面编写歌词,直到天明。他不住声地哼唱着谱好的歌曲。忽然他听到叫好的声音。李尔回头一看,门口站了一大堆士兵,大家正在异口同声地叫好哩。李尔还有些怀疑,问道:“你们说的是真话吗?”
“上尉,你真是天才呀!”大家赞扬道。李尔这才稍微平静了些,又问道:“你们说,取个什么名字呢?”
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一个士兵说:“作为反侵略的义勇军,我们的任务是进军莱茵河,就取名为《莱茵军战歌》吧!”
李尔听了,点了点头。
第二天晚上,李尔来到市长家作客。凯莱尔曼将军见李尔走进来,马上介绍道:“这是上尉李尔,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年轻军官。”
李尔闻听,额头上立刻沁出了汗珠,心里像揣个小兔子似的忐忑不安起来。
与大家见过面后,李尔坐到钢琴前,自弹自唱道:
起来,祖国的孩子们!
光荣的日子已经来到。
专制者在反对我们,
他们扯起了血腥的旗号。
你听,在我们家园,
那些凶残的干涉军在嚎叫。
他们一直逼到我们跟前,
把我们的妻子和儿子都扼死了。
公民们!拿起武器,组织起战斗队伍!
前进!前进!
让侵略者的污血灌溉我们的田地。
……
客厅里共有19个人:市长夫妇和他们的亲戚、家庭教师、区警察长官和他的儿子、市政厅书记、将军夫妇以及几个大学生。大家听了之后,立刻欢呼起来。市长本来就爱好音乐,此时,他情不自禁地随着唱了起来;往日里总是冷面孔的区警察长官眼里充满了泪花,他的儿子竟放声大哭起来;两个大学生感到满腔热血在沸腾,激动的心情如滚滚春潮,跳起来挥舞着帽子,一起高呼道:“法兰西万岁!”
几个夫人也热泪盈眶,激动得连气都透不过来了。
李尔目睹眼前的情景,不禁目瞪口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首歌曲能获得这样的成功。大家拥到他的面前,紧紧地握着他的手,向他表示祝贺。
回营后,李尔激动得一夜未眠。
几天后,市长特意在当地军械广场组织了一次演奏会,自卫军乐队演奏了这首歌曲,赢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
不久,市长得知开往巴黎的马赛义勇军即将路过该市的消息后,决定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
7月14日一大早,马赛义勇军迈着矫健的步伐,身穿制服,肩扛长枪,雄赳赳气昂昂地开过来了。
当欢迎队伍看到马赛义勇军的先头部队出现时,立刻高唱起《莱茵军战歌》来。
在场的民众听到这首歌,一个个激动得热血沸腾,情绪激昂。人们的眼里都噙着泪花。
一听到《莱茵军战歌》,马赛义勇军立刻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也跟着唱了起来。歌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整个场面就像澎湃的大海。
马赛义勇军在向巴黎进发的路上,高唱着这首歌曲,激励着所有奔赴前线的勇士们。巴黎人们听到这首歌时,激动得不能自已,掌声、欢呼声震天动地。因为巴黎人民是听马赛义勇军唱这支歌子的,便称这首歌为《马赛曲》了。
9月20日,法国义勇军与普鲁士军队在瓦尔密决战,法军大获全胜。这是法国反击侵略者的第一次胜利,也是法军转守为攻的转折点。第二天,在普选的基础上召开国民大会,决定废除君主制度,建立共和政体。
1792年2月22日,法兰西共和国成立了,史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5年,为了纪念义勇军在保卫祖国中所作的巨大贡献,为了使人们永远记住共和国建立的艰苦历程,国会通过决议,《马赛曲》被定为法国国歌。
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
“启蒙”,就是开启智慧,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们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摆脱教会散布的迷信和偏见,从而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则是伏尔泰。他的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所以,后来的人曾这样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伏尔泰本名叫弗朗索瓦·玛利·阿鲁埃,1694年生于巴黎一个富有的公证人家庭。少年时期,他在耶稣会主办的贵族学校读书。中学毕业之后,父亲一心想让他学法律,将来当法官或律师,但伏尔泰却立志成为诗人。他经常出口成章,即兴写诗。由于他写了一首嘲笑贵族的讽刺诗,结果被关进巴士底狱。在狱中,他仍然坚持创作,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悲剧《俄狄浦斯》。1718年,《俄狄浦斯》在巴黎上演,获得成功,他一举成名。
伏尔泰成名之后仍然写讽刺诗嘲笑法国贵族,结果遭到贵族子弟的毒打,第二次被关进巴士底狱。出狱后被宣布驱逐出境。他不得不流亡到英国。在伦敦,伏尔泰以新奇的眼光观察了英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生活,研究了唯物主义哲学和牛顿的物理学。他还接触到了英国新兴文学,对莎士比亚的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把他的剧作翻译介绍到法国。1743年,伏尔泰发表了《哲学书简》,在这部书里,他赞扬英国革命后取得的成就,批评法国封建制度,宣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他认为人一生下来就应当是自由的,在法律面前应当人人平等。他主张在法国建立一个在“哲学家”引导下,依靠资产阶级力量的开明君主制,国内有言论出版自由等等。他反对天主教会,激烈谴责教士的贪婪和愚民的说教,他称天主教教主为“恶棍”,称教皇为“两足禽兽”,号召人民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此书一出版,即被法国政府判为禁书,并当众烧毁。
为了避祸,伏尔泰来到法国和荷兰边境一个古老偏僻的贵族庄园,隐居在他的女友德爱特莱侯爵夫人家中,一住就是15年,直到1749年侯爵夫人去世。在此期间,他写下了悲剧《恺撒之死》、《穆罕默德》,讽刺长诗《奥尔良的少女》,哲理小说《查第格或命运》,历史著作《路易十四时代》以及科学论著《牛顿哲学原理》。
1750年,伏尔泰应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邀请访问柏林。他来到一个比法国更黑暗、更残酷的封建专制国家,却幻想借助“开明君主”的力量,进行某些社会变革,实现启蒙主义思想。然而,腓特烈二世只把伏尔泰当作宫廷点缀,给外人一个“开明君主”的形象,实际上他实行的是军国主义的野蛮扩张政策。伏尔泰丝毫不能改变德国现实,1752年,他离开柏林。
1760年,伏尔泰在法国与瑞士边境的费尔奈庄园定居下来,在此度过了他一生中的最后20余年。在这期间,他写下了大量的文学、哲学和政治论著,包括哲理小说《老实人或乐观主义》、《天真汉》、哲理诗《自然规律》等,他还把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改编成《中国孤儿》。
伏尔泰虽远离巴黎,却仍然关心法国社会现实,他晚年写了许多文章和小册子,抨击教会和专制统治,它们以化名和匿名的方式在欧洲各地流传,推动了进步的思想运动。当时欧洲成千上万哲学家、艺术家、演员慕名拜访伏尔泰,另外还有人给伏尔泰写信求教,伏尔泰都热情接待或回信,小小的费尔奈庄园成为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
伏尔泰还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他积极为无辜受害的人士奔走,最突出的是发生在1762年的闻名欧洲的卡拉事件。当时,法国社会中天主教教会的权力极大,天主教僧侣被列为法国封建社会的第一等级,教会经常残酷压榨和迫害人民。1762年有个名叫卡拉的新教徒,他的儿子因欠债而自杀了。天主教会马上向法院诬告卡拉,说他儿子因为想改信天主教,被信新教的父亲杀死了。法院于是把卡拉全家逮捕,进行严刑拷打,将卡拉判处死刑。处死的这一天,刽子手们先用铁棒打断了卡拉的双臂、肋骨和双腿,然后把他挂在马车后面,在地上活活拖死,最后还点上一把火,把尸体烧成灰烬。
伏尔泰听说这件事之后,异常愤怒,他亲自调查事件真象,把这件冤案的调查报告寄给欧洲许多国家,全欧洲都对此感到震惊和愤怒,纷纷痛斥法国士鲁斯的地方法院。四年后,教会不得不宣布卡拉无罪,恢复了他家人的自由。从此,伏尔泰被称为“卡拉的恩人”,受到法国人民的尊敬。以后,伏尔泰又为新教徒西尔文、拉巴尔等人的受迫害案鸣冤,经过多年的斗争,终于使他们恢复名誉。所以伏尔泰被誉为被压迫者的保护人,声望越来越高。
伏尔泰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最有成就的文学作品是哲理小说,《老实人或乐观主义》是其中的代表作。
《老实人》的主题是批判盲目乐观主义哲学,小说中的邦葛罗斯是个哲学家,在他看来,世界是完美的,一切人和一切事物都尽善尽美,“在这最美好的世界上,一切都走向美好。”邦葛罗斯一生的遭遇是对他的“哲学”的极大嘲讽,他先染上梅毒,接着又遭到宗教裁判所的火刑,后又被卖为奴隶,但他冥顽不化,死不改口,仍然坚持说世界尽善尽美。小说的主人公老实人开始相信邦葛罗斯的乐观主义哲学,但严酷现实粉碎了他的乐观幻想。他是德国男爵的养子,由于他与男爵的女儿居内贡小姐相爱,结果被贵族偏见极深的男爵赶出了家门。从此他四处流浪,到处都看到封建专制的腐败和天主教会的罪恶。到里斯本时,他遇到了大地震。为防止全城毁灭,教会与大学博士相勾结,认为只有“在庄严的仪式中用文火慢慢烧死几个,才是阻止地震的万试万灵的秘方。”为此,教会抓了5个人。其中一个人的罪名是娶了自己的教母;另外两个葡萄牙人是“吃鸡的时候把同煮的火腿扔掉”。在场的邦葛罗斯和老实人似乎赞同他们的吃法,于是,他便也被一块儿送上宗教火刑场。结果三人被烧死,邦葛罗斯和老实人却奇迹般地脱了险。老实人历尽磨难,认识到世界就是一个屠宰场,他抛弃了乐观主义。最后他找到了一个黄金国,国内遍地都是黄金、碧金和宝石,人人过着自由平等,快乐而富裕的生活。当然,这只是伏尔泰的理想。
1778年2月,84岁高龄的伏尔泰在路易十五死后重返阔别28年的巴黎,人民群众夹道欢迎这位勇敢的斗士。5月30日,伏尔泰病逝。临终前,神父要他承认基督的神主,他愤然拒绝。反动教会不准把他葬在巴黎。大革命时期,伏尔泰的骨灰运回巴黎,在法国伟大公墓隆重安葬。
作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启蒙思想家,其历史贡献是不可抹灭的。和伏尔泰同时的法国启蒙思想家,还有孟德斯鸠、卢梭和狄德罗。孟德斯鸠提出废除封建专制制度的主张,代之以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制,从而奠定了现今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基础。卢梭在他的《民约论》里指出:暴君专制制度是非法的,而民主政权的产生是必然的,必须要用暴力去消灭专制制度。他们的政治主张,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力思想武器。
狄德罗主编《百科全书》
法国启蒙运动时期最具革命性的哲学家是狄德罗。狄德罗思想独具一格,他是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狄德罗深刻地论证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在他看来,运动是物质固有性质,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他的思想观点克服了牛顿以及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的局限,对唯物主义哲学作出了重要贡献。狄德罗为首编写的《百科全书》影响巨大,“百科全书派”几乎成了法国启蒙运动的代名词。
狄德罗全名为德尼·狄德罗。1713年,他出生在法国兰格尔一个富裕的手工业者家庭。青年时代,先后在兰格尔和巴黎的天主教专科学校学习,毕业后又去学习法律。由于狄德罗十分厌恶专制王朝的法律,他没有按照家庭所希望的那样去做一个律师,而是以教书、译书糊口,同时从事语言、自然科学和哲学研究。狄德罗对自然科学和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很快他便结识了许多自由主义思想家,并逐渐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狄德罗有句名言:“怀疑是向哲学迈出的第一步。”这一思想在他早期著作中就充分体现出来。1746年,他的《哲学思想录》一书出版。他在书中谴责了暴君的压迫,并怀疑上帝的存在。该书一问世,立即被巴黎议会下令焚毁。但狄德罗毫不畏惧,1749年,他又推出了《供明眼人参考的谈盲人的信》,引起教会势力的仇恨,他被冠以“思想危险”的罪名而关进监狱,三个月后才获释。
1747年,34岁的狄德罗在巴黎已很有名气。当时,有两个出版商看到英国钱伯斯出版社1728年出版的《百科全书》销路很好,就想把它译成法文在法国出版。那两个出版商找到狄德罗和哲学家达朗贝尔,将翻译工作托付给他们。但狄德罗他们在翻译过程中,发现英国的这套《百科全书》内容支离破碎、观点陈旧,充满了令人窒息的宗教思想。于是狄德罗提出由他组织人,编写一套更好的《百科全书》,出版商欣然同意了这个提议。
狄德罗立刻着手拟订新《百科全书》的编写大纲。他印制了八千份说明书,向社会公布了该书的出版宗旨和编写计划,并明确宣布出版目的在于改变迄今为止人们的思想方式,在于搜集知识传至后代,使后人不仅知识更加丰富,而且更加有教养、更加幸福。
狄德罗的计划很快得到了伏尔泰、卢梭、霍尔巴赫、爱尔韦修等20多位著名学者的支持。在他们的帮助下,狄德罗把法国几百名优秀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政治家以及工程师、航海家、军事专家和医生组织起来,分担全书的条目写作任务。由狄德罗任主编,达朗贝尔任副主编。随着编写过程中的交往联系,一个代表第三等级利益,以反对封建专制、天主教会和经院哲学为己任的“百科全书派”也逐渐形成。
1752年,《百科全书》的第一、二卷出版面世。教会立即指派三名教士进行逐条审查,并指责该书为“异端”。巴黎高级法院还对一位作者提出起诉,使得他不得不出逃。但正是在这时,新出版的《百科全书》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人们争相阅读,赞叹不已。连巴黎的贵族妇女们都喜欢在自己的梳妆台上放上两本《百科全书》,并很快风靡一时,成为巴黎上流社会妇女的一种时尚。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几位近臣诚惶诚恐地说,如果全国每一位妇女的梳妆台上,都放有这套《百科全书》的话,国家的安全将受到危害。路易十五于是下令查禁。但这一来,反而引起人们的更大兴趣,越来越多的人同情这些编写者,支持他们的进步观点。国王的情妇和王公贵族中也有为《百科全书》说情的,当局只好默认《百科全书》的继续出版。
然而,到了1757年,出版《百科全书》的环境便异常恶化。这一年的年初,发生了达米安行刺国王未遂的事件,法国封建势力惊恐万状,借机大肆迫害进步人士,加强专制恐怖。《百科全书》的160多名条目作者在受到监视和威胁后,相继退出编写工作,就连一直协助狄德罗工作的副主编达朗贝尔,也因忍受不了威胁和折磨提出了辞职。在异常艰难的情况下,一些好心的赞助人也劝狄德罗暂停编书工作或远走他乡,到国外去续编。但狄德罗早已抱定了为真理和正义献身的信念,他大义凛然地表示:“我们难道是白白被人叫做哲学家的吗?”1766年,当局对于《百科全书》的迫害到了顶点。高等法院的一位大法官凶相毕露地狂叫:“哲学家们的书烧够了,现在该是烧哲学家本人的时候了!”国王在全国颁布命令:所有购买者必须呈缴全部已购的《百科全书》。当时,《百科全书》的编纂开始进入最后阶段,在极端险恶的处境中,狄德罗冒着生命危险,在秘密状态下继续工作。
1766年年末,狄德罗终于完成了35卷的巨著《百科全书》的全部正篇的编纂工作。到1780年,《百科全书》35卷由出版社出齐。随着这部书流传到地球的各个角落,德尼·狄德罗的名字也广为人知。
狄德罗晚年还著有《达朗贝尔和狄德罗的谈话》、《对自然的解释》、《拉摩的侄儿》等著作。这些著作充分展示了狄德罗独具一格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狄德罗的物质生活是贫困的,他一生从未得到过法国官方的承认,也没有得过任何职位。为了给女儿购置嫁妆,他竟不得不忍痛卖掉自己的藏书。1784年,狄德罗在巴黎逝世。
一生贫困的狄德罗,为世界留下了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他的思想具有独创性和现实性,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直到现在还具有启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