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津加爽朗地说:“葡萄牙是一个国家,恩东果也是一个国家。你们不需要头上有个主子一样,我们也不希望有个骑在头上的主子。至于纳贡,葡萄牙人从我们这里夺去的东西已无法统计了,如果说要纳贡的话,而今该你们向我们纳贡了。要相安无事,只有你们从我国退出,我们是不会去侵犯你们的!”
总督被恩津加的一番话惊得瞠目结舌。六年之后,即1624年,姆班狄病死,大臣们拥戴恩津加为恩东果王国的国王。
恩津加当上国王的第一天,就向人民发出号召。她说:“全国的百姓,我们的恩东果是全国人民的恩东果,不是葡萄牙人的领地。葡萄牙人在将近二百年中,对我国进行袭击、掠夺,残害了我们许多平民,劫掠了我们无数财物。现在,我们要团结起来,做命运的主人,不当葡萄牙人的囚徒!”她的号召激发了广大人民的民族情绪,反抗葡萄牙的斗争在各地兴起。
恩津加亲自训练士兵。男兵有四千余人,女兵有两千余人,外有民兵三千余人。男兵中有象兵五百余骑,马兵八百余骑,另有土炮兵一队五百人,装备土炮七十八门。
恩津加联络邻近的雅加族人,共同抗击葡萄牙人扶植的傀儡,把傀儡兵打得东躲西藏。恩津加还联络刚果国共同反葡,打得葡军不敢远出而龟缩在几个城市中。1640年,恩津加又联合荷兰人,借助荷兰的先进武器,一举把葡萄牙人逐出了恩东果。
1649年,葡萄牙殖民者派出战船二十余艘,士兵五千余人,在罗安达的港外耀武扬威。恩津加调集土炮兵在沿海的山头架起五六十门土炮,一齐轰击。但由于土炮射程有限,打不到葡萄牙的兵船,反而被葡萄牙的火炮轰死了不少炮手。
一天傍晚,葡萄牙殖民军在对罗安达炮轰一个小时后,蜂拥登陆,攻打罗安达城。恩津加考虑到不能与敌人硬拼,便率兵向内地撤退,沿宽扎河逆流而上,直达卡布洛。葡军司令派阿巴廷率两千名殖民军追击恩津加的部队。阿巴廷是个“恶魔”,他沿途烧杀,抢夺粮食、牲畜。
阿巴廷的殖民军到了卡布洛的郊外,忽然被一阵土炮轰死轰伤三四十人。阿巴廷大怒,命令士兵架炮轰击。但恩津加的土炮兵早已躲进山坳,未受损失。半夜,阿巴廷的军营被土炮击中了,顿时火光四起。阿巴廷连忙下令撤退,撤到宽扎河中一座小岛上。这座小岛,就是当年姆班狄避难的那个岛。此时正值初冬,岛上的芦荻已大多枯黄。恩津加的士兵便泅水到岛的四周,放起火来。火得风势,小岛变为一片火海。葡萄牙殖民军被烧得焦头烂额,死伤过半。
在这之后,恩津加亲自指挥抗葡斗争近六年,终于在1654年迫使葡萄牙签订了和平协定。恩津加不愧为非洲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哈维揭开血液循环之谜
“血液是流动的”,这个道理在今天看来很简单。可在16世纪以前如果有人说血液是流动的,将被教会所不容。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就是因为对血液循环的研究,被加尔文教派送上了火刑柱。“血液循环说”被中世纪的黑暗所禁锢,直到英国医生哈维的出现。
哈维全名叫威廉·哈维,于1578年出生在英国肯特郡的农场内,因此他从小就喜欢与动物打交道。每当看到农场里的牲畜生病而无法医治时,哈维就难过地流下眼泪。出于对牲畜的喜爱,哈维从小就暗暗发誓,长大了要当一名医生,把所有的动物治好。儿时的誓言似乎成了哈维一生奋斗的动力。十六岁那年,他如愿以偿地考入剑桥大学医学系。几年的学习使哈维感到医学知识的广博和自己学识的短浅。在剑桥进行一次解剖是罕有的大事。哈维决定离开英国,到当时医学水平更发达的意大利深造。
哈维来到了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很快得到老师法布里克斯的赏识。法布里克斯是当时最著名的解剖学家,在静脉血管解剖和静脉瓣的研究方面很有造诣。他非常喜欢这个刻苦学习、踏实勤恳的英国小伙子,他让哈维在自己解剖的时候充当助手。哈维果然没辜负他的期望,完成了一项项复杂的实验。在法布里克斯的指导下,哈维完成了在帕多瓦大学的学业,并且获得了博士学位。
1602年,哈维回到伦敦,很快成为一家大医院的见习医生。不久,他在父亲的资助下独自开了一个诊所,一面给病人看病,一面做一些医学实验。由于老师法布里克斯的影响,哈维一直对动脉和静脉中血液的流动很感兴趣。
血液的往复流动一直是许多医学家探索的题目,多少年来也一直没有定论。古代希腊医学家盖仑发现血液在动脉血管中流动之后,认为人体内有两种不同的血液。这一说法被后来的布鲁塞尔医生维萨留否定。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提出,人体只能有一种血液,并且认为血液通过肺从右心室流入左心室。其实,塞尔维特所说的血液循环只是心肺之间血液的小循环,并不是真正的答案。
哈维在难题面前,陷入苦苦的沉思。在研究的同时,哈维的医术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同。由于他工作认真,医疗合理,很快成了伦敦的名医。国王詹姆士一世非常喜欢和哈维交往,他请哈维做自己的私人医生,还为哈维的医学实验提供条件。一天,在詹姆士一世的住所,哈维碰到了著名的哲学家培根。由于两人对科学的共同爱好,很快就一见如故。培根把自己对科学实验的一些心得和理论告诉了哈维,这些对哈维的启发很大。
哈维回到实验室,按照培根的归纳法,先去进行大量的动物解剖,从而取得了第一手资料。接着,哈维将对动物的研究与人体解剖进行比较。他还花不少时间去手绘器官插图。哈维的努力没有白费,经过一系列的实验,终于证实了静脉管中的血和动脉管中的血是同一种血。
1616年,哈维在圣保罗教堂边的一所大学堂的讲台上庄重地宣布:血液之所以可以不断流动,是因为心脏不断的收缩和放松。哈维的话语震惊了所有到场的听众。面对不知所措的人们,哈维拿出了自己多年心血凝聚成的果实,一张张有关心脏、血脉的插图展示在大家面前。哈维一边用手指示着器官图形,一边描述人体的皮肤、脂肪、肌肉、毛细血管等等。哈维耐心地解释着心脏的结构以及心脏是如何运动的,最后谈及心脏及静脉中瓣膜的功能。哈维精彩的讲述,博得阵阵掌声。欧洲大陆顿时刮起一股强劲的“哈维风”。
由于当时教会的黑暗统治,一些天主教信徒和别有用心的人,对哈维的观点非常害怕。他们想方设法对他进行攻击和迫害。有一段时间,一些不明身份的人闯入哈维的诊所,想把他劫持走。由于哈维在外讲学,才幸免于难。詹姆士一世出于对哈维的关心,劝他搬到自己的住所,被他拒绝了。哈维坚毅地说:“只要是真理,就是不可战胜的。”为了保护好哈维,詹姆士一世只好让手下多派保安到哈维住所。对哈维不满的人,又开始散布谣言,对哈维进行诽谤。
在压力面前,哈维没有低头。他知道自己的事情还没有完结,血液循环的理论,还需要进一步的阐述。又经过十二年的研究,哈维写出了自己的代表作《动物心脏和血液运动的解剖研究》,后来又称为《心血运动论》。
《心血运动论》归纳、总结了前人和哈维自己的研究成果,正确地解释了血液是怎样流动的。书中写道:心脏肌肉的收缩,成为运送血液的动力。血管充血扩张,产生脉搏。血液经右心室排出,从肺动脉、肺脏和肺静脉,进入左心室,再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送往肢体各部,最后由肢体静脉回到右心室,形成一次循环。人体就是靠着这种不停的循环,进行新陈代谢的。
为了确立血液循环理论,哈维花费了六十年的心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1657年,哈维被安葬在国家公墓。由于哈维的努力,血液循环理论逐渐在世界上得到承认。从此,人们把生理学视为科学的一种类别。哈维本人也被后人称为“生理学之父”。
康帕内拉的太阳城
在意大利南部的一所监狱里,有一间阴暗、潮湿的禁闭室。一位双鬓银丝的老人,正坐在里面用笔疾书。忽然,他兴奋地放下笔杆,昂起了那满是皱纹的脸,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地说:“终于完成了啦!啊!27年了啊!”
这位老人是一名教士,叫托马索·康帕内拉。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从1599年起,他在各种监狱里先后关了整整27年。
他为什么被投进监狱呢?
15世纪末期,法国和西班牙完成了封建统一,而意大利还分裂为许多小国。意大利各小国间的相互敌对,给外国侵略者以可乘之机。从此,意大利就成为大国掠夺和角逐的场所,连年战争不断。1599年,康帕内拉领导意大利南部人民,准备发起一次起义,推翻西班牙的统治。可惜机密泄露,他被监禁在牢里。那时他才31岁。残酷的刑罚,血腥的拷打,都没能使他屈服。他在牢里斗争着,思考着,寻找解放人类的方案。
27年来,康帕内拉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极端的贫穷,会使人成为恶棍、滑头、骗子、小偷、阴险者?
——为什么大量的财富和高人一等的地位,会使人目空一切,愚昧无知,变节卖国,欺诈,说谎,冷酷无情,压迫弱小?
他天天想啊,想啊,终于找出了一个答案:私有财产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康帕内拉领悟到,要使人类真正解放,一定要在社会上废除私有制,建立起一个没有私有财产、没有不平等制度、没有人压迫人现象的新社会。经过了27年的思考,他在监狱里写成了意大利第一部空想社会主义的巨著——《太阳城》。
《太阳城》里有着康帕内拉向往的世界:
明媚的日光照耀着大地,大地一片碧绿。茂密的庄稼迎风摇摆,好像在欢迎客人。
迎面走来了两个衣冠楚楚的青年人。他们谈吐文雅,举止端庄,看来很有教养。
“请问,这里是太阳城吗?”游历者走上前去问道。
“噢,尊敬的客人,是的,这里是太阳城。”两位青年同声回答,态度彬彬有礼。
青年人富有礼貌的回答,使游历者深受感动,不由得直率地问:“请问,为什么叫太阳城呢?是不是这里的阳光特别明媚?”
“是的,”一个青年回答说,“阳光不仅照亮了大地,而且也照亮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
“要每个人心灵明亮,最重要的,是个个都要做工作,都要劳动。”另一个青年补充说。
“你们也工作吗?”游历者好奇地问,因为从外貌看,这两个青年很像大学生。
“是的,都工作,每天在田地干活、种庄稼。我们都是农民。”
“农民?”游历者感到很新奇。
青年望着游历者疑惑不解的脸,笑了笑说:“我们这里,每人每天劳动四个小时。其余的时间,都用来研究有趣的学术问题,开座谈会,阅读书籍,讲故事,写信,散步,做有益于身心的体育运动。”
“一天劳动四个小时就可以了吗?”
“是的,因为我们这里没有不劳动的寄生虫,无论什么事情,都由自己动手来做。”
“那么,还有仆人没有?”
“当然没有,因为使用仆人会使人腐化,”青年说,“我们这里没有富人,也没有穷人;也可以这样说,都是富人,也都是穷人。说我们是富人,因为公社的财产都属于我们;说我们是穷人,因为我们没有私有财产。我们使用财富,但决不会被财富所奴役。”
另一个青年若有所思地转了一转眼珠,再看一看游历者,缓缓地说道:“听说,你们的那不勒斯城有7万居民,其中只有10000~15000人从事劳动。这些人由于过度的、不间断的劳动而精疲力竭,以致缩短了寿命。而那些大量的游手好闲之徒,他们什么工作也不做,但却贪得无厌,悭吝成性,过着奢侈淫逸的豪华生活,还要用高利贷去盘剥穷人。他们满身都是疾病,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游历者大为惊奇。太阳城的青年竟然有如此广博的知识,不禁问道:“你们怎么知道我是那不勒斯人?”
青年不觉哈哈大笑起来,他说道:“从您的口音和衣着,我们就能断定您是那不勒斯人。”
另一位青年微笑着伸出右手,向前面指了一指,对游历者说:“您是贵宾,请到太阳城里去参观一下吧!”
游历者含笑点头,表示感谢。
他们穿过了田野,走进了村镇。一栋栋小楼房整整齐齐,一律朝南,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下。
“这是我们的公共寓所。房子统一由公社建造,分配给大家使用。”青年介绍说。
游历者看着,看着,发现每栋楼房的墙上,都画着五彩的壁画,有的画风景,有的画人物,也有画动物、植物的,每栋房子的壁画都不一样,真是丰富多彩极了。
“你们房子上的壁画,画得多美啊!”
“这是教育儿童的好教材。我们是用图画来对儿童进行直观教学的。”
真的,那里有一位老师,带领着二三十个年龄大约五六岁的儿童,正在壁画下面讲解着呢。
“你们的儿童从小都能上学吗?”
“全部能上学。孩子是我们公社的未来,大家都关心他们。到了10岁,除了学文化和科学知识以外,还要学习手工劳动和农活。长大了,个个能画图,能做诗,也个个能做工,能种地。”
游历者赞赏不已。
再往前走,进入了太阳城的中心。一所巍峨的教堂,矗立在广场的西边,面朝东方的是两座尖塔,塔尖刺向天空,尖顶上用黄金做成的十字架,在阳光下烨烨发光。
“你们都信仰宗教吗?”游历者随口问道。
“是的。上帝使我们心地纯正。”
“你们有政府吗?”
“有,这就是政府大厦!”
游历者随着青年所指的方向望去,广场东边有一所圆柱大厦,占地面积很广,看来能容纳许多许多人。
“你们政府的办公人数很多吧?”
“不!政府的官员很少。这大厅是民众的聚会场所。我们这里,管理人员都由人民选举。如果做得不好,就由人民去撤换。最高的领袖也是人民选举的。他是一位有大智慧、大才能的人。他既是宗教的主教,又是哲学的思想家。最高领袖有三个助手,一个管‘爱’,一个管‘力’,一个管‘智慧’。”
“管‘爱’和‘智慧’?”游历者好奇地问。
“是的。管‘爱’就是关心人,因为公社的每一个成员都是社会的主人,要从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管‘智慧’就是发展科学和文化,让每一个公社成员都有学问,有技术,懂科学,懂艺术。”
“你们也用暴力吗?”
“不,我们这里不用暴力,人民有了错误,就用上帝的教义来开导他,纯洁他的心灵。”
“那么,为什么还要有人管‘力’呢?”
“我们这里,任何人都不使用暴力,但也不能容忍别人使用暴力。如果有人要来进攻,我们就会起来战斗。这里的人们都相信,太阳城的生活方式是最美好的。”
游历者听了这一番介绍,赞叹地说:“太阳城的生活方式的确是值得称赞的!”
……
《太阳城》虽然是一部空想的社会主义著作,但是,康帕内拉却说明了一个光辉的真理:只有废除私有制,才能为科学和文化的繁荣创造前提;只有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社会,才能使人的聪明智慧得到完满的发展。这种思想是值得我们珍视的。当然,作为教士的康帕内拉,他还无法知道怎样才能废除私有制,去具体建立一个没有阶级的社会。因为,只有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才会产生科学的社会主义。这在当时是不可能的。
“当啷!”铁门响了,走进来一个狱卒。大声地说:“你的刑期已经满了,可以出狱了!”
康帕内拉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说:“啊!上帝!我始终在您的怀抱之中!”
1626年康帕内拉出狱后,迁居到法国。从此,《太阳城》在全世界公开出版,成为意大利复兴时期一部极有影响的著作。他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对后人产生很大的影响。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1564年4月26日他出生了,默默无闻。1616年4月26日他去世了,举世闻名。在整整52年的生涯中,他为世人留下了37个剧本,一卷14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他的剧本至今还在世界各地演出。在他生日的那天,每年都有许多国家在上演他的剧本纪念他。马克思称他是“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他就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大师——莎士比亚。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是莎士比亚的名言,也是他能在艺术天地里自由地飞翔,成为一代艺术大师的秘密。
莎比士亚出生在英国中部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福市,父亲是个商人。莎士比亚7岁时就读到该市的文法学校。文法学校是一所很好的世俗教育学校。小莎士比亚在这儿打下了坚实的语言基础。
斯特拉福市经常有剧团来巡回演出。莎士比亚在观看演出时惊奇地发现,小小的舞台,少数几个演员,就能把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故事表现出来。他觉得神奇极了,深深地喜欢上了戏剧。他经常和孩子们一起,学着剧中人的人物和情节演起戏来,并想长大后从事与剧本相关的工作。但不幸的是,他父亲经商失利,14岁的莎士比亚只好离开学校,给父亲当助手。18岁时他结了婚,不到21岁,已有了3个孩子。他的妻子比他大8岁,莎士比亚对自己的婚事常常感到遗憾,在他的作品中曾说:“女人应该与比自己年纪大的男子结婚”。不过,他对辛勤持家,抚养孩子成人的妻子依然关怀备至。1586年,富于进取精神的莎士比亚随一个戏班子步行到了伦敦,并找到一份为剧院骑马的观众照看马的差使。这虽然是打杂,但毕竟跟戏剧挂上钩了,莎士比亚尽力尽心地干这个工作,他干得很好。骑马来的观众都愿意把马交给他。莎士比亚常常忙不过来,只得找了一批少年来帮忙,他们被叫做“莎士比亚的孩子们”。
莎士比亚头脑灵活,口齿伶俐,工作之余,还悄悄地看舞台上的演出,并坚持自学文学、历史、哲学等课程,还自修了希腊文和拉丁文。当剧团需要临时员时,他“近水楼台先得月”,再加上他的才华,他终于能演一些配角了。演配角时,莎士比亚也认真演好,他出色的理解力和精湛的演技,使他不久就被剧团吸收为正式演员。
那时候,伦敦的剧团对剧本的需要非常迫切。因为一个戏要是不受观众喜欢,马上就要停演,再上演新戏。莎士比亚在坚持学习演技的同时,还大量阅读各种书籍,了解了自己祖国的历史和人民不幸的命运,他决定也尝试写些历史题材的剧本。
27岁那年,他写了历史剧《亨利六世》三部曲,剧本上演,大受观众欢迎,他赢得了很高声誉,逐渐在伦敦戏剧界站稳了脚跟。
1595年,莎士比亚写了一个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本上演后,莎士比亚名震伦敦,观众像潮水一般涌向剧场去看这出戏,并被感动得流下了泪水。故事是这样的:
在意大利的一座城市中,有两个世世代代都是仇敌的贵族,一个叫蒙太古,一个叫凯普雷特。
有一次,凯普雷特家举办了一次盛大的化装舞会。蒙太古家的独生子罗密欧冒着风险,戴着假面具去参加了。他结识了凯家的独生女儿朱丽叶。两个年轻人一见钟情,互相倾心,陷入爱情中。在一个神父的帮助下,两个相爱的年轻人悄悄地举行了婚礼。
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电影剧照
不幸的是,不久两家又发生了仇杀事件。朱丽叶的表兄在决斗中被罗密欧刺死,罗密欧因此被赶出城市,不久朱丽叶的父亲准备把她嫁给另一个贵族青年。
朱丽叶忠于罗密欧的爱情,她宁愿死也不愿意再嫁。在神父的帮助下,她喝下了一种长眠的药,假装死去,神父同时叫人通知罗密欧赶紧回来。但不幸的是送信人没把信及时送到,罗密欧听说朱丽叶已经死去,悲痛欲绝。他赶回来,在假死的朱丽叶面前服毒自杀。朱丽叶醒来后,见罗密欧已死,她拔出罗密欧的剑也自杀了。这一悲剧,深深地感动了两家人,他们最终消除了他们世代的仇恨,友好起来了。
这部剧本中,作家写了自由爱情的可贵,谴责了封建制度对爱情的迫害,歌颂了理想的爱情。
1599年,莎士比亚已经很有钱了,他所在的剧团建成了一个名叫环球剧院的剧场,他当了股东。他还在家乡买了住房和土地,准备老了后回家备用。不久,他的两个好友为了改革政治,发动叛乱,结果前者被送上绞刑架,后者被投入监狱。莎士比亚在悲愤不已,倾注全力写成剧本《哈姆雷特》,并亲自扮演其中的幽灵。
哈姆雷特本来是丹麦的一个快乐王子。他正直的父王被叔叔毒死,叔叔篡夺了王位,并霸占了他的母亲。在国外上大学的哈姆雷特赶回国,他的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的被害经过,要儿子报仇。
哈姆雷特为了报仇,装疯卖傻,寻找机会了解事实的真相。一次,他请一个戏班子演了一出杀兄篡位的旧戏,情节和他父亲鬼魂所说的一样。在演出过程中,他的叔父惊慌失措,从而证实了他自己的罪恶。
哈姆雷特决心报仇。但一次偶然的失误却把自己情人的父亲误杀了。他的叔父把他送到英国,并让英国国王杀死他。哈姆雷特半路上跑了回来,又发现自己的情人因父亲死去,爱人远离而精神失常,误入河中淹死。
叔父唆使哈姆雷特情人的哥哥和哈姆雷特决斗,结果两人都中了敌人的诡计。临死前,哈姆雷特奋力刺死了叔父,为父亲报了仇,但他没有完成重整“颠倒混乱的时代”的大业。在这出悲剧中,哈姆雷特代表的是那些具有先进思想的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他热爱生活,反抗邪恶但却思想多于行动,过于优柔寡断;叔父代表的是封建反动势力,他荒淫无耻,奸险毒辣、诡计多端。哈姆雷特的复仇行动,表达了文艺复兴时期,先进的人文主义者要求冲破封建势力束缚的强烈愿望,哈姆雷特的悲剧反映了包括莎士比亚在内,整整一代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在以后的几年里,莎士比亚又写出了《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它们和《哈姆雷特》一起被称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1616年4月23日,莎士比亚由于生病,病逝于故乡。令人惊奇的是,大师的生与死的日期同为4月23日。这种神秘的一致,让我们感受到一代天才的与众不同。他的墓现在他家乡的一座小教堂旁,每年都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像朝圣一般去瞻仰。
塞万提斯与《堂吉诃德》
1605年,世界文坛发生了一件重大事件:西班牙“超群的小说家”塞万提斯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上卷出版了。小说出版后风靡全欧,在不到三星期的时间,西班牙就出了三种盗印本。
塞万提斯出身于破落贵族的家庭,父亲是个穷医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塞万提斯只上过中学。但他非常喜欢读书,有时在街上见到烂字纸也要拾起来读个明白。
青年时期的塞万提斯是个爱祖国、爱自由的热血青年。1571年,土耳其舰队入侵地中海地区,西班牙与威尼斯共和国组成联合舰队进行抵抗,塞万提斯毅然参加在意大利的战斗,并屡立战功。
在历史上有名的勒颁多海战中,塞万提斯带兵上阵,身负重伤仍坚持战斗。回国途中,他被土耳其海盗俘虏,过着非人的奴隶生活。他不甘心忍受奴役,先后三次组织落难同胞逃回祖国,但都不幸失败。
1580年,他被亲友赎回祖国。在祖国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1587年,塞万提斯总算谋得一个征税员的职位,但因他秉公办事,强征教堂的麦子来抵偿贫苦百姓应缴纳的赋税,被教会驱逐出境。随后,官府又以莫须有的罪名把他投入狱中。严酷的现实和不幸的遭遇,使塞万提斯看到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灾难,他决心用他的笔来揭露西班牙社会的罪恶。在他创作的作品中,以《堂吉诃德》最为著名,影响也最大,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和欧洲最杰出的作品。
《堂吉诃德》的小说主人公叫拉·曼却,是一个乡坤,原名阿伦索·吉哈达。他读当时风靡社会的骑士小说入了迷,自己也想仿效骑士出外游侠。他从家传的古物中,找出一付破烂不全的盔甲,自己取名堂吉诃德,又物色了邻村一个挤奶姑娘,取名杜尔西尼娅,作为自己终生为之效劳的意中人。然后骑上一匹瘦马,离家出走。
堂吉订德把客店当作城堡,让老板娘给他举行授封仪式。一路上他单枪匹马地蛮干,结果身受重伤,被乡亲们抬回家来。第二次,他说服邻村一个名叫桑丘的农夫做他的侍从,一同去游侠,答应人家一旦胜利便可任命为总督。
主仆两个偷偷地上了路,堂吉诃德还是按他脑子里的古怪念头行事,把风车看作巨人,把羊群当做敌军,把苦役犯当作受害的骑士,把酒囊当作巨人头,不分青红皂白,乱砍乱杀,闹出许多荒唐可笑的事情,他的行动不但与人无益,自己也挨打受苦,直到人们把他装进笼子送回家来,才结束了他的第二次游侠。
一个月后,堂吉诃德与桑丘约好去萨拉戈萨参加比武,他们碰到了各种奇遇,曾被公爵夫妇请到城堡做客。堂吉诃德的邻居参孙,为了骗他回家,假装成“白月骑士”与他比武,堂吉诃德失败,不得不听从对方的发落而回家。他到家后即卧床不起,临终才明白过来。他立下遗嘱,唯一的继承人侄女如嫁给骑士,就取消其继承权。
《堂吉诃德》的问世,标志着欧洲近代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已经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后世的许多著名作家如狄更斯、福楼拜和托尔斯泰都把塞万提斯誉为现代小说的创始人。马克思更是高度地称赞说:“塞万提斯和巴尔扎克高于一切其他小说家。”
这部小说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西班牙社会还笼罩在中世纪那专制和愚昧的阴影中。尽管人民反封建争民主的斗争越来越激烈,甚至直接威胁到反动的王权统治,但封建贵族和教会一方面拼命加镇压,另一方面也竭力地美化封建关系,企图以所谓的骑士荣誉和骄傲去麻痹人民,鼓动建立世界霸权以巩固统治。当时所盛行的骑士小说客观上正迎合了统治者的这种需要,所以得到青睐和提倡。塞万提斯在长期艰难困苦的生活中,亲身体会到了骑士精神的荒谬与危害,对骑士文学非常痛恨。他发誓要创作一本小说去攻击骑士文学,“把骑士文学的万恶地盘完全捣毁”。
《堂吉诃德》的讽刺力量实在是太大了,锋芒直指反动腐朽的封建贵族和天主教会,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习俗等各方面,撕下了西班牙封建制度的假面具,全面而深刻地展示了16世纪末西班牙社会的历史画卷。所以它刚一问世就引起巨大的反响,一年内连续再版了6次,西班牙全国上至宫廷下至市井,人们争相阅读、到处传诵。而且,骑士小说从此失去了存在的市场。这种情况引起了统治者的恐慌和仇视,指使人盗用原作者的名义抢先出版了该书的续篇。伪作站在反动的立场上别有用心地把堂吉诃德写成一个粗狂的疯子,把桑丘写成一个贪吃多话的傻子。这严重地歪曲了原作的创作意图和主题,使它变成了一出庸俗无聊的滑稽闹剧。塞万提斯觉得这简直是对他的莫大侮辱,便满怀愤怒地抱病抢写出小说的第二部。令人惋惜的是,第二年,即1616年的4月23日,这位伟大文学家就与世长辞了。这一天,恰好也是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逝世的日子。
给天空立法的开普勒
在开普勒之前的天文学界,人们凭直观的假设和推理,一直以为一切天体都是球形的,都沿着圆形轨道作着匀速运动,就是“日心说”的创始人哥白尼,也因历史条件的局限,未能摆脱这个传统观念的束缚。直到1609年,德国人开普勒运用数学理论和观测实践相结合,才冲破了这条神圣的“圆形轨道”,揭开了天体运行的真面目。
开普勒(1570-1630年)童年时,一场可怕的天花摧残了他的身体和视力。他深切地体会了生存的艰难,开普勒把生活的全部快乐都寄托在学习上。他从小酷爱数学,总想在自然界里寻找数量的规律性。他深信,宇宙的结构必定符合完善的数学原则,而哥白尼的日心说在数学上的简单性和谐性正合他的心意,因此,他在学生时代就成为哥白尼学说的信奉者。
从神学院毕业后,由于他拥护哥白尼的观点,而被教会视作危险分子,不予录用,正在此时,对开普勒早有耳闻的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向他发出诚恳的邀请。
在开普勒的人生道路上,最幸运的事就是结识了布拉格天文台台长丹麦天文家第谷·布拉赫,并当了他的助手。
第谷是一位出色的观测家,积累了丰富而又珍贵的观测资料,这无疑给自幼损坏了视力的数学天才开普勒借他人之眼观测星空来进行天体运动测算创造了良机。
第谷去世后,开普勒继承了他的工作。第谷曾吩咐开普勒编制一套与观测结果相符的行星位置表。开普勒在编制星表时发现,无论用哥白尼体系还是托勒密体系推算出的行星位置,与第谷的观测结果相比较,总是有无法消除的差异。虽然此差异只是微乎其微的8′左右(即0.133度),相当于手表钞针在0.02秒瞬间转过的角度。这微小的差异促使开普勒下决心查明理论与观测不一致的原因,全力揭开行星运动的秘密。
他开始向火星这颗闪烁着耀眼红光、被当作古希腊神话中战神象征的行星挑战了。通过对火星运行状况长达4年的观测和计算,他开始怀疑前人一直认为“天体只能按圆形轨道运动”的观点可能是错误的。他尝试着用各种不同的几何曲线表示所观测到的火星运行情况,终于发现火星只有采取椭圆形式运行,计算才与观察结果完全相符。这一发现,使开普勒欣喜万分。他把椭圆形式推广到所有行星,总结出行星运动的轨道定律:行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行星运行轨道定律的发现,把哥白尼学说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用开普勒本人的话说:“就凭这8′之差,引起了天文学的全部革新!”
接着,开普勒又发现火星运动的速度变化不定:离太阳近时,运动速度就快,远时则慢。其他行星也是如此。他终于找出了行星运行速度变化规律,即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1609年开普勒将他发现的这两个定律写入了《新天文学》一书。
后来,开普勒又用了近10年时间对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和地球这6颗行星之间的几何关系进行了研究,终于又发现一条定律——周期定律: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和它们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1619年,他在新出版的《宇宙和谐论》一书中记载了自己创立的这第三条定律。
用开普勒的这三条定律推算行星的位置,比用圆形轨道所得的结果要精密得多,因此很快得到天文界的公认。开普勒的发现使哥白尼的日心说更加严谨,更具规律性。人们为了纪念开普勒的功绩,把这三条定律称之为“开普勒定律”,是“天空中的法律”,而开普勒则是“天空的立法人”。
然而,这位第一个给天空立法的人也有他的遗憾。
开普勒的行星运行三定律把行星运动的动力问题提到了科学家面前:为什么行星会按这三条定律运动呢?维持太阳系和谐秩序的原因是什么?开普勒在探索这些问题时,曾这样描述:“月球被地球牵引着,反之月球也吸引着地球上的海水。从太阳那里,有一只肉眼看不见的巨大的手,伸向行星,拉着这些行星跟太阳一起旋转。”这段生动形象的话说明开普勒已经看到了引力的影子,感觉到引力的存在,提出了引力的概念。如果再深入研究下去,凭着他那敏锐的数学头脑,说不定会成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者。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开普勒没能将这一步继续走下去,万有引力定律与他擦肩而过。
贫穷的“富翁”伦勃朗
在欧洲绘画大师的遗作中,有一张十分引人注目的作品,这是画在一张未付款欠帐单背面上的速写。作画人和帐单上的名字系一个人。他就是17世纪中叶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荷兰最杰出的画家伦勃朗。在欧洲美术史上,他享有与达·芬奇同等重要的地位。伦勃朗是欧洲文艺复兴晚期卓越的代表人物。
伦勃朗1606年7月15日出生在荷兰莱登城,父亲是一个磨坊主。伦勃朗从小就喜欢画画,他对绘画简直像着了魔。在他进行创作时,常常一连几天呆在画室里,饮食也由亲人送进去。作画期间他从来不正经睡觉,每天只在沙发上合衣躺卧几个小时。随着绘画水平的不断提高,伦勃朗又到阿姆斯特丹拜著名画家拉斯特曼为师。
经过艰苦的努力,伦勃朗很快就成为阿姆斯特丹最有名气的画家了,求画者络绎不绝。人们称赞他是作画速度最快、技术最完美的画家之一。他的天才就像尼亚加拉在瀑布一样源源不绝,倾泻而下。他每年订画高达五六十件,他俨然成了富翁。
伦勃朗尊重那些未出名经济拮据的画家,经常出资帮助他们。只要他出来,就买许多作品回家,有时特意给穷画家高价钱。
但时隔不久,一件作品便改变了他的命运。
1642年,阿姆斯特丹民警总部向伦勃朗订购一幅炫耀战绩的集体肖像画,民警们希望给每个人都留下一个光辉的形象。伦勃朗选择了民兵连在中午离开军械库去城墙值勤时的情景,这样他就有了显示他处理光线和阴影的精湛技艺的机会。
作画那一天,一群民警接到命令后正准备出发,气氛十分紧张而严肃。中午的太阳高悬在天空,就像舞台上的聚光灯一样。他没有让每个人都得到同样的亮度,而是把人物作了巧妙的安排。他把一两个主要人物放在中心位置,处在明亮的强光之中;另一些人在门洞的遮盖下,正在模糊的暗光中走动。这种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的构图原则,正是伦勃朗绘画的长处。
这张画最终被保存下来,但已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因为画幅太大,想挂这张画的大厅容纳不下,于是民警们就将画的一部分剪去烧掉。这样,整幅画就失去了平衡。当时挂画的大厅是靠烧泥炭的明火取暖的,泥炭的烟灰在画上盖了厚厚的一层。天长日久,整个画面变得十分灰暗,以致于18世纪的人认为这是一次夜间的行动。因此,他们给这幅描绘中午的画起了一个名不副实的名字——《夜巡》。
事情到此并没有完。伦勃朗对这幅画匠心独运的艺术处理,激怒了订购者。那些一向很注重自己尊严的警官们一看到该画,立刻火冒三丈。他们认为大家的钱一样,为什么有的人被画到前面,有些人却被画在后面?有些人画在明处,有此人却画在半明半暗处?有些人画了全身,有些人只是画了侧影?一些人对此愤愤不平,不仅拒绝付款,还向法院提出了控告。结果闹得满城风雨,不亦乐乎。
对于这种无聊的指责,伦勃朗毫不让步,他声称:“一个艺术家应当完成的任务是创造美,而不是迎合每个人的口味。”这样的答复很是在理,也实现了他的座右铭:比金钱更重要的是名誉,比名誉更重要的是自由。结果,他赢得了自由,却失去了生计。
经过这场风波后,向伦勃郎订画的人越来越少了,他的经济状况也每况愈下。而妻子的去世更是结束了伦勃朗的好运。他的光辉在这之前像火箭一样腾空直上,现在却一下子熄灭了,把他抛在了黑暗的半空之中。
在孤独、痛苦之际,他的女仆给了他巨大的关怀。他们相爱了。然而这又引起一场更大的风波。他们的结合受到宗教法庭的指责,他前妻的亲属们也趁机霸占了他的财产。他彻底破产了,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穷人。
在他富裕的时候,他拒绝过富人的虚荣。现在,贫穷的他开始描绘穷人的谦卑了。他的代表作《盲人》是一幅蚀刻画。画面表现了一个身体衰弱、令人怜悯的老人伸着手臂,朝门口挪着步子。他刚听到儿子敲门,因急着去迎接儿子,把纺车也给踢翻了。从画上一眼就可以看出,他是最近失明的,因为这屋子里的东西他还不熟悉,不知道门口该怎么走,那只没有把握的右手老是找不到门上的把手……
人们评价说,这幅蚀刻画是世界上最好的版画,即使你把老人的头遮住,他的整个身子、手臂和腿也还是一个盲人的。
命运对伦勃朗真是太不公正了,在他生命的后期,他的画再也无人问津了。他已经成为一个被人遗忘的大艺术家。灾难又接踵而至,不久,他的第二个妻子也病逝了。在他正为妻子的医药费和丧葬费奔波时,他的独子又夭折了。
居丧、贫困、冷漠、忧伤,然后是彻底的沉默。命运似乎已经和他开够了玩笑,终于对他产生了怜悯之心,让他永远合上了双眼。作为一位著名的肖像画、宗教画、神话画、历史画、风俗画、油画和版画的画家,伦勃朗终于走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没有谁会想到,伦勃朗死的时候,身边只有一只画箱一件旧外套,而且全部丧葬费用也只花了5美元20美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他为人类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600幅绘画、1300幅蚀刻画和2000多幅素描画。
“西班牙戏剧之父”维加
洛贝·德·维加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伟大的戏剧家,他一生写了近2000个剧本,其创作数量之多,在文学史上非常罕见,所以被人们誊为“西班牙戏剧之父”。
1562年11月25日,维加诞生在西班牙的首都马德里。他祖上原是普通的农民。父亲因为从事供应宫廷的绣金手工业,积了一些钱,家里开始富裕起来;后来又和一个贵族女子结婚,得到了贵族的头衔。
维加幼年时就表现出了敏慧的天资,5岁时已阅读传奇诗歌和拉丁文作品;10岁的时候,便开始创作和翻译剧本。后来他做一位主教的随从,写了他的第一个三幕喜剧,这在当时非常新鲜,演出后大受观众欢迎。从此,他就大量写作戏剧。在许多年间,街头海报上经常看见他的名字,他的剧本几乎天天在舞台上演出。
维加所创作的三幕喜剧,有着真实的情节、紧张的冲突、美妙的音乐和动人的舞蹈。在正戏开始之前,先说开场白,向观众介绍剧情,或者表演歌唱。在每一幕之间,穿插了一些与正戏无关的短剧或舞蹈;三幕戏结束后,再加上一段滑稽和舞蹈表演,才算演出结束。当时已有固定剧场,但它往往利用房舍的庭院或死胡同改建而成。舞台上有布景,但是没有幕布;庭院两边的走廊或窗户,就当作贵族的包厢,一般百姓则站在露天的庭院中心观看。
1588年,维加参加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与英国作战。结果“无敌舰队”覆灭,维加在海上漂流了好几个月,差一点儿葬身鱼腹。可是,他在这种九死一生的惊险生涯中,还是没有忘记创作,竟构思了一部长篇抒情诗!
维加才思敏捷,创作速度惊人。有一次,他跟一位著名的喜剧家合写一部三幕喜剧。两人商定:两天之内每人写一幕;第三天合写第三幕,每人写八页。
两天过去了,各人都写好了一幕。第三天准备合写第三幕。那位喜剧家自知在技巧上不如维加,所以想在速度上超过维加,于是半夜两点钟就起来写,一直写到中午11点,结束了他的八页稿子。他以为自己这回赢定了。
喜剧家写好后,便兴冲冲地去找维加。见他悠闲地在抚弄一株橄榄树,便笑着问道:“维加先生,您还有雅兴玩树,第三幕的进展如何呀?”
“哦,”维加若无其事地回答说,“今天我5点钟开始工作,10点钟写完。我吃了些咸肉,又写了50行三韵句的信,还把花园浇了一遍水,真够我累的。”
说罢,维加从身边拿出了八页稿子和一封信交给喜剧家。
“奇迹!真是奇迹!”喜剧家惊叹地说。他低下头细看维加的稿子,更是敬佩不已。
维加的戏剧代表作,是写于1612~1613年间的《羊泉村》。这是根据15世纪下半期西班牙发生的一次农民起义改编而成的一个历史剧。
羊泉村是西班牙的一个小村子。这地方的骑士团经常为非作歹,污辱妇女。有一次,一个团员又干起了这种罪恶勾当,一位姑娘忍无可忍,用激烈的语言呼唤大家起来反抗。于是农民们聚集起来,杀死了那个坏蛋。后来,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羊泉村的居民,都拿起武器反抗压迫者。
在15世纪初,西班牙国王为了削弱封建贵族,统一全国,曾经明确颁布过城市村镇有权起义反抗领主的法令。那些无恶不作的骑士团团员,又曾参加过反对国王的斗争。可是在这件事情发生以后,国王还是下令拷问农民,要他们交出凶手。起义农民紧密团结,坚持不交出凶手,回答说:“这是羊泉村干的!”最后国王不得不下令释放被捕农民。
《羊泉村》是一部富有民主精神的伟大作品。维加的这个剧本,支持了农民们反抗封建压迫、争取自由权利的斗争。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班牙人民还经常演出,用它来鼓舞人们的反法西斯斗争。
维加虽然写了近2000个剧本,可是大部分没有流传下来。他42岁的时候,人们开始出版他的第一卷戏剧集。以后,陆续出了八卷。第九卷起,才由他亲自监督编印,这时他已经55岁了,享年73岁。他死后,他的女婿又编印了五卷。这25卷戏剧集中,只包括了维加的462种剧本和48种宗教短剧,其他1000多个剧本都没能保留下来。
维加信奉宗教,晚年成了神父,甚至充当了宗教裁判所的成员。这说明,他虽然是当时的先进人物,但仍然没有同封建的天主教传统决裂。然而,他的作品毕竟反映了西班牙文艺复兴的特征,表现了他对人文主义的向往,因而不愧为“西班牙戏剧之父”。
比萨斜塔
比萨斜塔本是古罗马建筑群中的一座钟楼,建于1174年至1350年。它全部采用白色大理石砌合而成,平面为圆形,直径为17米,总重量达1.46万吨。整个塔共有8层,除塔顶和底层外,每层的外沿都有回廊,由31根大理石柱环绕在四周,但没设栏杆,给登塔的游客增添了许多冒险的乐趣。斜塔底部由15根圆柱支撑着;顶层为钟楼,有12根石柱,里面悬挂着一口大钟。斜塔石柱共组成213个拱形券门。塔内设有直通顶层的293级螺旋式石阶。拾级而上,来到塔顶俯视这座历史悠久的比萨古城。
600多年来,比萨斜塔以摇摇欲“倾”而名震天下,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意大利西部的比萨城,是一座保存着中世纪诸多名胜古迹的旅游古城。比萨斜塔建在城中教堂广场上,更是一处举世尽知的胜景。这座高54.6米的石砌圆塔塔顶中心点虽已偏离垂直中心线5.1米,却仍不倾倒。这的确是罕见的世界奇观!
在历史上,比萨斜塔曾与一位伟大人物的一次伟大科学实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586年的一天,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不顾许多学者的反对,毅然登上塔顶,勇敢地向权威说法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当时,斜塔四周围满了看热闹的人,他们要亲眼看看实验的最终结果。伽利略让两个重量不同的铁球从塔顶同时自由落下,结果两球同时着地,从而一举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重量不同的物体下落速度也不同的定理。从此以后,比萨斜塔更是名噪全球,人们对它又平添了几分敬意。
比萨斜塔的造型古拙秀巧、巍峨壮伟、风姿独特,为罗马式建筑的典范。塔的修建费尽了周折,前后竟延续了将近两个世纪。这在世界建筑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了。在比萨斜塔的基座上,用拉丁文镌刻着始建年代1174年。它的倾斜并不是设计者和建筑者有意弄险,哗众取宠,而纯属建筑师技术上的失误。开始建造时,此塔也是直立的。但建到第三层时,由于地基打得不深,土层强度低,塔身便开始出现倾斜,于是工程只好停止。94年以后,又复工修建。为了防止继续倾斜,在建设过程中,人们随时纠正重心,但塔基的倾斜已势不可免、难以纠正了。所以在1350年建成之后,塔顶中心点偏离垂直中心线已达2.1米。自那以后,斜度不断增加。从1918年开始,倾斜速度加快。1918年至1958年平均每年倾斜1.1毫米;1959年至1969年,平均每年倾斜1.26毫米。随着时间的推移,倾斜度也日益变得严重起来,现在已偏离中心线5.1米。从塔下向上望去,斜塔早已变得岌岌可危,塔上的游人也好像随时都可能掉下来。在塔下歇息的游客也都离倾斜的南侧远远的,惟恐塔塌下来会砸着自己。可见在塔上观光也是一次不小的冒险啊!
1972年10月,意大利发生了一次大地震,斜塔遭受到强大的冲击,整个塔身大幅度地摇晃了22分钟之久,极其危险。所幸的是,震后斜塔仍岿然屹立在那里。但是从这以后,人们对斜塔的前途已是无比忧虑了。为了防止继续倾斜下去,有关部门先后采取了一系列补救措施,最主要的就是向塔基灌浆。1978年,比萨斜塔继续倾斜率仅为0.027毫米,这说明继续倾斜已经基本上制止住了。更令人吃惊的是,自1984年意大利连降暴雨之后,斜塔却向垂直中心线方向回归了0.48毫米。最近两年,斜塔已朝垂直方向转回了3.15毫米,看来斜塔很有“改斜归正”的趋势了。
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城西北部、台伯河西岸的“袖珍国”梵蒂冈城内,有一座世界上最宏大的天主教堂——圣彼得大教堂。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和巴洛克艺术的殿堂,也是世界最大的圆顶建筑。
“巴罗克”是西班牙语,意思是“大而圆的珍珠”,代表着豪华和奢侈。在广场的周围,环绕着圆形的双重柱廊。广场中央有一座直刺青天的尖塔,以它为圆心,辅射出八条道路,从天空俯视,宛如一个飞旋的车轮。
这座举世皆知的集宗教、建筑艺术与文化艺术于一体的大教堂,因建在圣彼得的墓地而得名。圣彼得是耶稣的第一大门徒,耶稣受难后,他和他的同学及弟子们从巴勒斯坦启程,西行万里到罗马传教,后来被罗马皇帝所杀而葬身异乡。到了公元4世纪时,君士坦丁大帝为了笼络人心,安抚教徒,不但自己受洗皈依了基督教,而且把基督教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进行广泛的宣扬。公元325年,罗马人在圣彼得初到罗马传经布道的旧址,也就是后来他的墓地上兴建了圣彼得小教堂。小教堂于349年建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教堂之一,史称旧彼得教堂。此后又几经改建或重建。公元1506年,罗马教皇朱里亚二世再次开始在原址上重建教堂,历时120年,到1626年终于建成了如今这座蔚为壮观的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的设计者为伯拉孟特。它占地2.2万平方米,平面为“十”字形。长182.88米,中殿宽25.6米,最宽处约130米。整个建筑可以容纳5万人。教堂十字交叉处的顶端是个令当今建筑大师们惊叹不已的内直径为41.75米的大穹隆圆屋顶。它的设计参照了罗马的万神庙,同时又增加了灯塔形的窗户及围廊。承托穹隆屋顶的是4根18.3米见方的石柱。穹隆顶上有一个金色的大圆球,从教堂里乘坐电梯可以到达圆球内部。圆球里可以同时站立10人。站在那里观赏四周的景致,真有一种置身在天穹之下的感觉。大圆顶的顶尖还有一个距地面137米的十字架。圣彼得大教堂是罗马城迄今为止最高的建筑。据说,这是由于罗马所有建筑的高度都不得超过它的缘故。
从教堂正面拾级而上可以到达一处平台,教皇有时就在那里发表演讲。教堂共有5扇大门。中间的一扇为原教堂的铜门,上面铸刻着关于耶稣、圣母、圣彼得、圣保罗以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神话传说故事。两边是福门和灾门,它们整日开放。再向两侧分别是死门和圣门,它们同中间的铜门通常是关闭的。居中的正门只许在重大的宗教节日到来时,由教皇亲自开启。
大教堂内,4根方柱隔出5个长廊大厅。地面用名贵的斑岩铺成,光滑明亮,花纹别致。在大厅右侧最后一个方柱附近,有一座圣彼得的铜质坐像。这是米开朗琪罗的传世之作。铜像的右足被信徒们长期不断地抚摩和亲吻,已经变得非常光亮了。因为天主教徒们相信,耶稣死后,由圣彼得掌管着开启天国之门的钥匙,凡要升入天国者,必须对圣彼得虔诚备至。这座教堂也因此而平添了几分神圣与庄严。
大殿的正中央是一个教皇作弥撒用的方形祭坛,上有一个高30米的金色华盖。华盖由4根高11米的螺旋形描金铜柱支撑,柱上饰以金色的葡萄枝和桂树枝,枝叶间攀附着一些小天使,还有许多金蜂点缀于其间。华盖之内有一只展翅飞翔、光芒四射的金鸽,它象征着给人间带来福音和好运。祭坛是贝尼尼花费9年时间才建造起来的一座巴洛克式装饰性建筑。祭坛前的地下有一个地窖,这便是圣彼得的陵墓。陵墓前的栏杆上点着10盏昼夜不熄的长明灯。陵墓的四周分布着许多小教堂、小祭坛和圣徒们的陵墓。那里灯光摇曳,幕布低垂,宗教气氛极为浓郁。
1508年,名扬欧洲的绘画大师拉斐尔被请来参与总体规划。拉斐尔一共干了12年,直到去世。四十年后,大雕塑家米开朗琪罗来到这里时,正好是圣彼得大教堂最紧张的时期。他为教堂在总体设计上作了重大改动,为它戴上了一顶美丽的圆形穹顶的帽子。米开朗琪罗已经年迈,每天爬高上低地劳作,渐渐地体力不支。后来,又请来了画家小莎茄洛来主持大教堂的建设工程,终于在小莎茄洛手上完成了大教堂的主体建筑。
银行的起源
英语中“银行”一词,来自拉丁语“银行”。而拉丁语“银行”一词其本义是“长板凳”。为什么意大利人会把银行称为长板凳呢?这就不能不追溯到银行的起源了。
自公元10世纪以来,欧洲经济迅速发展,商业随着经济的发展日趋繁荣。以意大利城市为中心的地中海商业区是欧洲最发达的经济区。地中海商业区最著名的有两处:一处是热那亚,一处是威尼斯。而威尼斯较热那亚更加活跃。
意大利东北部的重要城市威尼斯,滨临亚里亚海,市区建在118个岛屿上,用400座桥梁相连,以舟船代替车马。这个素有“水上城市”之称的威尼斯,在9-10世纪时就成了西欧与东方贸易的中心。10世纪末,威尼斯建成独立国家,领有亚得里亚东岸的大部地区。1380年,威尼斯击败其商业劲敌热那亚共和国,夺得地中海东部的控制权。
当时作为地中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威尼斯,有许多集市贸易市场,每天进行着大量的商品交换。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在贸易中频繁流通。可是当时欧洲和东方国家的商人都带着自己国家的货币来到这里。集市上的货币种类繁多,非常混乱,为了攫取暴利,一些国家的铸币者把劣质金属掺杂在贵重金属中,使得币质低劣的各种伪币、假币大量流行。比如那时的法国就有100多种货币,其中“尼革罗钱币”含铅量最高,币面暗黑,币质低劣。因为货币的成色和价值不同,因此在商品交之前,必须先鉴定“钱”的真伪,估量它的价值以及与其他货币的兑换值。于是威尼斯集市上便出现了精于此道的“钱商”。
从莎士比亚的名著《威尼斯商人》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威尼斯商人是很善于敛财致富的。威尼斯钱商自然毫不逊色,他们精明能干身手不凡。来自世界各地的货币经他们鉴别,真相大白,各种货币的成色价值很快就被他们换算成威尼斯标准货币的数量。他们再将这些外币兑换成威尼斯国的货币,外商们拿着这些集市上共同认可的货币进行商品交换,买卖就做成了,这些威尼斯钱商当时被称为“兑换人”。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货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商人们一方面要运输自己的产品,一方面又要随身携带大量的货币。而携带货币即不方便更不安全。于是威尼斯钱商就为他们想出一个便当的办法,即外商可以一次性的将其大量货币交给兑换人,由兑换人给他们开一个负责的凭据。外商们身揣着一张这样的凭据,就可以随便到威尼斯各个集市进行交易。需要成交付款时,拿这张凭据到兑换人那里便可支取一定数额的威尼斯标准货币。后来,外商与兑换人熟了,双方又知根底,彼此信任起来。商人不经商时,也愿意把自己积蓄的货币交给兑换人,兑换人出具证明,他们可以随时支取;商人进行商业活动时,出现货币短缺手头拮据时,兑换人就帮他一把,商人就成了借款人,他要写一张还款日期和付给钱商的利息数目,留在兑换人手中。莎士比亚喜剧就写了这类事: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帮助友人巴萨尼奥成婚,向犹太钱商夏洛克转借资金。夏洛克假意不收借息,约定到期不还,就割安东尼身上的一磅肉。安东尼奥果然失期,官司打到法院,开庭之日,巴萨尼奥的未婚妻假扮律师在法庭上击败了夏洛克。
世界上最早的银行出现于12世纪的威尼斯。威尼斯的钱庄兑换、存贮货币的银行职能形成了。兑换人开的凭据就成了最早的汇票,汇票制度即起源于此。代替现款的期票开始在信货业务中使用起来。与现今银行所不同的是古代存款起初不仅没有利息,兑换人还要向“储户”收费呢。因为那时使用的是金属货币。商人们腰缠万贯,行动十分不便,为了免受匪盗之灾,鞍马之劳,商人们有求于兑换人,所以支付保管费。但天长日久,兑换人发现替人家保管钱有利可图,为了拉拢商人更多地存款,钱商才放弃收取保管费,而且把他赚到的利润一部分转让给存户,这就是后来出现的银行的利息。1857年英国一位名叫玛丽的妇女在银行存了5英镑,后来她因犯罪被流放到澳大利亚去了,百年之后,玛丽的这5英镑存款连本带息已经到达145万镑。这家银行查找到玛丽的后代,通知其前来领取。这是威尼斯钱商没有开拓的储蓄业务。
公元1177年建立的威尼斯银行是世界上第一家近代银行。从事银行业务的兑换人总是坐在一条长板凳中办公,久而久之商人们就称这些兑换人为“长板凳”。这些“坐长板凳的人”通过经营兑换、信贷而积累了大量货币资本,于是兑换人就逐渐成了银行家。“长板凳”一词就成了意大利语的银行。后来英国人借来这个意大利语“银行”,作为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金融机构名称后,银行的概念在全世界普遍使用。
威尼斯银行建立后,中世纪的欧洲相继出现了一些著名的银行。如热那亚银行(1407年)、阿姆特特丹银行(1609年)、汉堡银行(1619年)、斯特哥尔摩银行(1688年)和维也纳银行(1703年)等。
俄罗斯的崛起
公元八至九世纪时,在东欧平原上的东斯拉夫部落中,阶级分化日益扩大了,各部落之间相互攻伐,战争不断。人们在客观上都要求建立国家组织,以维持社会秩序。
公元862年,波罗的海北边的诺曼人部落首领留里克兄弟三人来到诺夫哥罗德,建立了诺夫哥罗德公国。从此,开始了俄国历史上的留里克王国。留里克去世后,他的弟弟奥列格挥师南下,攻占基辅,建立了基辅罗斯公园。这时,斯拉夫人自称“罗斯人”,公国因此而得名。
后来,罗斯内战给外族人的入侵造成了可乘之机。1237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率大军入侵,攻克基辅。
公元1243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在远征俄罗斯及斯拉夫诸国后,于伏尔加河下游的萨莱建立了金帐汗国(意为“黄金部落”,我国史书上称为“钦察汗国”)。这个新汗国的疆土包括额尔齐斯河以西,多瑙河以东,克里米亚半岛及北高加索地区以北的广大地区。俄罗斯各公国都沦为金帐汗国的藩属,长期向大汗纳贡。金帐汗对俄罗斯人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对各公国分别颁布“册封诏令”。另外,还在各国王公之中挑选一代理人,任其为“全俄罗斯大公”,凌驾于其他王公之上,并由他代表蒙古人向12个俄罗斯公国征收贡赋。
14世纪上半叶,统治莫斯科公国的大公是伊凡·卡利塔,是一位很有智谋和远见的大公。他表面上装得非常谦恭温顺,千方百计地取悦金帐汗,以此取得“全俄罗斯大公”的称号,而暗地里不断扩大自己公国的领土和势力,积蓄力量要推翻异族奴役。
到1359年,底米特里·伊凡诺维奇担任莫斯科大公,莫斯科公国的实力更为强大了。底米特里继位时年仅10岁,但他志向很高,从小随军出征,习惯了戎马生涯,成年后,终于成为一名能征惯战的大公。他大力加强莫斯科的城防。用石头城墙代替原来不坚固的木质城墙。他还严格训练军队,时刻准备摆脱蒙古人的控制。
这时,金帐汗国内部的封建割据日益加剧,内讧不断,就连大汗(国王)也不停地更换。底米特里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于是组织他的军队,一举击败并赶跑了驻在境内的蒙古兵,宣称摆脱蒙古人的统治,实现公国独立。1377年春,底米特里又一举击败了金帐汗的藩属国保加尔汗国,迫使保加尔汗向莫斯科公国赔款。
对于莫斯科公国的独立和反叛行为,金帐汗国的大汗马麦汗十分震怒,他立即派遣军队向莫斯科兴师问罪。结果,1378年,在沃查河的会战中,蒙古军陷入重围,被底米特里杀得大败而回。
马麦汗恼羞成怒,于1380年9月下令亲征。他率领15万大军(号称40万)浩浩荡荡杀向莫斯科,同时,还与立陶宛大公结盟,企图两面夹击,一举消灭莫斯科公国。
底米特里面对蒙古大兵压境的严竣形势沉着镇定。他火速派出特使,日夜兼程赶到俄罗斯各公国请求援助,很快,他联合各方力量有10余万人,集结在通往莫斯科的要道——科洛姆纳和谢尔普霍夫城附近,准备在那里阻击敌人。
不可一世的马麦汗虽然听说俄罗斯人有了准备,但认为自己兵多将广,俄国人肯定害怕,于是他派出使者去见底米特里,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