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言!”只见一个石匠往台上走去。这时主席递给他一个月桂花冠,它等于是大会发言许可证。戴上花冠的人在发言时,如果有人胆敢侮辱发言人,主席就要赶他出会场,甚至还要罚款。但发言的人也应该有礼貌,不应侮辱或谩骂到会的人。如果违反规定,人们就不准他发言,或者被主席宣布是失去荣誉的人。石匠开始发言了。他指出,刚才宣布的名单中,某人还只有29岁,不满30岁,不能当候选人;又说某人去年已经担任过某项职务,今年不应再重复当选……讨论候选人是很热烈的,如果谁被揭发没有缴过税或没有完成国家的债务,不仅要被取消当候选人的资格,而且要受到严厉惩罚。
全部候选人都审查通过了,主席宣布:“开始选举!”这次大会要选出10名将军、10名步兵统帅、2名骑兵统帅以及1名司库员。大会主席喊着候选人的名字,由公民举手表决,书记把它一一记下。谁获得了多数票,就算当选。将军和步兵、骑兵统帅掌握着军队,事关国家命运,所以一定要大会表决;司库员掌握国库钥匙,是要害部门,也要大会选举。其余的官吏,包括9名执政官、500人议会的议员、审判官、11名监狱官、10名市政官和10名市场官,都在大会选举以后用抽签的方法决定。
抽签在一所寺庙里进行。那里有两只箱子,一只放着许多写着候选人名字的名单,另一只放着白豆和黑豆。抽签时,由最先选出的执政官从一只箱子里取出一张名单,又从另一只箱子里取出一粒豆。如果是白豆,这个人就当选了;是黑豆,那只好等下一年再碰碰运气。要知道,谁要是在一生中什么公职也没有担任过,谁就将被认为是懒汉和没有出息的人。
大多数公民都不拒绝担任某项公职,因为担任公职的人不仅受到人们尊敬,而且能享受公职津贴。一切重要官员都选出来了。两个月后,原任职的官员办理移交,新官员就任职处理事务了。
第二年春天,新上任的一位高级官员,提议召集一次非常的公民大会。说它“非常”,因为他在会上提出要举行“陶片放逐”。“陶片放逐”是公元前6世纪末,希腊民主政治的始祖克利斯梯尼制订的一项法令。按照法令规定,凡是破坏国家民主制度,企图实行个人独裁的人,经过召开非常公民大会口头表决,送交“陶片审判庭”审判,并由它作出是否逐出雅典的判决。在这次非常大会上,多数公民认为有必要举行陶片投票,并且高声喊出了一个人的名字。于是又召集了第二次公民大会。
投票的日子来到了。围着篱笆的投票场设有十道门。每个有投票资格的公民,在自己部落的入口处领到一块陶片。他们各自在陶片上写他认为应该放逐的人的姓名,在进门后把陶片交给工作人员。交陶片时,写姓名的一面朝下,因此,投票是秘密的。投票结束后,由公民大会的工作人员统计票数。如果某人的票数超过了6000票,就要被判放逐10年。期满后才能回到雅典,恢复他的公民权。
会场的气氛很紧张,大家都屏息静气地等候投票结果。很快,主持投票的主要工作人员宣布了投票结果。这次获票最多的是一个贵族的儿子。自然被押出了会场,被逐出雅典。
雅典的民主,在当时是一种进步的制度,但毕竟属于奴隶制下的民主,它是为雅典奴隶制的经济和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尽管如此,后来经过伯里克利的改革,公民才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雅典的民主制度不愧于希腊地区奴隶制民主制度的典范。
伯里克利时代
提起希腊的强盛与繁荣,人们往往会想到雅典城和伯里克利的名字,因为最能代表与反映这种强盛与繁荣的,是伯里克利统治时期的雅典,因此希腊的“黄金时代”又被称作“伯里克利时代”。
伯里克利(约公元前495—前429年),是希腊著名的民主派政治家,出身贵族,自幼受过良好教育,是奴隶主阶级中一个较有见识和才干的人。公元前444年以后历任首席将军,成为雅典的实际统治者,希腊历史上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美谈。
据说,为了广泛接近民众,伯里克利经常到大庭广众之中和普通百姓交谈,听取他们的意见。遇到反对他的人当面辱骂他,也从不动怒,更不随意抓人。一天晚上,在他步行回家的路上,一个贵族跟在身后辱骂他:“你这个疯子!真无耻!你出身贵族,却忘掉了自己的朋友,竟然去结交那些下贱的百姓!”这个人就这样一路尖声叫骂着,尾随他到了家门口。看看天已经黑了,伯里克利让仆人打起火把,把骂他的人送回家去。
在奴隶社会的统治者、当权者中,能这样对待反对派意见的,恐怕算得上是凤毛麟角了。雅典公民对他的民主作风交口称赞,并给予他极大的支持。有一个大贵族名叫西门,专门和伯里克利作对。凡是伯里克利主张的,他都反对;凡是伯里克利反对的,他都支持。雅典公民便通过投票把他放逐到国外去了。另一个大贵族福克奇利斯,也和伯里克利唱对台戏,反对伯里克利建设雅典城的计划,最后,他也被雅典公民赶下了台。
伯里克利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对自己要求严格,执政廉洁,他掌权十几年都没参加过别人举行的宴会。他唯一一次接受的邀请是参加侄子的婚礼,但还未开宴他就离开了。老百姓形象地说,伯里克利在雅典只熟悉一条路,那就是通向能和普通公民接触的广场和500人会议的路。
在雅典,军人、法官、议员和其他政府工作人员起初都是没有薪金的,当兵的要自己掏钱买武器和马匹。这样一来,这些职务都被有钱人把持了。伯里克利执政后规定:军人和一切公职人员都由国家支付薪金。这样,一般公民也能当军人、法官、议员了。这样一来,公民的民主权利扩大了。伯里克利还给穷人发“看戏津贴”,使他们也有文化娱乐的机会。伯里克利当权时做了一件意义非同寻常的大事。这对日后雅典以至整个希腊的文化艺术、旅游及商业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件大事是:重建公元前480年被波斯军队放火烧毁了的雅典城。
在他的主持下,一批出色的雕塑家、建筑师、工艺家云集雅典,把这座古城装饰得十分雄伟、壮丽。不久,许多闻名于世的建筑陆续屹立于雅典城。可容纳14000名观众的露天剧场,经常上演一些著名剧作家的悲剧和喜剧,其中不少剧作对欧洲的戏剧产生了很大影响;专门用于诗歌演唱和比赛的音乐堂,经过精心设计,具有良好的音响效果。位于雅典中心的卫城是最出色的建筑群,它建在150米高的陡峭的山巅之上,全部用大理石修建而成,城中有雅典最著名的帕提侬神殿和智慧女神雅典娜的铜像。
雅典娜神像是著名的雕刻家、擅长雕刻神像的菲狄亚斯的杰作。像高12米,形象优美威严。雅典娜身穿黄金战袍,头戴黄金头盔,胸前的护身甲上嵌着女妖美杜莎的头像,左手持长矛,右手托着胜利女神尼刻的小雕像,身边放着一个有一条巨蛇盘在上边的圆形女神盾。神像的脸、臂、脚都是用象牙雕成的。菲狄亚斯还雕刻了被称为世界古代奇观之一的奥林匹亚的宙斯神像。公元5世纪宙斯神像在东罗马的首都君士坦丁堡烧毁。雅典娜神像则在公元146年被罗马帝国的皇帝安敦尼·庇乌搬走了,至今下落不明。
雅典城的重建吸引了众多的能工巧匠,他们从各地云集雅典。他们都想在雅典一显身手,以求得丰厚的酬劳。虽然他们得不到雅典的公民权,但却过上了比较安定舒适的日子。
对于希腊的强盛与繁荣,伯里克利功不可没,但他晚年却屡经坎坷、挫折,接连遭受严重的打击。由于他人的诽谤,也因莫须有的罪名被撤职。复职当大将军后,他的两个儿子先后死于鼠疫,不久,他也难逃厄运,死于这种可怕的病魔。临死前,他的遗言是:“我对雅典是问心无愧的。”确实,伯里克利的英名将和希腊“黄金时代”的美名永存后世。
伯里克利死后不到20年,强盛的雅典就败在希腊另一强大城邦斯巴达的武力之下了。失败后的雅典人民更加怀念伯里克利,怀念他开创的那个“黄金时代”。
奥运会的起源
奥林匹克运动会因其发祥地奥林匹亚而得名。奥林匹亚位于希腊的西南部,那里是一个绿林掩映、风景秀丽的昔日宗教圣地。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十分悠久,在神话王国希腊,优美动人的神话故事和曲折离奇的民间传说,更为奥运会的起源蒙上一层神秘色彩。
传说,居住在奥林匹亚斯山上的天神庙上的天神宙斯主宰着天地万物、整个世界。为了表达对宙斯的崇敬祈求,希腊人在伯罗奔尼撒半岛西部的奥林匹亚举行盛大的祭祀。他们进献上整牛整羊作为祭品,载歌载舞,欢庆宴饮,同时还要进行短跑竞赛活动。
到公元前766年时,希腊规定每隔4年在奥林匹亚举行一次竞技大会,也就是运动会。这就是最初的奥林匹克运动会。
在战争环境中,希腊的竞技体育活动,得到广泛开展,并形成全民性的盛大节日。各个城邦积极参加希腊体育盛会,因为体育技能的较量,也是国力尤其是军事力量的展示。
最早的竞赛项目只是200码(182米)短跑,后来逐渐增多,有:摔跤、掷铁饼、投标枪、赛马和赛车等。除了那些犯叛国罪和对神不敬的人,每个有气力,身体灵活的希腊公民都可以参加比赛。最受观众欢迎的是驾着马车赛跑的项目。比赛时,众马奔腾,车轮滚滚,尘雾飞扬;观众的欢呼声伴着隆隆的车声、骏马的嘶鸣,方圆数十里都能感受到那热烈的气氛。因为这种比赛,需要自己有马,又要接受专门训练,所以参加的往往是贵族的代表。
运动会结束,竞赛优胜者要戴上用月桂编成的王冠,这就是掷铁饼者人们常说的桂冠。戴着桂冠的优胜者比国王还要受到人们的崇敬和爱戴。有人甚至把他们当作神一样来崇拜。竞技大会的闭幕式上,还要举行“国宴”招待他们。最著名的诗人向他们奉献赞美诗,第一流的艺术家为他们在奥林匹亚建造纪念雕像。他们的名字很快传遍了整个希腊,有的时候还要通过各种方式向国外传扬。优胜者的家乡把他们当作出征凯旋的英雄来欢迎。有的城市还故意把城墙打开一个缺口,让他们像征服者那样进城。如果优胜者是雅典人,还可以得到500银币的奖励。
当时,一些竞技赛会的优胜者同时也是著名的将领,如奥林匹亚赛会角力冠军米隆曾被选为将军;希波战争期间,一名亚哥斯将领爱乌力巴铁斯是著名的五项竞技运动员。据记载,著名哲学家柏拉图、诗人提摩克雷翁、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早先都是出色的运动家。
古老的运动会还树立起了一种优良的运动作风,优胜者得到最高的荣誉,受到普遍的尊敬;而那些在运动会上使用不正当手段进行作弊的人,要被立即赶出竞技场,遭受大家的耻笑。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古代希腊生活中一项极为重要的事件。甚至战争也要为运动会让路。交战的双方会暂停攻击,等到5天运动会结束以后再继续开火。后来,休战期延长到一个月,最后延长到3个月。最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即使在外敌入侵的时候,希腊人仍把运动会放在第一位。竞赛期间是希腊全国性的节日,每个希腊人都把能看到奥运会当作一生幸福的大事。
奥运会对希腊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希腊的各个城邦,因为这一全国性的运动会,有了共同的社会活动,有利于彼此接近,也增加了各城邦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很多城邦之间的紧张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此外,运动会还促进了希腊文化艺术,特别是雕刻艺术的发展。希腊著名雕刻家迈伦塑的掷铁饼者,肌肉健壮,线条流畅,准确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青年运动员在掷出铁饼前一刹那间的紧张状态,被誉为不朽的艺术珍品。希腊人中曾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没有奥林匹克,就没有希腊雕刻。
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古代希腊历史上一直没有中断。由于参加竞赛的人赤身露体,所以竞赛期间妇女不得在奥林匹亚露面,否则将被处以死刑。这是它的不可取之处。
古代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一共举行了293次。到公元394年,侵入希腊的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下令禁止举行比赛,奥林匹克运动会从此中断了1500多年。后来,经过法国人顾拜旦的倡议和努力,公元1896年,奥运会又在雅典恢复了。以后仍然是4年一次,分别在不同的国家举行,而且参加者也不再限定为希腊人。如今,奥运会已经成为全世界瞩目的体育盛会。比赛项目更多,参赛的选手更多。每隔4年,来自世界各国的运动员们会集在运动场上,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竞争拼搏,传递着人类大家庭的和平和友谊。奥运会又成为了人类和平友谊的盛会。
古希腊戏剧
希腊半岛位于欧洲南部、地中海中部,濒海而又多山。这里是古希腊文化的摇篮,“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就诞生在这里。
大约在公元前8至前6世纪,这里建立了许多独立的奴隶制城邦,如雅典、斯巴达等因为这些城邦在风俗习惯、社会制度、语言文字等方面基本一致,因此居民自认为属于同一民族,称呼自己为“希腊人”。历史上把这些城邦称为古希腊。
古希腊人的原始歌舞及表演是古希腊戏剧艺术的胚胎。对于古希腊人来说,一年之中最高兴的,就是欢度戏剧节了。每年三四月间,新酿的葡萄酒上市了。在举行“酒神大节”的同时,总要举行戏剧比赛。不仅雅典人,其它城邦乃至外国的友人,都纷纷赶到雅典大剧场来看戏。
剧场设在雅典城中的一个山脚下。维持秩序的是手持木棍的外国奴隶。天还没亮,头戴花冠、身穿各色鲜艳服装的人们就来占位子。因为是戏剧节,而且是演出比较严肃的悲剧,所以妇女、儿童、奴隶甚至囚犯,也被允许来看戏。从公元前五世纪末开始,雅典政府就向公民们发放观剧津贴,因此穷人也有机会来看戏。
当晨曦初露的时候,剧场里已经挤满了15000人。这几乎是当时雅典公民总数的一半。尽管人数很多,却没有发生混乱的情况。因为法律规定,看戏是雅典人的神圣权利,谁要是挤走别人,谁就要被处以重刑。
“好大的场子!”一个外国人进场后咋舌喊道。的确,这是雅典人值得骄傲的一个露天剧场。整个剧场是倚着山坡修造起来的。观众席位就设在斜坡的阶梯上,低处用大理石和木材筑成,高处直接依山岩凿成,中间有通道供人走动。它的形状像一把展开的折扇,呈半圆形,因此又称为圆形剧场。观众席前面是一个圆场,这是歌队演唱的乐台。圆场的一端,有一个面对观众的舞台,演员们就在上面演出。由于舞台与观众座位最高排的高度相等,所以距离最远的观众,也能清楚地听到演员的发音。
戏剧比赛开始了。第一个剧目是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创作的《普罗米修斯》。这是剧作家根据一个神话故事改编而成的。说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巨人普罗米修斯盗取了主神宙斯的神火,把它赐给凡人;又教人类烹调、取暖和熔化金属、制造工具,因而遭到宙斯严厉的惩罚。但是普罗米修斯并不屈服,忍受着各种痛苦。最后由于英雄赫拉克勒斯的救援,他终于被解放。按照比赛规定,这是一个由三出彼此接续的戏构成的悲剧,也就是所谓“三部曲”。剧作家不仅要编剧本,而且要自配音乐,自导自演。
乐队奏起了音乐,全场顿时安静下来。其实所谓乐队,不过是两个乐师,一个吹着双管笛,另一个弹着竖琴。在他们奏乐的时候,一支由12个人组成的歌队唱起了悦耳的歌声。舞台上没有幕,演员上台摆好了姿势后,就开始表演。
“啊,有两个演员!”“多么漂亮的服装和靴子!”当演员上场时,观众们都惊呼起来。这确实是件新鲜事儿。因为在这以前,舞台上始终只有一个演员。他得戴着面具,轮流扮几个角色,同歌队队长进行对话。现在埃斯库罗斯首创有两个演员,这样演员在台上可以互相对话了。再说过去演员只戴面具,对服装是并不讲究的。这一回,埃斯库罗斯却让自己和另一个演员穿上漂亮的服装,而且看来里面塞了棉垫,又蹬上高底靴,因此形体又高又大。这一改革使观众们感到惊奇,当然也觉得满意。
演出在紧张地进行着。忽然,一阵狂风暴雨呼啸而过,盗火造福人类的普罗米修斯被凶恶的火神押了进来。火神根据宙斯的意志,把普罗米修斯绑在荒凉峻峭的高加索山的悬崖上,每天让神鹰来吸食他的肝脏。夜间伤口愈合,天明神鹰又来啄食。可是普罗米修斯昂首挺立,坚贞不屈。当河神乘飞马来劝他和宙斯和解时,他坚强地说:“不,决不和解。宙斯的王权不打倒,我的苦难就没有止境!”
这时,观众席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人们被普罗米修斯这种大义凛然的精神深深感动了。
最后,伟大的英雄赫拉克勒斯出场了。这位婴孩时代就扼杀过两条毒蛇的英雄,杀死了那只神鹰,终于使普罗米修斯获得解放。观众们再次热烈鼓掌,赞美敢于反抗强暴、不惜为人类造福而牺牲自己一切的普罗米修斯。
在这戏剧节里,剧场里一天连续上演许多出戏,中间也不休息。如果戏不动人,观众就拿出随身携带的食物、饮料吃吃喝喝,甚至往舞台上扔石头。按照规定,评比分为三等:一等成功,三等失败。一等的奖品是一只羊。散戏后,观众们在回家的路上,还背诵着剧中最精采的台词。
埃斯库罗斯是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最著名的三大悲剧作家之一。他生于公元前525年,从小具有正义感和爱国热情,曾经参加过著名的马拉松战役,反抗过波斯侵略者。传说埃斯库罗斯一生写了70个悲剧和喜剧,得过13次奖。死后,他的儿子把他的遗作拿出来上演,又获得了四次胜利。可惜,他的悲剧到今天只有七部:早期作品《求援女》和《波斯人》;《普罗米修斯三部曲》之一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瑞斯特斯三部曲》——《阿伽门农》、《奠酒人》、《复仇神》及《七将攻忒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就是其中最者名的代表作,也是希腊悲剧中主题最崇高、风格最庄严的作品之一。
古希腊的戏剧,在世界戏剧史上有着光辉的地位。它的许多剧目,经过改编之后,仍在演出。现代希腊的戏剧节,从1938年起举行。直到今天,雅典城还时常上演古希腊的戏剧。
“历史之父”希罗多德
希罗多德是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他被人们尊称为“历史之父”。公元前484年,希罗多德诞生在小亚细亚西南海滨的利卡那苏城。那是古希腊人早年向海外开拓时建立的一座殖民城市。希罗多德的父亲是一个拥有豪富的奴隶主,他的叔父是本地一位著名诗人。希罗多德从小学习勤奋,酷爱史诗。当时,他们城邦的统治者是一个通过阴谋篡夺了政权的家伙。成年后的希罗多德随叔父等人积极参与推翻篡位者的斗争。斗争遭到镇压,他的叔父被杀,他被放逐。后来,篡位统治者被推翻,他一度返回故乡。不久,又再度被迫出走,从此再也没有回去过。
大约从30岁开始,希罗多德开始了一次范围广泛的旅游,向北走到黑海北岸,向南到达埃及最南端,向东至两河流域下游一带,向西抵达意大利半岛和西西里。为了维持生活,他还长途行商贩卖物品。每到一地,希罗多德就到历史古迹名胜处浏览凭吊,考察地理环境,了解风土人情,他还喜爱听当地人讲述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他把这一切都记下来,并一直随身带着。
公元前445年前后,希罗多德来到了希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雅典。当时的雅典,经历了希(腊)波(斯)战争,政治经济都获得了高度发展,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学术文化更是称雄于希腊各邦。希罗多德感到异常兴奋,他积极参加各种集会和政治文化活动,并很快同政治家伯里克利、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等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一次他写的诗还得了奖,赢得了大家的赞誉。希罗多德崇拜雅典的民主政治,对于不久前结束的以雅典为首的希腊城邦,在希腊波斯战争中打败奴隶制大国波斯的侵略,十分钦佩,他不停地向有关的人打听战争的各方面情况,收集了很多的历史资料。在伯里克利和友人们的鼓励和支持下,希罗多德决心写一部完整叙述希波战争的历史著作以流传后世,这就是史学名著《历史》,又名《希腊波斯战争史》。
公元前443年春季,雅典人在意大利南部的塔林敦湾沿岸,建立了图里翁城邦,希罗多德跟随雅典移民到了那里,成了这个城邦的公民。他开始将主要精力用来写作《历史》。可惜的是《历史》并没有最终完稿,希罗多德于公元前425年离开了人间。
希罗多德的《历史》在希腊史学史上是第一部堪称为历史的著作。全书按内容基本上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叙述了黑海北岸的西叙亚人、希腊城邦及波斯帝国的历史、地理、民族和风俗习惯等,并记述了希波战争爆发的原因。第二部分,主要记述希波战争的经过和结果,从小亚细亚各希腊城邦举行反对波斯的起义,一直到公元前478年希腊人占领塞斯托斯城为止。后来又有人把全书分成九卷,还根据当时的惯例,用古希腊神话中掌管文学和艺术的九位缪斯女神的名字,给各卷命名,所以这部书有时又被称作《缪斯书》。《历史》内容丰富,非常生动地叙述了西亚、北非以及希腊等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历史往事、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名胜古迹等,为我们展示了古代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生活图景,宛如古代社会一部小型“百科全书”。希罗多德从史诗、官府档案文献、石刻碑铭和当时多种著作中,获取了很多资料,更多的是利用他亲身游历和实地调查采访所获得的大量资料。《历史》是西方史学上的第一座丰碑,为西方历史编纂学“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希罗多德对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的记叙分析有可取之处。关于希波战争,他谴责波斯远征希腊,说波斯“不应当再贪求任何其他土地,不应当再奴役那些丝毫没有招惹它的人们。”认为波斯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它的军队成份太复杂,外加外线作战的困难。雅典之所以获胜,是因为它实行民主政治,每个人都“尽心竭力”为自由而战。
希罗多德推崇希腊,称颂雅典,向往奴隶主民主政治,但并没有对波斯一概否定。他反对的只不过是波斯人入侵希腊的不义之举,反对它的君主制度。因此有时他甚至把波斯描绘成英雄的国度,并对它的文化作了选择和歌颂。
《历史》中首次提到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历史》记载,约公元前522年,波斯国内集中商议选择政治形式时,有三派分别主张采用民主政治、贵族政治和民主政治,三种意见,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在激烈的争论中,一个名叫欧塔涅斯的波斯人说:“人民的统治的优点首先就在于它的最美好的名声,那就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希罗多德比较重视古代东方的文明和它对希腊的影响。《历史》中记载埃及的太阳历比希腊的历法准确;希腊字母是从腓尼基人那里学来的;希腊人使用的日晷最早是由巴比伦人发明的,等等。《历史》的文学价值也很高,它常常被认为是西方第一部著名的散文作品。希罗多德采用了一种在东方文学中常见的结构形式,即在大故事中套小故事,环环相扣,变化无穷,具有迷人的魅力。他还很善于刻画人物,他笔下的国王、大臣、政治家、学者、士兵等等,大多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如第一卷,描绘希腊政治家梭伦和吕底亚王克洛斯相见的对话,鼠目寸光的吕底亚王和聪颖贤达的梭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惟妙惟肖。
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希罗多德的《历史》还带有天命论和宿命论色彩,并且其中也夹杂了许多不足为据的神话传说和无稽之谈,但是,他首创了历史著作的体裁,并为后世保存了大量珍贵史料,其中有些已被近代考古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或成果所证实。希罗多德无愧于“历史之父”的光荣称号。《历史》从16世纪正式出版以来,就被译成多种文字的译本。1959年,汉语的全部译文在中国出版,很受读者喜欢。
科学贤人泰勒斯
在古希腊的天文学史上,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公元前585年,米亚人和吕底亚人在小亚细亚进行了一场长达30年之久的战争,恶战无休无止,民不聊生。为了制止这场战争,一个叫泰勒斯的大科学家利用当时人们对日食这一自然现象缺乏科学认识的特点,特意编了一个“谎言”说:“上帝对这场战争已经厌倦之极,将用黑影遮去太阳的光辉,以警告你们。”就在这年5月25日,日食果然如期发生了。日食来临之际,交战双方处在一片黑暗之中,士兵们惊恐万分,纷纷丢下手中的武器没命地逃跑,以躲避上帝的惩罚。日食过后,交战双方签订了永不再战的协议。当时人们对日蚀的现象很不了解,认为这是怪物要吞食太阳,或是以为上天因为人类的过失要惩罚人类,对这种现象既敬又怕。泰勒斯以一个明智的日食预报,制止了一场战争,拯救了两个民族,也创下了一个世界天文学之最——最早的日食预报。
泰勒斯(公元前624-547年)出身于贵族家庭,他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当时著名的科学家和哲学家那里受教育。10多年后,他便超过了给他授业的老师,而以学识渊博,富于独创的思想闻名于希腊。他所生活的爱奥尼亚地处小亚细亚西端地中海沿岸,与巴比伦和埃及极为接近,因此,最先受到巴比伦和埃及天文学的影响,成为希腊文化的发祥地。泰勒斯在与巴比伦人和埃及人的接触中,学到了许多天文学知识,创立了爱奥尼亚学派。他将巴比伦和埃及的天文学介绍到希腊,并把巴比伦的天文学与埃及的几何学结合起来,为希腊天文学注入了新的血液,为“观测与计算相结合”的古希腊观测天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泰勒斯生活的时代,人们把一切自然现象都看成是神的创造,神的安排。然而泰勒斯却不信神,主张破除迷信,从自然现象中去寻找真理,认为整个自然是可以用知识和理性来解释的,并不是神的意志。比如对太阳直径的认识,那时的人凭自己的直观认为,太阳的直径也就是一尺左右。泰勒斯运用他所学得的天文知识,经长年累月的观察、思索和计算,提出太阳的直径非常大,是日道的七百二十分之一,这个数字比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太阳直径139万公里只略差一点。
泰勒斯还有一些天文学方面的著名论述,他认为恒星是由火组成的;月亮的光是从太阳光反射的,月亮在合朔时之所以看不见,是太阳光被遮蔽的缘故。他不仅知道黄道和赤道是两个基本平面,还能指出小熊星座等的位置。他也是将世界上最早的一种太阳历——古埃及历法介绍到希腊,使希腊从此有了比较精确的太阳历的第一人。
泰勒斯的宇宙观也与当时的传统看法不同,当时的人相信“天圆地方”,地的下边有四条腿或一根大柱子支撑着。泰勒斯以自己的观察首次提出了“地圆说”,他认为地是扁圆形的,像个盘子。这个地“盘”是整个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和一切星辰都围绕着它转。还认为,水是世上万物的基础,是世界最初的物质实体。大地的周围被水包围着,圆圆的天穹在远处与海水相接,这些说法在今天看来显然有些荒谬可笑,但在当时,敢于否定“地方说”,提出“地圆说”,无疑是一个进步。
泰勒斯在天文学上的种种建树,完全是凭目测和学得的知识而来的。他这种勇于在大自然中探索、敢于破除迷信、向传统观念挑战的精神,实在为我们后人所叹服,人们赞誉泰勒斯是欧洲史上第一个天文学家。
泰勒斯的成就不仅限于天文学方面,在数学、农学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因此,欧洲人又称他为“科学之祖”,并流传着有关他的许多有趣的故事。泰勒斯巧用知识智斗商人就是一例。
有一天,泰勒斯穿着一身破旧的衣服走过集市,一个商人嘲笑他说:“泰勒斯先生,人家都说你学识渊博,可你的知识又能给你带来什么呢?是金子,还是面包?”泰勒斯对他的话,并不生气。回去后,泰勒斯运用他丰富的天文、数学和农业知识,经过周密地观察和计算,预测到下一年的油橄榄定能获得丰收。于是,他趁冬天租橄榄榨油机很便宜,将附近的榨油机都租了下来。
第二年,油橄榄果然丰收了。商人们收购了大量油橄榄,急需榨油机,可榨油机全被泰勒斯租去了。商人们都挤到泰勒斯那里要求租榨油机,那个曾嘲笑过泰勒斯的商人也在其中。泰勒斯看到那个商人,走过去对他说:“高贵的富翁,看到了吧?你知道我的榨油机是哪来儿的吗?告诉你,就是我用你瞧不起的知识搞来的!我追求的不是几个钱,而是知识。知识比你的金子要宝贵得多,它是无价之宝,是最伟大的力量。”那商人满面羞愧,无言以答。
泰勒斯一生还作过许多有价值的事。他通过对尼罗河定期泛滥的研究,总结出精辟的数学理论;他不借任何仪器,能推算出一年365天等等。泰勒斯帮助人们做了不少事情,希腊人都称颂他为科学贤人。
毕达哥拉斯学派
毕达哥拉斯出身于古希腊一个富豪之家,从小受到良好的贵族教育。年轻时前往东方几大文明古国求学,巴比伦的古老文化、印度的佛教、埃及的几何学,都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惑之年时,他回到祖国希腊,创建了毕达哥拉斯学派。
与爱奥尼亚学派的物质哲学不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是形式哲学。认为世界上一切都可以从宇宙间数的和谐性和简单性中寻找到答案。这种使科学数学化的哲学启迪着后人对宇宙的认识。无论是文艺复兴之后,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还是近代和现代科学的原子序数说、量子理论、万有引力是局部时空的特殊表现说等,都可以从中看到毕达哥拉斯学派哲学的影响。
毕达哥拉斯受印度佛教玄奥精神的影响,对数格外崇拜。认为世界的本原既不是巴比伦人和埃及人说的水、空气和土;也不是爱奥尼亚学派的阿那克西曼德在此三元素基础上又加上火而形成的四大元素,而是数。数支配着世界,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和规律都是由数决定的,必须服从数的和谐。他在对数的研究中发现,将1、2、3、4相加,恰恰等于10,便认定“10”是最完美的数字。
他在研究弦长和音律的关系时又发现,用3条弦发出某1个乐音以及它的第5度音、第8度音时,这3条弦的长度之比为6:4:3.总之,只要符合简单的整数比的弦长,就能发出和谐动听的乐音来。这一发现使他对宇宙间数的和谐深信不移。于是,他将这完美的“10”和使音调和谐的整数比运用于对天体的思考:天上运动的发光体必然是10个;这10个天体与宇宙间所有的天体一样都围绕着宇宙中心火运行,它们与宇宙中心火之间的距离也是符合音乐要求比例的,就像一曲“天体音乐”,和谐、永恒。尽管毕达哥拉斯是从唯心观点出发,夸大了抽象的“数”的作用,但是他把数学与天体运动、物理现象等联系起来,从数及其关系中第一个真正揭示了宇宙的规律,这就是宇宙的和谐。
毕达哥拉斯学说对后人有深远影响的学说还包括宇宙系说。该说认为,球形在一切几何立体中最完善,所以地球、天体和整个宇宙都是圆球形的。其中,证明地球为球形可以说是毕达哥拉斯对天文学的一大贡献。
毕达哥拉斯学派还认为圆是最完善的几何图形,所以,宇宙中各种物理都作均匀的圆周运动。这个假设统治了西方天文学界长达2000多年长之久,甚至连哥白尼也未能摆脱它的束缚。直到1609年这个“完美的圆形天体运行轨道”才被德国人开普勒砸碎,以“椭圆形轨道”取而代之。
毕达哥拉斯去世后,他的门徒们继续致力世界本原的研究,其中最著名的学者是阿那克萨哥拉(公元前500-428年)。
大约在公元前460年阿那克萨哥拉游学到当时希腊的文化中心——雅典,作了近30年的雅典知识界领袖。但他却是个不受雅典执政者欢迎的人,生活穷困潦倒,还险些丢了性命。这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