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后乱政
唐朝是李家的天下,按照封建社会的规矩,只有和皇帝同姓的人才能封王。可是唐中宗复位以后,便立妃子韦氏为皇后,追封皇后的父亲韦玄为贞王。大臣责虚反对说:“异姓不王,古来如此,陛下刚刚复位,就大封后族(皇后的家族),天下会失望的。”唐中宗不理睬。
原来,在武则天的4个儿子中,除去李弘聪明练达、通晓事理以外,其余三个都不像母亲,而像他们的父亲高宗了。尤其这位中宗李显,特别庸懦。他被武则天放逐到房州的时候,只有韦氏陪着他,两人尝尽了人世间的苦难。每当听说武则天派使臣来了,唐中宗就吓得想自杀,韦氏总是安慰他说:“祸福无常,不一定是赐死,何必这样惧怕呢?”有韦氏在患难中的帮助,唐中宗才活了下来,所以他和韦后的感情特别好。他曾经对韦氏发誓:“有朝一日,重登帝位,一定满足你的一切愿望。”如今他当上了皇帝,就想实践自己的誓言,一切都按韦后的愿望办。这样一来,韦后也学起武则天来了,但是唐中宗比唐高宗更昏庸,韦后远没有武则天那样的政治才能,所以唐朝的政局又开始动荡不安了。
那时候,武则天虽然死了,武三思仍然很有势力。韦后最宠爱的小女儿安乐公主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两家成为儿女亲家,关系十分密切。时间一长,武三思和韦后就勾结在一起了。唐中宗对韦后言听计从。他见韦后信任武三思,自己遇到什么重大的事,也找武三思商量,还听从韦后的意见,任命武三思当了宰相。武三思依靠韦后,比武则天当权的时候还要威风。张柬之见形势不妙,就劝唐中宗除掉武三思,削弱武氏的权力。可是,木已成舟,武三思已经深得唐中宗的信任。
武三思知道了张柬之想要加害于他,忙去找韦后商量对付的办法。韦后和武三思一起,到中宗那里攻击张柬之等5位大臣,说他们“恃功专权,图谋不轨”。昏庸的唐中宗信以为真,忙问:“这如何是好?”武三思把他和韦后策划好的主意说了一遍,要唐中宗晋升张柬之等5位大臣为王。唐中宗解地问:“封他们做王,不是更难控制了吗?”武三思说:“这叫明升暗降,实际上夺了他们的权。”唐中宗依照他的意见办了。果然,5位大臣做了王,反而不能再参预朝政。武三思把持大权,被张柬之罢官的一律复职。后来,武三思又捏造了附马都尉王同皎谋反一案,把张柬之等5位大臣先发配后处死。
安乐公主是韦后最小的女儿,野心勃勃,一心想做第二个武则天。因她长得又漂亮,又聪明,因此中宗和韦后格外宠爱她,一些趋炎附势的官员对她也百般巴结。安乐公主在宫中飞扬跋扈,为所欲为。她想办什么事,需要皇帝下诏,她就自己把诏书写好,却将内容部分用手掩住,不给皇帝看,只让皇帝签署。昏庸的中宗竟然笑着从命。因此对安乐公主无人敢惹。
那时朝廷已经迁回西都长安。中宗和韦后生的儿子李重润,19岁时因议论“二张”被迫自杀了,皇家没有嫡子,只好立中宗的庶长子李重俊为皇太子。可是安乐公主对唐中宗立李重俊做太子很不满意。安乐公主竟缠着父亲要他废了太子,而立自己为皇太女,将来继皇帝位。学她祖母的样子,也来做做女皇。
安乐公主朝思暮想当女皇,因此把李重俊看成眼中钉,千方百计想把他除掉。太子李重俊忍无可忍,便跟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将军李思冲等起来反抗。他们领了300多名羽林军,先杀向武三思的王府,把武三思和武崇训捉住,历数他们的罪恶,将他们一刀斩了。驸马武崇训死了,安乐公主改嫁武延秀,仍然像以前那样横行霸道。后来连宰相也出自她的门下,中书令宗楚客便是其中的一个。宗楚客是武则天堂姐的儿子,进士出身。他原来投靠武三思,作了兵部尚书。武三思死后,他又投入安乐公主门下,终于官居宰相。
公元710年,有个叫郎岌的老百姓,给皇帝上书,说皇后和宗楚客将为逆乱。韦后让皇帝把朗岌杖毙。又有许州司马参军燕钦融上表说:“皇上淫乱,干预国政。而安乐公主、武延秀、宗楚客等人,也图危害宗庙社稷。”中宗把燕钦融召来,当面询问。燕钦融慷慨直言,把韦后、安乐公主的丑事和不法勾当和盘讲出。中宗听了默然不语。宗楚客在一旁见了,怕燕钦融再说出他的事来,竟矫诏让侍卫把燕钦融投在殿廷石阶上,折颈而死。中宗虽然不曾责备宗楚客,但面色很难看。宗楚客知道皇帝已经生了疑心,赶忙去报告了安乐公主。公主又和韦后商量。安乐公主建议,夺权害死父亲,让韦后临朝,立她为皇太女,将来传位于她。韦后同意了,母女二人合谋要毒死唐中宗,一天,唐中宗正审阅奏章,来不及吃饭,韦后让宫女送去蒸饼。唐中宗边看奏章边吃,没等吃完,便倒在地上死了。
韦后毒死唐中宗,把消息封锁起来,不发丧,然后召集韦家子弟和她的亲信,带兵5万人守卫京城,准备登基称帝。她没料到,被她陷害罢了官的李隆基(唐睿宗的第三个儿子),早已料到韦后会篡夺皇位,为了保住唐室江山,在长安的羽林军中结交了一批猛将,等待着时机。唐中宗被害,李隆基立即发动羽林军攻入宫中,杀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接着用武力清洗韦氏和武氏集团,把韦氏家族和武氏家族的人差不多都杀光了。
最后,由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出面,恢复唐睿宗的帝位。公元712年,唐睿宗又把皇位让给了李隆基,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唐玄宗。
玄宗“开元之治”
李隆基28岁即皇帝位,年号“开元”。由于他死后的庙号是“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所以史书上便称他为“玄宗”。又因庙号中有个“明”字,又称为“明皇”。唐玄宗李隆基是位了不起的皇帝,在他执政前期,社会空前繁荣。
李隆基是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大哥李成器,武后曾立他为皇太孙。后来中宗即位,改封为宋王。李隆基讨平了韦后和安乐公主,使父亲睿宗即位。睿宗在确立东宫皇储时有些为难,如果按常规来讲,李成器不但年长,而且是嫡子,并作过太孙;但李隆基却在建立王朝中立了大功,所以睿宗迟迟决定不下来。李成器看出父亲的心事,就亲自去见父亲,流着泪诚恳地让位。睿宗很感动。大臣们也认为李成器过于忠厚老实,不如李隆基能干。于是睿宗终于决定立李隆基为太子,不久又传位给他。
睿宗共有六个儿子,幺子李隆悌儿时夭折,其余五个儿子李成器、李成业、李隆基、李范、李业是在危难中长大的,因此彼此维护,十分友爱。现在李隆基作了皇帝,他不忘兄弟的情谊,更感激大哥的让位大德,便在皇宫外面建了五座王府,经常去探望。
玄宗的内部宗亲,和睦安定,而在外廷之中,也注意选用贤臣。这是因为唐玄宗经过两次政变才得到政权,所以他很注意从各方面来巩固他的统治。他即位的第二年就规定:在京官中选拔有才识的人派到外地作都督刺史;选外地都督、刺史中有本事的调到朝廷来任职,使他们出入的人数相差不大。后来把这种调动作为一种制度固定来。公元716年,唐玄宗在殿堂亲自复试吏部新选派的县令,把其中不合格的40多人斥退回家。他重用姚崇和宋为宰相,这两个人十分干练,把国事处理得井井有条,人们把他俩跟太宗时的宰相房玄龄和杜如晦相比,说“前有房、杜,后有姚、宋。”把玄宗开元这20多年,比同于太宗“贞观之治”时期,称之为“开元之治”。
姚崇在睿宗的时候担任兵部尚书,因为得罪了太平公主,被贬到同州作刺史。唐玄宗想到他是个很有才干的人,就召他入朝。唐玄宗诚恳地对姚崇说:“我早知道你是人才,请您做我的宰相吧!”姚崇推辞不肯,唐玄宗很奇怪,问他什么缘故。姚崇跪下说道:“臣有十件大事,恐怕陛下未必同意,所以不敢接受任命。”唐玄宗说:“你说说看,是哪十件大事?”姚崇从容地说:“第一,以仁义为先,不要只用刑罚;第二,30年之内,不要在边境作战;第三,宦官不要干预朝政;第四,皇亲国戚不要担任台、省职务;第五,无论什么人,犯了法都得受罚;第六,取消租税以外的一切额外征收;第七,禁止营造佛寺;第八,对待臣部下要有礼;第九,允许群臣朝政提出批评建议;第十,严禁外戚干预政事。这十件大事,陛下能同意吗?”唐玄宗十分诚恳地说:“这十件大事至关紧要,我都同意,你不必担心。”姚崇马上叩头谢恩,表示愿意接受任命。
姚崇当了宰相以后,没有辜负唐玄宗对他的信任,治理国家很有成绩。有一次,姚崇为几个低级官员晋级的事去请示玄宗。他连奏三次,玄宗却仰视殿顶,不答理他。姚崇只好退出。玄宗的近侍太监高力士说:“陛下日理万机,宰相来奏事,应该当面表示可否,不理人家好吗?”玄宗说:“朕任命元之任宰相,如果有国家大事,自当来奏闻与朕共议;象郎吏这样的官吏的升迁,他决定就行了,为什么还要麻烦朕呢!”高力士把这话告诉了姚崇。姚崇很高兴,也很感动。
薛王李业的舅舅王仙童,因为抢夺百姓的财物,吞占民田,被御史告到朝廷。王仙童有恃无恐,通过李业,请玄宗赦免。玄宗派姚崇处理。姚崇对玄宗说:“王仙童犯法,证据确凿,御史所说的全是事实,不应该赦免。”唐玄宗同意姚崇的意见,依法惩办了王仙童。打击了那些无法无天的豪强贵族,使他们不得不有所收敛。
唐玄宗还十分重视兴修水利,在河北、河南、山西等地兴建了不少水利工程,多者灌田30万亩,少则灌田也不下10万亩。开元时期,全国共兴建了50多项较大的水利工程。唐玄宗还注重提高军队的素质,开元时,逐步以募兵制代替了府兵制,军队在边境上大兴屯田,这样既加强了边防,又减少了国家的财政开支,同时提高了战斗力。玄宗在东北设忽汗州都督府、黑水都督府和重建营州都督府。在西北重建安西、北庭都护府,并收复了武则天时失去的西城重镇碎叶,加强了西北和东北的边防。对此蕃、突厥、南诏等族,采取和亲与笼络政策,从而巩固和发展了统一民族的国家。
唐玄宗非常重视学术文化发展。他下令在长安、洛阳创建集书院,组织全国著名学者著书立说,还聘请学者来京,如张遂任天文学顾问,李白亦应召入宫,对当时文化界有很大影响。
唐玄宗的时候,和姚崇齐名的贤相,还有宋、张九龄等,他们为唐朝的政治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唐朝从贞观初年到开元末年,经过100多年的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达到了全盛时期。一个小的县城也有万把户人家。稻米十分油润,小米非常洁白,公家或私人的仓库里都装满了粮食。全国各地都很太平,出远门再也不必挑选好日子。齐鲁生产的丝织品一车又一车在各地畅销,男子耕种,妇女采桑养蚕,大家安居乐业。
这一时期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富足安定,唐朝进入了其最鼎盛的时期,其时正是唐玄宗在位的开元时期(公元713~741年),因此历史上把这种全盛的景象称为“开元之治”。
僧一行编制《大衍历》
唐代的天文学也很发达,最著名的天文学家是一行和尚。一行姓张,名遂,魏州昌乐(今河南昌乐)人,生于公元683年。他从小刻苦学习,特别喜欢钻研天文、历法、算术中的疑难问题,对佛教经典也有深入的研究,年轻时就地已成为长安城里有名的学者。他出家后,法名叫一行,之后到各寻师访友。在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在一位数学造诣较深的僧侣的指导下,一行对天文、历法的研究更加深入,成为当时全国有名的学者。
717年,一行来到长安,唐玄宗亲自召见了他,让他主持编制新历法。首先,他和天文仪器制造家梁令瓒共同制造了观测天象的黄道游仪。黄道,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太阳,感觉到太阳在宇宙空间一年中的运行轨道。测定日、月在轨道上的位置和它们的运动情况,对提高历法的精确度有决定性作用。过去的测量都是间接进行的,测量结果还需要再进行换算,误差很大。黄道游仪解决了这个问题,测量更准确了。一行利用这个仪器发现恒星的位置和古代所测的位置有很大不同,第一次发现了恒星移动的现象,大大推动了人类对恒星的观测和研究。在一行的倡议下,从724到725年,在全国13个地点测量北极高度和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当天中午的日影长度。一行从各地的测量数据中计算出子午线的长度,它虽然与现代测量出的子午线长度有一定误差,但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的纪录,对于研究天文学史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行和梁令瓒在汉代科学家张衡设计的基础上,制造了水力运转浑天仪。这个浑天仪上画着星宿、赤道,灌进水去冲动轮子,仪器就转动起来,每昼夜自转一周,和天象相符合。仪器中还有两个木人,一个木人每刻钟击鼓一次,一个木人每个时辰(两小时)敲钟一次,都由仪器中的轮轴操纵。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自动记时器。
724年,一行开始就编制了新历法,3年后,新历法《大衍历》草稿完成。这是当时一部很先进的历法,它比较正确地掌握了太阳运动的规律,把太阳和月亮每天的位置和运动,每天见到的星象和昼夜时刻,以及日食、月食和五大行星的位置都作了说明。在明朝末年西方的历法传入我国以前,我国一直沿用着这部历法。
727年,《大衍历》刚刚完成,一行就因为劳累过度,一病不起,与世长辞了,死的时候才45岁。一行的发明创造,和他编制新历法的功绩,在我国天文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代天文学家之一。
李林甫欺上瞒下
唐玄宗做了二十多年太平天子,国泰民安,渐渐滋长了骄傲怠惰的情绪,不像原来那样励精图治了。于是,他就追求起享乐的生活来,朝廷弊端日益显露出来。
宰相张九龄看到这种情况,心里挺着急,常常给唐玄宗提意见。张九龄任相期间,知人善鉴,颇具政治家的远见。唐玄宗本来很尊重张九龄,但是到了后来,对张九龄的意见也听不进去了。他只愿听一些奉承话了。
大臣李林甫,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他什么事都不会,专学了一套奉承拍马的本领。他和宫内的宦官、妃子勾结,探听宫内的动静。唐玄宗在宫里说些什么,想些什么,他都先摸了底。等到唐玄宗找他商量什么事,他就对答如流,简直跟唐玄宗想的一样。唐玄宗听了挺舒服,觉得李林甫既能干,又听话。
唐玄宗想把李林甫提为宰相,跟张九龄商量。张九龄看不惯李林甫这路人,就直截了当地说:“宰相的地位,关系到国家的安危。陛下如果拜李林甫为相,只怕将来国家要遭到灾难。”这些话传到李林甫那里,李林甫把张九龄恨得咬牙切齿。
朔方(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将领牛仙客,目不识丁,但是在理财方面,很有点方法,又善于结交朝中权贵,获得虚名。唐玄宗想提拔牛仙客,张九龄没有同意。李林甫在唐玄宗面前说:“像牛仙客这样的人,才是宰相的人选;张九龄是个书呆子,不识大体。”
有一次,唐玄宗又找张九龄商量提拔牛仙客的事。张九龄还是不同意。唐玄宗发火了,厉声说:“难道什么事都得由你作主吗!”唐玄宗越来越觉得张九龄讨厌,加上听信了李林甫的诽谤,终于撤了张九龄的职,让李林甫当宰相。自张九龄罢相以后,唐朝局势开始走下坡路。
李林甫一当上宰相,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唐玄宗和百官隔绝,不许大家在玄宗面前提意见。有一次,他把谏官召集起来,公开宣布说:“现在皇上圣明,做臣下的只要按皇上意旨办事,用不着大家七嘴八舌。你们没看到立仗马(一种在皇宫前作仪仗用的马)吗?它们吃的饲料相当于三品官的待遇,但是哪一匹马要是叫了一声,就被拉出去不用,后悔也来不及了。”
有一个谏官不听李林甫的话,上奏本给唐玄宗提建议。第二天,就接到命令,被降职到外地去做县令。大家知道这是李林甫的意思,以后谁也不敢向玄宗提意见了。
李林甫知道自己在朝廷中的名声不好。凡是大臣中能力比他强的,他就千方百计地把他们排挤掉。他要排挤一个人,表面上不动声色,笑脸相待,却在背地里暗箭伤人。
有一次,唐玄宗在勤政楼上隔着帘子眺望,兵部侍郎卢绚骑马经过楼下。唐玄宗看到卢绚风度很好,随口赞赏几句。第二天,李林甫得知这件事,就把卢绚降职为华州刺史。卢绚到任不久,又被诬说他身体不好,不称职,再一次降了职。
有一个官员严挺之,被李林甫排挤在外地当刺史。后来,唐玄宗想起他,跟李林甫说:“严挺之还在吗?这个人很有才能,还可以用呢。”
李林甫说:“陛下既然想念他,我去打听一下。”
退了朝,林林甫连忙把严挺之的弟弟找来,说:“你哥哥不是很想回京城见皇上吗,我倒有一个办法。”
严挺之的弟弟见李林甫这样关心他哥哥,当然很感激,连忙请教该怎么办。李林甫说:“只要叫你哥哥上一道奏章,就说他得了病,请求回京城来看病。”
严挺之接到他弟弟的信,真的上了一道奏章,请求回京城看病。李林甫就拿着奏章去见唐玄宗,说:“真太可惜,严挺之现在得了重病,不能干大事了。”
唐玄宗惋惜地叹了口气,也就算了。像严挺之这样上当受骗的还真不少。但是,尽管李林甫装扮得怎么巧妙,他的阴谋诡计到底被人们识破。人们就说李林甫这个人是“嘴上像蜜甜,肚里藏着剑”(成语“口蜜腹剑”就是这样来的)。
李林甫当了十九年宰相,一个个有才能的正直的大臣全都遭到排斥,一批批钻营拍马的小人都受到重用提拔。就在这个时期,唐朝的政治从兴盛转向衰败。这时期的唐朝廷以资历用人,士大夫持禄养恩,不思进取,终于导致了“安史之乱”。
鉴真东渡日本
隋唐时期,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更密切了。从公元630年到公元894年,日本派出遣唐使共14次,每次都在100人以上,最多的一次有650人。很多日本留学生进入唐朝的最高学府国子监深造,有的在中国居住20年以上,有的留在唐朝做官。唐朝也有许多学者到日本去,其中最著名的是鉴真。
鉴真俗姓淳于,是扬州江阳人,鉴真是他出家后的法号。他生在公元688年,父亲是个商人,也是个非常虔诚的佛教徒。鉴真从小受父亲影响,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4岁那年就出家当了和尚。
经过佛寺里名师的指导,鉴真的佛学知识越来越丰富。后来在长安的一座佛寺里受了具足戒(戒是佛教徒应当遵守的戒条、戒律。举行仪式,接受师父授给的戒条,叫受戒。足具戒是僧侣的最高戒律,受具足戒表明受戒人的学问已经达到高深的程度,有了讲授的资格)。由于他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当他45岁的时候,已经成为名扬四海的高僧,由他授戒的门徒达到4万多人。
当时,日本受中国影响,大力提倡佛教。他们依照唐朝修建佛寺。日本政府还决定派荣睿和普照两位年轻的僧徒到中国学习佛学,并打算聘请中国的高僧去日本传授戒律。
荣睿和普照在洛阳、长安学习佛法,他们听说鉴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就想请鉴真到日本去。公元742年,荣睿、普照到扬州大明寺,拜访鉴真,向他说明了来意,鉴真见他们这样诚心,就问身边的弟子:“你们有谁愿意接受邀请,去日本国传经吗?”在场的僧侣谁也不吭声。过了半天,一个名叫祥彦的僧徒站起来说:“日本国离我们太远,与中国隔着茫茫大海,途中恐怕性命难保,所以不敢去。”鉴真说:“为了传播佛法,怎么能顾惜生命呢?你们既然都不愿意去,我去吧!”僧徒见师父态度这样坚决,都很感动,纷纷表示愿意跟随师父东渡日本。
唐朝法律规定,未经政府批准,私人是不准出国的。荣睿和普照通过宰相李林甫的哥哥、信奉佛教的李林宗的帮助,办好了鉴真出国的手续。但是很不巧,正当他们要开船远航的时候,浙江一带发生海盗事件,沿海关防检查十分严格。鉴真的弟子道航和如海发生纠纷,惊动了官府,没收了他们的船只。这次东渡没能成行。
第二次出海,他们在海上遇到风浪,船触礁沉没,他们困在荒岛上,后来被渔船发现救了回来。第三次、第四次也都没有成功。
公元748年,61岁的鉴真做好了第五次东渡的准备。6月的一天夜里,鉴真和他的弟子们登上了大船出发了。不久就遇到了大风浪。直到10月才继续启航。没料到有一天船刚行到中午,海面上突然刮起暴风。风越刮越大,浪越来越高,黑云遮天,狂风怒吼。船上的人,一个个头晕无力,呕吐不止,只有船夫还能勉强支持。船上的淡水用完了,只好喝海水,喝后腹胀难忍。他们一连在海上漂了14天,船终于靠岸了。上了岸才知道已经到了海南岛最南端的振州。
不幸的事情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先是荣睿因旅途颠簸,患病去世。接着,鉴真因为南方暑热,得了眼病,双目失明。不久,跟随鉴真多年的弟子祥彦也去世了。这一系列的打击和挫折,并没有吓倒鉴真。相反,他东渡的决心更加坚定了。公元751年春天,鉴真回到扬州,又着手准备第六次东渡。
公元753年10月,日本第10次“遣唐使”准备回国了。遣唐使藤原清河、吉备真备,以及跟他们一起回国的晃衡等,一起来到扬州延光寺拜访鉴真,并再一次邀请他东渡。年已六旬的鉴真满口答应。他为了避免官府的阻拦,让遣唐使的船先离开扬州,约定在黄泗浦会合。10月19日,鉴真等乘小船出发,随行的有思托和普照等弟子共24人。四条遣唐使船于11月15日时启航。鉴真开始了第六次东渡。
经过两个多月的艰难航行,鉴真所乘的船抵达日本九州岛,东渡终于成功了。这时鉴真已经66岁了。
公元754年,鉴真一行到达日本首都奈良,受到了热情接待,住进东大寺。鉴真的到来,震动了日本各界,他们从早到晚前来拜谒慰问。奈良城的街道房屋极象长安城,鉴真感到十分亲切。
日本天皇把全国传授戒律的大权托付给鉴真。并授给他“传灯大法师”的法号。鉴真在东大寺的佛前设起了戒坛,兴盛大授戒仪式。天皇、皇后、皇太子依次登云受戒。从此以后,不论什么人,如果没有经指定的戒坛受戒,就不能取得僧籍。
鉴真在日本天皇赐给他的一块宅地上建造了一座新寺院,叫做“唐招提寺”。他亲自参加唐招提寺的建筑,整个建筑结构精巧,布局合理,气势雄伟,反映了唐朝建筑的特点,遗留下来最宏伟的建筑物,对日本寺院建筑影响很大。从此,鉴真就在唐招提寺中讲律授戒。唐招提寺成为当时日本最有影响的寺院。
鉴真东渡日本不但传播了中国的佛学和授戒制度,而且把当时最成熟的唐代文明介绍给日本。鉴真精通医学,他带去了许多药方,还亲自给人看病,传授中草药知识。他还带去中国的绣像、雕像、画像、书贴等,对日本的美术界很有影响。
鉴真在日本度过了10个春秋,为中日两国的友谊和两国科技文化的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公元763年,76岁的鉴真在奈良病逝了。日本朋友将他葬在唐招提寺,并且世世代代纪念他。
李白蔑视权贵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的一位大诗人。公元701年出生于碎叶城(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的巴尔喀什湖之南,唐代属安西都护府)。5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昌隆县青莲乡(今四川省江油县)。在那里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李白自幼博学广览,读了很多的书,并能写作出色的文章。他性格开朗豪放,富于正义感和远大的抱负。
李白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当时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和斗争,使得他对唐王朝的腐朽政治逐渐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开始担忧国家的前途命运。
李白的青年时代,正值唐玄宗统治的“开元之治”的盛世时期。玄宗继位之初,曾有所作为,他大力改革吏治,整顿纲纪,改变了前朝存在的官爵冗滥,奸佞得宠,以及僧尼众多、宫廷荒淫奢侈的腐败风气。同时任命有才干、敢于进谏、肯于负责的姚崇、宋为宰相,改变了过去“重京官,轻外任”的做法,而采取了定期轮换京官和地方官的办法。有着远大政治抱负的李白,决心为国家的繁荣干一番事业。
在李白26岁的时候,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斐长史书》)希望在漫游中,遇到知己的提拔和得到宦途的出路,以实现他平素济国利民的思想。在长期的漫游中,大江南北,北国边疆,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李白42岁时,由其友人、道士吴筠的推荐,才被玄宗召到长安,成为翰林供奉。唐玄宗只不过是把他当成御用文人,要他写些点缀太平的宫廷诗词。此时的唐玄宗已不勤于政事,朝政大事完全由李林甫掌握。李白目睹奸臣当道,忠良受害,政治黑暗的场面,十分苦闷和失望,为国家建立功业的理想和抱负也成为泡影。面对这样的处境,李白并不屈膝低头,他在诗中公开写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也曾“敢进兴亡言”,(《书情赠蔡舍人雄》)与玄宗的腐朽黑暗统治进行过斗争。他鄙视朝廷中的那些腐朽的权贵,对他们嘻笑怒骂,“谑浪赤墀青锁紧”。(《玉过吟》)他因此成了权贵们的眼中钉,为此受到宦官高力士、驸马张泊和杨贵妃等人的谗言诽谤,于天宝三年(744年)为唐玄宗放逐而离开了长安。李白被逐出长安,感到十分愤慨,他在《行路难》一诗中,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抱负不能实现,受权臣恶势力排挤的苦闷心情。但对未来仍抱有幻想,还用“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之句,表达自己仍要为国建功的迫切愿望,并开始了他第二次长期南北漫游的生活。
天宝十年(751年),李白应在北地节度军中任职的友人何昌浩邀请,决定北行幽州。那时候,安禄山已经兼领了平卢、范阳、河东三镇的节度使,其权势日愈强大,蓄意夺取唐王朝的天下。这年的深秋,李白由开封启程,一路上且行且停,途经邺郡(今河北省临漳)、邯郸、广平(今河北省永年),于752年10月到达幽州,并在幽州渡过了一个冬天。在幽州,李白目睹了安禄山的军队,戈戟星罗棋布,人民罹于兵祸,《北风行》一诗记述了北方一妇女对丈夫战死的悲愤心情和凄惨境遇,反映了人民对安禄山的统治不满。李白也感叹自己徒有才干,虽忧念唐王朝的前途,而又报国无门,一筹莫展。
在国家动乱的岁月里,李白“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并以“誓欲清幽燕,不惜微躯捐”(《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郎》),表示以身许国的壮志。安禄山攻破长安以后,他出于爱国热情,参加了镇守南方的李幕府,后来由于争夺帝位的斗争,李被他的哥哥唐肃宗李亨打败,李白也被捕判罪,流放夜郎(今贵州省遵义附近),在流放途中遇赦,回到长江下游。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李白听说李光弼带兵东征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于是又北上参军,不幸路途病倒,62岁的李白于次年死在长江边上的当涂。
李白的诗歌流传后世的约近一千首。李白诗中,不少是揭露和抨击唐朝统治集团的黑暗统治。李白从自己被排挤的切身感受中,更是认识到贤才受辱,开明进步的政治势力受到压抑。李白揭露这种不正常的局面是“群沙秽明珠,众草凌孤芳”(《古风》其三十七)。辛辣地讥讽唐玄宗是“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古风》其十五)在李白的不少诗歌中,对于那些腐朽的封建权贵,反映出一种嫉恶如仇、鄙视权贵的反抗精神。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中国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那争取个性自由、蔑视权贵和同社会抗争的精神,令世人敬佩。他因此获得“诗仙”的称号。
“诗圣”杜甫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些诗句,在我国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作者就是被誉为“诗圣”的唐代大诗人——杜甫。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后迁至河南巩县。他曾在长安东南杜陵附近的少陵住过,故自称“少陵野老”。他曾做过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人称他为杜工部。
杜甫出生于一个诗书世家,祖父杜审言是唐朝武则天时代的著名诗人,父亲杜闲,做过奉天县(今陕西省乾县)的县令。受家庭的熏陶,杜甫7岁时因作《凤凰诗》一鸣惊人。十四、五岁的时候,已经开始和洛阳一些有名的文人交往,成为诗人聚会不可缺少的常客。20岁以后,离开家乡,开始漫游祖国山河,参观了许多名胜古迹。
公元744年,杜甫在长安见到了李白。李白比杜甫年长11岁。当时李白已是举世瞩目的大诗人,杜甫则是刚刚成名。他们互相钦佩,一起漫游河南、山东等地。杜甫写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纪念两人结下的深厚友谊。
杜甫通过多年的游历生活,接触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游览了祖国的壮丽河山,增加了对祖国的热爱。公元746年,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恰逢唐玄宗下令广招天下有才之士。杜甫满怀希望去应考,谁知应考的举人无一及第。原来当朝宰相李林甫怕举人进入宫廷揭发他的罪恶,故意一个不取。杜甫甚是愤懑。这时他父亲去世了。他的生活也由此发生了转折,杜甫为了维持生活,只得投诗求官。唐朝人特别重视诗歌,仕人除参加科举外,向达官贵人投诗,谋求一官半职,也是一条途径。杜甫一连写了“赠起居舍人”、“上韦左相”等诗篇,甚至向皇帝献了三篇赋,虽博得“词感帝王尊”的虚名,仍未得一官半职。
公元755年,杜甫回家探望他的妻儿。回到家中,只听见家中嚎啕声一片,原来他那不满周年的儿子刚刚饿死。杜甫回想起回家路过骊山时,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池内宫弦歌舞、大张宴席,自己一个不纳租税,不服徭役的官僚家庭的孩子尚且被饿死,可知一般百姓的境遇更加悲惨了。想到这里,他奋笔写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其中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成为千古流传的佳句。
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叛军所到之处,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杜甫感受百姓所受灾难,又希望唐朝能尽快平定叛乱,于是写下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等著名诗篇。
公元757年,杜甫逃出长安,直奔凤翔,投奔唐肃宗。此时杜甫衣破露肘,脚穿麻鞋,老瘦不堪。肃宗见他忠心耿耿,任命他为左拾遗,负责对政事提意见。不久,肃宗见他时常批评朝政,给以探亲名义,逐出朝廷。
杜甫把一路上所见所闻,写出一篇五言叙事诗《北征》。诗中记载了阡陌之间,人烟萧瑟,到处是呻吟流血的伤兵难民,怵目惊心。杜甫用诗忠实地记录了这场战乱所造的残败景象,更讳而不言地叙述了人民遭受的苦难。由于杜甫长年生活于百姓之间,了解到他们的疾苦。征兵、征粮,连年战争,逼得百姓家破人亡。诗人悲愤而沉痛地用一首首诗歌,勾画出一幅幅社会历史画图。杜甫著名的“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史》)、“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就是此时创作出的。
杜甫浪迹天涯,访求一个容身的小天地。他先到秦州(今甘肃天水),继又南下同谷,经栈道,穿剑门入蜀,然后到成都定居下来。途中,他写了许多诗,记述其行踪,描绘祖国山河大川,也反映了社会现实。
后来,杜甫在朋友严武荐举下,做了检校工部员外郎和节度使参谋。在成都西郊外的浣花溪营建起一座草堂。在这风景优美的草堂边,他植树栽竹,养鸡养鸭,生活虽艰苦,但能和邻居的农夫交朋友,心情倒也愉快。
这年秋天,秋风怒号,草堂顶上的茅草被卷走。风刚停,雨又下个不停,屋里漏得没有一块干地。在这难眠的长夜,杜甫写下了著名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写道:“安得广厦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想到社会上广大的“寒士”,慷慨激昂地表示,为了天下的“寒士”免于饥寒,他冻死也心甘情愿。
后来,他的好友严武病死,他失去了依靠,只好带着妻儿老小到处奔波。他经过夔州(今四川奉节),走出西川。此时,北方兵荒马乱,江南的朋友也无音讯,他只好以船为家,在湘江上漂泊,生活越来越贫困,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公元770年冬天,诗人杜甫病死在湘江的一条小船上,时年59岁。
杜甫的诗较多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所以他被称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以大量的诗篇,揭露了唐朝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用诗描绘了一个复杂多变的历史时代,深刻地反映了悲惨的社会现实及人民的苦难,所以,人民把他的诗称作“诗史”,把他称作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玄宗与杨贵妃
唐明皇在宰相姚崇和宋的鼎力帮助之下,20年来国泰民安。但是,自从姚崇去世、宋告老还乡,李林甫任宰相以后,“开元之治”就结束了。
开元25年,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武惠妃死了,他十分伤心。那时候,后宫佳丽3000人,玄宗竟没有一个喜欢的。三个月以后,玄宗过生日,习惯上称之为“万寿节”。妃嫔、儿女和文武大臣们照例要给皇上贺礼。行礼一批一批进行,玄宗心情郁闷,只是勉强应付着。轮到儿女们来向他贺节了,忽然,他眼前一亮,发现站在他的第十八个儿子寿王李瑁身边的一个王妃装束的女子,是那样的美丽动人。特别是那双眼睛,顾盼之间,光彩四射。玄宗皇帝怦然心动了,玄宗问高力士:“在李瑁身边那个女子,是寿王妃吗?”高力士回答说:“是的,寿王妃姓杨,叫杨玉环,是陛下和武惠妃替寿王选的妃子。奴才记得她是17岁入寿王府的,今年22岁。”尽管这女人是他的儿媳,可玄宗还是决心把她收为自己的妃子。
高力士给皇帝出主意,说直接把王妃宣进宫来怕人议论,不如表面上让杨玉环到庙里当女道士,暗中接她入宫。玄宗同意了。于是,高力士就去动员杨玉环“出家”。杨玉环不敢抗旨,终于被迫自己请求“出家”了,她“出家”的地点是道观太真宫,是宫廷的庙宇之一,因此杨玉环的道号便叫“太真”。杨玉环坐上一乘轿子,但却没进太真宫,而直奔骊山。那里有一座温泉,叫做华清池,事实上是一座叫温泉宫的离宫,皇帝这时正在那里等她。第二年8月,唐玄宗册立杨玉环为贵妃。那时宫中没有皇后,杨贵妃便成了后宫中最高的妃嫔。
自从杨贵妃入宫以后,受到唐玄宗无比的恩宠。杨贵妃想要什么东西,想吃什么东西,唐玄宗就想尽一切办法弄来。当时荔枝产在岭南(现在广东省)和川东(现在四川省),离长安几千里路,那时候最快的运输工具是马。杨贵妃想吃荔枝的时候,地方官员就派出最善于骑马的人,骑上最快的马,从生产地带着鲜荔枝,一站一站地换人换马,接力传送。荔枝很快就被送到长安皇宫里面。剥开一尝,颜色和味道都还保持着新鲜,一点没变。
唐玄宗把杨贵妃住的地方叫做“贵妃院”,专门给贵妃制作衣料的丝织匠和绣花匠,就有700人之多。皇亲国戚都争着向贵妃进献价值最昂贵的食品,每次进献都是几十盘、上百盘的。皇宫里设有“检校进食使”的官职,专门负责评比各家食品的精美程度。地方官员们更是拼命从老百姓身上搜刮奇珍异宝、新奇玩意和名贵服饰,把它们源源不断地送到长安,贡献给杨贵妃。凡是贡献最多最好的人都升了官,或者从地方上调到长安来作京官。
杨贵妃和唐玄宗纵情享乐之余,不乏有共同的爱好,两人都深爱音乐艺术,真正成为情投意合的知音夫妻了。
唐玄宗多才多艺,精通各种乐器,又会作曲,他击羯鼓的技艺尤为高超。唐玄宗一生参与创作的音乐作品很多,如《还京乐》、《夜半乐》是李隆基为了纪念他所主持的诛杀韦氏集团的宫廷政变而作。唐代歌舞中最著名的要算是《霓裳羽衣舞》,也是唐玄宗创作的。这是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有人说此舞反映的不仅是唐代宫廷宴乐的黄金时代,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历史全貌。可惜,《霓裳羽衣曲》乐谱今已失传。
天宝末年,李隆基整日与杨贵妃沉缅在歌舞之中,不理国事,权落奸臣之手,终于在天宝十四年爆发了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
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玄宗陶醉于已经取得的成就和经济的表面繁荣,不思进取,怠于国事。自从杨贵妃入宫以后,唐玄宗整天和杨贵妃在一起饮酒作乐,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宰相李林甫和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乘机把持朝政。他们专权自恣,排除异己,搜刮民财,广收贿赂,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这就给安史之乱造成可乘之机,加速了安史之乱的爆发。
“安史之乱”指的是安禄山、史思明反叛唐玄宗的一次内乱。安禄山是混血胡人,通晓6种蕃语,史思明是他的同乡,两人在一起长大,在一起当过互市郎(唐代边疆与少数民族贸易中的经纪人),后来又都在幽州节度使(管辖今北京市一带地区)张守部下当军官。
安禄山对上司惯于溜须拍马,逢迎谄媚。有一次,张守对他说:“你什么都好,就是长得太胖,让人看了不太喜欢。”安禄山诚惶诚恐,以后吃饭就只吃半饱。张守听说了很感动,干脆将他收养为义子,并且越发重用他。每当朝廷派人来边镇办事,安禄山就送上重重的贿赂。这些人回去以后,自然要在唐玄宗面前称赞安禄山。唐玄宗听了,认为安禄山是个人才,提拔他当了平卢节度使(管辖今辽宁锦州西)。
安禄山不满足于已经得到的权位和势力,还想爬上更高的位置。他于是就挖空心思来进一步博得唐玄宗的欢心,取得唐玄宗的信任。有一次,安禄山上殿给唐玄宗进献珍宝,跪在台阶下假惺惺地说:“我生自蕃戎,皇上对我这样信任,我没有什么可效劳陛下的,但愿为陛下献身。”唐玄宗信以为真,对他很是怜爱。为了进一步取得唐玄宗的信任,安禄山竟厚颜无耻地拜年轻的杨贵妃为“干娘”,以后每次进朝,他都先拜见杨贵妃,再朝见唐玄宗。唐玄宗贵怪他为什么不先向自己朝拜,安禄山取宠地说:“我们胡人都是先拜母后拜父的。”唐玄宗越发觉得他憨厚可爱。
安禄山深知唐玄宗好战喜功,就多次使用阴谋诡计,诱骗和坑杀了成千上万的奚人和契丹人,或者把他们押送到京城献俘,或者割下他们的脑袋去报捷。为了迎合唐玄宗和杨贵妃奢侈享乐的欲望,安禄山把从各地搜刮来的奇禽、异兽、珍宝、玩物络绎不绝地派人送到长安的皇宫中。
安禄山的心思果然没有白费。天宝九年(公元750年),唐玄宗封安禄山为东平郡王,这是唐朝开国以来封给胡人的最高爵位。唐玄宗还下令在京城里给安禄山建造了极其豪华的府第。有一年安禄山生日,唐玄宗和杨贵妃赏他许多价值昂贵的衣服和宝器,并煞有介事地为他们的干儿子洗礼。就在这种种活动中,安禄山对唐玄宗的荒淫昏聩,对唐王朝政治上的腐败,军事上的虚弱,了解得十分清楚。他那向上爬的欲望,就一步步地发展成为发动叛乱、起兵灭唐的野心。
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安禄山把一个心腹部将留在长安城里当坐探,随时把朝廷中的动静密报给他,为叛乱进行准备。他以范阳(今北京市西南)为根据地,在城北建筑了一座雄武城,广招兵马,制造武器,屯储军粮。他还从部将中提升了500多人任将军,2000多人任中郎将,用这种办法来收买人心,培植叛乱的爪牙。最后,他从亲信当中挑选了史思明等人,充当谋士和心腹,作为指挥叛乱的核心力量。
安禄山叛乱的迹象逐渐明显起来,朝廷的一些大臣和其他一些节度使也逐渐察觉到了。他们多次提醒唐玄宗,要玄宗采取措施,加强防范。宰相杨国忠更是视安禄山为眼中钉肉中刺,多次奏明玄宗,说安禄山要谋反。可是玄宗怎么也不相信,反倒说:“安禄山这个人,我待他不薄,他怎能反叛我呢?咱们东边和北边的边境,还要靠他来守,你们不必多担心。”
眼见着安禄山的势力逐渐壮大,统率着重兵18万人,占当时边镇军队1/3还多,杨国忠感到自己的宰相交椅已经岌岌可危了。他一方面加紧在唐玄宗面前游说,另一方面暗中查询安禄山安插在京城的探子。杨国忠查出了安禄山派在京城的探子,并处死了他们,这下激怒了安禄山。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10月,安禄山派到京城奏事的一个官员从长安回到范阳,向安禄山密报朝廷的情况。安禄山与心腹密谋之后,召集他的15万大军,出示了一份据说是使者带回来的圣旨,宣称:“有圣上密旨,令禄山带兵入朝铲除杨国忠!”11月初一,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发兵15万,号称20万,在范阳举行反叛,向长安方面进发,揭开了“安史之乱”的序幕。
腐朽的唐王朝在军事上毫无准备,既无可用之兵,又无可用之将,只好命大将封常青、高仙芝招收市井无赖之徒,前往抵抗,但新招之兵,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安禄山连败唐军,一路攻陷陈留、荥阳、洛阳,直逼长安。
叛军得逞的消息接二连三地传到长安,这时候,唐玄宗才相信安禄山是真的反叛了。他匆忙调兵遣将,部署平定叛乱,可是这临时凑起来的部队,仓促上阵,哪里是叛军的对手?尤其是潼关失守后,长安失去了最后一道屏障。
杨国忠主张出逃蜀中,于是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和一些皇亲大臣出走四川。行至马嵬驿时,随行军士鼓噪不前,骚乱中杀死了杨国忠,并强迫唐玄宗杀死杨贵妃。玄宗无可奈何,忍痛派人缢死了杨贵妃。随后,唐玄宗跑到四川成都去了,安禄山军队占领了长安。
安禄山的军队十分残暴,每到一处,就抢掠民财,烧毁房屋,甚至把杀人当作儿戏。叛军进入长安后,即纵兵大抢3天,长安成了一片火海。在安禄山军队的暴行下,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城镇村庄,变成了一片瓦砾废墟。
唐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唐玄宗退位,太子李亨即位,改元至德,帝号为肃宗。他任用郭子仪等大将,调集了西北各路军队,准备反攻长安。公元757年,安禄山集团发生内讧,他的长子安庄绪本应为太子,但安禄山却想立夫人段氏生的儿子为太子,为此安禄山被其长子安庆绪杀死。唐军趁机收复长安、洛阳。安禄山留守河北的大将史思明也暂时投降了唐军。
公元758年,唐朝正打算消灭史思明力量,史思明又起兵反叛,占据魏州(今河北大名)。同年,唐肃宗派郭子仪等20万大军围邺城(今河南安阳),史思明带兵直趋邺城,援助被围的安庆绪,打败了唐军。史思明胜利后,乘机杀了安庆绪,自己当了皇帝。接着史思明又攻陷洛阳。不久,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所杀。安史集团内部的争权残杀,使力量大为削弱。唐军趁势收复洛阳。
公元762年,唐肃宗死,子李豫继立,是为代宗。代宗调集各路兵马又借回纥骑兵,以其子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以仆固怀恩为副元帅,率军相继收复洛阳、河南等地。
公元763年初,史朝义手下的几员大将先后投降了唐朝,史朝义走投无路,穷赎自杀(也有人说是被部将诱杀)。至此,历时8年的安史之乱终告结束。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社会矛盾发展的集中表现,是唐中叶统治阶级内部、地方节度使与中央政府争夺最高政权的斗争。它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安史之乱”使黄河中下游的人民受到了空前浩劫,北方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社会阶级矛盾进一步加深,唐王朝中央集权力量也大为削弱。唐中央已无力控制全国。参加平叛的节度使,割据一方,拥兵自重,全国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唐中央内部,出现了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政治更加腐败。
颜杲卿骂贼
在安禄山带叛军南下危急的时刻,首先起来打击叛军的是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
颜杲卿本来是安禄山的部下。安禄山发动叛乱以后,颜杲卿就准备反抗。叛军到了藁城(在今河北省,藁音ɡǎo)的时候,颜杲卿已经招募了一千多名壮士。他知道自己力量不够,不能跟安禄山硬拼,就跟手下的官员袁履谦向叛军假投降。安禄山仍旧让他守常山,但是心里不放心,一面把颜杲卿的儿子、侄儿带到军营里做人质,一面派了一个叛将守在井陉关(在今河北井陉)。
安禄山渡过黄河,攻下洛阳之后,颜杲卿决心起兵,他的堂弟平原(今山东平原)太守颜真卿也招募了一万多人马,派人跟颜杲卿联络,要他攻占井陉关,截断安禄山的后路。
颜杲卿打听到守井陉关的叛将是个糊涂的酒鬼,就假传安禄山的命令,派人带了美酒好菜去慰劳他,等叛将喝得酩酊大醉的时候,把叛将杀死,占领了井陉关。唐军士气振奋,第二天又接连活捉了两名叛将。颜杲卿派人分头到河北各郡去告诉官吏说:现在朝廷派出三十万大军讨伐安禄山,已经出了井陉关,早晚就到河北各郡了。受安禄山胁迫叛变的,趁早投降,可以受到重赏;如果顽抗,罪加一等。
河北各郡官员一听到安禄山站不住脚,都纷纷响应颜杲卿。河北二十四个郡,有十七个郡又站到唐军一边来。
安禄山正准备向潼关方向进兵,一听到河北各郡都响应颜杲卿,后方不稳,只好改变主意,回到洛阳。他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派大将史思明、蔡希德各带一万人马分两路攻打常山。
颜杲卿虽然打了几个胜仗,但是起兵只有八天,常山周围的防御工事都没修好,兵力又少,无力抵抗。叛军到了常山城下,颜杲卿派人到太原去求援,但是太原守将王承业不肯出兵。
史思明叛军把常山紧紧围困,颜杲卿带领常山军民拼死抵抗了四天,城里粮食断了,箭也完了。常山终于陷落在叛军手里。史思明纵容叛兵杀害了一万多常山军民,又把颜杲卿、袁履谦抓起来,押送到洛阳去见安禄山。
安禄山命令兵士把颜杲卿押到他跟前,责问颜杲卿说:“你本来只是个范阳小官,我把你提拔为太守,为什么反叛我?”
颜杲卿怒气冲冲地骂着说:“你是一个牧羊的小子,国家让你做了三镇节度使,有哪点对不起你?我为国除奸,恨不得斩你的头,叫什么反叛?”
安禄山恼羞成怒,要左右兵士把颜杲卿、袁履谦拖到一座桥边的柱子上缚起来,使用残酷的刑罚折磨他们。
颜杲卿神色凛然,一面忍受着酷刑,一面仍旧痛骂安禄山。叛军兵士用刀割了颜杲卿的舌头,颜杲卿满口鲜血,还发出含糊的骂声。
袁履谦看到颜杲卿受刑的惨酷情景,气得自己咬碎舌头,连血带舌喷在旁边一个叛将的脸上。
颜杲卿、袁履谦骂不绝口,一直到他们咽气。颜杲卿从起兵到失败,虽然只有十几天,但是他们的抵抗,拖住了叛军的兵力,为唐王朝调兵遣将争取了时间;他们的誓死抵抗的精神,鼓舞了更多的人抗击叛军。
颜杲卿被杀后一个月,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率领步兵骑兵一万多人、太原弓箭手三千人出兵井陉关,打退叛军,收复常山。接着,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也带领精兵到常山和李光弼会合。河北的一些百姓受尽安禄山叛军掳掠的痛苦,听到郭子仪、李光弼大军打过来,就参加了大军队伍。郭、李两支大军兵强马壮,士气旺盛,接连打击安禄山叛军。河北十几个郡重新回到了唐军手中。
马嵬驿诛杨门
公元755年冬,安禄山以奉皇帝密旨讨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誓师起兵,带领三镇兵15万人,南下攻唐。中原一带已经多年没有发生战争,内地很多州县都无兵可用。叛军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在河北平原上进发,一路上烟尘滚滚,战鼓惊天动地。叛军所经之地,官兵望风瓦解。各地官吏,有的弃城逃命,有的出城迎降。唐玄宗对安禄山毫无防范,等到叛敌大举进军,才仓促布置抵御。但新招募来的唐军根本不是叛军的对手。安禄山挥师长驱南下。很快渡过黄河。不到3个月,一路攻陷了陈留、荥阳、洛阳等地。公元756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建元圣武,并乘势派兵进逼潼关,企图一举占领西京长安。
潼关地势险要,是西京长安的门户。唐玄宗派大将哥舒翰领兵守潼关,安禄山则派叛将崔乾佑攻打潼关。叛军在潼关外屯驻半年,无法攻打进去。宰相杨国忠疑忌哥舒翰手握重兵,就奏请玄宗命令哥舒翰出兵收复失地。哥舒翰、郭子仪、李光弼等大将都坚持说潼关为兵争要地,必须固守,大军切不可轻出。可是玄宗和杨国忠更加猜忌,接连派宦官催逼哥舒翰带兵出潼关。哥舒翰明知必败,捶胸痛哭一场,迫不得已率兵出关,在灵宝县西遇叛军伏兵,一战大溃,几乎全军覆没,哥舒翰也成了俘虏。
公元756年夏6月,叛军进入潼关。长安顿时混乱不堪。形势急迫,杨国忠慌忙跑进皇宫,向皇帝提出“幸蜀”的建议。玄宗还在犹豫,因为不到万不得已,他还不愿作一个流亡皇帝。他吩咐杨国忠,让他召集百官会议,听听大臣们的意见。大臣们齐集朝堂,不少人惶恐不安,有的连眼泪也淌了下来。大家闭口不言,实际上大家都没有办法可想了。
一天晚上,72岁高龄的玄宗皇帝,终于经不住贵妃和3位夫人的缠磨,答应去四川避难。杨国忠秘密宣召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带他的左右龙武军2500人,前来护驾。杨国忠赏给将士们大量财帛,等到黎明时分,悄悄打开皇宫西门延秋门,潜行出走。随玄宗同行的除贵妃和韩国、虢国、秦国三夫人及杨国忠夫妻外,只有住得近的妃嫔、皇子、公主和皇孙。偌大的皇宫,那些住得偏远的妃嫔、皇孙和公主,来不及通知他们,就都丢弃不管了。
一行人经过威阳桥,第二天傍晚来到马嵬(音wéi)驿(今陕西兴平县西)。这儿的驿使和百姓都已不见踪影。玄宗等人住进驿馆,将士们则在外露宿。将士们走了一天,又累又饿,一个个口吐怨言,愤愤然喧嚷着要杨国忠算帐。那时正有几名吐蕃使者,来京办事,路过这里遇到杨国忠,站在驿馆外面谈话。有个军士故意喊:“杨国忠勾结吐蕃,想谋反啦!”一时士兵们齐声喊起来,有的就向杨国忠奔去。
杨国忠见事不好,急忙跑进驿馆西门。几名兵士追进去,杀了杨国忠,把他的脑袋用枪尖挑着,走了出来。军士们大声喊好。之后,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秘密启禀太子李亨,诛杀了其他几个宠臣。事后,众军士仍聚而不散。玄宗派高力士出去,询问为何不散。众人对答:“国贼还活着!”言下之意,玄宗身边的杨贵妃也应诛杀。
玄宗无可奈何,这位72岁的老皇帝,此时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已经没有能力再来保护他深爱着的杨贵妃。玄宗被迫下了决心,他声音颤抖地对高力士说:“这件事就由你处置吧,只要不用刀剑才好……”
高力士答应一声,然后用罗巾一条将亘古少有的美人杨玉环勒死了。这年杨贵妃38岁。
杨贵妃的三姐虢国夫人见事不妙,忙拉着嫂子——杨国忠的老婆和儿子,小侄儿隐藏在马嵬坡的草丛中。等士兵走了之后,这四人连夜向西逃跑。虢国夫人一行逃了几天,来到陈仓(今陕西宝鸡市),在城外小饭店买饭吃。有人发现他们行踪可疑,便报告了县令薛景仙。薛县令带领役吏将已逃离小饭店的四人追上,弄清身份后,将虢国夫人杀死。
马嵬驿事件不久,玄宗让位给太子李亨,自己当了太上皇。太子李亨被当地百姓挽留下来主持朝政,李亨从马嵬驿一路收拾残余的队伍北上,在灵武(宁夏武西南)即位,这就是唐肃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太上皇李隆基病故,终年78岁,他当了44年皇帝。
张巡胆略过人
唐玄宗逃出长安后,安禄山叛军攻进长安。郭子仪、李光弼听到长安失守,不得不放弃河北,李光弼退守太原,郭子仪回到灵武。原来已经收复的河北郡县又重新陷落在叛军手里。
叛军进潼关之前,安禄山派唐朝的降将令狐潮去进攻雍丘(今河南杞县)。令狐潮本来是雍丘县令,安禄山占领洛阳的时候,令狐潮就已经投降。雍丘附近有个真源县,县令张巡不愿投降,招募了一千多壮士,占领了雍丘。令狐潮带了四万叛军来进攻。张巡和雍丘将士坚守六十多天,将士们穿戴着盔甲吃饭,包扎好创口再战,打退了叛军三百多次进攻,杀伤大批叛军,使令狐潮不得不退兵。
第二次,令狐潮又集合人马来攻城。这时候,长安失守的消息已传到雍丘。令狐潮十分高兴,送了一封信给张巡,劝张巡投降。长安失守的消息在唐军将士中传开了。雍丘城里有六名将领,看看这个形势,都动摇了。他们一起找张巡。张巡是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答应明天跟大伙一起商量。到了第二天,他召集了全县将士到厅堂,把六名将领喊到跟前,宣布他们犯了背叛国家、动摇军心的罪,当场把他们斩了。将士们看了,都很激动,表示坚决抵抗到底。
叛军不断攻城,张巡组织兵士在城头上射乱箭把叛军逼回去。但是,日子一长,城里的箭用完了。为了这件事,张巡在焦虑之中有了一个主意。
一天深夜,雍丘城头上隐隐约约有成百上千个穿着黑衣服的兵士,沿着绳索爬下墙来。这件事被令狐潮的兵士发现了,赶快报告主将。令狐潮断定是张巡派兵偷袭,就命令兵士向城头放箭,一直放到天色发白,叛军再仔细一看,才看清楚城墙上挂的全是草人。那边雍丘城头,张巡的兵士们高高兴兴地拉起草人。那千把个草人上,密密麻麻插满了箭。兵士们粗粗一点,竟有几十万支。这样一来,城里的箭就不用愁用光了。
又过了几天,还是像那天夜里一样,城墙上又出现了“草人”。令狐潮的兵士见了又好气,又好笑,认为张巡又来骗他们的箭了。大家谁也不去理它。哪儿知道这一次城上吊下来的是张巡派出的五百名勇士。这五百名勇士乘叛军不防备,向令狐潮的大营发起突然袭击。令狐潮要想组织抵抗已经来不及了,几万叛军四下里乱奔。
令狐潮一连中计,气得咬牙切齿,回去后又增加了兵力攻城。张巡派他的部将雷万春在城头上指挥守城。叛军看到城头出现了一个将领,就放起箭来。雷万春没防备,一下子脸上中了六箭。他为了安定军心,忍住了疼痛,动也不动地站立着。叛军将士认为张巡诡计多端,这一次一定又放了什么木头人来骗他们。
后来,令狐潮从间谍那里得知,那个中箭后屹立不动的“木人”就是将军雷万春,不禁大吃一惊。令狐潮在城下喊话,请张巡见面。张巡上了城头,令狐潮对他说:“我看到雷将军的勇敢,知道你们的军纪确实严明。但是可惜你们不识天命啊!”
张巡冷笑一声回答说:“你们连做人的道理都不懂,还谈什么天命!”说着,就命令将士出城猛冲过去。令狐潮吓得拨转马头没命地逃跑,他手下的十四个叛将,都被张巡将士活捉了。
自那以后,令狐潮屯兵在雍丘北面,不断骚扰张巡的粮道。叛军经常有几万人,张巡的兵不过一千多,但是张巡瞅准机会就出击,总是打胜仗。
过了一年,睢阳(今河南商丘,睢音suī)太守许远派人向张巡送来告急文书,说叛军大将尹子奇带领十三万大军要来进攻睢阳。张巡接到告急文书,赶紧带兵到睢阳去。
睢阳太守许远地位比张巡高,但是他知道张巡善于用兵,智勇双全,就请张巡指挥守城。叛将尹子奇带了十三万人攻城,张巡、许远的兵力合起来才六千多人,双方兵力相差很大。张巡带兵坚守,和叛军激战十六天,俘获敌将六十多人,歼灭敌军二万多人,使尹子奇不得不退兵。
过了两个月,尹子奇得到了增援兵力,又把睢阳城紧紧围住,千方百计进攻。张巡虽然接连打了几次胜仗,但是叛军去了又来,形势越来越紧急。
一天夜里,张巡叫兵士敲起战鼓,号令整队。城外的叛军听到城里的鼓声,连忙摆开阵势,准备交锋。等到天亮,还没见唐军出城。尹子奇派人登上高处眺望,只见城里静悄悄的,一点动静都没有,就命令兵士卸了盔甲休息。许多叛军将士紧张了一夜,一倒在地上就呼呼地睡着了。
正在这时候,张巡和雷万春、南霁云等十几名将领,每人带领五十名骑兵,打开各城门杀出来,分路猛冲敌营。叛军没有防备,阵势大乱,又被唐军杀了五千多人。
张巡想在尹子奇出阵指挥的时候,射杀尹子奇。但是尹子奇是个狡猾的家伙,平时上阵,总让几个将领伴随着。他们穿着一色的战袍,骑着同样的战马,叫唐军没法辨认出哪个是主将。张巡想出了一个办法。有一次在两军对阵的时候,张巡叫兵士把一支用野蒿削成的箭射到敌阵里,叛军兵士拾到这支箭,以为城里的箭已经使完了,高高兴兴地拿着箭报告尹子奇。
尹子奇刚刚把蒿箭接到手里,城头上的张巡看在眼里,立刻吩咐身边的南霁云对准尹子奇射箭。南霁云本来是个好箭手,他一箭射去,不偏不倚,正射中尹子奇的左眼。尹子奇捂住脸,大叫一声,跌下马来。张巡下令出城冲杀,又打了一个大胜仗。
尹子奇瞎了一只眼睛,哪里肯罢休。他回去养了一阵子伤,又带了几万大军,像箍铁桶一样把睢阳围住。城外的兵越聚越多,城里的兵越打越少。到后来,睢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