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之商,不是简单的算计,也不是单纯的守摊,而是大出大进,大利大市,人恪商德,城得商机,品铸商魂,街涌商流,反正,把个商气酝酿得喷香扑鼻,把个商埠打造得有模有样,不管是地道的商业街,还是正宗的大洋行,每家每户,都从里到外透着精明,从上到下都藏着文化。
天津的脚步也印证了这几个阶梯:漕运而兴,开埠而活,工业而厚,商聚而旺,每一处繁华都是扎实而具体的,而且由点散面,辐射得周边也一同热闹起来。
天津之商气,首在估衣街。
明初设卫以来,天津一直是通衢大邑,人杂五方,素称“畿南花月无双地,蓟北繁华第一城”。因而衣食住行,风月霓虹,无不竞奢糜丽。繁中之繁在何处,清代诗人有分晓:“繁华要数估衣街。”估衣街,地处红桥区北门东,乃昔日集中出售服装之所,天津服装业的启蒙、发展与鼎盛均可在此找到答案。
天津典籍里有踪可寻的老商业街,也数估衣街。《元史·海运编》里曾提到杨村马头。清初《天津卫志》中更是屡屡提到马头渡等地名。马头渡地居现在的北大关桥址。由此推断,元明时天津卫的繁华商业街便是马头东街,也就是而今的侯家后中街、估衣街一线。明代天津巡抚李继贞被天津人崇祀而建有祠堂。据民国《天津县新志》编撰人高凌雯考证,李继贞祠堂即在马头东街。李氏祠堂是清代万寿宫(今北马路北门东小学),学校前门原在今估衣街上(后移至北马路)。人证物证俱在,马头东街就是今天的估衣街。
估衣街西口,立有一面牌楼,上写“沽上市廛”四字。沽,指天津旧有七十二沽(沽者,小水也),“沽上”一直是天津的代称。两百年前,清代文人李慈铭(莼客)来津,常到估衣街游玩,在其《越缦堂日记》中,他描写这条街“廊舍整洁”,“几及二里”,繁华绝似“吴(苏州)之阊门”。
旧时的天津民谣唱得好听:“估衣街,一里长,裘皮店来绸缎庄。旧衣花上几个子儿,皮衣只有八块洋。谦祥益,瑞蚨祥,都在北方响当当。喜事来买好绸缎,白事买走寿衣裳。”估衣街东起大胡同,西至北门外大街,中与影院街、通衢胡同、东坊楼胡同、金钟桥大街、归贾胡同、万寿宫胡同、耳朵眼胡同、五彩号胡同等街巷相交,全长710米,宽6米。
估衣街上商铺林立,名号云集,是个“高消费”的处所,曾有“估衣街里赵洪远,一饭寻常费万钱”的说法。天津餐饮界赫赫有名的老“八大成”(八家字号中含“成”字的大饭庄:如“聚合成”),也大都选址估衣街归贾胡同或侯家后。
不过,热闹的推杯换盏只是估衣街红火的一个侧影。真正美名传世的还是它的服装店和绸缎庄。一份1937年前的统计表明,估衣街(东到锅店街)上开设的绸布绵纱呢绒布庄、裘皮商及服装商店(包括内局货木栈)就有:谦祥益、敦庆隆、元隆、瑞蚨祥鸿记、华祥、瑞蚨祥、绵章、宝丰、崇庆、万聚恒、庆德成、益庆和、怡庆、德益栈、同丰裕、义丰厚、德益成、庆利恒、义聚恒、宝昌、西裕兴、庆祥、天顺成、裕兴文、毓盛长、荣馨、裕盛永、庆丰、荣庆、大庆元、永康、新丰泰、瑞森祥、义信成、公益、庆盛恒、恒祥公、大丰泰、鸿生义、恒利、东泉盛、永聚成、四合元、篮生祥、德源、瑞兴、同益、广兴永、华泰、聚源德、德源、益合、恒兴德、宝顺合、万兴厚、祥记、文兴顺、华盛、义兴合、信达永、德茂成、毓成斋、宝元隆、顺兴德、益生、春泰、恒泰庆等。这些诗一般好听的名字连缀起来,勾勒出一幅绫罗绸缎、锦衣玉食的生活场景。
其实,估衣街的兴盛,并不都是靠光鲜的新装,而是式样繁杂的估衣,也就是旧衣服。清代崔旭在道光四年(1824)写有这样一首《估衣街竹枝词》:
衣裳颠倒半非新,
挈领提襟唱卖频;
夏葛冬装随意买,
不知初制是何人。
这首诗有情有景,再现了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繁华,很多人肯定是奔着旧衣裳的便宜来的。当时的天津,当铺满街(“四十八家当店齐”),家境大起大落司空见惯(天津有“富贵无三辈”之说),为了应急,尽管是刚刚缝制的鲜衣华服,也只好送进当铺,但是时间久了没钱赎回,衣服便成了死当,任由当铺处置了。
本来挺好的衣服,一到了当铺,身价暴跌,按堆儿编号外卖,还要敞开嗓子吆喝着:“这一件皮袄呀,把它卖了吧!”在那歌曲似的旋律中,买主不厌其烦地讨价还价。诗中所言“唱卖频”说的就是这样一种情景。至于那些来历无考的旧衣服,自然是“不知初制是何人”了。
估衣街的兴盛,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它地处海河及五大支流汇合处,漕粮、盐运的大批货船都在南运河靠岸。估衣街南邻北马路,北靠南运河南岸。西临北大关,直对竹竿巷,斜对针市街。东口可达大胡同,沿大经路(今中山路)可通北站;也可过毛贾伙巷,到宫北大街。中间有归贾胡同、金店胡同,可与侯家后、鸟市、小马路、鱼市一带沟通。这里水陆八达,四方口音谈兴皆浓,旺盛的人气自不待言。
五十多年前,一进腊月,估衣街商铺的橱窗一齐摆出吉庆福瑞的精致陈列,可圈可点的有,泰和公瓷店陈列的景德镇出产的福、禄、寿“三星”像;满面堆笑、身上拥满童子的弥勒佛;大丰泰皮货庄布置了北国风光的深山雪林,将虎、豹、狐、羊和松鼠标本点缀其间,仿佛一个鲜活的动物世界……
可惜的是,有“繁华要数估衣街,宫南宫北市亦佳”美誉的商业中心,1900年,被八国联军的炮火轰成一片焦土,城墙也被拆毁。而海河两岸的外国租界,竟然达到八个之多。大关河沿、侯家后、北门外的繁荣景象从此一去不返。
时尚是永远存在的,名牌是长期追逐的。很早,京津一带就有“头顶盛赐福(帽子),脚踩内联升(鞋子),身穿瑞蚨祥”的说法,这样的一身名牌,在当时,就是体面的象征。
对面料有些研究的时尚一族都知道有个“瑞蚨祥”,但是,这匾清代书法家李林庠正楷书写的字号到底是个什么意思,恐怕没有谁说得清楚。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瑞蚨祥”典自“青蚨还钱”。“蚨”乃远古南方的一种神虫,又称鱼伯,通常是一母一子相依为命。这种小虫有特异功能,就是如果有人把它孩子偷走,做母亲的必定知道它的去向,而且孩子也能自己飞回来。熟悉了它的这个习性,时人就拿81文铜钱抹上母亲的血,再拿81文铜钱抹上孩子的血,放到市场上流通,结果,这些钱,去而飞归,本利皆收。青蚨代表铜钱,老板巧取店名瑞蚨祥,就是希望借祥瑞之风,倚仗着能生鑫钱的青蚨,给主家带来滚滚的财源。
瑞蚨祥是山东人孟鸿升在津开设的“八大祥”绸缎庄的一支,开业于1908年,店址先是选在北门外竹竿巷,后来又在锅店街、估衣街等处开设分店。瑞蚨祥向以字号大、历史长、店堂宽著称,里面雕梁画栋,品位独特。
瑞蚨祥初创时期的平纹布几十年畅销不衰。这种布选用上好白坯布染制而成,漂染工艺相当严格。刚出染坊的布匹严禁上市,必须包捆好在布窖里存放半年以上,待染料慢慢浸透每根纱线方可出售。这种工艺叫“闷色”。虽然这么做影响资金周转,但经过闷色的布缩水率低,布面平整,不易褪色,所以瑞蚨祥一直不敢懈怠,赢得了诚信的口碑。
瑞蚨祥的皮货也是名声在外。1930年前,始终坚持派员赴河北张家口、顺德和山西交城采购,海龙、水獭、猞猁、紫貂、滩羊皮等皮货精品应有尽有。四五千元的貂褂、千余元的海龙领子,最好的金丝猴、玄狐、白狐等稀有皮货,京、津两地仅仅瑞蚨祥独有。
瑞蚨祥善于借船出海,不惜占压资金,从名厂定织产品后,织上“瑞蚨祥监制”字样,显示实力,撒播名气,最高峰时,店内经营的品种将近2000种。
美国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公司创始人山姆·沃尔顿生前曾说:“我创立沃尔玛的最初灵感,来自中国一家古老的商号,它是世界上最早的连锁经营企业。”沃尔顿所说的古老商号就是瑞蚨祥。
瑞蚨祥当年的货场分为前柜、二柜和楼上三大部分,前柜卖青、蓝、白布,二柜卖中高档布匹,楼上卖丝绸、皮货等高档商品。瑞蚨祥还有一个无法磨灭的印记,那就是它提供了天安门广场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的面料。
从落成那天起,劝业场就是天津商业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