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9日)
为进一步破解赣南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上的制约,促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加快发展,打造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建议将赣州市管辖的18个县(市、区)中的兴国、宁都、于都、安远、会昌、寻乌、瑞金、石城和抚州市管辖的广昌县(1982年前也归赣州地区管辖)划出组建瑞京市,赋予地级市的行政管理权限,举全国之力打造中央苏区“红色故都、绿色家园”板块,探索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新途径,大力促进赣南东部地区快速崛起。
一、瑞金政治地位突出、历史贡献巨大,设立地级瑞京市有利于凸显瑞金的历史地位,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一)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首都。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以瑞金为中心的赣南、闽西大地开辟了中央革命根据地。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叶坪召开,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等法律法规,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先后辖全国13块较大的苏区,管辖了全国40余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约3000万人口。“一苏大会”后,瑞金改为“瑞京”,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首都。瑞金划属“中央直属县”,下设15个区苏维埃政府,邓小平作为瑞金县委第三任书记成为首任“京官”。1934年1月21日至2月1日,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沙洲坝中央政府大礼堂召开,通过了《关于国徽国旗及军旗的决定》。从1931年11月至1934年10月,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中央党、政、军、群机关驻扎在瑞金。至今,瑞金仍保存着33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0多处革命遗址、1万多件珍贵革命文物,成为全国革命遗址、革命文物遗留最多的县(市)。曾有专家以“上海建党,开天辟地;南昌建军,惊天动地;瑞金建政,翻天覆地;北京建国,改天换地”精辟概括了瑞金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苏区时期,瑞金为革命事业奉献了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付出了震撼人心的巨大牺牲。瑞金人民以极大的革命热情,义无反顾参战支前,倾其所有奉献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为支援革命战争、巩固和保卫苏维埃政权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年只有24万人口的瑞金,共有11.3万人参军支前,5万多人为革命捐躯,其中1.08万人牺牲在红军长征途中,瑞金有名有姓的烈士17166名,占当年全县总人口的7.2%。中央苏区时期,瑞金人民积极组建瑞金模范师、红军工人师等充实红军力量,获得中革军委授予的“扩红突击模范县”的称誉,涌现了沙洲坝杨荣显一家“八子参军,壮烈牺牲”的感人事迹。瑞金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全国红军统帅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驻地,全县的祠堂、庙宇、禾坪、群众调剂出来的屋舍,都成了“公家”的办事、办学、住宿、操练、娱乐之所。为支持革命战争和红军战略性转移,1932年至1934年间,瑞金人民一共认购革命战争公债和经济建设公债78万元,是21个中央苏区全红县中认购公债人均数量最多的县;此外,支援粮食25万担、捐献银器22万两(人均1担谷、1两银),连同存在苏维埃国家银行瑞金支行的2600万银元,全部无私奉献给了中国革命。一个地方为中国革命做出如此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全国罕见,震撼人心。
(三)苏区时期,我党在以瑞金为核心的中央苏区开展了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探索了治国建政之路,造就了大批革命骨干。在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建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了适应革命战争的国家机构和机制,卓有成效地进行了管理国家的伟大实践和理论探索。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等新中国第一、二代领导人的大多数在瑞金得到了历练,开国元帅中除徐向前之外的九位,开国大将中除王树声、徐海东之外的八位,以及1966年以前授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中的35位上将、114位中将和440位少将(其中瑞金籍将军13名)共606位将帅,当年都在瑞金战斗、工作和生活过。2001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中华苏维埃政府的建立是我们党建立人民政权的探索和尝试,它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各根据地、各部分红军的中枢指挥作用,扩大了党的影响,也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地建设,以及后来新中国政权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培养了大批领导骨干和组织、管理人才。”
(四)瑞金是苏区精神的主要发源地和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形成地,孕育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领导创建中央苏区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实践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行深入思考和创新实践,先后撰写了《反对本本主义》、《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光辉篇章,提出了对中国革命道路及其斗争规律的一系列独特认识。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活的灵魂以及许多重要理论观点都源于此、成于斯。包括瑞金人民在内的苏区军民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是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源泉,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七大概括的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皆渊源于党在苏区时期的伟大实践。毛泽东思想的创立、苏区精神的孕育、党的群众路线和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形成,为中国革命发展以及新中国政权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综上所述,瑞金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了巨大牺牲和特殊贡献。胡锦涛同志在视察中央苏区时提出:“在革命战争年代,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和新中国建立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重大贡献。帮助老区加快发展、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以瑞金为中心的赣南苏区,是我党探索建政之路的摇篮,其发展的每一步都备受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瑞金的发展不仅仅是一县一市的发展,其发展前进的每一步,都产生着巨大的政治影响。要彻底改变瑞金贫困落后面貌,既需要瑞金老区人民奋发图强、艰苦拼搏,更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设立地级瑞京市,有助于凸显瑞金的政治历史地位,加快提升瑞金革命老区发展形象。
二、瑞金等赣南东部县市经济社会发展落后,设立地级瑞京市,有助于加快改善赣南革命老区落后面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新中国成立至今,瑞金作为归江西省赣州市管辖的一个县,尽管中央和省内外对当地多有照顾,但限于区域客观发展条件,经济社会一直处于落后状态。瑞金经济发展已远远落后于我国其他著名革命老区,与西部最落后的地区处于同一层面。2011年瑞金人均生产总值仅分别为延安的22%、遵义的76%、井冈山的46%、红安的90%、百色的67%和临沂的44%,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延安的6%、遵义的44%、井冈山的36%、红安的64%、百色的57%和临沂的90%。2011年瑞金人均生产总值仅为西部地区的42%,比处于西部地区最后一位的贵州省还要低4632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仅相当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的37%,比西部最后一位的西藏自治区还低386元。同时,由于长期投入不足,公共服务设施欠账多,群众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瑞金无水利设施或因水利工程不配套不能正常灌溉的农田均占全市农田的近1/4,有86%的行政村未通自来水,60%的农村人口处于不安全饮用水状态,54个自然村未通电。瑞金仍有贫困人口12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2.9%,有8%的农村人口依靠国家低保补助生活,53%的农村家庭仍然生活在土坯房中。相邻的石城、寻乌两县财政收入分列江西省倒数第一和第二。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赣州国土面积占全国的0.41%,人口占全国的0.68%,但2010年经济总量和财政总收入仅占全国的0.28%和0.15%。
瑞金等赣南东部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有其自然条件、交通区位等客观原因,也有革命战争时期高强度的战争破坏、大规模的资源要素奉献等带来的深刻影响,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长期投入严重不足的极大约束。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行政区划管理体制上的不合理。
首先,以瑞金为中心的赣闽边际方圆11个县市3万平方公里,以及原中央苏区22个县市范围内,没有一个地级市和具有较强区域辐射能力的中心城市。赣州市总人口918万多人,面积3.94万平方公里,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约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由于赣州市区域过大,中心城市赣州章贡区对赣州东部的革命老区县市辐射能力相对较弱(一般认为10个左右县市较为适宜),因而,即使像瑞金这样的苏区县,聚集关键资源的能力也十分有限,难以引进国内外的各项要素资源,尤其是人才、先进技术和管理等创新资源,县域经济体系内部自主创新能力很差。
其次,从基础设施条件看,境内基本无港口,机场、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密度相对发达地区而言很低,区位劣势与交通不发达造成苏区县与外界交流不顺畅,要素难以流动。以机场为例,认为赣州市有一个,瑞金可以使用,没有必要单独重建,事实上瑞金许多乡镇、石城、广昌等县要到200公里之外才能坐上飞机。从北京乘飞机到南昌两个小时,再到瑞金,则需要坐7个小时的火车。当地人说,很多人在瑞金转一圈,就直接去了厦门。
第三,从经济发展基础看,农业以传统农业为主,工业起步慢、规模小、总量少,缺乏主导产业,服务业不发达,现代服务业几近空白。在我国,经济规模往往与行政级别相匹配,如果一个地方是县级,国内外工商企业也一般按县级水平投资,产业层次低、数量少、规模小,金融部门放贷支持企业发展资金总量明显不足,民营企业筹资渠道窄,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问题突出,企业发展资金缺口大。群众收入水平低,增收乏力,自主创业缺乏资金支持。
第四,从社会事业发展看,赣南除章贡区外其余17个县没有一所大学,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投入严重不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绝大部分由地方财政和农民负担,苏区县由于经济落后,财政困难,农民收入低,义务教育发展严重落后于发达地区。由于待遇和福利水平存在的差异,很多苏区县教学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流向发达地区。尽管最近几年苏区县城镇低保覆盖面不断扩大,但因为地方政府财力的限制,低保范围和水平仍然落后于发达地区。
第五,从人文环境因素看,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中,政治中心也是文化、经济中心,行政级别低,经济落后是很自然的现象。几十年来,无数的历史事实都证明了这一文化心理始终在发挥作用,制约着瑞金的发展。
上述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制约因素和落后的行政区划综合作用所导致的后果是,瑞金市中心城区的扩展难以推进,城镇之间发展协调困难,产业布局、配套设施等难以在大区域内合理布局,资源难以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进一步的后果则是城市的综合(核心)竞争能力受到削弱,市区投资环境变差,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改革创新瑞京市辖县(区)行政管理体制,虔南继续强力对接珠三角,做大做强新的赣州市;虔东单独设置地级瑞京市,既可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又可多争取国家的扶助;既可满足江西培育新的增长极的需要,又可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建设和发展中央苏区的信心与决心。
三、瑞金在江西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设立地级瑞京市,有助于促进江西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表明,区域中心城市是经济区域中的经济发达、功能完善,能够渗透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行政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统一体;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的产物,是区域经济的一个极核点;从规模上和结构上表现为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是周围城市的增长极,中心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所以,做强做大瑞京中心城市,不仅能辐射带动所辖9县(兴国、宁都、于都、安远、会昌、寻乌、瑞金、石城、广昌县)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江西区域协调发展。
(一)可促进江西行政区划更加合理。组建地级瑞京市,将原县级瑞金市改为瑞金县和红都区(并定为瑞京市的政府驻地);瑞京市辖1区9县,总面积2321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60万;地级市的指标可通过省内调整,还可同时改变有的地级市管辖面积(全市仅3000多平方公里)过小、人口规模(全市仅为100多万人)不大而影响进一步发展的状况,从而达到尊重历史文化,促进社会融合,均衡财税负担,充分考虑地理、交通、城市功能、生态环境等因素优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区域的目的。
(二)有利于完善江西区域发展格局。分析江西行政区划我们不难发现,赣南的行政区划在一定范围内略倾向于地域划分,而忽视了人文因素。赣南的行政区似乎更多地表现为地区的集中与组合,却对其深层状况有欠考虑。因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赣南和海南是全国仅有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海南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建省,而赣南还是一个地级市,管辖18个县(市、区)终究是太大了,维系了数十年,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产物的现行区划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国家各方面发展的需要,行政区划改革势在必行!完善全省区域发展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重大任务。近年来,江西省交通条件大大改善,特别是济广高速、成厦高速、鹰汕铁路、赣龙铁路的建设,将对江西省的区域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由近几十年来的“十”字形发展格局变成以南昌(九江)、赣州(兴国)、瑞金、鹰潭(上饶)为支点的“井”字形空间开发格局。顺应交通条件的重大变化,设立瑞京市,将加快江西“井”字形开发格局的形成,大幅度提高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
(三)有利于推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瑞京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连南融北、承东启西的战略“棋眼”地位和作用。在中央苏区振兴中,瑞京要做苏区经济区经济的引擎机,也要成为西海经济区的重要机翼,为长三角与珠三角的有效叠加提供动力源。着力做强工业、做旺旅游、做大产业,全面提升发展综合实力;着重培育城市人才、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发展环境等软实力,切实增强瑞京作为赣闽边际区域中心城市的承载力,提高对整个赣闽边际区域的市场要素、人才资源的吸附力,以及对这一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辐射力、带动力,努力成为赣闽边际区域的商贸物流中心、文化教育卫生中心、人才金融资本中心、旅游观光休闲中心,全面提升瑞京的“中国红都”城市品牌竞争力,带动革命老区快速和谐进步、又好又快发展和老区人民早日脱贫致富、全面奔入小康。
事实证明,行政区划的细微化,亦即部分地区行政地位的提升,将可大大提升该地区的经济地位,成为其发展的巨大动力。海南省与重庆市就是成功的典型先例。同时新区划可以成为行政机构改革试点,为我国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发挥重大作用。所以有关领导同志深刻指出,行政区划调整好了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投入成本低产出效益高的举措。
四、瑞金等赣南东部县市发展优势明显,设立地级瑞京市切实可行
行政区划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体制,是国家结构的重要组织形式,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早在1982年江西省就曾经提出过设立瑞金地区,管辖原赣州地区一半的县,但因各种原因没有变成现实。目前,瑞金经济社会的稳定快速发展,越来越凸显出现行县级市的行政体制对于推动城市化、工业化和市场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为加快赣南革命老区,特别瑞京地区的发展进步,让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进一步触及革命老区,让改革发展的成果进一步惠及老区人民,建议中央和江西省应尽快把该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尽早筹备和申请,及时争取得到中央的批复和决定,因为时机和条件都很成熟。
第一,党和国家对瑞金的发展一直非常关心重视。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贺国强等4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亲临瑞金视察,给予了老区人民深切的关心、关怀。2003年8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瑞金考察时,对“瑞金要建成赣闽边际区域经济中心”寄寓了厚望,并指出要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搞好总体规划,抓好城市建设,要重视城市的“上水”、“下水”问题,做好红色旅游推介开发文章,抓好招商引资和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52个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也相继在瑞金重续“红色家谱”,关心苏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并在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扶持。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各部委的关怀和帮助,有力地推动了瑞金经济社会事业的长足发展。2007年,国务院把瑞金、石城等市县列入了“中部六省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范围”,享受西部优惠政策;2011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又把瑞金、石城等市县列入了罗霄山连片特困地区予以重点扶贫攻坚,给老区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这些都为瑞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二,瑞金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具备成为区域性中心的基本条件。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总体格局中,瑞金区位优势独特。瑞金为赣闽粤三省通衢,中西部省市沟通东南沿海的中转要地。随着济广高速、厦蓉高速瑞金段的建成通车和赣龙铁路扩能改造的实施,瑞金形成了双“十”字交通网络,交通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同时,瑞金作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共同的发展腹地,对赣南苏区乃至整个中央苏区的振兴发展可以发挥出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第三,设立地级瑞京市,有外省革命老区建地级市经验可借鉴。从全国来讲,著名革命老区延安市辖1区12县,遵义市辖3区2市10县,百色市辖1区11县,临沂市辖3区9县,龙岩市辖1区1市5县,三明市辖2区1市9县,黄冈市辖2区2市7县,就连云南省丽江市也于2002年区划调整为古城区和玉龙县,福建省还拟在长汀县的基础上申请设立第10个地级市--汀州市,规划到2020年,把它建设成为城区人口30万~35万的、对周边地区形成一定辐射能力的中等工业城市。
五、切实加强领导,做好设立瑞京市的相关工作
为把设立瑞京市作为党中央、国务院加快中央苏区振兴所采取的重大决策,首先要作为科学编制《中央苏区振兴规划》的重要内容,同时争取中央支持、全国各地支援和江西尽快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统一思想认识。行政区划调整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各地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战略决策,坚定信心,统一思想,提高对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必要性的认识,在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中充分发挥领导作用,精心组织,缜密运作。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确保行政区划调整的质量。
第二,统筹规划建设。新设瑞京市要以新驻地为重点,加大建设力度,发挥调整后的整合效应和在全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快发展步伐。特别是要争取全国像支持新疆和四川灾后重建一样,支持瑞京市建设。
第三,成立组织机构。成立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江西行政区划调整工作领导小组,民政、组织、人事、编制、财政、审计、土地、农业、扶贫和移民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认真组织实施。重大问题由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决定,成员单位要按职能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行政区划的调整还应与政府的职能改革相结合,与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相结合。另外,由于行政区划调整牵涉面很广,是一个资源、权力重新分配的过程,因此,在调整前期一定要深入细致地做好调研工作,在调整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公平合理,从全局出发,从社会利益出发,在调整后,要妥善安排有关干部及人员,确保社会的稳定和适应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