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十四章 金融

  本栏编辑 邓玉兰

  综述

  2012年,江西省金融业把支持实体经济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贯彻稳健货币政策,积极推进融资渠道多元化,社会融资总量较快增长,融资结构持续优化。全省银行业运行质量稳步提升,证券期货市场发展基础有效夯实,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能力不断增强,金融市场健康发展,金融基础设施安全高效运行,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年末,江西省银行业(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江西监管局统计口径,不含人民银行机构数)有机构6345个,同比增长0.86%;从业人员8.83万人,增长3.66%。其中,政策性银行2家,机构96个,从业人员2225人;国有商业银行5家,机构1878个,从业人员39892人;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7家,机构175个,从业人员3023人;邮政储蓄银行1家,机构1449个,从业人员12444人;城市商业银行5家,机构264个,从业人员6328人;农村法人金融机构114家,机构2576个,从业人员23844人;财务公司2家,从业人员108人;信托投资公司2家,从业人员381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4家,从业人员187人;外资金融机构2家,机构3个,从业人员85人。

  全省存款保持平稳增长。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68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517.36亿元,多增104.61亿元,增长17.6%,增速在全国排名第十五、中部6省排名第四。2012年各项存款结构呈现出新的变化特点:一是单位存款增长下滑,定期存款增加最多。12月末,江西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单位存款余额为7464.55亿元,比年初增加995.72亿元,少增228.14亿元。其中单位活期存款比年初增加367.93亿元,定期存款比年初增加582.02亿元。二是个人存款增势明显,储蓄存款大幅增加。年末,江西省金融机构本外币个人存款余额为8570.74亿元,比年初增加1393.17亿元,多增358.54亿元。其中储蓄存款比年初增加1349.65亿元,保证金存款比年初增加4.07亿元,结构性存款比年初增加39.45亿元。三是财政性存款增长放缓。12月末,江西省金融机构本外币财政存款余额为579.4亿元,比年初增加79.4亿元,少增58.77亿元。四是其他存款明显多增。年末,江西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其他存款余额为186.6亿,比年初增加53.6亿元,多增36.38亿元。五是县域新增存款比重上升,全省县域存款增量占全部新增存款比重为48.6%,提升2.7个百分点。

  全省贷款余额增速加快。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11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778.70亿元,多增286.72亿元,增长19.12%。全省贷款增量占全国贷款增量的1.95%,上升0.08个百分点。贷款增速在中部6省排名第一、全国排名第七,比上年末前进5位,全省年度贷款增速历史上首次跻身全国前十。2012年贷款的主要特点为:一是信贷投放灵活有序。前三季度,针对经济增速放缓的突出矛盾,全省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四季度在经济形势好转背景下信贷增长回归常态,各季度全省贷款增量比例为28:28:27:17.二是贷款结构继续改善。年末,江西省金融机构本外币短期贷款余额4646.27亿元,比年初增加984.26亿元,多增105亿元;中长期贷款投放6178.4亿元,比年初增加700.66亿元,少增17.5亿元,新增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占新增贷款比重由上年的53.7%:48.3%调整为54.7%:39.9%;票据融资余额242.35亿元,增量在8月份达到顶峰167.3亿元后持续下降,年末增量为90.9亿元,比年初增长60.02%。

  民生领域信贷支持进一步加大。2012年,江西省金融机构加大对就业、居住、消费、教育等民生领域的信贷投入。全省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余额78.41亿元,增长58.39%,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39.27个百分点。全省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131.08亿元,增长79.39%,远高于贷款增速平均水平。全省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945.90亿元,增长19.99%,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0.87个百分点。全省助学贷款余额13.40亿元,增长37.70%,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18.58个百分点。

  金融风险抵补能力增强。一是资产质量基本稳定。年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2.15万亿元,增长20.32%。不良贷款余额276.57亿元,较年初增加51.89亿元,不良贷款率2.50%,较年初上升0.08个百分点。二是风险抵补能力增强。中小法人银行机构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153.30亿元,较年初增加46.01亿元。其中全省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贷款拨备率分别为3.75%、4.29%、8.0%、1.65%、7.08%,分别上升0.79、1.30、2.88、0.23和0.98个百分点。三是盈利能力不断提升。2012年,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利润347.80亿元,增加76.99亿元,增长27.11%。年末全省贷存比达到65.8%,提高0.85个百分点,金融资源运用更加充分。

  (颜凌 葛正灿)

  银行业监管

  “概况”2012年,江西银监局积极应对复杂经济金融形势,突出重点,稳中求进,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切实增强风险监管的前瞻性、主动性和科学性,着力提升银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水平,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全省银行业机构规模、效益稳步增长,整体实力迈上新的台阶。2012年末,全省银行业机构网点达6349个,比年初增加58个;银行业机构资产总额2.15万亿元,增长20.30%。全省中小法人银行机构风险拨备水平稳步提升。银行业监管有效性及银行业机构内生动力建设不断增强,对各类风险的防控持续加强,全省银行业继续保持稳定。

  “改善经济发展薄弱环节金融服务”积极引领银行业机构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社会薄弱环节的支持。出台《关于促进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促使差异化监管政策“落地”,推进小企业贷款经营机制及专营机构建设,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实施农村金融服务“三大工程”,完善支农服务机制,累计批设43家村镇银行,提高了农村金融机构覆盖面。2012年全省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和涉农贷款增幅分别高于各项贷款增速9.97和6.04个百分点,实现了“两个不低于”目标。

  “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建立健全平台贷款风险防控工作制度、机制和程序,对全省21户平台贷款开展现场检查,督促银行采取多种方式有效缓释了风险,平台贷款未发生重大违约风险。严密监控经济下行期光伏、钢铁等行业及重点企业经营变化和风险暴露,制定“一户一策”的风险处置计划,有效避免了企业资金链断裂引发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完善房地产贷款监测统计制度,督促银行加强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指导信托机构严控新增房地产信托项目和到期兑付风险,2012年末房地产贷款不良率0.25%,比年初下降0.08个百分点。深入开展“案防建设提升年”活动,督促银行业不断健全内控制度,加强合规文化建设,强化执行力,构建案防长效机制,全年未发生大型恶性案件。开展防范打击非法集资集中宣教活动,配合有关部门查处非法集资案件,从严要求银行机构强化员工教育管理和责任追究,有效防范民间借贷、非法集资等外部风险向银行业转移,维护经济金融和社会稳定。

  “加快银行体系建设”引导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延伸服务触角,推进农村合作机构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培育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机构,全省银行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华夏银行南昌分行顺利开业,招商、浦发、民生等股份制银行设立县域机构4家,城商行筹建23家支行,14家设在县域,批准7家农村商业银行开业,全省农村商业银行数量达11家;批准6家村镇银行开业,全省村镇银行数量达25家,覆盖了41个县(市、区)。

  “加快银行业改革进程”积极推动辖内法人机构做好实施新《资本管理办法》准备工作,完成法人机构新监管标准达标计划和资本补充规划等工作,增强了审慎经营和科学发展的内生动力。对21家机构476亿元贷款分类情况实施专项检查,督促银行业机构做实贷款分类,确保问题全部整改到位。组织农合机构开展隐性不良贷款排查,夯实经营基础。推动各类银行业机构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法人机构科学制定发展战略,优化股权结构,改进公司治理,厘清职责边界,健全制衡机制,强化内部管控。推动农合机构股份制改革。推动邮储银行加快二类支行改革进度,落实风险防控责任,切实增强支农和服务小微企业功能。

  “整治银行业不规范经营行为”以整治银行业不规范经营活动为契机,加强和改进银行业服务。开展声势浩大的金融服务宣教活动,多层次、多角度传导银监会关于规范银行经营行为的政策,得到了社会各界对整治银行业服务活动的关注、理解和支持。通过自查与抽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内查与外查相结合,及时查处有关不规范经营问题,并严格要求整改落实到位。通过整治,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取消收费项目711项,调低收费标准125项,修订完善相关制度233项。

  (邬为敏)

  金融服务

  “概况”2012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坚持把“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强服务、严内控、促和谐”结合起来,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引导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维护区域金融稳定,认真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调控全省货币信贷合理投放。一是以支持实体经济作为“稳增长”的支点,出台《关于支持江西实体经济发展的信贷指导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推进九江沿江开放开发等战略部署,加大对重大项目、重点行业和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2012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38个县(市、区)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7.2%和15.5%,绿色信贷余额为512.2亿元,增长38.3%。赣南苏区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490亿元,比年初增长22.3%,高于同期全省5.1个百分点;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39亿元,比年初增长25.1%,高于同期全省6.0个百分点。二是以支持“三农”、中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旅游、文化、物流和服务外包产业作为“调结构”的方向,实施绿色信贷“一票否决”制度。2012年,全省中小企业贷款余额4460.36亿元,占全部贷款的40.26%,提高1.64个百分点。全省涉农贷款余额4187.45亿元,占全部贷款比重37.8%,提高2个百分点。全省县域人民币贷款余额3829.54亿元,占全部贷款比重35.10%,提高1.08个百分点。县域贷款余额贷存比51.90%,上升1.17个百分点,实现“中小企业贷款、涉农贷款和县域贷款占全部贷款比重均稳定在三分之一以上”目标。三是深入推动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扩大小额担保的政策覆盖范围,全省小额担保贷款余额及发放量始终处于全国领先位置。2012年,全省小额担保贷款余额107.08亿元,增加35.97亿元,增长50.58%。发放额97.07亿元,增长55.31%,直接扶持创业个人10.73万人次,带动就业37.79万人次,增长34.4%。四是以引导法人金融机构合理投放贷款为“严调控”的核心,在认真测算全年合意贷款的基础上,切实加强信贷调控考核力度,制定《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信贷调控正向激励考核办法》,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对信贷投向严重偏离信贷调控要求的法人金融机构进行通报批评。引导法人金融机构努力盘活信贷存量,积极调整信贷结构,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和力度。

  “推动企业直接融资”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创新等作为破解“融资难”的手段,与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省政府金融办共同签署《借助银行间市场助推江西省经济发展合作备忘录》,成为中部6省中第一家成功签署的省份。成功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1.7亿元,运用债务融资工具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取得实质性突破。截至2012年末,全省累计发行债务融资127.3亿元,增长44.7%。

  “跨境人民币业务迅速发展”2012年,跨境人民币业务迅速发展,业务品种不断丰富。累计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196亿元,增长528%。已开办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企业308家,增加257家,增幅504%。已累计与境外67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增加59个,增幅738%。

  “进一步完善支付清算体系建设”组织辖内法人机构完成第二代支付系统上线两轮联调测试,进一步引导金融机构扩大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覆盖面,积极做好农村地区手机支付试点前期准备。加大对辖内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业务监管,支持符合条件的法人支付机构申领支付业务许可证。全面部署省级预算单位账户专项清理工作,省级预算单位账户数量得到有效控制。深化警银合作,持续打击信用卡恶意透支。积极开展金融IC卡推广应用工作,新余市的“一卡通”试点工程成为人民银行系统金融IC卡推广应用成功案例。大力推广加载金融功能的社会保障卡,截至年末,累计发行356万张,居全国前列。积极推进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

  “强化国库监督与服务”积极推进POS刷卡与国库信息处理系统(TIPS)“一体化”缴税,继续提高TIPS业务量占比,全省通过TIPS实现电子缴税数额占征收总额比重明显上升,国税、地税在纳税大厅开通POS机刷卡缴税1395台。制定《江西省国债收款单集中兑付活动实施方案》,全年全省各级国库共办理收款单兑付达820笔。全面实施“乡财县代管”乡镇财政资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与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乡镇财政资金国库集中支付委托代理协议(样本)》等制度、办法,明确相关管理要求以及业务操作规定。配合财政部门对各乡镇财政、预算单位银行账户进行规范管理,乡镇财政专户较2011年改革前减少近2700个。组织开展对商业银行(信用社)代理资格认定工作,签订委托代理协议,并对部分代理行开展执法检查,规范了代理行业务管理。

  “推进辖内征信管理工作”扎实推进机构信用代码推广应用工作,全省机构信用代码证存量、增量发放率均达到100%。全省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反洗钱业务领域应用累计查询4.87万笔,人民银行系统在办理贷款卡、企业信用报告查询等征信业务中进行查验查询2万余次。积极开展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辅助系统,逐步实现了信息在金融机构和相关部门的共享。全面总结萍乡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工作经验,联合省中小企业局、省政府金融办和江西银监局,报经省政府办公厅同意,转发《关于在全省工业园创建中小企业信用示范区的实施意见》,以政策支持,融资服务为动力,开展中小企业信用示范区创建活动。探索建立全省集中统一的农户信用档案数据库。截至9月底,全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档案5.35万户,取得授信意向的中小企业达9632户,其中获得银行贷款的达6572户,融资余额达1097.9亿元。建立农户信用档案458万户,评定信用农户325万户,386万农户获得贷款,授信余额913亿元。深化贷款卡核发行政许可事项电子化推广进程,截至10月底,全省共核发贷款卡8748张,年审2.39万户。以“我的信用我做主”为主题,组织全省开展第五次“信用记录关爱日”宣传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宣传效应。

  (颜凌 葛正灿)

  外汇管理

  “概况”2012年,国家外汇管理局江西省分局积极转变外汇管理理念和方式,防范跨境资金双向流动冲击,顺利实施外汇重点领域各项改革,有力支持了江西省开放性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年,江西省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334.1亿美元,增长6.2%。实现进口总额83亿美元,出口总额251.1亿美元。出口增长14.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9个百分点,居全国第十五位。累计新批外商投资企业789家,实际利用外资68.2亿美元,增长12.6%。江西省跨境收支总额283.51亿美元,增长4.8%。银行结售汇总额213.69亿美元,下降3.4%。

  “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效实施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在全国率先实行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一站式”窗口便民服务,实施直接投资外汇管理便利化改革,取消35项行政审批,简化合并14项行政审核,基本形成“登记为主、银行联动、重在监测”的新模式,大大降低了企业办事成本。作为全国八个试点省之一开展中资企业外保内贷业务试点,核定3家企业外保内贷额度1亿美元,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实行短期外债指标预分配制度,支持江西省法人银行和企业融资需求。试点建立“一平台三支撑”县域外汇服务模式,11项外汇管理业务授权县支行办理,满足县域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外汇服务需求。支持银行扩大结售汇网点,全省可办理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网点达到1272家。实行“一案一议”的办法,先后帮助江西铜业等多家重点企业解决出口退汇、差额核销、逾期未核销及境外期货交易等特殊需求难题,帮扶企业破解发展难题。

  “维护外汇市场秩序”加强货物贸易外汇监测核查,全年开展非现场核查1500多家次,对154家企业开展现场核查,及时防堵风险隐患。加强资本金结汇监管,将监管范围从结汇与支付环节延伸至交易行为及相应的实际经营活动,及时发现涉嫌违规办理资本金结汇或违规操作,并依照规定及时移交查处。高效高质完成对2221家外商投资企业及境外投资企业年检,确保会计师事务所代申报率达100%,高出全国14个百分点。加大重点领域、重大违规案件查处力度,全年共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99起,起到较好的震慑作用。加大专项检查力度,开展专项检查24次,检查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360个次,有力维护了辖内外汇市场秩序,为地方开放性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创新外汇管理模式”一是创新对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实施有效管理的手段。实行银行外汇从业人员测试合格证管理,研发推广《外汇指定银行资信管理系统》,在全国率先形成机构管理、人员管理、在线测试“三位一体”银行资信管理模式。创新保险经营机构管理模式,出台保险外汇从业人员资信管理办法,促进保险外汇业务规范发展。二是全面推进主体监管新模式。制定投资类主体分类监管操作指引,完善投资类33种非现场监测指标。试点“两整合、两集中”主体监管模式,既做到业务办理“一站式”服务,又实现真正按主体分类监管。三是探索境外商品期货套期保值外汇管理的规范与简化。围绕“便利化,风险可控原则”思路,重新设计该业务的管理方式、业务流程和统计监测等内容,取消备用金和账户核准管理,加强年度风险敞口、外汇登记、变更及注销登记信息采集等管理,形成“以额度加登记管理为主,以跨境收支统计与监测为辅”的风险可控管理方法,有力地提升了非现场监管效率。四是完善外债外汇管理工作。制定中资企业外保内贷业务操作规程、内控制度及统计监测方法,在全省正式实施。创新辖内银行机构短期外债管理方式,根据辖内法人银行机构的实际需求,制定辖内银行短期外债和对外担保预分配制度,切实提高外债指标的使用效率,保证了辖内银行融资业务的顺利开展。

  “加强外汇政策宣传”进一步增强新出台政策宣传力度。组织召开江西省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新闻通气会,17家媒体参与报道。深入400多家企业现场宣讲直投新政策,提高了政策传导效率。进一步增强诚信兴商宣传广度。组织开展各类诚信兴商宣传活动13次,制作、张贴宣传画及宣传展板2565张,发放宣传单册6540份。组织政府、银行、涉汇企业近800余人参加“合规经营外汇、诚信发展经济”诚信兴商主体宣传活动,既有效传递了诚信理念,又广泛宣传了外汇管理政策。

  (何建军 葛正灿)

  保险业监管

  “概况”2012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金融形势,江西保监局认真贯彻落实保监会“抓服务、严监管、防风险、促发展”的工作方针,围绕大局谋发展,贴近市场抓创新,回报社会强服务,突出特色塑形象,着力加强竞争能力建设,不断提升保险服务水平,努力防范化解保险风险,切实保护被保险人利益,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坚持监管为民,切实维护保险消费者利益。积极引导行业重点发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保障型险种。产险方面,围绕江西“绿色崛起”发展战略,不断拓展保险业服务“三农”、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新领域。寿险方面,积极促进风险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业务发展。切实解决群众关心、反映的突出问题。在治理车险理赔难中,建立一整套理赔标准体系,推进理赔透明化管理,强化理赔人员机制约束,开展现场测评和未决赔案清理活动。在治理寿险销售误导中,着眼产品源头管理,建立人身险产品第三方评点机制。着眼规范销售行为,开展专项检查、强化营销人员管控。着眼健全长效机制,开展标杆网点建设、服务标兵评选和服务标准建立的“三标”活动。不断提升监管工作的公信力。进一步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落地12378热线,推动成立保险消费者事务工作委员会,推行信访投诉快查快处,高质量完成157件信访投诉的调查处理。成立保险合同纠纷第三方调解中心,选聘30位社会监督员主动接受监督,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升行业透明度。

  坚持防范风险,切实维护辖内保险市场稳定。突出重点防范风险。开展全行业的矛盾纠纷排查、退保风险排查和案件风险排查,建立风险应急处理机制,向指标异动公司及时下发质询书和监管函,妥善处置因股权激励引发的信访投诉,与省公安厅建立保险案件协作机制,出台舆情应对与处置工作制度,确保行业没有出现大的风险。大力规范市场。在产险领域,以整治车险领域恶性竞争为突破口,大力推广监管推动、行业自律、大公司带头的“九江经验”,划定四条监管红线,开展巡查督导。在寿险领域,抓住销售误导这个重点,组织开展全面自查和重点检查。对中介市场进行清理整顿,将290家管理混乱、扰乱市场秩序的专兼业代理机构清退出市场。年内,共检查保险机构60家次,处罚机构20家次,罚款171万元,警告3家次,处罚个人13人次,罚款38万,警告11人次,吊销许可证2家次,撤销任职资格3人次。夯实非现场监管基础。加快监管信息化建设,拓展车险信息平台功能,增设费用监控模块,研究推进大病保险信息化建设。构建区域性风险监测指标体系框架,修订政策性报表格式,健全完善各项市场分析制度,进一步加强分析、研判和风险预警能力。强化分类监管,完善监管联络员制度,不断提高监管针对性和有效性。

  培育保险市场,坚持分类指导,鼓励市场主体差异化发展,推动大公司积极开拓新领域,中小公司整合服务网络和资源,专业性公司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积极引进有特色有作为的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大力实施中介市场转型发展战略。从以车商为代表的车险兼业代理机构入手,充分引进行业内外尤其是行业外的优势资源,推动设立保险销售服务公司,延长保险产业链,形成江西特色的保险市场发展格局。同时,通过中介市场转型发展,倒逼保险公司转变发展方式。积极落实创新驱动战略。通过调研、座谈、重点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鼓励支持保险机构大胆开展创新,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同时要求监管工作也要加强创新。研究建立创新激励和保护机制,积极鼓励和支持行业开展以服务为导向的创新。创新行协工作机制,对设区市行协会长实行民主选举、公开竞争,全面推进行协秘书处职业化改革,推动行协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

  坚持围绕大局,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积极参与现代金融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出口信用保险,年内支持江西省出口26.2亿美元,支付赔款1.1亿美元,融资金额近40亿元,为江西出口贸易的逆势上扬作出积极贡献。加强协调服务,促进保险资金对接江西重大建设项目,全力支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协助政府引进保险公司后援中心,加快金融商务区和金融产业服务园区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作为重中之重稳步推进,在城镇职工、居民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为农村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工作做好前期准备。支持公司加快发展商业健康和养老保险,认真调研江西省建设具有商业保险特色的养老社区的可行性。全省健康险累计增长32.5%。稳步发展医保经办业务,受托管理医疗保障资金2.9亿元,参保340万人次。继续拓展企业年金业务,签约委托管理资产10.3亿元,投资管理资产10.1亿元。积极参与农业保障体系建设。全年实现农业保险保费6.23亿元,支付赔款3.26亿元。其中森林保险的保费规模、承保面积、保险覆盖率三项指标居全国首位。农房保险在6个地市启动试点,水稻保险承保面积突破173.33万公顷。承保能繁母猪138万头,实现应保尽保,“三农”保险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在扩大覆盖面的同时,进一步强化理赔管理,督促公司提高理赔服务水平。积极参与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积极发挥保险业的风险管理优势,组织保险业投入暴雨、台风等灾害事故的防灾减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探索运用保险业防灾防损功能,为贫困农户修缮加固破旧房屋,勇担行业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体系建设。率先在全省范围推行特种设备责任保险,在南昌启动医疗责任保险,力推科技保险试点工作,积极参与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服务中心建设运行,切实减轻政府的社会管理压力。责任保险继续稳步发展,实现保费收入3.52亿元,同比增长13.8%。

  “产险公司保费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截至年底,全省共有14家财产保险公司省级保险公司及1家政策性保险公司。产险公司保费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01.6亿元,增长14.8%,规模居全国第二十二位。赔款58.3亿元,增长36.8%。财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占全省总保费收入的37.4%。一是机车险增势强劲。机车险保费80.2亿元,增长17.4%,增速居全国第十位。汽车承保数量274.6万辆,增长21%。其中商业车险发展迅速,实现保费57亿元,增长19.5%,占机车险比重达71%,增加1.2个百分点。二是非车险发展趋缓。非车险实现保费21.4亿元,增长5.8%,增速居全国第三十五位。责任保险、农业保险、保证保险等险种保持两位数增长,农业保险保费收入6.2亿元,增长26.9%。农房保险在6个设区市启动试点。责任保险保费收入3.5亿元,增长13.8%。三是经营效益总体较好。累计实现利润4.6亿元。其中承保利润4.2亿元,承保利润率4.9%,比全国高2.1个百分点。

  “人寿保险结构有所优化”截至年底,全省共有19家人身险公司省级保险公司。寿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70.1亿元,增长3.9%,规模居全国第二十位,提高7.4个百分点,增速居中部6省第一位,居全国第二十五位,比上年前进10位。业务发展呈现3个优化。一是产品结构有所优化。在市场发展整体放缓的情况下,传统保障型业务发展有所提速。意外险、健康险快速发展,分别实现保费6.5和12.5亿元,分别增长17.7%和30.1%,在中部6省中均排名第一,高出全国2.1和5.4个百分点。普通寿险实现保费15.4亿元,增速提高1.5个百分点。二是缴费结构有所优化。新单期缴业务保费收入23.2亿元,新单期缴率27.2%,提高1.8个百分点。10年期及以上业务保费收入13.8亿元,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续期保费拉动显著,累计实现保费收入84.8亿元,增长24.8%,高于总保费增速20.9个百分点,业务增长方式基本实现由新单推动向新单续期联合拉动的转变。三是渠道结构有所优化。个人代理渠道贡献度明显提升,累计实现保费收入83.8亿元,增长17.4%。个人代理渠道占比为49.2%,提高5.6个百分点。银邮代理渠道实现保费收入70.7亿元,降幅较去年减少2.5个百分点。

  (郭迪春)

  证券期货

  “概况”2012年,江西共有46家上市公司,其中境内上市公司33家,境外上市公司13家。抚州的博雅生物和南昌的煌上煌2家公司完成境内上市,融资额为14.05亿元。从玉农业、万国国际矿业、中国白银集团3家省内企业在境外市场成功挂牌上市,融资额合计4.87亿港币。年内上市公司实现交易所融资80亿元,同比增长30%。境内上市公司股本总额212.35亿股,较上年末增长8.9%,总市值2287.44亿元,与上年末基本持平。年内,全省至少有8家拟上市企业引进投资机构入股,总融资额为14.27亿元。

  2012年,江西辖区证券营业部共126家,开户数234.25万户,托管客户资产1521.46亿元,全年证券交易金额1.41万亿元。辖区共有93家营业部开展融资融券业务,信用资金账户数6306户,信用证券账户数1.20万户。

  年内,江西期货市场共成交2158.97万手,2.47万亿元,增长36.8%和20.65%。截至年底,江西期货市场客户总数2.62万户、客户权益15亿元,增长20.63%和53%。

  “推动企业上市工作”2012年,江西证监局监管端口前移,先后到省内9个设区市的80多家企业开展现场调研工作,切实做好改制上市前的各方面规范工作。其中,三赴赣州、吉安的县市调研,考察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拟上市企业的现状。同时组织成立相关机构,专职从事辖区上市资源发掘和培育工作。建立与地方政府共同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的长效合作机制,先后与鹰潭、吉安和宜春市政府签署《推动资本市场规范发展合作备忘录》。在南昌联合举办江西省企业上市培训暨合作交流会,200多家拟上市企业、30多家保荐券商、50多家投资机构、20多家会计、律师事务所参会。年内制定完善《江西证监局企业上市辅导监管工作指引》《辅导验收监管工作规程》等一系列内部工作程序和制度,提高了辅导审核、现场验收等监管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2012年,新增辅导备案企业6家,其中南昌3家,赣州、宜春、景德镇各1家。完成辅导验收2家,向证监会申报发行材料2家,南昌和上饶各1家。至年底,在江西证监局辅导备案企业21家,包括在证监会审核企业5家。

  “推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和再融资”强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再融资和股权激励监管。同时积极推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和再融资,全年8家公司实施并购重组再融资,募集资金总额61.43亿元。4家公司的再融资方案获证监会审核通过,并准备年后实施。

  “全面开展辖区主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规范工作”2012年辖区主板上市公司开始实施内控体系建设,江西证监局做好动员部署,要求各公司切实做到思想认识、人员组织、贯彻实施、监管措施四个到位。同时结合2011年内控试点经验,密切关注内控建设进展情况,调研内控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调度指导,有效推进了各公司的内控体系建设。

  “大力推进资本市场内幕交易防控和打击工作”进一步完善监管协作,推动成立江西省打击和防控资本市场内幕交易工作协调小组,建立健全江西省依法打击和防控资本市场内幕交易工作会商机制和执法合作机制。通过举办培训班,邀请专家讲解内幕交易案例、举办投资者见面会、编写发放宣传手册、举办内幕交易警示展、发放调查问卷等多种方式开展宣传教育。同时在督促全省11个省辖市、省直部门及辖区上市公司和控股股东积极开展自查基础上,联合省打击和防控协调小组其他成员对南昌市国资委、赣能股份和正邦科技2家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进行专项检查。

  “强化上市公司现场监管”根据公司基本情况并结合监管实际,年内对辖区16家公司开展全面检查、年报检查或其他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分别对5家公司发出责令改正决定书,有效提高了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水平。

  “强化中介机构监管”年内,江西证监局对涉及辖区上市公司的14个中介机构项目进行检查。针对存在问题向相关会计师事务所下发监管关注函和责令改正决定书,对存在问题的保荐机构进行谈话提醒。通过强化中介机构执业现场检查,加大对中介机构违规的处罚力度,有效推动中介机构归位尽责。

  “推动证券机构创新发展与合规经营”督促国盛、中航两家公司加强风险控制与合规管理,特别是加强对新业务的风险监测、预警。完成辖区首次证券营业部分类评价,制定并下发《江西辖区证券营业部合规专员管理办法(试行)》。以证券服务标准化为切入口,制定并下发3项服务标准化指引,切实打造“服务提升年”。

  “促进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江西证监局完善监管手段,创新监管方式,加强期货经营机构监管,加大打击违法违规期货经营活动力度,增强市场防控风险能力,确保期货市场平稳运行。深化服务职能,发挥专业优势,加强引导协调,优化期货网点布局,完善服务实体经济网络。深入开展投资者教育和市场宣传,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江西期货市场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市场规模创历史新高,市场功能进一步发挥,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加强辖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努力做好前期协调和各项准备工作,支持南昌、新余、鹰潭、景德镇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纳入新三板企业股份挂牌交易范围。积极争取江西省纳入中小企业私募债试点省份,年底江西省已取得试点资格。加快推进江西省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建设,年底江西作为全国第二批省市通过了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的检查验收,具备了规范建立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前提条件。

  “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完成立案案件“期货盗码交易案”的调查取证工作,完成非正式调查案件1件。坚决打击非法证券期货活动,先后对新余市沣琳顿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等10家机构是否具有经营期货业务资质出具书面意见,并派出工作组赴赣州协助赣州市公安机关对赣南脐橙电子交易市场有关情况进行调查。全力配合省政府对省内各类交易场所的清理整顿工作。

  (黄歆璐)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