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避免一些消极的心理效应,利用一些积极的心理效应,可以提高教育孩子的效率,让孩子在快乐中健康地成长。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利用一些心理效应,可以提高教育孩子的效率,让孩子在快乐中健康地成长。
一、把握分寸,谨防“超限效应”
有一次,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就准备捐款,他掏出了自己所有的钱。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就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仍在讲,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使人极不耐烦或产生逆反心理,心理学上称为“超限效应”。
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听话、驯服,揪着孩子一点儿小错不依不饶,不厌其烦地在孩子耳旁唠叨,没完没了地折磨孩子的神经,弄得孩子疲劳厌倦,一听家长说话就恨不得捂起耳朵,或者抱着极强的逆反心态跟家长对着干,既恶化了亲子关系,也让家长得不偿失。所以,家长应该懂得言多必失的道理,尊重孩子,在跟孩子交谈时,切忌喋喋不休所产生的“超限效应”。力求言简意赅,心平气和,见好就收,以免招孩子厌烦,适得其反。
二、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瓦拉赫效应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功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学期下来,教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难以造就文学之材。”此后,父母又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成绩全班倒数第一。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素质,建议他学化学。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终于获得了成功。后人称这种现象为“瓦拉赫效应”。
瓦拉赫效应提醒各位家长,每个孩子身上都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能,都有智慧的强点和弱点,当孩子在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某一方面处于劣势时,不是孩子不好,而是他的长处还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家长要做的不是忙着打击伤害孩子,而是静下心来观察,用心跟孩子交流,和孩子一道寻找出智慧的最佳点,创造条件,推动孩子的发展。
三、说你行,你就行——皮格马利翁效应
1968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来到一所小学,对1~6年级的儿童进行智力测验,然后在每班中挑选出平时受教师歧视的贫穷家庭背景的儿童;挑选的名单不是依据智商,而是随机抽取。然后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这些儿童经鉴定在心理上是“正要开放的花朵,他们在学习上具有猛进的潜力”;从而调动了教师对那份名单里的学生的期待心理,偏爱感情。
结果一学期以后,一年以后,先后三次的智商测验,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其他儿童进步快得多,成绩明显提高。教师给他们的评语也很好,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应。罗森塔尔在结论里指出:由于教师真的以为这些儿童是特殊儿童,不知不觉地便给予特别注意,以更为友善的态度亲近他们,以更多时间关注他们的学习,由此,对这些儿童产生了激励作用,其结果便是他们沿着教师的期望方向不断进步;借用希腊神话中出现的主人公的名字,罗森塔尔把它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反映的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人们常用“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这句话来描述这种效应对人发展的影响,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跌落。把这种效应运用到家长教育孩子中去,要求家长能够发自内心地赏识和肯定自己的孩子,坚信自己的孩子“行”。
周弘先生创造的“赏识教育法”成功地将双耳失聪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一名留美研究生。用这种教育理念,他造就了女儿快乐和谐的人格,还把一批聋童培养成周婷婷式的早慧儿童;而心理学家对犯罪少年的研究表明,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不良期望的影响。他们因为在小时候偶尔犯过的错误而被自己、家人或老师贴上了“不良少年”的标签,这种消极的期望引导着孩子们,使他们也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
家长应该懂得: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赞美!坚信自己的孩子行,通过恰如其分,行之有效的赏识,赞美和鼓励,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潜能,才能使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