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泪腺发达,哭声响亮又尖锐。不但弄得她父母束手无策,我们也经常被她哭得头昏脑涨……
老丁夫妇32岁才喜得千斤——娇娇,对她真是爱若至宝。说他们“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一点都不过分。娇娇在父母的过分溺爱之下,骄纵任性,特别爱哭。
我们一班老朋友聚会,老丁夫妇大部分时间都在手忙脚乱地哄劝哭闹不止的娇娇,那个娇娇尽管只有三岁,那股闹腾劲儿让我们这些大人都吃不消。一起用餐的时候,她要喝水,水倒得慢一点儿,她哭,水凉了她哭,水烫了等不及她也会哭。你好心夹菜给她,假如没事先征得她的同意,她哭;你给别的小朋友夹菜不理她,她也哭。假若你不小心碰她一下,那更麻烦了,她可以哭得死去活来,眼泪简直要把人淹死。
她的泪腺发达,哭声响亮又尖锐。不但弄得她父母束手无策,我们也经常被她哭得头昏脑涨,为求清静,尽可能躲得远远的,不去招惹这个“眼泪公主”。
当娇娇的哭声愈来愈频繁,让老丁夫妇焦头烂额、难以招架的时候,他们突然想起我是学教育心理学的,就向我求助,让我帮忙分析一下孩子爱哭的原因,并想办法改掉她爱哭的坏毛病。
为了让他们明白娇娇爱哭的原因,我先给他们介绍了一个有趣的心理实验:有一位叫斯金纳的美国心理学家,把一只饥饿的小白鼠放在特制的斯金纳箱里,并允许它在箱内自由探索。在探索行为过程中,小白鼠或快或慢地偶然按压一下箱内的杠杆,于是一个食物小丸掉到箱壁下部的小盘内,白鼠就吃到了该小食丸。当再次按压杠杆时,又能得到小食丸,于是,小白鼠为了得到小食丸,一次一次地去反复按压杠杆,形成了条件反射。
我把这个实验同娇娇的哭联系起来,分析二者的相同之处:
第一、饥饿的小白鼠发现,只要按压杠杆就可以得到食丸,为了得到小食丸,一次一次地去按压杠杆;压杠杆是它获取食物的手段。
第二、聪明的娇娇发现,父母很怕她哭,只要她一哭,父母就会拼命地哄她,答应她的各种要求,所以,为了让自己的所有要求都迅速得到满足,成为父母关注的中心,她就一次次拼命地大哭。
然后,我问:“现在,你们知道娇娇为什么爱哭了吧?”
老丁恍然大悟,说:“那是因为她知道我们怕她哭,就把哭当作威胁我们的武器,我们越怕,她的武器就越灵验,这个狡猾的小东西。”
我点头赞许,继续说道:“问题的症结就在一个‘怕’上,假如你们不怕,让这个威胁你们的武器失灵,她哭起来没意思,自然而然就会少哭或不哭。你们要改掉她爱哭的坏毛病,就从不怕她哭入手。当你确认娇娇的哭不是因为生病引起,而纯属无理取闹时,你可以通过游戏等方式转移她的注意力,可以模仿她的哭声,把她逗乐,也可以假装对她的哭声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躲开她若无其事地去干该干的事情,装出一副很忙碌的样子,你要给自己这样的心理暗示:孩子想哭就让她哭一会儿,反正也哭不坏,哭累了她自然会停下来。等她不哭之后,再给她讲道理,让她明白,哭绝对不能威胁父母。”
老丁听了我的话,频频点头。
其实,不止哭如此,孩子很多坏毛病之所以得不到及时纠正,与家长因为“怕”而一味让步,处处受制于孩子有很大关系。
比如说:因为怕孩子吃不饱,孩子四五岁了,还捧着饭碗四处追着喂饭,使得吃饭成为孩子和家长的一大负担;因为怕孩子做不好,所以,帮他穿衣穿鞋,帮他把一切都打理好,使孩子上小学了,还不会穿衣服,不会整理自己的东西,离开父母寸步难行等等。
家长这种无理性的“怕”,助长了孩子很多恶习,让孩子骄纵任性、懦弱无能、自我中心等等,“怕”之反而害之。
因此,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份理智的爱,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性格,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引导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不应该因“怕”而处处受制于孩子,让孩子变得无理又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