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多了,我没给他们打电话,他们也没打给我,有时候我想:如果我死了,他们也不知道吧?
车老师:
无意中看到您写的《爸爸七八耳光打碎我的心》这篇文章,我哭了很久,因为这个女孩的童年和我差不多。我的爸爸是教师,妈妈也做过代课老师,他们觉得我聪明,对我的要求一直是学习再学习。我怎么做都满足不了他们的愿望,考了第一是应该的,他们从不会鼓励和赞扬;如果没拿第一,就是暴打!
我都没有被妈妈抱过的记忆,只记得打骂我时骂得极难听,一面骂你这个贱X,你这个癫X,你还瞪,你还哭!一面猛抽我的脸。到现在想起来都很伤心,因为这些话太难听了。
小学三年级开始放学就不准玩耍,晚上他们要是去看电影,就把我一个人锁在家里学习。那时我才8岁,两层楼的屋子一点点动静都让我紧张万分,更多的恐惧是怕有妖魔鬼怪,每次都是爬到床上靠墙边坐着。放寒暑假和上学一样的作息,7点起床,23点睡觉,中午休息一会儿,其他时间都是学习,要写学习计划,还要他们过目,写好了才准吃饭。
上中专后,他们就没给我买过一件衣服,中专实习时谈了一个男友,他们不同意。毕业后,我想去上学的城市打工,跟他们要钱,我妈明知道我们分手了,还用很嫌恶的语气跟我说:“你不会跟他要?”意思就是我没听他们的话,不给我钱是对我的惩罚。我只好带着仅有的一百多块钱上路了。
打工的工资每月300到500块,仅租房就150块,我每天都不敢吃早餐,中午花两三块钱吃盒饭,晚上煮清水面条。有时交不起房租被房东把东西打包了扔客厅里,这些我从来没跟他们提过,也从未跟他们张口要钱。逢过节就忙着往家赶,但一回家就吵架。因为他们老是抱怨别人怎样给家里钱,我却从来没有。我难过得直哭,觉得自己在外面过得这样辛苦,他们不管不问还反过来怪我。
这两年他们感情不好,总是吵架,我妈才想起还有我,常常打电话跟我诉苦,也知道叫我在外面要注意身体。今年因为他们非要我嫁一个不喜欢的人,和他们又闹僵了,半年多了,我没给他们打电话,他们也没打给我,有时候我想:如果我死了,他们也不知道吧?
从中学开始,我就觉得没有人能陪我到永远,觉得两个人在一起最终都是要分手的。十年前遇到第一个男友,我一度相信他会爱我到永远,我们会结婚,他信誓旦旦地拿走了我的一切,到最后还是残忍地分了。分手的原因是他家人嫌我工作不好,不同意。他为了让我答应分手,说给我1000元钱做补偿,我听后才知道,在他心里我只值1000元。十年后他跟我说对不起,我则表示永远都不会原谅他。
去年我因为无法承受工作和感情的压力,找心理医生做疏导。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就没有停止过眼泪。我问医生,为什么我在没恋爱之前就有不相信感情的念头。医生说要从我的家庭环境找原因。我说父母感情还好,家庭经济条件也行,就是对我学习要求很严格,喜欢拿我的短处去和别人的长处做比较。医生问我按他们的要求去做了吗?我哭着说是!可是我发现我无论怎样都无法让他们满意,我没做到,他们怪我不努力,非打即骂;我做到了,他们会有更高的要求,但从来没支持、鼓励过我。因为咨询费太贵,那之后,我没再去,自己断断续续地看心理学方面的书,知道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及婚恋。
现在的我29岁了,心越来越冷,做的工作是技术性质的,工作单位不好也不敢换,因为不知道下一份工作是不是会更好。感情上也一直飘零无依,因为内心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我不敢想自己会不会结婚,会不会找到一个真心爱我的人,只希望嫁得离父母越远越好!
我经常想,如果我有孩子,我不会让她再像我的童年一样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不会因为她学习不好而随意打骂她,没有孩子是一无是处的,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是靠父母的引导和言传身教。都说孩子是父母前世欠下的债,今生是来讨还的,如果一开始就想着养孩子是为了将来回报你,我觉得还是别生了。有句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个从小就得到温暖和爱的孩子,你不要求她,她也会反哺你。只有得到爱才会付出爱……
遗忘的时光
这位女孩的父母身为教师,对孩子的教育却奉行“学习至上”的观念,只从学习的角度来要求孩子,剥夺孩子童年应有的乐趣,漠视孩子的情感需求,为了考试分数的高低,对孩子非打即骂,缺乏鼓励和信任。其结果是让一个原本聪明用功的女孩,学历仅止于中专,内心敏感脆弱,对事业和感情都极度缺乏安全感。正值华年,既无力发展事业,又无法敞开胸怀爱自己、爱别人,成为比较典型的爱无能患者,甚至得出父母养自己只是为了索取回报、原本就不该生下自己的结论。
这个女孩的帖子实在值得为人父母者反思和警醒。因为中国有太多这样的家长,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下,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孩子的学习上,以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万事大吉。殊不知,学习成绩仅仅代表着孩子综合素质的一个方面。在成长过程中,孩子除了要会学习,还承担着学会做人、努力发展爱好和特长、完善个性等重任。而且,健全的个性与优异的学习成绩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的。学习好不是真好,和谐的身心,开朗自信的个性比一纸分数要重要得多。而父母发自内心的关爱和赏识则是滋养孩子心灵最好的养分,是孩子快乐和自信的源泉。
遗憾的是,很多家长在孩子最需要亲情滋润,最需要父母关爱的时刻,终日板着面孔,虎视眈眈地盯着孩子的成绩,亲子之间的话题只有学习!只有成绩!在家长的高压和指责下,很多孩子除了会读书,会考试,什么都不会,沦为两只脚的书橱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很多家庭,更是“穷”得只剩下“分”。那些在极度压抑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兴趣贫乏,心智匮乏,心灵一片荒芜,人格严重畸形。他们不但不能如父母期望的那样成龙成凤,甚至连基本的自爱与爱人的能力都丧失,成为与社会、与他人格格不入的寡欢者,毫无生之乐趣可言。
家长们,请不要用自己太多的欲望扼杀孩子的童年和个性。请不要滥用家长权威,将孩子变成光耀门楣的装饰品和牺牲品。让我们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走进孩子内心,关爱孩子心灵,用我们理智而有分寸的爱,用我们的尊重和关怀,将爱的阳光洒进孩子的心田,让孩子走出分数的重压,容光焕发地生活,快乐爽朗地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