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14.梁稳根:做造钟师,不做报时人

  高瞻远瞩的公司领导人要像造钟师,让公司的人随时都能知道时间——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时间,而不必依赖报时人才能知道。为此,公司要形成造钟机制,各个环节都要权责清晰、环节紧密,这样公司的运作才能顺利进行。

  ——三一集团董事长 梁稳根

  出生年月:1956年12月

  创业年龄:29岁

  第一桶金:焊接材料

  开创事业:三一集团

  创业成就:2010年《胡润百富榜》梁稳根以370亿元人民币的身价排名第四位。梁稳根曾获得全国杰出青年企业家、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等称号。2012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梁稳根名列第6位。2012年,当选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创业语录]

  1.中国制造业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必须由中国企业主导。

  2.假如说三一有很核心的资产,不是公司现在取得的成就,不是厂房设备这些固定资产,而是我们的核心文化。

  3.三一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品质改变世界。

  4.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

  5.创业是一种豪迈的事情。

  6.“没有夕阳的产业,只要夕阳的企业”,这话我比较欣赏。

  [创业小传]

  梁稳根,1956年出生,湖南省涟源茅塘镇。1956年12月出生于涟源农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家乡读完小学、中学后,1979年,梁稳根考入中南工业大学材料学专业学习。

  1983年大学毕业,梁稳根大学毕业后,在别人羡慕的目光中,顺利地分配到位于洪源县七星街镇的国营企业洪源机械厂。在当时群山起伏的乡村中,大山深处的这家企业是不多的文明的灯火。梁稳根很快表现出自己的工作能力,并且提了干。但不安分的梁稳根,经常在抬石头、挖土方、搬机器设备、爬上半空架设高压电缆的工作之余,和别人议论时事,讨论国有企业的出路。渐渐地,认识了唐修国、毛中吾、袁金华等几位三一集团的创始人,他们志同道合一,并成了好朋友。

  起步:屡败屡起

  1984年梁稳根和几个朋友开始筹划辞职创业的事情,他们最初的想法就是“打破现实,逃离洪源就是胜利。”理想归理想,现实是现实。梁稳根家世世代代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父母十几年节衣缩食,好不容易培养了一个大学生,现在又成了一个国营大厂的中层干部,真可谓“草窝里飞出了金凤凰”,可是梁稳根提出从单位“辞职”,几代人的希望变成了泡影。“金凤凰”飞回了农村的草窝,先前的自豪变成了乡邻们的笑料。

  辞职了去做什么,梁稳根心理也没谱,不太没谱,也根本就没有个目标。但首先要解决的是吃饭问题,这一点梁稳根和朋友们心理都清楚,因为没了“铁饭碗”,4人首先须解决生计问题,不可能去靠家人和父母。1985年底,梁稳根得到消息说,农贸市场上一头羊可以赚20多元。这在当时可是一个很喜人的数字!得到这个消息,梁稳根和其他3位伙伴毅然辞去公职,宣誓永不回头。

  于是,由梁稳根坐镇指挥、袁金华负责羊源、唐修国负责交货的一个“羊贩子小组”很快形成。袁金华怀揣着宰羊刀、麻布袋和几件破衣服首先上路了。湘西、常德甚至贵州的铜仁这些产羊较多的地方都留下了他寻找羊的足迹。一时,“大学生成了羊贩子”成了洪源机械厂的爆炸性新闻。

  但很快,梁稳根他们四人就在羊身上尝到了失败,最初的创业冲动受到了打击。可是,梁稳根他们由于没有对信息进行详细的分析,等到跟农民交易的时候就傻眼了。是收购绵羊还是山羊?是收购公羊还是母羊?是收购羊皮还是羊肉?梁稳根渐渐发现生意不很顺利。眼看到了元旦,行情又发生了变化。梁得知,看涨的行情是由于外贸部门跟日本签了一个合同,过了元旦就会取消,价格就会跌。于是,他赶紧把羊以低价卖给了当地的一个肉贩子。

  钱没有挣到,社会上对他们四个人的“出头”行为的诸多偏见和非议却接踵而来。有人说,国家花了那么多的钱培养他们,他们不为国家出力,老是想着赚钱,满身铜臭。梁稳根的父亲更是怒不可遏,拿着扁担追着梁稳根要把他撵回洪源机械厂。在老人的眼里,辛辛苦苦把儿子培养成了一个人人羡慕的国家干部,好歹混出了个人样儿,怎么能说不干就不干了?

  梁稳根顶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不解,在信念的支撑下,勇敢地向前走去。

  贩羊失败了,他们又去做酒,又失败了,接着做玻璃纤维,仍然失败。经过这许多失败,梁稳根并没有灰心,而是越战越勇。

  因为失去了经济来源,于是他们决定分工合作:梁稳根负责到全国各地考察项目,其他三人做小生意或者打工维持生计,同时为梁稳根的考察提供有限的资金支持,梁稳根出差能省则省,甚至有一次在冬季,梁稳根三天到哈尔滨打一个来回。在这样的艰难困苦下,四个人互为依靠,没有一个人动摇。几次失败的经历并没有改变梁稳根继续创业的梦想。

  有人说,如果当年的贩羊实验成功了,或许梁稳根今天只是个成功的羊贩子,当然也可能早已经开了自己的羊业托拉斯。那梁稳根的人生旅程就要重写了。中国重工的历史就要重写了。

  1986年初,经过考察,梁稳根了解到焊接材料市场在当时供不应求,他们开始了冷静思考,分析自己的长处。四人中,有三个是学金属材料出身,梁稳根决定开发当时市场上一种很缺乏的有色金属焊料。他们从亲戚朋友凑到6万元钱,成立涟源茅塘焊接材料厂,这就是三一集团的前身。他们首先选择了“投资少、见效快”的焊片生意,并且把基地定在梁稳根的老家茅塘乡。

  在一个地下室里,他们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实业报国之路。他们查找资料,琢磨工艺,期间,通过100多次调整配方,几十次改变工艺,他们的第一个产品——105铜基焊料问世。梁稳根把它寄给辽宁一个工厂,可不久,梁稳根便收到了第一批退货,工厂告诉他们,105铜基焊料的质量不过关。

  为确保来之不易的创业结出成果,梁稳根回到母校,请恩师翟登科教授来现场指导。经过多次实验和失败,终于105铜基焊料的各项指标抽样检查达到了国家质量要求,1986年9月,他们终于掘到了第一桶金,收到了第一笔8000元的焊料货款。梁稳根等人欣喜若狂,热泪盈眶,紧紧地抱成一团。

  初次告捷,梁稳根没有就此止步。这时候的他开始思索如何走出去。他注意到当时国家巨大的基础建设投入带来的无限商机。但是,从哪里下手呢?梁稳根分析自己的情况,基础建设自己虽然不懂,但基建行业的设备还懂一些。梁稳根毅然决定冲入这个向来只有国有企业敢做的行业——重工制造领域,生产基建设备。1989年,梁稳根和伙伴们创建的小厂即实现收入突破1000万元。

  为了生存,为了理想,很多人投身到创业之中。创业。其风险不言而喻。尤其对于毫无经验却有着满腔热忱的初次创业者来说更是如此。创业中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唯有“屡败屡起”,坚持下去,才有创业的成功。

  发展:品质改变世界

  1991年3月,梁稳根等4人来到涟源,梁稳根已在寻找下一个商机。当时,人造金刚石并不很景气,但出人意料的是,梁稳根看到了当时许多人没有看到的商机:由于原苏联的解体,人造金刚石的国际市场发生了重要变化,低档人造金刚石的出口由年3500万克拉急降到500万克拉,给人造金刚石压机市场带来广阔空间。梁稳根迅速组织数十名专家、工程师先后组建起人造金刚石压机厂和金刚石厂,生产压机和人造金刚石,以领先的技术和过硬的质量,向大吨位压机进军,迅速打开市场,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国家工程机械制造水平比农机产品还差,工程机械也成为劣质产品和廉价产品的代名词。在房地产、股票、保健品等成为投资热点之时。梁稳根仍然心无旁骛地将企业发展目标锁定在重工机械产品上,并始终将主业定位于以“工程”为主题的机械装备制造业,毅然扛起振兴民族重工业的大旗。用梁稳根的话说:“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创办了三一重工,提出了‘品质改变世界’这一理念,其初衷就是希望通过制造出高品质的产品,来改变世界对中国工程机械的看法。”

  1991年9月,梁稳根将公司更名为湖南省三一集团有限公司,“三一”取“三个一流”之意,即:“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此时,有人将4个人的姓氏连起来——梁、袁、毛、唐,谐音恰好是“涟”“源”“茅”“塘”,说4个人天生就是大富大贵之人。梁稳根等一笑了之,在他们看来,富贵是要靠自己去争取,而不是上天赐予的。凭着对事业的热情与执着,三一业绩蒸蒸日上。这时候的梁稳根,开始思索如何走出去。为探寻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梁稳根制定了“双进”战略:进入中心城市——长沙;进入大行业——装备制造业,首先进入工程机械制造业。

  1993年对于梁稳根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他不仅将企业更名为“三一集团”,涟源的材料基地改造为“三一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并将总部搬到了湖南省会长沙。随着市场的扩展,梁稳根又开始研制混凝土输送泵等工程建筑机械产品,并将行业里的著名专家请到公司任职或做顾问。而这个领域面对的将是海外企业的竞争,梁稳根感慨地说:“我们要学习外企在资金、技术和人才以及企业运作和管理模式方面的长处,这是十分必要的,但也要看到海外企业的弱点,我们只有利用自己的优势来扩充自己,才能取得胜利。”

  这一年是梁稳根个人创业史上的奠基之年,也是今天的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奠基之年。

  三一重工将混凝土输送泵作为其进军工程机械行业的敲门砖。可是由于技术不过关,三一重工自主研发的第一批产品,在泵送混凝土到160米高度的时候,再也上不去了,质量也不稳定。因为当时混凝土输送泵的核心技术——液压控制技术主要掌握在日本和德国等国外公司手里。梁稳根想到了合资,他马不停蹄地走访了日本、欧洲的十几家公司,收获的却是前所未有的辛酸和耻辱——国外企业对中国企业采取了重重的技术封锁。梁稳根发誓:一定要利用人才、自主研发,超越那十几家企业;一定要“品质改变世界”,赢得世界对三一人、对中国的尊重!

  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攻关,1994年,三一重工第一台混凝土输送泵在长沙诞生,这是三一从材料工业转向机械制造业的第一件产品,也是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式系统拖泵。它的问世,成为三一靠自主创新发展之路的起点,更是中国制造业打响民族工业品牌的一个历史见证。

  依靠科技创新,三一重工的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程机械产品相继在问世:第一台大排量、高压力混凝土输送泵,第一台国产37米混凝土输送泵车……三一重工在中国市场发起挑战国外品牌、捍卫民族工业的战争,终于使中国工程机械市场乾坤倒转,中国品牌与国外品牌市场占有率由当初的1:9变为9:1.

  2002年9月,三一自主研制的超高压混凝土输送泵成功地将C60混凝土送上了香港国际金隔中心406米高度,创造了新的混凝土泵送世界纪录。

  2008年12日,三一重工自主研制的世界最长72米臂架混凝土输送泵车成功下线。该泵车创造了两项世界第一,一是混凝土输送泵车臂架长度达到72米为世界第一,二是泵车混凝土输送量世界第一。

  依靠科技创新,三一集团全面进入工程机械制造领域。产品逐渐扩展到建筑机械、路面机械、挖掘机械、桩工机械、起重机械、非开挖施工设备、港口机械、风电设备等全系列产品。

  梁稳根停靠科技进步,达到了“品质改变世界”的目的,三一重工的产品,扭转了中国工程机械市场乾坤,改变了世界工程机械的格局。

  梁稳根提出“品质改变世界”的理念,他对此的解释是:“要以极高的产品品质去改变中国产品质量低劣、价格低廉的世界形象”,应该说这是站在一个很高的角度说产品品质的问题。从我们创业者最基本的角度来说,产品的品质决定企业的未来,消费者认可我们产品的品质,并愿意为我们产品付钱,企业才有效益可言,才有发展可言。

  成功:梦想引领奋斗方向

  “我梦想,在中国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由于我们三一人积极地实现我们的梦想,中国人得到世界的认同和尊敬。”“我梦想,三一成为世界上备受推崇和尊重的公司,成为世界工程机械先进技术的领导者。”……这些梦想是引领着梁稳根的奋斗方向。

  梁稳根将其“人类因梦想而伟大”的座右铭贯穿始终。上大学期间在洛阳铜加工厂实习时,梁稳根就扬言要办一个如洛阳铜加工厂那样的职工就有上万人的大企业;而在创业之初,他便将三一集团定位于“民营经济的试验田”。

  在很多人眼里,梁稳根是个谜。从砸掉铁饭碗到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从一度陷入绝境到成为首富,梁稳根用奋斗演绎了人生的精彩。

  在梁稳根的主导下,“三一”带来了中国整个工程机械行业的变革。据统计,1995年,混凝土输送泵中国外产品占据了中国的市场的95%以上,因为三一自主品牌的成功研制,几年的时间,洋混凝土输送泵所占比例不到5%。整个工程机械行业的“国”字号品牌已经收复了失地。不能说,没有“三一”就没有今天中国的机械制造业,但是,至少可以说,“三一”的发展加剧了整个机械制造业的变局。

  10年时间,三一集团不仅在机械制造行业稳健立足,且成为了行业的领头羊。2003年7月3日,子公司三一重工成功上市,也为三一集团成功开启了资本之门。

  2005年6月10日,梁稳根主导的三一重工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以高票获得通过,并由此成为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第一股,永久地被载入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史册。

  正是在强烈的历史与社会责任感的驱使下,三一重工才能成功破解中国股市“头号难题”。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因此获得了2005年CCTV经济年度人物奖。评委会的评语是:他花了19年时间,把创业梦想耕耘成中国经济改革的试验田,2005年,他第一家推出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他以产业报国的成功向我们印证——穷则变,变则通。

  做“造钟师”,不做“报时人”,梁稳根曾多次引用这句话,这是他作为领导者高瞻远瞩品质的彰显。梁稳根这样展望未来:在前方,是一场世界机械装备制造企业攀登奥林匹克山峰的伟大赛事,它的奖杯是“世界500强”的桂冠,我们正在攀登这座高峰。与我们一起前行的,是2万多名遍布全球的三一员工。

  创业的过程是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梦想是创业路上的动力源泉,梦想引领着奋斗的方向。要知道,任何创业成功的过程都一定会历经不同的困难和痛苦,如果一个没有梦想的创业者,一旦遇到困难或挫拆,首先放弃的往往总是梦想。

  今天的三一集团,拥有员工四万余人,在全球200多个国家与地区设有分公司。办事处已超过300个。其中国内有27个分公司,147个办事处。海外拥有30家子公司,已建成15个物流中心。是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中国企业500强、工程机械行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最强企业、福布斯“中国顶尖企业”,中国最具成长力自主品牌、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标志性品牌、亚洲品牌500强。2009年,三一集团实现销售收入306亿元。梁稳根所带领的“三一”重工集团,也正是迈着沉着坚实的步伐,一步步成为如今中国重工业领域的中流砥柱。

  [创业启示]

  美国学者柯林斯写的《基业长青》这本书红遍业界,成为很多企业家案头必备用书。其中第一个观点就是“造钟,不是报时”。柯林斯在书中解释说:“高瞻远瞩公司的创办人通常都是制造时钟的人,而不是报时的人。他们主要致力于建立一个组织,一个会滴答走动的时钟,而不只是找对时机,用一种高瞻远瞩的产品构想打进市场,或利用一次优秀产品生命周期的成长曲线;他们并非致力于取得高瞻远瞩的人格特质;他们努力的最大成果不是体现一个伟大的构想,不是表现人格的魅力,不是满足个人的自尊或累积个人的财富,他们最大的创造物是公司本身及其代表的一切。”

  高瞻远瞩的公司领导人要像造钟师,让公司的人随时都能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时间,而不必依赖报时人才能知道。这就是“争做造钟人,不做报时人”最为基本的含义。刚刚走上创业之路,我们可能对自己企业的定位不会很准确,我们可能还会摸着石头过河,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但是,有一点是必须注意的:作为一个创业型的企业,要形成一种造钟的机制,各个环节都要权责清晰、环节紧密,这样企业的运作才能顺利进行。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