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5.柳传志:志当存高远

  立意高,才能制定出战略,才可能一步步地按照你的立意去做。立意低,只能蒙着做,做到什么样子是什么样子,做公司等于撞大运。

  ——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柳传志

  出生年月:1944年4月

  创业年龄:40岁

  第一桶金:汉卡

  开创事业:联想集团

  创业成就:柳传志曾被评为“中国改革风云人物”,“2000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风云人物之一”,2000年1月被《财富》杂志评选为“亚洲最佳商业人士”。“全球25位最有影响力的商界领袖”。他创建的联想集团成为第一家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中国民营企业。

  [创业语录]

  1.企业制定一个战略目标不难。难的是两点:一是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能性;二是制定目标之后不为其他因素所动,能够坚决地不管不顾地去做。

  2.什么是企业战略?企业战略就是你要干什么行当,要干到多大,钱和人往哪里投。当今世界五彩缤纷,机会与陷阱同在。关键是看清楚,设计好我们最终要飞多高多远,寻找我们需要的天空和阳光,寻找属于我们的战略机会。

  3.我要把联想办成一个长期的企业,一个有规模的企业。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只有从制度化、从人才上、从班子上做准备。联想现在不是在培养一个人,而是在培养一层人。

  4.一个企业进入一个陌生领域,在制定战略时,专业知识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摸清基本规律。

  5.经营必须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我们的企业大多缺乏这样的意识,碰巧做好一个产品就高枕无忧,做坏了就惊慌失措。

  6.大环境改造不了,你就努力去改造小环境。小环境还是改造不了,你就好好去适应环境,等待改造的机会。

  [创业小传]

  1944年,柳传志出生于江苏镇江市,父亲是一名法律专家。1967年大学毕业时,正赶上“文革”。正赶上知识分子继续接受工农兵的再教育,柳传志就到送到湖南西湖解放农场、广东珠海白藤农场劳动锻炼。1970年,种了一年半地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工作,成为国家科研部门的工作人员。这之后,柳传志在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外部设备研究室做了13年磁记录电路的研究。虽然也连续得过好几个奖,但做完以后,却什么用都没有,没能体现出他们的一点价值来。

  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柳传志已是中科院的一名高级工程师了。按照一般人的想法,在中科院工作,又是高级工程师,应该算很不错很不错的了,是许多人求也求不来的工作单位和职位。但年近不惑的柳传志却觉得“憋得不行”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大学毕业正赶上‘文化大革命’,有精力不知道干什么好,想做什么都做不了,心里非常愤懑。”于是,他告别了工程师的岗位,到中科院人事处去做一名行政干部。很快,他发现当官似乎也不是自己的追求。

  起步:立意要高远

  1984年,对于很多人和事,都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下海经商,成了人们的热门话题。这时候柳传志已经整整40岁了。当时,北京中关村街上哗啦一下办起了一片公司,中科院计算所也有人出去办公司,或者给人打工,验收机器,验一天收入三四十元。当时计算所一个月的奖金也就三十多元,这对计算所正常的科研冲击很大。面对于此,计算所所长的领导想自己办个公司,积累点钱,解决所里急需的实际困难。这时,组织能力比较突出的柳传志成为最佳人选。柳传志这时是“突然来了个机会,特别想做事。”

  1984年10月,柳传志和10位同事拿着了计算所给的20万元创业经费,创立了一家叫做“北京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的公司,走上了艰难的创业之路。办公司对柳传志来说是全新的东西,开始他想到的是这可能真正做点事情,或许是改变命运的一次机会。他不会想到,在其后的岁月里,公司将逐渐成为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养家糊口、吃饭穿衣、休闲娱乐的一个基本场所和组织。柳传志把自己的公司开始定位就是高科技公司,他觉得创业开始立意就要高远。公司成立了,没有办公室,就借用计算大闹口不足10平米的传达室;没有电话,有事时同事们就回到原来自己的办公室去打。尽管计算所给了他们很多支持,但是从1984年冬天到1985年春天的几个月里,柳传志最头疼的事情是不知道公司要去干什么。

  大家商量来商量去,只好能干什么就先干着,哪怕挣点儿钱发工资也好。于是,柳传志领着所有员工当“倒爷”、“板爷”,在中关村拉平板车去卖运动服装、电子表、旱冰鞋、电冰箱。后来因为听说倒买一台彩电能赚1000块,他们也跟着去倒买彩电。

  创业的路是不平坦的,他们刚刚走上创业之路,没有经验的他们就受到了一次重大的打击。那个年月的骗子很多,他们在倒卖彩电时,一不注意,就受了骗。柳传志也知道有骗子,他叮嘱同事们要小心谨慎,看到电视才付款,他们也的确看到了电视,不过等钱汇过去,对方却消失了,创业不到一个月,公司一下就被骗去14万元,而且还是被一个女子骗走的。公司一下子更加艰难起来。这对当时刚下海的柳传志的打击,实在是难以想象。但是,他们硬着头皮也得往下走。到了1985年,所有可能为公司带来收入的各种业务几乎试了一个遍。其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将计算所倪光南主导开发的“汉字系统”带到了公司,成果产品化后就是后来知名的“汉卡”——联想式汉卡,联想这一品牌名称由此而来。

  当时电脑大部分靠进口,全是英文系统,必须装上汉卡,普通的中国人才能使用。每台电脑经过改装后利润高达一、两万元。为了多挣几个钱,烈日炎炎下,柳传志和同事们人拉肩扛,把计算机搬进来运出去,常常衣服湿透,满头大汗。这样,联想在6个月内至少销售出了100套汉卡,为公司带来了约40万元毛利润。柳传志由此挣到了第一桶金。

  那时,许多公司都做国外公司的代理,而且谁能够拿下代理权谁就挣钱。柳传志也想做IBM的代理。但因为IBM对代理商提出的条件很苛刻,公司根本没资格做它的代理,柳传志通过各种关系总算拿下了代理权。在公司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时候,得到这么个机会,大家都非常高兴,觉得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

  最初给IBM做代理的时候,柳传志要参加他们的代理会议。开会的地点在长城饭店,当时的长城饭店一般人的眼里是个了不起的地方,柳传志想自己应该穿一件西装,没钱买不起,只好到父亲那里借父亲的西装穿。没有车就是坐公交车,为了装装门面,坐公交快到长城饭店跟前的那一站,才打个车,表示自己是有点身份。到了会场,看到有些水果点心摆在那,可以随便吃的。当时柳传志就想,还有这样好的地方啊?开会时,柳传志坐在最后,只是听人家说些要求什么的。能到那个场合开会,柳传志也就觉得很了不起了。当时柳传志怎么也不会想到,有一天,自己的联想公司会并购IBM的个人电脑(PC)业务。

  后来因为技术原因,柳传志决定不做IBM的代理了。但是,做IBM代理之后,柳传志慢慢学到了怎么去做市场推广,怎么去管理财务,怎么去做服务。慢慢懂得这些之后,柳传志有了基础,开始办自己的工厂,搞自己的研发,做自己的品牌。慢慢地自己的业务也越来越大了起来。

  创业过程中的坎坷总是免不的。1987年,柳传志又一次受骗。当时,联想第一次准备从香港进口计算机,由于资金不够,想了很多办法,凑了300万元人民币。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就是拿这些钱,找到一个进出口公司,拿到批文,得到外汇,把外汇打到香港去,这中间非常复杂。柳传志找了一个人,这个人的公司也挂了进出口公司的牌子,实际上是一个骗子。等柳传志把上述一系列事情安排完了,再回去找那人的时候,公司没了,人也找不着了。那是联想创业以来积累的所有钱,还有一些银行贷款,没想到钱被人骗了。

  多方打听到那人的住址,柳传志就和同事蹲在他们家门口天天守着,看他回不回来。同事们连拿砖头砸人的念头都出来了。虽然后来相关部门找到了骗钱的人,并帮助追回了货款。柳传志却因此落下了病,一到夜里两三点钟就被惊吓醒来。后来住了3个月的医院,总算好点了。

  1984年,联想成立并开始代理IBM的某些产品的时候,19岁的美国人迈克尔·戴尔创办了“戴尔”公司。不久,比尔·盖茨为“微软”设定了那个著名目标:“让每一张办公桌,每一个家庭都摆上电脑。”柳传志同样敏感地意识到这种市场变化,但是联想却不能“造电脑”。柳传志在内心里也下定决心,造出自己的电脑。

  创业之初,我们不一定会想到自己能够做多大,但是立意要高远。立意高远就是要有理想,要看得长远些,不要满足于一时的小利益,不要被眼前小利益所束缚,也不要对一时的得失斤斤计较。明白地说就是不要“短视”。要有长远眼光,为自己的事业未来的发展打基础。

  发展:坚定信念,敢于拼搏

  到了1987年前后,柳传志的联想公司的发展已经有一定的规模,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公司到了由解决生存问题到解决发展问题的时候了。那时,许多公司利用国家的政策空子,倒卖批文,倒卖外汇,走私,都挣到了大钱。柳传志也有条件那样做,但柳传志认为联想不能那样做,那些都是短期行为,公司要有更大的发展,就要立志高远。这时,柳传志从公司发展的战略的角度,提出了打联想的品牌自己生产机器的构想。当时公司的高层为此进行了一次讨论。一部分人想要把公司办成总公司下面一大堆小公司,每个公司都独立做进出口,虽然每个公司都在做重复的事情,但是每个公司都赚钱。柳传志提出了“大船结构”的思想,反对“小船大家漂”。柳传志强调做企业要有高立意。为此他做了这样一个比喻:“北戴河火车站卖馅饼的老太太,他的吃客都是一次客,因此,她把馅饼做得外面挺油,里面没什么馅,坑一把是一把,这就是她的立意。而盛锡福鞋帽店做的是回头客,所以,他的鞋怎么做也要合适。”柳传志认为,同样是卖馅饼,也可以有立意很高的卖法,比如,通过卖馅饼,开连锁店。

  通过这次讨论,统一了公司领导层的思想,做出了下一步自己生产机器的决定。创造自己的品牌。后来的事实证明,当年笑傲江湖的英雄,风流却被雨打风吹去。联想却成为龙头老大,柳传志成为“中国民企教父”“IT企业教父”。

  当时还是计划经济为主导,联想想上生产线,国家不批准,不给柳传志生产批文。如果联想死守在内地就永远只能做销售的公司。没有别的办法,柳传志考虑到香港去发展。1988年,柳传志和几个热血汉子带了32万港币来到香港。

  1988年4月18日,联想公司在人民大会堂召开“进军海外誓师大会”。当时,联想的员工虽然已发展到300人,但主要业务是销售“联想汉卡”以及给国外电脑做销售代理。但柳传志决定把声势造大,他请来的客人和记者比自己的员工还要多。

  手里这点钱不够办工厂,因此,他们到香港也只能和在国内一样,先从做贸易开始,通过贸易积累资金,并且了解海外市场。有了一定的积累,柳传志和香港人在香港办了一个联想,1988年6月23日,柳传志的新技术发展公司与导远公司和中国技术转让公司共同创办香港联想,第一次使用了联想作为公司名称。公司在香港组织生产主机板,然后打回国内,卖到世界各地,由此形成了联想的制造业基础。也为联想个人电脑的成功生产奠定了基础。柳传志进军香港,为联想的发展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高调宣布“进军海外”一年之后,柳传志将在香港研发出的“286微机”送上了飞机。此行的目的地是德国,当时在汉诺威正举办电子技术交易会。在这次交易会上,柳传志终于达到了“拐大弯”的目的。

  今天回想起来,如果不进军香港,联想在国内就只能做一家贸易公司。那可能就没有今天的联想了。直到后来有相关的官员到香港考查,发现联想的生产线做得很不错,一了解,原来是从大陆过去的,才给了联想批文。

  1990年以前,国家为了保护自己的电脑工业,采取了封闭的政策,不让外国企业进来,用保护的方法培养中国的电脑工业,保护的结果是国内生产的电脑质量差得一塌糊涂,许多电脑生产了不能用。因为加入WTO,到了1994年,国家政策开放,外国企业大举进入中国。许多中国的企业溃不成军。这个时候联想也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用柳传志自己的话说:“我们完全措手不及,外国的机器比我们质量要好,甚至价格都比我们便宜,我们完全没法比拼。我们开了大概两个多月的会,研究对策。我们的资金不如人家,我们的技术不如人家,我们的管理不如人家,人才不如人家,几方面全不如人家的时候,这个仗怎么打?是不是干脆退回去,还是做代理,卖人家的东西算了?”

  联想最后的结论是“拼死一搏”,“把我们什么地方做得不好,从头到尾数一遍,下力气做大幅度的改革。把公司的力量全部集中起来,成立电脑事业部,由当时29岁的杨元庆当总经理。决定对联想的管理和销售进行大的调整,果断地起用年轻人,坚决维护自己的民族品牌,他们的想法得到国家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这时的联想已经开始从更高的战略角度考虑问题,从战略层面上去思考长远的发展问题。到了1996年的时候,联想开始翻身了,一步一步抑制住了外国品牌的进攻。”联想跨过了关键的一个坎儿。

  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和阻力、难题、麻烦和挑战。人为制造的、客观存在的和偶然发生的,有时候会让我们有穷途末路求救无门的感觉。所以,创业者要有一个坚定信念,要做一个敢于拼搏的人,要知道,只要努力就有希望,只要拼搏就有收获,如此,才能成功!

  成功:不把长跑当短跑

  1998年,联想推出一款一键上网电脑,接着,又研发出电脑的一键恢复技术。这些技术虽然不是计算机的核心技术,但很实用。后来,联想投入更多的资金成立联想研究院。2004年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立刻使联想电脑的核心技术又有大幅度提高。

  联想刚开始定位就是高科技公司,但如果刚开始就发展技术,不但没钱办工厂,更谈不上研发,最后很难成功。为此,柳传志的解释是:“不要把长跑当成短跑,在长跑开始时宁可慢一点,合理分配体力,在最后关头冲刺。如果一开始,就拼命领跑,以求获得喝彩,也许未到终点,就已趴下。”

  2008年,柳传志的一个梦想实现了。他24年前创办的联想,成为第一家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中国民营企业。

  今天的联想,在全球有19000多名员工。研发中心分布在中国的北京、深圳、厦门、成都和上海,日本的东京以及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罗利。在国外设有欧洲区、美洲区,包括美国、英国、荷兰、法国、德国、西班牙、奥地利七家子公司。联想在北京、上海和广东惠阳各建有一个现代化的生产基地,生产台式电脑、服务器、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掌上电脑、主机板等产品,年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台(电脑);同时在厦门设有大规模的手机生产基地。

  联想控股现在旗下有联想集团、神州数码、联想投资、融科智地、弘毅投资五家子公司。其中,联想集团、神州数码为中国IT领域的领先企业。特别是联想集团,在2004年并购IBM全球个人电脑业务后,已成为全球第四大个人电脑厂商。

  根据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2008年度全球企业500强排行榜,世界第四大计算机制造商联想集团首次上榜,排名第499位,年收入167.88亿美元。

  2009年,联想控股综合营业额1063.75亿元人民币,总资产872.65亿元人民币,历年累计上缴国家各种税收144.41亿元人民币。

  “不要把长跑当成短跑”,柳传志把创业形象地比喻成长跑,告诉我们,长跑不是一股劲就能到终点的,创业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每个创业的人都向往成功,但是,要知道,成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创业启示]

  刚刚创业时,柳传志的名字和我们每一个创业之初小公司老板的名字一样,普通得让人容易忘记。正因为柳传志立意高远,最终成了大事,联想也成了民族计算机产业的象征。而当年那些立意不高,只顾眼前利益的同期发展的一些企业却被雨打风吹去。柳传志把这个鲜明的对照归结为创业之初是否立意高远。他说:“立意高,才可能制定出战略,才可能一步步地按照你的立意去做。立意低,只能蒙着做,做到什么样子是什么样子,做公司等于撞大运。”

  柳传志是一个创业的传奇。这个传奇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他领导联想由11个人20万元资金的小公司成长为中国最大的计算机公司,更重要的是,他的传奇故事对许多立志创业的人来说,是一种激励。这个传奇让每一个创业者都可以怀有这样一个希望:如果我们足够地努力,也可以像柳传志那样地成功。

  创业之初,我们发出去的名片,人家顺手就扔掉了;我们的名字,下次人家可能提不起;我们的产品,人家可能都不一正眼看一下,但这些都没有关系。关键的是,不管多么艰难,都要有一个高远的立意,同时采用一步一步逼近的方式前进,这样我们每走一步都会离高远的目标近一步。当然,企业初创时生存是第一位的。用柳传志的话说:“在企业的初期状态,目标是一个暗藏的、朦胧的意识。因为你还很弱小,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企业还缺乏把握,无论你具有怎样的信心,目标对于初创企业至多是一个远大抱负,因而无法量化与明确。”但是,当我们解决了生存的问题后,高远的立意才会引导我们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企业也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