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读者们,我们现在到广西的北部湾,去看两个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在北部湾的东边合浦境内,有一个英罗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北部湾西部的防城境内,有一个山脚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陪我到英罗港的是一位高级工程师,名叫李有甫,湖南新宁人,全国劳动模范。他的主要功绩是在1954-1964的10年时间内,踏遍了合浦的海岸、丘陵和平原,调查了每一个村庄、每一条河流,访问了许多干部和农民,搞清楚了全县的地形、地貌、气象、灾害等客观情况,提出了一个建设沿海防护林的规划,并在一个乡做了试验;在林业部的支持下,1966-1979年实现了这个规划,合浦大地上出现了155万亩人工防护林。
让我更高兴的是,这位60多岁的老工程师,对红树林也做过比较多的调查研究。他带领我们来到英罗港保护区,站在海堤上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到海南、广东、福建以及北部湾等地,考察过红树林。他说,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一片1300亩红海榄林,在全国红海榄林中是最好的一块。我完全相信他的话,因为这是他经过亲自考察得出的结论,不是随便说的。
我注意观察这片红海榄林,从外形看,红海榄的最大特点是支柱根特别发达。李高工解释说,它们的主根已经退化,整个一株树全靠支柱根来支持呢。一株树的下部,常常有十到二十几条支柱根,还有更多的。更有趣的是,有许多支柱根是由树上向着下部伸出的,在没有到达地面之前,它们起着呼吸根的作用。这样的呼吸根,一株红海榄树上常常有几十条呢。
在红海榄林下面比较低洼有水的地方,许多条小鱼儿在游在跳。李高工说,这是厦门大学林鹏教授同保护区合作的一项试验,主要是研究红海榄林掉落物有多少种,多大重量,包括多少种养分,能养多少鱼虾。这项研究已经做了两年,林先生的研究生已经撰写了一篇论文。再有一年,这项研究结束,红海榄林掉落物的价值就清楚了。这位林教授,在海南有研究项目,在广西还有,可见他的研究范围比较广呢。
李高工要我注意看红海榄林中的一株白骨壤,我一眼就看出它有点儿特别。在海南的东寨港几次看到白骨壤,都是没有主干的灌木,而眼前这株白骨壤却是高6米、胸径18厘米的乔木。这株乔木的形状也特别,它那主干由北向南弯着腰,主干本身又有7-8道弯,也是一株价值很高的盆景植物。高工说,他在南方几省多次看到过白骨壤,却没有看到过这种样子的白骨壤呢。它可能是我国红树林中唯一的一株,稀有而珍贵。
在红海榄群落之外,英罗港保护区还有5种红树群落:
秋茄-桐花群落:生长在平缓的黏度较大的海滩上,上层是2.5米高的秋茄,下层是1.5米高的桐花。两种树混交,充分利用了阳光。
桐花群落:喜欢生活在滩涂的水沟两旁,咸淡水汇合处轻软的淤泥上。
木榄群落:对水分要求不高,分布在海滩上地势较高的地方。它们最高6米,而且有较大的板根。可以说,在英罗港,它们是红树林里的将军呢。
另外,秋茄群落,白骨壤群落,面积都不大。
防城境内的山脚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最吸引人的是海上稀有动物儒艮。我在这里顺便给小读者们讲一讲儒艮的故事。
儒艮是哺乳动物,属海牛目儒艮科,人们叫它“美人鱼”。它的分布范围比较广泛,西起非洲东海岸,经印度洋、亚洲东南部沿岸,到我国广东和台湾的南部;向南到菲律宾群岛、澳大利亚北部海岸、太平洋诸岛,最北到琉球群岛。它们喜欢生活在水浅而又阳光充足、食物比较丰富的河口和浅海湾内,主要吃水生植物。它们的样子像特大的纺锤,长2.5-3.2米。头小眼小,全身几乎无毛,常成对或3-6只小群活动。哺乳时母性用前肢抱着幼仔,头和胸露出水面,就像是人在水中游泳,“美人鱼”的称号就是这样得来的。
关于“美人鱼”的传说,很早就有,而且很多。在欧洲,这方面的传说是由海员开始的,大意是说,他们看到,在东方海湾的浅水中,有成群的像人又不像人的怪物,在那里洗浴玩耍。有人更是神乎其神,说是看到一位但胸露肚的“妇人”,抱着“幼儿”喂奶。等等。我国的古书中,也有这方面的记载;比较早的是宋代的一本名叫《徂异记》的书,说有人在海里看到了“人鱼”。
实际上,那儒艮同人的差别很明显,更甭说美人了。最大的不同是它们个头比人大得多,一般体重300-400公斤,人怎么比得了?南宁动物园捕到过一只,重量500公斤,这样的“美人”,实在让人怕。
跟许多兽类一样,儒艮的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它们的皮能制革;每只儒艮可以出油20-30公斤,制作补药;它们的骨头可以做工艺品。
儒艮只愿意生活在海水中,对水质等环境条件的要求很高。上海动物园捕到4头儒艮,在海边的池塘里饲养,先后死去。其中3头根本不吃东西,1头吃东西,也只活了几十天。在浑浊的水里,它们不会活得很久。所以,要保护这些动物,首先要保护好它们生活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