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大学位于纽约市中心,于1754年成立,在2004年庆祝了建校250周年。成立初期仅一间课室,一位教授及八名学生。如今,她已经是常青藤八大名校之一,现有学生23650人。因为其占尽纽约市地利,许多莘莘学子慕名而来。
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机构用具体的数例向我们表明,孩子的心理健康指数包括坚强的性格、自信自律、勇于承担以及正确的自我认知与对外界认知等方面。
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把脉”
心理健康是人格健全与身体健康之外衡量儿童健康与否的又一个重要标准,许多教育机构与专家致力于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哥伦比亚大学就有一个这样的专门机构,他们总结出一些列的心理健康指数来衡量孩子是否拥有健康的心理。
这些指数包括:
一、智力。智能发育正常,智力商数在70以上(包括130以上的超常儿童)都属于此列;
二、情绪。有积极乐观的情绪,热爱学习和工作,对生活充满信心;
三、人际关系。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人交往、乐于帮助别人;
四、自我认知。不仅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也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有符合实际的发展目标;
五、性格。有健全的性格,开朗、待人坦诚、勇于负责、正视困难;
六、适应性。能够正确对待现实,适应环境迅速,接受新事物、新概念快,思想和行动能与时代同步。
其实儿童时期,孩子的可塑性非常强,能否拥有健康的心理需要家长们严格把关,否则,很容易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
2007年伊始,马来西亚华人圈传出一则令人痛惜的消息:马来西亚华裔“神童”张世明于1月6日逝世,年仅30岁。
张世明,智商高达148,1989年以13岁的年龄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求学,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他21岁时拿到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在美国工作,但是因为年纪太轻,无法适应社会现实和工作压力,患上了精神方面的疾病。2001年,张世明回到马来西亚。过去5年来,张世明心情极度沮丧,厌世,甚至试图自杀。这次在医院里面,他拒绝进食,不愿意说话和走动,连眼睛也不愿意睁开。他的死亡跟他的心理状况有直接的关系。
如果说上面的例子还比较极端的话,下面一组数字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
目前,在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对北京地区学龄前儿童的抽查显示,1993年儿童行为问题患病率为10.9%,2003年则增加到18.2%。上海的一项调查发现,有24.39%的孩子曾经有一闪而过的“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但是,绝大多数父母对此一无所知。
我们的孩子怎么啦?
张世明的故事,以及上面一组数字,其实正是反映了目前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即父母在教育孩子中的误区:常常只关心孩子们的学业成绩或技能,而忽略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或者是“情商”(EQ)。最新心理学研究显示,一个人的成功,只有20%归属于智商(IQ)的高低,而80%取决于情商。情商高的人,生活乐观,人生态度积极,人际关系和谐,不管做什么,成功的机会都更大。
在“郁闷”竟成为时下不少孩子的流行语的今天,我们是否思考过,这一流行语背后所暗示的心理线索?
就儿童心理健康角度而言,根据研究,以下十方面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
一、缺乏抚爱。因为父母离婚或丧失父母等原因使儿童得不到关心与照顾。
二、教育态度不一。父母双方对待儿童的态度不一致或前后态度不一致,呼冷呼热。
三、儿权至上。父母视孩子为“小皇帝”,有求必应。
四、经常惩罚。为一点小事就对孩子施以身体或心理上的惩罚。
五、不良诱惑。有意无意地用不良行为或感情诱惑儿童,造成不良行为习惯或心理。
六、过分苛求。让孩子学这学那,提出不现实的过高要求。
七、角色混乱。要求儿童扮演与其年龄、性别和能力不相称的角色,如男扮女装。
八、欲求挫折。对儿童的生理欲求作出抑制性的反应。
九、弄虚作假。经常对儿童说假话,不守诺言。
十、父母操纵。强迫儿童站在父亲或母亲的一边,或企图控制儿童的情感和喜爱。
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把脉
我们的孩子心理健康吗?让我们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把把脉,了解一下我们孩子的心理健康指数。
在日常生活中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几条建议:
1.情感投资--让孩子天天快乐
轻松愉快的情绪能使孩子顺利地进行各种活动,父母应使孩子经常处于一种兴高采烈的状态。
幼儿情绪的发展具有易受感染性的特点,为使孩子拥有良好的情绪体验,父母要做到:
为孩子树立模仿的榜样,时时处处以自己乐观向上的情绪去感染孩子。
父母之间要建立和谐、默契的关系,以便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脸是父母之间关系的晴雨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要对孩子进行情感投资。美国精神病专家坎贝尔提出,要使孩子心理健康,父母要作“精神投资”。深情地注视孩子,和孩子进行温馨的身体接触,一心一意地关心孩子。
2.以礼相待--让孩子感到父母可亲可敬
家庭内部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的“维生素”。调查表明,民主协商型父母与独断专制型父母相比,前者培养出来的孩子更通情达理,受同伴欢迎,能与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为了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要做的是:
尊重孩子,认识到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的情感和需要。放下做家长的架子,蹲下身来与孩子讲话,以减少“威严感”,使孩子觉得父母和自己是平等的。
父母要礼待孩子,对孩子讲文明礼貌,不打骂孩子。无论孩子做了什么好事或有什么成绩,父母都要表示祝贺,绝不吝啬赞赏。
当父母意识到自己对孩子可能讲错了话、做错了事之后,要勇于向孩子承认错误并及时道歉,这不但不会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反而会使孩子感到父母更加可亲可敬。
3.循循善诱--让孩子认识自我
孩子是否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估价自己的能力,是其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象,发展孩子的自尊心,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识水平,父母应使孩子认识到世界上只有一个“我”。“我”是独特的,“我”有许多优点,当然也有一些缺点,不过,经过努力,“我”能改正自己的缺点,做个好孩子。
为此,父母可采用各种形式来进行:鼓励孩子在镜子前照一照,看看自己的五官长得怎么样、身材如何;启发孩子通过不同的手段,绘出自己的形象,比如躺在地上,请父母帮忙描出身体的轮廓,然后自己进行剪贴,也可自己画自画像;引导孩子对自己的照片、作品进行分类、整理,按日期前后进行排列,或按照内容进行编排,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成长档案;把各种折纸作品收集起来装订成册,使孩子能经常翻阅、观赏,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骄傲和自豪。
此外,塑造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也十分重要。幼年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孩子性格特征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各个方面的发展水平和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在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时候,父母要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使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培养孩子克制力的时候,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制订规章制度,鼓励孩子做家庭的“稽查队长”,带头遵守家规家法。
为使孩子能适应集体生活,从而得到较好的生存和发展,父母还必须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意识,训练孩子的合作行为,增加孩子的合作能力。要使孩子意识到与人合作的价值,可通过游戏来进行。
孩子成长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父母应注意培养孩子战胜失败、消除恐惧的技能,磨炼孩子的意志,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例如孩子怕黑,不敢独自一人睡觉,父母可在3岁孩子的卧室放一盏调光台灯,而对4岁的孩子,父母则可关灯,让孩子边听录音磁带里的故事边进入梦乡。研究表明,最初的成功对幼儿以后的学习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父母要创造条件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毅力。
孩子的心理健康跟家长的关注度有很大关系,经常受到父母关注的孩子则有利于养成开朗自信的个性。
看看下面的15个问题,再对照一下自己的宝贝,然后回答两个答案:“是”或“否”。
1.孩子能否轻易被逗笑?
2.孩子是否经常耍脾气?
3.孩子能否安定地躺下睡觉?
4.孩子是否总把家人激怒?
5.孩子是否挑食?
6.孩子的饭量是否稳定?
7.孩子吃饭时是否经常耍脾气?
8.孩子有没有要好的小朋友?
9.孩子是否经常失去自制力?
10.孩子是否总是需要看管?
11.孩子是否能够做到夜间不尿床?
12.孩子是否有吮手指的习惯?
13.孩子是否经常抽噎、啜泣?
14.孩子能否安静地独自呆一会儿?
15.孩子是否有恐惧心理?
看看你的宝宝得了几分?
题号1、3、6、8、11、14选“是”记1分;
题号2、4、5、7、9、10、12、13、15选“否”记1分。
对号入座,看看你的宝宝心理健康程度?
A。得分在11分以上,说明你的宝宝心理很健康,但也不能因此而放松对他的要求,从小培养良好习惯,可激发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更大的潜力。
B。得分在6~10分,说明你的宝宝心理健康中等,存在一定的隐忧。研究表明,最初的成功对幼儿以后的学习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父母要创造条件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毅力及健康的心理状态。
C。得分在5分以下,说明你的宝宝心理健康指标较低,这可能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作为父母,让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责无旁贷。你可以针对宝贝相应的弱点慢慢地有耐心地寻求解决的方法,例如:为宝贝树立模仿的榜样,时时处处以自己乐观向上的情绪去感染孩子;多带孩子去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意识,增加孩子的合作能力。如果必要时你也可以去寻求心理专家的帮助。
让孩子学会坚强
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那些成绩卓著的智力优秀者,并非只在智商一项上出类拔萃,而且与其健康的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具有“坚强的性格”。
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一岁半时因病丧失了视觉和听力,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不可想象、不可忍受的痛苦。然而海伦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在老师的教育、帮助下,她凭坚强的毅力战胜了病残,学会了讲话,用手指“听话”并掌握了5种文字。24岁时,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著名的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以后她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为世界盲人、聋人谋利益的事业中,曾受到许多国家政府、人民的赞誉和嘉奖。1959年,联合国曾发起“海伦凯勒”运动。她写的自传作品《我生活的故事》,成为英语文学的经典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广泛发行。
坚强成就人生“生命的价值”。敢于正视人生的疾苦和磨难,是海伦成功的根本。正是如此,她才成了全世界残疾人的精神代表,成了残疾人的骄傲。
坚强性格是成就事业不可缺少的条件,有坚强性格的人也往往是生活中的强者。那么,怎样从小培养孩子的这种性格呢?
一、注意培养孩子独立克服困难的习惯
家长的包办代替,是孩子形成软弱性格的重要原因之一。要培养孩子成为强者,父母首先要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家长应该首先了解自己的孩子现在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如单独活动,同陌生人谈话,与别的小朋友来往,自己完成作业等,即使有一定困难,也要让孩子自己去做。因为只有孩子经常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事情,他才能体现克服困难而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变得坚强起来。
二、相信和尊重孩子,委派孩子在家庭中担负一定责任
比如,家长可以委托孩子负责监督家庭的卫生工作,对家庭成员的卫生状况进行检查和提出要求,这样可以培养锻炼孩子的自我要求能力和坚持力。心理学的研究也证实,让孩子担任一定的角色,可以使孩子的性格向这个角色靠拢。例如,日本心理学家长岛真夫等人曾做过一个实验:从小学年级的一个班级中挑出一名在班中的地位较低的学生,任命他们为班级委员。一个学期后,发现他们在班级中的地位显著上升,并且这些孩子在自尊心、安定感、活动能力、协调性、责任心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这个例子说明,孩子性格的形成受家长和社会期望的影响很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当把自己的子女当做坚强的孩子来教育和培养。
三、加强对孩子独立性的教育
独立性强的人有明确的目标,并用这个目标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不指望别人的帮助,不受别人的暗示,能够主动地做事,有想把事情做好的热情。对孩子来说,需要发展两种独立性:一种是日常生活中的独立性,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另一种是精神活动方面的独立性,如人际交往的积极性、自信心、创造性等。许多孩子都具有第一种独立性。但是从培养坚强的性格来说,孩子更需要有第二种独立性。因此,家长培养孩子的坚强性格,除了要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和习惯外,还应当给孩子设置力所能及的目标,为发展孩子精神方面的独立性创造条件。
四、保持和增进孩子的身体健康
这是培养孩子坚强性格的重要基础。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没有信心,心情不好,必然怕这怕那,对人、对事积极不起来,性格就很难坚强起来。相反,孩子的身体素质好,有信心,有勇气,就容易培养起坚强的性格。
五、发展孩子的良好品德和智力
这也是培养孩子坚强性格的重要基础。良好的品德受人喜爱、尊重,知识和智慧使人有信心。人的各种心理品质是相互影响的,培养孩子各种积极的、良好的心理品质,都能有效地促进孩子的性格变得坚强起来。
六、给孩子一些适当的劣性刺激
困难:父母应该常给孩子制造一些经过努力可以克服的困难。
饥饿:父母可以适当让孩子尝尝饥饿的滋味,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偏好。
吃苦:父母不妨有意识地让孩子我参加一些野营活动,让孩子吃点苦头。
批评:孩子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就要接受批评、惩罚,有时还要严厉一些。对于孩子犯的较大的错误,父母应该给予适当的惩罚。
忽视:父母在生活中不要处处把孩子作为重心,有时候可以适当忽视孩子,让孩子学会调整心态,从而帮助孩子在与人交往中保持良好的心态。
七、让孩子接触同伴,锻炼自己。
心理学家指出,孩子的性格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这也是纠正不良性格的最佳途径。爱模仿是孩子的一大特点,父母要让性格软弱的孩子经常和胆大勇敢的小伙伴在一起,跟着做出一些平时不敢做的事,耳濡目染,慢慢地得到锻炼。
八、尊重孩子,不当众揭孩子的短。
相对来说,性格软弱的孩子比较内向,感情较脆弱,父母尤其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当众揭孩子的短,会损伤孩子的尊严,无形中的不良刺激可强化孩子的弱点。
九、让孩子大胆地说话。
要做到这一点,功夫还是在父母身上。首先,父母应该戒急戒躁,不能当面打骂、责备,逼迫孩子说话;其次,可以邀请一些同龄小孩和性格软弱者一起参与集体活动,这时父母在一旁引导或干脆回避,让他们有一个自由的无拘束的语言空间。如果条件允许,父母还可以经常带孩子到一些视野、空间开阔的地带,鼓励孩子放声宣泄。
家长的包办代替是孩子形成软弱性格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这等于剥夺了孩子自我表现的机会,导致了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萎缩。
我们如此强调坚强性格对孩子成长的必要性,并非毫无根据。许多具体事例都证明,当一个复杂的问题摆在人们面前时,需要人们明确而及时地作出决定。如果是个性格坚强的人,往往能够冷静地分析问题,设法排除各种不利因素,做到当机立断。性格软弱的人就不同了,他们往往犹豫不决,以致坐失良机。由此可见,培养坚强性格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
自信的才是健康的
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机构的报告中,自信,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又一重要指数。
现在不少父母存在一个共同的苦恼,就是孩子缺乏自信心,幼儿阶段是形成自信的重要时期。自信心是孩子成才与成功的前提条件,很难想象一个缺乏自信的人能够真正做成什么事情。一个缺乏自信、充满自卑的孩子,即使脑子很聪明,反应灵敏,但在学习中稍遇困难和挫折就会发生问题。
自信心可使孩子不怕困难,积极尝试,奋力进取,取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争取更好的成绩。鼓励、赞扬对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是很有益的。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赏识孩子的点滴进步,多说“你真棒”。
比如让4岁的孩子自己穿衣服,不要说:“你现在自己穿上衣服,下午就给你买雪糕。”而只需说:“我想你已经长大了,能够自己穿上它了。”在这样的提示下,他努力穿好了,就会感到自己确实已长大了,就会在此后每天的努力中巩固这种感觉,从而自信心大增。
成人的评价对孩子产生自信心理至关重要。幼儿时期,成人对孩子信任、尊重,承认,经常对他说“你真棒”,孩子就会看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进步,认为自己真的很棒。反之,经常受到成人的否定、轻视、怀疑,经常听到“你真笨、你不行、你不会”的评价,孩子也会否定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产生自卑感。因此,成人必须注意自己对孩子的评价,多为孩子的长处而骄傲,不为孩子的短处而遗憾。要以正面鼓励为主,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盲目的拿自己的孩子同别的孩子比较,而是多拿孩子的过去与现在比较,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进步了,从而产生相应的自信心理。尤其是特别要给予发展慢的孩子以更多的关怀和鼓励,让孩子懂得人人都有长处,使这些孩子逐渐树立对自己的正确评价。
第二,创造机会,在实践中培养孩子自信心。
那种事事依赖、处处顾惜的孩子总是期待照顾,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父母可以营造较宽松的心理环境,允许孩子自己尝试和犯错;注意“君子动口不动手”似的指导,多提建设性的意见,少为孩子做不必要的帮助,每天给孩子简单的任务让他独立完成。成就感是孩子树立自信心的源泉,当孩子自己独立完成一项任务的时候,他的自信心也会得到增强。当然,也不能过分放纵,让孩子一切自行其是。家长必须懂得,儿童自己能做什么,不仅取决于他们的成熟程度,而且也取决于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对他们的适宜程度。因此,父母从日常生活入手,适宜地提出他们力所能及或稍克服困难就获得成功的要求,给予独立锻炼的机会,才能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建立真正的自信心。
可以给他一些他一定能完成的任务,比如摆碗、盛饭、给爷爷拿眼镜、到信箱拿报纸等,他做到了就表扬。有时也帮他做一些比较困难的事,如洗手绢、擦皮鞋、整理玩具上架等,会做了更要大为表扬,树立她的自信心。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觉要让他自己穿脱衣服,锻炼独立性。需知自信心和独立性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是抽象的。因此家长应该正确认识到孩子的缺点和优点,正确把握,创设良好的机会和条件让孩子去尝试和发现,发展孩子的各种能力,并在孩子取得成绩时,及时表扬,充分肯定进步,才能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
第三,用鼓励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鼓励是培养孩子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不断鼓励,就好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没有鼓励孩子不能健康成长。但我们往往轻视对孩子的鼓励,往往忘记鼓励。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孩子需要的就是教育,不断地教育,而教育更多的就是灌输和训导。
当孩子试着做一件事而没有成功时,我们应避免用语言、用行动向他证明他的失败。我们应该把事和人分开,做一件事失败了并不意味这个孩子无能,只不过他还没有掌握技巧而已。一旦技巧掌握,他就能把事情做好。如果我们采取指责的态度,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受到伤害,这个时候就不像掌握技巧那样简单了。孩子可能永远做不成这件事情。对成人而言,我们自己首先不能泄气或失去信心。
想要鼓励孩子,最重要的两条是:第一,不要讽刺他,使他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第二,不要过分地赞扬他,以免产生骄傲情绪。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必须时刻顾及到这一点:不要使孩子失去对自己的信心。同时,我们应该知道,如何鼓励孩子的自信心。
第四,让孩子从成功的喜悦中获得自信心
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条件是让孩子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而过多的失败体验,往往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因此,老师、家长应根据孩子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确立一个适当的目标,使其经过努力能完成。他们也需要通过顺利地学会一件事来获得自信,另外,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孩子,要格外关心。如对胆小怯懦的孩子,要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家里或班级上担任一定的工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大胆自信。创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像人类赖以生存的阳光、空气那样,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
再胆小的孩子,偶尔也会有大胆的举动,也会做得很好,也许在常人看来这微不足道,但做父母的必须努力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闪光点,给予必要的甚至夸张的表扬和鼓励。同时,要发展地看待孩子,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尤其肯定孩子的“第一次”尝试。而不是当孩子兴冲冲地说:“我学会××了”,而家长却说“你得意什么,离好孩子的标准还差远了”。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挫伤孩子的自信心。而父母及时的一句“太棒了”,将会对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产生很好的效果。
此外,我们还可心帮助孩子,发扬优点,以己之长,克己之短的方法来培养、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上进心。
第五、不给孩子设置过高的标杆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家长的心愿,然而过高的期望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一旦达不到要求,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受挫。家长要明白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长处和劣势,不可能要求孩子什么都会,不要给孩子设置过高的标杆。孩子进步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切不可急于求成,要多份关心和耐心。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相信他们慢慢来一定能行的,孩子才能对自己有信心。
第六、为孩子提供做决定的机会
做决定是一种权力,也是一种责任。别看孩子年龄小,他和我们成人一样,也是一个独立的人,也有做决定的权利。
“生命的价值在于选择。”但做父母的常常忘记这一点,他们不让孩子去做选择,总是忍不住要替孩子选择。于是,孩子只能按照父母的决定去做。但是这种方式对孩子有长远的影响。一方面,孩子获得的资源越来越多,但另一方面,孩子的生命激情却会越来越低。他们感受到这一点,于是想对父母说“不”。
怎么办?其实,一方面家里一定要有规则,另一方面要让孩子自己来做决定、想对策、做计划。如,孩子早上如果不愿意穿妈妈拿的衣服,妈妈可以拿两套衣服给孩子选,穿这套还是穿那套;散步走什么路线,跟孩子共同商量好;傍晚是看书还是到小朋友家去玩耍;星期天去东湖公园还是儿童公园,让孩子自己去做决定。在买玩具、图书或食品前先谈好条件、制定购买计划,然后让孩子自己选择。
有研究表明,总是由父母做决定的孩子,长大后常常缺乏判断力和选择的能力,而且缺乏责任感,甚至不知道如何对自己负责。因此建议父母多给孩子一点做决定的机会,让孩子学会如何做决定。
一个经常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的孩子,他是富有生命力的。尽管因为缺乏经验,他会遇到一点挫折,但那些挫折会成为难得的体验,最终和成就感一起,让他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是丰富多彩的,是有价值的。
总之,父母对孩子来说都是最亲近、最信任的人,所以成人要起到典范作用,加强自身修养,遇事要持积极态度,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逐步树立起自信的观念,去克服人生道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和迎接各种挑战。
培养孩子承担责任的勇气
同样,敢于承担责任,有责任心,不逃避,也是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应有的品质。父母应当锻炼孩子承担责任的勇气与能力。
如今,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不少家长都感到很头疼。出于对孩子的疼爱,有些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往往会一味怕承担责任,而忽略孩子所犯的错误,甚至纵容孩子。但在现实中,家长往往做不到这样,有时宁愿选择自己替孩子承担责任。
一家人到餐馆吃饭,八岁的儿子不小心碰掉了一个瓷碗,碗碎成了几块。父亲和母亲马上放下餐具,捧着孩子的小手查看是否受伤。父亲抱怨道:“怎么能这么不小心啊?”母亲这是连连温声安慰。父亲赔了碗钱,一家人就离开了饭馆。
这是典型的承担责任,代子受过。父母要让孩子主动去向饭馆老板道歉,咨询要赔多少钱,如果孩子没有能力赔偿,可以向父母借,以后从给孩子的零花钱中扣除,如此一来,孩子承担了属于自己的责任。
很多家长以为这样做是爱孩子,是为孩子好。殊不知,这样做是在坑害孩子。承担责任是完美人格的重要部分,是一个人激发内在力量的黄金宝藏,特别值得拥有、发展和保护。不少家长随意把孩子弥足珍贵的东西丢弃了,亲手把孩子赖以立身的美好品质毁坏了,对孩子来说,这是多么大的损失啊!
让子女长大后成为一个正直、有所担当的人,家长的责任重大。作为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尤其是孩子犯了大错时,父母要勇于承担自己做父母的责任,为孩子做出很好的榜样,让他们明白做错事就要承担责任,要知错就改。
家长越位,替孩子承担责任,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父母事无巨细替孩子承担责任,等于鼓励孩子滋长惰性,纵容孩子增长依赖思想。这样做,等于告诉孩子,“有爸妈在,什么事你都不用操心。”久而久之,孩子的责任心消失殆尽,他再也不愿对任何人、任何事负责任了。如此一来,孩子会成为推卸责任的高手,无论出现什么问题,造成什么后果,孩子都会心安理得把责任推给父母,推给别人。他会理直气壮找理由、找借口为自己开脱。
其次,父母事无巨细替孩子承担责任,孩子会形成寄生虫思维逻辑。孩子认为,爸妈应该伺候我,我的一切别人应该给我安排好,我的困难应该由他们解决。这类孩子不会替别人着想,心中只有自己。他认为周围的人都应该围着自己转,都应该适应自己。别人一旦对他照顾不周,他会感到心理不平衡,甚至会认为别人冒犯了他,侵犯了他的利益。
一个缺乏责任心,不敢承担的孩子,做什么事都消极被动,等待、拖延是他的行事作风。没有父母、老师、领导的监督和督促,他无法完成任何事情。一个缺乏责任心的人,进入社会后,不仅事情做不好,还会对别人的催促产生反感,觉得自己受到限制,受到压制,认为别人专门找自己茬,有意和自己过不去。这样的人,学习、工作没有效率,还对别人耿耿于怀,所以很难取得领导信任和同事尊重,事业上不会有多大成就,裁员却往往少不了他。
自由和责任是对等的。不负责任的人,为了逃避负责任带来的约束,却心甘情愿把自己的自由拱手交给了别人,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别人。逃避责任就是逃避自由,不负责任的人,也没有自由而言。不是吗?一个处处依附别人、靠别人来管理的人,哪来的自由?一个失去了自由的人,还有什么幸福和快乐可言?
责任意识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培养一个孩子的责任心呢?
第一,告诉孩子行为的后果。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和自由,就意味着让孩子承担责任和后果义务。父母替孩子选择,孩子往往是被动接受,也多了几分对立情绪,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既然这是父母的决定,是父母强加给自己的事情,出了问题就应该由父母负责。如果让孩子自己选择,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这是孩子自己的选择,是孩子心甘情愿干的事情,孩子会为自己的选择而努力,也会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比如孩子要买一件品牌服饰,妈妈认为超过了自家的消费水平,可以给孩子一个选择:“我知道你喜欢这件衣服,但它价格也不便宜。妈妈认为隔壁店里那件衣服很不错,价格却实惠得多。如果你选择这件,必须等一段时间,一来要等爸爸发了工资,二来要减少你的零花钱,大家节省点才能买。如果你选择隔壁店里那件,现在就可以买。”
如果孩子为此事闹情绪,父母可以心平气和告诉孩子:“我知道你很生气,妈妈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但闹情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妈妈绝不会花钱来鼓励你这种行为。你现在有两种选择,要么有话好好说,咱们商量着办;要么继续闹下去,什么衣服也买不成。”
一部分家长从小没有培养孩子责任心,孩子年龄偏大了,这时让孩子选择,让孩子承担责任,做起来会比较困难,孩子会感到不自在。面对孩子的不配合、甚至反抗,只要家长有坚强的意志,充分的耐心,坚持原则,毫不动摇,经过一段磨合,孩子知道父母不会轻易放弃原则,孩子也会逐渐做出正确选择。
第二,让孩子勇于承担后果。
从小培养孩子责任心,是每位家长的责任。从孩子懂事起,就应该让他明白,所有人都应为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比如解决孩子早上赖床问题。爸妈可以给孩子弄个闹钟,让他自己起床。没有闹钟,爸妈只叫他一次。孩子起晚了,让他承受所有的不便。没有洗漱,头发凌乱,衣冠不整,自惭形秽;没吃早饭,饿肚子,上课心发慌;进教室晚了,老师罚站等,这些行为后果都应该让孩子承担。经过这样的经历后,孩子会这样想:多睡一会儿,给自己带来这么多不便;晚起一会儿,竟然要付出如此大的代价。经过这么一次深刻体验,大多数孩子都会提前醒来,再也不会懒床了。
如果家长心疼孩子,怕孩子饿肚子,把早餐送到学校,怕孩子在学校受委屈,找老师解释,替孩子开脱,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孩子没有承担行为后果,他自然就不会接受教训,赖床的毛病恐怕今生今世很难改掉了。人都有惰性和依赖性,如果有人事事替自己负责任,谁也不愿负责任;如果有人凡事替自己承担后果,也没有那个人愿意承担后果,何况一个孩子呢?
第三,让孩子在困境中历练。
父母要给孩子有益的帮助,但不要替孩子生活。最重要的是不随时随地从困境中解救孩子、开脱孩子。智慧的做法是放手让孩子体验生活,体验行为后果。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孩子身处困境、感到痛苦的时候,正是磨炼自己的极好机会。家长心疼孩子,替孩子做了,孩子很快得到解救、得到开脱,孩子当时会感激家长,但损失最大的还是孩子。因为孩子失去了提高自制力、培养责任心、历练意志、自我成长的宝贵机会,这样的机会失去得多了,孩子很多不良品质也养成了。
家长朋友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生活是位伟大的老师,任何人都要经过生活的历练,你的孩子也不例外。历练是造就成功者的最高学府,在这所学府毕业的人无一不是生活的强者。要约束好自己,克服“心疼”孩子、替孩子解脱的冲动,这样才是真正爱孩子,对孩子负责任。实践证明,一个缺乏约束力的孩子背后必然站着缺乏约束力的家长。
第四,安慰孩子的情绪。
让孩子承担责任,意味着让孩子承受痛苦。孩子以前轻飘飘惯了,现在让他承担责任,承担后果,必然要经历一个痛苦阶段。家长朋友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帮助孩子渡过这个阵痛期。
在学会承担责任的过程中,孩子难免表现出一些负面情绪。比如,沮丧,烦恼,痛苦,愤怒等等。这些情绪都是正常的、健康的,都是孩子必须经历的。父母要平静地接受孩子的现状,接受孩子的所有情绪,认可孩子的感受,给孩子充分的理解。聪明的父母不但会引导孩子勇于承担责任,也允许孩子宣泄负面情绪。这样做,才是对孩子有益的帮助,孩子才能尽快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继续面对生活和学习的挑战。
最忌讳的、最要命的是,有些家长既想让孩子承担责任,还不能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受不了孩子负面情绪的宣泄,恨不得马上让孩子破涕为笑。这类家长容易受孩子情绪支配,孩子难过,他比孩子更难过;孩子烦躁,他比孩子更烦躁;孩子愤怒,他比孩子更愤怒。父母首先乱了方寸,因而失去了局面控制权,其结果往往是一团糟,甚至不可收拾。
培养孩子责任心的第一课堂,非家庭莫属;培养孩子责任心的第一老师,也非父母莫属。如果你想让孩子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能自律的人,就务必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目标要清,态度要明,方法要科学。一旦孩子的责任心形成了,孩子的诸多教育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孩子的成长将会步入一条良性发展的轨道。
正确的财富观很重要
在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资料中,正确的金钱观、财富观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无论是东西方社会,金钱是孩子们必须接触到的,而且他们一生都在于金钱打交道。形成正确的财富观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影响深远。
发生在河北大学撞死学生的案件相信大家都知道,那李刚的儿子一句“我爸是李刚”红遍了整个网络。李刚之子(他自己的名字李启铭,但是他的那句话太经典了“我爸是李刚”,以至于他的名字已经无人关心了)的那句话“我爸是李刚”成为了他最为幼稚的明证。李刚这个名字全国不知有何止成千上万个,而一个区区警察局副局长能够袒护撞死人的儿子吗?如此嚣张的叫嚷“你有本事去告,我爸是李刚”这样的话都能说的出口,这句话似乎只在古装剧中的王公贵族的纨绔子弟公主格格口中有出处。但是这么一个副局长的儿子能说这样的话是把他的老爸当成了古代的皇帝呢,还是自己的家庭让他有了这种自己就是天王老子的儿子的错觉?
他这样口出狂言可能跟醉酒有很大关系,但是通过心理学角度讲,如果没有觉得自己是天王老子的潜意识,这句话是不可能说出口的。换句话说,如果这个孩子是从农村长大的,从小吃苦看别人脸色行事,从来都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那么即使是有喝多的时候,有赚了钱买车的时候,有冲动出车祸的时候,但是他会这么嚣张吗?他会理都不理去见女朋友而致受伤者于不顾吗?不会。这个孩子的这一句话就能显示出他的家庭教育,就能显示父亲抑或是母亲的平时教育。给他错觉,让他昏了头。他的这句话显示了他自己的幼稚,更是毁掉了他父亲的前程及其整个家庭的幸福。但是反过头来一想,谁的过错呢?“子不教,父之过”这句古语似乎在这个事件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诠释。
在有钱和有权的家庭尤其注意,由于家庭的优越,是不是让自己的孩子也拥有了优越感,即所谓的富二代和权二代。孩子有了这样的想法终究会栽跟头。而原因就是家长没能给孩子树立好心理定位。人都有炫耀的本性,即有了成就总想得到别人的认可。中国人的衣锦还乡就是这种心理。这与美国的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先生提出的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尊重是同一个道理。人在解决了温饱安全社会需要后,希望得到别人对自己的身份地位的尊重和认可。所以说,人富裕和有权时希望得到尊重和认可,这是人的本性,无可厚非。但是,这点千万不能传染给孩子。这会导致孩子的依赖心理。减弱孩子的成就欲望,助长孩子的享受欲望。所以,有钱和有权的家庭尤其注意,家里即使没有危机,人为制造一些危机和苦难给孩子以锻炼也是必要的。
“官二代”、“富二代”的家庭教育失败,有共性原因,也有突出的个性原因。
从共性原因看,当今的家庭教育都很淡漠,且有将家庭关系变异为分数关系、成绩关系的趋势,父母普遍关注孩子的成绩,却不关注孩子的身心成长。而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中,不管是富裕人家,还是一般家庭,基本的价值观念是一致的,即普遍崇尚“权势”与“财富”,把父母的权势、家庭的财富,无形中转变为孩子的社会地位。这种“权势观”和“财富观”,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美国,家庭对孩子的“权势观”和“财富观”教育却完全相反,不管是富裕家庭还是贫困人家,基本的态度是,父母的权势与财富不是自己的权势和财富,每个人是平等的,没有特权,只有靠自己努力获得的财富,才是属于自己的财富。
从个性原因看,“富一代”和“官一代”显然不希望“富不过三代”、“强不过三代”,他们希望孩子成才,但他们的家庭教育却问题多多。
其一,父母由于事业、交际,与孩子一起生活的时间少,因此有“补偿”心理,通过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来表达对孩子的关注,也由此反复刺激孩子的物质欲望;
其二,父母在孩子面前并不约束自己的言行,且为了表明自己的“能干”,总爱表露用钱和权可以搞定一切,把生意场和官场上的规则带进家庭;
其三,父母身边的人对孩子百般呵护,要啥有啥,即便父母告诉他不要张扬,但孩子却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为所欲为的“王国”。新闻中的这位“管二代”肇事后,不停车反而继续去校内宿舍楼接女友,返回途中被学生和保安拦下,却高喊“我爸是李刚!”其实很符合其平常生活表现。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社会普遍重视学校教育,但支撑学校教育的,还有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身心发展,家庭教育起基础性作用。有一些“官一代”、“富一代”,总把教育责任交给学校,认为只要花钱给孩子上个好学校就可以了,今后大不了送孩子出国。到头来,就是孩子出国,也极有可能是“垃圾留学”,回国后照样啃老,照样给自己找麻烦。反观国外的富翁与官员,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视,因为对于孩子的培养,作为监护人,有责任将其培养为合格的社会人。
推而广之,不仅是“官二代”、“富二代”,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父母也要杜绝过分溺爱,做好“权势观”与“财富观”的教育,只有这样,孩子才有一个透明、干净的天空,才有一个健康、成功的未来。
高超的社交技巧
人类是群居动物,无论独生子女如何娇宠,最终都无法避免走出家门,与社会上的其他人打交道。所以父母都希望孩子拥有良好的社交能力,却往往难以如愿。哥伦比亚大学的专家认为,家长应该更多了解孩子的社交心理,才能实现帮助孩子的目的。
约翰妈妈这几天很焦虑,他突然发现,和别的同龄小朋友相比,6岁的约翰似乎完全不懂社交礼仪:不肯跟邻居阿姨打招呼,拒绝叫人、问好,让自己在朋友和同事面前很没面子;他认生、害羞,甚至怯懦、自私、没有礼貌……这样下去,约翰以后可怎么办呢?
如何面对孩子之间的斗争?
Anna的儿子4岁多,特别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每天吃完晚饭,Anna就带儿子到小区花园去找小朋友。在游戏时,小朋友之间会有一些碰撞、拉扯,也会跌倒摔跤,儿子的膝盖和手肘伤痕累累,但他毫不在乎,我要看他的伤口也不让我看,还说“会好的”,爬起来继续嬉戏打闹。但当他把别的孩子撞到或打倒时,其他的孩子(特别是女孩子)就会大哭,然后家长就会跑过来理论是非。在我看来,其实儿子并不是打人,不过别人总是误解他,这样下去也不行啊。
要让孩子懂得分享吗?
瑞琪怎么越大越小气呢?谈起女儿,文琴有点苦恼:想当初,瑞琪从未满周岁开始直到快两岁,都那么大方那么好说话。手里不管有什么玩具,只要妈妈要求给其他小朋友玩一会儿,她都毫无怨言地让妈妈拿走。拿着吃的,只要别人逗她“给我吃一口”,她都会把小胖手伸到你嘴边。
在邻里中,瑞琪得了一个“慷慨大方”的美名,让我很是自豪。可最近,瑞琪越来越让我下不来台呢,该怎么办才能让她懂得分享呢?
专家解析:引导孩子,从了解开始
孩子的良好社交表现究竟怎样才能实现呢?专家认为,引导孩子,应该从了解孩子的社交世界开始。
1.打架未必全是坏事
如何看待孩子们之间的打打闹闹呢?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发现,在儿童社会交往,也就是玩耍的过程当中,无论是哪个国家、哪种文化,进攻性行为都在所难免。攻击性行为在社交游玩当中浮现,越是能打架的孩子,越具备社交能力,也越精明强干。事实上,能够显示一些进攻性或许是儿童社交发展的必经之路。
据专家介绍,儿童交往当中,大约10%的游戏行为是并不那么温柔的,两个或者多个孩子经常纠结在一起,身体冲撞、扭打摔跤。在这种游玩当中,孩子们体验自己的力量,发现自身的强度和限度,增强自信心,并且发展友谊。一个什么东西都不摸、什么人都不碰的孩子,会变得没有感情,冷漠畏缩,无法和他人交流。
此外,男孩子和女孩子在感情表达方面差别很大,男孩对于自己喜欢的人肢体动作要多些,而且有时候出手也会比较重,这就会引起有些家长的误会,总以为这个孩子在欺负小朋友、要打人,实际上他是一心一意在和小朋友玩耍。
2.不要强求孩子礼貌
孩子不喜欢和家长的朋友其实是正常的表现。因为对于一个小小的孩子来说,高大的陌生成年人很容易形成身体和精神方面的威胁。这时候孩子本能地要以沉默来保护自己。
专家认为,到了陌生的地方、看见生人就有戒备心,是人类生存本能的表现,孩子必须具备自我保护意识,才能防患于未然。如果孩子对陌生地方或者陌生人的反应跟对熟悉的地方和熟悉的人的反应毫无差别的话,那我们才真是需要担心呢。
3.分享观念养成不易
对于一个两三岁的学步儿来说,自私是一个正常现象,甚至是通向?分享的必经之路。
事实上,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正在建构自我意识,建立所有权的概念:我、我的、我的东西,他们并不明白为什么要跟别人分享。而且因为幼儿尚未掌握?借与还的概念,觉得东西一旦离开手边,就意味着丢失。
专家认为,家长应当尽力保护孩子?所有权的建立和发展,孩子只有确认了什么是我的、什么属于自己之后,才能逐渐意识到什么是他人的,把自己跟其他人的物品分开。分享意识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在反复的社交活动中逐渐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家长不应该为此批评孩子,更不要给孩子贴上小气、自私的标签,而应该理解、接纳孩子不希望分享私人物品是正常的,耐心等待孩子按部就班的成长。
社交能力如何引导?
专家认为,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来引导孩子逐渐建立社交能力:
第一步:接纳孩子的社交困境
哥伦比亚大学的专家认为,很多时候,成年人往往误解了孩子的世界。儿童的社交能力并非意味着他必须彬彬有礼、见谁叫谁、谦让合作、没有冲突,儿童社交能力的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我们教给他,他就会了,一劳永逸了。社交能力是在不断的体验和练习中逐渐开发的。无论成人还是儿童,社交能力的基本功就是认可他人存在、体会他人情绪、接纳他人行为,这些都需要我们积累大量的经验才能练就。
第二步:接纳孩子之间的社交冲突
一个孩子的社交能力是跟环境息息相关的,也就是他与生具有这个本能,可是这本能可不可以发展出一个比较好的一个新的技能,是非常需要后天环境的提供。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每个孩子也有属于他自己的社交圈子和交往方式。孩子的交往潜力很大,就看您怎么培养!
在日常生活中,细心的父母可以找到很多方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让孩子学习与陌生人说话
有的父母怕孩子单独外出会闯祸,而吓唬孩子,孩子变得胆小,怕见生人;有的父母怕孩子外出受到别人的欺侮,怕吃亏、学坏,认为还是关在家中好;有的怕孩子与人接触传染疾病,情愿将孩子闭门独处。
事实是,只有与不安全的陌生人交往才是不安全的。所以父母应该创设外出活动和与人交往的条件,放手鼓励孩子和周围的小朋友玩耍,让孩子在和陌生的小朋友的交往中自然地提高交往能力。譬如:和经常左邻右舍打个招呼,问个好;和熟悉的、性情温和的、年龄稍大几岁的小朋友一起游戏;再慢慢过渡到走亲访友,去公园和同伴嬉戏,利用乘车、散步的机会和陌生人接触等。
引导孩子购物
3至7岁的孩子完全可以在父母的引导下购物。例如让他买自己喜欢的小玩具、小卡片、文具、零食等。孩子在与售货员交流的时候,也学习了与人沟通的技巧。如果孩子一开始有困难的话,妈妈可以在一边鼓励,教孩子说“请售货员阿姨拿一下那个玩具狗”、“请问要付多少钱”、“谢谢”等话,渐渐地让孩子自己能开口说。
鼓励孩子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玩
现代父母常有一个误区,就是想时刻保持一个整齐完好的家。所以,父母们不太愿意让自己的孩子邀请左邻右舍的小朋友来家玩,最多也是在小区里简单交往。如果父母鼓励孩子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玩,孩子们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在一起,也会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处理游戏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纠纷。
鼓励自己的孩子到小朋友家去做客
孩子的交往也如同成人的交往,既可以请进来,也可以走出去,两者同样重要。为了避免自己的孩子给别人添麻烦,您可以让孩子带些小礼物去小朋友家,这样既周到、也礼貌,还能让孩子学会分享。
给孩子充分的自由
如果您细心观察,可以发现:有些孩子喜欢和比自己小一点的孩子玩,有些孩子喜欢和比自己大一些的孩子玩。
有的父母担心自己的孩子如果和比他大一些的孩子玩会吃亏,就限制自己的孩子和大孩子玩。但事实更可能是:孩子与比自己大些的孩子玩耍能学习小哥哥小姐姐的交往方式;与比自己小一些的孩子交往又可能学会了照料别人。
所以,请您充分尊重孩子,赋予孩子自由选择小朋友的权利,您只需在必要的情况下帮助做些参考。
带孩子到处走走
旅游能扩展孩子的交往范围,增加他的交往对象。同时,多走多看也会增加孩子对于异域文化或风俗的了解。
教孩子使用礼貌用语
培养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使孩子形成谦虚有礼的行为方式更好地适应社会交往。教给孩子与人交往的礼貌用语,如与人打招呼、接电话的用语,如何回答别人的问题、向他人问路、请教等等。
当孩子在熟人或者陌生人面前能够很好地使用礼貌用语的时候,通常会得到对方的良好反馈,这对增强孩子交往的信心大有益处。当孩子得到别人的赞扬和鼓励的时候,他也会更乐于交往,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孩子主动交往的机会,孩子的交往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修正交往中的不当行为
和大人们一样,孩子在交往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不当行为,如欺负小朋友或者过分吝啬等。这些交往中的不当行为都可能使孩子在小朋友中不受欢迎。这时,父母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孩子认识自己行为的不当之处,帮助他改进行为,重新获得持久的友情。
尊重孩子的交往个性
尽管良好的交往能力对孩子的成功和快乐都非常有益,但请您不要过分干涉孩子交往的方式。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交往能力的提高也不只是朋友数量上的增加。您应该知道,即使是个人独处,也可以成为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如果您的孩子愿意用他自己的方式与人交往,您就应该尊重他。
哥伦比亚大学列出了一份孩子在各个年龄段应掌握的社交技巧,供家长借鉴:
2--3岁:
1.学会了说“谢谢”“再见”“晚安”等问候语。
2.能与爸爸、妈妈等亲人表示亲近。
3.能对包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内的老人表示礼貌。
4.至少拥有一个友谊已维持了3个月以上的朋友。
5.能主动欢迎来访问的小朋友。
6.能以微笑跟客人说话。
3-4岁:
1.至少拥有一个好朋友,而且友谊已保持了6个月以上。
2.撑握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至少10种不同的称呼。
3.能够根据来访的不认识的客人的年龄、衣着、装饰因素做出诸如叔叔、公公、阿姨、哥哥、姐姐等准确称呼(正确率应在80%以上)。
4.能对包括幼儿园老师、邻居在内的成年人表示尊敬。
5.愿意把自家的食品或玩具给小朋友分享。
6.能用温和的口吻说话。
4-5岁:
1.能自在地和异常性小朋友接触,甚至还乐于跟大人交朋友。
2.当小朋友有困难时主动提供帮助。
3.如果做错了事情,会主动认错或向对方说“对不起”。
4.如果双亲生病,能主动表示关切。
5当大人不在家时,能恰当地接听打给大人的电话。
6.学会了与人商量的初步技巧。
5-6岁:
1.已经拥有至少一个可以交心的知己,并注意向小伙伴的长处学习。
2.当别人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时,能宽容地原谅对方。
3.对小伙伴的成绩表示祝贺,并由衷地感到高兴。
4.能分担别人的不幸或痛苦。
5.对乞丐、流浪者等地位低下的人也能表示应有的尊重。
6.学会了“察言观色”,即开始理解他人传达的诸如表情、语调、手势、眼光等到非语言信息。
有意思的是,尽管以上均是“测试题”,但专家们并不要求家长专门给自己的孩子打分,更没有规定及格、不及格的标准。这就是说,即便你的孩子只符合其年龄阶段的6条标准中的1条或2条,甚至1条也“不沾边”,你仍然不必为之忧心忡忡,甚至为难孩子。原因很简单: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强的,即使孩子的社交能力目前还很差劲,但只要家长、教授予以正确引导,其社交能力和社交水平都会“自然而然”地与日俱增的。
自律才能健康
学者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很多家长在抱怨,孩子在家一个样,在学校又一个样,离开学校的规矩,他们变得不受控制与不受管束。哥伦比亚大学的学者们认为,自律,也应当成为孩子心理健康的一项标准。
当你正在为你的孩子从你的怀抱中挣脱,一天天长大,准备松一口气,认为可以不用再围着他团团转时,您可能会发现他越来越不听话了。
世界是复杂多变的,但社会需要统一的秩序,人类需要一种共同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来约束自身。生命是丰富多彩的,但个体行为要置身于公共准则之下,人需要追求自身的完美,于是,自律,成为通向自我完善的阶梯。关于这一点,相信没什么可争议的余地,那么就让我们去认识自律并身体力行去培养孩子。
一、灌输给儿童正确的价值文化
自律,其我约束的能力。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自律,才能在将来控制更多的资源,更多的人。缺少自律的人,很容易受到各种各样主客观原因的干扰,很难在某一方面做出杰出的成绩,很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自律包括:常省察自己,善于自我控制,坚持道德准则,不违背自己做人的原则等内容。
家长要有意识地和孩子多谈各种规则、游戏规则、交通规则。最初是从孩子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各种准则出发。告诉孩子要遵纪守法。
孩子大些了,要给孩子讲人生,讲社会,讲国家大事。让孩子有爱国心,学会道德准则,德准则,懂得法律法规。具体地,比方说不能随地吐痰,不要私拆他人信件,不能闯红灯等。
二、教给孩子自律的方法
孩子光有自律的认识,不能有效指导行为是不能发挥作用的。他有很多学生是想管好自己,可不知道怎么管。所以,我们要教给学生自律的方法。
罗伊加恩指出,自律的方式,一般来说有两种:一是去做应该做而不愿或不想做的事情;一是不做不能做、不应做而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上课时很想说话,放学时很想玩,很想看电视,不想做作业等等。年龄小的孩子,他们不会控制自己,只是迫于家长的压力才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或者不做自己很想做的事。我们可以教给他们运用以下方法:
(一)自我命令
给自己下命令,指导自己的行动。比如学校经常会要求孩子念一首儿歌:“头正身直脚放平,两膝并拢坐如钟。”起立的时候,让孩子念:“头正身直手放下,脚跟并拢站如松。”写字时,让孩子念:“写字时,坐端正,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本子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要求他们这样说的,就要这样做的。其实,念这么几句话,用不了几秒钟,目的是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给自己下命令,要求自己按说的去做。久而久之,孩子就能形成良好的坐、立、写的良好的姿势。
平时,也要学着给自己下命令,例如听到闹钟响,立刻对自己说:“马上坐起来,一定要准时上课,不许迟到,不要损坏班的荣誉。”
(二)自我记录
记录能够让孩子自己看出自己的行为变化,可以制一张表,将自己每天做作业,看电视,上课不认真,发言的次数等行为记录下来。看看自己的改变状况。天天比较,一周统计一次,看看是否有进步,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三)自我奖惩
根据记录情况按每周或每月做一次小结,如有进步,可奖励自己参加一次渴望已久的活动,或为自己买一份小礼物;退步了,则惩罚自己周末也不准看电视等。
(四)榜样示范
榜样法对孩子是很有效的,他们喜欢模仿,也有进步的愿望。父母一定要做到以身作则,孩子特别喜欢模仿家长。另外,让他们在自己的“朋友圈”里找一位自己学习的榜样,每天学习、对照,逐步向榜样靠近。
三、运用“五常法”,使孩子形成自律行为
自律是在行动中形成的,也只能在行动中体现,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途径。
变成一个自律的人就会变成一个自律的人吗?靠读几本关于自律的书就能成为一个自律的人吗?只是不停地自我检讨就能成为一个自律的人吗?答案都是否定的。自律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我们可以运用“五常法”,巩固孩子的自律行为。
“五常法”是日本人推崇的一种品质管理技术,其中包括: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规范及常自律五项。当运用到孩子身上时,则可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及自理能力,再发展到行为自律。
1.常组织
经常组织孩子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玩具等,让孩子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用的东西及时拿掉。
好处:训练小孩子的判断能力,常常检查自己的物品是否完整、有用,养成良好的习惯。
2.常整顿
首先决定按照物品的用处,并将其分类,以致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或放好用品,提高效率。
好处:做个富有责任感的小孩子,晓得将物品分类,用完放回原处。
3.常清洁
小孩子要保持个人清洁,也有责任去负责保持自己卧室的清洁。使其树立“我不会使东西变脏”,而且“我会马上清理东西”的观念。
好处:每天清洁身体及衣服,保持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
4.常规范
经常与孩子沟通,提供规范化的管理和环境,让孩子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减少错误并且提高办事效率。
好处:建立小孩子的自信心,乐意与人沟通,能自订或与家长合作制订生活标准,遇到事情知道如何解决、怎样寻求帮助。
5.常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