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是一所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剑桥城的私立大学,常春藤盟校成员之一,1636年由马萨诸塞州殖民地立法机关立案成立。哈佛大学是一所在世界上享有顶尖大学声誉、财富和影响力的学校,被誉为美国政府的思想库,其商学院案例教学也盛名远播。在世界各研究机构的排行榜中,经常名列全球大学第一位。
哈佛大学的研究者曾随机抽取一些儿童,并对他们进行长达20年的追踪调查,发现热爱劳动的孩子总会生活的相对幸福。
是谁剥夺孩子劳动的机会
美国哈佛大学经过二十余年的研究发现:适量劳动可使孩子快乐。那些童年时参加过劳动,甚至做过简单家务劳动的人,要比那些小时候不做事的人生活得更愉快,因为孩子在劳动中,不仅获得了才干,而且会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价值。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往往忽视幼儿的劳动教育,不重视幼儿劳动习惯的培养,使幼儿动手的机会减少,生活自立能力降低,自己的事情不会做或不愿做。孩子越来越可爱聪明,可是生活能力却越来越差了。
这种状况在国内尤为明显,家长包办一切,剥夺孩子劳动的权利,培养了一个个头脑发达、四肢简单的“畸形”。
小学生:我想劳动可父母不给机会
当晨钟响起,孩子还在睡梦中,家长们就开始为孩子上学前的准备忙开了:妈妈把昨晚准备好的衣服和鞋帮他在睡梦中穿好,然后再把她唤醒。睡眼朦胧中,就由爸爸牵到卫生间,在爸爸的“辅助”下刷牙、洗脸。终于清醒后,客厅里的妈妈已经拿着梳子在等着他了,等妈妈心急火燎地帮他梳好头发,奶奶已经在厨房将要带到学校吃的早餐准备好。最后,由爸爸背着书包和饭兜,孩子终于走在了赶校车的路上。
晚上回来,孩子吃完饭,做完作业,家里又是一阵忙乱。爸爸照例“辅助”刷牙,妈妈则放水帮他洗澡。一切妥帖后,还要哄他睡觉。
据一名小学老师介绍,像这样的孩子不是个别现象。班上有七到八成的孩子还不具备一些在幼儿园就应该培养起来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系鞋带、穿衣服、洗脸、洗脚、洗澡等等。
中学生:学习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劳动?
“学习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劳动?”眼下,普遍的中学生作息表是这样的:早上6:30起床,洗漱完毕之后,已经6:45,赶紧吃完早餐,就快7:00了,骑单车来到校车停靠点,已经7:10,刚刚赶上正在启动的校车。到了学校,就是一节接一节的课。学校的清洁都是承包给保洁公司的,因此,放学后也不需要值日。回到家,已经快18:00了。稍稍松口气,就是吃晚饭的时间,吃完饭做作业。收拾好书包,已经是21:30了。有的同学要做到23:00呢。还要弹钢琴、练声……终于爬上床时,已经筋疲力尽了。
大学生:会做饭女生是熊猫级别
有人调侃道:“会做饭女生是熊猫级别的。”可见,爱劳动、会劳动的大学生已经越来越少了。
王老师在家教4岁多的女儿洗碗,街坊许阿姨来串门,惊讶地说:“孩子这么小就洗碗呀!我可不让我们家的大宝做这些事情。”王老师说:“小孩子做些家务事有好处的。”许阿姨不屑地说:“会干活有什么出息,瞧我干了一辈子的活,现在下岗了。我可不能让大宝像我一样,有干活的时间,不如学认字、算术……”。
许阿姨的话有相当的代表性,其结果是我国孩子的劳动每况愈下。有一份关于各国中小学生每日劳动时间的统计显示:美国72分钟,泰国66分钟,韩国42分钟,法国36分钟,英国30分钟,中国只有12分钟。中国城镇的中小学生大约有50%不参加或每天只参加10分钟的家务劳动。
德国法律明确规定:孩子必须帮助父母做家务,其中6--10岁的孩子要帮助父母洗餐具,给全家人擦皮鞋;14--16岁要负责擦汽车和菜园翻地;16--18岁要完成每周一次的房间大扫除。上海某大学近几年对录取的新生做调查,有60%以上的人不会自己挂蚊帐,许多大学生在入学前没有亲手洗过一件衣服。一项对长春市某高校一个班25名学生的调查,有24名不会缝补衣服,不会钉扣子。某县妇联对该县一所重点中学初一学生家务劳动调查结果表明,从没有洗过一件衬衣的占79%,不会煮饭的占84%,不会或不敢用电饭锅、液化气炉的占67%。据北京市家教学会对某小学的一个班的调查,该班44名学生中,家长每天给整理书包的占39%,给洗手绢的占66%,给穿衣服的占59%。
显然,西方国家孩子的劳动远比我国的孩子多,难道西方国家的家长爱孩子不如我国的家长吗?应该不是的,那是出于什么考虑呢?再来看哈佛的研究结果,他们对490名孩子进行了20年的跟踪研究,跟踪研究的结果很发人深思,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长大以后的失业为1:15,犯罪比例为1:10,爱干家务的人平均收入要比不爱干家务的人高出20%左右。
这项调查结果不是偶然的,是有道理的,因为劳动对孩子良性的发展与成长,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主要是:劳动有利于孩子心灵手巧,爱干活、会干活的人多具有这个优势;劳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如勤劳,独立,有责任心,有坚持性等;劳动有利于发展智慧,促使孩子动脑筋,锻炼动手能力;劳动还有利于孩子强身健体,有利于丰富生活等等。可见此项调查是顺理成章的,用事实有力地彰显了这些道理。
劳动是教育的重要方式。劳动是孩子生来就必须有的权利,父母万万不可剥夺。下面特别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快速扼杀孩子劳动习惯常用的方法,希望天下父母们能时常警醒。
“哎呀,怎么越帮越忙!去,去,到一边去吧。”
点评:2-5岁的孩子喜欢享受“我自己能做”的成就感,而另一方面这时候的孩子劳动技能有限,做事肯定会帮倒忙。如果用这种方法,从这一孩子劳动习惯培养的关键期(2-5岁)就开始,能够非常有效地一次又一次地打击孩子的劳动积极性,“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型的孩子就这样被成功地塑造出来。
“孩子,帮妈妈洗碗吧,我给你5元钱。”
点评:应该让孩子从小明白,做家务并不是帮父母干活,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是孩子应尽的一份义务。如果让孩子干活总爱说:“你帮我干点活。”这种方法一经使用,久而久之,会使孩子缺乏家庭责任感。当然,再以钱等贿赂的手段来利诱孩子干家务,更是扼杀“劳动是我应尽义务”观念的更彻底的方法。
不好好做作业,罚你下星期洗一周的碗。
点评:劳动本来是美好的光荣的,但当父母将劳动作为一种手段来惩罚孩子的一些负面行为时,劳动便与“不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这种方法能够很自然地使孩子对劳动产生厌恶感,从而以劳动为耻,躲避劳动。
“哎,做家务事真烦人,累死了!”
点评:现代忙碌的父母们很容易当着孩子的面,对家务事发牢骚,认为家务事影响了他们的工作、学习和娱乐。孩子在这样的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下,对家务事肯定没什么好感。这种方法的使用的优势在于,不管你父母如何告诉孩子“从小爱劳动好”,扼杀孩子劳动习惯也是一样没商量。
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只能像这阿姨一样去扫大马路。
点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一观念就在父母有意无意的言语中灌输给了孩子,体力劳动是没有出息的人才做的。这种方法不仅有效地破坏劳动美好的观念,而且在孩子长大成人后,不认为“自食其力”是当然,而是宁可靠着父母坐吃山空,也不愿为“脏活累活”而折腰。
好好读书,家务事不用你操心。
点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劳动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学习与劳动是不分离的。而在家庭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地方。比如,洗碗的时候,孩子可以学习数数;收拾房间,可以学习管理。几乎所有的家务都可帮助孩子学习双手和大脑的协调发展,懂得勤奋、毅力和工作成就的意义,并发展诸如责任、独立、自信等很多的品格。当然,如果你希望孩子从小惟我独尊,长大成人后无法面对现实生活的要求和挑战,这一种方法的效果是一生持久的。
劳动是一种锻炼,也是一种能力,各位爱子心切的父母们,千万不能再剥夺孩子的劳动机会了,那无疑是对孩子成长的阻碍。
热爱劳动意义大
对比哈佛大学20年的最重调查结果,我们现在的劳动教育确实令人汗颜。每个孩子都是小公主、小皇帝,他们根本不明白劳动的含义。
作为家长我们不会忘记几个非常熟悉的观点: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人类;劳动是人类的第一需要;不劳动者不得食等。这些观点,反映了客观真理,永远不会过时。劳动是人生的必修课。劳动是幸福之本,懒惰、好逸恶劳是万恶之源。常言道: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美好的东西须付出相应的劳动和汗水才能获得。
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深情地写道:我应该感谢母亲,她给了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生活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以后的生活中再也没有感到过困难,没有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了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有感到过劳累。为什么他要这样说?因为朱德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帮助妈妈做事,在八九岁的时候,朱德不仅能够帮助妈妈挑东西,而且还会下地种田了。每当朱德放学回家,总是悄悄地把书包一放,然后就帮助妈妈去挑水或放牛。有时候,他上午读书,下午种地。农忙的时候,朱德便整天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
劳动可以培养孩子的优良的思想品德和各种能力。
1.劳动可以使孩子学习到各项基本生活技能,培养孩子未来的生存能力。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对465名青少年所作的追踪调查表明:87%青少年由于经常参加各项劳动实践,当升入大学后,学习良好,各项能力均明显优于很少参加劳动的同学。尤其在毕业后的就业过程中,能较快地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工作中适应性强,并能较快地取得成果。
2.劳动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勤劳俭朴的品德。据有关专家调查分析表明:家务劳动时间与儿童的独立性密切相关,即儿童劳动时间越长,其独立性越强;家务劳动的时间与儿童勤劳俭朴的习惯养成密切相关,即儿童从事劳动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形成儿童勤劳俭朴的品德。其原因在于孩子经常参加劳动,首先可直接学到各项技能,增长才干,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自主能力,自然他们的独立性就相应提高,而通过辛勤的劳动,更让他们体会到每一份财富和每一点成果的取得,都凝聚着劳动的汗水,从而使他们懂得这一切的珍贵,更好地珍惜这一切,进而养成勤劳俭朴的好品德。美国哈佛大学经过四十余年的研究发现:适量劳动可使孩子快乐。那些童年时参加过劳动,甚至做过简单家务劳动的人,要比那些小时候不做事的人生活得更愉快,因为孩子在劳动中,不仅获得了才干,而且会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价值。事实上,孩子出生一岁后,就会表现出一种独立的意向,走路会推开你的手,有“我自己来”的要求。这种可贵的自发独立意识假如得到健康发展,长大后能独立思考,办事果断。从小让孩子进行劳动锻炼,使孩子学会做点事,减少对成人依靠的心理,将会促进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依靠别人帮助”的独立意识形成,这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创造性将起着巨大的作用。
3.劳动可以使孩子学到知识,发现问题,激发起创造热情。在我们日常观察、了解中发现,经常参加劳动的孩子在学习语文、数学、自然、社会等课程时往往显得更顺利。首先,各项劳动实践为写作提供了广泛的素材。其次,劳动实践与许多课程内容紧密相连,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课程。而家务劳动中的购物劳动更有助于孩子对价格的认识和数字的运算。至于在劳动中积累的有关动、植物知识,家用器具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对自然、社会等课程的学习更有着非常大的帮助。而在劳动中能使孩子有许多新发现,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因此,许多孩子的小创造、小发明都是在日常劳动中获得的启发和灵感。
4.通过劳动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细心、耐心、条理性和坚忍不拔的精神。许多劳动实践活动不仅是对孩子能力的锻炼,更是对孩子意志的考验。如在从事缝衣、钉纽扣、择菜、打扫卫生等劳动时,没有细心和耐心是做不好的;而在做菜、烧饭、整理居室等劳动时,没有条理也是不行的;在从事较繁重的农艺或体力劳动时,没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更是完不成的。因此,经常参加劳动实践,对学生这一良好品质的形成是非常有益的。
5.劳动可以培养孩子的劳动情趣、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几十年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涌现出了许多令人敬佩、值得人们学习的劳动模范。诸如王进喜、时传祥、张炳贵、徐虎、李素丽……他们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我们创造了大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而这些著名劳动模范的产生和成长都和劳动实践紧密相连,正是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造就了他们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的敬业精神,使他们树立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出他们热爱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的劳动热情,从而练就一身精湛的技艺。因此,只有让孩子们经常参加各项劳动,通过长期的劳动实践,并在这一过程中给他们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才能帮助他们从小养成敬业、负责、热爱劳动的品质,从而培养出真正具有优良素质的未来一代。
6.劳动能促进手脑并用,促进智力发育。动手是儿童发展思维的体操。俗话说:“心灵手巧”,而对儿童来说,则是手巧心灵。体力劳动,是通过手脚的活动来实现的,而孩子劳动和成人劳动在意义和内涵上有所不同。对孩子的要求只是最基本的生活自理和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通过这些基本劳动练习,可以使孩子的双手和大脑协调发展。对孩子进行早期劳动练习,可以使孩子脑细胞得到更多的刺激,加快脑细胞发育成长,更有利于开发脑细胞的作用。
7.劳动能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劳动,可以培养孩子动手习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营养良好的情况下,劳动能促进大肌肉、小肌肉的发育。劳动在培养完美体魄上所起的作用,同运动一样重要。许多劳动能显示体力与技能技巧多种多样的结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不仅使人“心地正直”,而且能使人“身强力壮”。
8.劳动能促进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对孩子进行早期劳动教育能培养孩子珍惜劳动成果,培养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体会劳动创造世界的真实含义,从而促进良好个性、道德品质的发展。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假如您期望你的孩子有一个聪明好学的头脑,有自强不息的性格,有健壮的体格,切勿剥夺了孩子早期劳动练习的机会。
9.加强劳动教育可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劳动兴趣和劳动习惯,也能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也能让幼儿更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让幼儿从心底尊敬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家庭教育家伊丽莎白?邦得里说过,给孩子布置家务是让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和相信自己能力的一种最好的方式,习惯于承担家务的孩子,在走向成年的过程中,往往比那些缺乏这种体验和责任感的孩子更容易适应生活!
培养孩子爱劳动是是孩子全面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让孩子从小就“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能增强他们动手做事,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信心,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还应培养他们为大家做事的良好意识,这样可以促使孩子骨骼、肌肉、神经系统及各部分器官都得到锻炼,同时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所以,要利用幼儿期这个人类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他们进行早期劳动教育,让他们在轻松愉快、多种多样的劳动中获得全面发展。
环顾我们的周围,也会发现热爱劳动的孩子,这也是他们父母精心教育的结果。
生活在深圳的王灿很小就学会了自己穿衣、吃饭,6岁时,他负责给家里的盆景浇水,7岁时,每天清晨,他要早早起床到楼下取报纸和牛奶。爸爸看着他一天天地变化,一天天地独立,心里很高兴。
爸爸常跟他讲自己当年勤工俭学的故事,王灿也激发了劳动热情,他选择在暑假打工赚零花钱。王灿热爱劳动,爸爸也一直支持他。现在,王灿只有13岁,却已经有了1万块的存款,这些都是他通过劳动赚取的。
王灿独立性强,品学兼优,个性坚强乐观。他最大的特点是勤奋,无论是在学习上、生活中,王灿都愿意以勤奋获得最优的成绩。
一项调查显示,小学生每天平均劳动时间为:中国10分钟,韩国0.7小时,美国1.2小时。可想而知,中国儿童的劳动时间非常少。
劳动能够提高孩子的技能,开阔孩子的视野,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品质。孩子的许多生存技能都是在劳动中获得的,劳动给了孩子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劳动能够让孩子感到充实、幸福,还能有效调节大脑。
童年是培养孩子劳动习惯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好奇心强,模仿性强,活泼好动,正是进行劳动教育的好时机。劳动并非和痛苦相连,它也可以是愉悦的体验。爸爸要做的事就是让孩子感觉到劳动的愉悦,让孩子借助童年时对劳动的美好体验,走上热爱劳动的道路。
孩子不能只一心学习不爱劳动,劳逸结合才能发挥潜能。一个热爱劳动的孩子,他的综合能力才会显著提升。
建议一 培养孩子“劳动光荣”的意识
孩子要形成勤劳的品质,需要具有“劳动光荣”的观念。爸爸要让孩子在劳动过程中拥有一种充实、幸福、愉悦的感觉。劳动给孩子带来了美好的体验,孩子也就会喜欢上劳动。
“劳动光荣,懒惰可耻”是孩子要从小铭记于心的。孩子要明白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来源,人的劳动是创造世界的活动。孩子认识到劳动的光荣、伟大,才会喜欢做个勤劳的人。
建议二 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的自我服务也属于劳动范畴。爸爸鼓励孩子从小学会生活自理,就是在鼓励孩子劳动。在孩子两三岁时爸爸就让孩子开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及时鼓励孩子的每一个进步。让孩子从劳动中获得成就感。
庆振在家里是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孩子,爸爸将他视为掌上明珠,从小他就理所当然地接受着爸爸无微不至的照顾。
今年他上幼儿园了,吃饭、穿衣这些事情还是由爸爸代劳。在幼儿园,老师发给每个孩子一个橘子让他们吃,庆振拿着橘子竟然哭了起来。老师询问之后才知道,他在家里根本就没有自己剥过橘子,所以才会哭。
老师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庆振的爸爸,爸爸这才知道自己在教育方面所犯的错误。于是他有意识地开始教育庆振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自己整理玩具。没过一个月,庆振就学会了很多简单的生活技能。
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动手能力就会逐步增强,生活技能也会慢慢得到提高,就会摆脱对父母的依赖。
建议三 要求孩子分担家务劳动
孩子在幼儿期好奇心和模仿力很强,这个时期的孩子对家务劳动充满了热情,爸爸要抓住时机,让孩子参与到家务活动中来,无论大小,让孩子在参与中体验到劳动的乐趣。
4岁的江帅很爱劳动,看到爸爸在扫地,执意要帮忙。爸爸把扫帚递给他,他很认真地把瓜壳、纸屑扫进垃圾筐里,看到有“漏网之鱼”,就会马上补救。不到半个小时,江帅把地扫得干干净净。
一次,爸爸要修电风扇,也让江帅来帮忙。他的劳动热情非常高,兴致勃勃地帮爸爸拿东西,还非常专心地看着爸爸修理。从那以后,爸爸只要做家务,都会请江帅来帮忙。
爸爸别怕孩子干家务活慢、质量差,要给孩子劳动的机会。孩子的技能是在反复实践中提升的。爸爸多给予孩子鼓励,才能够激发孩子的劳动热情,让孩子乐于做家务。
建议四 带孩子参观自己的工作地点
爸爸可以带孩子参观自己的工作地点,让孩子看到劳动中的爸爸。孩子观察了爸爸的劳动环境、劳动状态,会更深刻地认识社会劳动。孩子最终要参加社会劳动,爸爸是孩子的榜样。孩子会明白爸爸是如何用劳动创造财富的。
爸爸要让孩子明白,人人都需要劳动,劳动是光荣而伟大的。爸爸要将劳动的热情传递给孩子,让孩子理解社会劳动。
鼓励孩子热爱劳动
建立于1740年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是美国第四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是由本杰明富兰克林建立的全美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同时也是许多教育创新的发源地。1779年,宾大改名为宾州大学(University of the State of Pennsylvania),成为美国第一所以“大学”(University)命名的高校;1791年,宾大正式更名为宾夕法尼亚大学。
霍思尔教授1998年进入宾西法尼亚大学授课,如今已经有十几年的教龄了。霍思尔教授心理学专业,而他平时则更喜欢走进社区,观察孩子与他们的父母们。霍思尔尤其喜欢那些热爱劳动的孩子,他认为这不仅是孩子的美德之一,也是对孩子能力的一种锻炼。据霍思尔观察,那些平时热爱劳动的孩子更能适应不同的环境,而那些缺少劳动锻炼的孩子却很难做出改变来适应新的环境。
马克就是这样一个霍思尔欣赏的孩子。虽然马克有着一个富足的家庭,甚至他的父母请了佣人来打理家务以及花园,但马克就是这样闲不住,他坚持自己的衣服自己来洗,而且那片他最爱的玫瑰园也一直由他自己来打理,不让人佣人插手。
当然,马克这样做并不是像其他孩子一样用来换取零花钱,他只是单纯的喜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不过没有多久佣人就向马克提出了他的“抗议”,马克做了太多的工作以至于让他感觉“无所事事”,马克理解了佣人的意思,转而把目光盯在了邻居身上。
马克的邻居是一对老夫妇,活动并不是那么灵活,马克经常去邻居家做客并帮助他们整理房子,他也会象征性地收取一些费用,这并没有什么不妥,劳动所得没有人会觉得不好意思。
到了大学,马克很快就适应了相对独立的生活,自己整理宿舍,打工赚取生活费,制作计划表……马克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认可。
霍思尔认为孩子们应该得到更多的劳动体验,不管是有薪的还是无薪的。而对于热爱劳动的孩子,家长应鼓励与肯定。
在国内,年年庆“五一”,年年欢度长假。反观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内涵,似乎已越来越少被关注了。在今天,有多少孩子知道这个劳动节?忙着让孩子上各种兴趣班的父母,又有多少人重视孩子劳动观念的建立?
虽然庭庭只有五岁,但他的时间表安排得满满当当--星期一至星期五下午,在妈妈的监督下,庭庭要练习弹钢琴。到了星期六日,庭庭还要去少年宫参加画画学习班,根本没有时间做其他事情。爸爸妈妈曾对庭庭说,他在家唯一的任务就是“学习,再学习。只要做好自己的功课就够了”。劳动嘛,是令人疲倦的事情。因为庭庭的爷爷奶奶认为,如果庭庭干活儿干累了,提不起精神练钢琴,就因小失大了。所以,庭庭清楚地知道劳动不是小孩儿做的事情。
由于爸爸妈妈工作太忙,就把芳芳放在幼儿园的全托班里。平时在幼儿园,在老师的指导下,芳芳会干些活儿。但到周末回到家里,芳芳就什么也不用干了。因为妈妈为了能让芳芳多点儿时间跟她在一起,拖地、洗碗等家务劳动全让保姆包下。妈妈还对芳芳说,这是保姆阿姨应该做的事情,她是出钱请阿姨回来干活儿的。尽管芳芳并不知道什么叫“劳动”,平时也只能看大人们劳动,但芳芳觉得洗碗、拖地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其实也很想试试。
每到周末,小成成都会到奶奶家去玩。他总是希望赶在奶奶和妈妈收拾碗筷前能把饭吃完--因为他想帮她们洗洗碗筷。但每次都不能如愿,等他发现时,奶奶已经把碗给洗干净了。对于成成说“想一起洗碗、擦桌子”的愿望,奶奶说:“不是说孩子没有劳动能力,而是担心他洗碗、擦桌子的时候,弄得满屋子都是水,而且只要稍不注意,他就会玩起水来,忘记干正经事。老实说,在这种情况下,我还要多花些时间去收拾残局,实在是有点儿麻烦。”
汉汉的妈妈十分清楚孩子的特性:肥肥胖胖的汉汉平时十分安静,动作缓慢,完成一件事情往往要花好长时间。因此,只要是稍微困难一点儿的事情,妈妈都不让他去做。汉汉妈无奈地说:“其实,让孩子做家务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毕竟孩子年龄小,缺乏技能和经验,不能很好地把握节奏--看着他慢悠悠地洗抹布,使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拧出那么丁点儿水来,我就忍不住要让孩子停止。让我自己去干可快得多呢。”
上面几个例子,只是某些家长在孩子实际的行动中对于劳动的认识,在他们的思想意识里,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
“孩子还小,不懂得什么叫‘劳动’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有些东西不需要刻意去灌输。”陈妈妈更是语出惊人。“以前,我们的父母亲并没有向我们解释所谓的‘劳动’是什么。但我们这一辈人不也是这样走过来了?所以,并不见得儿时不知道‘劳动’就是坏事。劳动观念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渐渐形成的--树大自然直嘛。”
看来,如今中国的城市孩子“劳动”少,劳动观念淡漠是有因可循的。首先,随着社会工作的不断细化,体力劳动、家务劳动已经逐渐社会化,使得孩子不仅在家里劳动少,在学校同样劳动少--现在很多幼儿园、小学都聘请外来工清扫操场,每周一次的劳动课已成为过去。
其次,越来越多的孩子认为现在生活好了,就不用体力劳动了,而且认为“体力劳动”就是低下的工作。在上海市少年儿童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中可以看到,孩子们经常体会不到劳动的光荣,“劳动无贵贱”的观念在实际生活和教育领域中受到极大的挑战。关于长大后的理想职业,大多数孩子表示希望当教师、科学家、医生、白领、明星、歌手等这些在如今社会显得“体面”的工作,而普通劳动者仅被排在倒数第二位。
最后,这与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部分父母认为“劳动与学习不可兼得”。今天的孩子真是苦不堪言:难得可以休息的放学后时段和周末都让兴趣班给占去了。为了能让孩子多睡一会儿,为了能给孩子有半个小时甚至是十几分钟的放松时间,父母明知这些事情该让孩子做,却违心地代劳了。说到底,他们是为了给孩子争取尽可能多的时间,让他们好好学习力争上游,还要尽量保证每天八个小时的睡眠。劳动是重要的,自立是重要的,但与学习、睡眠相比又是次要的。
但是,可能许多家长不知道,现在的孩子因为缺少劳动,他们的动手能力普遍很差。在遇到事情时,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更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来解决,久而久之,孩子们丧失自信不说,即使上了好的高中和大学,也是高分低能的学生,更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激烈的竞争。再者,在生活中不爱劳动、懒惰的孩子,在学习上一般也比较懒惰,家长们期望这样的孩子取得好成绩,恐怕要大失所望了。
这样看来,让孩子进行力所能及的劳动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益的,而且,培养儿童的劳动意识应该从贴近儿童的生活开始,从做家务劳动开始。其实,每一天都是培养孩子劳动观念的好契机,找一天全家人一起动手劳动:孩子可以清洗自己的玩具,父母可以拖地板,或者到楼下社区的花园里除草。让孩子在这些劳动里体会到劳动带来的快乐。
另外,父母可以每周定一个孩子劳动的时段,根据孩子的年龄,教他们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例如三四岁的孩子可以分筷子、端饭、拿递小物品;五六岁的孩子可以叠衣服、取报纸、买小东西;再大些的孩子可以学做简单的饭菜、洗自己的小衣服等。
对孩子的劳动成果,父母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还要鼓励孩子不怕困难,敢于实践,积极动脑筋想办法,使劳动进行得又快又好。
奖赏并不只有金钱
有个孩子寒假期间一改往日的懒惰,很勤快地干起了倒垃圾、拖地板、擦皮鞋等家务活,并因此从奶奶那里得到了5600元钱“工资”。他的家务酬劳已经超过了妈妈每个月4000多元钱的工资。
高额家务“工资”又一次触及到孩子做家务付酬劳这一存在争议的话题。如今,在很多家庭里,孩子是中心,一切资源都向其倾斜,家长付出多少都嫌不够,疏忽了对孩子劳动习惯的培养,“宠”得孩子都很懒惰,有的孩子连自己的袜子都不会洗,也不知道该由谁来洗,当然就更缺乏主动分担家务的意识了。于是有的家长就用物质奖励来“鼓励”孩子做家务,出发点无非是希望孩子树立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尊重自己的劳动成果等,这样的初衷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一味用金钱奖励等物质手段来培养孩子劳动习惯的方法却要慎用,特别是如此高额度的奖励。常青藤联盟的教育理念也主张孩子从事家务劳动获取相应报酬,但是普遍有一个很浓厚的教育氛围,那就是很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和义务观念,德国还把孩子到一定年龄承担相应家务写进法律条文。家庭让孩子承担相应家务是告诉孩子:这个家不但是爸爸妈妈的,也是你的,你要承担责任。因此他们付给孩子的家务酬劳是偏重于对孩子劳动能力的认可,数目也与孩子的劳动成果大体相应,而不是作为调动孩子劳动积极性的唯一手段。
在我们每一个成年人的观念里,劳动既是权利又是义务。劳动,不仅有按劳取酬意义上的“索取”,更蕴含着对自身价值的证明和饱含爱意的“奉献”。家务劳动本来就是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应当承担的义务,孩子虽然年龄尚幼,但其作为家庭成员,也该分担一些与他们年龄相称的家务活儿,不是必须要用额外奖赏的。不正当采用付酬劳方式对孩子进行劳动习惯培养,孩子可能会为了酬劳才劳动,甚至没学会劳动倒先学会了讨价还价,成了钱的“奴隶”。尤其用高额金钱来酬劳孩子的简单家务劳动,会让孩子误认为赚钱很容易,以后理解不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样珍惜劳动成果的朴素感情。如果将来孩子变得“重资财,薄父母”,物化世间最宝贵的各种情义,用金钱来衡量一切,那将是多么的悲哀。
适当对孩子的劳动予以奖励无可厚非,培养美德意识可以投入些成本。但是在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过程中,家长应该注重奖励有理有度,尽量避免大额的金钱奖励。而应该率先垂范和传递对劳动的热爱,通过一点一滴的渗透、通过带孩子亲身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通过能够捕捉到的典型事件等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孩子从内心真正生发出热爱劳动的感情来。
第一,少奖为佳。
适当时候、适当次数的奖励,就相当于给发动机加油,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切不可太滥。奖的频率太高,其刺激作用就会逐步下降,要想发挥其作用,就必须不断加码,以满足孩子迅速扩张的胃口。而更为严重的是会引导孩子为了得到奖励而学习,不能产生真正的动力。因此,在满足孩子必需的学习用品和生活需要的前提下,要逐步减少奖励的次数,最佳境界就是没有奖励。
第二,奖态度不奖分数。
大多数家长是以分数或者名次来设定奖项和决定是否奖励,其实最好的方法是根据孩子的学习态度进行奖励。因为从长远看,态度和努力的程度比一两次的分数更重要。而且考试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如卷子的内容对每个人的适应性,孩子复习题目的“机遇”性等,所以并不能真正反映其学习的努力程度和效果。用分数和名次作为奖励的标准,有可能出现孩子已经非常努力,但因为一些偶然因素而没有达到设定的奖励目标,结果反而会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一诺千金。
如果和孩子有了约定,比如有的家长是定考多少分,有的家长是定考到第几名,就一定要兑现。如果孩子达到了约定的要求,就要坚决奖励,做父母的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就会严重挫伤孩子的学习热情,更为严重的是给孩子树立了言而无信的榜样。如果孩子没有达到设立的目标,也不可迁就,形成讨价还价的习惯。与其怕影响孩子的情绪而改变初衷去迁就他,还不如没有这样的约定。
第四,奖品适当,价值适中。
奖励的价值不要太高,其价值和奖品要与孩子的年龄、取得的成绩等等相适应。有些家庭由于形成了奖励并不断加码的习惯,常常给孩子价值过高和不适当的奖励,那样反而会害了孩子。比如有的家长因为孩子某次考试满分,就给孩子买电脑买游戏机,结果孩子玩物丧志。
第五,精神鼓励为主,物质享受为辅。
很多家长给孩子的奖励是以物质享受吃、穿、玩为主,这样的弊端是将孩子的目标引导到享受方面。其实学习用品,特别是书籍才是最好的奖品。
精神奖励主要表现在对孩子的表扬上,家长使用表扬等社会性奖励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看着孩子的眼睛。直接的注视表示你在郑重其事地夸奖孩子,使孩子感到自己和自己的行为意义很重大。
(2)距离孩子近一些。近距离的表扬影响力更大。
(3)微笑。有时候微笑本身就是奖励。当你用语言表扬孩子时面带微笑,可以让他感受到你内心的喜悦。
(4)表扬具体的行为。使用“我”语言。告诉孩子你对他的什么行为感到高兴,如,“我很高兴你自己修好了玩具。”而不是泛泛地说“你真聪明。”当孩子帮了你的忙,哪怕很小的事,也要记得感谢他们。孩子知道你在关注他所做的每一件事,就会加倍努力。
(5)把焦点放在孩子的行为上,而不是孩子本人身上。有研究者将表扬分为三种:a。过程指向的表扬,即肯定孩子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努力,如,“你跟小朋友合作得很好。”“你很用功。”b。结果指向的表扬,即夸奖孩子的成果,如,“你画的画真好看。”“你考了100分!真不简单。”c。个人指向的表扬,即对孩子品质的评价,如,“你真乖。”“看你多聪明!”研究发现过程指向的表扬最有助于孩子恰当评价自己,正确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从而增强能力和信心。
(6)表示对孩子的爱。家长的肢体语言,语气声调能够加强表扬的作用,使孩子感到被珍爱。但注意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调节你表达爱的方式。
(7)及时给予奖励。行为发生后,奖励越及时越有效果。
有时,单用表扬不能起到效果。某些情况下,不管家长表扬与否,孩子都拒绝做某件事。比如,小鲁不喜欢数学,家长怎么鼓励,他也不努力学。这时,家长可以结合使用物质奖励和特权与活动奖励。应用代币法或积分法,都能有效刺激孩子的行为改变。
积分法或代币法
这是家长设立的一种奖励机制,孩子因良好行为而得分,比如,打扫房间(每天4分),收拾桌子(每餐2分),按时回家(每天3分)等。积满一定分数可以获得物质奖励或活动奖励,比如,积满20分,可以得到一个新玩具,40分,可以去游乐场。
四五岁的孩子可能更喜欢代币的形式,代币也就是自制的钱币。代币法的其原理与积分法是一样的,但更实物化,更有趣一些。比如,准时吃饭可得到1分代币,收拾玩具可得2分代币,要得到一个冰激凌的奖赏需要攒足6个代币。孩子可以把代币存放在透明的塑料容器里,随时可以看得见自己的进步和即将得到的奖励。
8岁的苏苏经常将衣服、玩具、图书满屋乱扔,她的父母采用了自然结果法,毫无收效。要她做家务时,她也经常磨磨蹭蹭,父母经常唠叨、训斥也没用。后来苏苏的父母试着使用了积分法,两个星期内,苏苏的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使用积分法和代币法时,家长应随着孩子行为的进步调整积分的制度。当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已经建立后,家长可以提高获得奖励的分值或降低每个行为获得的分值。比如,一次外出活动由30分提高到40分或“打扫卫生”由4分降到2分。当孩子的行为问题已经彻底解决后,这种奖励措施也该逐步撤消,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减少对外部约束的依赖,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觉性、自制力和独立行为能力。
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物质奖励变成贿赂。当你因孩子不愿服从要求而不断增加奖励数额时,就成了贿赂。在一段时间内,家长应该坚持一贯的原则和奖励制度。另外家长给孩子的物质奖励不宜过多,也不宜价值过高。把物质奖励当做社会奖励的辅助措施,注重精神鼓励,才不致将孩子培养得“唯利是图”。家长还需记得这样做的宗旨是帮助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而不是给自己省心省事。
让劳动成为习惯
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者们在进行了长达二十多年的跟踪研究后,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离婚率与心理患病率也有显著差别。调查研究发现,不论智力、家庭收入、种族背景或教育程度如何,那些童年时参加劳动的人比那些不劳动的人生活得更愉快。由此可见,参加家务劳动不仅仅是孩子为父母分忧的权宜之计,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孩子今后的就业成才和生活幸福。
青少年缺乏劳动意识,应当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于家庭来说,良好的经济条件,让家长觉得没必要让孩子劳动;为了让孩子有更多时间学习,家长不忍心让孩子劳动;因为疼爱孩子,家长为孩子包办除了学习之外的一切……家长们的一番“苦心”却埋下了不少“苦果”:孩子好逸恶劳,依赖心强,高分低能,不懂得珍惜他人劳动成果……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家长们不妨从细微处做起,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我们常说的“德、智、体、美、劳”,就是要从娃娃抓起,注重培养孩子的劳动思想、劳动意识、劳动观念,让劳动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这样孩子才能在劳动中锻炼、发展、成长。
孩子能不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与家长有很大关系。但有效的教育,需要讲究方法和策略。家长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做起吧--
鼓励孩子主动劳动
经过调查,在家中做力所能及的事的孩子,情绪较为稳定,心理问题较少,学习自觉性与责任感较强。因此,家长要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孩子从小就自然而然地参与并热爱劳动。根据孩子的性别和年龄,让孩子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在家庭中,鼓励孩子干家务活儿就是不错的选择。家长在给孩子分配家务活儿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孩子的能力,交给他那些能够胜任的、可以愉快完成的事,或者是在家长的指导、帮助下可以顺利完成的家务活儿。原则是让孩子能够看到这项劳动的成果,并对劳动产生兴趣。
开始的时候,孩子可能因为适应性差而缺乏耐心,甚至半途而废,这时家长就要鼓励孩子坚持下去,在孩子逐渐掌握了劳动技能和劳动方法的时候,家长要及时给予夸奖和肯定,如对孩子说:“就是这样干,你真聪明,妈妈相信你会越干越好的!”“你真是太能干了,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干得都不如你好呢!”孩子听到家长真诚的赞美和鼓励,不仅能从劳动中体验到成就感和愉悦感,而且可以激起孩子劳动的信心和决心。
除了口头鼓励,家长还可以送孩子日记本,让孩子写“劳动日志”、做孩子爱吃的菜等,让孩子能够记住和回味劳动带来的快乐和收获。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家长要尽量避免用金钱作为奖励。因为做家务活儿是每个家庭成员所应尽的义务,要让孩子知道劳动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得到物质的奖励,而是为了锻炼自己的独立性。
让劳动变成快乐的游戏
家长让孩子劳动时,孩子可能正在玩。既然玩是孩子的天性,家长就要巧妙利用这一点,让劳动和游戏相结合,唤起孩子对劳动的兴趣:对于上小学的孩子,家长可以让孩子玩“角色扮演”的游戏,不妨对孩子说:“妈妈来当厨师,你来当服务生,现在请你把饭菜端出去,把碗筷摆放好。”当孩子感觉做家务活儿就像玩游戏那么有趣时,他们一定会喜欢的;对于上中学的孩子,家长可以让孩子来当一天家,给孩子一定的钱,让孩子量入为出,安排一天的饮食起居、料理好家务。孩子不仅可以换位思考,懂得家长持家的不容易,还能让孩子具有主人翁意识,明白“家庭责任”的含义。
另外,在劳动过程中,家长应该主动开口,和孩子交流、互动。家长可以给上小学的孩子讲故事、唱儿歌、背古诗,让孩子在劳动的同时,能够获得轻松、愉悦的情感体验,在说说笑笑中,完成了劳动任务,孩子非但没有感觉到累,反而感到和家长之间更亲密、融洽了;家长可以引导上中学的孩子,说出孩子感兴趣的事,和孩子一起讨论,也可以听孩子说说班里的事。无论孩子说什么,家长都不要质疑和指责,而应该耐心倾听、分享孩子的心事,让孩子劳动、倾诉两不误,让孩子在劳动中得到情绪的释放,还可以起到减压的作用。
舍得让孩子劳动
现在的家庭,普遍存在溺爱孩子的现象,大部分家庭是独生子女,不少孩子在一片溺爱的氛围中,被社会、家庭精心照顾得像温室里的花朵,家长处于对孩子的爱护,什么事都帮助着干,护着他,到了能做力所能及的小事时,仍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实行全方位服务,使孩子享受着“小皇帝(后)”的地位。这个溺爱综合症直接导致孩子动手能力差,独立性差,同时也妨碍脑的正常发育,使得孩子失去了最最基本的自理能力。有的父母总怕孩子会受伤害,怕孩子磕着,碰着,苦着,累着,所谓的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他们明的要保,暗的要防,就怕自己一不小心疏忽了会造成意外。所以时时处处把孩子带在身边,放在眼前,所有事情都不让孩子做,一切由家长包办代替。这种家庭中的孩子是生活在一种全封闭的“真空”中,没有生活的营养,何以健全他们的生理、心理。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女孩看到妈妈在洗衣服,她也会要求学着洗。这时女孩的妈妈便说:“这是妈妈干的活儿,你还太小,洗不干净,万一你把手洗爆皮了可怎么办?”男孩看到爸爸在修理家用电器,往往会跃跃欲试。这时男孩的爸爸会说:“这是大人干的活儿,你修不了,回头再电着你,你还是自己玩会儿吧。”殊不知,家长对孩子的“不舍得”,在孩子眼中却是“不信任”的表现,这是对孩子劳动潜意识的扼杀,也是对孩子劳动积极性的打击。
所以,家长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不要拒绝孩子,应该抓住这个引导、教育孩子劳动的大好机会,不仅要耐心地手把手去教孩子,而且要告诉孩子劳动的正确方法和技巧,还要提醒孩子注意安全以及在劳动中保护自己。只有这样循循善诱,家长才能让孩子始终保持对劳动的热情,从而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使孩子养成“眼中有活儿”、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从最简单的,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的劳动开始。让孩子逐步学会穿衣服、系鞋带、洗手洗脸洗脚;洗手绢袜子、叠被褥、扫地、擦桌子;到离家近的小店买酱醋、整理自己的图书、玩具等;孩子稍大后可教孩子逐步学会洗贴身衣物、收拾屋子、倒垃圾、钉纽扣、洗菜、洗碗等等,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劳动。
家长以身作则做榜样
如果家长总是把劳动看成是一种枯燥无味的差事,整天为了干家务活儿而抱怨“真倒霉,这么累还得洗衣服!”“太烦人了,这么晚还得出去倒垃圾!”或者有的孩子的父母总是为谁多干了、谁少干了而争吵不休,那么孩子肯定不会觉得干家务活儿会有什么乐趣。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不仅应该主动承担家务劳动,还应该定期打扫楼道公共区域的卫生。社区内如果开展义务劳动,家长也要积极响应、参加。另外,家长带孩子去奶奶、姥姥家时,要主动帮老人买菜、做饭、打扫卫生,最好让孩子也跟着一起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这样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自然会增强劳动意识,提高劳动自觉性。日后不用家长催促和监督,孩子就能自愿地承担起劳动义务。
别怕孩子在劳动中出错
孩子在劳动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为一时不慎出错,孩子洗碗时没放稳,碗全摔在地上。面对突发状况,孩子难免惊慌失措,家长应先确保孩子的安全,询问和检查孩子是否受伤,然后再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轻声安慰孩子,告诉孩子家长小时候刷碗也曾摔碎过,这都是在所难免的。等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后,家长要耐心指导孩子收拾残局,用扫帚将摔碎的碗清扫出去,以免扎伤家人。等孩子彻底冷静下来后再告诉孩子,以后刷碗时尽量把水开得小一点,根据碗的大小码放好,等等。
家长必须明白,摔坏的东西是有价的,孩子对劳动的热情和积极性是千金难买的。此刻对孩子的宽容,恰恰能让孩子长记性、引起孩子足够的重视,同时孩子的责任心也能够随之形成和增长,使孩子受益终生。
不要用劳动来惩罚孩子
在孩子犯错误后,有的家长喜欢用劳动来惩罚孩子,这样不但没能使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相反还会造成诸多不良影响。
一、具体表现
1.用劳动恐吓孩子。不少家长经常用“如果你不好好学习,考不上好大学,以后你就得去扫大街、当工人、买猪肉或者当农民”来恐吓孩子,还无限制地夸大这些岗位恶劣的工作环境、生活待遇和微薄的工作收入。同时,家长们带领孩子上街时,经常指着工作中的环卫工作或劳动中的劳改犯们对孩子说:“如果你不好好学习,不听话,你将来也会像他们一样做又累又脏的工作。”这样,无形中造成孩子们对艰苦劳动的恐惧,误导学生们回避和放弃艰苦的工作环境和工种,扭曲了学习和劳动的目的。
2.用劳动惩罚孩子。为了教训和惩罚那些不听话、学习成绩不好或者淘气的孩子,家长经常用劳动惩罚他们,无形中误导孩子仇视、敌意和害怕劳动,使他们认为:“劳动是低贱的,劳动是惩罚犯错误者的工具”,严重地亵渎了劳动。
二、不良后果
1.鄙视劳动。由于受到家长的长期误导和社会上对职业三六九等和贵贱高低的划分,也导致孩子在潜意识中形成“谁劳动多了谁就是傻子,谁不劳而获谁就聪明;谁从事艰苦的劳动谁就低贱,谁能诈取他人劳动成果谁就有能”的认识,无形中培养了孩子鄙视劳动、投机取巧的不良意识和品质。
2.恐惧劳动。由于对劳动的错误认识,即“劳动是低贱的、劳动是惩罚犯错误者的工具”,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害怕劳动的种子。他们在没有示意下不愿意主动参加劳动,也不喜欢劳动。也害怕积极参加劳动后,受到家长指责和埋怨,即“埋怨参加劳动,耽误了学习”。慢慢地他们对劳动失去了兴趣和热情,形成了无视劳动的习惯和品格。
3.蔑视劳动、责任和义务。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其实,劳动也是人类社会组织的方式和纽带,在劳动中形成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劳动中实现了分工与合作,劳动让人学会分担责任和义务。孩子长期对劳动的鄙视和恐惧,必然躲避劳动,形成习惯,对劳动、责任和义务产生了漠然,无视自己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4.丧失学习的动力和创新的灵感。一个人只有在生活和劳动体验中才能不断地发现问题,才能永葆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动力。我们家长为了让学生在知识学习和应试教育中立于不败之地,剥夺了学生很多的生活和劳动体验的机会,让学生感受不到:为了什么学习?学到的知识能解决什么问题?完全丧失了学习的动力和创新的灵感,成为了知识学习的奴隶。
5.学习误入功利化轨道。在家长们的长期误导下,孩子们把学习作为实现个人功利、回避繁重劳动和低贱职业、跳出农门、改变命运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缺乏远大的理想和人生信念。当一个人一旦实现其人生初步的理想后,就丧失了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和后劲,甚至放弃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习惯。其实,学习应该成为一个人生活的一种习惯和常态,即不断充实精神生活、改进生命质量的习惯。但,我们的学习却进入了功利化的轨道,曲解了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6.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学生们由于缺乏劳动体验,感觉不到他人劳动的辛劳,更感觉不到他人的劳动成果的可贵。所以,经常践踏和不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我们经常埋怨80后和90后是扶不起的阿斗,经常责备甚至指责他们缺乏责任感、缺乏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事实上,责任不在于他们,而在于家长。因为,家长根本没给孩子们体验和感受劳动的机会。
三、改进策略
1.不要用劳动惩罚孩子。
2.奖励孩子劳动,让其在劳动中体验光荣和尊重。并在劳动中感受到成功与喜悦、合作与交流、分工与协作,体验社会管理和劳动的辛劳,从珍视自己的劳动成果中学会珍视和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同时,让他们在劳动中感恩父母、感恩自然、感恩劳动。
3.给予孩子一定的劳动报酬。对于孩子的劳动给予一定的经济报酬,让孩子懂得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带给他(她)食物和喜欢的玩具,学会珍视自己的劳动成果。让孩子在劳动报酬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自身的价值和劳动的价值。同时,社会也要为学生设置一些勤工俭学岗位,以劳育德、以劳育智。
4.让孩子通过劳动学习生活基本技能(如烹饪、家政管理等知识)。这样,将来走向社会后,能够缩短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的时间。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我们的社会正在逐渐抛弃这个美德,这是非常危险的。据一位家长讲,他儿子今年已经20多岁了,可家里的油瓶倒了都不会扶一下。“当初怕影响孩子学习,不让他做家务,可最终的结果是书没念好,倒是养出一条‘懒虫’,只知道上网打游戏,真不知道将来他自己成家立业,离开了我们之后该怎么办。”可见,父母要把孩子当作与成年人平等的家庭成员,而不是自己的附属物。对孩子力所能及的事不要大包大揽、包办代替。要给孩子施展自己能力的机会,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会做的事情经常做。毋庸置疑,对青少年来说,劳动的作用不光是让他们学会生活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们虽然无须按照古人说的那样让孩子多吃苦头,但让他们学着自己料理自己的事情却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将来可真是要“苦”了他们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和劳动热情离不开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除了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之外,学校和社会应当要采取多种形式营造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氛围。如对积极参与劳动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组织青少年参加集体劳动及义务劳动等。
“金科玉律”十二条
哈佛大学的学者们通过20年的追踪调查,不仅发现了热爱劳动对孩子的成行有着重大影响,也总结了12条培养孩子劳动习惯的方法。
1.鼓励孩子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
要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品质,只凭讲道理是绝对不行的。必须引导鼓励孩子亲自参加劳动。可以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小孩子要先做好自己生活上的事情,如收拾自己的文具、书包、书桌、衣服,自己洗头、洗手绢、收拾自己的房间,然后再帮助父母干一些家务活,如洗菜、洗碗、浇花、扫地、托地板、擦玻璃、买日用品等。家长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劳动,对孩子劳动的积极性要予以赞扬,对孩子劳动的成果要要予以肯定,要让孩子在劳动中不仅体验到劳动的艰辛,也要体验劳动带来的成就感。
2.尊重孩子的劳动成果
孩子还处在生长发育的时期,他们的劳动成果当然不可能是完美的,甚至有时候可能与预期的相差很远,但是父母不应该嘲笑或者忽略他们的劳动成果,而应该尊重他们辛苦劳动的成果,给他们鼓励和表扬。孩子第一次劳动的成果可能有很多缺点,但是孩子劳动的精神是值得表扬的。对于孩子的劳动成果,不论好坏,父母都应该给予鼓励,这样孩子才能有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勇气。孩子做的菜咸了、糊了,父母应该开心地吃,并夸奖他,鼓励他。
3.和孩子一起劳动
和孩子一起劳动,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更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劳动积极性。父母和孩子一起劳动,孩子能及时向父母请教劳动的技巧,更容易学会如何进行劳动。这样也有利于树立孩子劳动的信心,在信心的驱动下,孩子自然会爱上劳动。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收拾房间,整理书桌,打扫厨房的卫生等,随时教给孩子劳动的技巧,让孩子学会劳动,并从中培养劳动的积极性,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还可以带孩子去外面做一些义工活动,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需要,自己的劳动会让人快乐,让孩子体会到自己劳动的意义。
4.家长做一半留一半,促使孩子动手
留个步骤让孩子主动配合,是逐步训练孩子自己穿衣服、脱衣服、洗衣服、整理书桌、收拾房间的最好办法。大人在最初帮孩子穿衣服、脱衣服时,留下较简单或最后一个步骤让孩子自己做,然后根据他的熟练程度逐渐增加难度和要求,这样很容易帮孩子学会穿衣服、脱衣服。再如,母亲在帮孩子洗鞋袜时,只洗一只鞋、一只袜,给孩子整理书桌、床铺时,只整理一半,剩下的一半让孩子自己做。这样孩子会为这“半拉子工程”感到别扭而不得不动手去做。而你做的那一半也会为他做另一半作了示范。
5.运用自然结果法,激发孩子的劳动意识
如果要让孩子养成自己洗衣服的习惯,那么,孩子不洗衣服,你也不要管,你就让他穿脏衣服,你别唠叨他,别督促他,到了一定的时间,他会自己洗的,家长千万不要看不下去了,就帮他洗了,然后再把孩子骂一顿,或强制他去洗了。你想让孩子自己收拾房间,那么,他不收拾,你也不要管,你就让他脏乱下去,你别唠叨他,别督促他,到了一定的时间,他会收拾的。这样坚持下去,孩子如果能自己主动去做几次,习惯就慢慢养成了。家长千万不要看不下去了,就帮孩子收拾了,再把孩子骂一顿,或强制他去做。因为使用权威强制孩子干活,会使孩子觉得干活是一种惩罚,是痛苦的事情,于是更加憎恨劳动。所以这种处理方法并不能帮助孩子养成劳动习惯。
6.用表扬和奖励,激励孩子的劳动习惯
有些孩子在学校里很热爱劳动,在家里不热爱劳动。这只能说明家长在培养孩子劳动意识方面存在着误区。孩子可能是在学校的劳动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夸奖,在家里却没有人对他提出劳动方面的要求,或者劳动后并不能得到家人的表扬和奖励。为了帮助孩子形成劳动习惯,在孩子劳动习惯未形成时期可以适当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譬如,你可以先给孩子订立劳动协议,并安排劳动任务。完成一项劳动任务得1至3分,积分满15分,去逛动物园一次;积分满20分,买卡通书一本;积分满30分,吃麦当劳一次……这样可以逐渐地巩固孩子的习惯行为。经验证明,这种办法能使孩子在短期内勤劳起来。等孩子的劳动习惯建立起来以后,你可以告诉孩子:前一段时间你表现的很好,说明你完全可以勤快起来,但是,要知道,家庭劳动是每个家庭成员的义务,前一段时间,为了养成你的好习惯,我们采用了奖励的办法,现在,你已经可以胜任为一个合格的家庭成员,所以应该和爸爸妈妈一样,为家庭无偿劳动了。
7.尝试着让孩子“打工”,增强其自谋生路的能力
家庭教育要着力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意识。父母要让孩子从小认识到劳动的价值。美国有好多中学为了培养学生独立生存的能力,特别规定,学生将毕业时,必须不带分文,到社会上独立谋生两周才允许毕业。2004年河南省一所中专也采取了同样的办法,要求每个学生只能带5块钱离开学校到社会上谋生一周。为了防止意外,学校专设了一部热线救助电话,使学生能随时与学校联系。并有几个记者跟踪报道,但不许提供帮助。这一举措,当时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
在美国的中学生中流行的一句话是:要花钱,自己挣!不管家里经济状况如何,孩子到12岁以后,就必须得给家里的庭院剪草坪,给别人送报纸,以换取些零花钱。一些家庭还要求孩子假期里在附近当勤杂工,或帮人剪草坪,或帮人扫落叶,或帮人铲积雪等。美国的父母们常说,只要有利于培养孩子谋生的能力,让他们吃些苦是值得的。
日本有一句教育孩子的名言是:除了空气和阳光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余的一切都要通过劳动才能获得。
根据这些道理,中国的家长们至少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