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全称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简称哥大,是一所位于美国纽约市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常春藤盟校之一。它坐落于曼哈顿的晨边高地,濒临哈德逊河,在中央公园北面。
哥伦比亚大学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研究孩子健全的人格是如何形成的。他们提出,健全的人格应当包括正确的自我意识、独立与自尊、乐观向上以及善于调控情绪等几个方面。
正确的自我认识
哥伦比亚的研究者在做动物实验时曾遇到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他们给小猴子一些木块,让它用木块换糖吃,换到后来,木块用完了,它就用自己的尾巴来换糖,这一举动使研究者捧腹大笑。为什么看起来挺聪明的小猴子会做出如此可笑的动作,而再笨的孩子也不会用自己的手或脚去换糖吃呢?原因在于,猴子不能把自己同周围的事物区别开来。而人则不同,人能够认识自己以及自己同周围世界的关系,人有自我意识。有无自我意识是动物和人在心理上的分界线。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特别是人际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所以自我意识也反映人与周围现实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三种心理成分:
1.自我认识。自我认识在自我意识系统中具有基础地位,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中的核心成份,是在认识自己行为的基础上通过社会比较而实现的。它直接制约着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自我认识训练的核心是提高自我评价能力。
2.自我体验。自我体验是个体在对自身的认识与评价基础上引发的内心情感体验,往往和自己对社会规范、价值标准的认识有关。自我体验的训练,就是让人有自尊感、自信感和自豪感,不自卑,不自傲,不自满,懂得做错事感到内疚,做坏事感到羞耻。
3.自我监控。自我监控是个体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言语的控制,以使行为符合群体规范与社会道德要求,提高活动效率。自我监控能力训练的重点是由外部控制向自我约束转变。
自我意识是人即主体对自我的意识,是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心理学上一般习惯于把意识的内部结构分为认识、情感、意志三个部分,所以也往往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自我意识,把自我意识分为对自我的意识,对自我的态度和对行为的调节三个部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观念、自尊心、自卑感、自信心、自制力、独立性等。心理学指出,人并不是生来就有自我意识的,儿童的心理只有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能形成自我意识。大约在1岁半至2岁时,儿童知道了自己的名字,并且能用名字和代词“我”称呼自己,这标志着儿童开始把自己从客体转变为主体来认识,逐渐形成了自我意识,而这时,也是孩子人格形成的开始。
自我意识对孩子人格形成的意义十分重大。儿童怎样认识自己,怎样安排和处理自己同周围世界以及同别人的关系,怎样评价自己的能力,具有什么样的自我价值观,树立什么样的自我形象,直接地影响儿童能否积极地适应社会、能否保持心理健康、能否在学习和生活中顺利前进和发展。自我意识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起着调节作用,是行为的强烈动机。一个具有良好自我意识的孩子,会在各方面表现出优秀的才能,经常取得成功。反之,如果孩子在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出现了不良倾向,又没有及时调整,会使孩子的个性和行为发生偏异,以后矫正就困难了。所以家长应当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自我意识。下面,介绍一些培养孩子自我意识的方法。
1.培养孩子的自我认识。
通常来讲,小学生要清楚准确地认识自我是比较困难的。尽管如此,也要逐渐引导孩子认识自己,因为童年时期的自我认识是成年后自我认识的雏形。家长引导孩子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主要是要引导孩子解决两个矛盾:孩子自己心目中的“我”与实际的“我”的矛盾;自己心目中的“我”与他人心目中的“我”的矛盾。
引导孩子认识实际的“我”,可以通过一些比较,使孩子逐渐对自己有准确的认识。家长可以让孩子同过去的“我”比较,用笔记、摄影、录音记下孩子的成长过程,过一段时间拿出来让孩子看看、听听,让孩子由此知道“我”的进步、退步或停滞。让孩子与同龄的孩子比较,认识自己的发展状况和能力水平,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让孩子与成人和优秀人物比较,认识自己的差距,提高孩子努力和进取的意识。让孩子同进行活动前后的“我”比较,给孩子布置一些孩子做起来吃力,但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任务,使孩子了解自己潜在的能力。
引导孩子认识他人心目中的“我”,主要靠家长及时把听到、看到的别人对自己孩子的评价和印象,以适当的方式告诉孩子,让孩子知道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孩子一般不易了解到,家长要做有心人,当好孩子的“耳目”。
2.培养孩子的自我评价能力。
实验研究表明:我国儿童形成自我评价能力的年龄为3至4岁之间。4岁的孩子开始有一定的自我评价能力,能够根据一定的行为规则来评价自己。5、6岁的儿童绝大多数已经能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核心,它对于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道德行为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家长应当为孩子创设自我评价的情境,促进孩子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孩子的自我评价能力最初是根据成人对他的评价而形成的。
因此,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应当比孩子的实际情况略高一点,使孩子经过努力可以达到,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孩子能够用积极的、向上的要求来评价自己。另外,家长要努力安排一些孩子经过努力能够取得成功的活动。成功的次数越多,孩子对自己成功方面的评价越高;成功的范围越广,孩子对自己的全面评价也就越高。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自信、自我接受、勤奋、乐观的个性,使自我意识中积极的成分占主导地位,从而促使孩子获得更多、更大的成功。
3.培养孩子的自我观念。
也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自我观念是孩子对自身能力和自我价值的认识和体验。具有积极的自我观念的孩子,自信心和独立性强,认为自己有能力办好各种事情,自己的行为对社会对个人都有价值,也容易受到家长和他人的欢迎和好评。孩子的自我观念,实际上反映了他对自己过去的总结和对将来的预见。
保持独立与自尊
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者们认为,让孩子保持独立与自尊,是他们形成独立、健全人格的重要前提。一个永远依赖父母的孩子,是毫无人格可言的。
有些家长会问:养育孩子的目的是什么呢?
是将孩子培养成离开父母也能自食其力的人。
父母因为溺爱孩子,所以总是不自觉地就照顾过了头,什么事都不让孩子做,自己包办一切。但教育孩子的基本目的之一是培养孩子自理、自立的能力,孩子小时候不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长大了也只会形成依赖惯性,很难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早晨,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己起床、洗脸、刷牙、吃早餐、上学,整理自己要带的东西(包括整理书桌和自己的房间),不丢三落四,穿着干净整洁,所有这些到孩子10岁左右都应该掌握。同时,做简单的饭菜、洗衣服、做扫除等生活技能也可以通过让孩子帮忙使孩子尽早掌握。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升入高中,甚至进入大学后在生活上还是无法自理。
特别是男孩,有些家长认为没必要做家务,母亲会帮他处理所有的家务琐事。但是,这样孩子是无法真正自立的。孩子应该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如果总是有人默默地替孩子打理所有事务,渐渐地,孩子会觉得这一切都理所应当,最终会变成一个不知感恩的人。如果自己的事情都是自己处理,当别人帮助自己的时候,就会懂得感激他人的真诚相助。
当孩子能做到生活自理以后,就要开始以精神和经济上的自立为目标培养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应该认识到,孩子不需要别人的照顾可以独立生存的能力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能够对给予帮助的人心生感激之情。自立并不是孤立。当有一天,孩子可以不需要别人的照顾独立生存,那么孩子也就具备了照顾别人的能力。否则永远不可能学会照顾别人。
据说在美国,孩子从小学开始就要自己打工挣零花钱。无论父母多么富有,为了能教给孩子劳动光荣和财富的意义,都要让孩子亲身体验通过劳动换取财富的经历。
在日本,有很多男性无论上大学还是找工作,都从来没离开过父母,也没有一个人生活的经历,最后再找到一个可以无微不至照顾自己的女性结婚,毫无自理能力地度过一生。但是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女性也开始自力更生,男性如果还想寻找一个像妈妈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的女性的话,恐怕很难遇到合适的结婚对象。
不仅仅是男性,女性也一样,如果无法自食其力,光是依靠男性的话,只会成为别人的负担。
父母不可能永远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曾经用零食和玩具就能取悦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要求更高级的东西。父母不可能永远满足孩子的欲望,不能代替孩子参加考试,不能代替孩子跟朋友约会。父母应该培养孩子具备自己应付考试的学习能力,培养孩子拥有能结识并吸引优秀伴侣的人格魅力。就像援助发展中国家一样,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父母的职责不是给予孩子想要的东西,而是要告诉孩子想得到那个东西该怎么做,要培养孩子自己获取的能力。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这不仅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理能力很重要,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使孩子能对自己的生活、行为负责。
现代的孩子劳动情况普遍较差,一方面因为他们自己缺乏主动劳动的精神,更主要的一方面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上普遍存在着重智轻德的倾向。加之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溺爱,许多孩子自己应该和可以去做的事家长都包办代替了。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在生活细节中培养孩子独立、动手的能力。
一、教孩子学会自理
要求孩子自己负责收拾玩具与书包,放在固定的地方。孩子没有管理好自己的玩具,想玩某种玩具找不到时,家长不要轻易替他寻找,而要借此机会进行教育。家长可以问孩子:“玩具玩完应该自己收的,想一想,你把这个玩具放在哪里了?”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可以培养他们独立的自理能力。
二、承担简单的家务劳动
孩子虽小,也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例如:可以在饭前摆放碗筷;擦桌椅;扫地;倒垃圾;洗自己的小件衣服。作为家长一定要坚持孩子自己去完成,切莫代劳。
三、自我服务劳动
自我服务劳动是孩子照料自己的生活、保持环境整洁卫生的劳动。作为学前班的孩子自我服务劳动的要求是:学会洗手、洗脸、刷牙、洗脚、剪指甲等;能初步搞好个人卫生;能穿脱衣服,系鞋带;学会削铅笔、包书皮;能对自己的学习用品进行分类整理和保管。
马克思曾精辟地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提倡儿童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其旨意不是在于为自己及他人乃至社会提供多少服务、创造多少价值,而是在于通过劳动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人。由于幼儿做事坚持性差,在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方面需要老师和家长经常提醒,适时鼓励,增强幼儿学习做事的兴趣,使孩子初步养成做事有始有终、负责到底的良好习惯。
总之,教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还能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品质。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与培养孩子独立性相伴而来并同等重要的是保持孩子的自尊心。如果父母采取强硬和蛮横的手段,想方设法去查看孩子的日记、偷听孩子的电话等,无视孩子的感受,随意侵犯孩子的隐私,则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甚至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那么,侵犯孩子的隐私权,伤害孩子的自尊都有哪些危害呢?
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同时,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后会强烈感觉到自己的独立性,想拥有自己的隐私,也渴望被尊重。
在父母们看来,他们偷看孩子的日记、检查信件、追查电话、查阅短信、翻查书包等,这些都是小事。他们认为孩子毕竟还小,他们这样做是在关心孩子,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成长,防止孩子走入歧途,以免孩子一步走错步步皆错。而孩子,虽然有的可能会了解父母的本意是出于对自己的爱护,但是,父母的这些行为,都是对子女的不信任、不尊重,伤害了子女的自尊心。
削弱亲子关系
大多数孩子的日记里,可能根本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他们写下的更多的只是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心里话。如果父母侵犯了孩子的隐私,就会引发亲子间的矛盾,削弱孩子与父母的亲密关系。
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到了一定年龄阶段,都会有一种渴望独立的思想,在某一领域不受干预,即使做错了事,有的孩子也愿意偷偷地改正;学习落后了,也有想暗自追上去的自信心。因此,父母不应该侵犯孩子的隐私,使孩子的自信心受到挫败。
削弱孩子的自省力
对孩子来说,他们写日记可能也是一种自省方式,因此父母偷看甚至宣扬孩子的日记,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同样,孩子向父母吐露的心事也不可随意宣扬。这方面隐私受到侵犯,孩子会大大削弱自省的欲望和能力,有碍其健康成长。
如果父母为了了解孩子而偷看孩子的隐私,往往会得不偿失。事实证明,这种做法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孩子沉重的精神压力,甚至使孩子产生敌意和反抗。孩子会因为自己的隐私受到侵犯而采取更极端的措施将其保护起来,把自己的心紧紧锁闭,导致父母与孩子关系的恶化。这样,父母想了解孩子就变得更加困难了。
理智的做法是尊重孩子的隐私权,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这样做并非放任自流,而是对孩子的隐私给予充分的关注和积极的引导。
首先,父母要尊重孩子。孩子是个人,不是物。他是人,他就有感情,就有他自己的行为方式,就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也有他的隐私权。为人父母者,如果你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高素质的人,那么,你首先要做这样的人。要让孩子尊重你,你便应当先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的隐私,在家庭教育中应当表现为更多的契约精神和民主、协商的方法和方式。比如,父母进入子女房间应该先敲门;移动或用孩子的东西应该得到他的允许;任何牵涉到子女的决定应该先和子女商谈;不要随意翻看子女的日记或隐私;应该尊重孩子的所有权利,把孩子当做成人一样尊重。
其次,父母要经常与孩子沟通,试着了解他们的想法,要相信孩子,理解孩子,宽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稚嫩想法和做法。要注意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尽量以平等的身份多与孩子交流,倾听和征求孩子的意见和建议。作为父母,如果真的想看孩子所写的东西以便更好地了解孩子,一定要争取使孩子信任自己,使孩子主动、自愿地披露心中的隐私。
最后,父母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
父母不能苛求一个处在叛逆期、并不成熟的孩子站在自己的立场去考虑问题。父母获取有关孩子隐私的信息,即使有些越轨和不良因素,也不必大惊失色,甚至对孩子辱骂殴打,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理想、事业、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途径对孩子加以引导,引导孩子自己悟出为人处世的真理,提高孩子按规范要求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有了这种自我教育能力,一些隐私中的危险倾向,都有可能自我解决。
孩子终究是要长大的,孩子大了,内心里有不愿告诉别人的秘密也是自然的事情。尽管孩子的内心世界里的秘密不一定正确,但这些秘密毕竟是孩子成长的表现,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所以,父母们对此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在生活中,父母要密切注意孩子在态度和行为上的细微变化。当孩子希望自己的房间没有人打扰时,父母就不要随便进入;当孩子希望拥有记录自己秘密的日记本时,父母就不要偷看,更不能采取打骂体罚的方式。
保护个人隐私是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保护隐私就是保护自己。当孩子的隐私意识逐渐增强时,父母应当高兴才对。
天下父母们,当你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去赏识和尊重孩子,孩子也同样会尊重你,从而把你当成他的好朋友。当他们遇到什么事情或者心中有秘密的时候,才有可能主动向你谈起。请记住,你越尊重孩子的隐私,你与孩子的距离也就越近。
隐私,是每个人藏在心里,不愿意告诉他人的秘密。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隐私,孩子也不例外。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生活领域、知识、情感都逐渐丰富起来,自我意识、自尊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原先无所顾忌敞开的心扉也会随之渐渐关闭起来。但是,很多父母却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孩子正在长大,忽略了孩子也会有自己的秘密,总认为自己是孩子的父母,可以无所顾忌地进入孩子的世界、随意闯入孩子的“隐私地带”,甚至粗暴干涉,私拆孩子的信件、监听电话、偷看日记等。
丽萨是纽约市某中学一名女生,她的妈妈是一个华人,丽萨有着明显的华裔特征。有一天,她正走在上学的路上,突然间,她想起了昨天晚上的作业忘记带了,于是急忙又掉头往家跑。当她掏出钥匙打开家门时,看到妈妈正从自己的房间里出来,脸上带着不自然的表情。丽丽走进自己房间去拿作业本,推开房门,她愣住了,她看到自己书桌的抽屉全部敞开着,自己的日记本、同学们送的生日礼物及贺卡等全都胡乱地堆在桌子上。
丽萨非常生气地质问妈妈:“你为什么翻我的抽屉,随便动我的东西?”
没想到妈妈却比她还生气:“怎么了?当妈妈的看看女儿的东西还有错吗?”
“可是你应该经过我的允许才能看啊!”丽萨很愤怒地回答妈妈。
“小孩子有什么允许不允许的,别忘了我是你妈妈,好了,快去上学吧!”妈妈毫不在乎地对丽萨说。
生活中,很多父母和孩子在“隐私”问题上可能也有过不少交锋。一封封“地址内详”的信件让父母们疑心不止;孩子在日记本中记下心中的真实想法,父母们也希望能够“拜读”;而对打到家中的电话,父母们更要例行检查了……这些关心的行为都让孩子们感到不舒服。
那么,这些孩子为什么对父母偷看他们的日记、私拆他们的信件如此反感呢?又为什么总爱在家中自己使用的抽屉上锁上一把锁呢?
其实,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后会强烈感觉到自己的独立性,想拥有自己的隐私,也渴望被尊重。这是孩子独立意识和自尊意识的一种体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减少,独立意识逐渐增强,成人化倾向明显,希望别人尊重他们的自主性、独立性;同时,随着生活领域的扩大,知识信息的增多,他们的内心变得敏感起来,感情变得细腻起来,会产生许多想法,原先敞开的心扉渐渐关闭,有了自己的隐私;而且,即使他们有不少话想说,但观点已经与父母有所不同了,于是他们与父母的心理沟通就会明显减少,转而把自己的“秘密”和内心的感受都倾诉在日记里。
铸造孩子健全的人格,从让孩子保持独立,维护孩子自尊开始吧!
乐观向上的态度
儿童时期是心理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也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是一个人健全人格的重要表现,乐观是一种性格倾向,使人能看到事情比较有利的一面,期待更有利的结果。也许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较乐观,有些孩子则相反。但来自哥伦比亚的学者们发现乐观思想是可以培养的,即使孩子天生不具备乐观品质,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实现。
家长应当重视孩子的乐观主义教育,使孩子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那么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孩子积极乐观呢?
1.营造一个乐观而温馨的家庭环境
乐观建立在一定的安全感之上。家庭的气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研究表明,孩子在牙牙学语之前就能感觉到周围的情绪和氛围,尽管当时他还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可以想见,一个充满了敌意甚至暴力的家庭,绝对培养不出开朗乐观的孩子。而稳定的家庭、深厚的爱,会带给孩子强烈的安全感,让孩子拥有乐观的情绪。
2.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从小无感情体验和感情依恋的孩子长大后不会对他人施以爱和同情,他们将生长成冷漠无情的性格,很少体验快乐,难以与人相处,当然也就不会具有乐观精神。随时从父母那里得到坚定支持的孩子,会认为生活可以信赖,人生充满机会。即使生活中偶然出现艰难、失望的境遇,他们仍然能对生活保持积极的态度。孩子不小心打碎了杯子,父母不要对孩子说:“你真蠢,这点小事都做不好。”这会损害孩子对自身价值的承认以及对你的信任。你不妨换一种口气说:“没有关系,以后多注意点。”
3.对孩子说“你能做好”
乐观的孩子,总是觉得自己能够驾驭生活,能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能够摆脱人生中的痛苦。作为父母,首先要帮助孩子树立切合实际的期望目标,并且清楚自己的孩子要怎样做才能达到那个目标,最后,对孩子迈向目标的每一个细微的进展,都给予鼓励和赞扬。
4.要学会欣赏孩子
现代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指出:“人最大的需要就是被了解与欣赏。”孩子也是如此。父母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因此,在孩子有了哪怕是一丁点进步时,都要对孩子竖起大拇指:孩子,你真棒!这样孩子在体验到被父母鼓励的幸福感的同时,也产生了乐观向上的态度。
5.父母要保持乐观情绪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自己首先要做乐观的人,每个家长在工作、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困难,父母如何处理困境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做法。如果父母能以身作则,在面对困境、挫折时保持自信、乐观,奋发向上,孩子也会受父母的影响,在遇到困难时,乐观地去面对。平时,父母应该多向孩子灌输一些乐观主义的认识,让孩子明白,令人快乐的事情总是永久的、普遍的,一旦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那也只是暂时的,不具普遍性,只要乐观地对待,生活仍然是美好的。
如果父母整天抱怨,表现很悲观,孩子自然不会觉得快乐。在生活中,父母还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常说些积极乐观的话,比如孩子抱怨说:“我太笨了,连足球都踢不好。”这时父母最好说:“你刚刚练习,踢到这个程度已不错了,以后经过努力,你一定会成为足球健将的。”如果父母是一个乐观的人,孩子成为一个乐观主义者的机率就会相当大。
6.引导孩子摆脱困境
每个孩子都会碰到不称心的事情,即使天性乐观的孩子也是如此。当孩子遇到困境时,父母要多留心孩子的情绪变化,如果孩子闷闷不乐,父母无论自己多忙,也要挤出一点时间和孩子交谈,教育孩子学会忍耐和坚强面对,鼓励孩子凡事多往好的方面想,不要尽往消极的方面想。
父母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只要孩子愿意与父母沟通,父母就要引导孩子把心中的烦恼说出来,这样,烦恼很快就会消失,孩子也会恢复快乐。当然,父母也可以帮助孩子克服一些困难,教给孩子以正确的态度和措施来保持乐观的情绪,这些都是促使孩子摆脱消极情绪的好方法。
7.不要对孩子“抑制”过严。
许多孩子不快乐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自由。父母由于对孩子太过溺爱,往往会抑制孩子们的一些行为和举动,甚至替孩子包办一些事情,这样,孩子就事事不用做,也无法在做事中得到乐趣。美国儿童教育专家认为,要培养孩子乐观开朗的性格,就不要对孩子“抑制”过严,而是要允许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拥有不同的选择权。
例如,对于两三岁的孩子,应该允许他自己选择早餐吃什么,什么时候喝牛奶,今天穿什么衣服;对于四五岁的孩子,应该允许他在家长许可的范围内挑选自己喜欢的玩具,选择周末去哪里玩;对于六七岁的孩子,应该允许他在一定的时间内选择自己喜欢看的电视节目,什么时候学习等;对于上小学的孩子,应该允许他结交朋友,带朋友来家玩等。一般来说,只有从小就享受到“民主”的孩子,才会感受到人生的快乐。因此,聪明的父母不妨做个“懒惰”的父母,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处理自己的事情。
8.允许孩子自由地表现悲伤
孩子的个性各不相同,因而悲伤时表达情感的方式也不相同,父母应该允许孩子自由表现他的伤悲。孩子在哭泣时,父母千万不能要求孩子憋住,甚至可以不要去劝阻,因为一个人尽情哭过之后,感情可重新恢复平衡。当孩子痛打“娃娃”或砸玩具时,父母的任务不是去指责,而是设法通过言语或行动引起孩子的情感共鸣。孩子得到父母的暗示,自然会停止“暴力”,如果孩子仍不愿与父母交谈,希望单独思考,那么父母也就不要在一旁唠唠叨叨。如果孩子在哭泣的时候,父母要求孩子停止哭泣,不能表现出软弱,孩子就会把心中的悲伤积聚起来,久而久之,反而造成孩子的消极心理。
对于孩子表现出的悲伤或软弱,父母不要呵斥,应该让孩子尽情地发泄心中的郁闷,只要孩子发泄够了,他自然会恢复心情的平衡。当然,如果孩子需要父母的帮助,父母应该及时安慰孩子,用相同的心理去感受孩子的情绪,努力引起孩子的情感共鸣,从而缓解孩子的不良情绪。
9.对孩子进行希望教育
乐观的孩子往往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悲观的孩子则往往觉得没有希望。因此,父母要对孩子进行希望教育。希望教育是一项细致的工程,需要父母及时地感受到孩子的沮丧和忧愁,帮助孩子驱散心中的阴影。平时,父母要多引导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绩,鼓励孩子想像自己的美好未来,让孩子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只要孩子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孩子必定会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事情。
10.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
一方面,父母要鼓励孩子广泛地阅读,让孩子在阅读中增加知识,升华思想。可以选择阅读伟人的故事、童话、小说等文学作品。另一方面,父母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为孩子创造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如带孩子到邻居家串门,邀请其他孩子到家里来玩,让孩子多到同学家去玩等。另外,父母可多搞一些活动,如带孩子外出游玩;也可让孩子做一些创造性的活动,如利用废物制作小作品,通过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让孩子在各种活动中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
让孩子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开始时,可以暗示孩子主动提问,主动要求、主动学习。紧接着,当孩子主动行动了,父母要用表扬、奖励等方法强化孩子的自主观念。孩子主动去做了,不一定成功。父母要激励孩子,告诉孩子:“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失败了一次不要紧,失败是成功之母。让孩子接触各类事物,接触的事情多了,见多识广,心胸自然就开阔,悲观思想便不容易产生了。
11.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不善交际的孩子大多性格抑郁,因为时时可能遭受孤独的煎熬,享受不到友情的温暖。不妨鼓励孩子多交朋友,特别是同龄朋友。本身性格内向、抑郁的孩子更适宜多交一些开朗乐观的朋友。父母要为孩子创造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如带孩子去邻居家串门,邀请孩子的朋友来家里做客,让孩子在适当的时候去同学家、邻居家玩等。带领孩子参加一些其感兴趣的活动,让孩子在与同伴的游戏中获得乐趣,对转变孩子孤僻,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是大有好处的。
12.教会孩子与人融洽相处
和他人融洽相处者的内心世界较为光明美好。父母不妨带孩子接触不同年龄、性别、性格、职业和社会地位的人,让他们学会和不同类型的人融洽相处。当然,孩子首先得学会跟父母和兄弟姐妹融洽相处,跟亲戚朋友融洽相处。此外,家长自己应与他人相处融洽,做到热情真诚待人,不势利卑下,不在背后随意议论别人,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13.不向孩子宣泄“垃圾情绪”
有的父母在外面受了“窝囊气”,回来便对孩子发“无名火”。这种情况特别容易打击孩子。
有的父母在外面受了“窝囊气”,回来便对孩子发“无名火”。这种情况特别容易打击孩子的自信和乐观,因为孩子会把父母的恼火归咎为自己的错误,但他又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于是只好全盘否定自己。长久下去容易让孩子自责、退缩,并蔓延为隐约却牢固的消极心理氛围,淹没孩子乐观的笑容。因此,父母在遭遇困难时能否乐观面对,对培养孩子的乐观品质至关重要。
14.带孩子“走出去”
除先天性格因素外,开朗源自于广阔的见识与广泛的交流。有许多父母每到周末就把孩子关在屋里做作业,或者参加各种学习班,似乎是“为了孩子的长远考虑”。另外,许多父母也不鼓励孩子参加社会活动,甚至他对来到家里的孩子的小朋友冷淡、不欢迎,还有的父母为了孩子的“安全”,不支持孩子参加体育活动或夏令营等活动。一个在自然和社会两方面都没有“走出去”、朋友很少的孩子,往往会自我封闭,养成孤独、脆弱、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父母应当鼓励孩子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多亲近自然,多与小朋友甚至可靠的成年朋友交往。
专家研究发现,全身心投入到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中,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快乐。对孩子而言,培养他的兴趣爱好,例如集邮、绘画等,让他投入其中,会让他很快乐。但这里的投入并非指给孩子安排漫漫的绘画课程或者舞蹈练习等,那样只会让孩子失去兴趣。兴趣爱好也不一定是指某种技能,如集邮、拼图,同样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更能让孩子学会投入的快乐。
15.告诉孩子事物的另一面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家中被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罗斯福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法国作家阿兰在论述把快乐的智慧用语和烦恼作斗争时说:“烦恼是我们患的一种精神上的近视症,应该向远处看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样我们的脚步就会更加坚定,内心也就更加泰然。”父母应当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孩子辩证地看待事物,看起来有害的事,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有益的。
16.帮助孩子面对缺陷与挫折
有一个国王想从两个儿子中选择一个做王位继承人,就给了他们每人一枚金币,让他们骑马到远处的小镇上,随便购买一件东西。而在这之前,国王命人偷偷地把他们的衣兜剪了一个洞。中午,兄弟俩回来了,大儿子闷闷不乐,小儿子却兴高采烈。国王先问大儿子发生了什么事,大儿子沮丧地说:“钱币丢了!”国王又问小儿子为什么兴高采烈,小儿子说他用钱币买了一笔无形的财富,足以让他受益一辈子,这个财富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训:在把贵重的东西放进衣袋之前,要先检查一下衣兜有没有洞。
同样是丢失金币,悲观者用它换来了烦恼,乐观者却用它买来了教训。生活和学习中,总免不了有一些失败与挫折,作为家长,如果只是一味批评,让孩子陷入沮丧的泥淖里,久而久之,则会产生自卑、颓废甚至自暴自弃的心态。面对孩子的挫折和失败,应当帮助孩子分析原因,从中吸取教训,鼓励孩子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让孩子逐渐明白“挫折也是一种财富”,培养、坚强乐观的心态。
17.从学习和生活中寻找快乐
一个外国大提琴家童年时的某一天,他拖着比自己身体还高的大提琴,在走廊里迈着轻快的步伐,心情显然好极了。一位长者问道:“孩子,你这么高兴,是不是刚拉完大提琴?”他的步伐并没有停下,“不,我正要去拉。”这个七岁的孩子懂得许多大人不懂的道理:音乐是一种愉快的享受,而不是我们不得不做的、必须忍受的工作。家长要引导孩从技能的获得、知识的增长、友情的加深甚至四季的变幻中找寻快乐,发现生活中阳光的一面。
18.不要总拿孩子与其他优秀的孩子比较
许多家长很容易忽略这一点--拿别的优秀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比,说“你看人家隔壁的兵兵,现在已经记住500个单词了”、“你看人家×××每天晚上学习到几点钟”。殊不知经常对孩子说类似的话,不仅不会激发孩子的动力,反而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有一位中学生在屡屡被父母要求一同院的另一个孩子为榜样时,终于爆发了:“妈妈,他再优秀,他不养你,我再失败,你老了我会养你!”就如同丈夫不愿意妻子和其他男人比较一样,做父母的也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应该避免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做比较。
19.客观评价自己的孩子
你是否因为您的孩子没有显示出超人的天赋而暗中失望?你是否因为你的孩子没有别的孩子漂亮而感到脸上无光?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父母对他们的评价之上的。很多孩子知道自己的父母很爱他们,但是很少有孩子认为他们与父母是平等的。孩子相信父母可以为他献出生命,但同时也认为父母并不拿他们当回事儿。著名教育学家塞利格曼指出:父母批评孩子的方式正确与否,显著地影响着孩子日后性格是乐观还是悲观。父母对孩子的批评应该恰如其分,不应把几次错误夸大成永久性的过失,同时具体指出孩子的错误及犯错误的原因,使孩子明白自己所犯错误是可以改变的,并知道从何处着手改变。
华盛顿曾说过:“一切的和谐与平衡,健康与健美,成功与幸福,都是由乐观与希望的向上心里产生与造成的。”让我们和孩子一起用乐观的态度去争取人生的幸福吧!
20.尽情宣泄情绪
研究发现,孩子只有在感觉非常安全并被人无条件接受的时候,才会更加快乐和自信。所以,当孩子想倾诉问题时,父母一定不要做出好坏的判断,只要让他感觉到你在倾听和重视就可以了。譬如,孩子从幼儿园一回到家,就向妈妈抱怨幼儿园有个总爱嘲笑他的女孩。如果妈妈回答:“不要总是不停地抱怨,这样可不好。”孩子听后,或许会平静下来,但是副作用是不好的情绪被压抑在孩子的心里。如果妈妈换个说法:“哦,看来她那样做确实让你感到不高兴了。”孩子听后会感到爸爸妈妈理解他,他也就更容易消除怨气,感到快乐。如果他为此还哭鼻子的话,妈妈最好不必说什么,而是把她搂在怀里。
21.允许孩子犯错
父母都希望孩子少受挫折,所以在生活中都会不自觉地帮他清除障碍,但是等到孩子长大后,碰到的问题越来越棘手,难道父母还有能力帮他解决吗?所以,对父母而言,更重要的是从小让孩子具备解决问题、面对挫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养成,前提是要允许孩子犯错,让他明白错在哪里,并有改正错误的勇气和能力。然而,现实中的孩子抗挫能力普遍较弱,很难做到承认错误。事实上,只有在失败后学会及时调整前进方向,才能得到快乐生活的重要素质,而要做到这一点,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断实践。
22.减去额外压力
在如今这样紧张、快节奏的大环境里,父母都希望孩子也能高效率地度过每一天,譬如孩子上午10点学钢琴,下午2点练书法,4点还得学英语……像这样的安排,孩子怎么会感觉快乐呢?其实,对孩子而言,童年的美好正是因为能够无拘无束、轻松自在地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吗?无数心理学研究报告都表明,那些能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浪费”时间,甚至达到忘我境界的成年人,就能过上更加平静和满足的生活。所以,父母还是把追在孩子P股后的那个计时器扔掉!给孩子更多的快乐。
父母都希望孩子快乐,但是快乐毕竟不是一件可以轻松买来或是随意送出的礼物,而是需要时间来培养和树立的生活态度。
23.教孩子会说三句话
怎样让孩子更快乐、更善良、更热情?要教孩子会说三句话:第一句“太好了!”;第二句“我能行!”;第三句“你有困难吗?让我来帮你”。
“太好了”实际上是培养孩子带着微笑看世界的品质,让孩子拥有良好的心态对待生活、学习中的困难与挫折,避免焦躁、埋怨情绪产生,让孩子健康成长。而这种心态的培植并非单靠孩子说这句话就能行的,需要老师、家长潜移默化的熏陶。
“我能行!”旨在鼓励孩子的自信。自信同样不是一种轻易的表态,是发自内心的肯定的把握,它也是需要家长在让孩子不断取得成功的体验中逐步培植。
“你有困难吗?让我来帮你!”这是孩子长大后,为社会为人类作贡献的心理基础。同样,为了让孩子说这句话,必须从小在家里灌输助人为乐的思想;家长热心对待同事、朋友、邻居,为孩子放好样子,使孩子自然而然养成习惯。
调控自己的情绪
哥伦比亚大学的学者们发现易怒、暴躁的孩子往往成绩落后,不受他人喜欢,而且不善于思考。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被情绪所操控,是一项重要的能力,也是健全人格的表现。
情绪调控能力是情绪智力的重要品质之一,也是孩子健全人格的标志之一,这种能力能使孩子及时摆脱不良情绪,保持积极的心境。作为父母应该怎样教孩子学会情绪管理呢?
1.让孩子认同自己,有情绪空间
要让孩子喜欢自己,家庭要给孩子认同感。父母是孩子的模范,父母首先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让不良情绪带给家庭、带给孩子,要塑造出一种安全、温馨、平和的心理情境,用欣赏的眼光鼓励自己的孩子,让身处其中的孩子产生积极的自我认同,获得安全感,让其能自由、开放地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使某些原本正常的情绪感受不因压抑而变质。
2.让孩子认识情绪,表达情绪
通过亲子之间的对话让孩子正确认识各种情绪,说出自己心里此时此刻真实的感受。只有知所想,才能知何解。平时,父母可以在自己或他人有情绪的时候,趁机引导孩子知道“妈妈好高兴哦”“嗯,我很伤心”等让孩子知道原来人是有那么多情绪的,我们还可以通过句式“妈妈很生气,因为……”“我感到有点难过,是因为……”来告诉孩子自己的情绪来源,同时你也可以问孩子,“你是什么感觉啊?”“妈妈看见你很生气、难过,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吗?”等对话来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及发现自己情绪的原因,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情绪敏感度。
3.让孩子体验情绪,洞察他人情绪
游戏在幼儿的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要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体验自己的情绪,感受别人的情绪,知道自己和他人的需要。除了父母与孩子要交流自己的情绪感受外,我们可以透过说故事编故事、角色扮演和孩子讨论故事中人物的感觉和前因后果及利用周围的人、事物,来引导孩子设想他人的情绪和想法。从他人的情绪反应中,孩子会逐渐领悟到积极情绪能让自己和对方快乐,消极情绪会让自己和对方造成痛苦,不利于事情的解决。如果幼儿在表达情绪与控制情绪之间取得平衡的话,便能以建设性的态度表达强烈的情感,而且控制对自己、对他人有伤害的情绪表达方式。
4.让孩子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激发人体的潜能,使其保持旺盛的体力和精力,维护心理健康;消极的情绪体验只能使人意志消沉,有害身心健康。为此,学会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与情绪,对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作为父母,要培养孩子乐观地面对人生,自己首先对生活要有一种乐观的态度。孩子的情绪受父母行为的直接影响,与孩子相处时,父母必须乐观一点。在教育孩子学会乐观地面对人生时,除了多与孩子交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首先父母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给予鼓励和支持。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孩子进取,克服一些他现在克服不了的困难,只有这样,才能教会孩子以正确的态度和措施保持乐观。
5.教会孩子适当宣泄不良情绪
人在精神压抑的时候,如果不寻找发泄机会宣泄情绪,会导致身心受到损害。生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泪水含有的毒素比较多,用泪水喂养小白鼠会导致癌症。可见,在悲伤时用力压抑自己,忍住泪水是不合适的。另外,在愤怒的时候,适当的宣泄是必要的,不一定要采取大发脾气的方法,可以采用其他一些较好的方法。例如:在盛怒时,不妨赶快跑到其他地方,或找个体力活来干,或者干脆跑一圈,这样就能把因盛怒激发出来的能量释放出来。
情绪无所谓对错,只有表现的方式是否被社会所接受。父母要学会接纳孩子情绪表达的多面性,情绪表达的各种面貌都蕴藏着情绪转化的可能性。消极情绪可以转化为积极情绪,唯有正视情绪表达的所有面貌,健康的情绪发展才有可能;唯有能够驾驭自己情绪的孩子,才能够成为听话的孩子。
6.以身作则,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女人本来就是情绪化的动物,特别是做了妈妈以后,更要面对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所以有时候情绪爆发也在所难免。但是请记住:你就是孩子的镜子,有朝一日,你的一举一动,孩子都会原封不动地反射给你。那个时候,请不要惊讶,更不能无端地责怪孩子,请先反省自己。如果觉得难以做到,最好的方法是看一些这方面的书,通过书本,你会发现自身的很多问题。即使实在控制不住冲孩子爆发了,事后也请回过头来和孩子谈谈心,并为自己的不冷静真诚地向孩子道歉。
7.在预见到孩子可能会失望的情况下先给孩子打个“预防针”
比如带孩子去超市买他想要的什么东西,如果你不确定超市一定有那样东西,那么你就事先跟他说:“我也不知道超市有没有你想要的东西,如果没有的话你会不会很失望呢?”假如真的没有,孩子还是会很难过,但是因为有了心理准备,他的情绪反应就不会那么强烈,这时候你再稍微安慰一下就没事了。
8.倾听孩子并和他一起寻求解决方案
当你发觉孩子有了负面情绪的时候,可以引导他说出来。在他讲述的时候,你要耐心倾听,认同他的情绪感受,然后跟他一起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随着年纪的增长,孩子慢慢就会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到那个时候,做父母的就只需要认真倾听,并且认同他们的感受就可以了。
9.孩子成功控制住情绪时要及时鼓励
在你的引导下,孩子逐渐会学会控制情绪,当你发现孩子在情绪管理方面比以前有进步,那么就要及时给予鼓励,这样孩子就会进步更快。
10.该坚持的原则一定要坚持
有些事情制定好规则以后就不要朝令夕改,那样容易给孩子造成混乱,引起孩子情绪的波动。比如每次去超市,说好买几样东西就是几样,不要因为孩子死缠烂打而松口,坚定地告诉他:你只能选择几样。如果你坚持,当孩子渐渐养成习惯后,就不会因为暂时得不到满足而情绪失控。
和谐的人际关系
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们通过观察发现,善于交往,有着和谐人际关系的人更能成功。他们提醒家长,应当注意孩子的社会交往,帮助他们营造和谐的社交关系,这样,有助于铸造孩子的人格。
其实,不合群的孩子虽然说不上是什么病,只能算是一种气质类型,但却妨碍他们去适应环境和学习新知识,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很难与人合作,也很难适应今后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查表明,合群的孩子在知识范围、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等方面均明显优于性格孤僻、不爱交往的儿童。
孩子不合群,性格孤僻,不仅脱离周围的小朋友,而且明显地影响孩子的进取心,甚至损害身体健康。孩子不合群,跟先天气质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封闭式的教育所致。父母整天把孩子关在家里,把电视机当保姆,与玩具、游戏机和小人书等为伴,不让孩子出去和其他小朋友接触玩耍,担心与别的孩子一起会产生矛盾,甚至会染上坏习气,有个孩子在日记里写道:“我没有兄弟姐妹,爸爸妈妈又不让我和别的小朋友玩,唉,我只好把养在笼子里的两只小鹦鹉作为我的伙伴了。”这样下去,天长日久,孩子也成了笼中之鸟了。
孩子是否合群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教育培养逐步取得的。所以,为了使孩子成人后有个良好的人关系,就需要从孩提时代注意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注意尽量多地提供孩子与外界接触的机会。
孩子不善交往的原因在父母
其实孩子从三四岁以后,就有了与小伙伴相处的愿望,此时孩子与家庭成员的交往需求已扩大到周围的环境和更多的小朋友。如果家长阻止孩子的这种社交行为,就是对孩子的压抑,日久天长会使孩子形成孤僻性格,一旦与人相处自然就会不合群。此外,一些自尊心过强和过弱的孩子在集体中也会感到不适应。自尊心强的就会看不起别的小朋友,缺乏自尊心的孩子也会胆小、懦弱,缺少与小伙伴交往的信心和兴趣。即便勉强在一起也常是不欢而散。
引起孩子不合群的原因与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以及家庭环境有重要关系。
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关切,事事代为安排,往往令孩子失去发展合群性的机会。例如当孩子学习自己玩的时候(约六个月大),父母常过分注意他,拿东西给他、抱他,令孩子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自己的兴趣。这样的孩子很少向人打招呼,因为总是父母先开口,教他叫某某叔叔或某某阿姨。父母常喜欢拿他来向人炫耀,次数多了则令孩子感到尴尬。孩子生病时,父母总是不眠不休的细心照顾,同样,当孩子顽皮时,父母也往往把事情看得太严重,以致小题大做。凡此种种,使孩子太少练习出口得其乐之道,不懂如何合群与讨人喜欢。
入学以后,这类孩子也难以适应学校生活,不容易结识朋友。与同龄的伙伴玩耍时,也不能相安无事,不是争吵打架,便是畏缩,最后被群体孤立。
正因为以上原因,使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能力普遍发展较缓慢。如果不能及时辅导,孩子便逐渐养成孤僻、内向、软弱怕事、沉默寡言的性格,没有一般小朋友的天真活泼气息。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做事非常认真,追求完美,以至容易钻进“牛角尖”。
另一项使孩子不善于交际的原因,便是父母过于严肃,尤其是一些初为人父母者,由于缺乏教育孩子的经验,望子成龙之心亦过于急切,便常有管教过严的情形出现。就像一个初学骑马的人,心情紧张,不懂得如何配台马的动作,而对待马的方式也常常过于霸道。在这情形下,马和骑士两方面都非常吃力。然而,有经验的骑士,便知道应如何放松自己去顺应马的运动,怎样才能坐得稳,以及怎样温和地指挥马。带孩子与骑马当然是两回事,但是在精神上,两者是相同的。因此,父母应该放松心情,表现出和蔼、友善的态度与孩子接近。
如何培养孩子合群的性格
要培养孩子合群的性格,父母应该主动进行教育,而不应等到孩子不合群后才被动进行纠正:
父母要挤出时间亲近孩子,每天有一定的时间跟孩子在一起交谈。节假日带孩子去公园或亲朋好友家走走,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与小伙伴一起玩耍。开始时父母可陪伴在旁与他们一起做游戏,当熟悉之后可让他们自己玩。每次游戏后父母都应比较夸张地表扬孩子玩得好、玩得有趣,使孩子在玩乐中感受到小伙伴的可爱以及集体的欢快。
父母要又意识的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父母可以交给孩子一些单独一个人难以完成的任务,鼓励孩子与别人合作完成,或向父母求援完成,增加他与别人交往的机会。教孩子懂得一个人的力量很小,有些事情办不到,而大家一起做事情就好办了。
让孩子学会交朋友。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有自己要好的朋友,在孩子与小朋友的交往中,父母要教育孩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互相信赖,彼此尊重,以培养孩子团结合作的精神。对于爱捣乱、爱逞能、惹是生非的孩子,父母要纠正他们的行为,慢慢地孩子就会融入集体之中。
父母应允许孩子的小伙伴到家中游戏,并鼓励孩子热情接待,如不吝惜地将玩具拿给小朋友玩。如果发现孩子们不太安静,搞得家中很乱,也不要发脾气,而应迂回地指示或与他们商量,如“孩子们,咱们的游戏可否先告一段落,大家动手整理一下屋子,喝点水,休息一会再玩好吗?”这样既起到改善环境的作用,同时又很亲切,不会给孩子兴致勃勃的情绪泼冷水,还教会他们如何遵守规范。
鼓励孩子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体育是一种直接与人正面接触和竞争的群体活动。不论是棋类还是球类,不论是田赛还是径赛,它总是要有两个以上的人参与才有意义。更重要的是,体育活动不但需要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胆量。这胆量,正是人际交往所必需的一种要素。鼓励孩子经常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既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有利于培养兴趣,也有利于提高交际能力。孩子一旦爱上体育,就会主动寻找对手,这种寻找,就是交际;合适的对手,往往就是友谊的伙伴。
另外,多与性格外向的小朋友接近、让胆小的多与勇敢的小朋友在一起,这就是最好的互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