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不可拘泥于眼前的枝节小事,而必须从大局着眼,从大局来判断,这是非常重要的。在许多不同的情况和顾虑下,分得出什么才是最严重的,或必须最优先解决的,不断地探究和追求,为了大局的圆满,放弃个人的意见或利益,这才是领导者的远见与应有的心理准备。
——松下幸之助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经营规模的日益扩大,松下电器制作所的名气越来越大。双灯头插座的成功让大量的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小小的工厂已经无法满足生产的需求了,松下幸之助把扩建工厂的事情提到了日程上来。要么再租一幢房子,要么找一块空地盖新工厂。松下幸之助看中了大开路的一块空地,这块地属于大阪市,可以租用于建厂。几经考量,松下幸之助租下了这块地,决定盖一座正规的工厂。
松下幸之助找来了建筑商,工厂的设计蓝图很快就交到了他手中。松下幸之助看着图纸,想象着新的厂房,心中的喜悦无法言表,他当即决定要盖属于自己的工厂。可是,当看到预算单上7000日元的费用,松下幸之助踌躇了。建厂的费用再加上添置设备的费用,至少要1.2万日元。松下幸之助手里只有4500日元,现在又是经济紧缩时期,银行根本不可能提供贷款,自己哪来建厂房的钱呢?如果把钱都花在了厂房上,自己下一步的事业又如何展开呢?不能眼看着自己梦寐以求的厂房建不起来,松下幸之助觉得,自己一定要找到办法。
松下幸之助算计着,如果只盖厂房的话,只需要3500日元左右,还可以留下1000日元作为周转资金。这样,厂房的建设需要6个月的时间,这期间自己可以再补上去一些。于是他告诉建筑老板:“老实说,我没有足够的钱盖房子。因此,请你先盖工厂,以后有钱了,我再考虑盖事务所和住宅吧。”建筑老板否定了松下的想法:“我还是建议你两个一起盖,这样比较合算。如果你真的决定光盖工厂,那我就必须要重新估价。我仔细核算过,如果你先盖工厂,后盖事务所和住宅,成本会增加不少。”
松下幸之助明白老板的话是对的。可是,怎么能既不借外债,又不损害建筑商的利益呢?都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该如何让两者兼得呢?在仔细考虑后,松下幸之助提出建议:按照建筑商设计好的方案,工厂、办公楼、住宅一起建设,预付建筑费4500日元,其余的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用新建的工厂作为担保。
松下幸之助过去的信誉之上,建筑商很信任他,答应了他的条件。松下幸之助感激建筑商对自己无条件的信任,同时感到责任重大,自己必须信守承诺,付款的日期到了,一定不能说“请延期”的话。
工程开始是在3月,松下幸之助与建筑商商定在7月底以前完工,他对新工厂充满期待,一有空,他就跑到离家只有1公里的建筑工地去看看。松下幸之助对建筑工程并不陌生,也擅长与建筑工人们沟通。他会随时把自己的想法与他们交流,催促他们赶快顺利完工。是啊,就要有属于自己的工厂了,怎么能不高兴呢?有了这个工厂,自己的事业就可以做得更好,父亲当年对自己的期待很快就会变成现实。
新工厂如期在当年的7月完工,松下幸之助迫不及待地搬了进去。新工厂比旧工厂大4倍,使用效率也比旧工厂提高了5到6倍。松下幸之助购买了先进的设备,又雇佣了30多名员工,剩下要做的就是继续改进技术、增加新的产品了。松下幸之助几乎每个月都增加一两种新产品,销售商们天天等待松下幸之助给他们带来新的惊喜。
有了新工厂,生产能力提高了,松下幸之助也开始扩大经销店的数量并着手建立代理店,发展自己的销售渠道。后来松下公司在名古屋的代理店冈田、流边、富永等都是在那段时期建立起来的,例如九州的平冈商店,最初是专门经销玻璃的。平冈看中了电器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主动找到松下幸之助谈代理店的问题。松下幸之助把九州的开发交给了平冈,平冈不负重望,从当时一个月只有100日元到200日元的交易额,发展到15年后每个月的交易额达到10万日元。平冈店的销售额是九州全部销售额的三分之一。到了年底,松下工厂的员工已经增加到了50人,月产额达到了1.5万日元。
早在建工厂前,松下幸之助就想过向配线器具方面拓展。他想了很久,一位松下电器的经销商也劝过他:“松下君,你为什么不能研制新的开关插座呢?我们希望能够卖你生产的开关插座!”
松下幸之助不是不想卖,但当时他有自己的想法。一方面,当时开关插座已经研究到极致,做不出革命性的改良品,松下幸之助又不想卖和别人一样的产品;另一方面,盖工厂和生产开关插座,松下幸之助当时的能力无法同时完成两个项目,他在必须选择一项去做的情况下选择了盖工厂。毕竟,这是公司发展中最重要的一步,应该率先去完成。松下幸之助将开关插座的制造推迟到了1929年。松下电器生产的开关一经面世,就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成为松下的另一件主流产品。
松下幸之助认为,发展事业不勉强,是他能够超越同业和前辈的原因。在每次面临选择的时候,松下幸之助都能够理智地分析,不冲动、不盲目,这让他的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