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卢梭
1890年9月,美国印第安纳州的一个农场,哈兰·山德士出生了。不过山德士的出生并没有给家里带来好运气,这个清贫的五口之家,日子过得很艰难。在山德士6岁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这让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父亲撒手人寰,留下了母子四人艰难度日。
山德士的母亲是一位坚强的女性,她发现在艰难的生活面前,眼泪根本无济于事,她擦干眼泪,开始谋划今后的生活。她在丈夫的墓前默默发誓,一定要将三个孩子抚养长大,无论怎样艰难困苦,她都要坚强面对。
她开始拼命接活儿,养活一家人。白天,她到食品厂做短工,挑西红柿,削土豆片,忙得不可开交;到了晚上,她也不闲着,给街坊缝补衣服赚点零花钱。因为这样,她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几个年幼的孩子,这时候,作为家中长子的山德士就承担起了更多的责任。
或许是应验了一句俗语: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山德士自小就很懂事,自觉地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他成了家里的“小大人”。街坊们都说山德士将来一定会有出息,因为他少年老成,不像别的同龄孩子一样到处疯跑,而是在家里做家务,照顾一家人的生活。
因为母亲忙于工作,白天根本不在家,山德士只好学着做饭。刚开始的时候,山德士连火都点不着,切菜、洗碗更是一窍不通,可是山德士一想到母亲在冬天冻得通红的双手,他心里就不禁一颤,他暗暗下了决心:我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这没什么好抱怨的,这就是我的家,我要为妈妈分担家务。
经过一年多的磨炼,山德士不仅能熟练地操持家务,还能做20多样菜,成为一个小小的厨房高手。
在家里,哈兰·山德士是老大,在没有妈妈照顾的日子里,他毅然挑起了家里的大梁,照顾弟弟妹妹,为弟弟妹妹们做饭。山德士好像天生对烹饪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他看来,做菜并不是什么折磨人的事情,相反,每当为妈妈和弟弟妹妹端上自己亲手做的饭菜,看到他们狼吞虎咽地一扫而光的时候,就会有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很多年以后,已到耄耋之年的山德士回忆说:“那时候,我最大的幸福就是,让妈妈少做一点活儿,我能做什么就去为妈妈分担点什么,我知道自己做的饭并不好吃,但是一家人的生活就是互相包容,我要永远感谢我的家人,是他们给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句鼓励。”
对哈兰·山德士做的饭菜,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甚至是有着多年烹饪经验的家庭主妇,都赞不绝口。或许,这就是一种无形的魔力吧,可以让一个人事半功倍,这种魔力叫作兴趣,这种魔力叫作天才。
正是童年时期的无数次锻炼与实践,让哈兰·山德士拥有了一项自己热爱的兴趣基础。这种兴趣基础是对未来活动的一种准备,就好像是隐藏在烟花爆竹上的导火线,一经点燃,一经触碰,便绽放出绚丽的色彩,让自我的价值得以实现,让一种光芒照耀暗夜的天空。
后来,哈兰·山德士的母亲带着三个子女改嫁他人,五口人生活在一起。重组的家庭里没有温馨的气氛,也没有和谐的笑声,这种压抑的生活,让敏感而早慧的山德士感到浑身不自在,在这里的每一天都让他喘不过气来。在12岁那年,哈兰·山德士离开了这个让人无比压抑的家,来到了另外一个全新的环境——格林伍德。
在格林伍德,少年哈兰·山德士举目无亲,他第一次体会到离家的千般难处。他在当地的一家农场里做工,每天的工作是挤牛奶、剪草坪,日复一日重复着简单的劳动,每天的工钱不多,只能维持温饱。其实,挣钱少并不是山德士感到不痛快的原因,他在焦急地寻找自己的定位。
在闲暇的时候,哈兰·山德士常常躺在山坡的草地上仰望星空,天上繁星点点,如果说天上的星星代表着地上的一个人的话,哪颗星星才是自己呢?他在思考自己的未来:就这样度过自己的未来吗?这就是我活着的价值吗?少年哈兰·山德士在痛苦地思索着。
哈兰·山德士辞去了农场的工作,开始了漂泊的生活,他又辗转美国各地,尝试过不同的工作:将自己用一根绳子吊起来,粉刷高楼外墙;挨家挨户敲门的保险推销员;拿起灭火器,冲锋在火灾现场的消防员……后来,他还通过函授的方式得到了一个法学学位,并在堪萨斯州小石城当了一段时间的治安员。
哈兰·山德士的青年时代,是在不同城市之间,不同工作之间的转换中度过的。然而,对他来说,虽然做过很多工作,但是并没有哪一个能让他真正全身心投入进去。
直到有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哈兰·山德士站在灶台前,烹饪他最拿手的炸鸡的时候,他才第一次觉得自己找到了人生的定位,这就是他几十年来苦苦寻找的那颗星!
一个人面对就业的选择时,该如何才能做出一个未来不悔的决定?兴趣,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
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我们做出选择时,需要考虑到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们热爱什么,我们喜欢什么,我们对什么感兴趣。当学习或者工作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之上的时候,我们便有了一种不轻言放弃的热情,一种持之以恒的毅力,一种越挫越勇的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