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忱是一种源自内心的感觉,这是一个非常关键性的观念,绝不应该与喧闹的亢奋混为一谈。热忱的威力是不容低估的。爱默生曾经说过:“每一个伟大的时刻,都是热忱凯旋的时候。”一个缺乏热忱的人是没有控制能力的人,他会任由情绪的摆布,随波逐流,这样的人是不会闯出成功的。
真正的热忱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热切与自信。情感智商高的人必定是一名对自己的事业深怀热忱的人。热忱是一个人对所做事情的感觉和兴趣。没有热忱,肯定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不会尽心尽责,不会精益求精。有些人正是因为过于冷漠,对工作缺乏认真,干到哪儿算到哪儿,因此不能赢得尊重,更谈不上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需要的不是冷漠,而是热忱。多一分热忱,就会多一分收获。
富兰克林·罗斯福曾经说:“幸福不在于拥有金钱,而在于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激情。”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人总是“不安分”,安安稳稳的工作不愿意做,高薪高职还收不住心,总是“瞎折腾”。备受年轻人推崇的革命领袖切·格瓦拉似乎就是这样一个人,放着好好的国家银行行长不做,偏要到密林中打游击战。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只有一种解释:梦想指引着他们的前程,激情引爆了他们内心的力量。
创业,虽然不是打仗,其惊心动魄却丝毫不逊于打仗。想创业,就得有一股子切·格瓦拉一样不畏难、不怕苦、不贪图享受的拼搏精神。
2005年,谷歌中国的启动工作紧锣密鼓地筹备着,李开复再次见证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团队的诞生。公司联合总裁周韶宁直率地对他说:“无论我们在合作中有怎样的想法,我们都必须在任何问题上保持一致。我想,我们都不是为钱来到谷歌的,我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于是,二人约定,如果有不同意见,那就在私下里讨论,在公开场合,谷歌中国永远只有一个声音。为更好地沟通协作,二人甚至共用一间办公室。
然而,创业初期的激情最终消退,4年后的情形无法不令人伤感:周韶宁早已离开谷歌,李开复也在一番心理斗争后,果断地递交了辞呈。2009年8月5日,李开复最后一次来谷歌总部向直属上司、谷歌工程高级副总裁艾伦·尤斯塔斯述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天,他是来道别的。
艾伦,我已经思考了一段时间了,尽管总部非常支持谷歌在中国的工作,我也感觉到这是一家改变世界的企业。不过,我心中还有一个理想没有完成。下一个阶段,我想专注地完成自己心中的这件事。所以,我决定离开公司,我是来向你辞职的。
“啊?是吗?怎么了?开复,我想你知道我们是希望你续约的。我们在4月份就开会讨论了你下一个4年的股票合约。4年前,当时为了弥补你放弃微软股票的损失,我们破纪录给你谷歌有史以来最高数目的股票。这次我们还是给你一样多。这代表了我们对你过去工作的满意和对你的感谢,也希望你留下来和我们一起工作。开复,你是有什么地方不满意吗?”艾伦明显感觉到很意外。
“没有,真的没有。谷歌是我所工作的公司里最让人震撼的。我在这里也学到很多。但是坦诚地说,我不再考虑续约。本来我是打算6月就和你说的,但是你知道,当时谷歌中国忽然发生了亟需处理的事情,我想我在那个时候一定不能离开。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将那件事情负责地解决之后才可以离开。现在,艾伦,所有的业务都恢复了正常,我想我可以放心地走了!”
后来李开复在博客中说:“我的下一步就是和中国青年人一起打造新奇的技术奇迹,我想用自己的主动性做一个掌控全局的工作。我已经到了这个人生阶段,再不去做,我真的很怕来不及了。”
所以,尽管加州的山景城再次向李开复伸出了橄榄枝,希望他再续约4年,但是他却在此刻作出了发自内心的选择,他希望帮助年轻人圆梦的同时也圆自己的创业梦想。
李开复对自己在谷歌中国工作的4年也有一番评价:“这是一个既令人兴奋,也十分辛苦的4年。对于我的职业生涯来说,这既是一个高峰,也是有着无限风光的险峰。我相信,无论是我,还是谷歌中国,都在这4年中学习到了很多。”
对李开复而言,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退出跨国公司的舞台,他选择了自主创业,“终于可以做一件自己能够掌控全局的事情”。
2009年9月7日,创新工场成立,李开复出任公司董事长兼CEO。公司计划在未来5年投入8亿元培育创新人才和新一代高科技企业。
没有梦想,就没有企盼和期待,也就没有明天。用激情去坚持,追随心中的理想,持之以恒,一定能够实现你的理想。在做了很多年的打工皇帝之后,李开复转身离去,要自己创业了。李开复的成功经历被很多人称为传奇,也许他离开谷歌不是传奇的结束,而是另一个新的传奇的开始。
梦想是企业前进的目标和动力,而激情能为企业提供前进的直接力量。既然激情的作用如此强大,企业领导者就应该尽旱地树立自己的梦想,点燃自身的激情,这样才能带领企业取洛越来越快、越来越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