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6.鲜味

  鸡精

  鲜味是由原料中所含谷氨酸、肌苷酸、琥珀酸等呈鲜物质所产生的。在动物性烹饪原料及菌类、笋类、大豆等植物性原料中含有丰富的呈鲜物质。作为增鲜剂的调味品有味精、鸡精、酵母鲜味噌、虾酱、菌油等。鲜味可提鲜增香,使菜肴滋味鲜美。

  味精

  又称“味素”,是以淀粉为原料经加酸分解、细菌发酵、加碱中和、脱色浓缩、结晶烘干等工序制成的白色粉末状或结晶体。味精在烹调中主要用于增鲜,广泛用于热菜、冷菜、汤羹、面点中。使用味精切忌在高温中烹炒焦煳,最好在炒菜烧汤临出锅前加入,以保持其鲜味。如遇碱性食品可酌加醋中和,以防降低味精的鲜味。是一种以鲜鸡、鲜蛋为漂原料,并配以谷氨酸钠、呈味核苷酸二钠、食盐、鸡骨粉或其浓缩提取物为基本原料,经混合、干燥制成的一种复合调味料。鸡精相对于味精的鲜味更柔和,口感更圆润醇厚,且香味浓郁,所含营养成分丰富,是一种营养增鲜剂。鸡精在烹调中用途广泛,烧烩、汤食、面食和火锅中加入均能起到提味助鲜增香的良好效果。

  酵母鲜味噌

  系一种酵母提取物,为高浓缩增鲜剂,使用时需要几种类型的酵母鲜味噌配合使用,并要掌握好用量比例。酵母鲜味噌有鸡肉、牛肉、猪肉、海鲜、火锅增味剂及酱卤烧烤汁等多种风味。在烹调中用在腌渍码味、对滋汁、调汤卤等环节,有较广阔的使用前景。

  香菌油

  是用鸡、牛肝菌之类的野生鲜菌炼制的一种高级调味油,具有香味浓郁自然、鲜味隽永醇厚的特点,多用于烩、烧、清蒸、汤羹之类的高档菜肴。香菌油对增添菜肴风味,提味增鲜具有其他调味油脂不可代替的作用。

  菌脚水

  即泡发菌子之后的下脚水,经过沉淀滤清后也可用于调味。菌中的口蘑、香菇、松茸、牛肝菌等菌水中,含有较多的呈鲜物质并具特殊的香气,是进行辅助调味的好原料,多用于清蒸、烧烩、清汤锅子等菜肴。

  美极鲜酱油

  是一种呈液态类似酱油的调味汁,具有独特的增香提鲜效果,无论炒、蒸、�、煮荤素菜肴只需滴入少许美极鲜汁,就能糅合原料本身的鲜味使菜肴鲜醇味感明显增强。这种源自于粤菜的调味汁已在全国厨界普遍使用,并在内地形成了一个美极鲜风味菜式系列。

  鱼露

  又名“鱼酱油”,是一种鱼类蛋白质的水解产品,富含各种氨基酸,营养丰富,主要用于菜肴的调味增鲜。广泛用于原料的腌渍码味,调制各种味汁,及蒸、炒、煎、煮等种类菜肴的调味中,其用法与酱油相似。鱼露以液体澄清透明,色棕红、橙黄或呈琥珀色,气味香浓,无异味者为佳。

  鲍鱼汁(酱)

  是用鲜鲍汁、干贝、鸡、火腿、鱼、上等酱油、糖和淀粉等原料熬制而成,色泽黑红,味鲜醇浓郁。鲍鱼汁浓度比鲍鱼酱稍低,但使用效果较好。鲍鱼汁(酱)在烹调中主要用于辅助调味,以增加菜品的鲜醇度,广泛用于烧、烩、煲、烩菜肴中,如鲍汁扣鹅掌、鲍汁白灵菇、鲍鱼扣仙人掌等。鲍鱼汁(酱)是制作高档菜肴的常用调味料,其风味特色颇受食客好评。

  磨菇精

  是用精选新鲜蘑菇,加入呈鲜味物质精制而成,成品为奶黄色细小颗粒,极易于溶化,口味纯正清鲜,最大限度保持了蘑菇的天然香味、鲜味和营养成分。在烹调中可用做调味增鲜的辅助料,尤适宜咸鲜本味烩煮蒸等菜式,能显示出清鲜自然的风味。

  原味高汤粉

  是用精选鲜肉和多种天然香料经熬制后,再加入助鲜增味物质精制而成,成品为白色粉末,极易溶于水,其滋味和新鲜肉汤一样,且口味柔和绵长,有浓郁的肉汤香味,尤宜在烧煮烩蒸和羹汤面食中使用,是一种使用方便快捷的新一代复合鲜味调料。

  海鲜酱

  是一种复合调味料,成品色呈枣红,酱体细腻而有光泽,滋味甜咸带鲜,香浓悠长,调味中具有抑腥、助鲜、增香的作用,常与其他调味料配合,调制出多种风味的味汁,如海鲜沙茶汁、海鲜蚝油汁等。海鲜酱由粤引入内地后,广泛用于煲、烧、�、蒸、焖、炒等菜式,并与当地口味结合,创新出了像青椒海鲜汁之类的新口味。

  在烹调中怎样使用增鲜剂

  味精和鸡精是使用最广泛的增鲜剂,也是厨师和家庭主妇最熟悉的两种调味品。但是任何一种调味品都应根据其特性来科学合理地使用,才能达到理想的调味效果。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不宜放入油锅中炸、煎、烙。因为谷氨酸钠在温度高于120℃时,会变成焦点谷氨酸钠,食用后会长期聚积在体内难排出,造成心跳过速、手颤抖、失眠等反应。

  味精在碱性环境中合变成谷氨酸二钠,使鲜味降低,甚至失去鲜味。因此在碱发墨鱼、鱿鱼和毛肚等食物中,味精会减弱增鲜的作用。碱性烹饪原料应先褪去碱味后,才能使用味精调味,更不能与碱同时使用。

  味精呈碱性,不宜在像糖醋鱼、酸辣汤、醋熘黄瓜之类的酸性食物中添加味精。在酸性食物中加入味精,会引起化学反应使菜肴走味。

  味精与食盐的比例在1:3~1:4之间,即可达到理想的鲜美口感。因此在调味时要注意咸淡的程度。太咸,就可能吃不出味精的鲜味;太淡,味精的鲜味也“吊”不出来。目前市场上主要有粉末和晶体味精两种,粉体味精含盐占百分之十几,咸味较重;晶体味精鲜味足,含盐少。调味时应将味精自身咸味考虑进去,才能做到不咸不淡准确调味,充分发挥味精的增鲜作用。

  味精的溶解温度为85℃,低于此温度味精就难于分解,鲜味也难于“尽情释放”。因此在拌凉菜时,宜先将味精对成“味水”后使用。

  鸡精比味精鲜味度高,而且鲜味柔和,口感圆润丰满,香味浓郁。但鸡精比味精溶解性差,因此调味时多用于烧、烩、蒸、煮等带汁的菜肴或面食小吃中。鸡精中也含有百分之十几的盐,自身就带有一定“咸味”,在调味时加盐要适量减少。根据鸡精自身的特点,最好先溶解后使用,对成“味水”用在蒸、煮、烧、烩等菜肴。若直接投放鸡精入锅调味,最好在锅内略煮一会再出锅。只有溶解了的物质才能被味觉细胞感知,品味出鲜美的味道。

  味精和鸡精吸湿性大,特别要注意防潮,用后要密闭。鸡精富含营养,更易大量滋生微生物,造成对食物的污染,影响人体健康。

  酵母鲜味噌目前在餐馆业中使用还不普遍。欲使其在调味中的优势显现,使用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使用时需要几种类型的酵母鲜味噌配合使用,并要注意相互的比例和使用的分量。例如将酱肉香型鲜味噌(808型)作为一种调配基料,按2%~3%的比例放入火锅汤卤或卤水中,再分别调入1%的牛肉型或猪肉型或鸡肉型的酵母鲜味噌,即可产生不同的风味和口感。火锅还需加入0.5%~1%的专用飘香剂。

  另外在调制汤汁时,可根据不同的风味将猪肉汤精、鸡肉汤精、浓缩鲜鸡皇、鸡肉香精配合使用。通过一定比例的调配,汤汁具有浓厚感和鲜香度。

  (2)掌握下料的时间及烹制的方式也是使用好酵母鲜味噌的一个关键。腌渍码味时,只需将切成形的猪肉、牛肉、鸡肉放入盆中,加入相对应的酵母鲜味噌,调入适量盐腌渍5分钟即可。

  在制作爆、炒、熘类菜肴,先将酵母鲜味噌用热汤稀释,再加入其他味料调成碗芡,烹入锅中与主辅料炒匀,待紧汁上味后出锅。烧、焖、烩菜肴的使用方法,基本上与炒熘菜一样,只是入锅烹调时间可稍长一点,使鲜味噌能溶入原料中去。

  调制白汁汤将猪肉汤精、浓缩鲜鸡皇各按1%比例调入汤中,再加适量精盐和少许味精、胡椒粉,然后放入一些大白菜细丝,熬煮5分钟即成。也可在这种白锅汤汁的基础上,加入适量的金钩、淡菜,再调入海鲜鲜味噌0.5%,即制成海鲜风味的汤汁。

  在卤水中先加入808型酵母鲜味噌(2%~3%),再根据所卤的不同原料,分别调入牛肉型、鸡肉型或猪肉型酵母鲜味噌1%,就可产生不同风味的卤菜。

  酵母鲜味噌也可用于炒制红汤火锅的底料,只需在底料出锅前10分钟时投入炒匀,然后离火加盖,晾凉后即成。但加入鲜味噌时切忌用猛火炒煳,只要炒匀炒化,使鲜味噌与其他原料融合在一起就行了。在对制火锅红汤中,再加入约1%的鲜香剂,或火锅增味剂就行了。

  酵母鲜味噌是一种新型的调味料,尚待在烹饪中不断实践总结,摸索出最佳的调味配方,调出菜肴的绝佳风味来。

  苦味

  古籍说:“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周礼・天宫・冢宰》)由此可见,苦味在人们饮食生活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以前苦味从不单独作为调味品来使用,在烹调中也绝不突出苦味,即使像苦瓜、苦笋、苦菜等自身含的苦味,也要通过烹调手段来减弱或除去苦味,创造出一种能被食客接受的清香微苦的特殊风味。

  近年来随着人们口味的变化,加上苦味对人体具清热生津、健脾除湿等保健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欢迎,苦味在烹调中应用也十分广泛。常用于苦味的调味料有苦瓜、啤酒、咖啡、茶叶、陈皮、柚皮、苦杏仁、西洋参和砂仁等。

  苦瓜

  又称“凉瓜”,是夏季的主要蔬菜之一。苦瓜有白皮苦瓜和青皮苦瓜两种,白皮苦瓜肉质脆嫩,味清香微苦,青皮苦瓜苦味较浓。苦瓜富含维生素C和多种营养元素,在烹调中主要用于干煸、酱烧、酿蒸、煲汤及腌拌。将苦瓜捣碎取汁,与其他调味料配合,可调制多种味汁,如苦香汁、鲜辣苦瓜汁、椒麻苦瓜汁等。

  陈皮

  又称“橘皮”,系将鲜橘皮晒干后使用,品质以橘香味浓、色红干爽、无霉斑者为佳。陈皮性味辛苦,在烹调中具压腥增香作用,常配合辣椒、花椒及其他香料使用。川菜中主要用于陈皮味型的菜式,如陈皮鸡、陈皮牛肉等,也可用于药膳食疗的辅料。炖羊肉、烧狗肉加入陈皮除腥膻效果较好。

  柚皮

  为鲜柚的果皮,味微苦,具特殊的柚香气味。在烹调中常取柚皮的香味来烹制菜肴。即将半成品的鸡、鸭瓤入取出果肉的柚子中,再蒸透至熟,使菜肴沾染上一股自然的柚香味和微苦的味道,吃起来清腻爽口。

  啤酒

  是一种经发酵的低度酒,以汁液澄清、泡沫细腻、味道醇正,并有爽口苦味者为佳。在烹调中具除腥增香、增加风味的作用。热菜啤酒鸭和凉菜啤酒白斩鸡均以啤酒为主要调辅料来使用。使用啤酒时应加入适量水或汤汁,方能达到烹调效果。

  茶叶

  是我国一种传统饮料,具有提神醒脑、解腻涤尘的作用。茶叶清香微苦在烹调中运用较广,著名的樟茶鸭、茶熏鸡就是用茶叶熏制的,具有一种特殊的风味。茶叶用于调味取其汁液,如龙井虾仁就是用茶汁来增添风味的。烹调中均选用高级绿茶做原料,一取其味,二取汁液浅碧嫩绿的颜色。也有将绿茶嫩叶略为浸泡后,用来熘鸡片的。茶叶在烹调中的用途也越来越多。

  苦味在调味中的运用

  在人们印象中苦味总是与涩味联系在一起的,说到苦味总有一种“苦不堪言”的感觉。其实在生活中跟苦味接触还是很广的,啤酒和茶叶可以说是人们生活中的“朋友”;苦瓜、苦笋、苦菜是餐桌上常见的蔬菜;陈皮、柚皮、砂仁、豆蔻、西洋参等,虽然不天天见面,但用在卤菜或汤肴中,吃了之后也令人十分留恋。随着人们“品味”水平的提高,对苦味菜肴食疗保健作用的认识加深,像含有苦味的苦瓜、苦笋、苦菜,及用苦味原料调味的陈皮菜、茶叶菜、啤酒类风味菜,受到广大食客的欢迎,在饮食界十分流行。

  食物中的苦味主要来源于植物碱、单宁类物质及动物的胆汁。由于苦味对味觉器官有强烈的刺激,若是与涩味结合在一起,就令人难以下咽。因此对自身含有苦味物质原料的处理,就要“去芜存精”。像苦瓜、苦笋就要先汆一道水去其苦涩味,再进行调味烹制。如果制作龙井虾仁,第一次冲泡的茶汁不用,因为头道茶水浓酽,苦涩味重,会影响茶肴的风味。用第二次冲泡的茶汁,正好体现了茶水清香幽雅、微苦回甘的特点,同时茶汁也很清澈碧绿,符合菜肴色、香、味的要求。

  在烹调时要根据不同菜肴的成菜要求,对某些苦味要有意保留。例如啤酒的爽口苦味,这本身就是一种风味。因此在烹制热菜啤酒鸭时,啤酒的用量比较大,一般一份菜需用大半瓶啤酒。再者在入锅时间上也有一定程序,在烧鸭时先倒入部分啤酒,鸭烧入味出锅前,又烹入适量啤酒,使这道菜入席后有浓郁的酒香,吃进嘴里又能感受到啤酒的味道。至于用啤酒浸泡入味的啤酒白斩鸡,更是酒香绕鼻,冰凉爽口。又如西洋参炖乳鸽,也应在汤汁中体现出自然醇和的苦鲜味,如果失去了这个特点,也就失去了这道菜的风味。

  单纯的苦味是不可取的,苦味必须和其他调味料配合使用,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特点和风味来。像干煸苦瓜,因为有了盐、味精、麻油、葱花、蒜姜米、肉末、芽菜等调配料,不仅苦味减弱了,菜肴的苦、鲜、香醇、酥软入味的特点也突出了。鸡汁苦笋由于有了咸鲜味的陪衬,味道才显得鲜美滋润,脆嫩可口。陈皮的辛香在麻辣味中得到升华,使陈皮类菜肴不仅芳香袭人,苦味尽褪,而且味浓鲜美。在卤水中用了不少含苦辛味的原料,在这五味交融中苦味隐去,却产生了卤菜的奇香鲜美。善于在调味中“以苦引鲜”,才能把苦味用得恰到好处。

  “以苦生香”是调味中的常用手法。烟熏时放入茶叶,就能增添菜肴的特殊风味,像茶熏羊肉、烟熏排骨、茶熏鸡、樟茶鸭等。这类菜烹制时不能现明火,只能暗火生烟,围炉闷熏,重在给菜肴增香添味,去腥补色。柚香鸡、橘盏粉蒸牛肉虽然烹制法与熏不同,但也是重在一个“香”,不取其味,这里的苦味是派不上用场的。

  最具特色的是将苦味作为一种调味品来运用,把生鲜苦瓜绞成茸泥,加味精、精盐、麻油等料调成苦香味汁,具清鲜微苦、咸香爽口的口感;也可将苦瓜茸与青椒泥,或刀口花椒配伍,形成鲜辣微苦与麻香微苦、咸鲜清香的味感,用来做白斩鸡、拌牛肚梁的味料,是夏季最为开胃解腻、消暑祛热的凉菜。苦瓜煲排骨汤是民间最为流行的一道菜,它也是以“苦”味为主要特色的。

  在烹制中运用技巧努力减弱苦味,调配出清鲜微苦、和谐协调的味道时,也要注重在一些“以苦为荣”的菜肴中,刻意保持和突出苦味的特色,并为苦味在烹调中的运用拓展更大的空间,这其中的调味之妙还有待于我们不断地去探索。

  香味

  严格地说香味不是由味觉感知的一种“味道”,而是由嗅觉闻到的一种令人愉悦,能刺激食欲的气味。尽管香味不属于“五味”之列,却是构成菜肴风味极其重要的因素(条件)。

  香味的类型很复杂,从风味上分有浓香、清香、五香、烟香、糟香、酒香、茶香、奶香、酱香和鱼香等。可以说任何一款菜肴,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香味”。

  可以形成香味的调味品也很多,主要有麻油、芝麻、芝麻酱、桂皮、丁香、八角、大小茴香、五香粉、十三香、黄酒、酒糟、芽菜、油酥腰果、花仁、松仁及姜、葱、蒜等等。这些调味料虽然只起辅助增香的作用,但对强化菜肴的风味也是十分重要的。

  菜肴的香味主要是通过调味增香来实现的,例如酒、姜、葱、蒜、醋、胡椒等都有去腥增香的功能,受热时散发出香气,除掉腥膻臊臭等异味。在高温条件下酒中的乙醇与动物原料中的脂肪酸发生化学变化,成为具有芳香气味的脂类。在烹制高温中糖、醋、椒、蒜、姜等产生的分解、化合反应所形成的香气分子运动,使分子间相互渗透,黏附结合,从而产生了不同风味的“香气”。

  另外一种调味增香的手法是在烹调后加入增香调味料:麻油、葱花、芝麻面、芫荽、油酥花生米、辣椒面、花椒粉等。例如凉拌菜加麻油和葱花,辣子飘香菜在成菜后撒熟芝麻、酥花仁和酥腰果粒。水煮牛肉撒辣椒面和花椒粉后炸热油增香等等。总之使用增香调料要因菜而异,灵活掌握。

  麻油

  又称“香油”,是从芝麻籽中提取的油脂,以小磨麻油品质最好,成品红褐色,香味浓郁。麻油是烹饪中的调味佳品,广泛使用于冷、热菜的各种味型之中。麻油不能在锅中长时间高温熬炼,否则会失去香味,会焦煳变味。使用麻油一是要把握用好量,不能“伤油”,使用过量会腻味“闷人”。二是要把握投料的顺序和时间,热菜在临起锅前勾入麻油润色增香。凉拌菜一般在拌好味后,再放入拌匀即可。而烧烤菜则在烤炙的过程中,不停地涮上麻油保持肉皮(表皮)的油润,使表皮酥香油亮。

  芝麻酱

  又称“麻酱”,系选用优质芝麻经炒香后磨酱而成。成品色黄稠,细腻如泥,油润香浓。主要用于凉菜中麻酱、怪味味型,例如麻酱笋尖、麻酱蹄筋和怪味仔鸡等。也用于甜食、甜点和甜菜。使用芝麻酱时须先用熟油或凉开水调散后,再与其他调味料调匀混合。同时在调味时注意,麻酱汁不宜太浓稠,不然会“糊口”腻味。

  熟芝麻

  系选用优质的褪皮白芝麻炒香后使用,多用于冷热菜调味中起增香的作用。如冷菜中的红油味、怪味,热菜的香辣菜等,在成菜后撒上少许熟芝麻增香。也可将黑芝麻炒香研细,制作甜食小吃,如芝麻糊、麻圆及小汤圆的心馅。

  五香料

  泛指八角、山柰、大小茴香、桂皮、白蔻、草果、肉蔻、丁香等香料。这些香料各具辛温甘辣凉等性味,且香气浓烈馥郁,具较好的除腥去臊、增香提味的作用。用于卤菜中的香料,也可选用五香料中的品种,做其他菜肴调味增香用。使用五香料时要注意各种香料的搭配。像山柰、丁香香味郁闷浓烈,不可多用。也可选用五香料中的一些品种研磨成五香粉,用于香酥、五香类菜式。

  姜

  通称“生姜”,有老姜、嫩(子)姜之分。姜含有挥发油、姜辣素,有辛烈的辛辣味。姜在烹调中有除异增香、开胃解腻的作用,是配料中重要的小宾俏,或多种味型和菜肴面汤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被誉为调和滋味的“和之美者”。老姜可制成干姜片、姜粉;嫩子姜可腌渍泡炒,用途多样。

  葱

  为百合科植物大葱的鳞茎和绿叶,含挥发性的葱辣素,具浓烈的辛香气味。葱分大葱、四季葱、火葱、细香葱等。葱可解腥气,和美众味,是使用最广泛的调味品,能对菜肴起增香味或体现风味的作用。

  大蒜

  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大蒜营养丰富,所含大蒜素具强烈的杀菌作用,且性味辛辣浓烈,在烹调中能除腥去异,增香提味,是烹调中一种重要的调配料。蒜烧鲶鱼、蒜泥白肉和鱼香肉丝等,都离不开大蒜来调味,被广泛用于冷菜、烧菜、蒸菜和炒菜之中。大蒜鲜品还可加工成盐渍和糖渍食品,成为极具风味特色的佐餐咸菜。

  芫荽

  原产地中海沿岸,又称“胡荽”,内含挥发油和苹果酸钾等,有一种特殊的香味,故又以“香菜”称呼。芫荽有很好的除异增香、调味提鲜的作用,在烹调中可做辅料使用,如炒牛百叶、孜然羊排均需嫩芫荽节做配料。若将芫荽切成碎末,也可用于味碟蘸水及凉菜味汁的调味料。芫荽气味清香独特,能增添菜肴的风味特色。

  藿香

  又名“排香草”,唇形科,多年生芳香草本,味清淡略甜,并具特殊的香气。烹饪中取嫩汁作为调味料。藿香嫩叶对鱼类的水腥味有极好的压腥去异作用,是烹鱼的理想调味料。若与野花椒、姜葱蒜配合使用,去腥增香效果更佳。因藿香有独特的香气,用在渍胡豆中调味,别具一种农家菜的乡土风味。藿香入药有解暑、化湿、和胃、止呕的功能。

  椿芽

  又名“香椿”,香椿的嫩芽,为春天的应时蔬菜。椿芽柔嫩味美,香味独特浓郁,用在调味中能增香和体现菜肴的风味,如椿芽白肉、椿芽熘鸡丝、椿芽烘蛋等。椿芽要在受热后才能较好地散发出香味,做凉菜时椿芽要先用水焯断生,再焐一下用于调味。

  孜然

  又称“安息回香”,其果实经干燥研磨细后,即为用于调味的孜然粉。孜然具有浓烈的辛香味,有除异、增香、调味的功能,尤其适用于腥臊重的牛羊肉菜品,如孜然烤羊肉串、孜然煸牛肉丝。孜然与五香料、麻辣料配合使用,更能体现出味浓香鲜的特色,烹制出孜然水煮鱼和孜然麻辣泥鳅等风味菜。

  芽菜

  四川特产,四大腌菜之一。芽菜有甜咸两种,甜芽菜色褐黄润泽发亮,气味甜香,质地脆嫩。咸芽菜色青黄润泽,咸香脆嫩。芽菜香味浓郁独特,有增香提鲜、体现风味的作用。热菜中的干煸、干烧的菜肴,蒸菜中的烧白,炒菜中芽菜炒肉丝、烧烤菜中的叉烧灌耳鸡和叉烧全鱼等,均配芽菜做配料或心馅,部分面臊或心馅也用芽菜。使用芽菜须淘洗去泥沙,切碎炒香入烹,这样增香提味的效果最佳。

  醪糟

  又称“酒酿”,用糯米和酒曲酿制而成,成品色白汁甜,酒香浓郁醉人。在烹调中可做配料,如醉八仙、香糟肉等;也可做调料使用,如糟醉冬笋、香糟鸡条等。醪糟也常用于红汤火锅的调味。糟汁不宜在锅中久烹,这样易失去特有的糟香味,也易变色发黄影响菜肴的风味和质量。

  黄酒

  又称“料酒”或“绍兴老酒”(简称绍酒),成品黄色透明,酒精度低,具柔和的酒味和特殊的香味。在烹调中起除异去腥提色的作用。酒中所含的乙醇和氨基酸易与其他原料在加热时产生酯化反应,发出芳香气味,并增强鲜味。因此酒是促使香味形成的重要调味料,在烹调中被广泛应用,被称为烹调中的“魔术师”。

  乙基麦芽酚

  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可增香、抑制苦味或酸味,使食品中的香气柔和悠长,常用于风味卤水、火锅的增香。也可与盐、糖、南乳、花生酱、芝麻酱等对成腌味汁,用在原料烹制时的初坯码味上。新式的盐�鸡、盐水鸭因为在坯料上涂抹了乙基麦芽酚而香气四溢,但在使用时应尽量少用,以免影响原料的本味。

  烟熏液

  又称烟熏香味料,分水溶性和油溶性烟熏液。水溶性烟熏液(2#)色泽较深、香味浓郁且持久,表面的发色和结皮能力较强,抗菌和抗氧化能力也强。油溶性烟熏液(3#)香气更为浓烈持久,兼有焦香发甜的香味。烟熏液的使用量一般为0.05%~0.3%,也可根据食客口味适当增减,但用量不宜过多,以免影响肉制品本味。使用时,先将烟熏液用水稀释,以浸渍、涂抹、喷洒等方式,使肉制品均匀地黏附一层烟熏液,然后晾干即成。

  吉士粉

  是一种混合型的佐助调料,呈淡黄色粉末状,具浓郁的奶香味和果鲜味,原用于西点中制作糕点和布丁,后经香港厨师引进才用于中式烹饪。其特点:一是增鲜,能使菜肴产生浓郁的果香味和奶香味;二是增色,在浆糊中加入吉士粉,可使炸煎后的菜品色泽鲜润金黄,诱人食欲;三是具有良好的定型和增加松脆口感作用,使油炸后的菜品形态饱满不瘪不塌,松脆可口;四是黏滑性好,在勾芡时加入适量吉士粉,可使芡汁透明光洁,汁稠巴味。吉士粉可用于西柠汁、果汁、奶香味、港式糖醋味菜肴的腌渍码味,用量每500克、原料用5克、左右,蒜香骨每500克、用15克。吉士粉若用于勾芡,每500克、加入3~5克、用于调制脆浆糊时,在糊中调入15克、左右吉士粉即可。但吉士粉不宜作为虾、蟹、鱼肉等性味清鲜原料的调味料,否则会破坏本味,致使菜肴味道走样,影响风味。

  干葱

  与洋葱同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茎(葱头)做调味品,只有鸽蛋般大小,香味浓烈,胜过洋葱数倍,却没有辛辣的呛鼻味。干葱在烹调中用途广泛,可用于粤式沙嗲酱、OK汁、XO鲜酱、川汁酱的调制,及在突出葱香味的菜肴中做调辅料。

  胡椒(粉)

  是烹调中常用的调味料之一,性味辛辣芳香,具增香、增味、除腥压邪的作用。胡椒有两种:黑胡椒以色黑皮皱、粒大饱满、气味强烈者为佳,白胡椒以粒圆个大、色白坚实、辛香味浓者为好。胡椒可制成胡椒粉、胡椒水,用于烧、烩、炖、煮、炒等不同的菜式中。

  香茅草

  在四川称“姜草”,含香茅醇、香茅醛、柠檬醛等成分,具特殊的清香味,根部嫩芽的香味最为突出。香茅草是川粤滇黔等地常用的芳香类调料,在烹调中使用广泛,常用于烤、炸、卤、炒及对原料的腌渍码味中,起辅助增香的作用。

  芝士

  即奶酪,它是由脱脂奶粉、干酪菌和凝乳酸等原料经浓缩凝固而成,常见的芝士有颗粒粉状和软体片状两种。芝士作为一种西餐原料,经港粤传入内地,常用在中餐的�、烧等菜肴中。芝士在奶香中略带酸味和咸味,经加热其独有的风味渗入原料中,使菜品散发出浓郁的奶香味。

  姜汁酒

  是用生姜与广东米酒浸泡制成的一种调味酒。把1000克、姜洗净刮皮后放入搅拌器内打成茸,加入2000克、广东米酒浸泡2小时后,过滤或挤去姜茸取汁即可用于调味烹制。姜汁酒具有较好的除腥增香作用,无论在运动性原料焯水过程中,或是对腥膻味的原料进行腌渍码味,都能发挥姜和酒祛腥除异的功能。姜汁酒也可直接用于烹饪调味,清炒蔬菜淋入少许姜汁酒,可除去其中的苦涩味,在炒、爆、烧、蒸菜肴中,姜汁酒能代替料酒的大部分功能,起到祛邪扶正提味增香的作用。

  香糟

  分为白糟和红糟两种,白糟系绍兴黄酒的酒糟加工制作而成,初期为白色,贮存日久后渐变黄色;红糟是由福建黄酒糟加入5%的红曲米酿制而成,色泽鲜红故名。香糟含有10%的乙醇,因此有常有的酒糟香味。在烹调中主要用于糟汁、糟醉类菜肴的调味腌渍。如糟汁螺片、糟醉活蟹、叙府糟蛋等。

  薄荷

  又名“排香草”,味清凉略甜,有一种特殊的芳香气味。在烹调中主要用于烧鱼、冷锅鱼、渍胡豆等,有调味增香的作用。在民间常用薄荷泡水,能清热解暑,有的在烧牛肉时也加入少许薄荷,起到减燥和味的功效。

  菜肴的增香保香诀窍

  色香味形养,这五个字是评判菜肴的普遍标准,“香”排在第二位。“闻香止步”一词,就说的是菜肴香味对食客具有多么大的吸引力,由此可见“香”味的重要性。在烹调中增香主要通过三条途径。

  (1)调味去异动物性原料都有腥味,在烹调前加少许酒腌渍码味,一些呈腥味物质就会被酒溶解,加热烹调时就会随蒸气一道挥发。如果再加入姜、葱、花椒这样的香料码味腌渍,不仅会除掉绝大部分异味,还会增加一些香味。中国菜调味增香的原料有近百种之多,选择的余地很大,可根据不同风味的菜肴来选择不同的调味料增香。如豉汁鳗鱼在腌渍时,除了姜、葱、蒜、黄酒外,还要加入炒香的豆豉茸,这样才风味突出。又如剁椒鱼头蒸前也要用剁椒酱抹匀,腌渍一会才入味,在加热中产生去腥增香的效果。“汆一水”也是去腥除异的常用方法。大家熟悉的“白灼虾”,有经验的厨师总是要在水中加一些姜、葱、料酒熬煮一会,再将虾倒入锅中汆一水捞出,这样虾的腥味在姜、葱、料酒水中得到化解,虾的鲜醇味会更突出。同样的道理,蒸鸡、蒸鸭、烧狗肉和羊肉,一般都会先汆一水后再烹调,蒸鱼也要先用滚热水淋烫一下鱼身后,加姜、葱、酒码味后入笼。无论码味腌渍或是汆一水,其目的就是除掉原料本身的腥膻异味,为下一步入锅烹调创造条件。

  (2)调味增香很多烹饪原料都有各自的独特香味,如畜肉的脂香、禽肉的鲜香、菇菌笋类的清香、姜葱蒜椒的辛香、花椒的麻香、醋香、花香等等。但是这些原料各自单一的香味,还要经过相应调料的辅佐,才能香味浓郁悠长。例如京酱肉丝因为有了葱丝作陪衬,才有浓郁酱香与辛芳葱香结合的诱人香味。水煮烧白撒上辣椒面、花椒粉后再用热油浇淋,在浓浓的脂香中,充满了火辣辣、麻幽幽的刺激味道。凉菜中拌入芥末或撒上葱花、芫荽,热菜起锅滴醋,或勾入麻油、鸡油,都是利用调味增香的原理,增加菜肴的香味和风味。

  调味增香是厨师们普遍使用的一种技法,但是在运用时要“因菜施料”,不可滥用。例如干煸菜肴,像干煸牛肉丝、干煸鳝鱼要加入辣椒面、红油辣子、花椒、花椒粉等麻辣味料,不放芽菜末增香;而干煸萝卜丝、四季豆之类的素菜呈咸香味,应放芽菜末,却不放麻辣调料。虽然都是干煸,但味道不同,不要放错了调料。

  (3)香气吸附增香烹饪的主辅原料和调味料,在烹调加热的过程中,都会散发出强弱不等的香气分子,这些香气分子运动使分子间相互渗透。油脂能吸附香气,而香气分子又具有亲脂性,被油脂吸附着。当肉类与植物原料共烹一锅时,香气分子随油脂渗透到植物性原料内部,植物性原料中的香气分子又渗透到肉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菜肴中的肉香味和菜香味融为一体。这种“复合味”的香味比一种原料的香味更香浓醇厚。

  香气分子的运动和相互渗透吸附原理,揭示了菜肴增香的奥秘,为什么复合味菜肴的香味会那么浓烈持久,道理就在于此。例如煳辣荔枝味就比单纯的荔枝味,香味更浓烈刺激。鱼香味也因为有了多种调料的香气分子的参与吸附,才会产生令人愉悦的隽永香味。

  在烹调中合理用料,充分利用香气吸附运动的原理,把握好烹调的火候,就会令食客“闻香止步”。但是香气分子是运动的,会挥发掉,为了保持住菜肴的风味,一般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包裹之法就是将经刀工成形、码味腌渍后的原料,用选好的辅助材料捆扎包裹后烹制,以保持住菜肴的鲜香味。“叫花鸡”就是一款典型菜例。用于包裹的材料很多,有网油、粽叶、荷叶、芭蕉叶、保鲜膜、锡箔纸、玻璃纸、威化纸等。包裹法所用的烹制技法很多,用烤的有叉烧全鱼和叉烧灌耳鸡,用炸的有纸包鸡、酥炸龙凤腿和威化鸭粒卷,用蒸的有粽叶排骨和荷香牛蛙,用烧的有神仙鸭和鸡包鱼翅。还有一种特殊的包裹方法,就是用菜肴的主要原料包裹其他原料,如合川的炖�肉,用猪大肚填入�肉,再用针线缝合好,放入砂罐内煨炖至熟。类似这种做法的还有“三套鸭”“布袋鸭”等。

  (2)旱蒸法这也是厨界常用的一种烹调方法。就是将主料先入锅汆一水,再揩干水分,用姜、葱、料酒、胡椒粉等在主料内外抹匀,如果像灯笼鸡这样特殊的菜肴,还要抹上辣椒粉上色。然后将主料装入蒸钵内,咸鲜本味的如贝母鸡、虫草鸭等可掺入适量汤汁,而像灯笼鸡、旱蒸全鱼则完全“干蒸”不加水,待成菜之后再行挂汁。旱蒸要注意两点:一是主料入盆后要用绵实且耐高温的纸封严盆(钵)口;二是蒸时要用旺火一气呵成,中途不能“闪气”。蒸制的时间一般需要3~4个小时。由于用纸密闭盆口,防止了香味外溢和汽水滴入盆内,因此旱蒸菜都保持了原汁原味,而且香味浓郁,特别富于营养。

  (3)挂糊穿衣法就是将腌渍码味的原料裹上一层粉糊,犹如“穿衣”一般,以保持原料的鲜香细嫩,及在高油温中营养不被破坏。“穿衣”的粉糊有全蛋糊、蛋清糊、脆浆糊、高丽糊(蛋泡糊)、面包糠、酥炸糊等多种,应根据不同菜肴的成菜要求来选用。由于原料被厚厚的粉糊裹在其中,香气不易外溢。这类挂糊菜均采取了油炸的方法,成品具有外酥脆、内鲜嫩、脂香味浓的特点。如软炸虾仁、酥炸牛柳、脆炸虾球和酥皮烧白等。

  (4)酿嵌留香法这类方法取材广泛,手法多样,口味多变。能够作为酿料的有丝瓜、萝卜、莲藕、番茄、鸡、鸭、鸽蛋、梨、橘、苹果、猪肚、海参等,水陆杂陈五花八门,而馅料更是丰富多样。酿制的方法是先将原料削皮洗净,再把内部掏空或挖出凹形,另将配料加工后调味,制成心馅酿入其内。有的利用原料的自然形状,如莲藕的多孔,把糯米嵌入孔中;像鸡、鸭就要先脱骨,再将馅料塞入腹中。酿制的菜肴品种很多,如一品南瓜、橘盏牛柳、龙灯裙边、八宝酿雪梨、八宝糯米鸭、酿一品海参、节瓜酿虾仁、虾茸酿竹荪、龙穿凤翅、酿鸽蛋等。酿制菜肴大多采取气致熟,成菜具有质地细嫩、清香适口、滋润鲜美、原汁原味的特点。

  另外还有利用一些特殊的炊餐用具来增鲜和保持菜肴香味的做法。例如现在流行的瓦缸煨菜,就是将加工的原料和味料,放入一小瓦罐中,掺入适量汤汁,再以锡箔纸封口,放入瓦缸内铁架上,以小火(微火)煨8小时。由于烹制工艺独特,成菜后味道特别鲜醇,香味也异常浓烈。竹筒菜不仅保持了原汁原味,还增添了新竹的清香。川菜的坛子肉、福建的“佛跳墙”不仅用料多样名贵,烹制时采取了密封坛口,小火长时间煨焖的方法,保持了香气,味道也特别鲜美醇厚,质地亦异常软滋糯。

  §§五、粉糊芡汤

  
更多

编辑推荐

1实习菜谱(农家小吃)
2鉴略妥注
3鲁迅作品选
4元史演义
5道德经
6伪自由书
7北户录
8茶经
9长短经
10长生殿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传习录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

  • 邓析子

    作者:【周】邓析  

    生活休闲 【已完结】

    《邓析子》分为无厚篇与转辞篇两篇,无厚篇所强调的是君主与臣民的共生关系,劝勉君王治国时应该以平等的心对待臣民,归结到最后就是无厚,是民本的反映。

  • 东周列国志

    作者:【明】冯梦龙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作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原版名称是《列国志传》,小说由古白话写成,主要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作品中所叙述的五百多年之间,英雄辈出,...

  • 独异志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闲 【已完结】

    《独异志》者,记世事之独异也。自开辟以来迄于今世之经籍,耳目可见闻,神仙鬼怪,并所摭录。然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