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投资的时候,认为马克·扎克伯格是百万里挑一,现在我觉得他应该是万亿里挑一。——风险投资基金Greylock Partners合伙人大卫·斯泽
随着2004年秋季学期的临近,Facebook濒临一场严重的危机。在暑期,其会员人数几乎翻番,从大约10万上升到20万。这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坏事。莫斯科维茨说:“我们真是幸运,这一轮用户的快速增长并没有对公司的基础架构造成彻底损伤。”他和同事们共同努力,投入大量工作才防止了事故的发生。“服务器超负载了,但我们知道,在秋季的全负荷运行将会使服务器的压力加倍,服务器会变得非常不稳定。”
但造成这场危机的并不只是技术方面的问题。在公司的小决策团队中,剑拔弩张的气氛越来越强烈,他们争论的重点是,是否应该把Facebook网站定为他们唯一的重中之重。扎克伯格对Wirehog越来越有兴趣,他的一个并行发展计划是使Facebook的用户共享图片和其他媒体的点对点文件。
在整个暑期,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和学生机构一直通过发电子邮件、发短信和打电话的方式向Facebook提出请求,希望把他们的学校加入到该网站目录中。有些人是以寄信的方式,在信中包裹了糖果或花,或者干脆到Facebook位于帕洛阿尔托的总部去。人们简直是求神拜佛似的想加入到服务器中。
爱德华多仍然严格掌控着财政大权,冻结着公司的账户。所以扎克伯格只能用自己的钱来支付所有费用,他和他的父母借给了公司约6万美元。但Facebook的工作人员知道,如果在学校开学时没有足够的服务器,业务恐怕就会渐渐停摆。莫斯科维茨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时说:“我们确实很担心公司会成为第二个Friendster(社交网络服务鼻祖,因为注册人数已经超过了可以负载的规模,结果是网站运行速度变得很慢很慢,等竞争对手乘机取而代之),我们觉得Friendster没有成为校园网络霸主的唯一原因在于,他们在发展方面遇到了阻碍。”
此时,另一个类似Friendster的公司在他们眼前显现。Orkut (Google公司推出的一个社交网站)在一小段时间似乎与MySpace并驾齐驱,但现在,它因为性能问题陷入困难,并受到巴西并购案的影响。如Google这样了不起的公司也不能一帆风顺地培养一个社交网络。
在初创公司的财务方面,Facebook是一个异类。在融资方面,它并没有硬要外部资金的注入。到那时为止公司成长前景被看好、成本增加,这样一个新成立的硅谷公司一般会寻求风投们注入大量现金,对Facebook这种规模的公司来说,投资额大概是几百万美元。但如果风投们确实投了大量资金,那他们将厚颜无耻地拿走公司的优质资产而获益。例如,公司的极大一部分资产,也许是1/4,甚至可能是1/3.帕克在Plaxo公司曾经经历过这些,在该公司与风投们的意志之战中败北,结果被踢出了他自己的公司。在他看来,这样的结果糟透了。他对风投的厌恶成功地影响了扎克伯格的看法。他俩下定决心要对公司的未来发展保持绝对控制权。说到底,他们只是需要几十万美元来多买几个服务器。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Facebook的第一轮融资来得也并非想象中那么轻松。最大的难点并非对公司价值的评估,而是找到一个理想的投资人。所谓理想,在马克看来,就是能够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却不干涉公司运营,作为战略投资者长期持有股权,不因为短期利益施加经营压力。
融资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投资者考察项目、团队,看重的是当然是资本回报,只不过有远近之别罢了。融资方考虑得更多一些,毕竟作为当事人利益有关,资金当然是最基本的因素,但并非唯一指标。
不同的动机有不同的诉求,致力于做大企业的融资方基本上都很看重投资方的资质,也就是他能提供的除了资金之外的资源。单纯为了追求高估值而进行融资,大可以选择出价最高的投资方,不过,以后的路能走多远,可能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Facebook壮大后,外界人士后知后觉地认为,此时500万美元的估值过低了,其实却是旁观者“事后诸葛亮”般的见识。设身处地地想,当时的Facebook顶多算是一个有闪光点的项目,而这样的项目在硅谷多如牛毛。即便有肖恩那样的人独具慧眼,发现其长远的投资价值,但能否做到那个程度还是未知数,对于风险投资家来说,当然要考虑投资风险性。因此彼得·泰尔坚持认为:“当时500万美元是非常合理的估价。我觉得它将是一项非常可靠的投资。”
这番话说得颇为中肯,应该看到,当时还有其他出价更高的投资方,但马克最终还是选择了彼得·泰尔—他不仅同意遵循原定发展方向,还愿意提供更多战略建议。更现实的问题是,数十万美元的投资对于当时的Facebook来说就已足够,它只不过缺钱购买服务器而已,再多的钱对它来说毫无用处。在每个阶段,根据需要融资远比盲目追求高额投资明智。倘若为了筹集到更多其实不必要的资金而引人别有用心的投资,结果可能比破产还要悲剧。
彼得·泰尔的投资生涯中,Facebook无疑是最为成功的一个案例,随着Facebook的上市,他的投资将获得成千上万倍的升值。而他得以率先投资Facebook,离不开肖恩·帕克的牵线搭桥。
肖恩彼得·泰尔早就认识,不过当他帮助Facebook找投资时,最先想到的并非彼得·泰尔,而是他们共同的朋友雷德·霍夫曼。雷德·霍夫曼身兼风险投资家和互联网创业者两种角色。他创办了商务社交网站linkedln,并投资了交友网站friendster,以他对社交网络的深刻了解在第一时间就看上了Facebook。不过,作为linkedln创始人与friendster的投资人,他担心投资Facebook会陷入利益冲突的尴尬境地,于是推荐了彼得·泰尔。
相比之下,彼得·泰尔的身份更为纯粹。彼得·泰尔是个老牌投资人,上世纪90年代创办了投资公司泰尔资本,一度参与创建PayPal, 2002年eBay收购PayPal后,他专心做起投资人。彼得·泰尔对社交网站格外看好,认为这是“一个潜藏机遇的领域”,他在linkedln和Friendster都有投资。然而经过最初的热潮之后,到2004年社交网络的前途开始受到质疑,由于没有一家社交网站在盈利模式上令人信服,“人们怀疑,所有这种类型的公司是否会像流行时尚一样昙花一现。”可见Facebook第一轮融资时的外界环境并不乐观,资本市场对其持有观望姿态。
正如马克所言,“泰尔总是拼命寻找机会去颠覆传统智慧。”Facebook让他发现了“颠覆传统的机会”。结果就发生了马克穿着牛仔裤、人字拖、T恤衫在彼得·泰尔富丽堂皇的办公室与他见面的那一幕。
马克着重描述Facebook的现状与前景,他没有穿正装这点说明他并没有打算逢迎、讨好投资人,这让彼得·泰尔认为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创业者。在洽谈当中,马克不时请教他所不了解的投资术语,让令彼得·泰尔感到了他的诚意。仅仅几天时间,双方便敲定了这项投资。回头审视这笔投资,人们倾向于认为彼得·泰尔捡了一个大便宜,然而他能够在Facebook起步之初便发现它的价值,并不只是走运那么简单。其间还有这样一个细节。由于爱德华多冻结了Facebook的公司账户,急需资金购买服务器向全美大学扩张的Facebook发展遇挫,在这样的情况下彼得·泰尔提出愿意借款给Facebook以帮助其走出暂时的困境,而非乘机抄底。
由于肖恩的影响,马克一直对投资人抱有谨慎的心态,彼得·泰尔此举部分打消了马克的疑虑。对于马克和Facebook来说,彼得·泰尔不仅是正确之选,还是一个“关键性选择”。
也许见过太多肖恩式的悲剧,彼得·泰尔认为,创始人应该保有控制权,他相信这对企业和投资者都有好处。这个理念与马克的想法不谋而合。由此,肖恩所进行的架构调整得以顺利推行。彼得·泰尔获得一个董事席位,此后历次融资中,一直是马克的支持者和辅佐者。他坚定并强化了马克的控制权思维,以便公司按照最初设定的目标前进。
第一轮融资通常具有关键作用。作为“天使投资”和“种子投资”,它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创业公司的气质和思路。因此,选择气质相投、理念相合的天使投资人被认为是首次融资的明智之举,公司估值反在其次。毕竟,“种子投资”给创业公司带来不止是发展急需的资金,培育性更胜一筹。
彼得·泰尔的投资不单解决了Facebook的财务困难,更坚定了扎克伯格创业的决心。而在日后,他又为Facebook引人诸多优秀人才,并提出有价值的战略指导。对于彼得·泰尔的作用,恐怕没人比马克更清楚,他这样评价:“他一直要求我们专注于用户增长,认为扩张是公司最重要的事情,这是对Facebook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一点。”
与此同时,霍夫曼也投入了4万美元,他的朋友马克·平卡斯,还有公司的几位友人也注入了一些小额投资,这次融资总额达到了差不多60万美元。帕克认为,平卡斯和霍夫曼进来是明智之举,因为他们持有社交网站的专门执照。霍夫曼的支持者马特·科勒也想购入一些股票,但扎克伯格和帕克不想再出售,不过后来科勒还是得到了一些股票。
这次融资使马克他们能够购买大量服务器,他们也因此疯狂地把网站扩张起来,在那年秋天,他们又扩展了几所学校,包括俄克拉荷马大学和密歇根理工大学等。莫斯科维茨后来回忆说:“帕克创建过公司,而且在创办公司时吃过苦头,他了解风险资本。这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当时根本不知道如何组建公司,更不知道如何融资。”
Facebook的注册人数达到100万以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打来电话,想参与进来,但是扎克伯格好像并不太感兴趣。其中一个重要角色是红杉资本。红杉资本是风险投资公司中的佼佼者,曾经注资过大批商业巨鳄,包括苹果、思科、谷歌、甲骨文、雅虎等。对于红杉资本的注入,帕克心有余悸,他以前被自己的公司踢出局时,就曾怀疑是红杉大腕迈克尔·莫里茨所为,帕克说:“我们绝不会接受红杉资本的注资。”但是红杉资本却很想跟这群小伙子们打交道。
在硅谷,成功就是吸金器。Facebook也不例外。没过多久,Facebook吸引了美国最伟大的报纸之一《华盛顿邮报》的注意。
《华盛顿邮报》收购和投资部门的高级经理克里斯·马的女儿是马克在哈佛的朋友,她极力劝说自己的父亲了解Facebook。2004年年底,克里斯·马坐飞机前往加州,与马克有了第一次会面。马克的理想让他从容面对风险投资的诱惑,同时也对遭受红杉资本驱逐的肖恩·帕克表现出自己的支持和同情,这个原因使他在后来讥讽了红杉资本。那个时候,红杉资本和许多风险投资公司都在争夺Facebook,马克决定用自己的行动去报复他们把肖恩赶出Plaxo公司。马克和另一个伙伴在一个本来约定早上八点半的会议上迟到了,而且还穿着睡衣。更为搞笑的是,他们准备让红杉投的并不是Facebook,而是马克开发的一个P2P分享软件Wirehog,
在会上,扎克伯格马克典型的大卫·莱特曼式(莱特曼是美国著名夜间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其节目中的一个固定环节是令观众哄堂大笑的十大列表,通常从第十条开始倒着往前念)的十大列表。文档的一些内容如下:
第十,我们没有收入;第九,我们有可能被音乐产业起诉……如果说这些理由还貌似正经,那到最后的就很傲慢粗鲁了……第三,我们穿着睡衣来你们办公室的,还迟到了;第二,因为这事还涉及肖恩·帕克;第一,我们来这里,仅仅是因为有一个人让我们来的。
2005年1月,马克与肖恩克受邀前往华盛顿邮报公司洽谈合作,其间与该公司CEO唐纳德·格雷厄姆结识,并进行了一番深入交谈。唐纳德·格雷厄姆是美国商界著名人士,也是哈佛大学的杰出校友,对马克这个后起之秀非常赏识。得知Facebook的发展动态后,唐纳德·格雷厄姆主动提议,“如果你想要一个非风险投资的投资方,或是想要一个不会向你施压的投资方。我们或许有意向为你的公司注资。”
第一轮融资完成后,Facebook爆发疯狂增长,引起风险投资公司的注意,许多风投长期跟踪、接触Facebook,但扎克伯格对风险投资相当谨慎。他明白,彼得·泰尔、雷德·霍夫曼等人是以私人名义注资,有很大的灵活性,他们属于天使投资人,看重Facebook长远发展,赋予其极大的经营自主权,与之不同,风投公司有其特定的运作模式,它们注重的是投资回报,一旦引入风投就很难不受其规则约束,不是催促上市,就是鼓吹卖掉公司,这种故事在硅谷多如牛毛。
马克对此深恶痛绝,因此当他听到格雷厄姆的提议时,不禁认真考虑起来。对华盛顿邮报公司的历史有所了解之后,马克开始希望他们能够注资。
格雷厄姆家族是美国最有权势的家族之一,作为《华盛顿邮报》的创办者他们以华盛顿邮报公司主导着这一著名报纸的发展。其中最关键的地方在于,格雷厄姆家族控制着华盛顿邮报公司大多数投票权,使之始终秉承最初的编辑方针和经营理念,而在美国媒体界独树一帜,建立了非凡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倡导“价值投资”的沃伦·巴菲特是华盛顿邮报公司最著名的股东,他从1970年代就是该公司主要的投资方,巴菲特多次明确表示,将对其长期持股。
马克意识到,格雷厄姆家族主导华盛顿邮报公司的经营理念正是他希望在Facebook建立的发展原则。Facebook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第一轮融资的告罄,势必需要更多的资金来购买服务器、拓展业务,因此后续融资在所难免。既然如此,早做准备不失为明智之举。
平心而论,马克不愿遵循硅谷创业型公司的发展模式引入风险投资,他更希望有理念相近的投资方的长期支持。从与唐纳达·格雷厄姆的谈话中,他预感华盛顿邮报公司正是理想的投资方。回到硅谷,马克和肖恩·帕克马不停地进行部署,开始与华盛顿邮报公司展开深入接触。然而,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让融资变得复杂起来,更引发了关于理想投资方的反思。
不知什么时候,Facebook融资的消息开始在硅谷四处散布,一时间,引来各路投资方的问询和追逐。截至2005年2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中,有17家公司围绕Facebook第二轮融资展开角逐,除华盛顿邮报公司之外,还包括12家风险投资公司和4家大型科技企业。其中胜算最大的当然要数华盛顿邮报公司,扎克伯格早已对其心向往之,不过精明老道的肖恩建议马克缓做决定,不必将目标锁定在华盛顿邮报公司一家,不妨从长计议,静观其变。
果然,到了3月底,事情又发生了新的变化。维亚康姆公司加入竞选行列,甚至直接开出7000万美元的报价,试图全盘拿下成立仅一年的Facebook。维亚康姆公司是美国第三大媒体集团,与华盛顿邮报公司算得上同行冤家,它的突然闯入,让华盛顿邮报公司顿时紧张起来。
马克当然不会卖掉Facebook,虽然7000万美元的报价足以让他年纪轻轻就成为千万富翁,不过那显然不是他关心的重点。肖恩却认为可以拿此事做点文章,他若无其事地将维亚康姆的竞价透露给华盛顿邮报公司。没过几天,华盛顿邮报公司直接发来一张报价表,意欲以600万美元的价格购入Facebookl0%的股份,这意味着Facebook的估值达到6000万美元。事情变得有趣起来。华盛顿邮报公司的估价虽然比维亚康姆低1000万美元,但它只是战略入股,承诺不干涉Facebook的经营,而维亚康姆收购Facebook是为了将其整合进另一项媒体业务。
肖恩试图与华盛顿邮报公司讨价还价,但后者似乎吃准了马克不会放弃控股权,更不要说卖掉Facebook,因此对报价绝不做半点让步。并且,华盛顿邮报公司还试图在Facebook谋得一个董事席位。经过几轮谈判,扎克伯格倾向于接受其入股。不过在董事人选方面,他和肖恩坚持选择唐纳德·格雷厄姆,其他人选,一概免谈。在马克看来,唐纳德·格雷厄姆的声望、资历均是不可多得的无形资产,他若能出任Facebook董事,对日后公司长足发展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然而,格雷厄姆忙于《华盛顿邮报》的经营管理事务,担心分不出精力给Facebook,拒绝了这番美意。
一时间,谈判陷入僵持。这期间Facebook为了购买更多的服务器,不得不向外部紧急借债。资金压力促使Facebook作出让步,与华盛顿邮报公司协商,互相有所妥协,达成了一项不包括董事的初步协议。正当尘埃即将落定之际,意外发生了。华盛顿邮报公司一名高层父亲去世,将签订协议的日期拖后了几天。就在这几天中,一些微妙的变化暗自发生,最终引向截然不同的结果。
加州帕洛阿尔托,距离Facebook几个街区之外,Accel Partners风险投资公司正在处于愁云惨淡之中。这家曾经辉煌一时的公司由于投资不力而面临声望坠落的危险,它在互联网领域至今未有成功投资。合伙人吉姆·布雷耶派出手下四处寻找非同凡响的项目,试图让公司重振声威。
一名叫凯文·埃法西的合伙人对社交网络关注已久,自然而然地盯上当红的Facebook。 风投利用Facebook重振旗鼓。在硅谷,作为一名投资人,只要你想与某家公司取得联系,总有办法实现。埃法西通过层层引荐,向Facebook总裁肖恩传达了投资意愿。当时Facebook正与华盛顿邮报公司密切接触,马克几乎对风险投资公司失去兴趣,而肖恩却留了一手,同时周旋于几家风投之间,但为了抬高Facebook身价,他故意躲起来不见埃法西,吊足了他的胃口。
埃法西几经奔走,终于说动肖恩和马克到Accel partner,总部会谈。扎克伯格照旧穿着人字拖、T恤衫,整个会谈过程中一言不发,肖恩也表现得兴味索然,甚至懒得介绍Facebook的发现状况。Accel partners高层却对Facebook兴趣大增,将其视为重整旗鼓的好机会。
Accel Partners向马克抛出与华盛顿邮报公司相同的估价,并表示可以稍微增加一些注资额。肖恩当即回绝了它们,却开始重新考量Facebook的估值,他试探性地与另外一家知名风投公司接触,后者表示愿意给出同样的报价。
肖恩将这个信息透露给Accel Partners,埃法西表示可以拿出更高的报价,肖恩在电话那头极力掩饰兴奋之情,同时又装出一副毫不在乎的语气说,“没门,我们的想法是投资前估价1亿美元!”
第二天下午,埃法西带着一份新的文件敲开了Facebook的大门。Accel Partner表示愿意向Facebook投资1270万美元,获得12.7%的股份,这样一来,Facebook的估值就达到了1亿美元。临走之前,埃法西几乎用哀求的语气说:“你们一定要接受,我们上天入地也要把这家公司做成功。”
Accel Partners的出资额整整比华盛顿邮报公司高了一倍,就连马克也心动了。问题是如何抉择呢?马克暗中衡量比较,Accel Partners在硅谷根基深厚,有华盛顿邮报公司无法比拟的关系资源,出价更是后者两倍,唯一的不足是,它肯定不会像后者这样给Facebook希望的自由度,一定会插手经营管理。不过,Facebook内部大多倾向于选择Accel Partners。
马克犹疑不决,最终鼓起勇气,致电唐纳德·格雷厄姆,向他说明情况,并希望听听他的建议。格雷厄姆虽然对Accel Partners的插足感到震惊,却对扎克伯格另眼相看。他当时想,“对于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来说,这真难得。他打电话来不是告诉我,他准备接受其他公司的投资,而是来找我商量”。
格雷厄姆首先表示不会给出更高的报价,然后反问马克一个问题:“马克,这笔投资对你来说重要吗?”扎克伯格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因为这笔钱能保证Facebook相当长时间内不必为资金发愁。最后,格雷厄姆说:“去吧,接受他们的投资,把公司发展好。”第二天,扎克伯格只身一人走进吉姆·布雷耶的办公室,敲定了第二轮融资的一切细节。
吉姆·布雷耶代表Accel Partners在Facebook董事会拥有一个董事席位,他又以私人名义拿出100万美元投资Facebook。 而这时的Facebook只有7名员工,全年收入不足100万美元。它真值1亿美元吗?吉姆·布雷耶说:“我知道这竞价太高,但有时达成一个交易需要付出这种代价。”
回头来看,如果不是肖恩·帕克出谋划策,Accel Partners或许不必付出如此代价。对于Facebook来说,肖恩·帕克成了大英雄;而对于吉姆·布雷耶,却埋下不满,后来肖恩·帕克卷入吸毒丑闻,吉姆·布雷耶就是促使他退出Facebook的主要力量,也算报了一箭之仇。
但维亚康姆仍未放弃收购Facebook, 2005年秋天,它差一点吞并了这家成立不足两年的创业公司。之所以对Facebook痴心不减是因为,维亚康姆认为 Facebook与其旗下子公司MTV音乐电视台目标受众重合。MTV全球音乐电视台的大量年轻观众也是Facebook的注册用户,因此Facebook可以支持后者的网络战略布局。特别是,2005年维亚康姆集团在与新闻集团竞购MySpace败北之后,Facebook就被其视为网络布局对抗新闻集团网络扩张的不二选择。另一方面,维亚康姆也有这样一种担心,随着社交网络的流行,电视媒体开始面临年轻观众流失的危险。如果收购Facebook,可以增加维亚康姆与大广告客户的谈判筹码,同时阻击新闻集团。为说服马克卖掉Facebook, MTV音乐电视合高管迈克尔·沃尔夫几乎跑断了双腿。
2005年秋天,迈克尔·沃尔夫专程赶往硅谷会见扎克伯格,他开门见山地问,“到底出个什么价你才会感兴趣呢?”扎克伯格没有正面回答,“我认为它至少值20亿美元。”迈克尔·沃尔夫一定认为他是在开玩笑,Facebook才不过成立20个月而已,还在疯狂烧钱,凭什么值20亿?
可是没过多久,业内就传出新闻集团意欲收购Facebook的消息,维亚康姆上下顿时紧张起来。迈克尔·沃尔夫赶忙致电马克,问他是否打算把Facebook卖给新闻集团,马克含糊其辞地承认和新闻集团接触过。沃尔夫下定决心要抢在新闻集团前买下Facebook。
2005年12月,迈克尔·沃尔夫租赁了一架顶级飞机,邀请马克搭乘前来纽约度假。在飞机上,两人就Facebook与MTV音乐电视台的合作进行了一番长谈,但并未获得突破性进展。其间,沃尔夫不断变着花样怂恿马克卖掉Facebook,当马克称赞这架飞机时,他趁热打铁地说“也许你应该把公司的一部分给我们,那么你就可以自己拥有一架”。
转过年来,沃尔夫带了一份交易计划前往帕洛阿尔托会见马克。根据这份计划维亚康姆放弃全部收购,而愿意购买Facebook部分股权,促使它与MTV音乐电视台达成广告战略合作。言外之意,似乎是说马克20亿美元的要价太过离谱,维亚康姆只能选择这种折中的方式。
马克当然没有接受,他还不打算放弃Facebook的控制权。20亿美元的要价起初是想让对方知难而退,也有意借机衡量一下Facebook的价值,看到维亚康姆不死心,他直接向迈克尔·沃尔夫挑明姿态,“如果你支付我20亿美元,我还是不愿意卖。谢谢厚爱。”15亿美元的收购“不幸夭折”但维亚康姆似乎铁了心要收购Facebook,直接开价15亿美元,先期支付51%,其余视Facebook业务表现后续支付。马克有些动心,他要求提高先期支付比例,沃尔夫同意提高到8亿美元。
维亚康姆高层认为沃尔夫此举太过冒险。他们详细研究了Facebook的业绩,认为它虽然在规模扩张上表现不俗,但从财务角度看前景并不明朗,Facebook那时远未进入盈利阶段,而维亚康姆需要的是直接带来正面营收的公司,因此8亿美元现金太不合算。最终,双方不欢而散。
马克转回身来,发现开启国际化扩张的Facebook财务再次捉襟见肘。于是是又推动了第三轮融资。有了前面两次融资经验,这次融资很快达成。2006年4月,由全球顶尖风投Greylock Partners牵头,Meritech、彼得·泰尔和AccelPartners等投资方跟进,共同向Facebook注人2750万美元。这样一来,Facebook估值达5亿美元,是一年前的5倍。
维亚康姆“夭折”的收购在Facebook内部引起了关于售出公司的微妙情绪。吉姆·布雷耶等人主张,如果报价合理可以卖掉Facebook,董事会研究认为,10亿美金是所谓的“合理报价”。
当然,一切都要看马克作何决定。尽管他从内心来说不愿卖掉公司,但是来自公司内部的压力多少动摇了他的决心。更重要的是,他开始对Facebook的未来感到不确定。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2006年6月,一直对社交网络心驰神往的Yahoo向Facebook提出了收购计划。Yahoo开出的价码刚好达到出售底线,为10亿美元。卖,还是不卖?Facebook到了十字路口。
围绕是否出售公司,Facebook内部分成两派:以肖恩和莫斯科维茨为首的创业元老反对出售公司,以吉姆·布雷耶为首的后来者主张接受Yahoo收购。马克倾向于不卖但有些迟疑,彼得·泰尔表示支持他的决定,吉姆·布雷耶则态度强硬。
这时候,风险投资人的本性展露无遗。在吉姆·布雷耶看来,这是一个难得的“退出机会”,尽管他无法肯定Facebook日后会否更加成功,但对于一个成立不满3年的仍未盈利的公司来说,10亿美元的报价未尝不可接受。如果Yahoo买下Facebook,他的公司将获得+倍回报。
吉姆·布雷耶要求召开董事会谈论此事,他的一意孤行触怒了马克。在一次董事会上,爆发了对他的不满,“吉姆,我们不能出售公司,如果我们不想出售的话。”真正困扰马克的是Facebook的发展模式。自从2004年成立以来,Facebook一直在校园内扩张,从大学到高中,从美国到澳大利亚,再到新西兰,无非是在更多国家单纯地复制美国的模式,并不会对Facebook产生真正的改变。
在Yahoo提出收购前,Facebook推出职场网络,但反响平平,如果它无法吸纳更广阔多样的客户,用不了多久就会碰到增长的天花板。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吉姆·布雷耶等人主张出售Facebook的原因,如果马克不愿出售Facebook,他必须找到更具成长的扩张路径,让人们重新认识Facebook的价值。
马克将开放注册作为下一步重点,他希望Facebook借此走出校园和职场,成为社会性网络,并由此催生新的增长势头。然而,Facebook内部对此有不同的意见,质疑者认为向全社会开放注册有可能消解Facebook的趣味,降低学生用户的粘合度和忠诚度,结果不进反退。正在僵持不下之际,Yahoo方面临阵退缩。由于业绩不达预期,Yahoo股票暴跌,Yahoo高层开始重新审视Facebook的价值,认为若用10亿美元购入一个盈利前景不明的网络公司未免有失分寸,于是将报价降低至8.5亿美元。Facebook董事会拒绝了Yahoo的收购邀约。
9月,Facebook向全社会开放注册。与此同时,股价回升的Yahoo再次抛出10亿美元收购提议,并暗示还有更高出价的可能。
马克将裁决权寄托到开放注册上,他对吉姆布雷耶说,“如果在开放注册后,用户数和参与程度没有稳步增长,也许10亿或者11亿是我想达成的交易。”
9月26日,Facebook对公众开放了注册。最初几天,用户增长毫无规律,但随后便出现爆炸式增长。当用户数量突破1000万的时候,没有人再质疑Facebook的价值,就连态度强硬的吉姆·布雷耶也改变主意。 终于,游戏结束了,Facebook从收购阴影中走了出来。
此后伴随着开放平台的启动和订制广告策略的生效,Facebook从亏损走向盈利,不必面临财务压力和出售危机。它成了各方争抢的宝藏,如何高效开发其商业价值成为此后两轮融资的要点。
2007年,微软击败谷歌成功入股Facebook,以2.4亿美元的投资获得1.6%股权,Facebook估值由此抬高到150亿美元。Facebook借此与微软达成广告合作协议,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广告收入。更重要的是,Facebook达成结盟微软抵御谷歌与MySpace组合的战略意图。此后,李嘉诚及三家德国风投公司先后注资Facebook,将第四轮融资额推升至3. 75亿美元。
2011年1月,Facebook进行上市前的最后一轮融资,高盛与俄罗斯投资巨头DST联手向其投资5亿美元,共获得1%的股权,Facebook估值被推升至500亿美元。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此轮融资是为了Facebook即将到来的上市铺路,高盛将毫无意外地获得IPO承销商的殊荣。
通俗地讲,融资就是基于公司远景价值的股权投资,因此每一次融资均不可避免地产生股权变更。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融资无非是为了借助外部资源将公司做大,但是过多的融资可能削弱创始成员的控制权,甚至造成创始人出局的悲剧。因此,事先在股权结构上进行必要的设定成为许多创业公司的共同选择,并且在融资过程中随着形势的发展相应地进行调整,以保证公司不被资本方左右。在这一点上,Facebook的做法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2004年第一轮融资之前,Facebook只有马克一名董事,随着彼得·泰尔入股,肖恩对公司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董事会设置4个席位,彼得·泰尔、肖恩、马克各占一席,第四个席位暂时空缺,扎克伯格拥有决定权。不难发现,这样设定的结果是扎克伯格直接控制了两个席位,至少拥有一半的投票权,同时肖恩·帕克作为扎克伯格的支持者加重了他的投票权重,从而保证其拥有足够的决策筹码,并且为未来的后续融资预先设置空间。
2005年,Facebook第二轮融资引入风投公司Accel Partners肖恩重新调整公司结构,在原来基础上将董事会席位扩充至5个,新增席位由吉姆·布雷耶获得。这样一来,马克仍控制着两个席位,加上肖恩的1个席位,创世团队与投资方席位比重从3: 1调整为3: 2,享有绝对控制权,即便彼得·泰尔与吉姆·布雷耶联合也不会动摇这一局面。
此后,Facebook董事会一再扩充,截至2012年达到11个董事席位,扎克伯格拥有IPO前29.2%的投票权,再加上其他股东赋予的代理投票权一共占有56. 9%的投票权,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优势。
另外,根据Facebook招股说明书显示,扎克伯格持有28.4% B类股票,加上其他股东给予的代理投票,一共持有57. 1 % B类股票。相较于Facebook上市发行的A类普通股票,B类股票的投票权重是其10倍,这种双层股权结构有助于扎克伯格保持控制权。
迄今为止,Facebook先后进行了五轮融资,估值从2004年的500万美元上涨到今天的1000亿美元,暴增2000倍。无论对于投资人还是创始人,乃至持股员工,都是一个多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