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犯了错误,父母或多或少都有一点责任。在批评孩子之前,如果父母能先进行一番自我批评,比如对孩子说:“这事也不能全怪你,爸爸也有责任” “怪妈妈平时工作太忙了,对你不够关心。”会拉近父母和孩子的心理距离,孩子将更乐意接受父母的批评,还可以培养孩子勇于承担责任、勇于自我批评的良好品质。
——一位学会用“自我”式批评教育孩子的母亲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犯错后,很多家长只是对孩子展开批评和教育,一味要求孩子改正错误,却忽视了自我反省:孩子犯错了,是不是因为我平时没有教育好他?如果家长真能这样反省自己,并在批评孩子之前,先进行自我批评,就很容易“降服”孩子——使孩子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
我和丈夫有一个约定:一方批评孩子的时候,另一方不能插手。有一次,在家里批评儿子,我足足斥责了他约半个小时,最后看儿子还是一脸委屈和不服的样子,我真是又气又急,却又觉得无从下手,最终只好作罢,待回到房间。这时丈夫对我说:“问你一个问题吧,你知道生活中让我们最头痛的是什么吗?”我心情不怎么好,也懒得回答,丈夫告诉我:“最头疼的是碰到唠叨埋怨的父母、喋喋不休的妻子、鸡蛋里挑骨头的老板。”
听到这话,我意识到丈夫是在暗示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孩子最怕的是父母毫不留情地批评,喋喋不休的唠叨。
丈夫又说:“批评孩子要简短,不仅如此,再批评孩子之前还要先做自我批评,这样孩子才容易接受你的批评教育。”想想刚才我一味指责儿子的错误,儿子满面泪痕,却一脸不服的样子,我不禁暗暗后悔。从那以后,在批评孩子的错误时,我总会先对儿子说:“你犯了这个错误,也不全怪你,爸爸妈妈也有责任,平时没有很好地教你怎么做,因此,妈妈先向你说声对不起。”
当我说出这番话后,儿子紧张的表情通常会舒展开来,变得轻松起来。接着我会对儿子说:“小时候,妈妈也犯过你这样的错误,我只想告诉你……要是能照这样去做,你就能改正错误。”
这种做法不但可以打消孩子的防御心理,使孩子不为自己的错误辩护,还不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很容易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教育,并认真改正错误。
如果家长想帮孩子改正错误,弥补不足,又不想引起孩子的反感,伤害孩子的自尊,不妨先指出自己的错误,做一番自我批评,然后再去批评孩子。
向有些家长自我批评的意识差,一旦孩子出了问题,他们要么归结为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要么说:“学校教育不力。”而没想到孩子出了问题,自己多少应该负点责任,如自己对孩子的思想和学习关心少了,忽视了培养孩子的习惯,等等。
比如,孩子要参加同学的生日聚会,向家长要50元钱送礼,家长不同意,还简单粗暴地批评孩子。说孩子受到了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了,学校没有教育好孩子等等。孩子不理解,坚持要去,最后家长打了孩子。孩子不但没接受家长的意见,反而出现了对立情绪。这就是一次失败的批评教育。
其实,在孩子提出要50元钱的时候,父母应该冷静下来,思考一下孩子为什么提出那样的要求,可以向孩子讲明:“庆祝生日无可非议,但是小小年纪就讲究送礼,是不可取的。这也不能怪你,爸爸妈妈也有错,平时没有重视教育你珍惜金钱。只希望你今后认识到金钱的来之不易,不要轻易拿钱去送礼。你可以送同学比较有意义的礼品,比如小娃娃、茶杯等等。”
如果家长能这样教育孩子,相信孩子不会产生抵触心理,不会对父母的批评教育反感、逆反。通过耐心的教育,孩子明白了家长的意思,并乐意接受教育,还会反省自己的问题。
可是,生活中有些家长认为:向孩子承认错误,作自我批评,是意见难以启齿的事情。他们害怕失去了家长的面子和尊严,失去了家长的威信。殊不知,善于自我批评是是非分明,公正客观的表现,是建立威信的好办法。敢于在孩子面前作自我批评,可以取信于孩子,使孩子真正感到父母的言行端正,进一步产生崇敬父母的情感,家长的威信也就提高了。
相反,如果家长一味批评孩子,而意识不到自己的责任,有了错误后还强词夺理以示威严,文过饰非,这无疑于错上加错。这样只会被孩子瞧不起,并且会导致孩子是非观念模糊,缺乏批评和自我批评精神。所以说,家长用于做自我批评,有利于教育出好孩子。
教子链接:
孩子犯了错误,家长要先考虑一下自身,看看哪里出现了漏洞,给孩子适当的疏导,不要一味地去“堵”,要帮孩子解决问题,找出对策,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适当的做批评和自我批评才是明智的,也是管用的教育方法。因为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是非观念,增强孩子自我批评的意识,密切家长与孩子的关系。还有利于提高家长的道德修养水平,使家长成为孩子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