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从来没想到过,自己随意说出的一句话,甚至是一个词,会改变孩子的一生。作为父母,你所使用的语句可能促使孩子与你合作,使孩子更加自信,也可能使孩子感到沮丧和自卑,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因此,作为父母应该多说能给孩子带去快乐的话语,而应该尽可能少说带有损害人格的贬义话语。
——一位懂得不说有损孩子人格的词语的母亲
提起对孩子的伤害事件,我们最先想到肯定是被人抢劫、勒索、欺负、打伤,等等。其实,对孩子而言, 来自言语或态度上的“软”伤害远胜过这些“硬”伤害,因为“软”伤害几乎无处不在,而“硬”伤害毕竟比较少见。在孩子心中,排在第一位的软伤害就是“语言伤害”,这主要表现为父母说话时用词不当,无意间伤害孩子的自尊、人格和心灵。
有一次,我和丈夫带着6岁的儿子到海南度假。丈夫去买水了,我和儿子在一家商店里闲逛,儿子看到滑板后非得要买,我对他说:“你已经有两个滑板了,还要买,也太浪费了吧?”儿子不同意,吵吵闹闹,我生气地说:“你这个孩子,真是贪得无厌!”
儿子一下子躺倒地上尖叫起来,“我就要,现在就要!”
看到这种情况,我感到尴尬极了,又不知道怎么办:向孩子妥协吧,会让自己颜面尽失,孩子会越来越任性;不向孩子妥协,孩子又大哭大闹,在地上打滚,引来众人侧目。正在危难之际,丈夫过来了,帮我“解了围”。
丈夫对儿子轻声说道:“宝贝,爸爸知道你很伤心,很生气,有的时候生活就是这么无奈。不过爸爸有个建议,你愿意尝试一下吗?”
儿子觉得爸爸理解他,又想尽力帮自己,就停止了尖叫,从地上爬起来。
丈夫说:“你想要滑板,可我和妈妈都不愿意给你买。我们可以到别的商店看看,看哪个商店的售货员愿意把滑板作为礼物送给你。”
孩子高高兴兴拉着丈夫的手,来到另一家商店,我跟在他们的后面。丈夫把儿子介绍给售货员,问是否能满足孩子。售货员说:“对不起,我们没有随意赠送滑板的权力。”
我们走了三家店,都碰了钉子,准备到第四家商店时,儿子准备终于忍不住了,说:“我不买滑板了,还是回家玩那两个吧!”
事后丈夫提醒了我:“不要随意用有损孩子品质和人格的词语,比如你用‘贪得无厌’一词斥责孩子,是很让孩子受打击的。”从丈夫身上我受益良多,不但学会了应对孩子任性、撒娇的办法,孩子懂得了不该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伤害孩子的人格品质。
或许不少家长都遇到孩子任性耍赖的时候,通常情况下,父母的反应不少哄孩子,就是恐吓孩子,或是命令孩子不许哭闹。但是作为一个人,孩子出现这些情绪是正常的。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情感,允许孩子表达出来,切忌用有损人格的词批评孩子。
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孩子确实错了,让父母感到头疼。但这并不是说父母就可以严厉斥责孩子,甚至是诋毁孩子的人品。要知道,言语伤害是一种内伤,会对孩子造成深刻的影响。因此,父母要坚决避免对孩子的“语言伤害”,保护孩子的自尊,呵护孩子的人格。
首先,父母要认识到语言伤害的严重程度,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
其次,要多以鼓励为主,稍加引导,纠正孩子的错误。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应采用积极性语言教育孩子,时刻注意不要对孩子说出伤害他们的话,尤其是在气急败坏或“恨铁不成钢”的情况下,父母应该保持理智,控制好情绪,尽量对孩子进行和风细雨式的批评和教导。
再次,批评需要讲究艺术,要以提醒、启发代替指责和训斥。如对孩子说“我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会使孩子产生努力改变的动机;对孩子说“没关系,慢慢来,尽力而为”,可以帮孩子调整紧张焦虑的情绪。
最后,父母要调整好心态,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的表现,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材施教。避免说出诸如“你怎么越大越……”,“你已经不止一次犯这样的错误了,真是没用”“你都这么大了,竟然还……”,“你怎么不能像人家……那样呢?”之类的话,因为这些话语都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和心灵。也不要用诸如:无可救药,龌龊,成事不足,自私,霸道,无耻等词批评孩子,因为这些是有损孩子的人格的。
总之,“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批评孩子的时候,父母要多用“良言”,少用“恶语”,或不用“恶语”,以免对孩子的人格和品质造成伤害,影响孩子的成长。作为父母,为了孩子,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吧。
教子链接:
经常遭受“语言伤害”的孩子,心灵会扭曲,即使成年之后也会出现一些行为障碍和个性弱点,不利于适应社会。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父母应该高度关注不良语言对孩子造成的严重后果,不要以为几句话、几个词不会对孩子造成多大的危害,气急之下就口不择言地用不恰当的词来刺激孩子。要知道,这种心灵的伤害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