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某些时候,我在批评孩子的时候,虽然初衷是为了让孩子改正错误,但是我的语气却是在告诉孩子:“妈妈并不相信你会改正错误。”于是不管我怎样批评孩子,孩子依然没有什么明显改变。直到有一天,我明白了原因何在,因为我不信任孩子,孩子也不会相信自己。
——一位不相信孩子会改正错误的母亲
毫无疑问,批评孩子是为了让孩子改正错误,可是不少孩子却被批评的不想改正错误。因为父母的吹毛求疵让他产生自卑、沮丧心理,感觉自己很糟糕,因而失去了改正错误的积极性。以前我也犯过这样的错误,但幸运的是,在丈夫的帮助下我明白了在批评孩子时应该注意态度和方法。
儿子上五年级了,我和丈夫希望他小学毕业时考出好成绩,以便进入重点中学。他的数学成绩一直不错,可就是语文成绩老上不去。特别是写作文,最让他头疼。一篇作文,他往往写不上几句,就写不下去了。我经常埋怨他不善于观察,缺乏想像力,语言单调乏味,懒惰而不肯练笔。
一天下午,儿子在那里绞尽脑汁写作文,但是憋了半天也没有写出几个字来。见儿子在那里抓耳挠腮、左顾右盼,我不由的有些生气,“快点想啊,看什么看啊?一点都不专心,怎么能写好作文呢?”
这时下班回来的丈夫正好推门而入,他对我使了个眼色,然后把我叫到卧室,说:“最近一段时间,就让我来试试看,帮助儿子提高写作水平,但是还需请你配合,那就是不要在我和儿子谈话的时候插嘴,还有啊,这段时间你不要管儿子的学习了。”
我虽然笑着答应了丈夫,但是内心却在笑他:“我倒想看看你怎么提高儿子的作文水平。”说完后我回到厨房做饭,丈夫在客厅里陪儿子写作文,只听见他对儿子说:“儿子,语文真有那么可怕吗?其实对于你来说,学好语文是没有问题。你的理解力很强,记忆力又很好,又爱动脑筋。只要你平时多看一些文学方面的书,比如散文、杂志、故事书等等,大量地看,再练练笔。坚持下来,一定会大有成效的。知道吗?你的不足就是看的书太少。”
丈夫的话似乎起到了作用,只听见儿子有点不相信地问:“爸爸,你没骗我,我真的能行?”
“当然。”丈夫非常肯定地回答。
“那我争取每天看一本书。”儿子大声说道。
“一天看一本书不太现实,也没有必要,只要你每天看20页书,长期坚持,也很了不起。要知道,一口吃不成胖子啊。”
丈夫要求儿子在看书的同时做好读书笔记,把自己觉得不错的句子记下来,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下来。休息日也要坚持看书,丈夫还教儿子怎样挑选适合自己阅读的文章,怎样来读这些文章,怎样借鉴别人写作的长处。
虽然丈夫的话非常有道理,但是我还是怀疑儿子难以做到,于是我偷偷观察儿子是否认真看书了。第二天下午,儿子放学后,写完作业就在客厅的沙发上看书。我时不时留意他,发现他的眼睛盯着天花板,我正想说他几句时,又想起了丈夫前一天的交代,于是我又忍住了。
两分钟后,丈夫回家了。他发现儿子并没有把心思放在阅读上,就说:“看书重在投入,如果手里拿着书,心里想着别的东西,那是看不进书的。看不进书,又怎么能提高写作水平呢?”儿子默不作声地低下了头,过了一会儿,他对丈夫说:“爸爸,我确实没有集中精力看书,我以后再也不会三心二意了,请你相信我,好吗?”丈夫温和地说:“爸爸相信你能做到专注看书,这一点你不用担心。
从那以后,儿子看书真的很投入,有时候我叫他吃饭,他都听不见。两个月后,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儿子的语文居然考了90分,他的作文破天荒地获得了38分(满分40),我在为儿子感到高兴的同时,也为丈夫对儿子成功的教育感到高兴,但是却为自己感到难过。因为在丈夫正确教育方式的对比下,我对孩子的教育是失败的,而原因我也清楚,那就是不懂得给孩子信任,只知道批评和挑剔孩子的缺点。
当天晚上,我向丈夫讨教家教方法。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小时候,我非常调皮,经常捣乱,很让老师讨厌,有一次,老师向我的父亲抱怨,说我一点都不听话,让父亲好好管教我。父亲却对老师说:“我家孩子只有这么一个缺点,其他方面他都表现得很好,我相信他没有调皮到无法管教的地步。”听了父亲这些话,我心里暖暖的。因为我知道,他是信任我的。从那以后,我发誓不再故意捣乱。
在与丈夫的对话中,我明白了,批评孩子需要给孩子信任。当我们信任孩子,对孩子说,你只有一个缺点时,一方面,孩子很容易接受,他会认为自己不是那么糟糕;另一方面,因为只有一个缺点,他有了改正的信心,能够集中精力把缺点改掉。求全责备不仅难以使批评奏效,反而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使父母和孩子之间产生矛盾,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后来我在一本亲子教育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孩子是经不起挑剔的。父母越是挑出孩子的不足,越是批评孩子的不对,孩子就越是听不进去。更加糟糕的是,当我们经常说孩子这不行那不行的时候,我们的责备和训斥往往会应验,结果我们会发现孩子果真什么都不行、什么都不好。这就是消极暗示的结果。所以,我们要信任孩子,哪怕批评孩子的时候,也要告诉孩子:“我相信你会改正错误,不断进步。”这就是说,我们要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教子链接:
大多数孩子都有积极向上的愿望,犯了轻微、无关紧要的“过错”后,他会感到有些内疚和不安,从而把它放在心上,受到良心的责备。如果我们了解并善于运用这一点,当孩子犯了一般性的错误时,不是痛斥他,而是充分信任他,让他自己定出下一阶段改正错误的时限,那么孩子就很可能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既可以改善亲子关系,增加彼此间的信任,还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自制力,实现孩子的自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