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聚奎(1904—1995) 原名李新喜。湖南安化人。1926年夏到长沙,入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工兵营当兵。曾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7月参加平江起义,任中国红军第五军十三师七团排长。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第三大队、第九大队中队长,随部转战湘赣边,是年12月到井冈山。后坚守井冈山,参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反“会剿”斗争。1929年夏,任第八大队大队长。1930年任红六军(后改称红三军)第三纵队代理纵队长、四大队大队长、第九支队支队长,参加第二次攻打长沙和吉安之战。同年10月,任红九师二十七团团长。1931年冬,任红八师师长。1932年,任红七师师长。1933年,任红九师师长。同年获二等红星奖章。后任红一师师长。参加过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长征中率红一师参加强渡乌江、攻占遵义城、四渡赤水河、强渡大渡河等战斗。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合后,调任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参谋长。1936年,任红九军参谋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参谋长,参加神头岭、响堂铺和晋东南反“九路围攻”等战役、战斗。1938年5月,赴冀南抗日根据地,任青年纵队政委。同年冬,到鲁西北组建一二九师抗日先遣纵队,任司令员兼政委。1941年春,到山西太岳区,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一纵队副司令员。1942年,任决死队一旅旅长兼太岳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1944年到延安,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出席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冀察热辽军区参谋长。1946年,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执行处副处长。1947年,任西满军区参谋长、东北民主联军后勤司令部参谋长、西线后勤司令部司令员兼政委。1948年,任东北人民解放军后勤部副部长、东北野战军后勤部副部长。1949年1月,任第四野战军后勤部第二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四野战军副参谋长。1950年,调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曾负责组织抗美援朝的后勤工作。1951年,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自由独立勋章。1952年,受命组建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任院长。1955年,任石油工业部部长。1958年3月,任总后勤部政委,同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66年,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诬陷迫害。1977年,任后勤学院政委、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81年至1988年1月,任中共中央军委顾问。是第二、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四、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82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著有《李聚奎回忆录》。
李耀堂
李耀堂 江西井冈山行州村人。井冈山斗争时期曾任新遂边陲特别区行州乡暴动队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