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3节 北伐败什么

  北伐挫败,多数历史学者认为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曹魏非速亡之国。二、益州非进取之地。三、诸葛亮非将略之才。

  我们来逐条分析,这些说法是否有道理,并看看能不能发现一些什么新的说法。

  蛇吞象

  根据现代政治学的理论,一个政权、一个国家亡不亡,一看其政治基础,二看其综合实力。

  一个政权的政治基础,一看其合法性,二看其内部各大利益集团是否平衡协调。

  就曹魏帝国的合法性而言,在刘备、诸葛亮的心目中,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是反动的。曹丕篡汉自立,大逆不道,是非法的。现实情况是,曹操在几十年的奋斗过程中,借助皇帝和中央政府这个壳,生了一大堆自己的蛋,这些蛋终于孵出了一窝又一窝姓曹的小鸡。到了他儿子曹丕手上,通过政权“禅让”,终于顺利地借壳上市。拿易中天先生的话来说,这只新股票还颇为畅销,是事实上的绩优股。曹丕在他父亲死后,通过实行“九品官人法”,与儒家、士族妥协并合作,在国内已获得了稳固的政治基础。

  东汉王朝实际上是被曹丕篡夺的。但在形式上、法理上,曹魏帝国的政权是禅让而来的。谁也不能否认,禅让是政权更迭的一种合法形式。在国内,曹魏帝国的统治,已有充足的合法性(能得到各大实力派的认可,就是所谓的合法性);各大利益集团之间,基本上能和谐相处。

  蜀汉帝国这边,刘备拥有一个缥缥缈缈的皇族身份,靠夺取其他皇族成员的地盘,建立了一个只拥有一个州的帝国,也称为汉。然而,蜀汉政权内部,矛盾重重;国内的少数民族,反抗不断;那些外来的冠冕堂皇又精打细算的读书人(儒家知识分子)以及那些刀头舔血又唯利是图的豪强军阀,恐怕早已不相信什么“复兴汉室,还于旧都”了。

  诸葛亮的北伐口号且不说国外,就在国内,有多少人相信呢?也就刘备和诸葛亮开大会、作报告时,挥舞着拳头对台下的听众叫叫而已。就曹魏政权的合法性而言,诸葛亮只能“望魏兴叹”。诸葛亮复兴汉室的理想,已是镜中花、水中月。

  就综合实力而言,其实不用多说。战争年代,军事实力是综合国力的主要体现。蜀、魏之间的实力对比,举两个例子,就能说明问题。

  诸葛亮的第一次和第五次北伐,东吴帝国都在东方策应。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曹真在陇右,司马懿在荆州(曹魏帝国的“荆州”,治所在宛城,今河南南阳市),曹休在扬州(曹魏帝国和东吴帝国都有各自的“扬州”,曹魏帝国“扬州”治所在今安徽合肥),在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上,摆开三大军团,阻挡吴蜀两国的同时进攻。

  东吴大都督陆逊率军攻击皖城(庐江郡治所,今安徽省潜山县),他的对手、曹魏扬州刺史曹休所属步骑兵就有十万之多。在荆州的司马懿,不仅派兵攻击江陵(公元219年关羽失“荆州”后,东吴帝国的“荆州”治所设在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决企图叛变的新城郡(治所在上庸,今湖北省竹山县)太守孟达。西线的曹真,派部将张郃在街亭一战击溃蜀军,马谡身败名裂。

  《三国志》所说的“关中响震”,不过是虚惊一场。看看,吴、蜀两国联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想好好地玩他一把,狠狠地捞他一票,曹魏帝国方面呢,洒洒水啦。

  第五次北伐(公元234年),东吴帝国派三路大军攻魏,策应诸葛亮。陆逊攻襄阳,孙韶攻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孙权御驾亲征,攻居巢(今安徽省巢湖县)。西边,诸葛亮望敌兴叹;东边,孙权三军败绩。这就是实力。什么叫实力?实力就是实实在在的力量。

  曹魏本来就是非速亡之国,说它非速亡之国,说了等于白说。说北伐挫败,是因为曹魏非速亡之国,是不准确的。准确的说法是,相对于蜀汉,曹魏是个庞然大物,要亡也不会亡在蜀汉手里。

  羊肠小道

  这个“益州非进取之道”,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地形地势、后勤保障。

  诸葛亮的北伐,是从汉中平原越过秦岭山脉,进入关中。

  汉中到关中,有四条道路可走。从东往西依次为子午谷、傥骆谷、褒斜谷、祁山道。前三条道都以“谷”命名,道如其名,要经过深山峡谷,峡谷中只能以栈道通行。西边的祁山道,虽有道可行,却向西绕了一个大弯,经陈仓这一险关,才能进入关中。长途跋涉的蜀军步兵,仰攻以逸待劳、居高临下的魏军骑兵,胜败有凭,其势可料,其局可知。

  另一方面,通过栈道或绕个大圈运粮,后勤保障是个巨大的问题。战争是高成本、高风险的买卖。且不说别的,仅后勤供应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蜀国就难以支付。

  说到后勤供应,确实体现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为了解决粮草运输的问题,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这两种运输工具。

  木牛、流马到底是什么玩意,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有学者考证,木牛就是有前辕的小车(几轮小车?),流马则是一种人推的独轮车。根据小时候在家乡山区砍柴烧炭、拉板车、采松脂的经验以及对史载资料的理解,结合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我对木牛、流马的描绘,可能比较接近客观实际。

  首先肯定一个概念,木牛、流马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是车,不是人造的四只脚的牛马(央视版电视剧《三国演义》和许多历史学者的复原物,都是四足的牛、马模样)。

  再明确一个概念,诸葛亮发明的这个东西,不管它是什么东西,应该是行驶的物件,而非行走的物件。行走,无论是双肢行走还是四肢行走,每个肢体必须至少有三个关节(如人的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在那个时代,以木材、钢铁为原料,造出当代机器人般活动自如的四肢、关节,是不可思议的。

  根据物理学的基本原理,运输是要做功的,做功是要消耗能量的,所谓的永动机只在神话里存在。三国时代没有利用核物理能和化学能的动力装置,只能利用生物能,即使用畜力或人力从事陆地运输。

  蜀国缺少人力和畜力,牛车、马车也比较适合平原运输,不适合山地运输。因为,牛、马拉车在前,对后方方向的把握很差,在山路、栈道上容易翻车或坠入深渊。于是,诸葛亮苦思冥想,奇思妙想,发明了一种新型的运输车辆。

  《诸葛亮集》记载:“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着于腹。载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足……”

  古人叙事说理,喜欢用比喻的方法。对木牛、流马的比喻,首先应该明白,“牛”是牵的,人在前;“马”是驱的,人在后。“转者为牛足”,说明木牛的“足”指车轮;“一脚四足”中的“脚”不是指动物行走的器官,而是指器物的底部(如墙脚),即车的底盘。很多学富五车的大学者对“一脚四足”这句话中的“足”和“脚”的理解有问题。

  在流马的具体制作方法中,诸葛亮提到“头入领中”、“方腹曲头”是说,车辕与底盘之间有一个颈形(凹陷缩小)的连接部,连接部的前端(头)弯向前下方(这样拉车省力),两个车辕之间有一个横置的拉杆。底盘之上装粮食的车厢是方形的。这里的“舌”可能是一种刹车装置,连接在底盘上。这种刹车装置有一个隐蔽机关,把这个机关移动或旋转到某个位置,就将车轮刹死,无法启动。这就是《三国演义》里魏军来抢粮却推不动车子的原因。

  如果这样理解正确的话,木牛就是一种一个人拉的四轮车(也不排除后面有人推)。可能在使用过程中,一人拉车,人前车后,不好把握车轮的方向,遂改为人推的,车前人后,叫做流马。

  总之,据我的理解,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应该是古代的人力汽车。顺便一提,曹操在官渡与袁绍作战时使用的“霹雳车”——发石机,也就是古代的人力大炮,只不过炮膛里装的不是火药,而是石头、碎铁片。秦始皇时代的方士,就是现代的化学家;方士们练的仙丹,就是现代的保健品或伟哥。

  世事各异,古今同理,这就是读书的精髓所在。

  之所以没人想到或相信木牛、流马是四轮车,除了理解上的偏差外,还因为人们相信,山地不适合四轮车行走。理论上的确如此。

  但考察事物、探究真相,不能理论脱离实际。诸葛亮北伐,所经之处,要么是山路,要么是栈道,栈道的成分还要多些。栈道是在梁上铺木板的(至少有一点五米宽吧),其实就是平地。山地尽管崎岖不平,但军队是有工兵的,工兵在山地上开出一条宽一米多的道路来,也不会太难。

  也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诸葛亮发明的人力汽车——木牛、流马,仅供栈道使用。上文说过,栈道就是最好的平地上的康庄大道。而且,栈道占蜀军粮草运输线长度的大部分。有可能,在山地上,用肩扛人挑,把粮食大量地聚集到栈道的入口,则改用木牛、流马运输,出栈道口以后,又改为肩扛人挑。

  木牛、流马是不是诸葛亮个人发明的,不能肯定,也可能他手下有一帮高级工程师。也可能,他那个奇丑无比的老婆帮了忙。据野史记载,黄婉贞对机械是很有研究的。但至少,知识产权是诸葛亮的。

  看来,男人怕投错行,女人怕嫁错郎,一点不错。要是诸葛亮不去当什么丞相,或当了丞相不去搞什么徒劳无益的北伐,专心发明创造,靠卖专利就能过上大康生活。

  男人投错行

  这个观点,最早是陈寿在他的《三国志》里提出来的:“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意思是说,诸葛亮的才干特点,在训练军队、行军布阵方面有特长;在用兵打仗方面,却不善于奇谋诡计。治理民众方面,有突出才干,这方面的才能,明显优于他的兵谋将略。

  后世的一些膜拜诸葛亮的历史学者,对陈寿的这一观点大肆攻击,甚至有学者认为陈寿有私仇公报之嫌。

  陈寿的父亲曾是马谡的部下,马谡被斩后,陈寿的父亲也被处以髡刑(剃光头发,古代的一种人格刑)的处罚。陈寿本人是毕业于蜀国太学的才子之一,在诸葛亮之子诸葛瞻手下为官,也郁郁不得志。

  陈寿是个严谨、正直的历史学者,说他借著书立说之机,私仇公报,可能性不大。

  其实,用不着为诸葛亮的才干特点争论不休,更用不着怀疑陈寿先生,看看诸葛亮干了些什么,干得怎么样,也就一目了然。事实胜于雄辩嘛。

  对于诸葛亮最适合干什么,刘备最有发言权。我们来看看,诸葛亮投奔刘备以后,刘老板派他干了些什么。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后,荆州(今湖南省、湖北省加上河南省南部)被曹(代表中央政府)、刘、孙三家瓜分。公元210年,刘备向孙权“借荆州”(实际上是荆州的南郡,即今湖北省西南部长江北岸部分,治所在江陵)。

  公元211年,刘备率领志愿军入川“帮助”刘璋防张鲁(实际上是防更北方的曹操),以庞统为随军军师,留诸葛亮协助关羽和张飞守备、治理、稳定荆州。

  公元214年庞统战死,刘备攻占绵竹后,调诸葛亮、张飞、赵云入川。实际上,刘备调他们三人入川,主要的是借张、赵两员猛将的兵威,以威慑刘璋,促其投降,若威慑无效,则武力解决。

  刘备占领益州后,留诸葛亮治理益州,以法正为随军军师,攻打汉中(公元219年)。刘备称帝(公元221年)后,攻击东吴的搏命一战(夷陵之战),也是诸葛亮留守,以马良、程稽等参谋军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刘备对诸葛亮的工作安排相当于刘邦对萧何的安排。

  诸葛亮掌握军权,亲任统帅,是刘备去世以后的事。当然,刘备去世以后,连士兵二十大棒以上的军法处置,都要诸葛大丞相亲自斟酌决定了。

  看得出来,刘备去世之前,诸葛亮干的大多是行政工作、参谋工作,或者说文职工作。请注意,历史上真实的刘备并不是《三国演义》中一哭二闹三上吊,靠擤鼻涕、抹眼泪过日子的窝囊废。刘备不仅意志坚定,屡败屡战,还善于笼络人心,善于识人、用人。否则,刘备不可能在艰难困苦中成就一番事业,也不可能有一帮铁杆兄弟始终追随他。

  既然善于识人、用人的刘老板在生前多数时候派一些行政工作(当然,行政工作也很重要,重要不重要与适合不适合是两回事)给诸葛亮干,说明诸葛亮的行政管理能力是深得刘备赏识的。进益州、夺汉中,刘备带的随军军师分别是庞统和法正,诸葛亮留守后方,说明诸葛亮的行政能力在庞统、法正之上,而军事能力在他们之下。“诸葛一生惟谨慎”,这是历代史学家的共识。太过谨慎的人是不适合当司令官的。兵凶战危,战争的环境瞬息万变,战机的隐现变幻莫测,胜利的把握须当机立断。战争有时要敢于冒险,善于冒险。

  由此观之,诸葛亮谨小慎微的性格显然不是很适合战争。如果刘备去世后,诸葛亮自己留守成都,负责处理政务,训练士卒,保障供给;自己运筹帷幄之内,魏延决胜千里之外;自己统摄国政,让魏延统军北伐,结果会如何呢?

  这只能是个悬念。

  也有人会说,刘备对诸葛亮的工作安排,只证明诸葛亮长于行政,不能反证他拙于军事。

  这样说的确有道理。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诸葛亮的将谋兵略到底如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先看第一次北伐。

  史载,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出发之前,在汉中大本营开过一次军事会议。会上,魏延提出,曹魏帝国没有想到我们会突然攻击他们,他们的西线守备空虚,东方的军队集结并驰援长安需要时间;镇守长安的是曹操女婿、花花公子夏侯楙;关中地区官方和民间储粮丰富,足供支持一段时间,我们的部队不必携带大批粮草,可轻装前进。

  魏延建议诸葛亮亲统大军,大张声势,由褒斜谷进军,魏延则率五千战斗部队、五千后勤人员,从褒中(陕西省汉中市西北)出发,于秦岭南麓折向东,经东线的子午谷(长约三百里,行程约十日)北上,奇袭、径取长安(长安在子午谷的正北方,距离汉中最近,行程最短,但道路最险要),诸葛亮率大军经郿县(今陕西省眉县)与魏延会师于长安。诸葛亮认为此计过于冒险,拒绝采纳。从此战的结果反过来看,“子午谷奇谋”是可行的。

  当时曹魏帝国没有料到蜀国会有大规模的北伐行动,没有做好思想上和军事上的准备。真正有战斗力的只有曹真的部队,在褒斜谷出口处的郿县驻防,魏延出子午谷后,即使不能占领长安,也能牵制住长安守军,阻挡魏军东方来援的部队,甚至可以与出褒斜谷的诸葛亮主力部队夹击曹真;即使不能夹击曹真,诸葛亮的大军也能击破曹真军(在魏国东方援军到来之前)。

  诸葛亮不采纳魏延“子午谷奇谋”的后果,是向西北绕一个大大的弯,经祁山,绕至陇山的北出口街亭,让魏国东方部队有时间驰援西线,等张郃率领五万大军进至陇山之后,即使马谡不犯错误,第一次北伐失败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如果实施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占领关中和陇右地区,是很可能的。至于能否长期占领关中和陇右,并向东方发展,完成“复兴战争”第二阶段的“西方战役”,则是另外一个话题。

  诸葛亮实际的打法是这样的:请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诸葛亮“布疑兵于箕谷”,也就是派赵云经今天的陕西省留坝县,进兵太白县,疑惑性地威胁驻军今眉县的魏军主力曹真部,做出要正面攻打曹真的样子。

  诸葛亮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从今天的陕西省汉中市出发,经甘肃省成县、礼县、天水市、秦安县,抵达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就在这里的街亭,马谡一败涂地。而先锋魏延部,则到达更远的甘肃省镇原县。

  我没打过仗,曹真的行为我看得懂,他的主力驻军今陕西省眉县,是有道理的。

  诸葛亮的目标是长安,从汉中进攻长安的最佳路线是褒斜谷,眉县正好是褒斜谷的北出口。若诸葛亮经此而来,曹真正好当面锣对面鼓地干一场;若诸葛亮放弃此道,向西经散关(地在今陕西省宝鸡市)或街亭(地在今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迂回进攻长安,曹真可立即机动策应。

  我看不懂的是,诸葛亮把疑兵赵云部布置在曹真的眼皮底下,却绕一个大大的圈子去消灭曹真这个敌人。

  正确的做法应与诸葛亮的做法相反。把疑兵布置在散关或街亭,当驻在眉县的曹真主力向西分兵时,闪电般地出兵占领眉县,长安就指日可待了。

  诸葛亮的不善奇谋,还体现在他的第五次北伐上。公元221—233年,诸葛亮推广农耕,扩充军备,为了解决山区运输困难,用木牛、流马将大量的粮食运送至褒斜谷南谷口,又修复褒斜谷的栈道,次年从褒斜谷进军。

  看看,还没有出发,就将自己的军事意图和进军路线明白地告诉敌人,有这样打仗的么?换了我这个庸才,明里把这条道修好了,暗地里却偏偏从那条道上干他一票。

  刘备的老祖宗刘邦,就玩过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把戏。即使不讲什么创新,依照老祖宗的葫芦画个瓢,总是不难的吧?

  的确有些可惜,如果魏延当统帅,如果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被采纳,如果诸葛亮按老古我的谋划去做,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以上三条导致北伐挫败的原因,的确算得上是原因。只不过是诸葛亮北伐挫败的部分的而不是全部的,技术层面的而不是战略层面的,表面上的而不是实质上的原因。

  上面已说过,北伐之战,是政治和形势的需要,是蜀国统治集团压制国内反对势力的手段,同时也是诸葛亮与刘禅的君臣相处之道。

  所以,诸葛亮根本不太在乎北伐成功还是失败,他只是要北伐而已。这就很好解释,虽然不可能成功,还是要打下去,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玩完老命拉倒。

  如果诸葛亮真心真意地北伐,我们就应从更深层次去寻找北伐失败的原因。

  毛泽东说过,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因素。反过来说,政治路线不正确,再好的干部也枉然。那么,我们就倒过来看看,诸葛亮和刘备的“政治路线”是否正确。

  路线问题

  刘备和诸葛亮的“政治路线”体现在《隆中对》中。我们来看看《隆中对》全文。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以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其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和刘备探讨他们的发展大计时,估计只是口头讨论,是不成文的。只是后来诸葛亮或他的秘书将它整理成文字,形成一篇千古奇文,让千千万万读书人吟诵不绝。

  拿现代的话来说,《隆中对》是一个发展战略的规划。

  一个国家、一个政权的发展战略是其政治路线的具体体现。一个完整的发展战略应包括发展目标、发展道路、发展步骤、外部条件、内部条件和发展动力几个部分。其中发展目标和发展动力两项是最重要的。我们以现代管理学的视角,来看看诸葛亮帮刘备制定的发展战略如何。

  发展目标:图霸业,兴汉室,统一中国。

  发展道路:先占荆州,再占巴蜀,建立稳固的根据地;条件成熟时分两路北伐中原。

  发展步骤:两阶段、三步走。第一阶段:包括两步,先占荆州为立足点,再据有益州,并治理好这两个地方。第二阶段:北伐中原,一统天下,恢复汉室。

  外部条件:安抚南方少数民族,东与孙权结盟,并等待北方地区出现动乱或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

  内部条件:治理好并稳定益州和荆州,积蓄力量。

  发展动力?此处“发展动力”后面用的是问号,而不是省略号。诸葛亮在他的发展战略中,其他要件考虑得相当全面和完善,对发展动力这一最重要的问题也有所考虑,但考虑得并不是那么周详。

  如今什么伟大的企业家或什么天才的规划大师,关起门来,神秘莫测地谋划什么发展战略,弄得神秘兮兮的,还要挣那些冤大头的大把钞票。其实,制定一个发展战略再简单不过。

  就比如你开车回家。家(战略目标)是你的前进目标;要走哪条道(发展道路);转几个弯(发展步骤),车的性能、道路状况、气候条件要正常(外部条件);司机要掌握基本的驾驶技能(内部条件);当然,最重要的,油箱里要灌满汽油(发展动力)。

  战争的动力是什么?是资源,包括精神资源(即软实力,主要是指政治资源)和物质资源,后者又包括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并不是没有考虑到发展动力的问题。政治资源方面,刘备“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物力资源方面,荆州“利尽南海”,益州“沃野千里”。这种分析,是静止的、片面的,并不全面、客观。我们来分析刘备占领益州(包括汉中,刘备占领汉中,同时关羽也就失去了荆州)后三国的力量对比。

  从国土面积上看,曹操集团占有今天的华中大部、华北、西北以及东北的西南部、华东的东北部。孙权集团占有今天的华东大部、华中小部分以及广东、广西大部。刘备集团占有今天的四川、重庆、云南以及陕西南部。曹操集团占有当时已开发国土面积的大部分。当时北方的经济要比南方发达,长江下游地区的经济要比中上游地区发达。

  从人口来看,三国各自立国之际,全中国的人口从东汉的5000万降到约1000万。其中,曹操集团拥有人口约500万,孙权集团约260万,刘备集团100多万。必须注意,一般状态下,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的。曹操集团人口的增长潜力远远不止于刘备集团的五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尽管诸葛亮考虑了发展动力的问题,但只考虑自身,而没有考虑对手,没有对比的概念。政治上,刘备有个皇室远支的身份,曹操却以中央政府的名义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哪个更有号召力,哪个更有权威?物质资源方面,只考虑物力资源,而没有考虑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的考量,也没有对比的概念。

  这就像两兄弟想开一家民营石油公司,关起门来一合计,市场前景看好,自身也拥有不少的资源和优势,于是,一拍桌子,不经工商局批准,立马就鸣炮挂牌。营业之后,才突然发现,还有中石化、中石油等几个庞然大物,原来石油是国家垄断的,世界五百强中的好些外国公司还虎视眈眈。

  发展战略不能闭门造车,要进行深入、细致、广泛、全面的市场调查,还要横向比较、动态考察;也不能只捡自身的优越条件以资鼓励,对自身的不足和对手的优势视而不见。否则,一单买卖做下来,可能会亏光血本。

  当然,战争与做生意也不完全一样。大多数生意现金回流快,只要公司的现金流不断,生意就能做下去,公司就有转机的可能。战争从长远看,当然是有收益的,否则,没有人会发动战争。但在战时,在国家和政府的层面,主要是甚至纯粹是消耗——消耗政治资源和物质资源(将军们则肯定发横财)。谁消耗得起、消耗得最持久,谁坚持到最后,谁就是战争的胜利者。

  战争的胜败道理就是这么简单。与刘备相比,曹操不仅拥有巨大的政治资源,还拥有巨大的物质资源。蜀汉的政治资源和物质资源怎么样?诸葛亮忘记了或不愿意进行比较。

  从《隆中对》来看,诸葛亮的战争理论素养存在明显的缺陷。也有可能,诸葛亮将他的《隆中对》献给刘备,作为晋身之阶,这本身就是一笔交易;既然是做买卖,当然只把自己产品最优的一面展现给买家。如果是诸葛亮战争理论素养导致《隆中对》的错,一代代的中国人把他捧为一流战略家就有些奇怪了。连一个战略规划都做得不及格的人,称为一流战略家,即使不奇怪,至少有些勉强吧?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很发达,而管理学则停留在经验阶段,即使存在一些管理理论,也是经验总结,并与哲学混为一谈,也谈不上理论升华,更没有实验依据。我们不能以现代管理学的理论高度来要求古人,这里也只是用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来分析诸葛亮《隆中对》这一战略规划的得失。

  可以说,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发展战略从一开始就是不正确的,表现为其中规划的战略目标太高,不切实际;与统一全国的目标相对照,发展动力严重不足。

  一个切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对组织目标的实现,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当客观环境尤其是发展动力明显地不足于实现发展目标的时候,就应对发展目标进行修正,否则,发展目标只能胎死腹中。

  比如你开车走高速公路回家,家在一千公里之外,车上只有半箱油,而高速公路上又没有加油站,你最好往前开了三百公里就离开高速公路,加满油后再往前开,或者找个地方住下来。如果你一味蛮干,不顾一切在高速公路上往前开,最后,汽车肯定抛锚在高速公路上,等待排障车拖走。

  诸葛亮年轻时,对自己制定的《隆中对》应该是充满信心的。因为他制定这个战略规划时,发展动力似乎是充足的。这就涉及“荆州”这一概念。

  从《隆中对》全文中的语境来看,诸葛亮所说的“荆州”,应该是东汉后期行政区划意义上的荆州,包括今湖南、湖北省以及河南省南部、重庆市东北部。

  黄巾起义以及此后的北方战乱,使中国北方民生凋敝,而荆州则在温和派地方军阀刘表的治理下相对安定,大批富裕的、高素质的北方人逃离家园,安家落户于此(主要在南阳郡)。南阳郡在当时属于发达地区。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后,荆州被曹、孙、刘三家瓜分。

  公元210年,刘备向孙权“借”荆州,实际上是把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夺取的江陵(南郡的小部分,南郡大部分仍被曹操占领)让给刘备驻防。

  公元215年,孙权向刘备索还“荆州”,几乎大打出手。只是曹操于此时占领汉中,刘备不得不妥协,以湘水为界,两家重分荆州的江南四郡,湘江以西归刘备,湘江以东归孙权。

  公元219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前,曹、孙、刘三家都有自己的“荆州”。荆州的北部(南阳和南郡大部)属曹操,东南部(江夏、长沙、桂阳三郡)属孙权,西南部(南郡小部、武陵、零陵)属刘备。曹操的势力未突破长江,吴、蜀的势力也仅局限于长江中上游,未突破汉水中游。公元219年襄樊之战后,蜀国彻底失去了“荆州”。

  从荆州腹地进入中原,西有武当山脉,东有桐柏山脉。所以,《隆中对》规划的两路北伐,其东路必经襄阳、樊城这汉水中游南北两岸的两座军事重镇。襄阳、樊城的确是北伐很好的根据地和策源地,地理上在魏国本土——中原——的边缘,接近北方政治中心洛阳,形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赤壁之战后,公元219年之前,刘备和诸葛亮的“荆州”只是荆州的西南部,是荆州最落后、最不利于向北进攻的一小部分,包括襄、樊两座军事重镇的整个南阳郡,牢牢地掌握在曹操的手中。要从刘备的“荆州”出发,北伐中原,只有等到二十世纪才能办到:飞机轰炸,大炮开路。

  到公元219年,关老爷干脆把巴掌大的“荆州”也弄丢了。诸葛亮想从东路,即经襄、樊北伐,飞机加大炮也没用,只能动用导弹了。也就是说,《隆中对》的不切实际,还要加上一条:前提错误,这是一个假设条件下而不是现实条件下的战略规划。

  更现实、更严峻的问题是,凭蜀汉的力量,不可能占领荆州全境。基于地缘政治的考量,东吴也绝不会让蜀汉单独占有荆州全境。因为刘备一旦占有荆州全境,三国均衡的形势立刻向东南倾斜,最先被吃掉的,肯定是孙权。关羽襄樊之战时,吕蒙背信弃义,偷袭江陵、公安,就是明证。

  也就是说,赤壁之战结束,三家瓜分荆州后,根据刘备所占荆州的方位和份额,诸葛亮就应该认识到,《隆中对》的目标是难以实现的。因为,他和刘备拥有的荆州不是《隆中对》中的“荆州”;关羽失“荆州”之后,在天时、地利、人和尽失的形势下,实现《隆中对》的战略目标,更是无异于痴人说梦。

  连我都认识到这一点,聪明的诸葛亮不可能不明白。那诸葛亮为什么还要不停地打?这就回到本集前面的话题:不能不打呀,不打曹魏,蜀汉没理由活,也活不了呀。

  话又说回来,凡事不能绝对化。战争中(这里说的是战争,不是战役,战役中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历史上比比皆是),弱小的集团战胜强大的集团,不是没有可能,也不是没有先例。

  秦末汉初,刘备的老祖宗、汉中王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的楚汉战争,是弱小胜强大的光辉典范。虽然刘邦身上有些流氓习气,但此人有坚强的信念、坚忍的意志(这点刘备有些类似于他的老祖宗),屡败屡战,同时使用了三个天才:张良、韩信、萧何。

  刘邦在荥阳之战中,自己与项羽苦苦纠缠,却派韩信转战赵、燕、齐诸国,开辟河北战场;又指示彭越袭击项羽的补给线,黥布骚扰西楚的大后方。渐渐地,死缠烂打的小流氓刘邦,由弱转强,最后垓下一战,使骄傲的没落贵族、强大的西楚霸王四面楚歌,自刎乌江。

  从上面几个范例可以看出,战争层面(不是战役层面)的以弱胜强,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第一,弱小的一方必须有坚强的信念或有灭种的危险。

  第二,必须借助第三方的力量或有开辟第二战场的余地。

  第三,政治、军事天才的存在。

  第四,对方有机可乘,如重大自然灾害、大规模动乱或统治集团内部火并、外族入侵等。

  用以上四个条件对照当时的蜀国,似乎一个条件也不具备。

  首先,蜀国与魏国的战争,就像两兄弟打架,不会往死里打(上文已述),信念不足;有亡国的可能,却没有灭种的危险。

  其次,蜀国可以借助的第三方力量——东吴,其实是心怀鬼胎的墙头草,孙权像一个短视的商人一样急功近利;又像一个庄园主,只顾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旱涝收成。

  同时,关羽失“荆州”后(哪怕“荆州”不失),蜀国没有在魏国后方开辟第二战场的余地。

  再次,蜀国人才凋零,没有出奇制胜的天才。诸葛丞相是行政人才,魏大将军是军事人才,但都不是天才,其他人物更是泛泛之辈,与司马懿父子、徐晃、张郃、郭淮等能征善战之将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最后,诸葛亮北伐期间,曹魏帝国也没有可乘之机,诸葛亮并没有可乘之机。

  所以说,诸葛亮的北伐成功,蜀汉帝国战胜曹魏帝国,没有“例外”,没有“如果”。

  如果诸葛亮把北伐当成蜀汉帝国统治合法性的一种手段,当成他自己的一种生存方式,他继续执行这一早已注定无果而终的战略规划,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诸葛亮心知肚明,所谓的北伐,只不过是汉帝国统治合法性的需要,只不过是蜀汉帝国君臣之间的一种相处之道。如果诸葛亮北伐,真的是为了实现他的伟大理想,这就不是态度问题,而是认识问题,也可以说是水平问题,累死了,还是水平问题。

  世间的许多事,历史上的许多事,说不清是态度问题,还是认识问题,抑或是水平问题。如果搞不清是什么问题,最好,就不要搞出那么多问题,安生过日子的好,安稳睡大觉的好,一切顺其自然的好。

  §§第3章 襄樊之战——真正的北伐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