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国顺,男,江西南昌人,1963年4月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副教授,2009年2月任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原江西电力技师学院院长和江西机电学校校长)。他自信而充满激情,开拓中饱含睿智,勤学善思,勇于创新,视野开阔,胸怀宽广,团结协作、锲而不舍,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团结班子成员,带领全院教职工,推出办学新理念、新思路、新措施,成功完成学校从计划体制向市场化办学的过渡。拓展办学功能,提升办学层次,依法治校,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开创了职教领域的一片新天地,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性突破。
江西电力技师学院创建于1978年(原名江西省电力技工学校),隶属江西省电力公司,是一所以电力、机电专业为主,以培养技能人才为特色的技师学院和国家级中等职业学校,1993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技工学校,1998年2月升格为江西电力高级技工学校,2008年4月升格为江西电力技师学院。2004年3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江西电力高级技工学校的基础上增设江西机电学校(全日制普通中专),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员的管理体制。2007年10月,江西机电学校以江西片区第一名的成绩通过了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评估。目前,学院形成了集江西电力技师学院、江西机电学校、江西省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江西省电力公司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江西省电力公司农电培训基地“五位一体”的教育培训格局;同时是国家机电项目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江西省高技能人才培训样板基地、电力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江西省电力公司农电培训基地、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拓展了办学功能。
5年间,学院实现了6个飞跃:办学渠道大跨度拓宽,办学容量成倍扩大,办学规模成倍增长,办学结构快速优化、创收成倍增加,办学实力显著增强,社会声誉明显提高。
如今,学院学历教育学生人数由5年前的1000多人增至4800余人,建筑面积增加25000平方米,资产增长106%。创收增长259%,职工收入增长152%。
高瞻远瞩 运筹帷幄向未来
攻坚克难开新篇。章国顺从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职业技术教育和管理工作。2003年,受江西省电力公司委派,他从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调任江西电力高级技工学校校长,可谓是受命于危难之际。当时,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深入教育领域,技工学校行业统招统分的政策优势不复存在,高等教育扩招快速推进,“普高热”、“职高热”不断升级,我国社会重高等教育轻职业教育、重学历轻技能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技工学校全面陷于窘境。同时,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省电力公司对学校实行由“全额拨款办学”转变为“定额补助,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开门办学”的管理模式。学校何去何从,形势很不明朗,一度出现学生难招、效益不稳、人心思走的局面。
常言道,急流撞上岩石能激起浪花,勇夫遇到困难能迸发力量。面对艰难险阻,章国顺院长显得镇定自若、胸有成竹,他坚信“事在人为,路在脚下”。上任伊始,他没有豪言壮语,立下铮铮誓言,更没有退而却步,坐等观望,而是以学校发展为己任,用超前的办学思想启迪员工的心智,构筑科学的管理体系树立大家的信心,以勤奋务实、无私奉献的作风和品德率先垂范。他夜以继日地研读学校的文件,分析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努力寻找突破口,破解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几月,一套全新的办学思想体系出炉了。该思想体系从学校定位到奋斗目标,从办学模式到工作思路,从管理体制到教学改革,处处体现出创新的气息,为学校日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教职工从这位新任的领导身上看到了希望,明确了前进的方向。
章国顺院长亲手制定“136”工作思路:确立一个目标(推进学校市场化、法制化、现代化、国际化建设,创建一流职业学校)、深化三项改革(深化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和教学改革)、建设六大工程(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基础设施、招生就业网络、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六大重点工程)。事实证明,这套工作思路是科学的、超前的、有效的,引领着学院近五年的飞速发展。
科学规划谋宏图。战略决定方向,规划成就未来,章国顺院长深谙其中奥妙。他考虑的不是仅仅克服当前的困难,更多的是着眼于学校的未来。他凭着自己20多年的教学和教学管理经验,以一个专家学者型领导严谨务实的态度,带领学校副科以上干部到兄弟院校和现代企业参观调研,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十一五”发展规划等,成为学校办学思想体系的支撑,并在实践中不断应用和滚动修编。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在江西省264个教育局和职业学校评比中荣获二等奖。截至目前,“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的目标大部分已圆满实现,学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抢抓机遇 勇于探索写传奇
开拓创新、抓机遇、抓战略、促发展是章国顺院长的特长,他深入研究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和省电力公司“人才强企”战略,抓住了每一次促进学院快速发展的宝贵机会,创造了一次又一次奇迹。在他身上,你看到的不只是坚定的信念,不只是智慧和勤劳,更有那无处不在的创新精神。他的创新带来了事业的成功,更带来了江西电力技师学院的腾飞,同时也为江西职业教育树立了良好的示范。
创新办学模式。坚持职业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并重、规模扩张与效益增长同步的原则,建立了一套集高级、中级职业教育为一身,融学历教育、岗位培训、技能鉴定和就业推荐为一体的综合型办学模式。实施“三大战略”(即“柔性扩张”、“双轮驱动”、“养精品鱼”战略),认真落实办学思想。
实施“柔性扩张”战略,拓展了办学功能:突破空间界限,将学院的服务进行延伸,整合社会资源融入学院服务体系,加大与兄弟院校及企业联合办学的力度,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生,品牌共享,合作共赢。学校先后与南昌大学、北京东方大学城航空乘务培训中心等院校联合办学,与晨鸣纸业集团公司、江西水电工程局、广州火电集团公司等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并在九江、赣州、分宜等地设立了校外函授教学点。数年时间,学校规模不断突破, 近3年年均招收新生1800人,在册学生4000余人,是5年前的3倍。开展中德、中澳国际教育合作,国家外国专家局也正式向学院颁发“聘请外国专家资格单位”证书,为学院今后的办学国际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实施“养精品鱼”战略,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 在成功完成规模扩张,突破办学容量不足这一“瓶颈”后,章国顺院长紧接着落下第二步棋,调整部署,稳定学历教育规模,着力提高技师、高级工学生比例,提高办学层次。2006年学校招收新生中高级工及以上学生比例达55%,2007级新生中高级工及以上比例达86%,2008级新生全部为高级工和技师层次。2008年4月,江西电力高级技工学校升格为江西电力技师学院,实现了办学层次质的飞跃。2007年江西机电学校通过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评估检查并经教育部批复。办学结构的优化和办学层次的提升,极大地推动了服务水平的提高和效益的增长。
实施 “双轮驱动”战略,促进持续协调发展:统筹培训鉴定与学历教育两大核心业务,拓展系统内和社会上各类计划外培训,进一步优化办学结构,转变学校发展方式。2007年,学校接纳省电力公司在职人员培训一年以上的技师班、生产技能人员离岗轮训班、新录用大学生和退伍军人岗前培训班学员达955人,短期培训人员4306人,开展职业技能鉴定3215人次。2008年,省电力公司系统在校接受全日制技能培训的学员由原来的四大类增加至七大类共计1300余人,短期培训预计44000人。天/年。培训鉴定业务比例连年上升,成为优质高效的办学经济增长点,2007年培训鉴定创收首次超过学历教育创收,大大提高了办学效益。
创建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学校立足行业发展,认真落实省电力公司“人才强企”战略,加大技能人才培训力度,在培训规划、层次、规模、专业的确定上,在教师队伍、教学设施、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在学员的考核与管理上,学校与电力企业全面实现无缝对接,取得显著成效。2006年,学校承担省公司“5年培养千名新技师”的任务,并首次开办了5个专业的技师班,2008年7月,江西省电力公司首届技师班201名学员顺利毕业,87%的学员还同时获得“预备技师证”,学校还将这一模式应用到各类技能培训和社会化专业的学历教育中。校企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派专业课教师到生产一线跟班实习,同时,从省电力公司系统生产一线抽调技术技能专家20余人来校担任兼职培训师,省公司安排表彰命名的87名“首席人才”、“优秀人才”来校担任短期授课任务。按照省电力公司培训学员管理制度和学校学籍管理制度,每月对学员进行考核,考核成绩报省电力公司和各送培单位,与学员的有关待遇挂钩,建立了完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形成了在岗员工综合素质培训提高的常态机制,员工技能水平得到提高。2007~2008年,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连续两年在学校组织召开全省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现场会。鲜明的办学特色、雄厚的办学实力、全新的办学理念受到各级领导的一致肯定,省领导及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部门的领导纷纷来校视察,无不给予高度赞誉。2007年11月,章国顺院长应邀参加全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创新论坛大会,交流经验。2008年,章国顺院长应江西省教育厅邀请在全省职业教育“抓对接、促就业、看发展”流动现场会上作发言。学校的快速发展引起社会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江西日报等纷纷出版文章,介绍学校的办学经验与成就;中央电视台3套、江西电视台、江西教育电视台相继对学校的办学情况进行专题报道。
创新管理模式。健全管理体系,推行依法治校。组织制定了学校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管理体制机制。进行学校内部机构设置调整,将科室建制改为系、部建制,在专业系的基础上增设部,强化其培训职能。进行内部分配体制改革和用工制度改革,倡导“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财富观,出台了一系列量化考核制度如《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职工月度综合考核办法》《人事代理人员管理办法》等,2007年又推行全员绩效考核,进一步强化激励与约束机制,提高了管理水平。在队伍建设上,他按照“民主、激励、规范、求实”的思路,一方面加强“四个意识”教育(归宿意识、危机意识、质量意识、市场意识),另一方面坚持“能者上、仁者上”的用人原则。在人事管理上,按照《劳动法》的要求,实行了外聘人员劳务派遣制度,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员工分配和考核奖励制度改革。在教学管理方面,大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执行督导、检查、听课等制度,完善教学质量考核机制。在学生管理上,针对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不同类别学生的特点,坚持“监护式管理与养成教育相结合,优质服务与规范管理相统一”的原则,创新了学生管理体系,积极推行“三个阵地”建设(即思想阵地建设、课外学习阵地建设、文体活动阵地建设),建立学生课外活动和第二课堂常态机制。在后勤服务管理上,引入物业公司,保安、保洁、食堂实现了服务专业化、社会化,提高了学校的保障和服务水平,后勤服务实现了由服务型向服务管理型的过渡。在安全管理上,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力量。在财务管理上,强化预算约束,加强资金管理,提高了经营效益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在民主管理上,严格执行校务、科务公开制度。在内控体系上,健全了招投标流程和效能监察管理机制,规范了学生收费行为,杜绝小金库的出现。积极应用OA办公自动化等信息平台,为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现代化管理创造有利条件。通过管理创新,学校工作制度和规范完善,工作流程清晰;教职工按程序依法办事意识增强,工作效率提高,推动了学校办学水平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诚信为本 优质服务创品牌
学校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立足行业,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突出专业特色和技能特色,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现代化技能人才。
加强教育培训能力建设。实施了“六大建设一项改革”的 “巧匠计划”,包括教育培训规划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工种课程体系建设、专业实训平台建设、教育培训教材建设、教育培训考核机制建设、教学方法改革。
师资队伍得到加强。采取“内部培养与外部招聘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长期与短期聘用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师资特别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了一支满足中职教育需要的“结构合理、品德优秀、技艺精湛、素质全面”的现代化教师队伍。学院现有“双师型”教师60人,占专业课教师的61.2%,从生产一线抽调的兼职培训师比例正在不断增大,计划最终达到整个教师队伍的50%。
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学校不等不靠,主动争取上级支持,积极融资建设基础设施、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和校园环境。2005年,争取到150万元国债专项资金支持建成了4700平方米的第二教学楼北楼,2006~2007年,争取到国家开发银行2000万元贷款,建成了两栋学员公寓和一栋学员食堂,扩大了办学容量,在校学生容量由原来的2500人增长至3800余人;争取省电力公司专项资金支持,坚持与现场同步并适度超前的原则,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了国内一流的变电运行仿真中心、变电检修实训室等电力系统的7大类25个工种的实训平台和配套多媒体教室、运动馆、拓展训练场等教学和文体设施,办学硬件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课程体系基本建成。对照国家职业标准,结合企业岗位生产实际的需要,制订教学计划,结合学校实训手段,设计实训项目。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级教材编写组、自编校本教材以及制作多媒体课件等活动。学校开办的所有专业初步完善了课程体系和教学标准。
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按照 “适应三个需要(即适应市场需要设置专业、适应企业需要设置课程、适应学生需要提供灵活的学习方式);搞好二个结合(即课程体系与国家职业标准相结合、技能训练与职业资格取证相结合);做到一个确保(即确保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教学改革思路,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完善教学质量考核机制,将企业文化、安全生产和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课堂,采用模块化、 一体化、场景教学、案例教学、行动导向教学等方法,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不断提高学生就业质量。认真开展“规范管理年”活动,为学生开展优质服务,加强就业指导,健全就业跟踪服务机制,努力做到学生就业创“四好”(就业安置好、跟踪服务好、企业评价好、学生发展好)。构筑稳固的学生就业网络,学校与30多家全国知名企业建立了人才供需关系,实现了合格毕业生就业率100%。2007年11月,学校举办了建校史上第一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全国有50多家企业慕名而至,招聘会取得圆满成功,为学校建立稳定的就业网络积累了新经验。学校毕业生供不应求,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质量稳步提高。近年来,在江西本地优秀企业就业的比例逐步增加,目前达到37%,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以身作则 勤政廉洁建和谐
勤政廉洁做表率。作为学校行政负责人,章国顺院长注重自我带头,率先垂范,为了学校的事业,孜孜以求,甘于奉献。自2003年任现职以来,从未因私请过一天假,即使是寒暑假和国家法定节假日,他都一定会三天两头到学校查看一番。他生活俭朴,与职工一起在食堂用餐,不搞特殊化。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他坚持正人先正己,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办事公平公正,不循私情。他提倡民主管理,依法治校,并要求广大干部职工坚守廉政纪律,严格议事、办事程序:对于人员进编或聘用、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建设、重大物资采购、大额度资金使用等“三重一大”事项提交院长办公会、党政联席会议或专项会议研究;对工程建设与维修项目和大宗物资采购等严格实行招投标程序。他还十分重视团结。在他的带动下,学校形成了谋事、干事、干成事、好共事、不出事的良好氛围。章国顺院长以其开放创新的思想,顾全大局的宽阔胸襟,谦逊开明的人格魅力,公正廉洁的处世准则,赢得了全体干部员工深深的尊敬与爱戴。
以人为本促和谐。章国顺院长注重以人为本,倡导“创建和谐校园,促进共同发展”的校园文化,鼓励帮助员工成才和职业生涯得到发展,培养并帮助干部提高能力,吸引社会优秀人才参与学校的建设,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关心学生和员工的学习、工作、生活和发展,工作再忙,他都要抽出时间走到学生和员工身边去,了解基层的情况,对他们嘘寒问暖,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家庭困难学生和员工,他总是带头捐款资助,献上一份浓浓的爱心;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学生国家助学金发放和勤工俭学工作,积极支持工会开展各种爱心活动。逢年过节时,他还会和班子成员一起来到学校困难职工家中,亲切慰问,送去一份学校的温暖和厚爱。对待离退休老同志们提出的困难和问题,他总是认真对待,一抓到底。章国顺院长的服务宗旨是为全体员工谋福祉,把学校建成干事业的平台、创造财富的沃土和享受生活的家园。学校保持了连续5年职工收入稳步增长的局面,理顺了职工的岗位工资,调整了公积金缴存比例、电贴及各种福利待遇,完善了外聘人员薪酬待遇方案,改善了职工上下班交通条件。广大教职工充分共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工作舒心。校园氛围和谐。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学校连续5届、10年荣获“江西省文明单位”称号;荣获“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状”、“江西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西省“模范职工之家”、“江西省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江西省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先进单位”、“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先进站”等称号。章国顺院长个人荣获 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电网公司先进教育培训工作者”、“江西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优秀个人”等称号,连续三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授予“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工作者”、“全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等称号。
成绩面前,章国顺院长没有止步,他正谋划着如何推进学院在新的起点上迈上新台阶,为省电力公司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和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