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隆中隐居十年(公元197~207年)。他十三岁时,和弟弟诸葛均以及两个姐姐离开山东老家,跟随叔父诸葛玄流转四方。诸葛玄担任豫章太守约一年多,不幸在南昌西城一次民变中被杀,诸葛亮、诸葛均以及两个姐姐都极为悲痛。面对那么黑暗而混乱的社会,诸葛亮仿效东汉末年名士、学者不愿做官而在家隐居的做法,带着弟弟诸葛均,来到襄阳城西约二十里的隆中寓居下来。
隆中是个美丽的小山村。周围群山环抱,环境幽雅。村里“猿鹤相亲,松篁交翠”。主峰乐山(即隆中山)高达数百米,古木参天,树林如海。登上乐山顶峰远眺襄阳,全城历历在目。向北俯视山下,沔水如一条玉带,绕着乐山缓缓向东流去。乐山西侧的古泉——老龙洞,一股股清泉源源不断流出,灌溉着山谷数十亩田园,使田间禾苗茁壮,郁郁苍苍。《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对隆中秀美幽静的景色,作了淋漓尽致的描绘:“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隆中至襄阳城,步行只需一个多小时。由于襄阳地理位置适中,交通方便,南来北往的人很多,各地瞬息万变的局势,不到一两天即可在这里传开。诸葛亮隐居此地,不仅有一个幽静的学习环境,而且外出寻师访友,交游士林也极为方便。
谈到这里,不得不介绍一下当时的襄阳。那真是东汉末年一个太特别的城市,地理条件优越,水陆交通极为便利,被称为“水陆之冲”。从陆路来说:由襄阳往北,经新野、宛,可到京都洛阳;往南,经宜城、当阳、江陵,可到汉寿(今湖南常德市),再南可至交州、番禺(今广州市)一带,这是一条贯穿南北的主要驿道。东汉时每三十里设一驿站,配有马匹,可迅速传递命令和消息,也有利于物资和文化的交流。从水路来说:发源于陕西汉中地区的沔水,横贯襄阳、樊城。当时沔水资源极为丰富,江上帆船密布,百舸争流,成为陕、鄂间主要交通动脉。由襄阳往西,沿沔水经谷城、老河口、郧县可至汉中。折回襄阳往东,可沿沔水而下直达夏口(今武昌)、秣陵(今南京)。
襄阳在东汉时期还是一个经济繁荣地区,是士族、名士聚集之地,诸如庞、黄、蔡、蒯、习、马、杨等名望士族,时人号称“冠盖里”。东汉末年这些家族的代表人物有:庞家的庞德公、庞统、庞林、庞山民等,黄家的黄承彦,蔡家的蔡讽、蔡瑁,蒯家的蒯越、蒯良、蒯祺,马家的马良、马谡,习家的习祯,杨家的杨虑、杨仪、杨颙等。这些大族之间,都有各种千丝万缕的联系。荆州牧刘表就是依靠这些人,才在襄阳立脚的。刘表为了巩固和这些士族的联系,还娶了蔡瑁的姐姐为后妻,也因此在刘表的政权里,蔡家、蒯家担任的职务最高,权力最大,他们左右一切,控制刘表政权。
从社会经济方面来说,东汉朝廷当时的财政收入主要靠襄阳,每年都派得力的官吏来襄阳“督租粮”。史书记载说:“自中平(公元184~188年)以来,荆州独全,及刘表为牧,民又丰乐。”从公元197年到207年之间,襄阳是一个比较安定的地方,成了战争的缓冲地带,成了人们流亡栖息之地。当时从各地来此避难的人很多,这些人大致可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素有教养和学识的学者、俊杰,一部分是各地一些因战乱弃官而来的下级官吏,一部分是因战祸而无法生活的人民。这三部分人来到荆州,不仅带来北方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有利于开发襄阳,而且在传授知识、培养人才、进行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很大。更重要的是,他们带来了北方各军阀的政治和军事信息,对以后诸葛亮思想的发展影响深远。
在隆中十年,表面上诸葛亮只种田、读书,实际上却四处广交良师益友,扩张影响力。如果我们以为他是“安分”的农夫、读书人,那就错了。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不安于室”,而是说他种田和读书、交友一样认真,经常和弟弟诸葛均一起亲自耕种土地,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躬耕于南阳”。诸葛亮真的会“躬耕”吗?很多人怀疑这只是一种借口。事实上,东汉末年,中下层名士、学者亲自下田耕作是极普遍的现象,如流寓东吴的徐州人士步骘,便“种瓜自给”。又如钟离牧亲自垦田,种稻二十余亩,快熟透时,他对县民说:“本以田荒,故垦之耳。”将稻米与县人共享。又如司马芝从中原避乱荆州,居住十几年,也还是“躬耕守节”。司马徽经常自己锄园,史书上说,有一次刘表的次子刘琮去拜会司马徽,恰逢司马徽在园子里劳动,刘琮的左右就问他:“司马先生在吗?”司马徽答曰:“我就是。”刘琮左右见他丑陋,就骂他说:“死庸!将军诸郎欲求见司马君,汝何等田奴,而自称是邪!”司马徽回到屋里换上头巾,出来相见。刘琮左右发现司马徽就是原来锄草的老头,吓住了,急忙向刘琮报告。刘琮听后,急忙“叩头辞谢”。司马徽不仅自己锄园,还亲自上树采桑。现在隆中附近的人民中,还广泛流传诸葛亮躬耕的传说和故事。隆中十景之一的“躬耕田”,已成为人民瞻仰的重要遗迹。
对诸葛亮来说,当时的荆州治安良好,社会安定,学术极为发达,不管是本土的、外来的学者,都能在这里与其他人互相激荡、交流,除了能增广见闻,也能帮自己打开知名度,以后机会一来,还可彼此推崇、推荐,互蒙其利。不好好把握这个良机,是很可惜的。换言之,这是一种人脉的建立。不管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人脉总是拓展人际关系最重要的利器。很多人不晓得,以为古人不必靠人脉就能天下知名,真是天大的误会!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曾引用孔子“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的话,认为人最害怕的事,莫过于默默无闻地死去,像伯夷、叔齐这么贤能的人,像颜回这么用功读书的人,若不是大名鼎鼎的孔子四处为他们宣传,谁又能知道他们的大名呢?司马迁有感而发,说:“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意思是说,一般人如果想有名于天下,怎么能不去依附“青云之士”呢?话中带有无奈,却点出了事实。
胡适先生曾经说过:“‘交友以自大其身,求士以求此身之不朽’,这是李恕谷的名言,我曾读了大感动。”李恕谷是清代学者,他这两句名言的意思是,交朋友的目的在造成自己生前的势力,但寻找知己和接班人,却是想造成自己死后的势力。
胡适会这么感动,跟他自己的遭遇不无关系。他名满天下,又喜欢交朋友,上自达官显贵,下至卖芝麻饼的小贩,胡适都能跟他们交心通信。他在生前显然做到了“交友以自大其身”的目的,影响力极大,思想因而能四海传播。跟他有一面之缘的人,动辄喜欢以“我的朋友胡适之如何如何”,来自我提高身价。胡适如此,诸葛亮亦然。
司马徽的“特异功能”
就以刘备三顾茅庐为例好了,如果诸葛亮真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读书人,刘备如何知道他的大名?刘备急着要去见诸葛亮,除了诸葛亮本身有超众的才华使刘备倾倒之外,其次是有朋友向刘备大力推荐他,再者就是诸葛亮与襄阳地区豪强势力庞德公、荆州地区统治集团中的实权派蔡氏和蒯氏,以及失宠的刘琦等三股势力都有密切联系,使他成为荆州具有势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人物。刘备去拜访他,取得他的支持,进而控制他,便可以利用他在荆州地区的势力和影响,取得三股势力的支持和信赖,得以在荆州站住脚,最后在军阀混战中取胜,达到复兴汉室的目的。这样看来,“交友以自大其身”的真正含义,不仅在于互相推荐、帮助而已,还可以成为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团体,引人侧目与重视。
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从中穿针引线的关键两人,一个是司马徽,一个是徐庶。司马徽是荆州著名的隐士。一个人能隐居到很有名气,当然是很厉害的。但他并不是为了当官才先隐居的,而是他有“知人鉴”,能从对方的面相、体格、谈吐中,迅速判断出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也因为他看人奇准,让他赞美的人日后都成了大器。如果他生在今天,大概有机会被贴上GMP或IS09002的质量认证标志。这种神奇的“特异功能”,在东汉末期到魏晋南北朝时是一大显学,不但有这方面教科书《人物志》的出现,《世说新语》还特辟《识鉴》篇,专章举例:如乔玄看到还是小孩子的曹操,就断定此人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又如裴潜判断刘备在中原没搞头,在边疆却“足为一方之主”。
司马徽也有这种专长,一些想趁机出名的人常会来找他,看看能否被“加持”“灌顶”后一炮而红。最有名的例子是庞统。庞统小时候很“朴钝”,大家都觉得他不怎么样,他不甘心,二十岁那年去找司马徽,碰巧司马徽在树上采桑叶,庞统便坐在地上跟他抬杠,两人从白天聊到晚上,司马徽觉得这年轻人太优秀了,不久后就宣布他是“南州士之冠冕”(南方最棒的知识分子),从此庞统的名气开始大起来。
诸葛亮是如何跟司马徽搭上线的?他的方式似乎跟庞统不同。他的姐姐嫁给襄阳著名的隐士庞德公,诸葛亮常到庞家串门子。有一次庞德公外出扫墓,诸葛亮看到一个陌生人跑进来,开口就要他姐姐煮饭做菜,他心里感到非常讶异。后来庞德公回来,一问之下,诸葛亮才知道这位“喧宾夺主”的人就是司马徽,他们也因此而认识。
司马徽对诸葛亮的评价如何?刘备曾拜访司马徽,问他对天下大事的看法。司马徽说:“我是儒生俗士,怎么会知道时务?识时务者为俊杰,我们这一带有两位俊杰,一个伏龙,一个凤雏,你可去问他们。”飘零已久的刘备一听,大喜过望,忙问是谁,司马徽便推荐伏龙诸葛亮和凤雏庞统。伏者潜伏也,伏龙就是躲起来的龙。龙为何要躲起来呢?“龙非池中物,一飞可冲天!”原来,伏龙正在等待冲天的机会埃司马徽将诸葛亮比为伏龙,可见评价之高。
徐庶的强力推荐
司马徽推荐诸葛亮和庞统给刘备,奇怪的是,刘备有点“铁齿”,居然没有立刻登门拜访。日后还是刚来投靠的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刘备满器重徐庶的,便回答:“你带他来吧!”哈,原来刘备是这种心态,认为人才会自动来投靠他,不必他亲自去网罗。徐庶的回答很妙,说:“面对这种人,你要亲自去见他,不能叫他来见你,你就亲自跑一趟吧。”刘备听了,才动身去找诸葛亮。若没有徐庶这番话,刘备恐怕请不到诸葛亮,以后的三国鼎立也别谈了。
现在经济不景气,失业率高,公司老板大多抱持等待人才来投靠的心态,尽管这种方式也可吸引人才前来,但别忘了,公司在招考新进人员时,固然是公司挑人,也未尝不是人挑公司。公司若不能提供好的环境、福利,真正的人才是不会来的,纵使来了,也很快就跑了。有些政府官员喜欢呼吁失业者“先求有,再求好”,却不呼吁企业进行内部改革,在这样的情况下,“伏龙”会来吗?伏龙没机会飞天,对企业也没有好处。
徐庶原本是北方人,喜欢习武击剑,又好管闲事,曾替人报仇被官府抓起来,正要砍头之际,他以前的狐群狗党出来救了他。经过这次教训,他弃武学文,折节学问,然而同学认为他有“做贼”的前科,不愿理他。徐庶心中毫无怨恨,不断努力,后来总算交到好朋友。北方战乱多,他到荆州避难,“与诸葛亮特相善”。为什么他们的交情会特别好呢?这是因为气质接近,互相吸引吧。
谈到徐庶,很多人都会想起《三国演义》中的说法,刻板地认为徐庶之所以推荐诸葛亮,是因为曹操拿他母亲当人质,要他投效,他不得已,只好离开刘备。他本来已经走了,却又回头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推荐诸葛亮的那段情节十分有名,也很精彩,却有牛头不对马嘴之嫌:
正望间,忽见徐庶拍马而回。玄德曰:“元直复回,莫非无去意乎?”遂欣然拍马向前迎问曰:“先生此回,必有主意。”庶勒马谓玄德曰:“某因心绪如麻,忘却一语: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求之?”玄德曰:“敢烦元直为备请来相见。”庶曰:“此人不可屈致,使君可亲往求之。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也。”玄德曰:“此人比先生才德何如?”庶曰:“以某比之,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玄德喜曰:“愿闻此人姓名。”庶曰:“此人乃琅邪阳都人,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所居之地有一冈,名卧龙冈,因自号为卧龙先生。此人乃绝代奇才,使君急宜枉驾见之。若此人肯相辅佐,何愁天下不定乎!”玄德曰:“昔水镜先生曾为备言:‘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今所云莫非即伏龙、凤雏乎?”庶曰:“凤雏乃襄阳庞统也。伏龙正是诸葛孔明。”玄德踊跃曰:“今日方知伏龙、凤雏之语。何期大贤只在目前!非先生言,备有眼如盲也!”……徐庶荐了孔明,再别玄德,策马而去。
这段文字纯粹是小说家之言,不合史实。事实上,诸葛亮来刘备阵营后,还曾跟徐庶同事一段时日,直到刘备又被曹操追杀,在赤壁之战发生前,才有徐庶不得已归降曹操一事。只怪罗贯中的文笔太好,影响力太大,居然能写得如此逼真。不止如此,《三国演义》写刘备正要去拜访诸葛亮,突然又有人来访:
却说玄德正安排礼物,欲往隆中谒诸葛亮,忽人报:“门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带,道貌非常,特来相探。”玄德曰:“此莫非即孔明否?”遂整衣出迎。视之,乃司马徽也。玄德大喜,请入后堂高坐,拜问曰:“备自别仙颜,因军务倥偬,有失拜访。今得光降,大慰仰慕之私。”徽曰:“闻徐元直在此,特来一会。”玄德曰:“近因曹操囚其母,徐母遣人驰书,唤回许昌去矣。”徽曰:“此中曹操之计矣!吾素闻徐母最贤,虽为操所囚,必不肯驰书召其子;此书必诈也。元直不去,其母尚存;今若去,母必死矣!”玄德惊问其故,徽曰:“徐母高义,必羞见其子也。”
罗贯中为了强化徐庶投靠曹操的委屈与倒霉,不惜假借司马徽之口,又编出这段骇人听闻的故事,有意丑化曹操是害死徐庶母亲的间接凶手。罗贯中如果活在今天,一定可以当个很称职的八卦杂志记者。
徐庶回到北方后,诸葛亮很怀念这个老朋友。后来北伐时,听说徐庶担任右中郎将、御史中丞的小官,他很感叹地说:“魏国这么多人才啊?徐庶怎么没受到重用呢?”曹操没重用徐庶是实情,但徐庶有没有发誓不帮曹操设一谋,这就不知道了,罗贯中在这个缺口上加油添醋,想当然尔,也是小说笔法。
诸葛亮晚年时,曾说:“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元直是徐庶的字,他对诸葛亮除了有推荐之恩,当然也有尽到朋友之职,时时对诸葛亮“勤见启诲”。
这里要补充说明一点的是,为何司马徽向刘备荐贤时提了“伏龙”和“凤雏”两人,而徐庶却只提“卧龙”而不提“凤雏”呢?这是因为司马徽向刘备荐贤是在建安六年(公元201年),而徐庶荐贤,根据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自撰《出师表》推断,诸葛亮《隆中对》和离隆中辅佐刘备的时间是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而刘备“三顾茅庐”,正是徐庶推荐的直接结果,那么徐庶荐诸葛亮的时间,至迟也不会晚于建安十一年,这就比司马徽要晚四五年时间,而这时庞统已不在襄阳。根据《三国志·庞统传》记载:“后郡命为功曹……吴将周瑜助先主取荆州,因领南郡太守。瑜卒,统送丧至吴。”卢弼在《三国志集解》作注曰:“功曹略云:庞统为南郡功曹,在周瑜领南郡太守之前,当在刘表之世。”由此可知,庞统在建安十一年前,已在南郡担任周瑜功曹,所以徐庶只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