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诏大司徒大司空:“盖闻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富民之要,在于节俭。《孝经》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与奢也宁俭。’昔者管仲相齐桓,霸诸侯,有九合一匡之功,而仲尼谓之不知礼,以其奢泰侈拟于君故也。夏禹卑宫室,恶衣服,后圣不循。由此言之,治之盛也,德优矣,莫高于俭,俭化俗民,则尊卑之序得,而骨肉之恩亲,争讼之原息。”
出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
太皇大后王政君向大司徒马宫和大司空甄丰下诏书说:“听说治理国家之道,首先要使百姓富裕起来;使百姓富裕很重要,关键在于节俭。《孝经》上说:‘使皇上平安治理百姓,没有比用礼更好的了。’‘礼,在不好把握其分寸的时候,宁愿节俭也不要奢侈。’从前,管仲做齐桓公的丞相,使齐桓公称霸诸侯,有九合诸侯,匡正天下的大功,然而仲尼说他不知礼,这是因为他奢侈过度,简直都可以同国君相比了。禹住的是矮小的房屋,穿着粗劣的衣服,后代圣人无不遵循他的做法。由此可以说,国家政治隆盛时,君王的德行优厚,没有高过节俭的。用节俭的芙德教化子民,那么尊卑的次序就会形成,而父母兄弟间的骨肉恩情就会更加亲密,引发纷争诉讼的不良社会根源就会消失。”
以前有德行的好君王禹,身为君王却只是住在矮小的房屋里,穿着粗劣的衣服。而官做到丞相的管仲,虽然他有盖世的才能帮助齐桓公匡正天下,却在生活中因过度奢侈而被孔子说为不知礼。奢侈所带来的腐败以及社会问题是非常严重和可怕的。杜甫不是有诗揭露讽刺那些奢侈无道的官吏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节俭不仅仅是一种美德和高尚的情操,更是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秩序的关键。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确,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节俭的人少,而更多的人都抱着“及时行乐”的处世态度,常常是挣一个钱花两个钱,大手大脚。“奢”即是“过”,奢侈的人将“中”置之不理。大家可想而知,一个人过于奢侈,一般人看起来都会觉得他高傲,如果你去劝,对于他来讲你就是多管闲事。
曾国藩虽然身居要职,但他的家常穿着都十分俭朴,大部分都是妻子、儿媳们做的。他认为:“居家之道,惟崇俭可以长久,处乱世尤以戒奢侈为要义。衣服不宜多制,尤不宜大镶大缘,过于绚烂。”曾国藩嫁长女时,陪嫁的费用不超过二百两白银,这就成了定制,直到嫁四女时,依然没有增加分毫。据说,当时湖南有一姓常的名门贵族,有好几次都想曾国藩结为儿女亲家,但是曾国藩不同意,因为他听说这家人生活习气骄奢、跋扈,不可一世。他们所穿的极为华丽富贵,更令曾国藩厌恶的是他的儿子依仗其父亲的势力作威作福。所以,几次都被曾国藩婉言拒绝了。
曾国藩说:“家败,离不得个‘奢’字。”这是有历史的根据的。在《汉书》中记载了一个叫霍光的人,他是汉代的大将军,总揽朝政二十多年,当然他的儿孙及女儿女婿们无不高官厚禄。书上这样记载:“起阴宅,缮阳宅,宴游无度,骄横无礼。”最后被诛族,连坐诛灭者有几千家。当时霍家奢侈挥霍,在茂陵有个书生就预言:“霍氏一定灭亡。他奢侈又不谦逊,不谦逊定轻怠了皇上,轻怠了皇上就背了礼。权倾朝野,妒忌他的人很多。天下人妒忌他,他言行又不注意,怎能不亡!”
中国有句古话:“俭而不奢,家道恒兴;俭而不奢,居官清廉。”借历史教训,所以曾国藩在他的家训中,时时强调一个“俭”字。为了做到俭而不奢,曾国藩对子弟作了许多规定,比如:“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多财则终为患害。”“出门宜常走路,不可动用舆马,长其骄惰之气。”“‘俭’字工夫,第一莫着华丽衣服,第二莫多用仆婢雇工。”这就是曾国藩的持家之道,有许多还是值得大家学习的。中庸作为文化现象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常影响着人们。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会听到别人这样说:“你做的太极端了”“怎么这样绝对呢?”“你也太过分了”等等,这些都说明中庸思想已经深入人心。而老子的“去甚、去奢、去泰”一说,也顺应“中庸之道”,也同样是为人们解决矛盾提供的方法。“甚、奢、泰”,都是一种思想和行为上的极端,极端则偏离了中道,是不可取的。
戒“奢”首先得戒“贪”,也就是“人欲”。林则徐小时候,靠母亲和姐妹制作纸花卖点小钱维持生计,这让林则徐从小就养成了俭朴的作风。道光十八年,林则徐在广州查禁鸦片,在办公的衙门外贴了一张告示:乘轿坐车雇船,一律自己掏钱;随行人员,不许暗受分毫;餐食行准,概照市价付现钱。这在当时自朝廷到平民都奢华糜烂的社会是多么不容易啊。
当你听有人说你太奢侈的时候,你会怎么想,会怎么做?是依然故我,还是谦虚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