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后记

  我生来是个农民,热爱土地,眷恋故乡,进入革命队伍,服从组织调派,从事文艺创作,进入城市,也还有条件不断踏一踏故土,愉快的生活在自己的故乡。只有反右倾运动受到批判、处分,文革中成为牛鬼蛇神,才痛苦的与乡亲们远离。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近几年,成了乡亲们中的一个,常年生活在故乡。

  生活在故乡,自然喜乡亲们之喜,忧乡亲们之忧,笔下就容易有情,连续发表出版了《风雨柿子岭》、《九庄奇闻》等八部长篇小说,尽管艺术水平不高,全是“下里巴人”自已却甚感欣慰。

  说话间,我已走向老耄耋之年,又有多种疾病缠身,老友们见面,张口“健康第一”。而我秉性难移,依旧喜乡亲们之喜,忧乡亲们之忧。

  时下,“左”的一套已石沉大海,人们理直气壮的发财致富,大家的生活较前有所改善,而拜金主义思潮也公然的泛滥。

  拜金主义思潮,无孔不入,威力无穷。它可以使真的变成假的,假的变成真的;善的变成恶的,恶的变成善的;丑的变成美的,美的变成丑的。它可以使真的变成假的,假的变成真的;善的变成恶的,恶的变成善的;丑的变成美的,美的变成丑的。它危害深而广之。

  偏偏就有一些共产党员,不买拜金主义思潮的账,目无金钱的诱惑,不被金钱所左右。其共产主义的理想岿然不动,坚如泰山,其共产主义的道德,始终如一,牢不可破,一直是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乡亲们只要说起这些共产党员的高尚,就如在田地里看到美好的收成,喜不甚喜。我也不由得心花怒放。

  也不是一两个人在拜金主义思潮面前没有抗力。

  拜金主义思潮之威力也著实让人惊异,令人忧虑。

  一个老实巴脚的农民被它摆布,就会丢失人格,以自己的选举权换得妄图以权谋私的人的钱票。

  一个天真善良的少年被它摆布,就会丢失善良,无法无天。

  一个原正直本分的共产党员被它牵住鼻子,就会背离自己的信念,以钱买官,再以官谋私,走向自己的反面。

  一个共产党员被它诱惑的堕落,以骗谋私,能够狡猾的打出令人想不到的旗号,无耻恶毒的骗取勒索,遭到众乡亲的唾弃。

  甚至一个省部级的高官,都能做了它的俘虏,以权谋私,贪污腐化,目无党纪国法,打击报复,给党造成严重的损失。

  更严重的是,拜金主义思潮不仅会使腐败漫延,它还会导致社会主义变质,剥削压迫丛生。乡亲们岂能不感到痛心,岂能不感到忧虑。

  乡亲们的忧虑,让我情不自禁的沉重。

  我之沉重,不是耳闻引起,不是以书本上看到引起,是我自己所经所见引起。我端过旧社会的饭碗,知道剥削压迫是什么滋味。我出生农家,家境贫寒。父亲一家人求温求饱,借了地主60吊铜钱的债,要打一眼水井,使三庙五分旱地变成水田,水井打成,三亩五分旱田变成了水地,却欠下了地主没头的债,一家人更难温饱,年节穿不上新衣,吃不到白面饺子。父亲刚过不惑之年,就忧愁的直不起腰来。

  常有乡亲们的喜与忧,就由不得将乡亲们的喜与忧叙说,写就一部长篇小说。无意之中还有了名字:《艰难的跋涉》,名符其实,我一天只能写下四五百字,而且写写停停,停停写写,花费了四年才有了落结。我放笔之后,将小说搁置下来。心中有数:艺术水平不高,还是“下里巴人”,担心找不到出版社出版。流行自费出书,儿子、儿媳齐在工厂里下岗,家里难以挤兑出书的费用。小说搁置将近一年,我大胆的将小说送到百花文艺出版社,交予薛炎文同志。薛炎文同志甚是热情,很快选派黄家宝同志做小说的责任编辑。黄家宝同志同样热情,认真负责,反复修改。我衷心的谢谢薛炎文同志与黄家宝同志。

  2009年12月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