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
(约前566~前486)
[传略]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佛教的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本是南亚次大陆北部迦毗罗城(在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他的母亲是邻国的公主,年近50时才怀孕。按照印度的习俗,她应该回娘家分娩,结果途经兰毗尼,在树下乘凉时生下了乔达摩・悉达多。乔达摩・悉达多出世7天之后,母亲去世,她的妹妹入宫,把王子抚养成人。王子19岁时,英俊秀朗,学识渊博,曾在一次公开比试中圆满地回答了智者名流们提出的所有问题,而他提出的问题则难倒了最有学问的人。他和拘利城公主耶输陀罗结婚后,生子罗怙罗,在无忧无虑中过着奢侈的生活。乔达摩・悉达多沉静好思,关心众生疾苦。29岁时,他悄然离开王宫,弃家修道。他在印度各地漫游,用最严格的苦行方式修炼6年之后,未得正果;第七年,他在伽耶的一棵菩提树下冥思苦想,静坐七七四十九天之后,终于彻悟,找到从人世中解脱苦恼的办法,创立了佛教的基本教义。此后,他广收门徒,四处传教,其足迹南至婆罗捺斯,北至迦毗罗卫,东至瞻波,西至拘弥,扩大了佛教的影响,弟子们尊称他为“释迦牟尼”。他80多岁时,在传教途中仙逝,遗骨火化,由信徒们分别拿到各处建塔供奉。
[影响]按照佛教的说法,释迦牟尼之所以放弃宫廷舒适的生活而走上修行之路,是因为在一次出宫游玩中看到了一个老人、一个残废者和一个死人。由此,深切地感悟到芸芸众生在诸如老、病、死之类的痛苦面前的无奈,便下决心寻找一种解脱痛苦的方法,寻求涅�的幸福。实际上,抛开这种邂逅偶感式的记载,释迦牟尼的脱俗选择有着深层的社会历史背景。当时,印度半岛尚未统一,“种姓”制度盛行。根据这种制度,社会上所有的成员被划分为四个等级的“种姓”:婆罗门,他们是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刹帝利,包括国王、武士和官吏,把持国家军政大权;吠舍,包括农民、牧人、手工业者和商人;首陀罗,包括因贫穷破产而丧失土地的人和被征服的本地居民,他们处于奴隶地位。婆罗门种姓利用婆罗门教作为统治工具,保持自己的特权地位。而新兴的工商业阶层(富有的吠舍)和在战争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武士贵族(刹帝利)对此十分不满,他们酝酿着以一种新的宗教思想来取代婆罗门教,从意识形态上瓦解婆罗门高高在上的合法性。佛教正是在这种基础上产生的。
释迦牟尼是在漫长的修行实践基础上有所感悟,才创立了佛教。离家出走之初,他向一些著名的婆罗门教学者请教解脱之法,得到的答案是,通过祈祷、奉献牺牲和举行宗教仪式,灵魂就可以得救。但他认为这样并不能超出生死并永远脱离轮回,于是选择了当时较为流行的苦修之道。在其后的6年中,他在尼连禅河畔的森林中静坐修炼。某天晚上,由于体力极度虚弱,他晕倒在地。这个结果使他对苦修也产生了失望,但坚定了他另辟修行途径的决心。于是,他走到尼连禅河中,洗净6年来的积垢,又吃了牧女善生送给他的乳粥。待体力恢复之后,他离开了尼连禅河,来到婆罗捺斯附近的伽耶(后称佛陀伽耶),在一棵菩提树下打坐49天,终于大彻大悟,创立了佛教的基本教义。
“佛”是梵文“佛陀”的音译的简称,意思是“大彻大悟的人”。释迦牟尼最初说教的内容是“四谛”,即“苦集灭道”四种真理。释迦牟尼认为,人世间的一切都是苦的,故称“苦谛”;造成这些苦果的烦恼业因,叫做“集谛”(“集”是“因”的意思);只有达到不生不灭的涅�境界,才能解脱苦果,此为“灭谛”;要想达到涅�的境界,就必须修道,因而叫“灭谛”。人们通过修行、断惑、涅�,成为阿罗汉(意为“不生”)而不再堕入因“造业”产生的生死轮回。“四谛”后来成为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释迦牟尼还提出了“八正道”之说,即走向涅�目标的八点要求:第一是正见;第二是正定;第三是正言;第四是正业;第五是正命;第六是正精进;第七是正念;第八是正欲。此外,佛教要求其徒众终身遵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出家修行的男子称“比丘”,女子称“比丘尼”,他们必须剃除须发,身着僧袍,完全脱离家庭生活;在家修行的男子称“邬波索迦”,女子称“邬波斯迦”。出家的信徒组成社团,称做“僧伽”。参加社团的人不得拥有私产,只能靠布施生活。每一个佛教徒都有游方传教的义务。
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不承认婆罗门教的经典《吠陀》,否认婆罗门祭司有存在的必要,并且反对婆罗门“种姓”在等级制度中的特权地位。佛教宣扬,一切众生在灵魂上平等;每个人都可以依靠自己的修行得到解脱,而不必通过特殊的祭司阶层的引导。早期的佛教不设神庙,不主祭祀,不拜偶像,传教用语通俗易懂,并且不排斥低级“种姓”的人入教,因而比婆罗门教更容易为人所接受。
为了推广自己的宗教理念,释迦牟尼在恒河流域传教。他先后在婆罗捺斯的鹿苑、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舍卫城的社祗精舍等处聚众说法。据说,他每天黎明即起,一天步行15~20里路,把他所发现的极乐之路,播扬给众生。他在传教布道过程中从不怂恿别人,也不强迫别人,所以也很少受到异教卫道士或统治者的干涉阻碍。根据记载,最早皈依佛教的是两个名叫提谓和婆利迦的商人。接着,曾与释迦牟尼一起在尼连禅河畔苦修的5个修行者也改修佛法。释迦牟尼的姨母和儿子也都成了他的信徒。在释迦牟尼传教的第一年中,就有一千多人加入到佛教中。在其后的数年中,佛教徒的数量以加速度的方式猛增,其中既有属于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也有国王、贵族和富豪,许多婆罗门祭司也放弃了旧信仰,成为新宗教的成员。佛教势力越来越大,释迦牟尼的名声也越来越响。他传教所到之处,总有崇拜者纷涌而来欢迎,鲜花铺满道路,欢呼声此起彼伏。
释迦牟尼死后,他的大弟子大迦叶主持召开了第一次佛教大会,并将释迦牟尼的说教整理成文字,成为佛教中最早的经藏和律藏。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时期,佛教被尊为国教;大约在公元前253年,在阿育王的赞助下,第三次佛教大会在华氏城召开,确定了向国外和国内的边远地区派出传教士,宏扬佛法的战略。于是,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越过地理阻隔和国界,最终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余论]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作为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被尊称为“佛陀”,代表着佛教徒修行的最高境界。对于佛教乃至于其他宗教,从古至今,人们对之有各种不同的评价,褒之也好,贬之也罢,所反映的乃是不同的世界观和时代色彩。但就释迦牟尼个人而言,他无疑是成功的。他所创立的思想、行为模式潜移默化为道德标准,历史上数以十亿计的佛教徒对他顶礼膜拜,立德之宏,莫出其右;他没有军队,没有政权,没有国家,但他是无冕之王,他的声望与影响足以转化为更为巨大的力量,其立功之大,鲜有可比;他没有写过文字,没有等身的著作,但他的言语成为无数人恪守的经典作品,并不断发扬光大,立言之深,古今罕见。立德、立功、立言,一个人都做到了,对于生命个体而言,这的确是一个奇迹。
(赵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