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10月6日出生于重庆。其父黄泽民是师范学校校长,其母太田喜智出身于日本千叶县八日市场市,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作为“日清交换教员”赴中国任教。
1914妹妹黄宁馨出生后不久,父亲因病早逝。一家人被迫迁居到母亲娘家所在的日本千叶县八日市场市。8岁时黄瀛进入附近的八日市场寻常小学读书。
1919黄瀛从小学毕业,因成绩优异,原本想进入县立成东中学就读,但因中国国籍而未被认可,遂进入私立正则中学。
1923家人移居中国天津。黄瀛利用暑假回中国探亲,恰逢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学校停课,黄瀛遂转入青岛日本中学就读。此时,黄瀛已经用日语创作了大量诗歌,并向报刊杂志投稿。诗歌杂志《诗圣》1923年第3号刊登了他的《早春登校》一诗,并同时刊登了草野心平的《无题》一诗。
1925在《日本诗人》“第二新诗人号”上,黄瀛《清晨的展望》被遴选为第一名,一举成名。同年4月,黄瀛作为同人的诗歌杂志《铜锣》在中国广州创刊。7月,因“五卅运动”的影响,在中国岭南大学留学的草野心平被迫提前回国。此时,从青岛日本中学毕业的黄瀛已回到东京,为考入东京大学复习应考。黄瀛在东京迎接草野心平,在九段附近的公寓里收留了草野心平一个月。在此期间,黄瀛将草野心平介绍给了当时的诗坛泰斗高村光太郎,并联名给宫泽贤治写信,邀请他成为《铜锣》同人。
1926黄瀛因耽于诗歌创作,未能考上东京大学,遂进入文化学院就读。女诗人与谢野晶子时任文化学院的学监,非常赏识黄瀛的诗歌才能。黄瀛在文化学院与校友吉田雅子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
1927黄瀛从文化学院辍学,不顾与谢野晶子及其他友人的劝阻,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19285月(一说6月)借陆军士官学校到东北地区毕业旅行之机,前往花卷温泉与卧病在床的诗友宫泽贤治见面。
19306月黄瀛第一本诗集《景星》在东京出版。出版人为田村荣,插图人和装帧人为吉田雅子。
1931离开日本,在南京执行军务。
1933与王蔚霞结婚。
1934这段时期,几乎每月一次造访上海内山书店。在这里多次与鲁迅见面。5月,黄瀛的第二本诗集《瑞枝》在东京出版。装帧人依旧是吉田雅子。
1935 在《诗法》七月号登载新作后,中断了诗作的发表。
1936 因电信队的公干一度赴日。
1937“七七事变”爆发,同日本方面中断联系。之后,在日本流传着黄瀛被作为汉奸处死的传言。
1945在南京同草野心平重逢。当时担任接管日本军队的职务。重新开始诗歌创作,并向日本杂志投稿。
1946委托曾担任日军参谋的辻政信分析美苏两国的动向。
1949作为国民党军队的副师长,率队伍在贵州起义。后被判罚入狱劳动。
1962出狱之后,收入全无。日本友人合力对他进行资助。开始同友人们通信。
1966文化大革命中再次入狱。因与日本方面的关系受到牵连,在狱中度过十一年半的春秋。
1978因开放政策而出狱。恢复与日本友人间的通信。开始在四川外语学院教授日语。
1979与从日本神奈川县教育委员会派遣至川外的石川一成结为好友。
1982诗集《瑞枝》再版。
1984相隔半世纪后再次赴日,日本友人在各地召开欢迎会。
1986赴日为友人石川一成扫墓。1986-1989,堀内公平在四川外语学院任教期间,黄瀛与其成为挚友,经常一起谈论文学和自己的诗作,留下了不少关于其诗作的记录纸片。
1991广岛电视台拍摄了以黄瀛为主人公的纪实节目,并在日本全国进行播映。
1996在宫泽贤治诞辰百年庆典之际受邀赴日,分别在花卷和东京发表了题为《日益繁荣的宫泽贤治》的演讲。
2000在日本千叶县铫子市中央公园建立了黄瀛诗碑《在铫子》,黄瀛赴日出席诗碑揭幕仪式。
20057月30日去世。9月24日在四川外语学院日语系大楼前建立黄瀛诗碑《某个夜晚》。日本NHK电视台派人拍摄了诗碑揭幕式的实况。
200810月25-26日,由日本国际交流基金赞助、四川外语学院日本学研究所主办的“诗人黄瀛与多文化间身份认同”国际研讨会在四川外语学院召开。与会者有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诗人辻井乔、文艺评论家川村凑、胜又浩、学者大塚常树、栗原敦、冈村民夫、王敏、小池阳、宋再新、张晓宁、黄育红、杨伟等人。
(陈雪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