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27年蒋介石和国民党的顽固派叛变革命,打起反共的破旗,一些从事反共职业的顽固分子,如国民党中央调查科并进而扩大为特工总部,在各大城市破坏革命组织,镇压革命志士。但是,在这反共营垒之中也并非是铜墙铁壁。其中有的人(虽然是少数、个别的),一旦在事实面前,了解真相,也必然会良知顿开,服从真理。例如 1936年任国民党中央调查科总干事,后任特工总部设计委员会主任委员的张冲,就是这样一个突出的人物。
张冲字淮南,浙江温州人,高中毕业进入交通大学铁道系,随后在哈尔滨俄语专校毕业继留学苏联,返国在东北秘密从事国民党党务工作,被东北军(张作霖时代)逮捕,直到张学良易帜(投入蒋介石)才被释放。以后成为 “中统”高级人员,作叶剑英、张冲、周恩来 为 CC头人陈立夫主要助手,曾担任过国民党中宣部电影管理处处长。抗战初期还担任军委第六部(管党组织)主任秘书。1935年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兼代理组织部副部长。还兼任军事委员会顾问事务处处长和蒋介石俄文译事。东北完全被日寇占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引起全国人民无比愤慨,抗日的呼声迅速在全国掀起,蒋介石为了巩固其统治,不得不开始调整其内外政策。要争取国际上各种有利的因素,除了英美外,还有邻邦大国苏联。蒋介石把英美联好的任务交给宋子文、孔祥熙,恢复与苏联的关系则指定陈立夫负责。陈立夫依靠他的助手张冲,谨慎保密地进行工作。1934年底,由于中国驻苏联武官邓文仪向蒋介石报告,苏联愿与中国恢复友好关系,并盼蒋与中共国内领导人会谈为上策。此时,中日战争无法避免,国民政府一面着手对苏联交涉,一面着手在国内寻找中共问题的解决。
陈立夫、张冲受命多次与苏联驻华大使鲍格・莫洛托夫谈判,在谈判中,双方合作的气氛很好,蒋介石希望缔结一个“秘密军事协定”。在这个具体问题上,苏联大使鲍格无权决定,希望中国派一名高级官员赴莫斯科与斯大林直接谈判。这个任务仍由陈立夫、张冲秘密进行。陈、邓颖超、周恩来、张冲张二人化名到了德国柏林。这个行动为日本情报机构所悉,就放出“陈立夫去苏联”的舆论向蒋施加压力,同时苏联对陈的态度不冷不热,有所顾忌,另外这一行动也会影响中国与英美外交上的猜疑。因此蒋立即召回陈张二人从柏林返回。同年 6月 1日,两广事变,陈济棠(广东)、李宗仁(广西)通电全国,率部“为国雪频年屈辱之耻,为民族争一线生存之机。”搞独立抗日行动。蒋介石面对国内复杂局面,故指示陈立夫,加快“打通共产党关系”,正在焦急之时,由驻苏使馆武官向蒋报告,中共在苏办事处派出中共人员潘汉年回国,“回国是从事国共谈判的。”地点双方议定在香港。张冲衔命到达香港,进一步陪潘到南京会见陈立夫。陈表示,原提出释放政治犯可以办到,只要中共方面开出名单来就可以照办;可让南方红军分批北上。这些答复虽令人不满意,但说明了陈立夫逐步向共产党表示友好的态度。陈还向周恩来发出邀请,希望周到南京来谈判。
陈的举动受到中共欢迎,表示: “早已准备在任何地方与任何时候,派出自己的全权代表,同贵党一道,开始具体实际的谈判,并愿坚决地遵守这个协定。”(《六大以来》(上)人民出版社 1982年重印本)
经过双方努力,中共中央还拟定《关于国共两党抗日救国协定草案》,作为双方谈判的内容。由于蒋介石刚愎自用,反复无常,答应了的条件,一再反悔,致使谈判一波三折。张冲认为国外联苏,国内联共,这是唯一抗日救国之道。为统一战线全民团结,鞠躬尽瘁,不计个人得失,呕心沥血,力维大局。每逢蒋介石反悔变卦之时劳神焦虑,一面说服蒋介石,一面四处奔走,争取支持,终于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
通过他的不辞辛苦奔走游说,促使国民党党政高级官员孙科(孙中山之子、立法院长)、于右任(监察院长)、冯玉祥(军委副委员长)、邵力子(中宣部长、驻苏大使)和陈立夫等发起组织中苏文化协会(总会南京、后迁重庆)及各地分会,并普遍创办俄文专科学校,以沟通中俄文化。张冲的思想转变还出现一个插曲。1935年张冲从莫斯科返国后,正是“调查科”扩大为“特工总部”,总部负责人为原科长徐恩曾。张冲任“设计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地位仅次于徐。当时“特工电台”是属于先进的情报工具,由张冲负责领导。7 月间,特工总台窃听到中共中央一份很长的电报,电台人员认为是特种密码,因此请“密码专家”张华穆破译。张关起门来翻译了三天三夜,绞尽脑汁,也没译出,还说“这个密电一定非常重要,估计是红军作战计划,我不知怎样译不出来”。张冲想了又想,认为密码译不出,那么就用明码译。张冲本不懂密码,所用明码就是普通电报局对外的商业明码,十分意外,明码竟译出来了,原本不是什么保密的“军事计划”,而是公开对外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八一宣言》是红军北上抗日,并号召抗日统一战线而向全国人民发布的宣言。所以张冲是第一个读到这个宣言的国民党上层人士,这个宣言使他思想发生变化成为拥护者、推动者。至于,这个所谓“密码专家”本是特工总部负责人徐恩曾的心腹,听说张冲译出来了,为了遮羞,就向徐报告说张冲通共,控告张有通共的密码,所以他译不出而张冲译出来了。徐本就十分忌妒张冲与陈立夫太密切,也曾多次向陈立夫密报张冲有通共之嫌,这次听了张华穆的密告,正好大做文章,向陈立夫报告。陈一听好笑起来,顺手把一本书店出售的明码本给徐,并说 “把这本交给密码专家去译吧”!至于与中共有本密码,那是以后的事,在张冲与潘汉年谈判时,张、潘二人之间有密码,双方磋商来往电报使用,但那是蒋介石、陈立夫批准的。当时在国共谈判中,有些人是反对的,徐恩曾就是从中搞破坏的一个。
这个译电也使张冲是国民党人中最早读到《八一宣言》的。张冲也是国民党中最早支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他多次去苏联和延安,一切是眼见为实,更多的是他与周恩来频频接触,受教甚多。还有参加国共谈判的潘汉年等共产党人,使张成为一个真正延安通。张公正地实事求是评价中国共产党,从钦佩、尊敬到信任。他坦率、正直,也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认可,成为朋友,使他成为以团结救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宣传者、促进者。
1941年8月9日张冲不幸因病在重庆逝世。当时正是敌机大轰炸,故在市郊山洞云龙会馆大礼堂大殓并举行追悼会,蒋介石特派办公厅主任、上将贺耀组代表参加主持丧礼。全市一些报纸,如中央日报、扫荡报都以显著位置报道张冲丧礼。给人极为意外的是,中共机关报《新华日报》以大版为张追悼专版,周恩来署名并以中共重庆代表团长身份以“代论”为题,《悼张淮南先生》文章;并刊发周恩来的挽联“安危谁与共?风雨忆同舟!”还发表毛泽东主席唁电张冲家属;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和林伯渠、吴玉章、陈绍禹、秦邦宪、叶剑英、李克农唁电;同时还有毛泽东、林祖涵、吴玉章、董必武、陈绍禹、秦邦宪、邓颖超、朱德、彭德怀、叶剑英、李克农、钱之光、徐冰、陈家康和新华日报社等的挽联。
次年,重庆各界在 8月 11日又为张冲举行逝世一周年纪念会,仍在山洞举行,由贺耀组主祭,陈立夫陪祭,苏联大使和周恩来、十八集团军人员均前往参加。
张冲逝世,受到国共两党如此殊荣,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