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斯佩尔时代”总论1942年2月13日,德国航空部大厅内,德国三军以及工业界的经济巨头们齐聚一堂,迎来了新任帝国军械部部长——经希特勒“钦点”接替托特(刚刚死于一次诡异空难)的阿尔贝特·斯佩尔。此时,莫斯科前线的德军刚刚经历了空前的惨败,喧嚣一时的“闪电战”已全面退潮。而在后方,对长期战争准备不足的德国战争经济同样前景黯淡。会上,巨头们承认:由于陆海空三军之间的矛盾和纠葛,政出多门的军备生产举步维艰,且浪费成风,迫切需要一个总揽一切的领导者。
那么,谁来当这个总头呢?巨头们当然不会把新来的门外汉斯佩尔放在眼里,而提出让深受戈林信任的航空部国务秘书米尔希统管一切。可是米尔希却没有接这个茬,因为这个老滑头深知希特勒与斯佩尔的关系非同一般。接着,“门外汉”斯佩尔第一次站了起来,宣布希特勒有话对大家说。会议中止。
2月18日,会议再开于艺术研究院会议厅。此前,希特勒已经公开表态支持斯佩尔。多数巨头见风转舵,转而附和“元首”的意见。最终,除海军代表有所保留外,众人一致同意授予斯佩尔全权。自此,德国战时经济步入“斯佩尔时代”。斯佩尔,这个从没拿过枪的年轻建筑师,成为出产成千上万飞机坦克大炮和军火的德国军事工业的大总管。
战后,西德经济研究所对“斯佩尔时代”如此评价:“这就开始了德国军火工业的新纪元——由于战时环境的迫切需要而掀起了军火工业的真正高涨。这种高涨首先是在工业中采取了新的领导方法的结果”。这些所谓的新方法包括:吸收年轻血液加入领导部门;由技术专家组成专门委员会和“瑞恩”组织。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将直接生产军火的企业联为一体,形成所谓的“坦克委员会”、“大炮委员会”等等;后者则是间接供应商(如金属加工、电气技术等等)的联合。
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外行”斯佩尔领导下的军工部门的基层实权反而落到了专家的手里。但这仅仅解决了生产领域的部分技术问题,尚未触及资源和原料分配不善的根本。众所周知,为了避免激化国内矛盾,希特勒和纳粹地方领导人坚持维持较高的消费品生产水平,致使分配给军事领域的资源不足。虽然德国官方曾在1942年下令限制“非急需消费品”的生产,可是企业老板们却不打算错过发财的机会,依然坚持大量生产家具、玻璃制品和瓷器等等。
1943年9月,斯佩尔被任命为军备与战时生产部长,权限从全国军事经济部门扩大到民用经济部门。这就为进一步的通盘解决提供了可能。为了停止生产只对“行贿有用”的奢侈家用品,看上去文质彬彬的斯佩尔露出了獠牙!1943年10月6日,在波茨南召开的“省党部领导大会”上,斯佩尔向纳粹高官发出警告:如果各省不能在两周内把民用工厂都转为军用,就将遭到严厉惩办(当然是通过希姆莱的部门)。
虽然斯佩尔发了狠话,却依然无法抵消希特勒和地方高官们维护消费品生产的决心。结果,从1942年到1943年,民用消费指数仅仅从81.5降为80.2.如果以1941年消费品生产指数为100,则1942年为90,1943年为94,1944年又是90.作为代价,1943年,军火和军用物资仅占整个德国工业的31.1%;1944年也只有39.8%。1943年,德国人仅用不到54%的钢材来生产军火(1940年只有49%)。同一年,用于军工的有色金属也仅占总消费量的38.8%—80.3%。
斯佩尔只好另想办法,打起占领区的主意。早在1943年夏季,他就制定出计划,将一些民用消费品的原料送往西方占领区,利用当地的100万工人为德国生产。这样一来,德国本土就可以腾出100万原民用工人和大量厂房转入军备生产。占领区为斯佩尔作出的贡献当然不止于此。事实上,除了提供大量资源和劳动力外,被占国家的工厂还直接为德国生产军事物资。斯佩尔本人在1944年7月11日估算,整个德国军工产能的25%—30%来自西方占领区和意大利。
为前线生产的机器还是逐渐增多了。1942年第四季度,仅有74%的机床用于军工生产,1944年第二季度就增加到83%。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前线迫切需要武器弹药,后方却还有余力继续大量生产基础性工业设备。到1943年,德国机床总数达到210万台,比1941年多出40万台。西德经济研究所也承认,战时并不缺少机器设备。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有些过剩。
比起机器来,真正让德国人感到紧张的是人力资源。伤亡惨重的前线和后方的工厂都需要人手,而前者的优先权却是不容置疑的。根据官方制定的《劳动力平衡表》,仅1944年就有160万可以充当劳动力的德国男性被弄去当炮灰,导致男性劳动人口一年内就减少了125万人!而女性劳力的挖掘依然不足,全年仅增加区区50000人。德国人于是又打起了占领区的主意。按照原计划,1944年本该增加370万外国劳力,但由于占领区日益缩小等因素,实际只抓到了125万人。德国劳力总数当年减少45万,而实际就业人数减少得更厉害。1943年5月31日,德国尚有3650万就业劳动力,过了仅仅一年,就下降为3580万,减少了70万人。由于1944年中期战局开始急剧恶化,德国人非但无法继续掠夺外国人力,甚至连纸面上的劳力实际上也保不住了。在东部各州(东普鲁士、但泽、西普鲁士、波兹南),拥有全部产业工人总数的1/7.从1944年7月开始,这些地区已处于红军的直接威胁之下,并将逐个被占领。
虽然人力紧张,德国人的劳动强度却没有提高多少。大战爆发的1939年,德国工人每周仅工作47.8个小时;苏德战争开始后两个多月的1941年9月,劳动强度创下战时的最高纪录,也只有49.5个小时;由于空袭导致的停工等因素,即使这个水平也没有维持下去。过了不到两年,即1943年3月,每周工作时间就下降到49.1个小时;一年后又降至48.3个小时。军工部门的劳动强度高于平均水平,也只有50.3个小时。第一班工作的工人占90%;第二班占7%;第三班只有3%。
既然德国人不愿多干,就只能把负担转嫁给外国劳工了。1944年秋季,外国工人被要求每天至少工作12个小时。他们虽然干得最多,待遇却也最差,尤其是来自苏联的劳工。戈林曾发出明文规定:“应当少给(俄国工人)吃些”。根据这一政策,“东方工人”每天只吃二餐,食物只有少量劣质面包和水一样的清汤,日摄入量比德国人的最低配给还要少1000卡路里。即使这样少的配给,也不一定能实际领到。吃得极少干得极多,很多人因此活活累死。早在战争初期,克虏伯工厂的装甲车修理车间就发生过营养不良的外国工人在工作中死去的惨事。在某些“特种行业”,德国人还对外国工人实施残酷体罚,轻则每次打25橡皮棍,重则枪决或绞死。一些工厂附近甚至建起了小型集中营。
斯佩尔虽然整日忙于安排生产调度物资,却也不能对前线局势的恶化不闻不问。据他自己的说法,早在1943年2—3月间——也就是斯大林格勒战役刚结束时,他已经预感到战败的结局。但这丝毫不妨碍斯佩尔继续积极地为希特勒工作。当后方士气日益低落的1944年7月,斯佩尔还向希特勒建议,将V1和V2导弹的试验拍成彩色纪录片,以此给德国人打气。可是希特勒却害怕会泄密,结果仅作了小范围放映。不过戈培尔和斯佩尔还是借此发起吹嘘“奇迹武器”、“复仇武器”的宣传运动。似乎只要把这类宝贝大量投入使用,战局就会奇迹般的逆转。斯佩尔本人也亲自上阵,在广播里大吹特吹。
就这样,野心勃勃的斯佩尔把这份能给他带来巨大成就感的工作进行到了最后。通过他的努力,德国军工产量翻倍增加。斯佩尔后来不无得意地指出:尽管空袭不断,工业生产的上升势头依然保持到1944年秋季。这一年,新生产的武器足够装备200万人,包括130个步兵师和40个装甲师。德国经济研究所算出的数字更高:仅1944年生产的军火,就可以装备225个步兵师和45个装甲师。
2.斯佩尔的“成就”
斯佩尔领导下的德国军事工业,生产的侧重点也在变化。1944年年中,按金额计算,飞机产值排第一;弹药排第二;大炮第三;坦克第四。而按黑色金属消费量计算,则是弹药排第一;“一般装备”排第二;坦克和半履带牵引车排第三;汽车和铁路车厢并列第四。综合来看,消耗资源最多的是弹药。因为在前线,无论何种武器都需要大量弹药。德军转入防御后,要在兵力不足的条件下抵挡苏军的进攻,集中且密集的火力倾泻也是至关重要的。1944年德国生产了3亿1千多万发炮弹和迫击炮弹,苏联同期却只有不到2亿2千万发。德国的这一优势并不广为人知,但对实战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作战兵器领域,德国的生产重点则是飞机、坦克、大炮。当然,如果按东线的需求排序,则优先顺位为:坦克、大炮、飞机。
各种军火物资的月度生产总值(百万马克)
1942年初 1944年中
坦克 37 232
汽车 52 82
牵引机 20 49
弹药 221 754
大炮等 67 279
火药 30 74
飞机 441 1146
军舰 88 206
1943年德国军工消费的黑色金属(对总消费量的重量比率):
军事生产总量 53.8%
其中:弹药 11.6%、一般装备 7.3%、坦克和半履带牵引车 6.5%、铁路车厢 6%、汽车 6%、飞机 4.4%、炮兵射击兵器 4%、军舰 3.2%、电工技术 2.4%、水雷和鱼雷 1.2%、火药和爆炸物 0.8%、精密机械和光学仪器 0.4%
(1)坦克装甲车辆
1943年,东线装甲对抗陷入空前激烈的白热化阶段。与此同时,德国装甲车生产也进入高潮,全年共出产各种装甲车25005辆(含爆破车和维护车辆)。其中战斗车辆包括:
5663辆战斗坦克;14辆指挥坦克;100辆喷火战车;6172辆各种强击火炮、自行火炮(不含防空)和坦克歼击车。另外,还用老旧德国装备和缴获的别国战车改装出838辆新坦克和自行火炮。以上总计应为12787辆坦克与自行火炮。
此外,还生产了86辆防空战车和7979辆装甲运兵车,以及装甲侦察车(另有42辆改装车)。
德国战车不仅产量大大增加,质量更是大幅度飞跃。为了对抗红军的T34以及KV系列坦克,德国人当年全面停产轻型坦克,转而全力生产中重型战车。产量最大的是安装大威力43—48倍口径火炮的新式四号坦克,当年出产3013辆(可以装备15个装甲师);其次为新投产的“黑豹”重坦克,1768辆(可以装备9个装甲师);工艺复杂的“虎”式重坦克年产也达到647辆(足够装备14个重坦克营)。与此同时,还生产了大量中重型自行火炮,多数都装备长管75毫米或更大的火炮。
新战车的威力为实战所证实,它们不但彻底终结了战争开始以来的“T34恐怖”,还夺取了压倒性的技术优势。为了击退“虎”、“豹”、“象”成群的德军新装甲群,红军不得不支付惨痛代价作为成本。在没有重兵集团被围,而且还不断收复失地的大好形势下,1943年俄国人却损失了235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同期东线德军仅失去8207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直到1943年与1944年冬春之际,新登场的T34/85和“斯大林”系列坦克才让俄国人逐渐挽回劣势。依笔者的个人见解,1943年德国战车质量的陡然提升,至少使红军的战车损失增加了一倍,甚至可能将整个战争的进程延长了半年。
但德军蒙受的损失也非同小可。仅东线就吞噬了1943年战车产量的69%。为了加以弥补并进一步增强装甲部队的战力,德国人在1944年继续开足马力生产,产量创下战时最高纪录的32635辆!包括:
各种坦克和自行火炮(不含防空)18616辆;改装战车234辆;10041辆装甲运兵车和装甲侦察车。
1944年的产量集中在几个成熟型号上:“黑豹”荣登冠军宝座,年产3749辆;长管四号坦克退居次席,年产3126辆;“老虎”家族继续增加新丁:“虎”I虽然在当年8月停产,也出品了623辆,接近1943年全年产量;全新的“虎王”超重型坦克出产377辆。德国人还开始大量生产威力更大、反坦克功能更专一的新式强击火炮——“坦克歼击车”。这些采用38型轻坦克、四号中坦克、甚至“虎”和“黑豹”重坦克底盘的坦克歼击车威力惊人,普遍安装着长管75毫米和长管88毫米,甚至最大55倍径128毫米的反坦克重炮,成为战场上的新一代“坦克杀手”,其1944年的总产量为3280辆。
德国工业为前线提供的装甲战车数量越来越多,单车也越来越重。这就需要耗费更多的资源和工时。举例来说,战争初期的德国主力三号坦克,单重约23吨,装配工时368个小时;而1943年开始大量生产的“黑豹”重45.4吨,超过三号坦克近一倍,所需工时更高达813个小时,比三号多一倍多!更不用说“虎”和“虎王”(重55—72吨)那样工艺复杂的钢铁怪物。1942年,德国生产了9278辆装甲战斗车辆,总重(战斗重量)140454吨,平均每辆只有15吨重。1943年生产19824辆,总重369416吨,单重增至近19吨。到了1944年,产量激增到27340辆,总重622322吨,平均重量也增加到近23吨!1942年初,德国人每个月仅花3700万马克制造坦克;到了1944年中期,花费就超过了2.3亿马克,增加了5倍多!
但这些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精心制造出来的战争机器也不断的被战争所吞噬。
东线仅11个月就损失了14537辆装甲车辆,包括9575辆坦克和各种自行火炮。
(2)火炮与迫击炮
1943—1944年,德国陆军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炮兵装备。1943年,一共生产了9397门陆战大炮;第二年(1944年)的产量达20462门,产量翻了一番还多。所有大炮中,师属火炮(105毫米—150毫米)数量最多,而且分别增产了2倍至3倍;步兵炮也增产了1倍多。有了这些大炮,德国人就可以武装更多的步兵师。以18型150毫米重型师炮为例,仅1944年的产量就够装备191个步兵师。
与陆战大炮相比,反坦克炮(德国把它列入“步兵重武器”之列)增产不多。1943年为17228门;1944年也只有18168门。但这并非产能受限,而是因为1944年停止了50毫米中型反坦克炮的生产,开始动用全部资源转产重型或超重型(75毫米—128毫米)反坦克炮。以重点型号Pak40为例,1942年初每月只生产3门,到1944年夏季每月就出品1000门之多。这种重反坦克炮在1943年生产了8740门;1944年就扩大到11728门。这年还新投产了Pak42型75毫米重反坦克炮,当年产量为863门。88毫米到128毫米的超重型反坦克炮产量更是突飞猛进。1943年,Pak43/41、Pak43、Pak80三种超重炮仅生产1160门。
第二年的产量就增加到2135门,比1944年翻了一番多。
迫击炮和火箭炮的数量也有所增加。分别从1943年的27546门和3349门,增加到1944年的30931门和3767门。由于1944年不再生产50毫米轻迫击炮,此后出品的都是80毫米或口径更大的中重型迫击炮,提供给德军营团两级的装备当然更多了。但总的来说,迫击炮的生产增速远远不如陆战大炮。分析其原因,陆战大炮因为比较笨重和庞大,在战斗中——特别是撤退战斗中,特别容易丢失和损失;而步兵携带的迫击炮相对可能损失要少些,所以需要的补充也比较有限。
在德国武装部队的装备体系中,高射炮不仅承担着防空任务,也是对付坦克的利器。战争初期,重型高炮(88毫米)甚至是对抗苏联中重型坦克的少有手段之一,自然成为重点生产对象,而且越造越大。1942年到1944年年中,20毫米高炮增产2倍;大口径的105毫米高炮在1942年1月仅生产12门,1944年7月就增加到92门。威力更大的128毫米高炮也投入生产。1943年,为陆军和空军制造的高炮总数为46671门,1944年增加为69894门。其中,重型高炮从1943年的6230门,增加到1944年的8277门。至1944年11月,德军在苏德战场部署了8733门高炮,包括2456门重炮。同时西线也装备了5311门高炮,包括重炮948门。由于红军打入德国本土,除了原本配属给东线部队的机动高炮外,德国东部的大量防空高炮也陆续被卷入战斗。
(3)轻武器
在战争中期,德国人发现了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红军装备了大量冲锋枪,德国步兵却依然以老旧的98K步枪为主。为扭转劣势,德国人开始执行所谓“步兵军备计划”。1944年内,机枪产量达到274452挺(1943年只有165527挺)。自动步枪产量从1943年年中的月产100支增加到1944年8月的30000支。1944年全年,共生产MP43/44突击步枪281860支(1943年仅制造19501支,不到1944年的7%)。与此同时,传统步兵武器的产量也保持着上升势头。1944年出产步枪近230万支(确数为2282968支),而此前一年的产量只有1946200支。两年间冲锋枪产量倒是基本持平:1943年220572支;1944年220257支。
步兵装备中,增幅最大的是各种反坦克火箭弹和火箭筒。其中,反坦克火箭弹的产量从1943年8月的8000发增加到1944年5月的40万发!1943年,德国生产各类反坦克火箭弹和火箭筒不到58万个(确数为575535)。1944年就猛增12倍,产量达758万个(确数7582516)。
这些数量庞大且威力惊人的单兵武器已成为德军反坦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德方宣称在1944年4月击毁2878辆苏联坦克,但只有1542辆可以搞清击毁原因。构成为:坦克击毁820辆;反坦克炮击毁251辆;强击火炮和坦克歼击车击毁236辆;大炮和地雷摧毁63辆;近战武器击毁172辆,包括:长柄反坦克弹击毁110辆;反坦克火箭筒26辆;粘性炸弹19辆;手榴弹6辆;圆盘雷11辆。1944年10月,德军在前线就发射了25万发长柄反坦克弹。
1944年10月,德军长柄反坦克弹的使用情况:
接受:404000发
战斗发射和损失:250000发
训练等:31000发
储备:1019000发
3.斯佩尔的失败
(1)战争消耗
1944年夏季,斯佩尔迎来了事业的顶峰。德国战争工业的产量和质量都达到最高水平!但这盛况随即就如昙花一现般的消失了。在前线,大溃败开始了。
短短几个月内,长期积累下来的大量武器装备付诸东流,消失在白俄罗斯、乌克兰、波兰、罗马尼亚、法国……数字之大令人咂舌!从7月到10月,主要武器装备减少数如下:
步枪减少223万多支;
机枪减少7万多挺;
迫击炮减少13000多门;
反坦克炮减少3120门;
野炮和步兵炮减少3703门;
超重炮减少129门;
主力坦克减少1658辆
……
根据种类的不同,德军在这几个月内减少的武器,足够装备70—140个步兵师和16个装甲师。由于同期还得到了大量补充,所以实际损失数要比减少数多很多。举例来说,仅1944年7、8月,德军就损失了4074门山野炮和步兵炮;而同期的产量只有3087门。则减少数只有987门。照这样的速度损耗下去,德军的武器储备不需要多长时间就会消耗殆尽。
(2)空袭
当前线大难临头的同时,德国后方也笼罩在另一威胁的阴影中,那就是美英的空袭。空袭针对的目标,主要是六大类:造船厂、潜艇基地、航空工厂、滚珠轴承厂、燃料、合成橡胶、军用运输。可是直到1944年春,空袭对德国工业的影响还很有限。但也迫使德国空军将大量高炮和战斗机留在本土。
航空工业领域,苏德战争初期,为强化对地面战斗的支援,德国人以生产轰炸机为主,还在1943年2月就创下出产554架轰炸机(载重量5300吨)的最高纪录。此后,随着东线战局转入守势,加上美英空袭的加剧,对战斗机的需求激增。战斗机产量从1月份的490架增加到7月的1109架。美英空军因为遭到激烈的空中抵抗,也加强了对战斗机工厂的空袭。1943年第一季度,投向飞机工厂的炸弹只有4吨;第二季度增加到1534吨;第三季度2072吨。狂轰滥炸下,德国战斗机产量在1943年下半年逐渐下滑,从1109架(7月)降到721架(12月)。不过在1944年1月,又陡然回升到1537架。
空袭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滚珠轴承工厂——即德国人所说的“间接供应工厂”。出产滚珠轴承的工厂不多,因此成为一个过度集中而较为脆弱的目标。根据美英信奉的“最小限度规律”,只要将这个薄弱环节掐断,整个德国工业都将瘫痪。可是轰炸效果并不那么理想。1943年7月,德国轴承产量达到910万件的峰值,遭到集中空袭后,1944年4月一度降低到380万件的最低值。但6月又恢复到670万件,相当于最高产量的74%。这与美英计划中下降76%的目标相距甚远。同时,德国人还动用了大量储备轴承,一些精密机械和光学企业甚至自己生产轴承,多少弥补了一些减产造成的影响。
德国滚珠轴承产量(百万件):
1943年1—6月 8.5(平均)
7月 9.1(最高)
8月 8.3
9月 8.2
10月 7.3
11月 7.9
12月 7.6
1944年1月6.9
2月 5.7
3月 5.0
4月 3.8(最低)
5月 5.3
6月 6.7
燃料供应是德国战争机器的另一个软肋,而且更为致命。不过因为提高了合成燃料的产量,加上从仆从国的进口(仅罗马尼亚在1943年就向德国出口了251.1万吨石油),基本还算够用。1942年和1943年,德国分别获得近762万吨和895万吨液体燃料。其中供军队消耗的仅有441万吨和476万吨。其余除用于农业等等外,二年内还有近140万吨拿来出口。军队消耗的全部燃料中,航空所占的比重从1942年的29%提高到1943年的37%。这显然是各战区空战加剧的结果。而其他燃料消耗比重的下降,则可能与德军地面部队由攻转守的战场态势有关。东线是拥有机动车辆最多的德军战区,数量为西线的2.5倍。自然也是吃油大户。
盟国当然不会放过这个软肋。但直到1944年4月前,对德国燃料工业的轰炸也没有取得显著成果。这年年初两个月内,针对燃料工业的投弹量每月只有81—114吨,3月份则一吨都没有。此时,德国燃料产量还在继续上升。不但够用,甚至还有结余。以航空燃料为例,1944年3月共生产和进口185000吨,同时消耗和输出156000吨。同期库存量够3个月零18天之用。3月份,液体燃料产量达到峰值——415000吨。4月略有下降,也有390000吨。1944年一季度,德国一共获得液体燃料274万4千吨。其中合成燃料148.2万吨;蒸馏石油51.2万吨;进口燃料75万吨。加上进一步削减了民间的油料用量,军队的供应得到了更好的保障。4月份,德军还有约100万吨汽油库存。
进入5月,盟军突然加强了空袭力度,把超过5000吨炸弹扔向德国燃料工厂。毁灭性的后果爆发了!当月燃料产量跌至324000吨;6月份狂泻到196000吨;7月份跌势不止,又下滑至152000吨。在这灾难性的三个月间,燃料产量只有67万吨多一点。其中,航空燃料的降幅最为严重。8月与3月相比,全部燃料产量降至35%,而航空汽油则一口气跌到9%!空袭还波及到德国的重要燃料来源——罗马尼亚。当年2月罗马尼亚还提供了21000吨石油,到了5月份就只有9300吨,比当月的计划量18300吨少一半。这迫使希特勒把里宾特洛甫和凯特尔派往罗马尼亚和匈牙利,要求加速开采,并提出铺设通向德国的石油管道。
虽然燃料产量急剧下滑,斯佩尔却还有大量储备在手,不至于立刻影响作战。以下降幅度最大的航空燃料来说,根据斯佩尔提供的直接数据,即使在5月12日大空袭后,他还掌握57.4万吨航空燃料储备,相当于3个月的最高产量,或抵消19个月的减产。按3月份的消耗标准计算,够德国空军使用3个月又20天左右。5月份,德国还储备了76万吨汽车用汽油和柴油,而空袭前的月产量也不过23万吨。
可是,此后的形势并没有好转,反而加速恶化。8月,苏军夺取了罗马尼亚,随即攻入匈牙利。德国的燃料进口量因此跌至原有水平的10%—15%。由于产地丢失,这部分损失没有任何恢复的可能。在德国国内,虽然燃料生产在9月后有所回升,可是到1944年12月,液体燃料总产量还是降到原有水平的1/3.特别是航空燃料逐渐坐吃山空。9月份汽油库存下降为32.7万吨。这个月底,剩下的航空燃料只够德国空军使用5个星期。德国最后剩下的两个重要燃料来源是匈牙利和奥地利。前者在1944年生产了80万吨石油,后者生产了130万吨。但这两个国家也即将被红军的进攻狂潮所淹没。
空袭的打击对象当然不仅限于燃料工业。德国化学工业,包括人造橡胶产业,也因产地过于集中而成为“优先”目标。德国人只能趁着空袭间歇拼命修复,才在1944年年底确保化学工业能够应付“最迫切的需要”。但这一定程度也要“归功”于整个加工工业萎缩而导致的需求下降。
其他能源领域受空袭的影响要小得多。德国官方1943年评估认为,空袭导致的下降幅度只有1.2%(煤)—6.4%(钢)。至1944年3月,德国工业部门(不含莱茵区和威斯特伐利亚)因空袭损失的工作小时只有3%。再到10月也只有6%。1943年全年,因空袭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包括空袭警报造成的停工),少生产了227.9万吨钢。1944年上半年减产100多万吨,损失程度和1943年差不多。对于仅用54%的钢来生产军火的德国来说,这点损失算不上什么,光靠占领区的产量就足够弥补有余。1943年,仅德国占领的几个主要工业国(区)——波兰、比利时、法国北部、荷兰,以及缪尔特和摩塞尔(洛林),就为希特勒提供了404.1万吨钢,比空袭造成的减产多170余万吨。1944年头6个月,上述地区(加上意大利北部和法国中部)又生产了240万吨钢,比减产损失多一倍。
正因为如此,斯佩尔不仅可以保持军火生产的上升势头,还留有大量后备物资。1943年底,仅国家组织就储备了足够8—10个月之用的材料。列入官方《统计简报》的有:490万吨高炉用铁矿石;16万吨铝;31万吨铜;近125万吨燃料。另外,德国企业还偷藏了大量“私货”,不在官方统计的掌握之内。1944年7月,德国军火生产指数达到最高峰值322(1942年平均只有142;1943年平均222)。
形势的逆转发生在1944年下半年。德国钢铁工业遭到来自两方面的沉重打击。首先是空袭的加剧,然后是地盘的丢失。这一时期的钢铁减产达300万吨,全年减产总计422.6万吨。众多钢铁产区直接落入敌方之手或遭到严重威胁。以波兰为例,1943年生产26.1万吨钢,1944年上半年生产12.8万吨。进入下半年,随着红军进攻大潮的涌入,这些产量也逐渐从统计中消失了。
(3)地盘丢失
事实上,当轰炸开始产生显著成效的同一时期,前线战败导致的地盘丢失也直接剥夺了希特勒的军火供应。1944年5月到1945年1月,苏军和美英军就夺取了德国全部工业产能的15%。
丧失的资源地区更为众多。空袭造成的损失还能通过抢修来部分恢复,而丢失地盘上的工厂与资源,如果没有及时破坏的话,就只能为敌人服务了。在东线,红军不仅夺取了罗马尼亚、乌克兰、芬兰等地的大量资源,还逐渐逼近了德国东部工业区——上西里西亚。此前,为了避开美英的空袭,上西里西亚等东部地区获得蓬勃发展,燃煤产量大大增加,重型工程和军备产能被充分利用,还建起了合成石油厂。现在,这个心脏地区也受到了直接威胁。1944年12月15日,斯佩尔在报告中向希特勒指出:失去上西里西亚后,战争将只能维持几个星期。
(4)食品供应
在德国工业走向崩溃的同时,危机也渗透进了食品供应领域。战争初期和中期,虽然农业劳动力由于征兵而减少,但靠着从全欧洲掠夺来的粮食弥补,德国人的日子过得还算滋润。
1943年春季,根据官方配给标准,德国居民每周可以获得2000克面包、300克肉和206克脂肪。作为代价,占领区人民就必须勒紧裤腰带。西欧各占领国标准普遍略低;东部占领区居民的死活在德国人眼中更是分文不值,除波罗的海国家每周有1700克面包、250克肉和180克脂肪外,其他地区每周只有200—300克面包,仅相当于德国标准的十分之一!肉和脂肪则根本没有。
但从1943年秋季开始,东部粮仓(乌克兰、波兰等等)逐渐丢失,导致饮食供应水平急剧下滑。早在1943年12月底,德国农业协会机关报就不无伤感地写道:“要说我们目前在东方放弃的那些地区对我们不重要,那是错误的。”第二年5月13日,德国粮食与农业部长巴克博士也在演说中承认:在东方长达两年的掠夺给德国提供了“必要的行动自由”,“这些地方现在已经不受我们支配的这一事实,迫使我们放弃了增加某些粮食配给的计划”。1944年,德国粮食储备较前一年减少约25%。由于缺乏饲料,养的猪也少了。
但德国人毕竟把欧洲洗劫一空,自己还有家底。虽然官方数字显示,1943年中期后,居民的摄取标准降低到1412卡路里。但也有分析认为,除了官方配给外,民间本身还有大量“私货”存在,1944—1945年的实际摄取量约为2450卡路里。所以还不至于因为饿肚子而马上闹骚动。即使从德国官方的《战时供给平衡表》看,1943年至1944年的粮食消耗也没有显著下降,有些品种(谷物和鸡蛋)反而还增加了。直到1944年秋季,丢失了几个重要“粮仓”后,居民供应才开始总崩溃。
虽然还有饭可吃,可是随着战局的急剧恶化,后方的人心动摇依然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为此,即使在军队和工业都急需劳力的情况下,德国国内依然维持着庞大的镇压机器。
1943年7月,党卫军勤务部门人数为63.4万人,1944年6月底增至79.5万人。警察数量在1944年也达到573800人。仅1944年头6个月内,就有310686人因政治问题被捕。
遍布每个角落的告密者、党卫军特务、特别法庭和绞索,构成环环相扣的暴政链条,死死地捆绑着整个民族,并将无数人送进监狱或地府。
在前线惨败、空袭加剧、地盘丢失、食品匮乏、人心动摇的一系列打击下,斯佩尔也回天乏术,无力拯救日暮途穷的德国战争工业。德国的败象越来越明显,连他们的“盟友”都看得清清楚楚。当德军战俘在莫斯科游街时,一个驻苏日本外交官(日本和苏联在战时保持着外交关系)注意到,很多战俘穿着破旧的帆布鞋,这证明德国的物资储备已经相当匮乏。他立即向国内发信:德国支持不了多久了。鲜为人知的是,早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不久,日本首相东条英机就通过意大利劝说希特勒与苏联讲和,可德国人却不为所动。到1944年夏季,当德军开始大崩溃之际,日本面临的形势也逐渐恶化,迫使他们提前对策。就在希特勒遇刺前两天(7月18日),东条内阁倒台。7月20日,确定了日本新内阁的人选,天皇下达给他们的任务,第一是“达成大东亚战争”,第二就是:“努力避免刺激苏联”。此前,日本重臣内部对前景已经产生如下看法:为了保存“国体和皇室”,宁可战败,也不能容许爆发左翼革命。为了恐吓国内的左翼分子,日本法务省特意选择在1944年十月革命节这天将苏联间谍佐尔格送上绞首架。当天10时20分,佐尔格脚底的活板弹开。16分钟后,这位曾在三年前成功预警苏德战争和日军南下动向的王牌间谍被正式宣告死亡。
同样是十月革命节,莫斯科却沉浸在一片胜利的气氛中。此前一天,斯大林在报告中正式宣称:对德战争即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