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2年到1943年,希特勒的盟友曾多次劝告他早日和俄国人言和,以尽快摆脱这场不可能取胜的战争。对付出毁灭性代价的俄国人来说,出于保存民族元气的考虑,也未必一定要沿着罗斯福鼓吹的让德国“无条件投降”的道路走到底(俄国人有充分理由怀疑这个口号的目的是逼迫德军在东线死战到底,美国人好坐收渔利)。为此,斯大林也伸出过试探触手。但即使在库尔斯克战败后,希特勒依然不肯踏出关键性的一步。他过高估计了德军的实力,相信他们有能力凭借纵深辽阔的战区坚守住东线,同时击退西方军队的登陆尝试。可这一切却在1944年夏季化为泡影。灭亡的巨大阴影投射向整个第三帝国。
无论在东线还是西线,连连惨败的德军士气都一落千丈。720行刺事件更将德国内部的绝望与动摇彻底暴露出来。形形色色的人物:蓄谋已久的持不同政见者;被战败吓破胆的军人(他们曾向希特勒宣誓效忠);甚至还有一些血债累累的纳粹刽子手,混在一起,打着“拯救祖国”的旗号,想以杀死希特勒来拯救他们自己。这伙喜欢说大话的家伙是地道的玩世不恭主义者。他们最初还提出了一些停战计划:和俄国媾和——特别是在俄国正式接受美国的“无条件投降”口号前(1943年10月前);或者和西方媾和,然后把军队全部集中到东部和俄国人拼命。可搞到最后,他们却在既没有取得外交进展(凭他们的地位,其实也没有与俄国或西方谈判的资格),更没有掌控德国局面把握的情况下,幻想以杀死希特勒为德国换取一个貌似一了百了实则前途险恶甚至引发灾难性内战的结局。结果,他们没有杀死希特勒,反而被自己混乱不堪的行事作风给害死了。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逃过一劫的希特勒却利用此事找到了借口,把一切失败都归罪于“背叛”。甚至东线的灾难也被解释为“个别指挥官的失误和来自俄国的破坏者以及恐怖主义散布者的破坏”。对一般德国民众和军人来说,希特勒依然是他们的“神”,是“唯一能够使战争胜利结束的人”。尤其当德国本土已遭受直接威胁时,美国人又在“无条件投降”基础上加上将德国分裂成几个小国,摧毁其工业,将其倒退回农业国的“摩根索”计划,更令德国人陷入空前的亡国恐惧,也就更需要希特勒带领他们“创造奇迹”。于是,一面是绝望和希望混杂的情绪驱使,一面是高官们为了洗脱嫌疑而进行的表演,德国内部掀起了一股宣誓“效忠”的狂潮!纳粹二把手戈林抢先一步,于7月23日以帝国元帅名义发布命令:为体现“对元首的忠贞不渝以及国防军与党的亲密无间”,特将过去的普通军礼改为纳粹的举手礼。亲历此事的一个速记员在日记中写道,当戈林提出这一建议时,在场的所有人都热烈鼓掌!德国陆军的处境最为尴尬,因为行刺者正是来自他们中间。或许正因为如此,曾亲手把希特勒捧上独裁者宝座,还总爱显示“独立性”和摆高贵派头的德国陆军这次却特别积极于献媚之举。无论是新任总参谋长古德里安等现职军人,还是已经退休的布劳希奇之流,都拼命向希特勒表忠心。古德里安宣称,一个称职的总参谋部军官首先必须是纳粹主义的拥护者和积极合作者,谁要是不服可以滚蛋走人。当然没人敢不服。因为这不仅仅关系到乌纱帽,甚至与脑袋是否搬家直接相关。
事实上,脑袋搬家的的确不少,特别是当“叛徒”越来越多时。希特勒尤其担心落入红军之手的德国将军会搞出什么花样来,而这样的“花样”很快就来了:720事件后5天(7月25日),苏联公布了16名被俘德国将军(属于中央集团军群)起草的号召书,敦促东线官兵停止战斗,令希特勒勃然大怒。8月8日,他命令帝国军事法庭对中央集团军群的20个将军提出叛变控告。但这些“叛徒”此刻却身处俄国战俘营,根本无法追究。相比起来,参与刺杀希特勒的将军和元帅们却没这么运气了。就在同一天,这些人被处以死刑,用钢琴弦吊死在肉钩子上。为了恐吓意志动摇者,德军人事部门还建议严惩“叛徒”的家属。9月10日,党卫军领袖希姆莱宣布,对“投敌者”的家属将立刻枪毙!1944年的夏天,对前线德军而言是大放血和大惨败之夏;在德国后方则是歇斯底里之夏,而对整个希特勒第三帝国,则是最后大崩溃的直接开端。现在,这个可怕、混乱而又狂热的夏天终于迎来了尾声。难熬的酷暑过后,天气将逐渐凉爽起来。但对幸存下来的德国士兵以及那条已残破不堪的“东线”来说,面前那昏暗而绝望的未来之路只可能通向末日之门。当年,希特勒向德国人民和军队发出号召,鼓励他们去夺取辽阔而富饶的东方来充当“生存空间”。而现在,急速败退的德国武装部队已注定不可能占有东方的一寸土地,只有数百万正在腐烂的德军尸体布满了这广阔的大地。可嗜血的战神并不满足。昏乱狂躁的气氛中,希特勒作为独裁者的地位却空前巩固,被“凝聚”在他周围的德国军队和人民注定要为帝国的末日进行最后的疯狂挣扎。东线战争的杀人盛宴虽渐渐接近散场,却还将为死神奉献上无数生命的血肉祭品。
§§第四章:苏德战时经济(1943—194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