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挤出来的
鲁迅先生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众多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
这么多工作,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这样多事物,需要多少常人不及的精力去付出。难道鲁迅先生就有三头六臂,有众多分身?当然不是,这一切都得益于他善于规划时间。
鲁迅先生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
在鲁迅先生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因此,他最讨厌那些浪费时间的人,在忙于工作的时候,如果有人来找他聊天或闲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会毫不客气地对人家说:“唉,你又来了,就没有别的事好做吗?”
很多青年人写信来,字迹非常潦草,鲁迅先生对此深恶痛绝:“字不一定写得好,但决不能写得潦草,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要浪费多少工夫……”但他还是戴着眼镜,就着灯光,读着青年们的信,直到深夜。
鲁迅先生的休息时间,不听留声机,不出去散步,也不倒在床上睡觉,他说:
“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鲁迅先生的文章,多半是在夜里的台灯下写的,从下半夜一两点起直到人家都起来了,他才睡下。他常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名言:
We always have time enough,if we will but use it alright。
——Johan Wolfgang von Goethe
只要我们能善用时间,就永远不愁时间不够用。
——歌德
名人剪影:
鲁迅(1881—1936):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人们称为“民族魂”。
成功指南针:
鲁迅先生是一个斗士,他的时间都奉献给了笔墨。但是,他依然要会客,依然认真读青年的信,依然参加各类社会活动。他的光和热都给了青年,给了社会的希望。那些无眠的夜晚,那些椅子上的小憩,都那样动人心弦。他把自己的时间挤了又挤,把给别人的时间延了又延。他的一生著述颇丰,虽然只活了55岁,但却给我们留下了640万字的宝贵作品。古今中外凡是大有作为的人,都是十分珍惜时间的。我们要学习鲁迅先生珍惜时间的精神,学习做时间的主人。
逃难不忘读书
黄宗羲一生勤奋读书,学识非常广博,留下了许多名著。他父亲是有名的“东林”名士。在黄宗羲14岁那年,父亲被奸臣害死,他满怀为父亲申冤报仇的决心,跟着老师刘宗周刻苦学习,经常流着泪读书,直至深夜。少年时代的勤学,为他以后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明朝灭亡以后,他又奋不顾身地参加抗清斗争。黄宗羲召集里中子弟数百人组成“世忠营”参加反清战斗,达数年之久。斗争生活是那样的繁忙、紧张,黄宗羲仍利用一切机会读书和写作,哪怕是点滴的时间也不放过。
有一次,黄宗羲被清兵围困,当时的情况十分紧张,很多人急得吃不下,睡不着。他却不慌不忙,一面指挥士兵守寨等待援兵,一面还在船中研究历法。还有一次,清朝统治者在大街小巷张贴了他的画像,要捉拿他。他只好离开家,过着逃亡的生活,好几次他都差点被官吏捉住。就在十分危险的环境里,他仍然带着书逃难,一有空就读书。别人对此非常不理解,问他:“逃难的时候,是命重要还是书重要啊?”
他回答道:“书就是我的命啊,如果不读书,不思考,要命何用?”
抗清斗争失败后,他返乡闭门著述,清廷屡次诏征他出来做官,他都辞了。
到了晚年,生活稍为安定些,黄宗羲学习更加勤奋。80岁以后,黄宗羲老眼昏花,仍然读书不辍。他一边读一边在书上画各种记号。他的书很多,为了互相参考着读,书放得到处都是。但是只要问一下黄宗羲,他可以很快地把要找的书找出来。
正是这样的勤奋不懈,让黄宗羲在书山之中找到治世的良方。他的《明夷待访录》从“民本”的立场来抨击“家天下”的君主专制制度,向世人传递了光芒四射的“民主”精神,这在当时黑暗无比的社会环境下是极其难能可贵的,堪称是中国思想启蒙第一人。
名言:
Ordinary people merely think how they shall spend their time;a man of talent tries to use it。
——Arthur Schopenhauer
普通人只想到如何度过时间,有才能的人设法利用时间。
——叔本华
名人剪影:
黄宗羲(1610—1695):明末清初思想家、教育家。明亡后,他避居乡间,潜心研究历史,授徒讲学,勤奋著述,凡三十余年,创立了清代史学中具有深远影响的浙东学派,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的美誉。
成功指南针:
黄宗羲为学领域极广,成就宏富。他身历明清更迭之际,认为“国可灭,史不可灭”。他一生勤勉读书,终身不懈。就是在和平环境下,也很难坚持的事情,他在战乱流离中,却始终秉持。读书是进步的阶梯,是一个人开阔眼界的凭借,是促进思考的良方。天道酬勤,安宁的生活中,明媚的阳光下,捧起一本书,那书香是会沁入你心灵的。请相信,勤勉可以征服一切,可以使平常变得不平凡,使理想变为现实。一生勤奋读书,这是成功的基石。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据说司马迁家自唐虞至周,都是世代相传的历史家和天文家。到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又做了汉武帝的太史令,恢复了祖传的史官恒业。
在父亲的直接教导下,司马迁10岁时便开始学习当时的古文。后来,他又分别跟着当时著名学者董仲舒学习《春秋》,跟孔安国学习《尚书》。他学习十分认真,遇到疑难问题,总是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他的父亲司马谈有志于整理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试图撰写一部规模空前的史著。但是他的年纪越来越大,感到自己可能对完成这项工作有些力不从心了。有一天父亲对司马迁说:“我们家里世代都是史官,我们有责任来记载圣贤们的言语,记载现在发生的事情。当世,上有明主贤君,下有忠臣义士。我身为太史,而未能记载,愧恨不已。你一定要完成我未竟之业!可是我年纪大了,已经不能去远方考察,你要早些做准备。”
20岁的时候,司马迁在读万卷书的基础上,开始了行万里路,进行了一次为期两年多的全国漫游。他亲自采访,获得了许多第一手材料,他漫游到汨罗江畔,为屈原的放逐遭遇而痛哭流涕,在屈原投江自沉的地方,他感受着屈原的爱国热忱。在韩信的故乡淮阴,当地的百姓口耳相传,留下很多关于韩信的故事。他通过亲自去询问当地知道这些故事的老人家,了解当年韩信受胯下之辱的经过,感叹韩信小不忍则乱大谋的忍耐。在孟尝君的故乡薛城,他走乡串巷,发现这里的百姓热情好客,淳朴善良,体会到这个地方的民风跟当年孟尝君好客养士不无关系。在曲阜,他去瞻仰万世师表——孔子的墓,还和孔子故乡的一些儒生学习古礼,稽首礼拜、骑马射箭,以此来体会礼仪的教化之功并表达对孔子的高山仰止之情。他还北过涿鹿,登长城,南游沅湘,西至崆峒。他的足迹还到过会稽、姑苏、夷门等地。
从一个个存留于人们口碑中的故事,司马迁获得了许许多多从书本中得不到的历史事件的真相,同时深入民间开阔了他的眼界,使他对社会、对人生的观察日渐深入。四方游学、广泛实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这样铸就了一代史学大师。
名言:
Knowledge is a treasure,but practice is the key to it。
——Fuller
知识是宝库,而实践是开启宝库的钥匙。
——富勒
名人剪影: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87年):西汉史学家、文学家。穷毕生精力写就伟大著作《史记》,展示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西汉武帝时代的三千年的历史画卷,是对我国有史以来的历史文化进行的一次系统的整理和总结,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
成功指南针:
理论若不经过实践的淬火磨炼,永远只是死板、浅显的教条。在我们终日抱着书本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了古人常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请将眼光抬高一点点,窗外就是明媚的阳光,就是鲜活的大自然,就是我们生活的所在。知识不只在书本上,它就在我们身边,就在具体的实践之中。
画荻识字
北宋大中祥符年间,也就是公元1011年初夏的一天,在江西永丰县泷冈溪畔,一位头插白花,身着素装的年轻女子和一个4岁的小男孩面对面地坐在沙滩上。那女子折了一根荻秆,在抹平的沙地上写了一行字,然后将荻秆交给了孩子,那小男孩便照着沙地上的字样一笔一笔地画着,直到写对写工整为止。这就是欧阳修的母亲以荻画地,亲自教读的场景。
欧阳修4岁时,在泰州做官的父亲去世了,母亲郑氏带他投靠叔父。叔父热情接待寡嫂孤侄,把他们安顿下来,并辅导欧阳修识字读书。可是没多久,他的叔父也去外地做官了,这一下就没人照顾他们母子了,母亲郑氏便独立担负起培养儿子的责任。他的父亲为官清廉,死后没有给他们留下什么财产,小小的欧阳修就开始过着贫困的生活。由于买不起纸笔,母亲只好以芦荻作笔,以沙滩作纸,教欧阳修认字。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欧阳修开始了自己的求学生涯。他的母亲文学修养很深,给他的启蒙教育不仅限于文字,还不断地给他讲如何做人的故事。母亲告诉他不要随声附和,更不能随波逐流,要始终做一个有气节的人;母亲教他读唐代诗人周朴、郑谷发及当时的九僧诗。这些对欧阳修的影响非常大,使欧阳修从小打下了良好的学习基础。
少年欧阳修聪明颖悟,勤奋好学。叔父给他留下的书籍,他有空便读。数年后,家中已经无书可读,只好向邻居借。欧阳修将书借回家后,无论是严寒的隆冬,或者是赤日炎炎的盛夏,从不间断,从不松懈。每见到书上一些好的内容,他都赶快把它抄下来。经常刚搁下笔,他就已经能够背诵。
尽管条件艰苦,但欧阳修从不停止学习,终于在北宋文坛独树一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继承和继续发展的古文运动,革除了五代以来的奢靡文风,使宋文朝着自然、清新的方向发展。
名言:
Adversity reveals genius;fortune conceals it。
——Horace
苦难显才华,好运隐天资。
——贺拉斯
名人剪影:
欧阳修(1007—1072):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杰出的文学家。他不仅亲身参与了许多重大政治活动,而且广泛涉足于史学、经学、文学理论批评、金石学、目录学等领域,在诸门学科中都颇有建树,表现出了多方面的学识和才华。尤其是他对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卓越贡献,更奠定了他划时代、开风气、雄踞一代文坛的领袖地位。
成功指南针:
欧阳修,一个一千多年前的俊杰,他的童年只能在沙地上习字,成年后,却能在最好的宣纸上泼墨。他的文,他的人,都是一个传奇,是一座高峰。我们仰望的时候,会觉得那样的高远。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逆境是意志的炼金石,成功的催化剂。越是艰难的时候,我们越是不能放弃,越是要鼓起勇气战胜困难。所有的困苦都是一时的考验,所有的磨难也不过是人生历程上的小浪花。等走出逆境,你会发现,所有的困境不过是回头可见的小山坡,而我们已经登上了人生更高的巅峰。
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一生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个人经历也颇多曲折。
杜甫是著名的诗圣,他的诗歌反映了世间百态,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材。杜甫是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杜甫自小好学,七岁便能作诗,二十岁后漫游吴越、齐鲁各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在洛阳与李白相识,两位文化名人的思想碰撞,使得二人的诗歌更加广泛和深刻。
杜甫35岁到长安应试,落第之后客居长安十年。唐玄宗天宝五年至天宝十四年的十年,是杜甫困顿的十年。他为了解决衣食之忧,在贵族府邸间四处奔走,写些应景的诗歌取悦于贵族,以获得少许的资助。他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
由于长期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加之仕途失意导致的贫困生活,杜甫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其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他终于一鼓作气,大声疾呼:“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千古不朽的诗句,被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所铭记。这种从对贵族的阿附到对贵族的批判的转变在杜甫身上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他受够了冷遇之后,才看清楚世间的疾苦,他的笔从此不再是筵席上的装饰,而是大众的喉舌,唱出了历史的真貌。
杜甫一生写下了一千多首诗,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丽人行》《春望》等。杜甫的诗充分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对立。杜甫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地反映了极为广泛的社会现实,无论在怎样一种险恶的形势下,他都没有失去信心。“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他的创作风格。
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曾把杜甫与李白并论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名言:
Morality may consist solely in the courage of making a choice。
——L。Blum
品德可能仅仅在于有勇气作出抉择。
——布鲁斯
名人剪影:
杜甫(712—770):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的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他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传世。
成功指南针:
古人讲:穷而后工,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杜甫是一个很好的印证。他从困顿的生活中,磨出了自己的笔,一支辉映古今的大笔。他亲身体验了贵族的骄奢和冷漠,才写出了沉郁顿挫的千古名篇。他的诗歌不再游走在贵族的掌间,而是在大众间口耳相传。及时的转变,让他的文章深沉蕴蓄,更是因为对民生的关注,确立了他在三千多年的中国文学史上至高无上的“诗圣”的地位。人生有很多重要的时刻,这时,请一定缓慢转身,确定好自己的方向。
书道入神,落纸云烟
我国古代书法评论家对历史上的那些书法大家在赞颂的时候,都往往还有些许批评的意见,对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乃至颜真卿、柳公权诸大家都有微词,只有张旭,无人道其短,一派溢美之词。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赞张旭书法为:“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衰,可喜可愕,一寓于书。”由此可见,张旭对生活观察入微,把对生活的领悟都化入了书法之中。除此之外,张旭善于向别人学习借鉴,博采众家之长,也是他的书法精妙臻于化境的重要原因。
唐人张国《幽闲鼓吹》中记述过这样一则故事。张旭在任常熟县尉的时候,在日常的判案中还学习了书法。事情是这样的:张旭刚刚到常熟任县尉才十多天,有一个老翁为了一件小事到县衙内告状,案情非常简单,张旭很快做了处理,当时就龙飞凤舞地给老翁写了一张判决书。没想到没过两天,这个老翁又来到县衙,声称这个判决有误,请求重判。张旭非常恼火,责备这个老翁道:“你怎么敢为了一件细小闲事屡次来求判。吵扰衙门!”这个老翁回答说:“我实在不是为了再来求判,而是因为看到你上次判决书上的书法笔迹奇妙,想多得一些作为墨宝珍藏起来。”张旭听到老翁赏识他的书法,有了遇到知音的感慨,不由得和他攀谈起来。当张旭在谈话间得知这老翁家藏有先父的遗墨精品时,就要他拿来观摩。张旭看到老翁先父的墨迹时,惊呼“天下工书者也”,捧着墨宝欣喜不已。从此张旭尽得运用笔法的妙旨,书艺大进,成了冠绝当时的一代书法大家。他的博大清新,纵逸豪放之处,远远超过了前代书法家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写道:“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张旭注重用传统技法表现自己的个性,而在书法上的创造力,使他成为无愧于盛唐的大书法家。
名言:
I would like to live to study,and not study to live。
——Bacon
我愿意为了学习而活着,不愿意为了活着而学习。
——培根
名人剪影:
张旭:唐代吴郡人,官至金吾长史,故世称张长史。喜饮酒,往往大醉后挥毫作书,或以头发濡墨作书,如醉如痴,世人称之为“张癫”。他精工楷书、草书,尤以草书著称。他的书法得于二王,而又独创新意。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把张旭称誉为“草圣”,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成功指南针:
三人行,必有我师。日常生活的细微处,若留心去观察,去学习,你会发现无处不包含着让我们上进的力量。张旭是一代草圣,他的成就来源于平日的谦虚学习。他没有躺在成绩上面固步自封、停滞不前,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高的地方,那些前人未曾到达的高度。他的目标是不断地前进。年轻的我们,更是该努力向学,让自己逐渐拥有攀登高峰的勇气和力量。
心思用到分寸之上
在我国北宋时代,有一位非常博学多才、成就显著的科学家,他就是沈括——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
沈括十分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和兴修水利。兴修水利,整治沐水,是他早期从政的一项重要活动。沐水是沐阳境内的主河。沈括率数万民夫修筑,新整农田七千顷。沐阳面貌为之焕然一新,而那时他只有24岁。
继整治沐水之后,沈括又在宁国任职期间,参加了修治圩田的工程。继而又提倡和推广这种良好的水田,显示出他对水利科学理论的深刻造诣。这些都为他治理汴河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熙宁五年,沈括主持了汴河的水利建设。为了治理汴河,沈括亲自测量了汴河下游,从开封到泗州淮河岸共840多里河段的地势。在当时,对于如何精确地测量,大家心里都没有底。毕竟800多里地不是一段短距离。在这样广袤的土地上,在通讯极为落后的宋代社会,在封建社会缓慢的行政效率下,沈括却做到了精确测量。
他采用“分层筑堰法”,测得开封和泗州之间地势高度相差十九丈四尺八寸六分。这种地形测量法,是把汴渠分成许多段,分层筑成台阶形的堤堰,引水灌注入内,然后逐级测量各段水面,累计各段方面的差,总和就是开封和泗州间“地势高下之实”。这在世界水利史上是一个创举。仅仅四五年时间里,就取得引水淤田一万七千多顷的显著成绩。在对地势高度计算时,其单位竟细到了寸分。
名言:
I want to bring out the secrets of nature and apply them for the happiness of man。I don't know of any better service to offer for the short time we are in the world。
——Thomas Edison
我想揭示大自然的秘密,用来造福人类。我认为,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最好的贡献莫过于此了。
——爱迪生
名人剪影:
沈括(1031—1095):北宋科学家、政治家。他博学善文,对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等无所不精。他晚年所著的《梦溪笔谈》不仅是我国古代的学术宝库,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
成功指南针:
精细是勤奋的一种表现,更是一种追求。沈括心思缜密,化难为易,他的精细不仅在科学研究上,更在劳动实践中。我们往往以为事情简单,而不肯花费心力,只是因循以往的惯例,墨守陈规。这样怎么会有进步,怎么会有成功?如果没有顽强细致的劳动,即使有才华的人也会变成绣花枕头似的无用的玩物。你、我,应努力改掉旧日的惰性,在培养精细的习惯中修炼自己灵慧的心,如此这般,世间将再无难事。
三根指挥棒
瓦尔特·达姆罗施出生在一个音乐家庭,他的父亲也是一名乐队指挥。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示了他在音乐上的兴趣。1871年,他随父母移民到美国,1884年,当他的父亲开始德国歌剧的演出时,他就开始担任指挥助理。1885年,他父亲去世后,他便担任了相同的职位。并且开始担任纽约其他一些宗教剧和交响乐团的指挥。
瓦尔特20多岁就已经当上了乐队指挥,难免开始有些小小的得意。但是,很快他就警醒了。有一件小事让他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这件事成了他后来不懈努力的警钟。
有一天排练,瓦尔特把指挥棒忘在家里了。他正要让助理回家去取,助理却不以为然,非常轻松地对他说:“不就是一根指挥棒嘛,到时向乐队其他人借就行了。”
瓦尔特心里很疑惑:乐队里面就我一个人是指挥,怎么别人也会有指挥棒呢。但看着助理轻松的神情,就半信半疑地去参加排练了。
但瓦尔特心里仍不安,他想:除了自己,乐队里谁还会随身带着指挥棒呢。
开始排练前,瓦尔特向队员们问了一句:“请问有谁能借我一根指挥棒?”
话音刚落,三根指挥棒几乎同时在空中挥动。他真切地看到,大提琴手、首席小提琴手、钢琴师都从他们的琴盒或口袋里掏出了一根指挥棒来。瓦尔特接过指挥棒,心里霎时感到震撼与清醒:原来自己并不是什么必不可少的人物!看,很多人都在暗暗地努力,时刻准备取代我的位置。他们都是那样用心,指挥棒随时可以拿得出来,一定随时在心中练习吧。从此,瓦尔特不再沾沾自喜,他更加用心地去努力进步。
当他懈怠的时候,那三根指挥棒就会在他面前闪现。竞争就在乐池的阴影中,悄无声息,却始终存在。想到别人的努力,自己就只有更加勤奋了。
名言:
Noble competition are the source of all excellent abilities。
——Hume
高尚的竞争是一切卓越才能的源泉。
——休谟
名人剪影:
瓦尔特·达姆罗施(1862—1950):美籍德国作曲家和指挥家。他对音乐的普及贡献很大。他随纽约交响乐团在美国各地巡回演出,介绍了很多欧洲作曲家的作品,被当时的人们视为美国一流指挥家之一。
成功指南针:
指挥家既是诠释者,更是一个完美的音乐家,他有着对乐谱的深入理解,并具有把这种理解传达给他人的能力。瓦尔特站在指挥台上,看到同时挥舞而出的三根指挥棒,他如醍醐灌顶一般从自鸣得意中清醒过来。原来,每个人都在努力地超越,这个指挥的位置并不是天生为他而设。我们在生活中,也总会有类似的体验,以为自己高人一等,以为自己水平高超,殊不知,竞争无处不在。而努力就是一种望着遥远路程的态度,要相信,持续地发力本身才能让我们抵达成功的彼岸。
用实际行动打破“风土论”
徐光启是明代著名的一位农业科学家,他不但爱好科学,还十分关心民间疾苦。有一年,徐光启回到松江也就是现在的上海为父亲守丧。那年夏天,江南一带遭遇了一场水灾,大水把稻、麦都淹了。大水退去之后,农田颗粒无收。很多人家都流离失所,四处一片惨况。心急如焚的徐光启想,如果现在不能及时补种点别的庄稼,来年春天拿什么度过灾荒呀!恰巧在这时候,有个朋友从福建带来了一批甘薯的秧苗。甘薯那时候在江南一带还没有种植,人们还不知道这个东西是否能在这里种植成功,更没想过用甘薯当做主要粮食来充饥。那时候的农学讲究“唯风土论”,也就是说,要判断一种作物在某地种植与否,一切决定于风土,而且一经判定则永世不变。
徐光启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此时如果能够试验成功,大家就可以破除这种“唯风土论”的思想,尽地利而广种甘薯。他说干就干,挑选了一批秧苗后,就在荒地上试种起甘薯来。村里人见到他种甘薯,都跑来看稀罕,大家一致认定,徐光启肯定什么也种不出来。毕竟,甘薯是在福建沿海生长的啊,怎么能在这里扎根呢?
徐光启对于这些议论置若罔闻,一心扑在甘薯苗上。行动是最具有说服力的,开始有人说:“徐秀才的这个法子,也许真能成呢?”大家不再嬉笑和观望,开始真心盼望他能成功地种出甘薯。通过细心的照顾和种植,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徐光启每天都到地里查看甘薯苗的长势,过了不久,就发现甘薯秧子已经长得一片葱绿,十分茂盛。徐光启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大家看到这个方法可行,就纷纷开始种起甘薯来,在他的帮助下,当地的百姓有了甘薯充饥,在第二年的春天都安然度过灾荒。这样一来,本来只在福建沿海种植的甘薯就移植到江浙一带来了。
名言:
Ability is from originality。Originality is thinking,observation,understanding and judgment of a unique way。
——Maupassant
才能来自于独创性。独创性是思维、观察、理解和判断的一种独特的方式。
——莫泊桑
名人剪影:
徐光启(1562—1633):明代著名的科学家、农学家,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之一。自幼勤学苦练、生活简朴,通天文、历算,习火器。著有《农政全书》、《崇祯历书》等作品。
成功指南针:
生活总是充满变数,在突如其来的事故发生之时,我们只能束手待毙吗?无情的洪水带走了辛苦种植的粮食,很多人选择了放弃,选择了离开家园。而徐光启却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他心怀黎民,并没有去空喊口号;他热衷科学,也没有凭空讲理论。他脑子灵巧,剑走偏锋,在大荒之年另辟蹊径。踏踏实实地去搞试验田,用行动带给人们震撼。学以致用,他真真是做到了极致。当我们的生活遇到困难,遭遇打击的时候,我们就应随机而变,根据实地的情况,做出最好的选择。
大珠小珠落玉盘
唐代是中国诗歌的一座高峰,后代的人作诗都只能是站在山脚下,需抬头才得见。这是一个诗歌的盛世,白居易适逢其时。他写了许多有影响的好诗,像《秦中吟》和《新乐府》。在这些诗篇中,有的揭露了宦官仗势欺压百姓的罪恶,有的讽刺官僚们穷奢极侈的豪华生活,有的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遭遇。由于白居易的诗反映现实,触犯了当权者的利益,后来被降职到江州(今江西九江)去当司马了。
白居易无辜受到贬谪,到了江州之后,心情十分抑郁。江州这个地方比较偏远,平时连一点音乐也听不到。在一个秋天的夜晚,他正在浔阳江头和友人话别。就在这一片寂静之中,忽然听到江上传来一阵清脆的琵琶声,这琵琶声听来让人觉得无限悲戚,竟然将离别的凄苦都冲散了。
白居易叫人一打听,原来是一个漂泊江湖的歌女弹的。
“江上月白风清,如此良辰美景,你为何弹奏得如此凄楚?”
“大人,我原本在长安居住,因弹一手好琵琶,也见惯了长安城中的盛景。后来弟弟从军去再也没有回来,我年龄也渐渐大了,不能像以前那样挣钱养家。如今嫁给了一个茶商,随他来到这僻远的江州。由于商人忙于赚钱而经常冷落于我,每每月夜,我都只能用琵琶来排遣郁闷之情。这里的水都是苦涩的,没有长安的甘甜。您说,我能不难过吗?这曲子也就听着悲苦了些。”
白居易听这个歌女是长安口音,不由怀想起繁华的大唐帝都,更想起自己被皇帝疏远。听到她流落此处的遭遇,白居易引起满腔心事。他灵感大发,即席创作了著名的叙事长诗《琵琶行》,诗中说:“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歌女听到一个朝廷官员,能够倾听自己的心曲,并为一个普通的歌女写诗,非常感动。她用自己娴熟的技艺,又为白居易演奏了一曲。那美妙的音符,时高时低,正是“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正是感情的真挚,正是白居易对劳苦大众的体谅之情,才使这首长诗充满了华彩,并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宝贵的一页。他的诗歌创作展现了众生疾苦,反映了百姓心声,是时代的记录者。
名言:
Everything ought to be beautiful in a human being:face,and dress,and soul,and ideas。
——Chekhov
人的一切面貌、衣着、心灵和思想,都应该是美好的。
——契诃夫
名人剪影:
白居易(772—846):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流传甚广。
成功指南针:
一个艺术家若不能走进大众的生活,他的作品一定缺乏感染力。白居易以一颗体谅之心,深入了解民众的疾苦,促使他的诗歌迈向了成功的巅峰。体谅是一种美德,是对他人的尊重,是对善良的致敬。体谅是出自内心的理解,是对人生苦难的化解。有一颗体谅之心,人生的路上会处处充满阳光。
卖报歌
聂耳的歌曲在今天依然流传甚广,耳熟能详,这都源于他的创作贴近生活,贴近大众。
聂耳对劳苦大众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在北平时穷得连棉衣都买不起,却在寒冷的深秋深入到贫民区的天桥等地,用不多的几个钱来收集北方民间音乐素材。他在车夫们的伤腿上品味他们的辛酸,在天桥艺人的地摊前聆听他们的心曲。在上海,他经常踏着晨霜夜路体验女工上班的辛苦,从而创作出《新女性》。聂耳还与小报童交上了朋友,那首著名的《卖报歌》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吟诵出来的。
那是在1933年秋天的一个傍晚,聂耳约朋友周伯勋出去走走,他边走边对朋友说:“这条路上有一位卖报的小姑娘,卖报时喊的声音很是动听,感觉就像一首短歌。”他想让周伯勋也去听一听。当他们走到吕班路口时,果然看到了一个小姑娘在十字路口走来走去,匆忙地卖着晚报,人流涌动中,她的声音清脆、响亮、有序地叫卖着报名和价钱。
小姑娘的声音听起来真的宛如夜莺。聂耳走过去买了几份报,同时跟她聊了起来,小姑娘告诉聂耳,她父亲有病,家庭生活非常困难,所以她才小小年纪就出来卖报纸。
在回家的路上,聂耳沉重地说:“很想把卖报儿童的悲惨生活写出来,要请田汉或者安娥写词。”过了几天,安娥把词写好了,聂耳再次找到了那位小姑娘,把歌词念给她听,然后问她有没有不合适的地方,小姑娘想了一下,说:“都挺好,但如果能把铜板儿能买几份报的话也写在里边,我就可以边唱边卖了。”聂耳回去立即和安娥商量,在歌词中添上了“七个铜板能买两份报”的句子。后来那位小姑娘真的一边唱一边卖报,她的歌声使她的生意也好了起来。现在聂耳早已去世了,但那位小姑娘还活着,已成为白发斑斑的老人了。人总是要死的,但聂耳的《卖报歌》却将长存于世。
名言:
No man is useless in the world who lightens the burden for someone else。
——C。Dickens
在这个世界上能为别人减轻负担的人都是有用的。
——C。狄更斯
名人剪影:
聂耳(1912—1935):中国音乐家,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聂耳一生共创作37首乐曲,其中反映工人阶级生活和斗争的歌曲占有较大比重。代表作品有《铁蹄下的歌女》《梅娘曲》《卖报歌》,歌剧《扬子江暴风雨》及民族器乐曲《翠湖春晓》《金蛇狂舞》等。
成功指南针:
同情不单单是面对一幕幕催泪剧落下珠泪点点、行行。同情是内心的阳光,是怀着一颗善良的心,去减轻别人的痛苦。聂耳用自己的才能,为卖报女童写了卖报歌,那是旧社会劳动人民苦难的缩影。同情像一粒粒珍珠,在苦难中迸发出光彩。因为有了同情,他的作品更加感人;因为有了真情实感,隔了半个多世纪的时光回头去看,那些作品依然焕发着别样的生机。让我们拥有同情的心吧,你的世界将更为广阔,你会看到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新天地。
民族风情的房间
1924年3月21日,泰戈尔在上海入境,经南京、济南到北京,开始第一次中国之行。他一路上会见各界著名人士,发表演讲,由诗人徐志摩任翻译。
泰戈尔在上海、北京等地用英语发表演讲,他独特的语言、深奥的观点由同样热爱诗歌的徐志摩声情并茂地翻译出来,传达给众多听众。这次合作非常愉快,使他们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
频繁的越洋鸿书,不断加深着泰戈尔和徐志摩的友情。1929年,泰戈尔结束在国外的讲学,回国途经上海,婉言谢绝了很多印度同胞的邀请,而是来信说要住在徐志摩家里。徐志摩夫妇房子又小,也没有富丽堂皇的家具。夫妇二人研究了半天,也想不到该怎样布置房间。他们想着老人来到异国,肯定思念家乡,便为他专门布置了一间富有印度情趣的房间,希望可以缓解老人的乡愁。可泰戈尔看到徐志摩那顶有红帐子的床,就马上喜欢得不得了,说爱它的异乡风味。徐志摩当即作了调整:让老诗人就住在摆着古色古香家具的自己的卧室,而他们夫妇住进了那间富有印度风味的小房间。
志摩夫妇设身处地为泰戈尔着想,充分尊重彼此的民族习惯,虽然老诗人喜欢上了志摩夫妇的卧室,进行了一番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相信他在看到志摩夫妇为他准备的印度风情的房间时,一定充满了惊喜。之后的几天真是说不出的愉快,志摩一天到晚陪着老诗人转。虽然住的时间不长,可是他们的感情因此更加亲热了。
临别前,泰戈尔用孟加拉语写了一首赠诗:
亲爱的,我羁留旅途,
光阴枉掷,樱花已凋零,
喜的是遍野的映山红,
显现你慰藉的笑容。
此后,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但是这友谊却长存了下来。
名言:
Friendship is one kind of the affection attracting mutually,you may meet it by chance but not by searching。
——Romain Rolland
友谊是一种相互吸引的感情,因此它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罗曼·罗兰
名人剪影: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曾赴英国学习文学和音乐,创作了《吉檀迦利》等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人。
成功指南针:
友情是无法用金钱买到的珍贵东西。它不是随意交换的筹码,不是慷慨馈赠的礼物,它是心底流淌的清泉,是迎面而来的春风。徐志摩和泰戈尔的友谊,是两国文化交流的代表,他们通过英语互相交流,中印两个东方文明古国自古交好,在20世纪初却因英文而得到了沟通,也是近代的一种奇观。那充满印度风情的房间,那顶挂着红帐子的古式床,藏着他们的故事。我们在那里分明看到了深厚的友情。这友情在半个多世纪之后,依然散发着宜人的芬芳。
金龟换酒荐李白
贺知章生性旷达豪放,善谈笑,好饮酒,又风流潇洒,为时人所倾慕。就是到今天,我们依然记得他“二月春风似剪刀”的美妙诗句。听闻李白的时候,贺知章已年逾古稀,他读到李白的《蜀道难》时,一再停下来赞叹,认为此诗只有神仙才写得出来,因而称李白为“谪仙人”。
怀揣着梦想进京的李白,在长安的紫极宫结识了任太子宾客的老诗人贺知章。紫极宫其实就是老子庙。当贺知章看见仙风道骨的李白,直呼其为:“天上谪仙人”。顿生相见恨晚之感,要与之一醉方休。
他与李白来到了长安城朱雀街南头的一家酒肆。侍女端来酒菜,贺知章问李白是否带来了代表作品。于是李白从怀里掏出几篇自己的诗文,递给贺知章。贺知章一边品读,一边赞赏,当他读了李白的《乌栖曲》《蜀道难》等诗后,他称赞李白,说若不是神仙下凡,哪里能写成这样好的文章。
席间,李白想到自己仕途艰难,不免又唉声叹气,忧愁起来。贺知章问之,李白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谁会想到这仕途之难,比蜀道之难还要难呀。”
贺知章劝慰道:“太白,不要忧虑,蜀道虽难,也有天梯可达啊。有机会我一定会向皇上推荐你的。”两个人一直喝到日薄西山,才恋恋不舍地分手。
喝完了酒结账时,贺知章一摸袖兜才发现自己忘记了带钱。店老板又不肯赊账,他又摸了摸腰间,突然他摸到了自己的金龟,便解下来,对老板说,就拿这个来换酒吧。
李白说,不成,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可以换酒喝呢?
贺知章说,用金龟换酒和李太白对饮,是人生快事。这样才是我“四明狂客”的所作所为。店老板高高兴兴地接了金龟。
贺知章与李白二人,自此成为了忘年之交,贺知章更是趁机把李白引荐给了唐玄宗。皇帝把李白召进宫中,任为供奉翰林。从此,李白的名声鹊起,成为长安城有名的大诗人。
名言:
To care for wisdom and truth and improvement of the soul is far better than to seek money and honor and reputation。
——Socrates
注重智慧、真理和灵魂的进步比追求金钱、荣誉和名声要好得多。
——苏格拉底
名人剪影: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少时即以诗文知名,以绝句见长,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千古传诵。他晚年放荡不羁,常与李白、李适之、王□、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饮酒赋诗,时谓“醉八仙”。
成功指南针:
贺知章的人生到了古稀这样的高龄,还因为李白而发出了炫目的光芒。他热爱李白非凡的才情,将他从尘世中挖掘出来,赐予他“谪仙人”的美誉。贺知章有赏识李白的慧眼,更有金龟换酒的豪气。人生路漫漫,他不在长短,而在作为。提携后进,真诚赞叹,这样的豪迈,这样的胸襟,让人真真欣羡。你不想成为这样的人吗?那就从现在起宽广你的胸怀吧,这样,你才能装进更开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