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二十、重庆涂山窑的初步研究

  林必忠李大地

  重庆涂山窑发现于1938年,因其发现地位于重庆南郊黄桷垭涂山湖附近而得名。其产品形制、釉色与福建建窑所产颇为相似,发现者美国传教士、考古学家、华西协和大学古物博物馆(今四川大学博物馆)首任馆长葛维汉先生(DavidCrockettGraham)曾将它称之为“重庆的建窑”。涂山窑始烧于北宋末年,于南宋时极为兴盛,元以后渐趋衰落,在重庆地区分布较广。自涂山窑发现以来,文物考古工作者对它做了大量的发掘及研究工作,并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一、涂山窑产生的历史背景

  重庆涂山窑在宋代的迅速兴起与衰落,有着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也与重庆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有着很大的关系。

  重庆在古代西南地区的交通网络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古代四川盆地内的交通主要依托盆地内纵横分布的河流组成的水路交通网联系各地,这一以长江为干,由长江与其支流共同组成的交通网络被称为峡路,是当时联系川西、鄂东与古重庆最重要的交通线路。以长江及其支流为纽带,重庆成为四川盆地与陕南、甘南、黔北、滇北和长江中下游联系的枢纽。川陕交通中的嘉陵故道、米仓道、洋巴道,川黔交通中的僰溪道、黔江道也均始于重庆。到唐宋时期,盆地内的陆路交通也逐渐发展起来。在唐代,沟通成、渝的成渝南道和北道成为其中最重要的两条交通干道。当时北道自古重庆经合州什邡驿、遂州至成都;南道自古重庆始,经昌州龙尾驿、资州、简州至成都,瓷窑里窑址即位于南道附近。这一时期,对外交通路线也得到加强。嘉陵故道在唐代得到极好整治,到宋代已成为川陕交通中使用最为频繁的交通要道,被置为入川正驿。南宋初年,嘉陵江水道更成为漕运要道。川黔交通中的黔江道在唐代已成为川黔交通的一条较为重要的通道,至宋代,这条线路仍十分重要;僰溪道到宋代还一度成为黔马贸易大道。峡路至唐代已成为重要的漕运、商业通道,到宋代更是四川最重要的交通路线,尤其是南宋时期,峡路是维系其政治、经济乃至军事生命的一条交通线路。重庆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在古代西南地区交通体系中所占的地位,使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盆地开发程度影响及周边其他地区的影响。

  唐代,四川盆地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开始成为全国一个重要的经济中心,重庆地区也得到进一步开发。虽侧重于西部区域,但这一时期是重庆地区开发最为迅速的时期。依托长江与其支流组成的水运网络,重庆成为联系盆地内各地、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盆地与黔北的水运交通枢纽,农业、手工业、商业均有长足发展。唐末至两宋时期,四川社会情况一直较为稳定,少见动荡,直至南宋末年蒙古兴起南下。这一时期,中原衣冠为避战乱纷纷南下,多有定居四川者。这一南下的潮流为四川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北方生产技术及文化,促使四川经济在这一时期得到巨大发展,再因着其地处长江上游的特殊战略地位,逐渐成为两宋王朝的重要经济、军事支柱。

  重庆地区的经济发展在这一时期也开始呈现繁荣景象。农业、手工业得到极大的发展,商业也逐渐繁荣起来,为重庆陶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饮茶、斗茶的风行更促进了黑釉瓷的发展。有宋一代,饮茶风俗极盛。黄儒《品茶要录·总论》言:

  “自国初以来,士大夫沐浴膏泽,咏歌升平之日久矣……惟兹饮为可喜”,可见当时士大夫阶层饮茶是甚为流行的。宋徽宗著《大观茶论》,更使得饮茶成为风行天下的习俗,民间饮茶、斗茶之风愈盛。元代赵孟頫《斗茶图》对此风俗描绘极为传神。重庆又自古产茶,《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十四载:

  “夔路自……绍兴中……始榷忠达州茶,即夔合广安置合同场,岁收以八万斤为额。”当时夔州路(今重庆地区)茶产量已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则当时重庆地区饮茶、斗茶之风当不逊于别处。其时斗茶所用茶盏,以黑为佳。其时福建建窑所产黑釉茶具最为流行,全国各地多有仿其器形釉色烧制者。重庆涂山窑即是在这一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宋末元初,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战争使得巴蜀地区的社会经济遭受巨大破坏,死伤殆尽,谋出峡以逃“蜀人受祸甚惨,千百不存一二,生”。涂山窑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也渐衰落,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中。

  二、涂山窑分布及保存情况

  重庆境内分布的涂山窑系窑址大多位于于长江、嘉陵江流域。

  在已发现的涂山窑系窑址中,南岸黄桷垭、巴南清溪、荣昌瓷窑里窑址群发现较早、规模最大、保存状况也相对较好;合川炉堆子、涪陵蔺市窑址则属于近年来新发现的窑址,所做工作尚不充分,有待于进一步调查、发掘;巴南姜家场、四川武胜红星乡窑址发现较早,也做过一些工作,但窑址已被严重破坏扰乱,进一步开展工作的意义已不是很大。

  黄桷垭窑址群位于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镇,是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涂山窑系窑址群。窑址均分布在南山至涂山之间的“两山夹一槽”地带。这一区域的山谷地带煤炭资源丰富,既有煤层薄、发热量低的露天煤,又有煤层厚、煤质好、发热量高的深层煤,煤窑星罗棋布,为窑场提供了充分的燃料资源;瓷土资源蕴藏量也相当的大,凡有煤层的地方多蕴藏有瓷土,其中分布最集中、贮量最大的当属位于凉风村红家坡社的公安厅,该处瓷土资源丰富,坡上、田间到处可见,当地人俗称“铝矿”、“白矿”;窑址群分布的区域两侧山岭绵延,形成一“U”形谷地,地势北高南低较为平坦,一条南北向的小溪从谷内穿过,经老厂、仙女洞、小泉最后在李家沱汇入长江,因与长江在该地段流向相反而得名“倒流水”,为黄桷垭窑址群提供了水源。

  历史上,黄桷垭地区正为川黔古道的北端,交通便利,物运通畅。陆路有僰溪道经今黄桷垭镇越凉风垭交通贵州;水路则凭长江与外界联系。据地方志记载,黄桷垭谷地南端的“老厂”在明代还一度成为物资集散地,设有大型煤场、驿站、料场、马房、铁匠铺等供马帮在此修整。这些陆地和水上通道为窑场的瓷制品运往外地销售,为制瓷业的发展,大开方便之门。

  建国以来,文物考古工作人员对黄桷垭窑址群进行了大量工作,确认了庙岗、小湾、云南会地(又名“锯木湾”)、中药所、航灯厂、王庄、杨家棺山、老房子、三块田(又名“桃子林”)、酱园、涂山湖、鸡冠石等12处窑址,按窑址分布情况,可分为涂山湖、小湾、桃子林三个区。

  涂山湖区包括酱园、鸡冠石、王庄、涂山湖、航灯厂等5个窑址。酱园窑址位于黄桷垭正街东面一名为“碉堡”的山丘上,面积1000余平方米,文化堆积厚达2米。慈母山窑址位于长江右岸的三级台地上,分布面积达10000余平方米,遗址上部有一座1911年法国传教士修建的慈母天主教堂。文化堆积厚约2米。王庄窑址位于涂山山麓老君洞坡东麓,现存面积约400余平方米。涂山湖窑址位于王庄东北约250米的涂山湖畔。航灯厂窑址位于黄桷垭正街南面,东隔黄桷垭至南泉公路与酱园窑址相望,面积600平方米,文化堆积厚1.60米,现被黄桷垭镇老年活动中心及民舍叠压。

  小湾区包括小湾、云南会地、中药研究所3个窑址。小湾窑址位于锯木湾西南一名为“煤炭山”的山腰上,面积约4000余平方米,堆积最厚达4-6米,该窑址是涂山窑各窑址中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处,1992年被颁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云南会地窑址与中药所窑址隔锯木湾相望,该处曾被云南人买下用作墓地而得名“云南会地”,现存面积约800余平方米,保存状况较好,文化堆积厚达2米。中药研究所窑址位于航灯厂南部,锯木湾东部向前伸出的山丘上,堆积厚1-2米,现被重庆市中药研究所叠压,破坏严重。

  桃子林区包括庙岗、三块田、老房子、杨家棺山4个窑址。庙岗窑址位于小湾西南的一山坡上,又名“庙子岗”。现存面积约500平方米,堆积厚2米。三块田窑址位于龙景村桃子林社三块田坡地上,现存面积约1000余平方米,堆积厚1-3米,保有状况较好。老房子窑址位于龙景村老房子社江湾北部向前伸出的坡地上,南隔江湾与杨家棺山窑址相望,现被农舍叠压,保存状况较差。杨家棺山窑址位于龙景村“老房子”西南约500米的坡地山腰上,窑址现被近、现代墓葬叠压,保存较差。

  清溪窑址群位于重庆市巴南区(原巴县)清溪乡长江右岸坡地上,地处川东平行岭谷地带,地表起伏明显,岭谷相间,呈南北走向,多丘陵,河流纵横。煤炭储量较丰富,采煤历史久远。窑址群于1976年修筑公路时被发现。1983年文物考古工作人员对这一带窑址分布进行了进一步调查核实。1987年,被颁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命名为“梓潼窑遗址”,后更名为“清溪窑址”。经调查发现,在这一区域有华光村、鱼塘坡、梓潼三处窑址,窑址堆积被一定程度扰动。华光村窑址分布范围约500平方米,原生堆积已被农业活动严重破坏。梓潼窑址位于华光村窑址西南,分布范围约600平方米。

  瓷窑里窑址群位于荣昌县安富镇东部约三公里的丘陵地带,有一条溪流流经该处,现已几近淤塞。该处河道上尚存一座条石错缝垒砌而成的拱桥,名为刘家拱桥。窑址群即分布于以刘家拱桥为中心方圆约1公里的范围内。该区域煤炭资源丰富,境内陶瓷黏土蕴藏量极大。现发现宋代窑址4处,分别为罗汉坟、堰口屋基、桂花屋基、松树林窑址。罗汉坟窑址分布在罗汉坟山的南面缓坡上,窑址分布面积约900平方米,堆积厚约1.6-1.8米。堰口屋基窑址分布在峨眉山东侧坡地,分布面积约600平方米。花屋基窑址分布在翰林屋基的山岭的西侧坡地上,分布面积约14000平方米。松树林窑址分布在翰林屋基南侧坡地,分布面积约1800平方米。

  合川炉堆子窑址位于合川市盐井镇塘坝村五社炉堆子,地处嘉陵江右岸一级阶地和临江坡地上,分布面积约10000平方米。

  涪陵蔺市窑址位于涪陵市蔺市镇凤阳村四社,地处长江右岸一级阶地上,为重庆市考古所2005年发掘蔺市遗址时发现,分布面积尚未探明。

  三、涂山窑工作情况

  重庆涂山窑自发现以来,文物考古工作者为之进行了大量的发掘、研究工作。

  1982年2-4月,重庆市博物馆对王庄、涂山湖、航灯厂、小湾4个窑址进行了270余平方米试掘工作,在涂山湖窑址揭露窑炉2座,在2号窑的烟囱内清理出金、银器;1983年3-4月,重庆市博物馆又对小湾、三块田窑址进行了试掘,发掘面积220余平方米。这期间的发掘出土了大量遗物标本,首次为窑址断代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此后因黄桷垭至老君洞公路建设工程需要,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于2003年12月又对王庄窑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了盏、碗、盘、碟、瓶、钵、罐等瓷器,胎多灰白、黄白色,以黑褐、柿色釉为主,有玳瑁、兔毫纹等。慈母山窑址发现于1986年文物普查期间,2004年10月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对该窑址进行了试掘工作。

  在黄桷垭窑址群的12处窑址中,工作做得最为细致的当属小湾窑址和酱园窑址。继1982-1983年的考古调查及试掘后,重庆市博物馆又于1985-1986年,对小湾窑址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共计675平方米,本次发掘揭露窑炉三座,并发现作坊一座,出土大量文物,在此基础上首次对涂山窑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至2004年4月,为配合城市基本建设的需要,重庆市考古研究所又对小湾窑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500平方米,揭露窑炉两座,发现保存较好的一批作坊遗迹,出土文物也较丰富。酱园窑址的考古工作于2003年4-5月期间由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为配合城市基本建设的需要正式开展,发掘面积705平方米,揭露房址1处,窑炉17座,灰坑2个;出土了大量瓷器残片和窑具,瓷器器型以碗、盏、盘、碟、罐、瓶、钵、奁、碟形灯为主,釉色以黑、黑褐、柿色釉为主,见青褐釉;窑炉结构演变序列清楚,为我们研究涂山窑窑炉型制演变及制烧工艺的发展提供了极其可贵的材料。

  1990年至1992年,重庆市博物馆会同巴县文物管理所对清溪窑址群已发现的华光村、鱼塘坡、梓潼三处窑址中的华光村窑址与梓潼窑址进行了主动性发掘,发现砖结构馒头窑炉1座。出土遗物中白釉瓷器占一定比例。

  2005年11-12月,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对瓷窑里窑址群进行了考古调查及试掘,发现了4处窑址,并对其中的松树林窑址进行了考古试掘,揭露窑炉一座,出土文物以碗、盏、杯、罐、碟形灯为主,也见玉壶春瓶,釉色以黑、青褐为主。

  我们对涂山窑所做的考古工作还远称不上完备。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三处规模较大的窑址群中,巴南清溪窑址群与荣昌瓷窑里窑址群只进行了考古调查及试掘,并没有大规模发掘;黄桷垭窑址群所做的工作虽然较多,但窑址群范围内涂山湖、小湾、庙岗三个片区所开展的工作也极不均衡。近期发现的合川炉堆子窑址、涪陵蔺市窑址的考古工作则基本尚未开展。

  四、涂山窑的分期及断代研究

  根据已发现的考古材料,可以初步认定涂山窑是重庆宋元时期以烧造黑釉瓷为主的一个民间窑系。在宋代,重庆地区的瓷器业兴起,窑场主要分布在当时渝州对岸涂山、巴南姜家、清溪,合州、昌州昌元县等地,以烧制黑釉日用瓷器为主,这些分布在重庆境内、有着相同特征的民间瓷窑被通称为涂山窑。就各处窑场使用期间形成堆积及出土遗物来看,涂山窑烧造时间较长。产品釉色以黑、褐为主,包括黑、黑褐、青褐、柿等色泽。其装饰工艺有二次施釉、釉下彩绘、胎面刻画或压印纹饰等,其间以放射状菊花纹及曜变纹最为可贵。

  对于一个延续时间较长的窑系,每个窑场烧造的时间往往是不相同的,因此首先要对窑场进行分期,将各窑场的材料都有机地排列在一定的时空框架内,在掌握了窑炉形制、产品发展方向和演变序列之后,才能研究其创烧、兴盛、衰落的全过程,更好地复原其面貌。

  目前我们要对涂山窑进行全面的分期尚存在一定的困难。首先,是现已取得的考古材料还不够全面。在重庆地区,涂山窑分布范围较广,窑场众多,文物考古工作者对黄桷垭、清溪、瓷窑里三个窑址群所做过的考古工作差距颇大,即使是考古工作进行得最多的黄桷垭窑址群,在酱园、小湾、庙岗三个片区开展的考古工作也较不平衡,难以对涂山窑的材料作较为详细的排比;其次,从已发掘的材料看,多数窑场文化层扰动较大,少数保存较好的地层也多为短期堆积而成,时间跨度不大,窑炉等遗迹内保存下来,又未经扰动的器物有限,往往组合不全。因此,受材料的制约,无疑会影响涂山窑分期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现在我们只能着重分析涂山窑系窑场中规模较大、延续时间较长、内涵丰富的典型窑场的材料,先勾勒出年代分期序列的粗线条。到目前为止,我们对酱园、小湾两个窑址所做工作最为细致,故以这两个窑址发现材料为主体,对涂山窑窑炉型制及器物的演变做一个初步的分析研究。

  (一)涂山窑的分期

  在以往工作中,共清理出窑炉27座半倒焰式馒头窑,基本为石结构。根据窑炉平面形状、结构,将窑炉分为五型:

  A型圆形小窑。后部并列有两个以上的烟囱。

  B型椭圆形小窑。全长小于3.20、宽约1.6-2.3米。

  C型椭圆形大窑。全长4.40、宽2.8米以上。

  D型近圆形大窑。

  E型长条形窑炉。

  根据酱园窑址出土几组窑炉间的叠压、打破关系,可以看出涂山窑窑炉演变趋势:B型→C型→D型→E型(箭头表示窑炉发展趋势),窑炉整体形态由小变大,窑床由宽变窄(梯形变成长条形),火膛由高变矮,由圜底变为近平底,膛内石炉栅越来越密集,烧火坑由大变小。半倒焰马蹄形馒头窑的演变就总的趋势来说,其吸火孔的数目不断增多并均匀分布,烟囱的作用被越来越重视。就这个趋势分析,A型窑炉在结构上较酱园窑址发现的四种形制的窑炉来说尚应稍早。基于此,通过对以上五种型制窑炉出土的器物形态分析,串联地层出土的瓷器,掌握了涂山窑主要器类的演变趋势。

  1.涂山窑窑炉单位的排序分期

  涂山窑已发掘出的27座窑炉可分为三组,有式别差异的器物共有11个器类。根据窑炉的型制及瓷器式别的早晚关系,我们将涂山窑已公布的的窑炉单位排列成涂山窑窑炉及器物分期表。

  A、B、C组窑炉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界限。位于第一条界限前的窑炉单位,器类相对较少,每类器物的型制较单一;位于第一条界限后、第二条界限前的窑炉单位,器类明显增多,每类器物的型制也丰富起来,除前者所出器类在本单位得到发展外,出现较多新型制的器物;第二条界限以后的诸窑器类又开始减少,器形变得单一。显而易见,由这两条界限隔开的三组窑炉单位,各自包含了三群不同的器物,其面貌差异较大,应当将它们分别划为涂山窑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这三期基本概括了涂山窑兴起、鼎盛和衰落的发展过程。

  2.涂山窑各期特征概述通过以上对涂山窑的分期分析,我们可以把各期主要特征作如下概括:

  第一期的窑炉较小,整体形态瘦长,平面呈椭圆形。烧火坑较大,呈椭圆形,火膛近半圆形,弧壁圜底,窑床较高,烟囱近圆形。瓷器多深灰色砂质胎,以黑釉为主,釉色不稳定,结晶釉纹饰少且不规整;出现了少量青白瓷,少见印花;器类较少,器形较单一,生烧器占相当比例;盏腹部较深,以侈口为大宗;碗、盘类器物出现四出、五出、六葵口,流行弧腹、斜弧腹;瓶多为弧腹。漏斗形匣钵下腹曲收成小平底,钵形匣钵平底内凹,桶形匣钵直弧腹。

  第二期的窑炉整体形态与第一期窑炉近似,但形体增大,型制更为规整。窑床面增大,容量增加;火膛底平缓,膛内架置放射状的石炉栅;烟囱近半圆形;烧火坑变小。瓷器多灰白色砂质胎,胎质更为致密、细腻;黑釉瓷更加丰富,黑褐釉、柿色釉的比例明显上升,结晶釉纹饰数量增多,变化多样,有兔毫纹、放射状的菊花纹、玳帽纹、鹧鸪纹以及虹彩、曜变纹等;青白瓷占相当比例,流行釉下绘花;钵、奁、器盖、壶、罐等器类显著增加,碗、盏、盘、碟、瓶等器形更加丰富;敛口、弇口盏数量增加;瓶多为鼓腹下垂。

  第三期窑炉整体形态变圆、胖,再转趋狭长。窑床变矮、窄,平面呈长条形;火膛近平底,膛内置密集的石炉条支点;烧火坑更为狭小;烟囱增大,以加强风的抽力提高炉温。黑釉瓷色彩单一,结晶釉纹饰数量减少;器物型制不如前期丰富,盏以敛口、弇口为主;碗、盘类器物不见葵口,器壁向斜直发展;瓶的腹部变成扁垂腹。

  (二)涂山窑各期窑炉年代推断

  通过以上的分析,窑炉分为三期。第一、三期,无论窑炉形态还是出土器物的时代特征明显。第二期的年代可根据第一、三期年代进行推知。

  第一期:A、B型窑炉,其型制与河北磁县观台磁州窑北宋晚期窑炉Y3相似。出土遗物见长颈执壶、黑釉四出、五出葵花瓣口碗、盘和敛口平底小碗等,型制似唐末宋初之物,应理解为是涂山窑创烧时仿唐末宋初之器;然多见六葵口盘等北宋时期典型器物,而且出土有“崇宁通宝”北宋晚期钱币,由此推断该期时代在北宋末至南宋初。

  第二期:C型窑炉,整体形态介于第一、三期窑炉之间,与三期窑炉差别较大,而与一期窑炉型制更为接近,只是形体增大,型制更为规整。由于该型窑炉被第三期窑炉打破,又打破第一期窑炉,其相对年代理应在二者之间。从出土器物看,黑釉瓷较前期有很大发展,不仅胎质好、釉色稳定、窑变纹饰丰富,而且器类齐全、器形丰富;青白瓷出现印花,不见北宋时期的刻花。所以该期时代定在南宋中晚期没有多大问题。

  第三期:D型及E型窑炉,其型制、结构较前期有较大发展,与河北磁县观台磁州窑元代窑炉Y8较为接近。根据小湾窑场三号窑炉出土的带托盏、带座瓶以及青白瓷芒口高足鸡心底杯、瓷权等器物形态看,带有比较典型的元代器物风格,据此,推断该期时代为南宋末至元代早期。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