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李禹阶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民族。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在祖国东、西、南、北的各大河流域、平原、崇山峻岭、高寒地带,几乎都能寻到我们民族起源的踪迹。从当代考古发掘材料看,长江流域堪称是中华民族的又一摇篮。而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尤其是在渝鄂之内,江水横贯巫山山脉的三峡地区,从远古至今,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构成中,又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滔滔峡江,巍巍巫山,山川秀丽,气象万千。自古以来,峡江滩多流急,两岸绝壁对峙,群峰雄奇。“三峡七百里,惟言巫峡长。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唐杨炯)”《巫峡》在这么一个大气磅礴又雄浑苍茫的地方,却孕育着一个极为丰富的古老文明。从时间序列上看,早在距今约2.75亿年-0.3亿年前的中生代时期,在三峡地区就繁衍生长着当时的主要动物种类——恐龙;在距今约200万年前,这一地区出现了我国迄今最早的古人类——巫山人;在距今约12万年前,这里生活着旧石器时代中期的长阳人;在距今8000年左右的三峡地区,则出现了石器时代的远古先民。目前发掘出的远古文化遗址如城背溪文化等,正是这些远古先民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从空间范围上看,随着三峡水利工程的兴建,使三峡工程淹没区,上至重庆直辖市的江津区,下至湖北省宜昌市,沿江22个区、市、县约632平方公里的淹没带以及周边联带的地区,都成为独特的三峡经济、文化区域。因此,目前学术界研究的三峡文化,也不仅限于古老的三峡峡区,而是一个横贯渝、鄂,广袤而绵延数千平方公里的“大三峡”的文化空间概念。而在这一空间范围内,从远古至今,人类社会的历史,包括民族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各个方面,基本上属于同一系统,有着共同的内涵。采用这么一个空间跨度去研究三峡文明的社会发展,不论是对于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的变迁,对于民族源流,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民俗民族等的演变,都有重要的意义。

  对古老文明的研究,必须以文献和考古资料为主要依据。而自古以来,三峡地区远离中原,交通阻塞,信息不畅,文化、教育亦不发达,故遗留下来的文献资料有限。这样,在研究三峡文明及社会发展的历史时,除了很好地利用这有限的文献资料外,更多的则要依靠埋藏在地下的考古资料。所幸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上马,给这一地区的考古发掘带来了极大的历史机遇,使三峡库区全面的文物保护与文物发掘工作拉开了帷幕。1994年,国家文物局“三峡文物保护规划小组”的专家对三峡库区文物点进行普查后证明,这一地区各类文物既丰富又极有价值,“专家们共记录文物点1282处,其中60多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和古生物化石地点;80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00多处古巴人遗址和墓地;470处汉至六朝的遗址和墓地;6处古代枯水题刻和数十处宋代以来的洪水题刻;2处东汉石阙题刻和数十处唐以后的摩崖造像、碑碣、摩崖诗文题刻;近300处明清建筑物,包括庙祠、民居、桥梁等。这些文物古迹跨越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时期,时间跨度之长,堪称一部‘中国实物通史’!”(《重庆经济报》2002年11月2日)为了抢救这批文物,国家共安排重庆库区文物保护资金2.48亿元。而在其后的发掘中,新发现的遗址及文物点当更远远多于以上数字。

  经过多年努力工作,三峡考古可谓取得了重大突破。大量的考古新发现,使人们对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于长江流域的自然、生态环境,早期人类在这一地区的活动有了更深入的思考。目前,许多考古的资料正在由各考古单位整理、研究中,尚未公开刊出。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集子,则仅是部分渝、鄂从事三峡文化研究的工作者们在近期的工作中得出的一些研究心得及理论成果。与近期三峡考古的许多重大发现相比,只是举一漏万。本书名为《三峡考古与多学科研究》,即是希望利用近年来三峡地区的部分考古资料,通过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环境保护学、社会学、艺术学、民族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对三峡历史文化进行多方位研究。本书亦是由我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三峡考古新发现与多学科研究”的一项阶段性成果,研究范围涉及长江三峡地区的动物与环境考古、古代交通、宗教与社会组织、民族与民俗、文学与艺术等等。本书所涉及的研究资料,既有过去的,亦有当前的;既有公开刊出的,亦有作者自己实地考察、发现的。但总的来说,在三峡库区考古即将取得重大收获,通过考古新发现即将揭示出许多过去尚未为人知晓的历史奥妙之际,出版这本集子,也是希望能抛砖引玉,通过对这一地区考古发现的多学科研究,为三峡地区历史文化研究作一些有益的贡献。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