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结婚与新婚之后

  倘若我要指出一部小说,对它可以贴上“古今最伟大的著作”这样卷标的话,那我就要推《战争与和平》。

  right——高尔新华绥《〈安娜·卡列尼娜〉序》

  #####

  托尔斯泰第二次回国时已经33岁,独身生活使他感到孤独和烦恼。这些年来,他曾多次恋爱,但都没有成功。

  一个时期来,他与莫斯科宫廷事务所的医生贝尔斯一家过往甚密,贝尔斯的妻子柳波芙是托尔斯泰的老相识,而她与托尔斯泰的妹妹玛丽娅更是多年的挚友。只要两家人同在莫斯科,她们总是带着孩子轮流到对方家中度周末。贝尔斯夫妇有8个孩子,其中3个女儿青春年少,个个聪明伶俐、漂亮动人。贝尔斯家里的那种温馨的氛围和充满青春气息的欢乐强烈地吸引着托尔斯泰,他对这些女孩产生了爱恋。一次,托尔斯泰对妹妹玛丽娅说:“玛申卡,我觉得贝尔斯家特别可爱,如果我有朝一日成家,我只要娶他们家的闺女。”托尔斯泰的频繁来访,自然引起了贝尔斯夫妇的关注。在他们看来,托尔斯泰尽管年龄偏大,但是出身和教养都不错,而且还是一个颇有名气的作家,因此他们很希望托尔斯泰能娶他们家的一个女儿为妻。然而,托尔斯泰迟迟没有表态。贝尔斯家的亲友和家庭教师都以为托尔斯泰准是看中了大女儿丽莎。丽莎为此自作多情起来,每逢托尔斯泰来访,她总是显得格外亲热,当然事先总忘不了好好梳妆打扮一番。其实,托尔斯泰对丽莎并没有这个意思,他觉得丽莎虽然也是个好姑娘,但性格过于理智沉稳,过于会算计。他在日记中写道:“丽莎·贝尔斯在诱惑我,但这事不会成。”

  托尔斯泰看中的是二女儿索尼娅。索尼娅是三姐妹中长得最漂亮的一个。她身材高挑匀称,容貌秀美端庄,而且感情丰富,待人真诚,还颇有文学才华。索尼娅对托尔斯泰也有好感。她后来曾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

  “同他在一起,总是妙趣横生,快乐无穷。最初我没有把他的来访看成与我有关,可是逐渐我开始意识到,我对他产生了一种严肃的感情。我记得有一次我非常激动,跑到楼上我们姑娘住的房间里,我站在窗前,可是心跳得厉害。丹尼娅妹妹上楼来,立刻就明白我的心情很不平静。‘你怎么啦,索尼娅?’她关心的问道。‘我恐怕是爱上伯爵了,’我用法语迅速而冷淡地回答她说。‘真的吗?’丹尼娅感到惊讶,她完全没有料到我的感情。她甚至伤心起来。她了解我的性格。对于我来说无论当时或是后来,‘爱’意味着不是玩弄这种感情,而毋宁说是受苦。”

  1862年8月初,贝尔斯夫人柳波芙带着三个女儿和一个男孩前往伊维齐探望父亲,中途来到雅斯纳亚·波良纳,顺访托尔斯泰家。托尔斯泰和他的妹妹玛丽娅热情地接待了客人。雅斯纳亚·波良纳美丽的自然风光给索尼娅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当晚,托尔斯泰亲自为索尼娅在沙发椅上铺了一个床位。第二天,主人安排客人去扎谢卡森林游玩和野餐。大家坐上了马车,而托尔斯泰和索尼娅则分别骑着漂亮的白马和枣红马驰骋起来。那时,索尼娅觉得周围的一切都有一种令人心醉的美。第三天,客人们离开了。可是,谁也没想到,贝尔斯一家到达伊维齐的次日,托尔斯泰也骑马来到了,“他走了50俄里,到达时朝气蓬勃,快活而激动”。度过了愉快的一天,夜晚降临了,桌上的蜡烛也快点完了,但托尔斯泰与索尼娅姐妹们却谈兴正浓,柳波芙见状催促女儿们就寝。当索尼娅走到门口时,托尔斯泰叫住了她。两人在桌边坐定后,托尔斯泰在板上写下了一串词首字母,让索尼娅辨认:“В·М·И·Л·С·С·Ж·Н·М·С·И·Н·С·”。索尼娅心跳得非常厉害,她觉得这一瞬间她什么都能明白和做到。她念道:“您的青春和对幸福的要求非常清楚地使我想起我年岁已大,不可能有幸福。”托尔斯泰继续写道:“В·В·С·С·Л·В·Н·М·И·В·С·Л·З·М·В·С·В·С·Т·”。索尼娅又流畅地往下读:“在您家里对我和您姐姐丽莎有一种不正确的看法。您要和您妹妹丹涅奇卡为我辩护。”两人为心灵的相通而异常激动。就在这时,楼上传来了柳波芙催索尼娅去睡觉的声音,两人的感情交流只得暂时中止。

  不久,柳波芙带着孩子们回了莫斯科,托尔斯泰与她们同往。这年夏天和初秋,不管贝尔斯一家在城里还是在郊外别墅,托尔斯泰几乎天天都去拜访。托尔斯泰与索尼娅的感情在悄悄发展着,他们之间并“没有任何浪漫的场面和表白”,“交往非常轻松随便”。有一次,托尔斯泰了解到索尼娅在去年夏天写过一部名为《娜塔莎》的中篇小说,便索去一看。小说中的杜布利斯基公爵的形象中有托尔斯泰的一些特点,作者对这一形象的外貌和性格的描写触动了托尔斯泰,他在当天的日记里写道:“她给我看她写的小说。真实、朴素、有力。事情不明朗使她烦恼。我读这篇小说时既没有屏息,也没有一点嫉妒或者羡慕的迹象。不过,‘相貌极不引入注目’、‘论事变化无常’这两句话大大触动了我。”两天后是托尔斯泰34岁生日,贝尔斯一家送了他一束带有贺信的鲜花。索尼娅在贺信中写道:“假如我是女皇,在您过生日的这一天,我一定颁布一道圣旨,可是现在,作为一个普通的姑娘,我只能简单地祝贺您……”

  托尔斯泰越来越倾心于索尼娅,但是内心却充满了矛盾和苦恼。在8月底和9月上半月的日记中有着不少这样的文字:“不该给索尼娅写那几个字母,这么难看的一副嘴脸,你就别想结婚啦!你的使命不在此,所以上天的赐予才这么丰盛。”“有一种甜蜜感——一丝希望(不应有的希望)。”“一起散步,亭子,在家吃饭的时候——那双眼睛,可是天黑了!傻瓜,写的不是你,可是我毕竟坠入情网……”“在我的想象中,有妻室的未来生活从不似这般明朗、快乐、平静。”“杜布利斯基,你别涉足那个充满青春、诗歌、美和爱的地方。修道院、劳动才是你的事,站在那个高度上你可以平静而又快乐地观看别人的恋爱和幸福,这段日记不真实,潜意识是,她要在我这里,在我身边坐着阅读,而且……这也是为她写的。”“索尼娅来开门,她似乎瘦了,对于我来说,她身上丝毫没有别人一向都有的那种程序化的诗意和诗人喜欢的东西,但是却不可抗拒地吸引着我。”“她脸红、激动。哦,杜布利斯基,别幻想。”“直到三点钟还没有睡着。我像个16岁的孩子一样幻想着,苦恼着。”“我是个疯子,再这样拖下去,我会开枪自杀。晚上她在家,她各方面都很可爱,而我是个讨厌的杜布利斯基。应该及早提防。现在我已经无法止步,就算我是杜布利斯基吧,但爱情使我变得美好。真想立刻回到那边去,在大家面前把话说出来。主啊,求你帮助我。”

  9月16日晚上,经过再三的犹豫,托尔斯泰终于把揣在怀里已三天的信交给了索尼娅,索尼娅接过信,立刻跑进了她的房间。信上这样写着:

  “索尼娅·安德烈耶夫娜:我已无法忍受了。三个星期以来,我每天都说:现在我要把一切都讲出来,可是我怀着同样的苦闷、后悔、恐惧和幸福的心情离开。每天晚上,如同现在一样,我都逐一回忆过去的情景,我痛苦,我说:为什么我没有说,我怎么说,我能说什么。我随身带着这封信,如果我又不能说,或者没有勇气对您说出一切,我就把信交给您。您的小说深深地印入我的脑海里,由于我看过,我深信我这个杜布利斯基不应幻想幸福,但是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我是在对自己说谎。那时我本来还能够割断一切联系,重新回到孤独劳动的修道院里埋头于事业。现在我什么也办不到了,我觉得我把您家给搅乱,我和您像和朋友,和正直的人那样朴实的、值得珍视的关系已经失去了。我既不能离去,也不敢留下。您是一个诚实的人,请坦率地,不要急急忙忙,告诉我,您是否愿意作我的妻子?如果出于真心实意的话,您可以勇敢地说:是;如果您心里有一丝疑虑,您就说:不。看在上帝的份上,您好好问问自己。我怕听到您说:不。但是我预感到,并能在自己身上找到忍受得住的力量。但是,如果我永远不能成为一个被人爱的丈夫,像我爱妻子那样的话,这将太可怕了!”

  就在这时,柳波芙走进了房间。她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并对女儿说:“到他那儿去,把你的答复告诉他。”索尼娅飞也似的跑上楼梯,跑进母亲的房间,托尔斯泰正靠在墙上等待她。“嗯,怎么样?”托尔斯泰问道。“当然,同意”,索尼娅回答。是年,索尼娅18岁。

  一个星期以后就举行了婚礼。婚礼隆重而庄严,后来,托尔斯泰在小说《安娜·卡列尼娜》里把它描写成列文和吉提的婚礼,他用优美的文笔清晰地描绘了婚礼的场景和列文内心的感受。托尔斯泰在给亚历山德拉的信中说:

  “9月23日,星期日那天,我娶了索尼娅·贝尔斯,她是我少年时代的朋友柳波奇卡·伊斯连尼耶娃的女儿。为了让您能清楚地知道她是怎样的一个人,我应当写出一部书,我是幸福的,自我出世以来,我从未有过这样的幸福。”

  婚礼仪式结束后,索尼娅流着泪与所有的亲人告别,跟随托尔斯泰踏上了前往雅斯纳亚·波良纳的路程。一昼夜后,马车抵达庄园。在庄园住宅的台阶上,塔吉雅娜姑姑手持圣像迎接新婚夫妇,谢尔盖哥哥向他们献上了面包和盐。

  年轻的女主人索菲娅(即索尼娅)·安德烈耶夫娜的出现,给雅斯纳亚·波良纳带来了生气和活力,索菲娅从小生长在大都市里,第一次离开原来那舒适的环境,她努力适应着新的生活。她一心一意地爱着自己的丈夫,与塔吉雅娜姑姑也相处得很好。家里的账本和钥匙都移交到索菲娅手中。她和托尔斯泰一起忙碌着,尽其所能帮助丈夫。花园变得漂亮起来,辟了新的小路,建了新的花坛,洋槐剪了枝,又栽了不少树和花草。养蜂场、苹果园、苗圃等也先后建了起来。有时,夫妻俩还一起外出游玩,享受着生活的情趣。尽管年轻的索菲娅还无法理解托尔斯泰深邃的思想,她时而也会为寂寞和嫉妒所困扰,但是生活中还是有那么多的、她的内心难以容纳的幸福。托尔斯泰也是这样。

  长时间来使托尔斯泰不安、苦恼、烦躁的情绪消失了,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我的心情一天比一天平静,生活一天比一天幸福”,“这种美满生活人间是难得的”,“我是幸福的,变成了一个新人,一个崭新的人。”与此同时,强烈的创作欲望重新溢满了他的心头。托尔斯泰在致亚历山德拉的信中写道:“我对自己的状况完全满意,我感到自己的智力和精神力量空前活跃,空前宜于创作,而且我也在创作,我现在一心一意写作,边写边思考,我还从来不曾这样认真地写作和思考过。”

  1863年初,中篇小说《哥萨克》在《俄国导报》上刊出。这部小说时断时续写了将近十年,这时终于完成了。在发表前,托尔斯泰对小说又作了不少修改和增补。比较重要的是增加了奥列宁在森林中沉思这一部分,小说主人公认为唯一真正的幸福在于为别人活着。这一点,与托尔斯泰60年代初期的思想相吻合。此外,作者对小说的最后一章也作了扩充,作者让奥列宁平民化尝试以失败而告终,这一笔无疑是真实的和深刻的,符合生活的本来面貌。这部小说在托尔斯泰的早期创作中占有重要位置。它不仅包含着丰富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内容,而且艺术手段也十分高超。作者用优美生动的文笔描绘雄伟壮丽的高加索自然风光,并使之与人物的性格和感情的发展有机地交融在一起,小说还多方面地吸收了民间创作的艺术养分。

  《哥萨克》发表后,受到了作家和评论界几乎众口一致的赞扬。费特在致托尔斯泰的信中深情地写道:

  “在读《哥萨克》的时候,我曾暗中多少次拥抱您,可能您将来还会写出另一本更美的东西,这是一定的,因为在您身上还有这许多活生生的叶鲁斯兰,但是《哥萨克》本身仍将是一部杰作。哎呀,写得多好啊!无论是叶罗什卡,路卡什卡,还是玛丽亚娜都描写得好极了。她对路卡什卡和奥列宁的态度是艺术真实的顶峰。看了《哥萨克》之后,再读所有描写民间习俗的小说就不能不使人哑然失笑。您是巨匠,是著书立说的行家。”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非常喜欢这部作品。他说:“高加索的史诗《哥萨克》……宛若连绵不断的群山的峰巅,它是托尔斯泰所写的最出色的抒情作品,是他青春的颂歌。光彩夺目的天空中衬托出的雪山,以其自豪的美浸透于全书。这部作品是不可企及的,因为托尔斯泰的才华在书中首次焕发出光彩。”

  接着完成的是中篇小说《波里库士卡》(载《俄国导报》1863年第二期)。这部小说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作家在国外时就动手写过直至衰老不堪时才到了农民手中。托尔斯泰对这些生活素材作了出色的加工,并像描绘人的身世一样描写了一匹花斑骟马阅历丰富的一生,作家深刻批判了老爷们贪得无厌的占有欲及其虚假的生活,并独具匠心地将生命的永恒运动的主题与对社会不公现象的揭露交织在一起,极具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