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项羽项羽是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在中国传统诗歌、绘画、戏剧、散文等领域中,这位失败的西楚霸王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所以,在中国古代咏史诗中,咏叹项羽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系列,产生了像杜牧、王安石、李清照等诗人的咏史诗名作。诗人或悲叹,或批评,或赞美,或感喟,在一篇篇诗歌中寄托着诗人的沉思,它们是一笔宝贵的文学遗产。
项羽虽然在与刘邦的现实斗争中失败了,但是,项羽宁死不愿东渡乌江以图东山再起的精神感动了无数后人。如果说刘邦是时势英雄,项羽则是本色英雄,是豪气干云的英雄,是表里如一的英雄。
在一个盛行“胜者王侯败者贼”的观念的国度里,竟然还有一个失败的项羽受到后人如此的礼赞,反复的评述。他让人叹息,他让人感慨,他让人伤感,他让人敬佩。他的血性,他的柔情,让人挥之不去,咏之不足。他虽然像一颗流星,在历史的长河中一闪而过,但他却成了一个文化符号,被人们无数次地品评着。这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之一是项羽的人格魅力。项羽乌江自刎之前,曾经讲过一段非常感人的话:“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这段话表明了项羽以一人独生为耻,以众人皆生为荣的荣辱观,也是他与刘邦的重大区别。当年项羽与刘邦在荥阳对峙之时,“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原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项羽之所以提出与刘邦单挑独斗,目的也是为了避免因为你我争夺天下而让百姓受苦。这说明项羽以让百姓受苦为耻。刘邦为了得到皇帝之位,全然不顾百姓死活。二人相比较,项羽更具有以百姓受苦为耻的荣辱观。
即使在乌江自刎之前,他的那种宝马赠亭长、头颅送故人的悲壮也让后人欷歔感叹。正因为如此,项羽在身后成了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
造成这一现象的另一原因是:他既叱咤风云又柔情百转,既神勇无比又重情重义。
本书选取了部分歌咏项羽的诗篇,加以简注、述评,作为全书的第三个附录。
一、叹项羽项羽\[唐\]于季子(则天朝)北伐虽全赵,东归不王秦。
空歌拔山力,羞作渡江人。
(附录三中的诗词采用引文字体还是单独另外设计一种字体?请酌。暂如此调整)首句的“北伐”,指项羽北上救赵的巨鹿之战。“全赵”,是保全赵国之意。但诗人加了一个“虽”字,则对项羽的巨鹿之战持保留态度。作者为什么对项羽消灭秦军主力的巨鹿之战持此态度?下句则作了回答。
次句“东归”,指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王之后,没有在关中之地建都,而是选择了东归,以彭城为西楚国的国都,种下了日后覆亡的种子。“王秦”,即在秦地称王。此句是对上句“虽”字的呼应。
作者认为:项羽虽然在巨鹿之战中立下了不世之功,但是,却在建都关中与否的问题上犯了大错,导致了日后的覆亡。
这种意见,在讨论项羽成败之中是一种非常有代表性的意见。但是,这种意见略显肤浅,它忽略了项羽在政治上的幼稚,军事上的被动,与性格上的各种缺陷。过于看重项羽是否建都关中,则会忽略项羽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
第三句,“空歌”,即白白唱。“拔山力”,指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第四句,羞作渡江人。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行持短兵接战。
此诗第四句用一“羞”字,则项羽的荣辱观全盘写出。“渡江人”,指项羽一人渡江。
此诗说项羽北伐,历经巨鹿之战,保全了赵国,但是,他在入关主持天下分封之时却放弃了关中,未能在关中称王。所以,垓下兵败之时,项羽尽管唱着悲凉的《垓下歌》;但是,他已经无力回天,又不愿东渡乌江,东山再起,只能自刎而死。
全诗充分肯定了项羽的巨大历史功绩,对项羽未能建都关中非常惋惜,对项羽不愿东渡乌江又给予了高度评价。
一赞一叹,一唱一泣,催人泪下。
读项羽传\[唐\]张志和逐鹿中原志未酬,息兵暂拟割鸿沟。
重瞳似舜终何益,三户亡嬴谶亦休。
江左岂无秦父老,关中已属汉诸侯。
万人一剑都无用,怕见虞姬地下羞。
张志和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也是一位早期词人。
首二句,“逐鹿中原”,写楚汉战争。“志未酬”,写项羽壮志未酬,最终失败。“息兵”,即议和。“割鸿沟”,指刘邦、项羽以鸿沟为界。这两句是写项羽逐鹿中原未得成功,希望划鸿沟为界,相安无事。
次二句,“重瞳”,指项羽。《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是“重瞳子”,即眼中有两个瞳仁。舜是重瞳子,因此,古人认为“重瞳子”是贵人之相。“终何益”,最终有什么用。“三户亡嬴”,为时人俗语。范增第一次面见项梁时就曾说此言。诗中明用此典。“谶”,谶言,一种带有预见性的语言。这两句写项羽生有“重瞳子”,与舜一样生有异相,而且,楚地普遍流传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谶言,但是,项羽的“重瞳子”最终有何用,“三户亡秦”的谶言又有何用?
第五、六两句,“江左”,指江西、江北。“秦父老”,指秦地百姓。“汉诸侯”,指刘邦。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王时封刘邦为汉王,故称。这两句说,江北并非没有秦国百姓,但是,关中之地早已被汉王刘邦所有。
最后两句,“万人一剑”,指项羽自小不愿识字,也不愿学剑法,要学“万人敌”的兵法。但是,学会了“万人敌”的兵法还是败给了刘邦,所以诗中称“都无用”。“虞姬”,是追随项羽多年的宠姬,垓下之围时被迫与项羽分别。因此,诗人认为:项羽恐怕羞于地下见到虞姬。虞姬跟随项羽多年,但是,在大难来临之际,项羽还是自己逃命,将虞姬一人扔下。地下如果见到虞姬,项羽又该说什么呢?
本诗结尾构思奇特,以项羽羞见虞姬结尾,出人意表。
过项羽庙\[宋\]陈洎八千子弟已投戈,夜帐犹闻怨楚歌。
学敌万人成底事,不思一个范增多。
首句的“八千子弟”指的是项羽过江时所率领的八千子弟兵,这里代指整个楚军。“投戈”,指放下兵器。此句说,楚兵中最忠于项羽的八千子弟兵已无心再战,这意味着整个项羽兵团已经失去了斗志。
“犹闻怨楚歌”,指项羽听见了四面楚歌。“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馀帐中。”
“怨”,指歌声悲凉,项羽手下士兵听到楚歌声而心生悲情。此句交待为什么项羽最精锐的八千子弟兵“投戈”而不想再打仗了。原来是楚兵夜晚听见四面楚歌之声,误以为汉兵已占领了整个楚地。所以,军心涣散。
第三句的“学敌万人”,指项羽少时,不愿学习读书识字,也不愿学习一对一的剑法,只喜欢学习“万人敌”的行军布阵(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如今兵法学到手了,又怎么样了呢?不还是落了个兵败乌江的下场吗?
第四句意思是,难道不想想,自己手下只有一个谋士范增够不够呢?其实,此句是叹息项羽连自己手下一个谋士也未留住,中了陈平的反间计,失去了唯一的谋士。
英雄失路时,丈夫亦悲歌。全诗在感慨、惋惜之中评论了项羽的失败之因。
题项羽庙三首\[宋\]贺铸分张天下付群雄,回首咸阳卷地空。
六国三秦隨扰攘,锦衣何暇到江东。
楚都陈迹久灰埃,一曲虞兮尚寄哀。
不作偷生渡江计,可须千里更西来。
三户睢盱竟破秦,君王武略世称神。
途穷一夜无遗恨,挈首殷勤予故人。
贺铸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但他的这首诗也写得颇具特色。
首句“分张天下”即分封天下,“群雄”,指项羽所封的十八位诸侯王。此句写项羽大封诸侯。次句“卷地空”,指一片空。该句写项羽一把火烧了咸阳秦宫。这两句写项羽在灭秦之后大封诸侯与火焚秦宫。
三、四两句,“六国”,指被秦灭掉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三秦”,指关中,即秦国。项羽大分封时曾封秦国三位降将为王,据守关中,故称关中为三秦之地。“六国三秦”合起来,指整个天下。“随扰攘”,随之变得纷纷攘攘。“锦衣”,指项羽原打算衣锦还乡。典出《史记·项羽本纪》:“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项羽原打算锦衣还乡,但是,天下随之而来的纷纷扰扰打乱了他的如意之梦,使他无法衣锦还乡。“何暇”,哪里有空闲。“到江东”,指还乡。
第二首首句“楚都”,指西楚国的国都彭城(今江苏徐州),“陈迹”,陈年旧迹。“久灰埃”,早已长满了尘埃。第二句“一曲虞兮”,指项羽的《垓下歌》。此歌有“虞兮虞兮奈若何”之句,故称。这两句说,当年西楚国国都的旧迹早已布满尘埃,只有流传下来的《垓下歌》还寄托着淡淡的哀思。
第三句“偷生渡江计”,指听从当年乌江亭长的话,一人渡江,卷土重来。“不作”,不考虑。第四句“西来”,指项羽当年随从项梁带吴中八千子弟兵渡江而西。
第三、四两句说,既然不打算失败之后再渡江重振旗鼓,又何必当年千里迢迢渡江向西呢?
第三首首句“三户”,典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睢盱”,指楚地。“竟破秦”,用“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之意。第二句,“君王”,指项羽。“武略”,武功。这两句说由于项羽武功超神,楚军最终灭掉了强秦。
第三句,“途穷”,指项羽兵败垓下,无路可逃。“无遗恨”,没有遗憾。第十二句“挈首殷勤予故人”,指项羽最终将自己的头颅送给吕马童。吕马童曾经是项羽的部下,后投奔刘邦,追杀项羽之时,项羽认出了吕马童,便做了人情,在吕马童前自刎而死,让吕马童立功封侯。这两句说,当项羽无路可走之时,他并没有多少遗憾,反而将自己的头颅送给了“故人”吕马童。
贺铸的词长于抒情,此诗虽为题咏项羽庙之作,却也亦抒情见长。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是宋代婉约派诗人的代表作家,但是,李清照的诗却一扫婉约之风,充满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风豪气。她的《夏日绝句》是历代咏叹项羽的诗作中极为有名的一首。
首句中的“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此句说,人的一生,活着就应当像项羽一样做人中豪杰。次句,“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此句讲,人死也要死得如鬼雄一样,豪气冲天。
第三、四两句说,人们之所以至今思念项羽,就是他不愿一人东渡乌江,而是与其随从力战而死。
李清照此诗热烈歌颂项羽宁可自刎而死也不愿一人东渡乌江的豪情,批评南宋统治者只顾自己苟安,完全不顾及北方百姓,抛弃中原河山,偏安一隅,苟且偷生。其爱国激情,溢于言表。
此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活着要做人中豪杰,为国建功立业;死了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英雄。
借古讽今,正气凛然。二十个字中连用三个典故,却无堆砌之弊,因为诗人豪情贯串其中,化解了连用三个典故的板滞。
乐府\[宋\]李纲垓下读项羽传垓下事复而悲之因作歌以附。
鸿沟已尽天下分,汉王未肯空回军。
诸侯大会壁垓下,戈甲耀日如屯云。
夜闻四面楚歌起,天命人心知去巳。
拔山盖世霸图空,却叹当时骓不逝。
帐中美人自姓虞,悲歌起饮聊踟蹰。
数行泣下竟长别,仓皇不得同驰驱。
明眸皓齿为黄土,草木含愁照今古。
依然听曲自低昂,岂忆平生离咽苦。
这是宋人以乐府体咏叹项羽垓下之败的咏古诗。作者李纲是北宋末年的名臣。
首二句叙鸿沟议和之事。汉五年,项羽因为军粮断缺(项王兵罢食绝),不得不与刘邦议和。刘邦利用项羽求和的机会,派侯公说服项羽,放回被扣二十八个月的刘太公、吕雉等亲属。项羽之所以放回被扣二十八个月的刘邦的父亲、妻子、儿子、哥哥,是为了向刘邦传达一种善意。于是,双方约定:鸿沟以西归汉,鸿沟以东归楚。但是,在项羽放回刘邦的父亲、妻子之后,刘邦却突然撕毁协议,追杀项羽(项王已约,乃引兵解而东归汉,欲西归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汉王听之)。
“鸿沟已尽天下分,汉王未肯空回军”二句即指此事。
三、四两句写垓下之战。“诸侯大会壁垓下”,指韩信、彭越、黥布等与刘邦合围项羽于垓下。“戈甲曜日如屯云”,写诸侯军军阵之盛。
五、六两句写四面楚歌。诸侯合围项羽于垓下后,刘邦让楚地士兵夜唱楚歌,即以楚地方言、曲调唱楚地之歌,以此扰乱项羽的军心。项羽本人听到四面楚歌,都发出“汉皆以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的惊讶。“夜闻四面楚歌起”,即指此。“天命人心”,指项羽部下的军心因四面楚歌而涣散。
七、八两句写项羽霸业失败却未能反思自己的过失。“拔山盖世”,用项羽《垓下歌》中“力拔山兮气盖世”之句。“霸图空”,霸业失败。项羽《垓下歌》有“时不利兮骓不逝”之句,故此诗说项羽只知道感叹“骓不逝”,却不知道反省自己为何失败。
九、十两句写虞美人的生离死别。项羽《垓下歌》有“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之句,所以,作者写项羽与虞美人生离死别之际的悲凉。但是,此诗从虞姬入笔,写她“起饮”“踟蹰”。“起饮”,即夜不能眠,起身饮酒。“踟蹰”,徘徊不定。
十一、十二两句,写西楚霸王与虞姬洒泪而别。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与虞姬告别之时,先“悲歌慷慨”地唱了《垓下歌》,歌毕,“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第十一句的“数行泣下”即缘于此。“长别”,即是永别。“仓皇”,形容项羽败逃时的狼狈之状。所谓“不得同驱驰”,写项羽逃命心切,连爱妾虞姬都不得同行。
十三、十四两句,写虞姬的命运凄婉。“明眸皓齿”,写虞姬之美。但是,如此美丽的虞姬,最终却成为一抔黄土,令人惋惜不已。“草木含愁”,以悲景写悲情,衬托虞姬命运之悲苦。“照今古”,自古至今。
最后两句,写作者自己的感受。“依然听曲自低昂”,写自己听音乐高高低低,错落有致,但是,谁还能记得霸王与虞姬当年的离别之苦?
这首诗咏叹西楚霸王项羽与虞姬。作者在诗前的小序中特意提及:垓下读项羽传垓下事三复而悲之因作歌以附。可见此诗是李纲在垓下之地读《项羽本纪》,因此,格外有感。全诗以悲情为主,自项羽入笔,归结到虞姬,一唱三叹,令人欷歔。
如此英雄,如此美人,如此结局,岂不令人痛惜!
项羽\[宋\]刘克庄顿无英霸气,尚有妇儿仁。
闻汉购吾首,持将赠故人。
刘克庄是宋代著名诗人。
刘克庄这首诗并非全面评价项羽,而是紧紧抓住项羽乌江自刎这一细节展开议论,抒发感情。
第一句,“顿无”,立即就没有了。“英霸气”,即“霸气”。全句是说项羽在乌江自刎之前,一生充溢的英霸之气,似乎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第二句,“妇儿仁”,即“妇人之仁”。《史记·淮阴侯列传》中韩信为刘邦分析项羽时曾评价项羽有“妇人之仁”,于是,这一说法不胫而走,成为“定评”,直至今日,人们仍然将项羽看做有“妇人之仁”的人。这一说法的本身尚值得商榷,前文已有专论;但与本诗关联不大,姑且置而不论。
第三、四两句点出,听说汉王刘邦悬赏万金求购我的人头,我就赏给你这位故人吧。这两句话源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将宝马赠予乌江亭长后,步行与汉军交战,他一个人杀了上百汉兵,自己也受了十几处伤。一回头,他看见了刘邦手下的骑司马吕马童,于是,项羽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我听说汉王刘邦悬赏千金、封邑十万要我的人头,我做个人情给你吧!于是项羽遂自刎而死。
项羽这种宝马赠亭长、头颅送故人的做法得到了无数后人的激赏。此时,项羽身受十几处伤,寡不敌众,必死无疑;但是,他将头颅赠予自己的老部下的做法仍然需要非凡的勇气,绝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所以,刘克庄用表面平静的语言叙述了这个悲壮的故事,但是,表面的平静之下充满了诗人对项羽的敬仰!
项羽庙\[元\]施钧当日荥阳可灭刘,却缘不听范增谋。
徒劳百战争秦鹿,贏得千年笑楚猴。
父老江东能王我,故人垓下忍为侯。
骓兮不逝虞兮别,泪洒西风一剑愁。
咏史诗的高下在于诗人自己的史识。
先看首二句,作者认为:当年项羽在荥阳之战中就可以灭掉刘邦,只是因为没有听范增的话,才导致失败。此言差矣!荥阳对峙长达二十八个月,项羽两夺两失,虽然一直占着上风,但是,始终未能打开西入关中的道路。范增在荥阳之战确实发挥了作用,那是在刘邦绝粮的情况下求和,项羽原打算答应,范增坚决反对,所以,项羽猛攻荥阳,刘邦大败而逃。但是,刘邦因为得到了韩信在赵国的精兵,很快就杀了回来,并无“可灭刘”的时机。作者对这段历史并不熟悉,故妄言项羽不听范增之谋而失去杀刘之机,与史实不符。
第三、四句,“徒劳”,是白白辛苦。“百战”,形容战争之多,并非实指。“争秦鹿”,即秦失天下,刘、项争夺天下,故称之为“争秦鹿”。“笑楚侯”,用典。项羽分封完十八路诸侯后,打算带兵回家乡彭城(今江苏徐州),有一位说客劝项羽建都关中,项羽被说动了,但是,关中的秦宫已经被自己烧掉了,于是,没有采纳这位说客的意见。这位说客出来之后,说了一句话:“人言楚人沐猴而冠,果然。”意思说,人家都说楚人是猴子戴帽像个人,其实并没有人的智慧。项羽听说之后,就杀了这位说客。所以,此诗以“笑楚猴”讲项羽白白辛苦四年,落下了千年为人耻笑的名声。
第五、六句,“父老江东”,即江东父老。“王我”,立我为王,此用项羽对乌江亭长之言:“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独不愧于心乎?”第五句写项羽不愿东渡乌江。第六句,“故人”,指原为项羽部下后投奔刘邦的吕马童。项羽看到吕马童之后,愿意成全“故人”,刎颈自杀,吕马童因得到项羽的头颅被刘邦封后。所以,诗人通过“江东父老”与“故人”吕马童的对比,讥讽吕马童怎么忍心拿项羽的头作为自己晋升封侯的台阶呢?鄙视之情溢于言表。
这两句,一句写江东父老能够帮我重整江河,一句写吕马童以项羽之头封侯。一褒一贬,对比极为鲜明,成为本诗中最为出色的一联。
最后两句,用项羽《垓下歌》中“时不利兮骓不逝,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句意,写霸王别姬之痛苦。末尾用“泪洒西风一剑愁”作结,慨叹项羽、虞姬成千古之恨。
此诗乍一看,作者对项羽似有讥讽之意,但是,细细品味,此诗实对项羽的败亡怀有深深的同情。
明贬实褒成为此诗一大特色。
项羽庙\[明\]曾棨百战休论盖世功,鸿门终宴伯图空。
虞歌慷慨孤灯下,楚业销沈一炬中。
露湿古墙秋藓碧,霜含老树夕阳红。
英魂若到彭城路,忍听高台唱大风。
首句中的“百战”,代指项羽自言的“身七十余战”。“休论”,意为不要说。“盖世功”,指项羽打败秦军主力所立下的盖世之功。次句的“伯”,即“霸”。“伯图”,即称霸天下的雄图。“空”,最终成空。
前二句非常有见地。作者认为,项羽不要夸自己身经七十余战,立下了灭秦的盖世之功,其实鸿门宴一结束,项羽的败局就已经决定了。我们不知道作者所指的“鸿门终宴”究竟是何意,是否与我提出的鸿门宴表现了项羽的政治幼稚的见解一致。但是,作者看到鸿门宴是项羽一生的转折点,是项羽由胜至败,由强至弱的分水岭,这一观点还是非常有见地的。
“虞歌”,指《垓下歌》,因为《垓下歌》中有“虞兮虞兮奈若何”之句。“慷慨”,指项羽悲歌慷慨。“楚”指西楚,“楚业”即西楚霸王项羽的霸业。“销沈”,即毁掉。“一炬”,指楚人一炬,也就是项羽一把火烧了咸阳的秦宫。
三、四两句说,项羽在垓下被围时,面对虞姬与孤灯,唱出了英雄末路的哀歌,令人不忍卒听;但是,西楚的霸业,其实在项羽火烧秦宫的一把火中已经被焚毁了。
五、六两句说,古墙被夜露打湿,并且长满了深绿的秋藓,夕阳之下老树打上了寒霜。“藓碧”“霜含”,写出了日暮人非的沧桑之感。这两句是写景。作者在通篇论古中,插入两句写景之笔,增强了全诗的抒情性。而且,两句所写是萧瑟悲凉的秋景,更增添了全诗的凄美之情。
“英魂”,此指项羽之魂。“彭城”是西楚国的国都,“英魂若到彭城路”即故国重游之意。“忍听”,怎么忍心听。《大风》,指刘邦的《大风歌》。《大风歌》是刘邦战败项羽之后,平定黥布之乱的高祖十二年所作。此时,项羽已死八年。
七、八两句说,如果项羽的英魂还能重游彭城,怎么忍听对手刘邦在胜利之后唱的《大风歌》呢?
这首诗,题为《项羽庙》,实为感慨项羽一生犯的错误,一是未在鸿门宴上除掉刘邦,二是不当一把火烧掉秦朝宫殿。这些错误,导致了项羽最终的失败。
本诗前四句亦叙亦论,后四句全在抒情,用凄美之景写惋惜之情,情景相融,亦景亦论。特别是末尾二句,作者假想,如果项羽的英魂听到刘邦的《大风歌》会是一种什么感受,这种假想特别令人不忍卒读。
项羽泣别图\[明\]朱诚泳手拂千金剑,灯前慷慨歌。
虞兮骓不逝,泣下复如何。
这是明代诗人朱诚泳为霸王别姬图所作的一首题画诗。由此可知,项羽泣别虞姬,在明代已经成为画家题材。
首句的“手拂千金剑”,写项羽别姬时的雄姿。次句“灯前慷慨歌”,写项羽面对虞姬的慷慨悲歌。第三句“虞兮骓不逝”,化用项羽《垓下歌》的“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两句为一句,写此时项羽英雄末路的悲凉心境。第四句“泣下复如何”,是作者对霸王别姬的评价:泪下又该如何呢?
诗人认为:项羽与虞姬的慷慨悲歌并不能挽回二人生离死别的悲剧,也不能挽回项羽的败局。“泣下”又该如何,即是此意。
这首题画诗前三句咏画面所画,唯末尾一句表明作者的态度:明褒实贬。
二、痛定思痛项羽\[宋\]张耒沛公百万保咸阳,自古柔仁伏暴强。
慷慨悲歌君勿恨,拔山盖世故应亡。
首句的“沛公”,指刘邦。“百万”,极写刘邦的兵力之多,实际上刘邦入关时仅有十万军队。“保咸阳”,指刘邦入关之后,在张良、攀哙的劝导下,对咸阳采取了保护性措施,没有对其实施报复性的屠杀,因而赢得了关中百姓的拥戴。
次句的“柔仁”,指刘邦采取的仁义之举;“暴强”,指项羽入关前坑杀二十万秦降军,入关后杀秦降王子婴,并将咸阳秦宫付之一炬。“伏”,战胜。全句说:自古以来,仁义之师总是能最终战胜残暴之军。意即仁义的刘邦最终战胜了残暴的项羽。
第三句“慷慨悲歌”,指项羽垓下败亡之际唱的《垓下歌》。“君”,指项羽。“恨”,憾,遗憾。此句说:项王不必因为垓下兵败而慷慨悲歌,留下人生的遗憾。
第四句,“拔山”“盖世”,皆项羽《垓下歌》中“力拔山兮气盖世”中的词语,“故应亡”,所以招致灭亡。此句言:正因为项羽认为自己力能拔山、气可盖世,武力强大,所以,必然灭亡。
这首诗立意独特。作者从“柔仁”与“暴强”入手,以仁义与残暴相对比,说明刘邦胜利和项羽败亡的必然性,显示了诗人的史识高明。
咏史)\[宋\]李光项羽不听韩生之谋,背关怀楚亡征已见。汉王卒用张良计,致齐王信等会垓下。
入关不守旧山河,汉用张良作网罗。
垓下不知兵已合。夜深方讶楚人多。
此诗前有一小序:“项羽不听韩生之谋,背关怀楚亡征已见。汉王卒用张良计,致齐王信等会垓下。”
小序交待了两点:一是项羽背关怀楚,二是张良促成诸侯合围项羽。
第一、二两句,“入关”之“关”指函谷关。此句指责项羽未能建都关中。这是古人论项羽成败时非常普遍的观点,其实,以何地为都城,并不是最根本的问题。但是,放弃关中,返回彭城确是项羽的败笔之一。特别是项羽选取彭城为西楚国国都的理由非常荒唐:“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项羽认为自己富贵了如果不回故乡,就像一个穿了一件好衣服夜晚走路,谁能看见?这种认识的落后实在令人感到可悲!“韩生”,即史书记载的“说者”,他曾劝项羽建都关中。作者误记,书为“韩生”。
第三、四两句,写刘邦用张良之计调动韩信等人合围项羽。韩信攻占齐地之后,项羽的后方受到极大威胁,再在荥阳与刘邦周旋已经没有意义了。因此,项羽才决定与刘邦议和东归。但是,韩信占了齐地之后,要求刘邦封他为“假”齐王,即代理齐王。刘邦非常愤怒,但是,在张良、陈平的劝解下,刘邦立即转变态度,封韩信为齐王,还将大片土地划给韩信、彭越,诱使韩信等合围项羽。
项王\[宋\]胡宏快战焉知霸术疏,乌江亭上独欷嘘。
万人三尺俱无用,可惜当年不读书。
胡宏这首诗从“读书”这一个方面总结了项羽失败的原因。
首句“快战”,典出《史记·项羽本纪》下面一段记载: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决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这段记载说:项羽于是率领军队到达东城,手下只剩下二十八人,而追杀项羽的汉军骑兵有数千人。项羽估计自己此次难于逃脱,于是对手下的二十八骑说:我起兵作战以来已经八年了,经历了七十多场战斗,从来没有打过败仗,这才称霸天下。今天最终困于此地,这实在是老天要我灭亡,而不是我不会作战。今天我要和你们痛痛快快打一仗,一定要打胜对方三次:斩杀其将,冲破包围,砍掉军旗。
所谓“快战”,其实就是痛痛快快打一仗!
“焉知”,怎知。“霸术”,称霸天下的方法。“疏”,粗疏。
此句说,项羽只知道痛痛快快地打一仗,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霸术太粗疏了。
第二句,“乌江亭”,项羽不愿东渡乌江之处。“独欷嘘”,指项羽垓下突围之前所唱《垓下歌》。
第三句,“万人”,指项羽小时只愿学习的“万人敌”兵法。“三尺”,指三尺长剑,此指剑术。此句说,项羽出神入化的兵法与无人可挡的剑术都在此时失去了作用。
第四句,诗人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是当年不愿读书。
读书明智且明理,项王未知此中理。
项羽\[宋\]陆游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
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
陆游是宋代著名的大诗人,平生作诗近万首。此诗为陆游评价项羽的名作。
首句,“八尺”,源于《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一句。“千里骓”,源于“常幸从骏马名骓”,和“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数句。此句写项羽的雄姿,身高八尺,坐下千里马。
次句,“拔山”“扛鼎”皆写项羽力气之大。“拔山”,源自《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扛鼎”源自“力能扛鼎”一句。所以,此句写项羽的勇武。
第三句,范增,是项羽手下唯一的谋士,后因中陈平反间计离开项羽。“力尽无施”,是说范增无能为力。其实,范增的主要问题不是无力可施,而是有没有能力,可能参看前文。此句写范增都无计可施了。
所以,才有第四句“路到乌江君自知”,意思是项羽只有到了乌江才知道自己已经是无路可走了。此句所言甚是。项羽垓下失败之后突围而去,肯定有东山再起之念,但是,到了乌江亭长让他渡江之时,他才知道自己内心的道德底线是不可能允许自己一人渡江活命的。此时项羽才知道自己已经身处绝境。
本诗前两句夸项羽,末尾二句反跌出项羽的困窘,极为精当。
项羽里\[宋\[林景熙英雄盖世竟何为,故里凄凉越水涯。
百二势倾争逐鹿,八千兵散独乘骓。
计疏白璧孤臣去,泪落乌江后骑追。
遗庙荒林人酹酒,至今春草舞虞姬。
此诗为南宋诗人林景熙咏叹项羽的诗篇。
首二句,“英雄”指项羽。“盖世”,源自项羽《垓下歌》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故里”,指项羽的故居。这两句说,盖世英雄的项羽最终落下了个什么下场呢?他的故里今天已经一片萧条,分外凄凉。
三、四两句,“百二”,指以二敌百的险要地势。“势倾”,用王安石《乌江亭》“中原一败势难回”句意,指项羽已经败得不可收拾了。“争逐鹿”,指刘邦、项羽逐鹿中原,鏖战四年。“八千兵”,指项羽赖以起家的八千子弟兵。“独乘骓”,指项羽一人率八百壮士突围而去。“骓”,源自项羽《垓下歌》中“时不利兮骓不逝”一句,指项羽日行千里的骏马。此二句说,项羽与刘邦争夺中原已经是无可挽回地失败了,连他起家的八千子弟兵也都已经散去,只有他一个人突围而去。
第五、六两句,“计疏”,指项羽中了陈平的反间计,接受了鸿门宴上刘邦逃席之后张良献上来的一双白璧。“孤臣去”,指范增离开项羽。项羽中了陈平的反间计,认为范增通敌,夺了范增的权,导致范增愤然离去。“乌江”,项羽自杀之处。“后骑”,指刘邦手下的灌婴率五千骑兵追杀项羽。这两句说,项羽中了陈平的反间计,连自己唯一的谋士范增都离开了自己,最后落了个兵败垓下、乌江自刎的下场。
第七、八两句,“遗庙”,指项羽庙。“酹酒”,指以酒浇地,祭奠项羽。“虞姬”,指项羽的宠姬。这两句说,荒林中的项羽庙只有后人以酒祭奠,年年青草中似乎都有年轻貌美的虞姬在翩翩起舞。
乌江项羽庙\[宋\]吴龙翰盖世英雄只恁休,千年遗恨大江流。
汉提义帝作张本,当日君输第一筹。
吴龙翰这首诗颇有见地,他指出了道义失败是项羽战败的原因之一。
首二句说,项羽这样的盖世英雄就这样在乌江边上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这千古遗恨就如涛涛长江滚滚不休。这是写项羽之憾。
当汉王刘邦为义帝发丧那一刻,项羽已经在政治上输了第一笔。
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汉二年刘邦兵出函谷关到达新城(今河南偃师市),当地三老董公建议刘邦为项羽杀死的义帝发丧。刘邦立即采纳了这一意见,为义帝发丧三日,亲自为义帝之死大哭,并向天下诸侯发布文告:义帝是天下的共主,项羽杀义帝是大逆无道。刘邦此举当然意不在义帝,但是,刘邦从此高高举起了一面正义的旗帜——为义帝复仇。
刘邦在与项羽的争斗中是政治、军事两手都用,而且两手都很硬。项羽只管动粗,不知使用政治手段。特别是在义帝的问题上,项羽明显输理,刘邦在政治上因此而占了主动。诗人独独拈出这一条评价项羽的失败,非常有见地。
全诗虽然只有二十八字,但是,有了后面两句,全诗顿生光辉。
项羽庙\[宋\]李新空使秦人笑沐猴,锦衣东去更何求。
可怜了了重瞳子,不见山河绕雍州。
首句,“沐猴”,用“说者”笑项羽为“沐猴而冠”的典故。本句写项羽项羽弃关中而建都彭城,白白使秦人耻笑。
次句,“锦衣”,用项羽“衣乡夜行”的典故。“东去”,指项羽离开关中东至彭城建都。“更何求”,还求什么。本句写项羽东去关中至彭城建都犯了大错。
第三句,“重瞳子”,指项羽。“了了”,了不起。此句称项羽长相奇异,但却命运不济。
第四句,“雍州”,是中国古之一。今省中部北部、省除东南部外、省的东南部和回族自治区一。此指关中。所谓“山河绕雍州”,指自古得天下者皆凭雍州起家。
项羽\[元\]李昱过人才气更重瞳,惯与神骓立战功。
三户亡秦知气数,诸侯朝楚属英雄。
孤忠亚父头空白,扶义怀王血尚红。
俛仰君臣多愧色,岂唯无面见江东。
元诗在中国诗歌史上名作不多,但是,此诗当是元代咏史诗中的佳作之一。
首联二句写项羽因为有才气、相貌与神马,所以战功显赫。《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过人才气”即用此典。“重瞳”,指项羽是重瞳子。所以,首句连用两个典故说明项羽才气过人,相貌特异。项羽有一宝马良驹,名“骓”。所以,第二句写项羽曾多次骑此宝马立下战功。
第二联第一句“三户亡秦”,用“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之典。此语出范增首见项梁时所言。“诸侯朝楚”,指巨鹿之战胜利之后,救赵诸将参拜项羽时的场面(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诸侯入进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此联写项羽乘秦末大起义之势而起,巨鹿之战立下盖世之功,成为诸侯联军的总盟主。
第三联写项羽的过失。“孤臣”,范增是项羽唯一的谋士,故称为“孤臣”。“亚父”,项羽称范增为亚父。“头空白”,指范增的良谋不为项羽所用,此言不实。“扶义怀王”,指楚怀王心,他是项梁所立,被项羽所杀。“血尚红”,即指怀王心被杀一事。此联写了两件事,一是猜忌范增,二是擅杀义帝。诗人以少概多,写出了项羽败亡的原因。
第四联写项羽面对自己的臣民都应该感到惭愧,岂止是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无面见江东”,用项羽之语(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此诗前三联,分写项羽战功、英雄、过失,最后一联,以批评项羽不仅愧对江东父老,也愧对自己西楚国的臣民作结。一首律诗,能够如此全面地评价项羽,且大都为中肯之言,的属不易。
项羽\[元\]侯克中破釡沈舟北渡河,英雄到此顿消磨。
入关不解除秦法,失路徒劳怨楚歌。
敌国岂专韩信勇,谋臣惟一范増多。
子婴见杀怀王死,却叹虞兮奈若何。
首联,第一句写项羽在巨鹿之战中破釡沉舟,大败秦军;第二句写项羽兵败乌江时,英雄之气消磨殆尽。对比鲜明。
次联,第一句写项羽入关未能及时废除秦朝苛法,“失路”,指迷失道路。项羽在垓下突围后,向一老农问路,老农有意误导,致使项羽陷入大泽中,延误了时间,被刘邦的追兵追上(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但是,本诗中的“失路”并非指此,而是指垓下战败之时。“怨楚歌”,指《垓下歌》。此联说项羽入关之时未能及时解除秦朝苛法,却在垓下失败之时大唱《垓下歌》,批评之意,非常显豁。
第三联,“敌国”,指汉刘邦。此联写刘邦手下并非只有一位能征善战的韩信,意在说明项羽失败不仅仅是刘邦手下有韩信,自己手下只有一位谋士范增都不能相容,怎么能怪刘邦呢?
尾联延续了第三联的写法,先写项羽的过失。秦降王子婴被项羽所杀,怀王心也被项羽所杀,因此,在政治上处处被动至极,但是,项羽自己却不能省悟,《垓下歌》中还无奈地唱道: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首诗充分肯定了项羽在巨鹿之战立下的丰功伟绩,同时也指出了项羽不废秦朝苛法、杀子婴、杀义帝、疑范增等人生败笔,悲叹项羽不懂得自己所犯的这些错误,反而只会唱《垓下歌》,感慨命运不公。其实,项羽的失败是自己造成的,并非因为对手刘邦有一位军事天才韩信。
题项羽庙无名氏嬴秦久矣酷斯民,羽入关中又一秦。
父老莫嗟遗庙毁,咸阳三月是何人。
此诗为无名氏所作,明徐伯龄《蟫精雋》卷十收录此诗。
首句的“嬴秦”即代指秦朝,因为秦皇嬴姓。“酷斯民”指用残酷的刑法对待百姓。“久矣”二字最为精当。
刘季乃书帛射城上,谓沛父老曰:天下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沛今共诛令,瓜皮择子弟可立者立之,以应诸侯则家室完。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开城门迎。(《史记·高祖本纪》)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录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犯法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史记·陈涉世家》)(武臣曰)诸群试相与计之。夫天下同心而苦秦久矣!因天下之力而攻无道之君,报父兄之怨而成割地有土之业。此士之一时也。豪杰皆然其言。(《史记·张耳陈余列传》)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骂曰: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元道秦,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上述四例,刘邦、陈胜、武臣、郦食其都讲了一句共同的话:天下苦秦久矣!此正可作为“久矣酷斯民”的注释。
可见,秦末大起义时天下人都认为:暴秦给天下百姓带来的痛苦时间太长了!这种共同的认识是天下反秦之火迅速烧遍南北大地最根本的原因。本诗开篇就抓住这一点,指出秦朝的暴政给天下人带来了太多的痛苦。
第二句的“羽”指项羽,“又一秦”,指项羽如果称王关中则是又一个秦王。也有的传本将“一”写作“火”,指项羽一把火烧掉了秦朝的宫殿。嬴秦暴虐,尽失民心。项羽入关本应及时废除严苛的秦法,但是,项羽入关之后,不但没有改变秦朝的苛法,反而一把火烧掉了咸阳的秦宫,这种以暴制暴的办法,同样得不关中父老之心。
第三、四两句扣题“项羽庙”,今天的项羽庙也已损毁,令人欷歔。但是,当年放火烧咸阳秦宫三月的又是谁呢?
这首诗别开生面,开篇即慨叹暴秦对百姓太残酷,项羽沿暴秦之路,最终自己也被迫自刎。如今项羽的庙宇也像当年被他烧毁的秦宫一样,毁掉了。
这首诗借咏项羽之庙慨叹项羽行暴政,最终败亡,如今,自己的庙宇也像当年被项羽所烧的秦宫一样毁掉了。全诗充满了世事沧桑之感,而在人事沧桑之中作者又指出了项羽的残暴是项羽灭亡的主要原因。这种意见在古人咏叹项羽的诗中也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种,前文对已有论述,不赘。
登广武冈汉高数(?)项羽处\[明\]顾大武三面寒流数仞冈,两雄曾此话兴亡。
汉家事业由天幸,十罪空劳数项王。
首句写广武形胜。“三面寒流”,指广武三面临水;“数仞冈”,指广武之高。广武,在今河南省荥阳市,这是汉四年刘邦、项羽广武对话之处。“两雄”,指刘邦与项羽。“话兴亡”,指刘邦与项羽隔广武涧对话。《史记·高祖本纪》详细记载了这次对话的全过程:汉王项羽相与临广武之间而语,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项羽矫杀卿子冠军而自尊,罪二。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私收其财物,罪四。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诈坑秦子弟新安二十万,王其将,罪六。项羽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争叛逆,罪七。项羽出逐义帝彭城,自都之,夺韩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予,罪八。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
因此,开篇两句先写今日广武的形胜,再交待此地为当年刘、项对话之地。
第三、四两句,“汉家事业”,指刘邦建汉。“天幸”,天意。“十罪”,即上文所引刘邦指责项羽的十条罪状。“空劳”,白白说教。这两句说,刘邦白白对项羽说了一番,项羽怎么能听懂这些道理呢?
此诗为中国古代咏史诗的一种类型,即作者以当年历史上的某个形胜之地为题,咏叹历史故事。
但是,这首诗所讲之理有失偏颇。刘邦最终战胜项羽并非“天幸”,而是刘邦一系列正确的战略,特别是生存战略与发展战略绝大多数都是正确的结果。此非“天幸”,而纯属人为。
三、题乌江亭\[唐\]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他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杜牧咏史诗的特点是见解独特,本诗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首句说打了胜仗与打了败仗是兵家难免之事,不必过于介意。“不期”,不易预料。
次句说能够忍受兵败的耻辱者才是真正的男子汉。这两句是对项羽不愿东渡乌江、重整旗鼓再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批评。
第三、四两句点明:江东子弟多才俊之士,如果卷土重来,再整山河,胜败之事难以预料。
这首诗在歌咏项羽的诗歌中非常有名,因为它第一次提出项羽应当忍辱负重,东渡乌江,与刘邦再争天下。
过乌江题项羽庙\[唐\]李山甫为虏为王尽偶然,有何惭见渡江船。
平分天下犹嫌少,可要行人赠纸钱。
此诗以项羽不渡乌江、自刎而亡为论诗中心。
首二句言,成(为王)败(为虏)皆属偶然,为什么要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坚决不渡乌江呢?
末二句言,难道以长江为界、平分天下还不够,非要自刎而死,让后人为项羽庙烧几张纸钱?
李山甫在唐代诗人中是一位以论史诗著称的诗人,但是,他的这首诗却存在着认识上的巨大局限。
第一,“为王为虏尽偶然”即有失误。成败固然有偶然性因素,但是,刘胜项败却存在着诸多的历史必然。此中原因,前面已讲过,不赘述。
第二,“有何惭见渡江船”一句亦有误。项羽是一个有荣辱观的人,他之所以不愿意一人渡江,就是因为他“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作者不理解项羽的羞惭之心,指责项羽“有何惭见渡江船”,显然不妥当。
第三,项羽并不是嫌“平分天下”少而不渡江,而是不愿东渡乌江再连累江东百姓。作者认为项羽是嫌平分天下为少,实在是不解项羽之心。
此诗如上篇一样,是一篇误读项羽的诗作。
乌江\[唐\]易重中分岂是无遗策,百战空劳不逝骓。
大业固非人事及,乌江亭长又何知。
这是唐人易重咏叹项羽拒绝乌江亭长的劝告、自刎而死的一首诗。
首句的“中分”,指以长江为界,楚汉划江而治。此说是以《项羽本纪》中乌江亭长劝告项羽东渡乌江为由头。“遗策”,指前人留下来的策略。在项羽之前,中国并无划江而治的政治现实。所以,作者慨叹,以长江为界中分天下难道是因为前人没有这种先例?
次句,“百战”,泛指项羽一生所经历的七十多次战斗。“空劳”,指项羽与刘邦打了四年,最终是失败而终,因此,有“空劳”之说。“空劳”即白白劳累。“不逝骓”,源自项羽的《垓下歌》“时不利兮骓不逝”一句。此句说以长江为界中分楚汉并非是项羽不愿意,实在是因为四年战争已经耗尽了项羽军团的兵力,战争已经无法再打下去了。
第三、四两句的“大业”,指争夺天下的大业。“人事”,人为的努力。诗人认为:项羽与刘邦打了四年,经历无数次战斗,将士疲劳,连自己的千里马都已经跑不动了。因此,能否成就大业绝非人事所能决定,乌江亭长实在是不知道这个道理。
此诗认为:项羽败局已定,乌江亭长让他东渡乌江以图东山再起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这首诗,实际上与宋人王安石《乌江亭》的诗意相同。王安石《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但是,易重是唐人,诗写于宋人王安石之前。因此,此诗之意当是诗人易重个人之见。王安石的《乌江亭》非常有名,而易重的这首诗则鲜为人知。我们不知道王安石是否参考了易重的诗意,但是,易重此在诗在唐人咏项羽的诗中的确是一首非常有见解的诗。人们只看到了更有名气的王安石,忘却了首倡此议的易重,实属不公。
乌江亭\[宋\]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改革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此诗是针对晚唐杜牧的诗有感而发。杜牧认为:项羽应当东渡乌江,重整旗鼓,再与刘邦争夺天下。
此诗开篇即言“百战疲劳壮士哀”。意为项羽的士兵跟随项羽转战七年(三年反秦、四年楚汉战争),已经是疲惫不堪,丧失了战斗力。
次句认为,垓下一战,败局已定,项羽已经没有回天之力。东山再起只是诗人杜牧的一相情愿,事实上是完全不可能的。
末尾两句更为惊警:江东子弟已经不可能像当年跟随项羽渡江而西一样再追随项羽重整山河了!
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在项羽打算东渡乌江之时,乌江亭长曾劝项羽:江东地方虽然狭小,但是,它有千里之地,数十万人之多。而且,江东父老还愿意扶持项羽为王。但是,王安石认为:即使项羽东渡乌江成功,江东子弟谁还愿意为项羽“卷土重来”呢?
如果把杜牧与王安石的观点作一对比,我们就会发现,王安石作为一位政治家,他对项羽失败的认识远比杜牧更尖锐,也更中肯。
论史诗全在史识之高,此诗史识极高,堪称绝唱。
项羽\[元\]尹廷高多疑难逞拔山雄,失道阴陵计已穷。
更恐舣舟人见绐,不缘无面见江东。
项羽是一位失败的英雄,也是一个经常被人误读的英雄,此诗对项羽不愿东渡乌江的解读即是误读项羽的一个特例。
首句,“多疑”二字,指项羽中了陈平的反间计,对唯一的谋臣范增产生怀疑,对忠实于自己的将军钟离昧产生怀疑,导致范增离去,钟离昧不受信用。“拔山雄”,用《垓下歌》中“力拔山兮气盖世”之典,极写项羽的勇武。在“拔山雄”之前诗人加上“难逞”二字,则作者对项羽的批评、挽惜之情顿生。
次句,“失道阴陵”指项羽在阴陵迷失道路。“计已穷”,指阴陵迷路之后,项羽已经因为延误时间而无法摆脱被刘邦追兵追及的凶险,因此,失败已成必然。
第三、四两句则是对《史记·项羽本纪》的一种误读。“见绐”是被骗,指老农欺骗项羽,错指方向。“无面见江东”,指项羽无颜面见江东父老。作者认为:项羽之所以不愿东渡乌江,不仅仅是无缘面见江东父老,更是因为害怕被乌江亭长所骗。此言差矣!项羽不愿东渡乌江,完全是不愿再连累江东父兄:“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吾何面目见之?”
诗人显然对项羽的为人并不太了解,这首诗对项羽不愿东渡乌江的论断是误判。